残胃并存食管癌手术消化道重建方式和手术入路的选择
不同手术入路对近端胃切除术治疗Siewert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效果对比

基金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70185MH182);吴阶平医学基金项目(320. 2730.-99) 作者简介:文增瑞,硕士研究生,EmORwzr_1209@ 123. com 通信作者:徐美青,主任医师,教授,Email: xmqakslyy@ 123. com
近端胃切除消化道重建双通道吻合的临床分析

近端胃切除消化道重建双通道吻合的临床分析发表时间:2017-03-22T14:00:48.653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1月第2期作者:张雨华李尽贺刘鹏吴冰冰[导读] 消化道重建双通道吻合术有效的降低了术后发生反流性食管炎以及胃瘫的概率。
(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5)[摘要]目的探究对进行近端胃切除的患者进行消化道双通道吻合重建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于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胃底癌患者6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
对照组进行进行近端胃切除术,观察组近端胃切除双通道吻合术。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出现反流性食管炎,胃瘫,吻合口漏以及营养不良的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有意义(P<0.05)。
结论消化道重建双通道吻合术有效的降低了术后发生反流性食管炎以及胃瘫的概率,保证患者能够摄入充足的营养,避免出现营养不良,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在进行近端胃切除术后重建消化道的方式。
[关键词]近端胃切除;消化道重建;双通道吻合胃癌是临床上一种十分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在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
患者患病初期往往出现上腹部不舒服,食欲不佳、乏力、体重减少等消化道的症状,使得未能及时发现患病令病情持续发展,而出现胸骨后或者腹部持续疼痛等严重症状。
针对胃癌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但部分人主张胃全切以彻底根除病灶,也有人主张对于胃底癌等近端胃癌进行近端胃切除即可,以尽可能的保留部分胃极其功能,但这可能会导致出现吻合口漏,返流性食管炎,胃瘫[1]等问题的出现。
本文对选取的胃底癌患者进行近端胃切除术后进行消化道重建双通道吻合术,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胃底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有34例,女性患者26例,患者年龄最大77岁,最小25岁,平均年龄(60.5±4.6)岁。
管状胃在食管癌手术中消化道重建的应用

管状胃在食管癌手术中消化道重建的应用许 涛 丁伯应 杨小龙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胸心外科,安徽省芜湖市 241000关键词 管状胃 食管癌手术 消化道重建中图分类号:R7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85(2012)04-0443-03 食管癌切除手术是目前治疗早、中期食管癌的首选治疗手段,食管外科手术中最核心的部分并不是癌肿的切除,而是病变食管切除后食管的重建,食管重建常用的替代器官有胃、空肠、结肠,其中胃的使用率最高。
但是传统全胃代食管影响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随着人们不断的对手术方式进行改进,管状胃替代食管应用于食管癌根治术,尤其在食管癌微创手术中,可以减少胸腔胃代心肺功能的影响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1],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
现就管状胃的相关内容作一综述。
1 历史回顾1913年Torek[3]成功实行了世界第一例经左胸胸段食管癌切除术,当时采用的食管重建方法是用胶管连接腹部胃和颈段食管并置于胸腔外。
1920年Kirschner[4]首先在动物实验中应用了胃食管吻合术。
1933年一名日本外科医生报道了经胸切除食管癌并行胸内食管胃重建,这一实践确认了胃作为食管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的重要替代器官。
但是传统的胃代食管选用的是未经“修饰”的“全胃”,而术中将胃大部分上提置于胸腔,患者术后由于胃液潴留和胃腔扩张,易出现对心肺的压迫及反流等情况,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近年来,欧美和日本等国家的胸外科医生多采用管状胃来替代食管,这一术式可以减少胸腔胃代心肺功能的影响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我国,越来越多的胸外科医生采用这种术式行食管癌切除术,且效果良好。
2 管状胃的解剖基础1912年,Liebermann[5]等通过研究尸体胃部血管铸型标本,得出结论:胃网膜右动脉是胃大弯侧主要的供应动脉,尽管胃网膜左动脉分布达到了胃中部区域,它与网膜右动脉的交通却很少,同时,胃右动脉的血供极少。
胃癌消化道重建手术的应用与进展

直是一个重要的、 引人关 注的并不断改进和发展 胃癌根治术后 消化道重建术基本 术式只有两
的永恒 的课 题 !
Wol 将胃窦癌切除以后 , le fr 因十二指肠与胃小弯距
离太 远不 能吻合 , 故改 为十二 指肠 残端 闭合 , 胃与 空 肠 吻合 , 就是 Blo 式经 典 手术 。Wo e 观察 这 irtI l hI lr l f 到 Blo irt l h式术 后 多数 出现病人 胆 汁返 流 , 又设计 遂
类的术式 , 包括毕 Ⅱ氏、 ox nY式 ( P 、 袢 、 R u— — e 含 袢 S B袢 、S袢等) S 以及毕 Ⅱ氏加 Ban吻合术 等术 式 ru 及其衍生术式 。从 2 世纪 中叶开始国内外在 以上 O 两大类术式的基础上 , 进行各种改革但 未取得完全
R dci aek 首先提出淋 巴结清 除在 胃癌手术中的重要
例, 尤其在东亚、 中国、 日本和韩 国是 胃癌的高发地 区, 约占全球总发病 数的 23 / 。胃癌已经成为恶性 肿瘤中的多发、 常见病之一。在我 国由于早期 胃癌
[ 收稿 日 ] 20 — 2— 3 [ 期 06 1 1 ;修回 日期 ] 20 — 2 1 07 0 — 0 [ 基金项 目] IJ省卫生厅科研基金资 助 , : 09 .  ̄q t 编号 0 05 2 [ 作者 简介] 姜 淮芜 (93一 , ,t 绵阳人 , 16 )男 IJ  ̄q 教授 , 主要
的检出率很低 , 进展期 胃癌 占绝大多数… 。大连医 科大学调查表明进展期胃癌 占整个 胃癌的 9 % , 5 上
海市近期统计 胃癌确诊时, 期为 4 1 ,I 2 . I .% I期 1 8 , % Ⅲ期 3 . % , 17 1 V期达 4 .% L l发达 地 区 尚且 24 , 2 如此 , 相对落后的西部地 区进展期 胃癌 的比重远高 出这一水平 。进展期 胃癌疗效不佳 , 5年生存率 只 有 3 %左右[] 0 3 。针 对如此大量 的进展期 胃癌 , 怎 样提高疗效?从外科手术角度讲 , 在完成根治性切 除后 , 消化道 重建手术就成 为了外科治疗 的关键 。 因此陈峻青教授指 出L] 胃癌手术的消化道重建术 4: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消化道重建方式选择及评价

文章编号:1005-2208(2012)04-0293-03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消化道重建方式选择及评价梁寒【摘要】近端胃大部切除仅适于T1N0期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近端胃大部切除后食管-残胃吻合是最常用的术式,但是由于破坏了防反流结构,造成残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内导致反流性食管炎。
食管-残胃前壁吻合可以在残胃残端形成类似胃底结构,形成HIS角,防反流作用明显。
采取食管与胃黏膜单层套入式吻合也可以达到防止反流的效果。
管状胃基本保持了胃的解剖结构,具备食物的贮存与消化功能。
间置空肠可以有效防止反流,空肠储袋间置增加了残胃容量。
双通路加近口端储袋可以延缓食物进入十二指肠的时间。
【关键词】食管胃结合部;胃癌;消化道重建中图分类号:R6文献标志码:AChoices and evaluation of digestive tract reconstructive procedures for patients with adenocarcinoma of the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 LIANG Han.Department of Gastrointestinal Tumor Surgery,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 Cancer Institute and Hospital,Tianjin Key Laboratory of Cancer Prevention and Therapy,Tianjin300060,China Abstract Proximal gastrectomy is adequate only for early gastric cancer located in the upper third of stomach.Patient with reconstruction by esophagogastric end-to-end anastomosis suffers postoperative reflux symptoms andesophagitis.Patient with esophagogastric anterior wall end-to-side anastomosis combined with pylorplasty showes good postoperative quality of life such as recovery of body weight,less discomfort after meals and less heart burn or belching.Gastric tube reconstruction reduces postoperative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since it functions for food storage and digestion although it is small.Jejunal interposition reconstruction maybe a good candidate for reconstructive surgery and a jejunal pouch interposition can increase the volume of remaining stomach.The advantage of double tract reconstruction may be demonstrated when a jejunal pouch to the oral side of the duodenum is added.Keywords esophagogastirc junction;gastric cancer;digestive tract reconstruction发生于贲门部的癌称为贲门癌,但是既往贲门癌的概念比较含混。
残胃食管癌的外科治疗方案的研究

中 图 分 类号 :R 3. 751
文 献标 志码 :B
文 章 编 号 :64一 4 4 20 )4— 39— 2 17 o 2 (0 8 0 0 3 0
残 胃并存 食管癌 系指 胃、十二指 肠 良性疾 患行
胃部分 切除或 早期 胃癌根治术 后 5年 以上 ,而 原发 于食 管 黏 膜 的恶性 肿 瘤 。2 0 - 2 0 0 2 0 7年 ,我 们 收 治了3 0例 ,通 过 采 用 不 同 的手 术 术 式 进 行 治 疗 , 并 比较 各种重 建消化 道 的方 法 ,探讨 更 为合理 和简 便 的手术术式 。
( 压 学陀 学 提 2 o u 兰孝 0 8A g JLa n n dia i i g Me ia o Me c Unv ri d c l ie st一 y ‘。2 ( ) ‘ 94
.
l gLeabharlann 39 3 残 胃食 管癌 的外 科治 疗 方 案 的研 究
秦伟
( 抚顺市 中心医院普外科 ,辽宁 抚顺 1 30 ) 10 8
留结肠 中 动脉 1 ,保 留左 结肠 动脉 5例 )结 肠代 例
食 管术 ,其 中左胸 顶 吻合 4例 ,颈 吻合 3例 ,3例
为右胸 、腹 部 、左 颈 部 三 切 口人 路 ,带 蒂 ( 为 均
1 1 一般 资料 . 本组 3 0例 患者 ,男 性 2 2例 ,女性 8例 ,年龄
保 留左 结 肠 动 脉 ) 结 肠 代 食 管 颈 部 吻 合 术 ,结 肠
2 . % (/8 。 86 8 2 )
3 讨 论
段癌 均经左 第七肋 间胸腹 联合切 口人路 ,其 中 7例
近端胃切除消化道重建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近端胃切除消化道重建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摘要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发病率近年来逐渐升高。
近端胃切除术因切除范围较小、保留部分胃功能、安全性高和术后营养状况好以及对患者心理负面影响小,临床应用显著增多。
近端胃切除术破坏了食管胃结合部的正常解剖结构,术后贲门抗反流功能永久丧失,同时保留的幽门可能会导致胃排空延迟,易并发反流性食管炎和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
近年来,各种抗反流消化道重建方式应运而生,使近端胃切除术既可以部分保留胃的功能,又能避免术后出现严重的反流性食管炎。
本共识在《近端胃切除消化道重建中国专家共识(2020版)》基础上,更新多种抗反流术式的研究结果,旨在推广各种近端胃切除消化道重建术式的技术要点,评价其抗反流功效和优缺点,为临床上开展近端胃切除消化道重建提供指导。
背景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denocarcinoma of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AEG)的发病率近年来逐渐升高[1-3]。
对胃上部癌和部分AEG,全胃切除术是临床上常用的手术方式。
一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对于近端胃癌,目前的主流手术方式仍为全胃切除(占60.3%)[4]。
但是全胃切除术后引起的一系列营养代谢障碍却是不可避免的[5-7]。
因此,近端胃切除术在胃上部癌和AEG中的应用显著增多[8]。
其优点是切除范围较小、保留部分胃功能、安全性高和术后营养状况好以及对患者心理负面影响小[9-10]。
2022年与2020年相比,在我国AEG外科手术量增加的同时,近端胃切除术也呈现增加趋势[11]。
上述变化的出现主要得益于我国早期胃癌比例的增加、对进展期近端胃癌和AEG淋巴结转移规律研究的深入、保功能手术理念的推广以及近端胃切除术后有效抗反流术式的开发。
近端胃切除术破坏了食管胃结合部的正常解剖结构,术后贲门抗反流功能永久丧失;同时,保留的幽门可能会导致胃排空延迟,极易并发反流性食管炎和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12-14]。
近年来,各种抗反流消化道重建方式应运而生,使近端胃切除术既可以部分保留胃的功能,又能避免术后出现严重的反流性食管炎。
完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消化道重建

Roux-en-Y Uncut 8
完成后状态 (一个改良的B-II,一个偷懒的R-Y)
我们要努力做的是:既要让病 人活着(根治性是前提)也要 让他们活得好——拥有理想的 近期生存质量(微创、快速恢 复)和远期生存质量(功能)。 既然保留了部分胃,就要最好 地发挥其功能!
B-II + Braun视频
众所周知,B-II有许多缺点,其中最显著 的就是“返流”,甚至被认为是残胃癌 的罪魁祸首。于是就诞生了Braun吻合— —目的是让输入袢的消化液“抄近路” 进入输出袢.图示如下:
B-II + Braun 6. G-J下方空肠-空肠吻合(J-J)
B-II + Braun 7.关闭J-J共同开口
B-II + Braun 8.完成后状态
说明
• 体位:采用仰卧人字位,头侧略高10~15度如图1; • 站位:术者位于病人左侧,助手位于病人右侧,扶镜手位于病人双腿之间,
如图2; • Trocar口设置常规采用U型分布的5孔法,如图3、图4; • 食管空肠吻合:完成区域淋巴结清扫后,拟进行消化道重建,具体方式分三
种分述如下
远端胃切除Billroth-I 吻合(三角吻合)
完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消化道重建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消化道重建途径选择
腹腔镜辅助
1. 胃周淋巴结的清扫和消化 道的游离:腹腔镜下
2. 标本的取出:上腹部小切 口
3. 消化道的重建:上腹部小 切口
4. 优点:降低手术难度,缩 短手术时间,节省手术费 用
5. 缺点:辅助切口较大、肥 胖患者及全胃手术重建视 野较差
图解:全胃切除Overlap & FETE重建
Overlap
1.切断食管后残端打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除吻合。
其优点在于能及时切除肿瘤,提高生存率;减少因人工肛门给病人带来的不便,提高生活质量;避免多次手术的痛苦;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
当然,也不能认为这一手术方式优点多而不加选择,对所有患者都施行这一手术。
临床应用中合理选择病例极为重要。
如果患者年龄较轻,全身情况较好,病程短,梗阻近端肠腔扩张水肿不明显,肠壁血供良好者,可以考虑行一期切除吻合术;反之,不应强求一期切除吻合,而应选用Hartmann 手术或分期切除术。
[参考文献][1] 汪建平,唐远志,董文广.结直肠癌并急性结肠梗阻的外科处理[J ].中国胃肠外科杂志,1999,2(4):79-81.[2] Tan SG ,Nambiar R ,Rauff A ,et al .Primary resection andanastomosis in obstructed descending colon due to cancer [J ].Arch Surg ,1991,126(6):748-751.[3] 邱成志,周志平,洪元福.大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治疗体会[J ].实用医学杂志,1996,12(10):680.[4] 刘承训.急性结肠梗阻手术方法的争议[J ].普外临床,1989,4(3):149-151.[5] 杨金镛,崔自介主编.普通外科诊疗术后并发症及处理[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445.[收稿日期]2005-11-23[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胸心外科,江苏南京210006[作者简介]缪 劲(1966-),男,副主任医师.[文章编号]1000-2200(2006)06-0653-02·临床医学·残胃并存食管癌手术消化道重建方式和手术入路的选择缪 劲,张雷杨,高 岩,陈 鑫,张爱平,郭子黄[摘要]目的:探讨残胃并存食管癌根治手术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和手术入路。
方法:40例根治手术中,有16例残胃并存食管下段癌均经左第七肋间胸腹联合切口入路,其中9例充分游离胃小弯侧及前次手术的吻合口而保留胃底血管,将残胃连同脾、胰尾移入胸腔内,行食管残胃吻合;4例为保留结肠中动脉的结肠代食管术;3例为单纯游离胃底保留前次手术未切断的胃左动脉主干直接行食管残胃胃底吻合。
24例食管中上段癌均行结肠代食管术,其中19例为左进胸加上腹部联合切口入路结肠代食管术,左胸顶吻合11例,颈吻合8例,5例为右胸、腹部、左颈部三切口入路结肠代食管颈部吻合术,结肠进胸的入路均为胸骨后。
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颈部吻合口瘘3例,经保守治疗愈合。
结论:残胃并存食管癌根治手术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和手术入路具有多样性,其中残胃并存食管下段癌行弓下吻合的除了结肠代食管外,其他的消化道重建方式也能取得满意的效果,且简化了手术操作过程,而残胃并存食管中上段癌由于食管切除较长,吻合位置较高仍以结肠代食管为最主要的术式。
[关键词]食管肿瘤;食管/外科手术;残胃;消化道重建[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R 735.1;R 655.4 [文献标识码]A残胃并存食管癌系指胃、十二指肠良性疾患行胃部分切除或早期胃癌根治术后5年以上,而原发于食管黏膜的恶性肿瘤[1]。
1998~2004年,我们收治了40例,采用不同的手术术式进行治疗,并比较各种重建消化道的方法,探讨更为合理和简便的手术术式及入路。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男32例,女8例;年龄51~75岁。
原手术术式中10例为Billroth !式吻合,30例为Billroth "式吻合,均行胃大部切除术。
首次病变为胃溃疡14例,十二指肠溃疡16例,复合型溃疡2例,早期胃癌8例。
发生残胃并存食管癌的时间为5~21年。
临床症状以进食梗阻感、黑便最常见,其它尚有恶心、呕吐、贫血、进行性消瘦等。
术后病理诊断鳞癌37例,腺鳞癌3例。
其中9例有胃上三组淋巴结转移。
1.2 手术方法 40例均行根治性手术。
16例残胃并存食管下段癌均经左第七肋间胸腹联合切口入路,其中9例充分游离胃小弯侧及前次手术的吻合口而保留胃底血管,将残胃连同脾、胰尾移入胸腔内,行食管残胃吻合,同时清除区域淋巴结(该9例前次手术均为Billroth "式吻合,前次手术行Billroth !式吻合,由于吻合口较固定而难于游离,而不宜采取本术式);4例为保留结肠中动脉的结肠代食管术;3例为手术中探查发现前次手术未切断胃左动脉主干而残胃又较大,故单纯游离胃底而保留胃左动脉主干直接行食管残胃胃底吻合,该16例手术吻合口均位于弓下。
24例食管中上段癌均行结肠代食管术,其中19例为左进胸加上腹部联合切口入路,行食管次全切除,带蒂(保留结肠中动脉4例,保留左结肠动脉15例)结肠代食管术,其中左356蚌埠医学院学报2006年11月第31卷第6期胸顶吻合11例,颈吻合8例,5例为右胸、腹部、左颈部三切口入路,带蒂(均为保留左结肠动脉)结肠代食管颈部吻合术,结肠进胸的入路均为胸骨后。
2 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颈部吻合口瘘3例,经保守治疗愈合。
39例获随访,随访率97.5%。
术后存活5年以上10例,已存活3年5例,已存活1年13例;其余11例均在1~3年内病死,其中10例死于肿瘤复发或转移,3例死于其它疾病。
术后1年生存率87.2%(34/39),3年生存率38.5%(15/39),5年生存率25.6%(10/39)。
3 讨论3.1 残胃并存食管癌手术消化道重建方式3.1.1 残胃并存食管下段癌手术消化道重建方式食管下段癌切除,清除相关区域的淋巴结,将残胃、脾及胰尾移入胸腔内行食管-残胃吻合。
近年来有部分学者[2]游离脾、胃、胰时切断了脾膈、脾肾、脾结肠韧带及胃左动脉,保留脾胃韧带,即保留了胃短动脉和胃网膜左动脉,将残胃连同脾和胰尾移入胸腔,行食管-残胃吻合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我们采用此方法对9例食管下段癌的患者施行了切除肿瘤后的消化道重建,均取得满意疗效。
值得注意的是此方法适用于胃大部切除的Billroth!式吻合,因吻合口周围较易游离松弛,移动度较大易成功,而Billroth"式吻合因吻合口较固定,移动度有限,整体上移困难而不宜采用,且该方法适合于弓下吻合,行弓上吻合因胃脾胰的关系操作不便且有张力而不宜采用。
本组9例前次手术均为Billroth!式吻合,而此次手术残胃-食管吻合口均位于弓下。
残胃全部游离后行食管-残胃直接吻合。
此术式是将胃左血管及胃短血管全部切断,其血供由原来吻合口的侧支循环及部分残留网膜供血,胃后动脉及分枝也能供血。
我们认为选择首次胃大部切除术后10年以上,残胃较大,Billroth!式吻合术后的病例较好。
这样的吻合口侧支循环较丰富,张力较小,但术中仍需仔细观察判断残胃的血运情况,一旦发现血运不佳,应改为结肠代食管术。
本组3例采用此方法施行肿瘤切除后的消化道重建,疗效满意,且操作简单,此方法行弓下吻合无张力,弓上吻合可能有张力而不宜采用。
保留结肠中动脉的带蒂结肠间置代食管术。
此方法为残胃食管癌手术中常用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对于食管下段癌行弓下吻合的患者,由于食管切除较短,一般用前两种术式可达到满意的效果,但如果残胃较小,或腹腔粘连严重,或前次手术胃大部切除为Billroth I式吻合的患者,因残胃上提困难而改用此术式。
因行弓下吻合需要间置的结肠较短,保留结肠中动脉手术操作简便,间置的结肠长度足以满足吻合需要。
本组4例因残胃游离上提困难而采用此术式,疗效满意。
3.1.2 残胃并存食管中上段癌手术消化道重建方式胃大部切除术后中上段食管癌切除,残胃不能上提至胸顶或颈部做消化道重建,因此最常采用的是结肠间置代食管术。
我们认为结肠代食管的优点是:有足够的长度上提至胸顶和颈部,肠系膜血管恒定,耐酸能力强,移植的结肠通过胸骨后上提至胸顶或颈部与食管吻合,可以防止移植的肠管在胸腔内游动。
术中要特别注意防止带蒂血管和结肠血管弓的损伤,这样才能确保移植肠管的成活和吻合口的愈合。
移植结肠及其供血血管的选择具有多样性,我们大多采用以结肠左动脉为血供,左半结肠为移植肠段,其优点是长度足够,血管恒定,肠管与食管大小相仿,手术操作比较简便。
临床大多采用此种方法[2]。
3.2 残胃并存食管癌手术入路的选择关于手术入路的选择,我们认为中上段的残胃并存食管癌应根据肿瘤的部位和外侵情况而定,而非一律采取右侧颈胸腹三切口入路。
如肿瘤位于食管中上段,术前胸部CT等检查证实肿瘤与奇静脉和气管膜部关系不密切,仍可以经左胸操作,左胸第六肋间后外侧切口再加上腹部或颈部切口行结肠代食管消化道重建,吻合口视食管切除长度可位于左胸顶也可位于左颈部,这样手术操作相对简便。
欧松柏[3]认为该手术野暴露完全,吻合时操作比进腹方便。
本组24例中有19例是采用此种入路,疗效满意,操作简便。
但如果术前胸部CT等检查明显提示中上段的食管肿瘤与奇静脉或气管膜部的关系密切,则应经右胸采用右侧颈胸腹三切口操作,优点是术野暴露较好,肿瘤的切除率较高,且可以避免术中因肿瘤与奇静脉或气管膜部关系密切而误伤奇静脉和气管膜部,吻合口均位于左颈部。
本组24例中有5例采用此术式,肿瘤均切除。
[参考文献][1]吴阶平,裘法祖主编.黄家驷外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000-1026.[2]张亚军,张霖.胃次全切除术后食管癌及残胃贲门癌再手术[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1997,13(4):234-235.[3]欧松柏,贲门癌左进胸食管残胃吻合术40例体会[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1,26(6):513.456J Bengbu Mec Coll,November2006,Vol.31,No.6残胃并存食管癌手术消化道重建方式和手术入路的选择作者:缪劲, 张雷杨, 高岩, 陈鑫, 张爱平, 郭子黄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胸心外科,江苏,南京,210006刊名:蚌埠医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BENGBU MEDICAL COLLEGE年,卷(期):2006,31(6)被引用次数:1次1.吴阶平;袭法祖黄家驷外科学 19992.张亚军;张霖胃次全切除术后食管癌及残胃贲门癌再手术[期刊论文]-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1997(04)3.欧松柏贲门癌左进胸食管残胃吻合术40例体会[期刊论文]-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1(06)1.李军.杨康.廖克龙.曾会昌.王明荣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外科治疗[会议论文]-20072.钟镭.徐志飞.孙耀昌.赵学维腋下垂直小切口行肺切除术[期刊论文]-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04,11(2)3.杜建伟.方立德.倪锋.陈昭明.陈彤宇.钱文标食管癌手术径路的选择[期刊论文]-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2000,20(5)4.严煜.王晓谭.董汉宣.曹飞.柯宏刚全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会议论文]-20105.方卫红.焦广根.宋金祥.魏锦昌.焦付林.许江峰.李振宇.李建林.申海松.杨旭东腹颈两切口在食管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期刊论文]-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8,22(9)6.袁顺达.周军庆.崔健.王时晓.喻光懋.魏德胜.何斌军.周伟军.王海勇.王松祥胸部小切口在胸心外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期刊论文]-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3,13(19)7.孙伟.庞作良.斯刊达尔·阿布力孜.张国庆.高胜利.阿迪利·萨来.毛拉·艾沙.SUN Wei.PANG Zuo-liang. SIKAN Da-er·A Bu-li-zi.ZHANG Guo-qing.GAO Sheng-li.A Di-li·SA Lai.MAO La·AI Sa全胸段食管切除对胸下段食管癌患者术后生存率影响的临床研究[期刊论文]-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6,13(18)8.鲁鸣.杜宁.任宏.李俊海.刘宏涛经右开胸、胸腹两切口治疗食管癌65例[期刊论文]-陕西医学杂志2010,39(10)9.汪桂清贲门癌手术切口的设计[期刊论文]-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5,19(10)10.华新民.刘建阳.王启文.徐立.任宪卫.刘炀.高锐.朱轶.段贵新.吴清泽常规经腋窝L形切口行胸内手术452例[期刊论文]-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00,7(1)1.李大军残胃并存食管癌根治手术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及手术入路分析[期刊论文]-中国实用医药 2012(7)本文链接:/Periodical_bbyxyxb200606041.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