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

合集下载

谈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

谈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

浅析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一.快乐主义的基本内容快乐主义的伦理学说,是伊壁鸠鲁哲学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中心是人生问题。

他认为,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快乐,快乐就是人生最高的善。

我们的一切取舍都从快乐出发,我们的最终目的乃是得到快乐,快乐是幸福人生的开端也是其终结,因为快乐是唯一的生而为善的东西。

由快乐出发,人生开始了各种选择和取舍,并把快乐的感觉作为标准来判断一切的善,所以,快乐也是人生的全部归宿。

但是,伊壁鸠鲁所说的快乐,并不是指奢依放荡的快乐,而是指“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

他所说的快乐主要是指持久的,不伴随或较少伴随痛苦的快乐,即心灵的快乐。

他所说的快乐我们的一种“自然的快乐”,指身体健康和灵魂平静。

伊壁鸠鲁从理性出发,他区分了三类不同的欲望:第一类是自然的也是必要的欲望。

这是为了维持人的生命和健康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如吃饱穿暖,渴饮困睡,其目的在于消除体内的痛苦。

;第二类是自然的,但是却是不必需的欲望,如性欲的满足,或者奢侈的宴饮,这类欲望的满足同样体现为快乐,但却不能增加新的快乐;第三类是既不自然又不必需的欲望,而是由虚幻观念产生的。

认为这种欲望违背了人的天性。

如虚荣心、权利欲的满足,当然同样可以给人带来快乐。

伊壁鸠鲁认为,自然的又必要的欲望可以解除痛苦,例如渴的时候想喝水。

自然而非必要的欲望则是指仅能使快乐多样化而不能消除痛苦。

同时,我们可以把人的欲望归结为:自然欲望和社会欲望。

自然欲望带来的痛苦是可以祛除的,而社会欲望则是无止尽的,使人陷入无边的痛苦。

所以,我们看到虽然是自然但却不是必要的以及那种既非自然又非必要的欲望,需要我们节制与抛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获得人生的快乐和幸福。

在区分三类不同快乐的同时,伊壁鸠鲁还区分了动态快乐和静态快乐。

他认为,前者是欲望的要求和满足,如娱乐和高兴,后者是痛苦的消除,如无饥无渴、无欲无求的轻松状态。

,心灵的快乐、静态的快乐才是一种最高的快乐、最高的善。

伊壁鸠鲁快乐主义对大学生的有益启示

伊壁鸠鲁快乐主义对大学生的有益启示

伊壁鸠鲁快乐主义对大学生的有益启示(一)快乐与善的关系伊壁鸠鲁主张快乐本身就是善,因此快乐也即是生活所追求的目的。

伊壁鸠鲁曾言:“快乐幸福生活的开始和目的,因为我们认为辛福生活是我们天生最高的善,我们的一切取舍都从快乐出发,我们的最高目的乃是得到快乐,而以感触为标准来判断一切的善”。

既然快乐本身就是善,人们理应去主动寻求和享受人间的快乐;但伊壁鸠鲁同时强调快乐绝非是专门追求物质的满足和感官的享受,更绝非是沉溺于平庸和奢靡的享乐主义,而是通过控制和减少内心不必要的欲望从而获得的精神宁静。

(二)快乐是静态与动态的统一伊壁鸠鲁认为快乐具有两种形态,一是来自于身体上的动态快乐,一是来自于精神上的静态快乐。

虽然快乐常常被人们体验为静态与动态的统一,但是静态的精神快乐价值远高于动态的肉体快乐,因为动态快乐给人们带来的只是短暂的欢娱,并且这种欢娱时强时弱,只有静态快乐能给人们带来持久稳定的幸福。

因此静态快乐才是一种完美的快乐,人们不应只陷入动态快乐便停滞不前,而应进一步通过节制欲望谋求静态快乐。

(三)快乐是一个发展过程伊壁鸠鲁认为对快乐的追求是一个发展的过程。

快乐的最高境界是肉体上完全无痛苦和精神上完全无纷扰,但伊壁鸠鲁认为这样的境界实际上难以企及,因为如果能达到这样的层次,我们便不再需要任何东西,这样与神无异,但我们毕竟不可能成神。

所以人们追求的快乐应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首先是动态的,在满足一定的生活所需之后,再去追求静态的愉悦,而且要注重把握尺度,既不能只沉溺于身体上的动态快乐追求享乐,也不使自己陷入盲目的静态快乐而脱离现实。

(四)快乐与古希腊传统四美德的关系伊壁鸠鲁以快乐为核心把古希腊传统的四美德——爱智、公正、节制、勇敢,纳入了其伦理体系,认为“各种美德都与愉快的生活共存,愉快的生活是不能与各种美德分开的”,由此美德就变成了人们借以达到快乐的手段。

人们凭借智慧美德可以接近快乐、达到快乐、拥有快乐,尤其是有助于获得长久的、心灵上的静态快乐。

伊壁鸠鲁

伊壁鸠鲁

“快乐”是一种善———试论伊壁鸠鲁快乐主义伦理观摘要: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伦理思想是以他的感觉论和原子论为哲学基础的。

伊壁鸠鲁认为,人生的幸福就是追求和获得快乐,快乐是人间最高的善。

他所追求的快乐,主要是指人的精神快乐。

伊壁鸠鲁强调,人们在追求快乐时应该遵循德性的指导,这样他就把快乐主义与享乐主义区别开来,赋予人的快乐以道德价值。

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伦理思想成为后世功利主义的滥觞。

希腊化时期的伦理思想多以个人为思考对象,形成了不同于古希腊伦理思想的个人伦理学。

古希腊的伦理学强调社会性要求,认为人的德性的养成和幸福生活的获得必须通过城邦才能实现,因为“人是城邦的动物”。

但是,随着马其顿王国的入侵,城邦纷纷瓦解,依附于城邦的公民成为无依无靠的个人,原有的城邦伦理丧失其道德价值,关于个人的思考反而成为一种潮流,人们认为只有依靠自己才能养成德性、得到幸福。

“他们不再问:人怎样才能够创造一个好国家?而是问:在一个罪恶的世界里,人怎样才能够有德?或者,在一个受苦受难的世界里,人怎样才能够幸福?”希腊化时期的伦理思想无一例外地关注个人如何安身立命、倡导追求个人幸福、张扬个人价值。

而伊壁鸠鲁快乐主义伦理学正是这一时期的个人伦理学的重要代表。

一、伊壁鸠鲁快乐主义伦理观的哲学基础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伦理思想首先是建立在他的感觉论哲学基础上的。

他认为,感觉是认识的来源,人们关于一切事物的知识都是产生于感觉。

人们的认识离不开感觉,因为感觉是最可靠的。

“一切感觉都是真理的报道者”。

离开了感觉,一切事物都会失去判断标准。

当然,这里所说的感觉既是指人的身体、肉体的感觉,又是指人的心灵的感觉与体验,而快乐就是人们唯一的真实的感觉和体验。

“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开始和目的”,“我们的一切取舍都从快乐出发;我们的最终目的乃是得到快乐,而以感觉为标准来判断一切的善”。

从感觉出发来判断快乐与痛苦,成为伊壁鸠鲁快乐主义伦理思想的鲜明特征。

既然“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开始和目的”,我们的最终目的乃是得到快乐,那么人们就应大胆地去追求快乐。

伊壁鸠鲁的快乐哲学

伊壁鸠鲁的快乐哲学

伊壁鸠鲁的快乐哲学引言伊壁鸠鲁(Epicurus)是古希腊的一位哲学家,他被誉为快乐主义的创始人之一。

他教导人们通过追求快乐来达到理想的生活状态。

伊壁鸠鲁的快乐哲学深受许多人的赞同和追随,他的理论观点对现代的心理学、道德哲学等学科也有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全面、详细、完整地探讨伊壁鸠鲁的快乐哲学。

伊壁鸠鲁的快乐观伊壁鸠鲁的快乐观围绕着“快乐是最高善”的理念展开。

他认为所有的行为和追求都是为了达到快乐的目的。

然而,伊壁鸠鲁的快乐观与我们通常理解的快乐不同,它更注重内在的、持久的精神快乐,而非外在的短暂欢愉。

快乐的含义伊壁鸠鲁将快乐定义为一种没有痛苦、无干扰的心灵状态。

他认为快乐是最终的目标,是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追求。

在伊壁鸠鲁看来,快乐是一种精神的满足和内心的安宁,它来源于对理智的追求和生活的自律。

快乐的来源伊壁鸠鲁认为,快乐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 1. 身体上的满足:即满足基本的生理需求,如食物、水和住所。

只有当身体得到满足,人们才能有更多的精力追求更高层次的快乐。

2. 心灵的满足:这与思想的追求有关。

伊壁鸠鲁认为,通过思考、学习和理解世界,人们可以获得更多的快乐和深刻的满足感。

3. 人际关系的满足:伊壁鸠鲁提倡人们与他人建立深厚的友谊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他认为,通过与他人分享快乐和痛苦,人们可以获得更多的幸福和满足感。

追求快乐的实践方法伊壁鸠鲁提出了一些实用的方法来帮助人们追求快乐。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人们克服苦难、痛苦和内心的纷乱,最终达到精神上的平静和快乐。

减少欲望与功利主义伊壁鸠鲁认为,欲望是导致人们失去快乐的主要原因之一。

他提倡适度和简朴的生活方式,主张对物质财富的追求适度抑制。

他认为,过多的物质欲望只会使人们陷入追逐无尽欲望的苦恼之中。

预防痛苦与困扰伊壁鸠鲁指出,痛苦和困扰是人们追求快乐的障碍。

他提出了一些方法来预防痛苦和困扰,例如通过审视思想和情绪,逃避不必要的纷争和争执,以及摒弃对不可控制事物的担忧。

浅析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

浅析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

浅析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摘要:伊壁鸠鲁作为希腊晚期的哲学家,他的思想有其独特的理论价值。

作为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他身上可以看到新学派在哲学目标上不再追求智慧,而是追求幸福的伦理化倾向。

他诠释了快乐与欲望的伦理学思想,这给当时的社会及其后世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伊壁鸠鲁;快乐主义;快乐一、背景伊壁鸠鲁生活在古希腊社会一个最大的转折期,当时的马其顿帝国不同于以前古代的城邦社会。

在一个天翻地覆,朝不知事的社会中,公民道德出现了嬗变。

旧城邦道德失去了约束力,那些自由辩论的*活动慢慢消失,人们的道德沉溺于自己的低级生活中,沉溺于追求享乐中,沉溺于琐碎生活的挣扎中。

在这样的生活逼迫之下,希腊人必须适应新的环境,不但物质的生活需要改变,人们的精神世界也需要有所改变。

这些实际问题的涌现,使得哲学的主要价值成为逃避人生苦难的避难所,人们将任何价值都归于社会或是人本身。

人类的精神世界也从一开始对思辨的探讨,转向什么是善,如何好好生存,怎样才能快乐等等现实*的问题讨论,为人们找一个“使他们心灵平安宁静的*方”。

伊壁鸠鲁哲学就是在为了适应这种新的社会环境而产生的,是希腊人对“自由”的追求和体现。

伊壁鸠鲁坚持“人有为自己赢得自由和快乐的权利”。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伊壁鸠鲁自身的身体状况。

由于他本人身体一直不好,长年累月都要忍受病痛的折磨,以至于对他的哲学产生有一种现实的影响。

经验告诉我们,病痛的折磨更会使人产生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或是关注,也是大脑有意识探索生命真谛的充分体现。

对于痛苦的体验更使得他意识到了快乐,快乐的生活是人存在的目的。

又因疾病的折磨而对快乐的认识有着独特的见解:痛苦该如何消除。

二、并非“快乐主义”伊壁鸠鲁在论*自己观点的过程中,首先勇敢面对了人们惧怕死亡的观念。

他认为死亡与我们并不相干。

只有在感觉之中才会有善恶,死亡只是没有感觉罢了。

人存在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快乐。

快乐既是幸福生活的始点,也是幸福生活的终点。

论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伦理学

论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伦理学

论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伦理学伊壁鸠鲁是希腊哲学家之一,他的快乐主义伦理学成为了古代伦理学的一种流派。

他认为快乐是人类生活的终极目标,并通过理性思考、自我控制和互助合作的方式来达到快乐。

伊壁鸠鲁将快乐分为“精神快乐”和“肉体快乐”两种。

他认为精神快乐是最高境界的快乐,这种快乐源自于理智思考和对道德的实践。

而肉体快乐则是人类本能的愉悦感受,如食物、性爱、睡眠等。

他认为肉体快乐与精神快乐相比,只是一种低级的快乐。

在伊壁鸠鲁看来,快乐和幸福是由人类的内心所决定的,而不是由外部因素所决定的。

因此,他认为人们可以通过学习和理性思考来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心态,从而实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伊壁鸠鲁提出了四个基本原则来指导人们实现快乐和幸福。

首先,他强调了理性思考的重要性,认为我们需要通过深思熟虑的方式来考虑自己的行为和决策。

其次,他强调了自我控制的重要性,认为我们需要抑制自己的欲望和冲动,以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

第三,他提出了互助合作的原则,认为人类可以通过合作相互帮助,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的形成。

最后,他强调了对生命的珍惜和尊重,认为我们应该爱护自己的生命,并尽可能地延长寿命,以享受更长久的快乐和幸福。

在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伦理学中,他认为道德是快乐和幸福的关键因素之一。

他认为道德行为可以使我们获得内心的平静和快乐,而不是为了符合社会的期望或道德规范而奉行道德行为。

他认为道德的本质是以人类的快乐为最终目标,因此,我们应该在自己的行为和决策中考虑道德和快乐之间的平衡。

总的来说,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伦理学是以快乐和幸福为终极目标,提倡通过理性思考、自我控制和互助合作的方式来实现快乐和幸福。

他认为快乐是自我内在的,可以通过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来实现。

此外,他还强调了道德在实现快乐和幸福中的重要性,认为道德的本质是以人类的快乐为最终目标。

浅谈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

浅谈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

浅谈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摘要:伊壁鸠鲁是“快乐主义”的代表,他的思想影响广泛,曾被人误解为享乐主义。

但在当今时代,我们应该以辨证的态度对待伊壁鸠鲁的快乐论,努力成为一个快乐、幸福的人。

关键词:快乐;幸福;伊壁鸠鲁伊壁鸠鲁是古希腊晚期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

、他的哲学体系包括三个部分:研究真理标准的准则学;研究自然及其生灭的物理学;研究人生及其目的的伦理学。

伊壁鸠鲁在他感觉主义准则和原子论物理学的基础上,改造和发挥了昔兰尼学派的快乐论,提出了自己的快乐主义,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始点和终点。

一、伊壁鸠鲁的快乐哲学伊壁鸠鲁说“我们的一切取舍都从快乐出发;我们的最终目的乃是得到快乐。

”但是,“我们认为,快乐就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不受干扰”。

伊壁鸠鲁把快乐分为两类:一是“动态”快乐,是人们在满足自己的愿望的过程中获得,主要指感觉的快乐。

一是“静态”快乐,是一个人愿望得到满足后,那种满足的状态本身,主要指精神的快乐。

伊壁鸠鲁认为精神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在他看来,肉体的快乐是必要的,但无法实现灵魂的快乐。

而精神的快乐是深刻的,能使人体会到内心的宁静。

在伊壁鸠鲁看来,一个真正聪明的人,是不应该沉迷于肉体感官享乐的人,而是一个追求精神快乐的人。

从这一角度来看,伊壁鸠鲁并不像人们长期误解的那样鼓吹单纯追求感官的快乐和欲望的满足。

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并不等同于纵欲主义和享乐主义。

二、如何成为一个快乐的人快乐与愿望。

伊壁鸠鲁把欲望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自然的、必要的愿望”。

包括衣、食、住等。

这类欲望应该尽量满足,“一切善的根源都是口腹的快乐。

哪怕是智慧与文化也必须根植于此”。

筇二类是“自然的,但不必要的愿望”。

例如对奢侈食物的渴望。

第三类是“徒劳的、无意义的愿望”。

表现为权欲、财欲、名欲等等。

这些愿望干扰了灵魂的宁静,应该把它们消除。

聪明的人能够控制住这些欲望,保持心灵的宁静,获得幸福。

快乐、美德与友谊。

伊壁鸠鲁认为友谊是获得幸福的工具。

伊壁鸠鲁快乐主义

伊壁鸠鲁快乐主义

二、哲学前提
1、本体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追求自我的快乐(不要把希望寄托于神) 2、认识论:辩证的 (1)必然性与偶然性相结合 →→现实残酷,人却有主观能动性 (2)感觉是唯一可靠的认识源泉和标准 →→肉体的快乐和感官的快乐是一切原 →→追求自我的快乐(不要把希望寄托于神) 2、认识论:辩证的 (1)必然性与偶然性相结合 →→现实残酷,人却有主观能动性 (2)感觉是唯一可靠的认识源泉和标准 →→肉体的快乐和感官的快乐是一切快乐的起源和基础 最终导出: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快乐,快乐是唯一的终
极的善,而痛苦是唯一的恶。
3、伊壁鸠鲁的快乐的内涵
(1)精神的快乐高于肉体的快乐 真正的快乐不在于肉体的不死,而在于精神的快
乐。 (2)“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 “当需要吃东西的时候,面包和水就能给人极大
的快乐。” (3)满足既自然又必要的欲望
欲望的三大分类:
第一类:“既非自然也非必要的” 第二类:“自然而非必要的” 第三类:“既自然又必要的” “如果我们一时忍受痛苦,而可以有更大的快乐
“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
一、生平为人 二、哲学前提 三、伦理思想
一、生平为人
1、一位身处乱世的哲人
(1)自由城邦时期:从“七贤”→→亚里士多 德
(2)马其顿统治和罗马共和国时期:希腊化时 代
(3)罗马帝国时期
2、一位受人尊敬的学者
(1)生卒(公元前341年,卒于公元前270年 ) (2)“花园学派”
随之而来的话,我们就认为有许多种痛苦比快 乐还好。”
(4)与昔勒尼学派的亚里斯提卜的快 乐主义的区别
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 肉体和感官的快乐是基础,但精神的快乐是终极。 亚里斯提卜的快乐主义: 肉体和感官的快乐就是终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
每一种快乐由于其自然吸引力,都是某种善,但并不是每一种快乐都值得选择。

——伊壁鸠鲁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有人说:“及时行乐吧,这个世界太复杂,再不行乐就晚了,就要后悔了。

”其实他们自己给自己贴上了伊壁鸠鲁信徒的标签,却不真正了解其哲学的原意,只是把及时享乐的思想用来为自己奉行享乐主义的一种借口。

而我今天就想谈谈什么是真正的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

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中心是人生问题。

他认为,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快乐,快乐就是人生最高的善。

他指出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开始和目的。

我们的一切取舍都从快乐出发,我们的最终目的乃是得到快乐,而以感觉为标准来判断一切的善。

快乐无可辩驳地具有崇高的价值且十分显而易见。

伊壁鸠鲁虽然把快乐与幸福相等同,但却坚决反对把快乐与享乐相等同。

他说:“只有既自然而又必要的快乐才是我们要选择和追求的快乐。

”那什么样的快乐才是既简单而又必要的呢?到底要选择什么样的快乐呢?伊壁鸠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区分了三类不同的快乐:第一种是自然和必需的,如生活中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这类欲望的满足就能产生根本上的快乐;第二类是自然的,但是却是不必需的,如性欲的满足,或者奢侈的宴饮,这类欲望的满足同样体现为快乐,但却不能增加新的快乐;第三类是既不自然又不必需的,如虚荣心、权利欲的满足,当然同样可以给人带来快乐。

所以,我们看到虽然是自然但却不是必要的以及那种既非自然又非必要的欲望,需要我们节制与抛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获得人生的快乐和幸福。

在区分三类不同快乐的同时,伊壁鸠鲁还区分了动态快乐和静态快乐。

他认为,前者是欲望的要求和满足,如娱乐和高兴,后者是痛苦的消除,如无饥无渴、无欲无求的轻松状态。

,心灵的快乐、静态的快乐才是一种最高的快乐、最高的善。

而动态的快乐远不及静态的快乐。

静态的快乐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自然的和必要的物质利益的获得,它为维护人们的身体健康提供基本的物质保障,因而使人的快乐处于一种持续的、平衡的、没有什么波动的幸福状态。

二是心灵的快乐。

获得心灵的快乐需要以一定的物质利益作为保证,缺乏物质利益的保证,就会影响人们身体的健康,而身体的健康得不到保证,人们的心灵就不会达到宁静,就不会获得心灵的快乐。

但是,伊壁鸠鲁更强调心灵的作用,他认为心灵的宁静是绝对重要的,只要心灵宁静,即使是身体不健康,或者维护身体健康的物质利益得不到很好的保证,人们依然会获得快乐,并且是一种稳定平衡的快乐。

在这里,显现了伊壁鸠鲁对人的自由意志的强调和对精神生活的重视,反映了希腊化社会背景下对人生价值与个人幸福的思考。

伊壁鸠鲁还强调什么是必要的,什么是不必要的。

在他看来,凡是必要的,也是易满足的;凡是难满足的,也就是不必要的。

不幸就是追求不必要也不自然的快乐;幸福就是追求必要而自然的快乐。

所以幸福快乐与否,完全是取决于我们自己的选择。

伊壁鸠鲁认为只有把快乐和理性联系起来,以德行作为指导,才能够获得一种最高的快乐。

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怎么实现快乐呢?
首先,科学和哲学是实现快乐的根本手段。

很多人畏惧死亡的根本原因是他们对科学所知甚少,只有我们了解到什么是死亡,人为什么死亡才能够让自己减
少对死亡的畏惧。

其次,要对快乐进行慎重的选择。

选择的关键在于要看它的自然性和必需性。

我们要对感官和物质上的放纵追求加以控制,努力达到灵魂的宁静与快乐。

最后,我们追求快乐要注重友谊和公正。

在伊壁鸠鲁看来,追求快乐不仅是个人的事情,更是一个涉及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的问题,每个人都有追求自己快乐和幸福的权利和自由,只有当每一个人与他人友好相处,处理好自己与他人利益时,才能追求和获得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快乐和幸福,才能使自己的心灵保持永久的宁静和快乐,从而达到最高的善。

伊壁鸠鲁反对人们为了追求自己的快乐而损害他人的快乐,在此俨然显现出被后世欧洲功利主义奉为圭臬的思想曙光。

在伊壁鸠鲁看来,“公正对于所有的人都是一样的,都是指在交往中给彼此带来益处”,这种益处就在于通过对人们彼此之间利益关系的约定,保证了每个人都能够追求人生的快乐与幸福。

这样,伊壁鸠鲁就把个人的快乐和幸福同他人的快乐和幸福联系起来,超越了狭隘的个人快乐的局限,赋予个人快乐以伦理道德的意义。

上面谈了这么多,我们看到的是伊壁鸠鲁从没有提倡过享乐主义或纵欲主义。

他所有的理论著作和实践著作都旨在形成某种称为不动心的精神上的健康或平静状态,以及身体上的健康状态。

他的快乐主义常常被人误解为低级庸俗的享乐主义或纵欲主义,这些误解与其说是他自身伦理学有漏洞瑕疵,还不如说是穷奢极欲的罗马贵族以及不理解真正伊壁鸠鲁快乐主义精华的人的赤裸裸的借口。

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表达的是一种追求个人完善、安静心灵的幸福观,它既没有过分强调感官享乐的重要性,也没有夸大理性能力在把握、追求快乐过程中的作用。

他真正强调的是追求平稳不变的生活状态。

不可否认的是,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的确有一些缺陷,正如很多研究哲学的哲人提到的,他的快乐主义个人主义倾向太明显,他较多强调的是被柏拉图主义传统所忽视的与个人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急迫问题,而不是社会福利,达到个人快乐的途径也与社会服务和利他行为无关。

但是这种快乐主义在当时针对晚期希腊时代普遍存在的人的生存状况之顽疾,已经算提出了一种建设性的解答。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心情面对世界?我们常常抱怨烦,抱怨做人很难,也常常放纵或享乐,那是因为我们至今对快乐主义理解不够到位。

其实,我们应该追求在满足简单生活需要的基础上力求达到一种精神的快乐,不被权力、金钱、美色、欲望所奴役。

让我们选择快乐,选择既自然又必需的快乐,追求灵魂上的平静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