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雷雨》中人物形象

合集下载

谈《雷雨》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谈《雷雨》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谈《雷雨》中人物形象的塑造《雷雨》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曹禺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进行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展现了那个时代的人物形象及其丰富的内心世界。

在《雷雨》中,曹禺通过对各色人物的塑造,展现了他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社会现实的清醒认识。

本文将从主要人物方孝孺、方梅、方宝银、武大四和莲儿的塑造几个方面来谈《雷雨》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方孝孺是《雷雨》中的一位关键人物,他代表了当时中国传统社会的文化壁垒以及封建道德的束缚。

方孝孺原本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文化人,但在家族压力和社会风气的影响下,他最终变得心胸狭隘、自私自利。

在曹禺的笔下,方孝孺被塑造成了一位道貌岸然、虚伪狡诈的人物。

他在外面装模作样,表现得十分伪善,但实际上内心深处却充斥着欲望和功利之心。

这种人物形象的塑造使得观众对他产生了深深的反感和厌恶,更能感受到作者对封建道德的质疑和批判。

方梅是另一个极具代表性的人物,她是方孝孺的妻子,也是以自己对家庭的牺牲和忍让赢得了一些观众的同情。

在《雷雨》中,方梅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封建时期的女性形象,她在丈夫和家庭的压迫下,失去了自己的独立人格,成为了一个无助、懦弱的女性。

尽管受尽了家庭的压迫和凌辱,她仍然选择了忍让和退让,对自己的不满和不幸唯一的发泄方式是默默地承受和忍受。

她的形象既是对封建道德的讽刺和批判,也是对那个时代妇女处境的真实写照。

方宝银是方孝孺和方梅的儿子,也是一个备受社会摧残的可怜人物。

方宝银从小就受到了父母的溺爱,长大后却变得懦弱、无能。

在小说中,方宝银的形象被塑造成了一个软弱无能的人,他没有任何独立思考的能力,一味地迁就和顺从,成为了时代的受害者。

作者通过方宝银的形象,再次反映了封建家庭对于孩子的误导和伤害,对封建社会的内在矛盾和荒谬进行了揭露。

武大四则是一个极具现代气息的人物,他是《雷雨》中的另一位重要角色。

武大四是一个来自农村的庄稼汉,他直率、豪放,性格勇猛、讲义气,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简析《雷雨》中主要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简析《雷雨》中主要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在线课堂《雷雨》是著名剧作家曹禺先生创作的一部话剧,从1934年发表以来,它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至今仍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在《雷雨》中,作者塑造了一些极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下面,笔者就选取其中的三个主要的人物形象,谈谈他们的性格特点。

一、周朴园:独断专行、冷酷无情《雷雨》围绕周、鲁两个家庭之间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展开,集中反映了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社会现实。

在旧新社会发生转变的时代背景下,封建礼教似乎不像鲁迅先生所说的那般可怕,新思想也似乎不再受人们的排斥。

周朴园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在家里,他是性格古板、思想落后、蛮横专断的封建大家长。

专制、自私、冷酷是他的标签。

三十年前,为了自己的前程,他遵循父母的意愿,抛弃了给他生了两个儿子的爱人鲁侍萍;三十年后,为了维护自己封建大家长的形象及家庭内部的秩序,他处处压迫妻子繁漪。

他尤其看重家庭秩序和自己大家长的地位,要求家人对他俯首帖耳,不得违抗和冲撞。

当繁漪不想吃苦药时,他就用不容拒绝的口吻强迫蘩漪喝药,并严厉地说:“蘩漪,当了母亲的人,处处应当替孩子着想,就是自己不保重身体,也应当替孩子做个服从的榜样。

”在外面,他是唯利是图、压榨工人、冷酷无情的大资本家。

他与工人阶级的代表鲁大海发生了冲突。

鲁大海说:“你故意淹死了两千二百个小工,每个小工的性命你扣三百块。

姓周的,你发的是绝子绝孙的昧心财。

”从这些细节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剥削工人,压迫劳苦大众,唯利益至上。

即使在后来得知了鲁大海是自己的儿子,他也毫无同理心,甚至纵容悲剧发生。

当亲情与利益产生了冲突,他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

作为封建大家长,周朴园专横独断,眼里只有冰冷的秩序而无温情;作为大资本家,他阴险狡诈,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不择手段。

他的出身和经历,使其成长为一名深受封建思想影响的资本家。

二、繁漪:大胆叛逆、偏执乖戾一个被根植过自由、平等思想的人,一旦生活在现实的牢笼里,就会不断地反抗。

《雷雨》中的繁漪就是这样一位具有进步思想,追求自由与解放的新女性。

《雷雨》中周冲的人物形象分析周冲是怎样的人

《雷雨》中周冲的人物形象分析周冲是怎样的人

《雷雨》中周冲的人物形象分析周冲是怎样的人《雷雨》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由曹禺所创作。

该剧通过描绘三个家庭的故事,展示了社会变革对中国传统观念和人际关系产生的冲击。

周冲是该剧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他是何文秀情感生活中的重要一环。

周冲的人物形象复杂而丰满,他是一个坚持理性和责任感的男性,同时也是一个情感多变的人。

以下是对周冲人物形象的更详细分析。

首先,周冲是一个有责任感的男性形象。

在剧中,周冲作为何文秀的丈夫,在许多场景中展现出他对家庭的责任与担当。

虽然他与何文秀结婚时间并不长,但周冲对这段感情持续地忠诚和坚守。

他同情并照顾着因家庭变故而身心俱疲的何文秀,将其视为家庭的核心,尽力保护她的尊严和健康。

周冲知道何文秀被迫退婚是因为要保护父亲的面子,同时也为了帮助家庭度过难关。

他不仅承担着家庭的物质负担,还承担着家庭关系的调和工作。

他始终尝试着寻求与何父的妥协,试图维护整个家庭的稳定和和谐。

其次,周冲是一个理性的男性形象。

在周冲的行动和言辞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始终保持着冷静和理性。

他以中立的立场,对待周围的争执和冲突。

在家庭纷争中,他不轻易表达自己的情感,而是通过理智的劝说和分析,解开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

作为一个医生,周冲的职业使他能够保持冷静和客观地看待事物。

他的理性使他不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能够从容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

然而,周冲也是一个感情多变的人。

尽管周冲表现出对何文秀的关爱和关心,但他在剧中也展示了对其他女性的兴趣。

特别是与何文秀的一个闺蜜秋桐有着纠葛。

尽管周冲第一次拒绝了秋桐的爱慕之情,但后来心中的爱情却越来越深。

尽管周冲在这个选择上展示了矛盾的情感,但他对情感的诚实与真实感觉使他变得更加真实和复杂。

综上所述,周冲是一个有责任感、理性和感情多变的人物。

他对家庭的负责任和关爱,以及对何文秀的忠诚展示了他作为一个男性在传统价值观中的角色。

而他理性和客观的思维方式使他能够面对困难的情况,并从容地做出决策。

《雷雨》人物鉴赏

《雷雨》人物鉴赏

《雷雨》人物鉴赏1.繁漪的形象繁漪是《雷雨》最有特色、个性最鲜明的人物。

她是五四运动以来追求妇女解放,争取独立、自由的新女性代表。

她敢爱敢恨,对周家人人都怕的周朴园,也不放在眼里。

当然,她对旧制度的反抗是有一种畸形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她在重压下,常常无助、自卑、甚至自虐,这是繁漪无法摆脱的弱点。

1 繁漪性格特征及种种表现繁漪是一个资产阶级女性。

聪明、美丽、狂热、人性、渴望自由、追求爱情。

她热情时像一团火;孤独冷酷时又像一柄犀利的刀。

她企图冲破一切桎酷,做一次困兽的斗争,但又深受着种种压制和精神折磨。

她竭力摆脱令人窒息的处境而又屈从于这种处境。

她的行为有时令人不能理解,她的处境又令人同情怜惜。

所以作者说她陷入了“一口残酷的井”又称她是最“雷雨”的性格。

繁漪久已受压抑的情绪,在周家父子软硬兼施的联合进攻下,不可忍耐的爆发了。

先是追求爱情与比她小六岁的前妻的儿子欢愉异常,以致“客厅闹鬼”;后与四凤争夺情人,施巧计,辞退鲁贵父女,企图夺爱;雨夜不辞辛劳跟踪追击,倒扣窗子迫使周萍在鲁家出丑;回归后又公然吓退周朴园,傲然而立。

四凤周萍欲双飞时,她不顾一切人伦关系,撕破面纱,暴露周家鲁家的一切隐私,而使人触目惊心,致使四凤周冲触电而死,周萍枪下亡。

敲响了标榜为“最完满家庭”的周家的丧钟。

从这个角度讲,繁漪不愧是一位封建家庭出色的叛逆。

2 造成繁漪性格的典型环境典型性格只有在典型环境中才能诞生。

典型环境是通过特定的人与人的关系反映出一定历史时代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规律。

典型性格总是在一定的生活条件下孕育、成长起来的。

所谓“一定的生活条件”就是受时代、阶级制约的具体社会关系。

繁漪的典型性格也只能产生于当时的社会环境之中,在于周朴园、周萍、四凤等人的矛盾纠葛中加以显现。

剧本《雷雨》以1923年的中国社会为背景。

那时中国已经过了资产阶级革命和“五四”运动,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但国家政权仍被封建军阀把持着。

封建势力仍统治着中国的社会和家庭,反动势力仍甚嚣尘上。

雷雨人物分析范文

雷雨人物分析范文

雷雨人物分析范文
《雷雨》是曹禺先生的代表作品之一,作品中涵盖了众多的人物,这些人物各具特点,都有自己的故事和情感。

下面我们就对其中几位重要人物进行分析。

一、贺矮子
贺矮子是《雷雨》中的主角之一,他是一个彻底的资本主义者,贪婪、残忍、自私而又有权力欲。

他用心计和阴谋迫害了女主角孔云露,并最终导致自己的毁灭。

贺矮子的形象在作品中很深刻,他象征了当时变革时期的资本主义家族,反映了资本主义对旧式家庭结构的破坏和变革,对家族和信仰的否认。

二、孔云露
孔云露是贺矮子的妻子,在与贺矮子的爱情中毫无选择的她,从一开始就受到了贺矮子的掌控和摆弄。

她最终通过自己的勇气和智慧解脱了自己,摆脱了贺矮子的束缚,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孔云露是一个女性的代表,在这个梦寐以求的男性世界中,她充满了对爱和自由的渴望。

三、明智
明智是一个重要的配角,他是孔云露的侍从,也是孔云露解脱的关键人物。

他是一个有着内在美的现代人,有自己的个
性和思想,并且一直在为孔云露保护她。

他的形象象征了自由和平等,反映了现代人的精神面貌。

四、方片
方片是孔云露的妹妹,在作品中她是一个沉迷于生活琐事的小女生。

她对自己的事业和生活没有实际的想法和追求,最终她也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了男人的手中。

方片的形象体现了旧传统对女性的依赖,她也象征了一种恋爱盲目和对未来不负责的态度。

通过对《雷雨》中几位重要角色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部作品所反映的人性深刻的理解和深刻的阐述,触动了无数读者的心灵,使得作品不仅在当时时代中具有极大的影响力,而且至今,仍是可以影响人们的思考和生活。

《雷雨》——周朴园形象分析

《雷雨》——周朴园形象分析

《雷雨》——周朴园形象分析周朴园是莫言的长篇小说《雷雨》中的男主角,他是一个激情四溢、坚毅勇敢的青年。

周朴园的形象以其热情、温暖和固执而让人难以忘怀。

首先,周朴园是一个热情洋溢的人。

他工作起来努力不懈,对待朋友和爱人也都充满热情。

无论是在工地上,还是在与他人交往时,周朴园总是以满腔热情投入其中。

他积极参与工人运动,为工人争取福利、权益不遗余力。

在和阿香相识后,他对她关怀备至,悉心照顾,展现出了他的温暖与热情。

其次,周朴园有着坚定的信念和勇气。

他不屈不挠地追求着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尽管经历了种种困难、挫折和磨难,但他从未放弃过自己的信念。

他始终相信劳动者的力量,相信劳动者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

在工人运动的道路上,他迎接着种种挑战,甚至豁出了自己的性命,坚守着自己的信念。

此外,周朴园是一个顽强不拔的人。

他在艰苦的日子中,能够扛起责任,不怕困难,坚持自己的行动。

面对困境和逆境,他从不轻易退缩,而是用坚持和奋斗去迎接困难,并战胜困难。

他像一棵钢铁般的大树,风雨中不倒,永远坚持着。

最后,周朴园是一个富有正义感和责任感的人。

他用自己的行动守护着正义和公平,为弱势群体发声。

在工人罢工闹事中,他挺身而出,捍卫工人的权益和尊严。

他用自己的力量和勇气,为被压迫者争取到了应有的权益。

他奋斗着,努力改变着社会的不公。

总的来说,周朴园是一个热情、温暖、顽强且正直的人。

他的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的热情和坚定为他赢得了很多来自其他人的支持和尊重。

他的勇气和正直,使他成为了一个可敬的人物。

周朴园的形象不仅代表着劳动者的力量和希望,也展现了他作为一个人的高尚品质和真挚情感。

《雷雨》人物形象

《雷雨》人物形象

《雷雨》人物形象《雷雨》人物形象1、周朴园:周朴园是一个由封建地主转化而成的资本家。

他残忍、冷酷、自私、贪婪而又虚伪。

年轻时,他对侍萍始乱终弃。

年老了,他似乎在深情地“怀念”已死的侍萍,他打听侍萍的坟墓,并表示要为侍萍修墓,以表示自己的“纪念”。

成为绝妙的讽刺的是,与此同时,他还谎称侍萍是“贤慧、规矩”的“小姐”,只跟他“有点亲戚”关系。

周朴园的感情很复杂,他确是曾对温柔美丽的侍萍动过情,但他对欺辱侍萍的卑劣行径必须掩饰,因为在他看来,同“下人”有一些什么“关系”是有损门弟的,到了晚年,身边的妻子繁漪很不驯服,儿子对他敬而远之,他时时感到家庭生活不如意,感到孤独、寂寞,因此怀念侍萍,借以弥补他灵魂的空虚,使得精神得到自我解脱。

其实,他的怀念是十分“廉价”的,也是十分自私的。

因此,当他知道侍萍就是眼前的鲁妈,立即声色俱变,以至最后凶相毕露,辞退四凤和鲁贵,开除大海,并声称:“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也不许到周家来。

”他对侍萍的欺辱、摧残,他对侍萍的忽热忽冷、软硬兼施,充分暴露了他的残忍、自私、冷酷、虚伪,说明他是一个地道的伪君子。

侍萍与周朴园的对话,从私生活领域揭露了周朴园的丑恶灵魂;而鲁大海与周朴园的冲突,则从社会斗争的角度揭露了周朴园反动阶级的本性。

矿上当工人,由于具有较高的觉悟,成了罢工工人的代表。

他看透了周朴园为了赚钱什么都干得出来的阶级本性。

当他知道周朴园这次又用钱收买了工人败类,平息了罢工斗争后,无情地揭露了周朴园的种种罪恶,顽强地同打手们“还手”对打,痛骂周家的人是一群强盗。

虽然由于他的斗争经验不足,有着鲁莽等弱点,但通过他的斗争毕竟表现出了工人阶级大公无私和英勇、顽强的反抗精神,表现了中国无产阶级斗争到底的决心。

浅析《雷雨》中的人物形象

浅析《雷雨》中的人物形象

浅析《雷雨》中的人物形象《雷雨》是曹禺的第一部话剧,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被认为是“中国话剧现实主义的基石”。

《雷雨》给我们展示的是一幕人生大悲剧,揭露了封建大家庭的罪恶,社会制度的不合理,是命运对人残忍的作弄。

整个故事在雷雨中开始又在雷雨中结束,注定了是一幕人生大悲剧。

剧中人物个性鲜明,独具特色,人物命运极具传奇色彩,情节跌宕起伏,发人深思。

周朴元在剧中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人物,一个丰富而立体的人物。

他既是专制的封建家长,又是虚伪的资本家。

一方面,他有明显的阶级烙印,是资产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

另一方面,他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正常的人,一个有七种情绪和六种欲望的人,他知道寒冷和温暖。

像所有正常人一样,他有自己的愿望和追求。

他是一个独特的人物。

在《雷雨》中,周朴元表现出善恶交织、矛盾复杂的性格。

他阴险、狡猾、虚伪。

他是所有悲剧的始作俑者。

他年轻时在德国学习,追求西方进步思想,受到自由开放思想的影响。

然而,周朴元从小就受到封建礼教的洗礼,所以在日常家庭生活中,周朴元特别维护自己的权威,希望在自己心目中建立一个有序的“模范家庭”。

周朴园是一个绝对独裁者,他是伪善的、冷酷并且残酷的。

就是在潜意识里,都始终维护着自己在家中的绝对统治地位,在他眼中,始终认定妻子蘩漪有病,认为蘩漪阴鸷、尖锐、乖戾的个性和反抗精神是不正常的,是一种病。

所以,为了表现出自己对妻子的关心爱护,他强迫她吃药,并邀请“著名脑专家”来看她。

他认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

他慷慨善良。

出于对妻子的关心,他是个好丈夫。

其实他所追求的是一个纯粹的封建式独裁者的地位,在劝妻子蘩漪吃药的时遭到蘩漪的公然反抗后,他伪善、残酷的一面便显露出来,“冷峻”地劝诫蘩漪应当自重:“当了母亲的人,处处应当替子女着想,就是自己不保重身体,也应当替孩子做个服从的榜样。

”周朴园由不得任何人对他有半点个性和反抗,为了让所有家庭成员绝对服从自己,周朴园让周萍跪下劝自己的后母喝药,这时,周朴园那个封建道德的执行者和捍卫者的可憎面目便彻底揭露出来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雷雨》中的人物形象《雷雨》是曹禺的第一部话剧,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被认为是“中国话剧现实主义的基石”。

《雷雨》给我们展示的是一幕人生大悲剧,揭露了封建大家庭的罪恶,社会制度的不合理,是命运对人残忍的作弄。

整个故事在雷雨中开始又在雷雨中结束,注定了是一幕人生大悲剧。

剧中人物个性鲜明,独具特色,人物命运极具传奇色彩,情节跌宕起伏,发人深思。

剧中的周朴园是一个非常具有特色的人物,是丰富的、立体化的人物。

是一个专制的封建家长角色,同时又是一个伪善的资本家。

一方面他身上有着明显的阶级烙印,是资产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

在另一方面,他又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正常的人,一个有七情六欲、知冷知暖的人,与所有的正常人一样,都有自己的愿望和追求,他是一个鲜明而独特的人物。

在《雷雨》中,周朴园所表现出的是善恶交织、复杂矛盾的人物形象。

他阴险、狡诈、虚伪,是所有悲剧的始作俑者。

他年轻时曾到德国留过学,也曾追求过西方进步思潮,受到过自由、开放思想观念的熏陶。

但由于周朴园从小就受封建道德礼法的洗礼,所以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周朴园特别维护自身的权威性,要建立一个在他眼中所谓的有秩序的“模范家庭”。

周朴园是一个绝对独裁者,他是伪善的、冷酷并且残酷的。

就是在潜意识里,都始终维护着自己在家中的绝对统治地位,在他眼中,始终认定妻子蘩漪有病,认为蘩漪阴鸷、尖锐、乖戾的个性和反抗精神是不正常的,是一种病。

所以,为了表现出自己对妻子的关心爱护,
他逼她喝药,还请“有名的脑病专家”给她看病。

他所做的一切,他都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他是宽厚仁慈的,他是一个好丈夫,是出于对妻子的关心。

其实他所追求的是一个纯粹的封建式独裁者的地位,在劝妻子蘩漪吃药的时遭到蘩漪的公然反抗后,他伪善、残酷的一面便显露出来,“冷峻”地劝诫蘩漪应当自重:“当了母亲的人,处处应当替子女着想,就是自己不保重身体,也应当替孩子做个服从的榜样。

”周朴园由不得任何人对他有半点个性和反抗,为了让所有家庭成员绝对服从自己,周朴园让周萍跪下劝自己的后母喝药,这时,周朴园那个封建道德的执行者和捍卫者的可憎面目便彻底揭露出来了。

周朴园的复杂人性同时也体现在对待侍萍的情感上。

三十年前,周朴园他面临利益与爱情的冲突时,他选择了利益抛弃了侍萍,当他知道侍萍抱着儿子投河自杀的消息,他心中充满深深的愧疚,而且这种愧疚感随着后来家庭生活的不和谐不断加深。

为了减轻自己的负罪感,周朴园牢牢记住侍萍的生日,衬衣上绣着梅花,保持着三十年前家具的摆设,保持着关窗的习惯,甚至教育下一代与他一起怀念侍萍,他给大儿子取名为“萍”,还命令周萍为了他的生母,把在歌舞厅厮混的不良行为“完全改过来”。

三十年来,他一直没有忘记侍萍,他经常独自一人长久地凝视侍萍的照片,这些好像又看出,周朴园与侍萍之间是有感情的,周朴园是爱侍萍的。

但是,30 年后,侍萍重新出现在周朴园面前时,他非但没有那种惊喜万分、重遇故人的欣喜表现,反而是一反常态,一句“你来干什么”!
就把他以前的种种“怀念”一笔勾销了。

前后对照显得多么虚伪,他要真惦着她,此刻不期而遇,应该喜出望外,格外热情,但他那紧张、害怕、冷酷的言语,哪有一丝一毫情义?当他意识到他的名誉、地位可能受到威胁,便马上换了一副面孔,暴露出人性中自私、冷酷、虚伪的一面。

周朴园贪婪、凶狠、狡诈,作为一个资本家、一个大煤矿的董事长,他在矿上残酷地压迫工人, 引起工人的罢工反抗。

为了镇压反抗, 他勾结警察开枪打死三十个工人。

他对谈判的工人代表软硬兼施, 一方面花钱收买少数“没有骨头”的代表, 另一方面将“闹得最凶”的工人代表鲁大海毫不留情地开除。

为了弄到钱, 他什么都做得出来, 曾经“故意淹死了两千二百个小工, 每一个小工的性命扣三百块钱”。

可以说, 周朴园的煤矿是建立在工人的尸骨上的, 他的每一分钱都浸透了工人的鲜血, 他的行为灭绝人性, 令人发指。

剧中,繁漪是一个被凌辱、被摧残的女性,同时也是一个敢于冲破封建家庭束缚的“叛逆”,一个阴鸷的女人。

蘩漪是“五四”后要求个性解放的资产阶级女性,是接受过一点新教育的旧式女人,她渴望爱情,憧憬着美好的婚姻生活,是最具有“雷雨”性格的人,是专制家庭的叛逆女性,是最能体现时代精神的妇女形象。

不公平的命运使她嫁给一个比她大20 多岁,她根本不爱的男人。

18 年来,她感受到的只是周朴园的冷漠、对她的厌恶和压制,受尽残酷的精神折磨,呼吸不到一点自由的空气。

无爱的婚姻与寂寞枯燥的生活渐渐使她变成“石头样的死人”。

蘩漪雷雨般的性格,随着她悲剧性格的发展而发展。

周朴园逼她吃药的场面,她那不可屈服的个性已显现出来了。

作为封建专制的代表周朴园在家里是说一不二的, 没有谁不怕他的, 周萍、周冲都是这样, 连无赖式人物鲁贵在周朴园面前也前言不搭后语, 总是“老⋯老⋯老爷”地叫着, 而惟独蘩漪敢于反抗周朴园。

她的反抗并不是从一开始就确立的, 而是经过一个过程。

比如, 刚开始时, 尽管蘩漪对周朴园表现出抵触情绪, 但还是顺从的, 但到了后来, 蘩漪却表现出“战士”的品格: 直面周朴园, 数落他, 嘲笑他, 蔑视他。

面对周朴园的训斥, 蘩漪竟敢当面顶撞说: “( 轻蔑地) 不, 我不愿意。

我告诉你, ( 暴躁地) 我不愿意。


繁漪又是自私的,作为周朴园的继室,她不甘心任人摆布,厌倦了冷寂阴沉的家庭,为了追求自己的爱情,抓住所谓的幸福,她饥不择食地爱上周萍并死死缠住他,当她发现周萍在悔恨自己的过去,并要逃脱,将她一个人抛在苦海中时,她就明确地对周萍说:“不后悔,我向来不后悔。

”进而又说:“是你把我引到一条母亲不像母亲,情妇不像情妇的道路上去了。

”最后还说:“你不要把一个失望的女人逼得太狠了,她是什么事都做得出来的。

”对于自己的所作所为,在她看来这并不是可耻的,反而是正义的,是自己追求爱情、自由的最好宣言,是自己葆有生命活力的最好办法。

蘩漪是外在性格特征是阴鸷忧郁的,这与她的枯燥无味的家庭生活,被周朴园封建专制压迫与精神折磨十八年脱不了干系,也是周萍始乱终弃的行为造成的。

在其内心深处更有着“火炽的热情”,顽强
倔强的反抗性格。

爱起人来像火一样热烈、恨起人来也像火一样能把人烧毁,表现在行动上是不顾一切的追求,不顾一切的反抗与报复。

鲁侍萍是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妇女。

在侍萍出场时,作者用“高贵的气质”来描述她,尽管衣着朴素,她“依然像大家户里落魄的妇人”。

“高贵”始终是她行为的显著特征,“她的纯朴、高贵的心灵有一种稀有的十分动人的美”。

在第一幕,四凤对鲁贵说:“妈不像您,见钱就忘了命。

”第二幕中她制止四凤按照鲁贵的话去给自己拿汽水,说“那是人家的东西”;后来,当面撕毁周朴园给她开出的一张五千元支票。

“所有这些让我们见识了鲁侍萍不卑不亢、自珍自爱、身穷志洁的高贵品质。


高贵、善良的侍萍偏偏命运多舛。

三十年前,她和才出生三天的儿子被周家赶出家门,残忍地遗弃了。

她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投河自尽,却被人救活了。

此后,便开始了漫长的苦难生活。

“讨饭,缝衣服,当老妈子,在学校里伺候人,为了自己的孩子,她嫁过两次”,饱尝了人间的辛酸与痛苦。

她顽强地忍耐着,自身的悲剧提醒她,决不能让女儿重复自己的命运。

然而,她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她的女儿在帮工时,和周公馆的大少爷相爱并怀上了他的孩子,而这个大少爷正是自己的亲生骨肉。

面对这么沉重的打击,侍萍发出了宿命的悲叹:“天知道谁犯了罪,谁造的这种孽!”她决定独自承受可能会有的命运惩罚,让毫不知情的兄妹恋人远走高飞。

但她连这点愿望也无法实现,繁漪的疯狂使所有的隐情被暴露出来,结果女儿触电身亡,大儿子自杀了,二儿子出走了,一下子失去了这么多亲人,她
彻底崩溃了,痴呆了。

剧中人物都有其各自的欲望和强烈的意向,他们不甘心自己的悲惨遭遇,为各自的生存理想而努力奋斗,但所有人物无论强弱、善恶,也无论是谁,都无法逃脱命运的操纵。

他们越是挣扎,越是努力,结果陷得愈深,最后无法摆脱陷入绝望甚至死亡的悲剧命运中。

《雷雨》震撼观众的艺术力量就在于它形象地再现了专制主义对一朵自由之花的摧残,描述了专制社会使人变成鬼以及道貌岸然的邪恶扭曲人性的历程,让人深深厌恶那个罪恶的社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