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记叙文写作升格训练
《散步》中考叙事作文范文中考满分作文范文散步

《散步》中考叙事作文范文中考满分作文范文散步中考满分作文散步篇1伴随着映日的晚霞,我们走出了家门:我,我的妈妈,我的爸爸,我的姥姥和我的两个妹妹。
我的姥姥本不想出来的,她已经老了,想在家里暖和暖和。
我的妈妈对她说:“妈,出去走走吧,对身体有好处,就当是陪我们。
”于是,她便欣然答应了。
我们一边走,一边欣赏着沿路的美景:晚霞在这样一个寂静的夜晚才羞赧地露出了笑脸。
杨柳姑娘正在细心地编织着自己那唯美的长发,生怕人们看不到她。
小溪“叮咚叮咚”地流淌着,松树也“沙沙”地应和着,仿佛要开一个晚间音乐会。
此时,明月也升上了天空,她像慈母一样照耀着整个大地,就像我的妈妈一样,呵护着我们全家。
我妹妹身着长裙,手执魔法棒,是越走越有劲儿。
她脚下不停,嘴里也不停:“我是小公主!”我心想,她也是真够幼稚的,扮了多久的公主还没扮腻。
估计过不了一会儿,她这个所谓的公主就会倒下。
果然,她突然一扫刚才兴致勃勃的样子,换了一副撒娇的模样,说:“妈妈,我走不动啦!”看着她那嘟着嘴的样子,我们都笑了起来。
不过,最后我们还是闹了点不愉快。
要知道,上了大道,我和妹妹的跑步比赛就将要到来。
别看她小,在她们班上的跑步成绩可是数一数二的呢!我呢,跑步也算不错,但一有机会我就想和她较量一下。
结果呢,她终究比我快一点点!于是,我姥姥便笑了,她说我妹妹灵活得像一只兔子,我不如她。
其实,我了解姥姥,知道她在开玩笑。
可我当时还是羞得满脸通红,甚至不相信我的眼睛,我堂堂一个六年级的男子汉难道连一个三年级的小姑娘也跑不过吗于是,我决定“重振旗鼓”,再战一次。
还好,是我的毅力和爆发力使我扳回了一局。
可是,我的妹妹却不乐意了,她不服气地“哼”了一声后,便自顾自地向前走去。
我心里暗笑,是她争强好胜的心使她的公主形象彻底崩了。
很快,月宫里的嫦娥睡着了,她睡得那么香甜,把我妹妹的睡意也勾了起来。
她伏在爸爸的肩头,也睡着了。
看着熟睡中的她,我突然觉得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好幸福啊!在柔和的月光下,看着两个妹妹,眼里的不满顿时烟消云散,相反,还有几分可爱呢!再加上姥姥那慈祥的眼神,我觉得我的心被彻底征服了。
以散步为题的作文800字

以散步为题的作文800字英文回答:Walking is one of my favorite activities. It not only helps me to stay fit and healthy, but also allows me to clear my mind and relax. I usually go for a walk in the evening after dinner. I find it very refreshing to take a leisurely stroll around the neighborhood and enjoy the fresh air.I remember one time when I was walking in the park, I came across an elderly couple sitting on a bench. They were holding hands and chatting quietly. It was such a heartwarming scene that it put a smile on my face. This is just one of the many little moments that I cherish during my walks.中文回答:散步是我最喜欢的活动之一。
它不仅帮助我保持健康,还让我能够放松心情。
我通常在晚饭后去散步。
我发现在附近悠闲地散步并呼吸新鲜空气非常令人耳目一新。
我记得有一次我在公园里散步,遇到了一对坐在长椅上的老夫妇。
他们手牵着手,静静地聊着天。
这样温馨的场景让我感到非常愉悦。
这只是我在散步中珍惜的许多小时刻之一。
【我的作文课】记叙文写作系列训练:写好细节让文章生动起来

【我的作文课】记叙文写作系列训练:写好细节让文章生动起来一、《散步》优秀作文情况反馈:九班:於恒毅姜思思胡文静郑辰煜柯忆程煊邢芸余不凡石奕辰张静阅杨文煜洪杉杉金鑫李俊浩黎菁媛杨佳烨鄢满十三班:宛佳伟桂陈阳黄玺洪梅然陈世杰王好杨阳潘鑫玉王坦袁月陈怀钰陈果潘子俊潘婵二、作文主题解读:写好细节描写让文章生动起来所谓细节描写是指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细小环节或情节的描写,使读者如见其人,如睹其物,如临其境。
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性格、丰满人物形象、连接故事情节、丰富作品内涵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生动的细节描写,有助于折射广阔的生活画面,表现深刻的社会主题。
真实的细节是对生活细致观察的结果。
如《老王》中对老王来送香油和鸡蛋时的细节描写——“直僵僵的镶嵌在门框里”,“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这些描写可能会令人觉得害怕,不过写出了作者当时那种真切的感觉,让人难忘。
典型精致。
细节贵在精而不在多,要善于抓住最能反映人物性格特征的细节来写。
如《台阶》中父亲洗脚、踩黄泥等细节描写,都是为了表现父亲的勤劳能干。
生动细腻。
细节描写用语要生动、简练,让读者如见其人,如睹其物,如临其境。
《卖油翁》中写卖油翁观看陈尧咨射箭的表情和动作,只用了“睨之”和“但微颔之”两个语句,就惟妙惟肖地表现出人物的态度和心理。
巧妙的运用修辞,即比喻、拟人、夸张、反复等修辞手法,对事物加以淡妆浓抹,能使语言增亮增色,提高文章品味给人以美感。
例如,冯瑞祥《母亲的白发》这样写道:母亲曾经有过一头浓密的黑发,柔软、亮洁、光泽,由于一生辛劳,捧出所有的心血,奉献最纯洁的母爱,来抚育我们成长,所以未老先衰,四十几岁,头发开始花白。
先是两鬓染霜,后来是额前飘白,就像春天黛青的远山里悄然冒出一抹残雪,一丝丝,一缕缕垂在饱经风霜的脸上,再后来脑前脑后全沾满了白发,白得我们儿女们心疼。
三、精典篇目导学请找出该文段中最能表现人物形象的词语,并品味其作用:1、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散步——记叙文写作升格训练

记叙文写作升格训练——六笔法写作应用创新点本课采用的教学形式是板块式教学,在教学上注重培养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从而在写作上突破写作格式,达到由阅读到写作的统一。
教材分析《散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三篇课文。
本单元的课文主题为亲情,所选的课文都是围绕着有关亲情和家庭生活,《散步》正是体现着浓浓亲情的一篇文章,文章记叙了一家三代野外散步的“生活细节”,表现出一家人之间的互敬互爱的真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入牧歌式的情景,从中受到启示和教育。
因此,本文在全套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
莫怀戚先生写作上采用了非常标准的六笔法,可以依靠这篇文章进行写作课教学。
本课教学上采用板块式结构。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发展独立思维的重要阶段,他们的主动性和求知欲都已大大提高,不再喜欢被动地接受知识,已初步具有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但同时缺乏良好的观察生活的品质,对生活缺少体验,对散文知识的了解知之甚少,而且由于受社会上许多不良因素影响和家庭误导,许多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家庭道德伦理准则。
因此,我通过引导学生去自读自悟,运用自主探究的方法学习,通过朗读、认知、质疑、小组讨论、比较研究与拓展强化,从中对散文有初步的了解和鉴赏;体会课文浓浓的亲情,并从中感悟出正确的家庭伦理道德准则。
学生对记叙文写作还没有一个完整的把握,希望借助这篇文章帮学生理清记叙文写作的整体思路。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整体感知课文;继续练习朗读和圈点勾画,积累语言;锻炼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学习六笔法,并尝试用六笔法进行写作训练。
过程与方法目标:抓住关键语句精读课文,自主、合作、探究,领悟课文深长的意味。
同时借鉴举轻若重、以小见大的写法。
学会利用教材提炼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文章字里行间的亲情与责任感,形成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思想感情。
2020成都中考语文作文及范文:散步_作文2100字_初中抒情作文_

2020成都中考语文作文及范文:散步中考已经揭晓,小编整理了相关的作文范文,快来看看吧。
20xx年四川成都中考作文题目:散步进入中学,我们学习的第一篇课文是莫怀戚先生的《散步》,你是否仔细琢磨过“散步”这个寻常的词语呢?“散步”,可结伴同行,也可独自一人;“散步”,可在自然的田野,也可在精神的天地......生活中,我们需要奔跑,也需要“散步”。
请以“散步”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范文一】人的一生,都在行走。
行走,一个很宽泛的概念,或奔波,或疾驰,带着朝气勃发,风风火火;或漫步,或闲逛,带着一份悠然自得,闲适惬意的心情,走过乡间小涧,步过林阴大道。
这个世界变的太快也太迷离,置身于拥挤的街头,梦幻的霓虹灯眩目闪烁,高耸的大厦似乎迎面压下……喧闹的生活,钢筋水泥构成的世界,人们迈着匆匆的脚步擦身而过,有的只是透着紧张气息,笼罩天空。
快节奏似乎已经悄悄上演生活的主基调。
行走,步伐快的让人窒息,迷离,麻木。
慢点走吧,留一点时间看看天。
散步,我衷爱的生活状态。
脚尖轻轻地拂过大地,缓缓地迈着步子,沐浴夏日夕阳的余辉,静听属于自己一个人的世界里的春夏秋冬,喜怒哀乐。
一个人的散步,一个人的旅程,一个人的世界。
带着愉悦散步,感受到的是黄昏的美丽。
双手插进口袋,嘴上哼着小曲,陶醉在无限遐想之中。
没有了文言文,没有了方程,没有了ABC,把白天无尽的学习暂时抛在脑后,有的只是你自己简单的快乐。
漫步,一路上看看道路两旁的风土人情,细细品味时代的变迁,也许你会欣然地发现你平常未曾挖掘的惊奇;漫步,一路上迎来熟人的笑脸,报之以淡淡的微笑,用目光进行简单的交流,即便只是擦身而过,也会铭记。
郁闷的日子里,多散散步吧!一个人踏上没有目的的行程,用旅途的寂寞打发心中的单调,乏味。
深深地呼吸户外的空气,抚摩叶片滑落的瞬间,想象自己已融入了自然的怀抱,抬起头,望望头上叶缝中的天空,零零碎碎,却有那么清澈。
记叙文升格训练的核心要点——锤炼技艺,追求升华

记叙文升格训练的核心要点——锤炼技艺,追求升华
孙迁康
【期刊名称】《初中生写作(下半月)》
【年(卷),期】2024()1
【摘要】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但是没有比较也很难进步。
智者阅人无数,教师阅文无数。
在初中生作文中出现的问题最多的不外乎是结构不合理、中心不明确、人物没有个性。
初中阶段所写作文以记叙文为主,虽然部分学生也写议论文,但所写的作文都是泛泛而谈,没有深意。
相对来说写记叙文容易拿高分,因为记叙文易与读者产生思想上的共鸣。
教师要帮助学生进行记叙文升格训练,锤炼技艺,追求升华。
为达到以上教学目标,教师可引导学生平时多阅读课外书籍,特别是中外名著,然后在阅读的基础上借鉴名著的写作方法。
【总页数】3页(P0051-0053)
【作者】孙迁康
【作者单位】山东省菏泽市单县实验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
【相关文献】
1.琢玉成器,升格出彩——谈记叙文升格训练
2.描写升格训练课堂实录--记叙文升格训练之描写
3.升格,琢玉成器的应然路径——初中记叙文升格训练的思考
4.记叙文升格训练之细节描写
5.记叙文升格训练之借鉴小说笔法写作指导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散步》仿写作文

《散步》仿写作文由于期末考试的来临,学习压力也随之增加,所以最近心情特别烦闷,心里总是浮躁的。
坐在电视机旁,手里拿者遥控器,从第一个台调到最后一个台,再从最后一个台调到第一个台,‘‘电视台干嘛一天到晚放一些哄骗小女生眼泪的青春偶像剧,或一些以揭秘他人隐私为乐的娱乐节目。
真是无聊。
’'于是扔下遥控器,走进房间看书,‘‘现在是什摸社会呀?为啥现在的书尽写一些恋爱小说?难道不会写一些催青少年发奋读书,积极进取的书吗?’'然后扔下书去睡觉,可翻来覆去睡不着,妈妈走进来语重心长地说:“心情不好出去走走,感受以下周围的环境,放松心情。
”我缓慢地走在护城河边,夜晚沉甸甸地压在树梢和路灯的顶上,好象一大床黑色的棉被从天上没头没脑地罩下来。
陪伴我的,有刚刚沉睡的树木,略带咸味的风,玻璃般的草叶,潮湿的土腥味,充满花香的空气。
..还有旁边闪光的河带,岸边的薄雾,绛紫或淡蓝的牵牛花,月桂树梢的氤氲,那蛋壳般薄薄的静,走在这宁静的城市中,我的心里也感受到了一丝的宁静。
走在襄樊城中,就像川端康成在夜晚发现花未眠一样,我发现襄樊其实是一个很美很静的城市。
月亮高高的挂在天上,洒下瀑布般银白色的光,连绵不绝首尾相映的杨柳,像海浪一般覆盖了整个护城河。
柳条在微风中轻轻的摇曳,调皮地荡在了平静的河面上,湖面上泛起层层涟漪,在明朗月色和微弱的月光的映衬下,像一条条的金项圈。
漫步在护城河边,这情景着意境与朱自清的《河塘月色》到有几分相似,不宁静的心也顿感宁静。
走到草坪边蹲下,青草尖儿上还吊着露珠,叶儿缝间镶嵌着些露珠,在光的照射下显得颗颗如珍珠,晶莹剔透。
轻轻地飞快地踏过草坪,真怕踩疼了它们。
站在城墙下,抚摸这那些经历了多年风吹日晒已经发黑起壳的城墙砖,“也许这块砖染过哪为英雄的血,也许那块砖被哪位英勇的将军抚摸过,也许。
.”我静静地想。
城墙上生长了大片大片的青苔,虽然它们看起来很安静,但它们的存在,使古老的城墙也有了鲜活的生机。
初一语文散步仿写作文

初一语文散步仿写作文篇1我们在公园散步:我,我的母亲和我的父亲。
我本不愿意出来散步的,我任务多,身体很累。
母亲说,正因为身体累,才应到公园放松一下。
我这才信服地点点头。
我现在很信任她,就像她信任我的父亲一样。
月色溶溶,倒映在池塘边,如白纱似的。
月亮甩下她那美丽的白色大衣,划过山川,划过河流。
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出去在公园散步,感受月夜之美。
公园的人很多,都在游玩。
我和父亲、母亲手拉着手走在公园一条大路上。
中间是我,左边是母亲,右边是父亲。
父亲仿佛一座拔地而起、巍峨高耸的大山呵护着我们。
我们一家人其乐融融,互相讲述着自己遇到的新鲜事儿和感受。
公园里的环境真美啊!我们一边走着一边在桃李树下拍照。
在那美丽的桃树的映衬下,母亲就是一位悄然来临的仙子,真如唐代诗人崔护所说:“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后来发生了分歧:我的父亲要走小道,小道平顺幽静;我的母亲要去健身器材那里,那里可以锻炼……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
母亲早已习惯听从她高大的丈夫;而父亲总是照顾我的感受。
母亲慈祥地对我说:“走小道吧,小道也挺迷人的!”就这样,我们走在小道上,又一次手拉着手。
母亲的手光滑又细腻,父亲的手厚重又宽大,使我感受到一种无与伦比的爱。
我们让凉风吹着,欣赏着路旁的花花草草,看着它们那美丽的姿态,心情无比的舒畅。
我们走得慢慢的,稳稳的。
一路上,我们说说笑笑,互相告诉对方有趣的事。
幽静的小道上,投来路灯微黄的光晕,蔷薇叶斑驳的影子与我们三人的影子摇曳生姿。
那些影子手拉手,就是世界上美好家庭的缩影。
走过灯光照不到的地方,我们还抬头看星星。
它们很明亮,那些聚在一起的星星也仿佛一个个家庭。
它们眨着眼对我们微笑,我和妈妈相视一下,也笑了。
灯光下映着我们一家人:一个儿子,一个母亲,一个父亲在小道上快乐地笑着,走着。
就这样,我们手拉手,我觉得,我仿佛就是他们的整个世界。
篇2夜,真的好美有你们陪伴的夜,真的好美。
——题记晚上七点,我换上了运动鞋,准备去散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叙文写作升格训练
——六笔法写作
应用创新点
本课采用的教学形式是板块式教学,在教学上注重培养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从而在写作上突破写作格式,达到由阅读到写作的统一。
教材分析
《散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三篇课文。
本单元的课文主题为亲情,所选的课文都是围绕着有关亲情和家庭生活,《散步》正是体现着浓浓亲情的一篇文章,文章记叙了一家三代野外散步的“生活细节”,表现出一家人之间的互敬互爱的真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入牧歌式的情景,从中受到启示和教育。
因此,本文在全套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
莫怀戚先生写作上采用了非常标准的六笔法,可以依靠这篇文章进行写作课教学。
本课教学上采用板块式结构。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发展独立思维的重要阶段,他们的主动性和求知欲都已大大提高,不再喜欢被动地接受知识,已初步具有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但同时缺乏良好的观察生活的品质,对生活缺少体验,对散文知识的了解知之甚少,而且由于受社会上许多不良因素影响和家庭误导,许多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家庭道德伦理准则。
因此,我通过引导学生去自读自悟,运用自主探究的方法学习,通过朗读、认知、质疑、小组讨论、比较研究与拓展强化,从中对散文有初步的了解和鉴赏;体会课文浓浓的亲情,并从中感悟出正确的家庭伦理道德准则。
学生对记叙文写作还没有一个完整的把握,希望借助这篇文章帮学生理清记叙文写作的整体思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整体感知课文;继续练习朗读和圈点勾画,积累语言;锻炼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学习六笔法,并尝试用六笔法进行写作训练。
过程与方法目标:抓住关键语句精读课文,自主、合作、探究,领悟课文深长的意味。
同时借鉴举轻若重、以小见大的写法。
学会利用教材提炼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文章字里行间的亲情与责任感,形成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思想感情。
培养学生对家庭的关爱和对环境的关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品味文章语言‘举轻若重’的特点,感受课文浓浓的亲情,学习表达生活之美。
以及本课六步法的应用。
教学难点:如何组织小组活动,寻找典型词句,体会文章语言‘举轻若重’的特点和课文深长的意味,初步学会运用‘举轻若重’的写法。
学会将六步法进行迁移拓展。
教学过程
1.导入:《考试说明》对现代文阅读的具体要求
1.概括文本内容,筛选整合信息
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结构层次
3.分析文章特色,领会表现手法
4.赏析文章内涵,体味重要词句
5.探究作品意蕴,联系现实拓展
同时对议论类文本的阅读提出如下具体要求
“以课本同类文章所涉及知识水平为依据,以课外同类文章为阅读材料,能区分观点与材料,发现观点与材料的联系,对文本的观点、内容和写作特色做出分析和评价。
”
“阅读部分的考查都可以就文本内容及写法进行拓展和探究。
”
2.板块一:首先请把这几种写作手法填到相应段落:开门见山、介绍背景、景物烘托、镜头回放、波澜起伏/矛盾冲突、画龙点睛。
散步
莫怀戚
1.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
2.母亲本不愿出来的。
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
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
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
3.天气很好。
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
但是春天总算来了。
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
4.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
5.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我们都笑了。
()
6.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我说:“走大路。
” ()
7.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
”母亲对我说。
()
8.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
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
小结:
第一段:开门见山“轻点一笔”
第二段:介绍背景“交代一笔”/“插叙一笔”
第三、四段:景物烘托“穿插一笔”
第五段:镜头回放“简叙一笔”
第六、七段:波澜起伏/矛盾冲突“巧折一笔”
第八段:画龙点睛“深化一笔”
3.板块二:记叙文写作六笔结构法
1、轻点一笔:概说事件
2、解说一笔:介绍原因,解说经过
3、穿插一笔,烘托点染
4、略写一笔:略写故事,以做铺垫
5、详写一笔:描述故事,优美、生动细节化
6、升华一笔:表达感受,议论抒情
4.板块三:请用六笔法分析这篇文章
凡人小事的背后(2016中考)
1.我们一生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人和事,有些事已经随着时光的流逝而逐渐淡忘了,但有一件小事却使我记忆犹新,因为它告诉了我:环境需要靠大家一起来保护!
2.暑假的一天下午,我们一起去我家附近的川沙公园里游玩。
3.这个公园鸟语花香,风景秀丽,到处回荡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我们全家也在这愉悦的氛围中玩得很尽兴。
妹妹在“吱呀吱呀”地骑自行车,我在光滑的地面上溜旱冰,爸爸妈妈则在打“单人羽毛球比赛”。
我们不久便累得气喘吁吁,精疲力竭,便坐在凉爽的树阴下休息。
4.这时,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奶奶走进了我的视线里。
5.只见她一手拿着一只夹子,一手拎着一只袋子,弯着腰,顶着烈日,费力地捡着地上的烟蒂、果皮、废纸等垃圾。
烈日炎炎,太阳火辣辣地照射着大地,老奶奶明显有些吃力,却依旧眯着眼,仔细地捡着垃圾。
不久,汗水浸透了她的衬衣,她实在累得不行,便坐下来休息。
她慈祥的面孔上布满了刀刻般的皱纹,苍老的手指已细得不行,显示出她岁月的沧桑。
她匆匆喝了一口水,便又连忙站起身来,继续艰苦地打扫着……阵阵凉风习来,微微吹拂着她那不多的根根银丝……
6.我正准备乱扔垃圾的手硬生生地收了回来,脸上火辣辣的,不知所措。
突然,我像想起了什么似的,轻轻跑了过去,把垃圾放进了老奶奶的袋子里,还一边甜甜地说:“奶奶,您真好!”
7.“呵呵,”老奶奶笑了笑,慈爱地摸了摸我的小脑袋,语重心长地说,“环境需要大家共同来保护嘛!”
8.顿时,我感到羞愧难当,无地自容,心想:我真是太不应该了,连一位老奶奶都有这么强的环保意识,而我作为一位少先队员,居然还想乱扔垃圾,真是不对!
9.夕阳的余晖照在了这位老奶奶的身上,把她的满头银发染成了金色。
在夕阳的照射下,老奶奶的影子被拉得好长好长,这位老奶奶仿佛瞬间就变得高大起来了!
10.我们的家园正是有了这样一群“城市美容师”,才变成现在这样洁净如洗。
我们最应该学习,最应该敬佩的,其实应该是他们呀!他们虽然默默无闻,却依旧十年如一日地为这座城市脚踏实地地贡献着……
11.环境需要每一个人共同来保护!
小结:
1.轻点一笔:(1)概说事件——一件小事
2.解说一笔:(2)介绍原因,解说经过——一家人去公园玩;
3.穿插一笔:(3)烘托点染——环境
4.略写一笔:(4)略写老人故事——铺垫
5.详写一笔:(5-9)描述故事,优美、生动细节化,环描、动作、肖像——矛盾冲突形成对比
6.升华一笔:(10-11)表达感受,议论抒情——升华主旨保护环境
5.板块四:六笔结构法运用的三个秘诀
1、将小小的生活细节放大,小中见大
2、将平静的故事写出波澜
3、将一般的感受进行升华
注意:
六笔结构不一定仅有六段,它是文章的骨架,可以细化出更丰富的内容。
文章举例:
《散步》、《台阶》、《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到三味书屋读书的片段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是以人教版七年级的莫怀戚先生的《散步》为样板,进行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概括文章,提炼出六笔法。
通过学生的分析,让学生能够明确记叙文写作的一般结构方法。
在通过强化训练,使学生明白,我们平时的记叙文写作过程中,只要是单事例作文都可以这么写,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仍然有不足的地方,比如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详写的讲解教学,再有就是没有时间进行当堂写作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