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病邪安五脏 呼吸吐纳六字诀养生保安康
中医呼吸吐纳养生法六字诀

中医呼吸吐纳养生法六字诀中医呼吸吐纳养生法六字诀,包括调息、运气、调心、修身、养性、调神。
这些六字诀是中医传统养生的核心要点,通过正确的方法和技巧,可以达到促进身体健康、调整心态、提升内在修养的效果。
调息是中医养生的基本功,通过调整呼吸节奏和深浅,可以达到调整身心状态的效果。
我们可以尝试深呼吸,吸气时慢慢蓄气,呼气时缓慢呼出,以达到放松身心、舒缓压力的目的。
运气是指通过运动来调理身体,增强体质。
中医认为,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调节体内气血运行等。
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瑜伽等,坚持锻炼,以达到保持身体健康的效果。
调心是指调整心态,保持一颗平和、宽容的心。
中医认为,情绪对身体健康有着重要影响,过度的压力、焦虑会导致身体出现各种不适。
可以通过冥想、放松音乐、读书等方式,舒缓心情,提升心理素质。
修身是指修养身体和心灵,追求内在的修养和道德品质。
中医认为,修身可以提升个人的气质和修养,使人更加有魅力和内涵。
我们可以通过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成积极向上的思维方式、提升自己的修养和素质。
养性是指通过调养身体,保持身心的平衡。
中医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注重顺应天地之道。
可以根据四时的变化,调整饮食、作息以及穿衣等方面的习惯,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增强自身的抵抗力和适应能力。
调神是指通过精神修养,达到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中医认为,内心的宁静和调和对身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可以通过冥想、静心、听音乐等方式,调节自己的情绪和能量,保持身心的平衡。
总之,中医呼吸吐纳养生法六字诀是一套科学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调整呼吸、运动身体、调整心态、修养身体和心灵、养护身心。
只有通过坚持实践,才能真正体会到这些六字诀给我们带来的健康和幸福。
因此,我们应该将其作为生活的指导准则,积极地进行实施和推广。
道医:如何用六字诀调理自己的五脏六腑!

道医:如何用六字诀调理自己的五脏六腑!六字诀,即六字诀养生法,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养生方法,为吐纳法。
它的最大特点是:强化人体内部的组织机能,通过呼吸导引,充分诱发和调动脏腑的潜在能力来抵抗疾病的侵袭,防止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而出现的过早衰老。
历代文献对此有不少论述,秦汉的《吕氏春秋》中就有关于用导引呼吸治病的论述。
《庄子·刻意》篇中说:'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径鸟伸,为寿而已矣。
一、五行、五脏六腑与六字诀。
1、六腑:除上表中的胆、小肠、胃、大肠、膀胱外,还有三焦。
六腑是这六个内脏的合称。
2、三焦的含义:横膈以上的部位,包括头部、胸、上肢和心肺叫上焦。
横膈以下脐以上的上腹部,包括肝胆、脾胃叫中焦。
脐以下的部位和有关脏器,如小肠、大肠、肾和膀胱等叫下焦。
3、三焦的生理功能:一为通行元气,二为水液运行之道。
“生态”盖指生命体与其环境的有机联系。
生态伦理就是人们对生命存在与生态环境关系的道德观念、基本规范和道德实践。
20世纪以来,随着人类对环境危机的广泛体认,生态意识猛然走出专业圈囿,置身公众舞台,被赋予影响人类环境实践,维护全球生态平衡的重任,成为世界显学。
道教不是生态学,但其生态伦理精神因其独有的特色而为其他学说和宗教不可替代,否则就不可能衰而复兴,流传至今,影响深远。
在伦理认识上,道教以其重视生命的喜乐、宁静、恬淡、朴素和心灵的充实与扩展为特色,关注自我与自然的协调,以人为本,内容简而深、博而约,具有无穷的趣味;在伦理实践上,道教致力于体玄修道,韬光养晦,淡泊名利,求得生命在情感、行为、自然、人伦与文化的互动中长存长立,因此它在对自然生态和人的关系的认识上,表现出开发生命活力的自觉能动性、与自然对象的同一性以及伦理认识的整体系统性。
用道教的话来说,就是“自然之道不可违” 1 、“顺乎自然之道”。
此自然所指是事物本质之自然、人生之自然、社会之自然。
参悟事物、人生和社会之本质,求得生命与本性应有的风格、态度和气象,就是道教伦理追求的目标与精神支柱。
六字诀养生法

12
张晓航
顺式腹呼吸
• 六字诀属于吐纳法,随读字吐出脏腑之浊,然后吸进天地之清,所以要掌握好顺式 腹呼吸。呼吸要纯任自然,不疾不徐。呼气时--收腹提肛缩肾(三个动作同时进
• 呼字当班时间是巳时9点至11点
25
张晓航
呬
• 四、呬字补肺气
•
呬,读(xi)。发音:呬字从
俗读四;声短气长。 口型:开口 张腭,舌尖轻抵下腭。
•
呬字可清晰肺经郁热治疗咳嗽等 肺系疾病。
• 呬字当班时间是寅时3点至5点
26
张晓航
吹
• 五、吹字补肾气
•
吹,读(chuī)。口型为撮口,
唇出音。
•
吹字针对腰膝酸软,盗汗遗精、 阳痿、早泄、子宫虚寒等肾经疾患。
丹田,以口呼气,气由下而上压出),同时默念“呼”、“ 呬”、
“ 吹”、“ 嘘”、“ 呵”、“ 嘻”六字的其中之一6次。,每换一 个字,都要重复前三步。呼吸时,气要深、绵、长。 • 【作用】祛除外邪,呼出五脏的浊气,保健、强身。
21
张晓航
预 备
• 手心相对搓热,男士左手在里,右手在外;(右手心对左手背,
• 注意事项:视网膜脱落者不能做,眼睛出血康复3个月后才能做。
• 功效:调理肝经、胆经之疾。
31
张晓航
二、搓足强心法
• 1、身体平坐,将一只脚放在另一条腿上;
• 2、用手握脚指将脚向足背方向用力压一下;
• 3、然后用拇指在足底从足跟向脚指方向用力搓一下,途经涌泉
中医药养生功法 六字诀

中医药养生功法六字诀中医传统养生功法六字诀六字诀,也称“六字气诀”,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养生方法,为吐纳法。
它是通过呬、呵、呼、嘘、吹、嘻六个字的不同发音口型,唇齿喉舌的用力不同,以牵动不动的脏腑经络气血的运行。
其最大特点是:强化人体内部的组织机能,通过呼吸导引,充分诱发和调动脏腑的潜在本领来防范疾病的侵袭,防止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而显现的过早变老。
历史源流六字诀功法历史久远,流传广泛。
六字诀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期梁代陶弘景所著的《养性延命录》。
陶弘景是那时候知名的道家修炼人士,同时也是一位知名的中医学家。
陶氏夙好养生,收集和整理了南朝以前历代有关养生的论述,辑成《养性延命录》。
在《养性延命录》中的“服气疗病”部分记载:“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唏、呵、嘘、呬,皆出气也……委曲治病,吹以去热,呼以去风,唏以去烦,呵以下气,嘘以散寒,咽以解极。
”自陶弘景之后,历代都有关于六字诀的记述,在六字的发音及与脏腑的搭配上,也有不少发展更改。
传至唐代名医孙思邈,按五行相生之次序,搭配四时之季节,编写了卫生歌,奠定了六字诀治病之基础。
歌云:春嘘明目夏呵心,秋呬冬吹肺肾宁。
四季常呼脾化食,三焦嘻出热难停。
发宜常梳气宜敛,齿宜数叩津宜咽。
子欲不死修昆仑,双手摩擦常在面。
明代以前的六字诀不搭配肢体动作,只是单纯的吐纳功夫。
自明代以后,六字诀开始有了肢体动作,将吐纳与导引结合起来。
六字诀流传到现在,在功法上已形成了较完整的体系:功法理论保持了唐宋以来按中医五行五脏学说来叙述的主体框架,对呼吸口型及发声方法的认得渐趋统一,肢体的动作导引与意念的导引原则上遵奉并服从中医经络循行规律。
六字诀与脏腑的关系呵为舌音正对应于心——火,呼为喉音正对应于脾——土,吹为唇音正对应于肾——水,嘘(嘻)为牙音正对应于肝(胆)——木,呬为齿音正对应于肺——金。
“嘻”通少阳经脉,既可疏通胆经,又可疏通三焦经脉。
中医认为“少阳为枢”,通少阳即可调理全身气机,三焦的作用正是通行全身诸气。
传统养生功法的六字诀

传统养生功法的六字诀字诀,即六字诀养生法,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养生方法,为吐纳法。
它的最大特点是:强化人体内部的组织机能,通过呼吸导引,充分诱发和调动脏腑的潜在能力来抵抗疾病的侵袭,防止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而出现的过早衰老。
六字诀是在呼气的同时,结合默念“嘘、呵、呼、呬、吹、嘻”六个字的读音进行锻炼的气功功法。
又称“六字气诀”、“六字延寿诀”、“祛病延年六字诀”和“六字呼吸法”等。
如为了季节养生或治疗,可采用季节用字法,春季做嘘字以清肝明目,夏季做呵字以清心火,秋季做呬字以润肺金,冬季做吹字以滋肾水,一年四季做呼字,以利于脾胃运化。
可取平坐或自然站立姿势,稍低头。
先放松心身入静,呼气的同时念相应的字音,但不要发出声音。
呼气结束后,稍仰头以鼻吸气。
如六个字都练,每字可念6~12次。
如单练一字,可念36次。
每天练1~2次。
可以按照静功方式不配合动作练,也可配合一定的动作练。
各字的动作是:“嘘”字睁开双眼,吸气时轻轻闭合。
“呵”字双手轮流单举托天,吸气时放下。
“呼”字做吹口哨的动作,吸气时口形还原。
“呬”字双手托天,吸气时放下。
“吹”字双手抱膝,吸气时双手松开。
“嘻”字则配以侧卧放松的姿势也可平坐或站立。
一、嘘字功平肝气嘘,读xū。
口型为两唇微合,有横绷之力,舌尖向前并向内微缩,上下齿有微缝。
呼气念嘘字,足大趾轻轻点地,两手自小腹前缓缓抬起,手背相对,经胁肋至与肩平,两臂如鸟张翼向上、向左右分开,手心斜向上。
两眼反观内照,随呼气之势尽力瞪圆。
呼气尽吸气时,屈臂两手经面前、胸腹前缓缓下落,垂于体侧。
再做第二次吐字。
如此动作六次为一遍,作一次调息。
嘘气功可以对治目疾、肝肿大、胸胁胀闷、食欲不振、两目干涩、头目眩晕等症。
二、呵字功补心气呵,读hē。
口型为半张,舌顶下齿,舌面下压。
呼气念呵字,足大趾轻轻点地;两手掌心向里由小腹前抬起,经体前到至胸部两乳中间位置向外翻掌,上托至眼部。
呼气尽吸气时,翻转手心向面,经面前、胸腹缓缓下落,垂于体侧,再行第二次吐字。
六字诀养生气功

六字诀养生气功请问病情交流的微信群怎么进?有专门交流病情的微信群,通过管理员就可以拉你进去,可以先【geili2022 】点击复制这个微信号,然后打开微信添加他后会把你拉进群里去的~ 记得要备注一下 [病情交流] 方便拉你入群。
1、六字诀养生功是哪几个字先后顺序先后顺序:“嘘、呵、呼、丝、吹、唏” 。
六字诀”,是人们利用古人养生经验,针对配合呼气时,所发出“嘘、呵、呼、丝、吹、唏” 这样的六个字音。
通过这种以呼吸与声音的配同,为一种锻炼方法,以达到平衡体内阴阳为目的。
这是一个,较有深层次的功法。
它属于“内养功”里的初级声法。
有素的握据它,可予清除内在的病患。
“六字诀”诀,来自上古时的“五戏势”。
后经梁代·陶弘景,加以整理与其提炼,而将其“五戏势”中的声势,进行了柔性的静配同。
这样一来,在简化提纯的基础之上,更适宜大众性的利用。
他在《养性延命录》中说:“凡行气以鼻纳气、以口吐气,微而引之,名曰长息。
纳气有一,吐气有六。
纳气一者,谓吸气。
吐气有六者,谓:吹、呼、唏、呵、嘘、丝也。
此,皆出气也。
”对六字声,古有:春气常嘘,宜于肝。
夏气常呵,气平田。
秋气常嘶,美中餐。
冬亦守呼,眠安然。
长夏宜守中宫灶,呼字为头,自当然。
嘻于三焦乐淘淘,长细敏在寿乡间。
(1)六字诀养生气功扩展资料:六字诀,即六字诀养生法,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养生方法,为吐纳法。
它的最大特点是:强化人体内部的组织机能,通过呼吸导引,充分诱发和调动脏腑的潜在能力来抵抗疾病的侵袭,防止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而出现的过早衰老。
”在西汉时期《王褒传》一书中,也有“呵嘘呼吸如矫松”的记载。
南北朝时代陶弘景发明长息法。
他在《养性延命录》一书中说:“凡行气,以鼻纳气,以口吐气,微而行之名曰长息。
纳气有一,吐气有六。
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嘻、呵、嘘、呬,皆为长息吐气之法。
时寒可吹,时温可呼,委曲治病,吹以去风,呼以去热,嘻以去烦,呵以下气,嘘以散滞,呬以解极”。
吐纳六字诀

六字诀歌云: 春嘘明目夏呵心,秋呬冬吹肺肾宁。
四季常呼脾化食,三焦嘻出热难停。
发宜常梳气宜敛,齿宜数叩津宜咽。
子欲不死修昆仑,双手摩擦常在面。
---------------------- 吐纳练息类吐纳属气功中的炼气技法,吐纳即呼吸,呼吸包括外呼吸和内呼吸。
外呼吸是指在肺内进行的外界空气与血液的气体交换,也 称肺呼息。
所谓内呼吸,是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也称组织呼吸。
气功的呼吸,主要调整肺呼吸,使之达到古人形容的“吐惟细细,纳惟绵绵”的均匀、细缓、深长的程度。
进而对内呼吸产生良好的影响。
据说吐纳练习均为入门者修炼,当吐纳练息达到高层次时,则无息可调。
那时呼吸微微,忽然遽断,进入胎息境界。
〈〈抱朴。
释滞〉〉说:“得胎息者,能不以鼻口嘘吸,如入在胞胎之中”。
意指练功至深者,就像胎儿在母腹之中,鼻无出入之气。
胎息是吐纳练息的最高境界,道教中许多道士都偏爱此功。
吐纳练息的要诀是吸气时气贯注于腹部,呼气时气上引至头巅,这样可以吸取生气,排出死气和病气,同时提高人体潜能,进入功能态。
吐纳的方法很多,分动静两类,此处介绍几种流行的吐纳练息法。
六字气诀 ——通过鼻吸口呼,呼气时结合默念嘘、呵、呼、歙、吹、嘻六个字音,用以影响肝、心、脾、肺、肾、三焦,祛除各脏腑病邪的一种气功锻炼方法,道、佛气功中都有此内容。
六字气诀最早见于陶弘景的〈〈养生延命录〉〉,其练法是:坐式、站式均可,口呼鼻吸,呼气时根据需要默念嘘、呵、呼、欷、吹、嘻六字。
嘘治肝之实证,如头痛目赤,肋疼易怒;呵治心之实证,如口舌生疮、心烦不寐;呼治脾之实证,如脘腹闷胀,食积不化; 嘘治肺之实症,如痰多气壅:口干咽疼;吹治三焦之实证,如腹胀、大小便不通。
六字气诀可以单独作,也可配合其他功法。
另外,六字气诀是一种以泻实为主的功法,阳虚自汗者禁练,虚症者也要慎用。
春季脾气衰不练“呼”字;夏季肺气衰不练“嘘字”,秋季金克木,不练“嘘”字,以免伤肝。
冬季不练呵,以免心衰。
道教的吐纳法口诀

道教的吐纳法口诀道教的养生有很多种方法,但是有一种吐纳法。
只要每天念念六字秘诀就可以轻松治病。
“嘻嘘呵呼呬(si)吹(fu)”六字诀养生法,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养生方法,为吐纳法。
它的最大特点是:强化人体内部的组织机能,通过呼吸导引,充分诱发和调动脏腑的潜在能力来抵抗疾病的侵袭,防止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而出现的过早衰老。
历代文献对此有不少论述,秦汉的《吕氏春秋》中就有关于用导引呼吸治病的论述。
《庄子·刻意》篇中说:“吹(fu)呴呼吸,吐故纳新,熊径鸟伸,为寿而已矣。
”在西汉时期《王褒传》一书中,也有“呵嘘呼吸如矫松”的记载。
南北朝时代陶弘景发明长息法。
他在《养性延命录》一书中说:“凡行气,以鼻纳气,以口吐气,微而行之名曰长息。
纳气有一,吐气有六。
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fu)、呼、嘻、呵、嘘、呬,皆为长息吐气之法。
时寒可吹(fu),时温可呼,委曲治病,吹(fu)以去风,呼以去热,嘻以去烦,呵以下气,嘘以散滞,呬以解极”。
隋代天台高僧智顗大法师,在他所著的《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一书中,也提出了六字诀治病方法。
他谈到:“但观心想,用六种气治病者,即是观能治病。
何谓六种气,一吹(fu)、二呼、三嘻、呬呵、五嘘、六呬。
此六种息皆于唇口中,想心方便,转侧而坐,绵微而用。
”颂曰:“心配属呵肾属吹(fu),脾呼肺呬圣皆知,肝脏热来嘘字治,三焦壅处但言嘻。
”传至唐代名医孙思邈,按五行相生之顺序,配合四时之季节,编写了卫生歌,奠定了六字诀治病之基础。
歌云春嘘明目夏呵心,秋呬冬吹肺肾宁呬季常呼脾化食,三焦嘻出热难停发宜常舒气宜敛,齿宜数扣津宜咽子欲不死修昆仑,双手摩擦常在面明代《正统道藏洞神部》,引用了太上老君养生法,说得更为具体。
书中说:“呬字,呬主肺,肺连五脏,受风即鼻塞,有疾作呬吐纳治之。
呵字,呵主心,心连舌,心热舌干,有疾作呵吐纳治之。
呼字,呼主脾,脾连唇,脾火热即唇焦,有疾作呼吐纳治之。
嘘字,嘘主肝,肝连目,论云肝火盛则目赤,有疾作嘘吐纳治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祛病邪安五脏呼吸吐纳六字诀养生保安康
导语:说到养生保健怎么能离得开传统养生呢?从中医养生到道家养生都是中国养生学的瑰宝!想要养生保安康?想要祛病邪安五脏?看下面怎么说:呼
说到养生保健怎么能离得开传统养生呢?从中医养生到道家养生都是中国养生学的瑰宝!想要养生保安康?想要祛病邪安五脏?看下面怎么说:
呼吸吐纳六字决是由南北朝医家陶弘景据道家先人经济所归的,记录任《养性延命录服气疗病篇》,中,如述:“纳气有一,吐气有六。
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唏、呵、距、呬,皆出气也。
”这是一种由六种特殊的呼气法组成的修炼方法。
每一种呼气方法均有特定的吐字口型,以此牵动相应脏腑经络气血的运行,达到有针对性的调整某一脏腑机能、祛邪安脏的目的。
预备式
两足开立,与肩同宽,头正颈直,含胸拔背,松腰松胯,双膝微屈,全身放松,呼吸自然。
注:采用顺腹式呼吸法,即先呼后吸,呼气时读字,同时提肛缩肾,将重心移至脚跟。
1嘘字功平肝气
嘘,口型为两唇微合,有横绷之力,舌尖向前并向内微缩,上下齿有微缝。
呼气念嘘字,足大趾轻轻点地,两手自小腹前缓缓抬起,手背相对,经肋骨至与肩平,两臂如鸟张冀向上、向左右分开,手心斜向上。
两眼反观内照(垂眼帘,尽量往下看),随呼气之势尽力瞪圆。
呼气尽吸气时,屈臂两手经面前、胸腹前缓缓下落,垂于体侧。
再做第二次吐字。
生活常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