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制备工艺及施工要点

合集下载

再生骨料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

再生骨料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

再生骨料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一、前言再生骨料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环保型材料,具有可再生、节能、环保等优点,逐渐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在施工中,由于其特殊性质,需要特别注意施工工艺。

本标准旨在规范再生骨料混凝土施工工艺,提高工程质量。

二、材料准备1. 再生骨料:应选用符合GB/T25177-2010《再生骨料混凝土用再生粗骨料和再生细骨料》标准的再生骨料,其级配应符合GB/T14684-2011《建筑用骨料粒径分级及规定》标准要求。

2. 水泥:应选用符合GB175-2007《普通硅酸盐水泥》标准的水泥。

3. 砂:应选用符合GB/T14684-2011《建筑用骨料粒径分级及规定》的中砂或细砂。

4. 水:应选用清洁、无杂质的自来水或蒸馏水。

5. 外加剂:应选用符合GB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标准的外加剂。

三、施工准备1. 现场准备:施工现场应保持清洁,无杂物,方便施工。

应设置混凝土搅拌站和料场,搅拌站应保持清洁,设备运转正常。

2. 设备准备:应准备好搅拌机、输送泵、振动器、抹光机等设备,并做好日常维护保养工作,确保设备运转正常。

3. 模板准备:应根据设计要求制作好合适的模板,确保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防止漏浆和混凝土破损。

四、施工工艺1. 骨料搅拌:将再生骨料、砂和水按照设计配合比放入搅拌机中,搅拌2-3min,再加入水泥和外加剂,搅拌3-5min,直至混凝土均匀、无明显颗粒和灰斑。

2. 运输和泵送:将搅拌好的混凝土输送至施工现场,应尽量减少运输距离和时间,防止混凝土分层和失去坍落度。

采用泵送方式施工时,应按照泵送设备的说明书进行操作,防止堵塞和漏浆。

3. 浇筑和抹平:混凝土应在模板内均匀浇筑,应采用振动器震实混凝土,防止空鼓和裂缝。

在混凝土表面均匀抹平后,应喷水养护,防止龟裂。

4. 维护养护:混凝土浇筑后,应立即进行养护,防止混凝土表面开裂或龟裂,养护期不得少于7d。

在冬季或低温环境下,应采取加热措施,防止混凝土过早冻结。

再生混凝土制备工艺研究及应用

再生混凝土制备工艺研究及应用

再生混凝土制备工艺研究及应用一、背景介绍再生混凝土是指采用再生骨料替代天然骨料制备的混凝土,具有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等优点。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再生混凝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再生混凝土的制备工艺研究及应用。

二、再生混凝土制备工艺1.骨料预处理再生骨料是指从废弃混凝土中经过筛分、洗涤等处理后得到的骨料。

为了保证再生骨料的质量,需要进行预处理,包括筛分、洗涤、去除杂质等步骤。

2.骨料拌和再生混凝土的骨料可以替代天然骨料进行拌和。

需要根据混凝土强度等要求,对骨料进行比例调配,同时控制拌和水泥的种类和用量,确保再生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等性能。

3.混凝土浇筑再生混凝土的浇筑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施工,包括模板的搭建、混凝土的浇筑、振捣、养护等步骤。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以及合理的养护时间等问题。

三、再生混凝土应用1.建筑工程再生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应用广泛。

根据需要,可以制备不同强度等级的再生混凝土,包括地基、柱、梁、板、墙等各种构件。

通过合理的拌和比例和施工工艺,可以满足各种建筑工程的需要。

2.道路工程再生混凝土在道路工程中也有广泛应用。

可以制备各种不同等级的混凝土路面、桥梁、隧道等构件。

通过再生混凝土的应用,可以减少天然骨料的开采,并降低施工成本,同时也减少了废弃混凝土的处理难度。

3.环保工程再生混凝土的应用也在环保工程中有所体现。

例如在垃圾填埋场建设中,可以采用再生混凝土作为填埋场基础和覆盖层,减少了天然骨料的消耗,并减少了填埋场的污染。

四、再生混凝土的优缺点1.优点(1)资源节约。

再生混凝土可以将废弃混凝土转化为可再用的骨料,从而减少了天然骨料的消耗。

(2)环保友好。

再生混凝土的制备过程中减少了天然骨料的开采,同时减少了废弃混凝土的处理难度。

(3)性能优良。

通过合理的拌和比例和施工工艺,可以获得与天然骨料混凝土相似的强度和耐久性等性能。

2.缺点(1)质量不稳定。

上海再生骨料混凝土施工工艺及技术标准

上海再生骨料混凝土施工工艺及技术标准

上海再生骨料混凝土施工工艺及技术标准一、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施工所需的混凝土数量不断增加。

而传统的混凝土制作方法不仅浪费了大量的天然资源,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采用再生骨料制作混凝土已成为一种环保、节能的建筑材料。

本文将重点介绍上海再生骨料混凝土施工工艺及技术标准。

二、再生骨料的概念及来源再生骨料是指经过筛分、洗涤、粉碎等处理后,可以重复使用的混凝土废料。

再生骨料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1. 拆除工程废弃的混凝土构件2. 破碎机加工厂家废弃的混凝土构件3. 建筑施工过程中废弃的混凝土料4. 市政工程中废弃的混凝土料三、再生骨料混凝土的优势1. 节约资源再生骨料制作混凝土可以减少对天然骨料的需求,节约资源。

2. 环保再生骨料制作混凝土可以减少建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减少垃圾填埋场的占用。

3. 降低成本再生骨料的制作成本较低,制作出来的混凝土价格也较低,可以降低建筑施工成本。

4. 提高建筑质量再生骨料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与天然骨料混凝土相当,而且再生骨料中的一些细小颗粒能够填充混凝土中的空隙,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从而使混凝土更加坚固。

四、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制作工艺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制作工艺包括原料处理、搅拌、浇筑、养护等步骤。

1. 原料处理再生骨料需要进行筛分、洗涤、粉碎等处理,使其满足混凝土制作的要求。

处理后的再生骨料应满足以下要求:(1)粒径应小于混凝土骨料的最大粒径;(2)表面应清洁干净,无可见泥土、腐蚀物等;(3)应进行干湿状态下的密度测定,确保密度符合标准。

2. 搅拌将水泥、骨料、砂子、水按照一定比例放入混凝土搅拌机中进行充分混合,直至混凝土达到均匀、稠度适宜的状态。

3. 浇筑将搅拌好的混凝土倒入模具中,用振动器振动,使混凝土充分填充模具中的空隙。

4. 养护将浇筑好的混凝土进行养护,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五、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技术标准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技术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原料标准再生骨料应符合GB/T25177-2010《再生混凝土用骨料》的要求。

再生混凝土的生产工艺及应用技术

再生混凝土的生产工艺及应用技术

再生混凝土的生产工艺及应用技术一、引言再生混凝土是指将废旧混凝土碎石、砂、水泥等再利用进行生产的混凝土。

由于再生混凝土具有环保、节能、资源利用率高等优点,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本文将详细介绍再生混凝土的生产工艺及应用技术。

二、再生混凝土的生产工艺1、原料准备再生混凝土的原料主要是废旧混凝土碎石、砂、水泥等。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这些原料进行筛分、洗涤、除尘等处理,以保证再生混凝土的质量。

其中,废旧混凝土碎石需要进行粉碎和筛分,砂需要进行洗涤,水泥需要进行除尘。

2、混合生产再生混凝土的混合生产一般采用机械搅拌的方式。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将废旧混凝土碎石、砂、水泥等按一定比例投入混凝土搅拌机中,加入适量的水进行混合,制成再生混凝土。

3、质量控制再生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是生产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原料进行检测,以保证原料的质量。

同时,也需要对混合生产过程进行监控,以确保再生混凝土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4、配料设计再生混凝土的配料设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再生混凝土的用途、强度等要求,确定配料比例和使用的原料种类。

三、再生混凝土的应用技术1、路面工程再生混凝土在路面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由于再生混凝土具有良好的耐久性、防滑性等特点,因此在道路、桥梁等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同时,再生混凝土还可以用于制作人行道、自行车道等。

2、建筑工程再生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由于再生混凝土具有环保、节能等特点,因此在建筑工程中使用再生混凝土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可以节约能源。

在建筑工程中,再生混凝土常用于墙体、地面等建筑结构的制作。

3、水利工程再生混凝土在水利工程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由于再生混凝土具有良好的耐久性、抗渗性等特点,因此在水坝、渠道、水塔等水利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4、园林工程再生混凝土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

由于再生混凝土具有良好的透水性、透气性等特点,因此在园林景观、绿化带、休闲广场等场所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上海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施工工艺规范

上海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施工工艺规范

上海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施工工艺规范一、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对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再生骨料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材料,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

上海市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城市,其建筑业发展迅速,对再生骨料混凝土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为了规范上海市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施工工艺,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一份上海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施工工艺规范。

二、材料的选择和质量控制1.再生骨料的选择(1)再生骨料应符合GB/T25177-2010《再生混合骨料》标准的要求,其成品应具备合理的颗粒形状、合适的物理力学性能和稳定的化学性能。

(2)再生骨料应按照规定的级配要求进行筛分,其级配范围为5-40mm。

(3)再生骨料应经过清洗、筛分、干燥等工艺处理,保证其质量达到要求。

2.水泥的选择和质量控制(1)水泥应符合国家标准《水泥》GB175-2007的要求,其标号为P.O42.5。

(2)水泥应经过质量检验,保证其质量稳定,不得使用已过期的水泥。

(3)在施工过程中,应对水泥进行及时检验,确保其符合质量要求。

3.骨料的选择和质量控制(1)骨料应符合《混凝土骨料》GB/T14684-2011标准的要求。

(2)骨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其级配应符合相应的规定。

(3)在施工过程中,应对骨料进行及时检验,确保其符合质量要求。

4.掺合料的选择和质量控制(1)掺合料应符合国家标准《矿物掺合料》GB/T 18046-2008的要求。

(2)掺合料应经过质量检验,保证其质量稳定,不得使用已过期的掺合料。

(3)在施工过程中,应对掺合料进行及时检验,确保其符合质量要求。

三、施工工艺1.搅拌工艺(1)搅拌机的选择应根据施工工地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确保搅拌机的容量和功率符合要求。

(2)在搅拌过程中,应将水先加入搅拌机中,然后再加入水泥和骨料,最后加入再生骨料和掺合料,搅拌时间应在3~5分钟之间。

(3)为了保证再生骨料混凝土的质量,应对搅拌机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转。

上海再生骨料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总结

上海再生骨料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总结

上海再生骨料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总结上海再生骨料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总结引言:上海再生骨料混凝土是一种利用废弃建筑混凝土进行再生利用的环保建材,具有降低建筑垃圾的排放量和资源浪费的优势。

为了保证再生骨料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和性能,制定了一系列的施工技术要求。

本文将对上海再生骨料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进行总结,并分析其观点和理解。

一、混凝土原材料选择1. 再生骨料选择:应选用产自建筑垃圾中的再生骨料,骨料应具有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和化学性质,经过筛分和洗净后方可使用。

2. 水泥选择:建议选用标号为P.O 42.5水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3. 水和掺合料选择:水质应符合国家标准,掺合料应根据混凝土的使用要求进行选择。

二、再生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 合理配合比设计:根据混凝土的使用要求和再生骨料的性能,制定合理的配合比,保证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要求。

2. 控制水灰比:水灰比的过高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应尽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三、施工过程控制1. 再生骨料混凝土搅拌:在搅拌过程中,应先将水、水泥和部分骨料进行拌和,再加入剩余的骨料进行搅拌,以充分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

2. 施工温度控制:在高温季节施工时,应适当控制水泥水化反应速度,防止混凝土开裂;低温季节施工时,应加强保温措施,防止混凝土强度下降。

3. 耐久性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防止混凝土表面龟裂、提高耐久性等措施。

4. 施工工具选择:应选择适合再生骨料混凝土施工的工具和设备,确保施工质量。

结论:上海再生骨料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涉及再生骨料的选择、配合比设计、施工过程控制等方面。

通过合理选择再生骨料、进行合理的配合比设计以及加强施工过程控制,可以保障再生骨料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

而对于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应用,我们还需不断的进行技术创新和研究,以推动再生骨料混凝土在建筑领域的广泛应用。

在本文中进行了对上海再生骨料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的总结。

再生骨料混凝土施工工艺规范

再生骨料混凝土施工工艺规范

再生骨料混凝土施工工艺规范再生骨料混凝土施工工艺规范1. 引言在当前的建筑行业中,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成为了重要的关注点。

再生骨料混凝土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材料,具有很高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为了保证再生骨料混凝土的质量和施工效果,我们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工艺规范进行施工。

本文将深入探讨再生骨料混凝土施工工艺规范的多个方面,帮助读者更全面、深刻和灵活地理解这一主题。

2. 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定义和特点2.1 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定义再生骨料混凝土是指将废弃的混凝土建筑废料经过适当的处理后再利用于新的混凝土制品中的材料。

它通过减少资源消耗和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具有很高的可持续性。

2.2 再生骨料混凝土的特点再生骨料混凝土不仅具有与传统混凝土相似的力学性能,还具有较好的耐久性和抗裂性能。

再生骨料混凝土还能减少碳排放和大幅降低施工成本。

3.1 原材料准备在进行再生骨料混凝土施工前,需要对原材料进行充分的准备,包括对再生骨料和其他辅助材料的检测和筛选。

3.2 设备和工具准备合适的施工设备和工具对于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施工非常重要。

需要对设备和工具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高效施工。

4. 再生骨料混凝土施工过程4.1 配合比设计配合比设计是再生骨料混凝土施工的关键步骤。

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再生骨料的性能设计合适的配合比,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4.2 混凝土搅拌和运输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搅拌和运输过程要注意控制水灰比和搅拌时间,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可流动性。

4.3 浇筑和振捣在进行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浇筑和振捣过程中,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保证浇筑质量,防止混凝土的分层和空洞。

4.4 养护适当的养护对于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强度发展和耐久性至关重要。

需要根据施工环境和混凝土的特性制定合理的养护方案。

5.1 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包括混凝土的采样和试验、现场浇筑检查等。

这些控制措施有助于发现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并及时纠正。

再生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

再生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

再生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一、前言再生混凝土是一种由使用废弃材料或再生骨料代替传统原料制成的混凝土,具有可持续性和环保性等优点。

本文将就再生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进行详细说明。

二、材料选用1.再生粗骨料应符合GB/T25177-2010《再生骨料混凝土用骨料》的要求,符合规范的再生粗骨料才能被选用。

2.再生细骨料应符合GB/T25177-2010《再生骨料混凝土用骨料》的要求,同时需要进行筛分试验,确保细骨料的粒径分布符合设计要求。

3.水泥、矿物掺合料、粉煤灰、矿渣粉等原材料应符合GB/T175-2007《水泥》、GB/T1596-2017《矿物掺合料》、GB/T1596-2017《矿渣粉》、GB/T1596-2017《粉煤灰》等国家标准,符合规范的原材料才能被选用。

4.混凝土外加剂应符合GB/T8077-2008《混凝土外加剂》的要求,同时需要进行试验,确保外加剂的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三、配合比设计1.配合比设计应进行试验验证,确定再生骨料的适宜用量,以及水泥、矿物掺合料、粉煤灰、矿渣粉等原材料的掺比。

2.配合比设计应充分考虑再生骨料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力学性质等因素,尽量发挥再生骨料的优势。

3.配合比设计应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要求进行调整,确保混凝土的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四、施工准备1.施工前应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确保施工条件符合要求。

2.施工前应对模板进行检查,确保模板的几何形状、尺寸、平整度符合要求。

3.施工前应对钢筋进行检查,确保钢筋的质量符合要求,钢筋的数量、型号、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4.施工前应进行试块制作,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指标。

五、施工工艺1.搅拌(1)搅拌时间应符合要求,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2)搅拌机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再生骨料的物理性质和粒径分布,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3)搅拌机的清洗应及时彻底,以防止混凝土的污染。

2.浇筑(1)浇筑前应对模板进行充分的润湿处理,以防止混凝土的粘附和起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制备工艺及施工要点
一、概述
再生骨料混凝土是通过回收再生骨料来代替天然骨料,保护环境,节
约资源,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文将从再生骨料的来源、制备工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施工要点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再生骨料的来源
再生骨料的来源主要包括建筑垃圾、道路拓宽、拆除旧建筑和公路改
造等。

建筑垃圾是再生骨料的主要来源,其包括混凝土、砖瓦、木材、沥青等。

建筑垃圾经过分类、破碎、筛分等工序,可以得到再生骨料。

三、制备工艺
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制备工艺包括骨料预处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
凝土拌合、混凝土浇筑、养护等环节。

3.1 骨料预处理
骨料预处理是制备再生骨料混凝土的第一步,其目的是去除杂质、控
制骨料的质量。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去除杂质。

将建筑垃圾中的杂质如木屑、纸张、塑料等进行筛分,以保证再生骨料的质量。

(2)破碎。

将建筑垃圾进行破碎,使其成为符合要求的再生骨料。

(3)筛分。

将破碎后的建筑垃圾进行筛分,得到符合要求的再生骨料。

3.2 配合比设计
配合比设计是制备再生骨料混凝土的重要环节。

根据再生骨料的物理
和力学性质,结合工程要求和使用环境,设计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

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合适的水灰比。

再生骨料具有较大的吸水性,因此应适当增加混凝土中的水灰比。

(2)选用适宜的胶凝材料。

胶凝材料的选用应根据再生骨料的性质和使用环境进行选择。

(3)控制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坍落度。

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坍落度较低,因此应适当增加混凝土中的减水剂和粉煤灰等掺合料。

3.3 拌合
混凝土拌合应按照配合比进行,注意以下几点:
(1)混凝土搅拌时间应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2)混凝土拌合时应适当增加水泥强度等掺合料。

(3)混凝土的拌合应确保骨料表面涂覆了充分的胶凝材料。

3.4 浇筑
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浇筑应注意以下几点:
(1)浇筑前应进行充分的混凝土预浇,以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

(2)混凝土的浇筑应分层进行,每层的浇筑高度不应超过20cm。

(3)混凝土的浇筑应采用振捣方式,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

3.5 养护
混凝土浇筑后应进行养护,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养护应注意以下几点:
(1)养护时间应控制在规定范围内,一般不少于7天。

(2)养护期间应注意保湿和防止混凝土表面干裂。

(3)养护期结束后,应进行强度检测,以确保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要求。

四、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制备再生骨料混凝土的重要环节。

其设计应根据再生骨料的物理和力学性质、工程要求和使用环境进行,应注意以下几点:
(1)水灰比应适当增加,一般不低于0.5。

(2)选用适宜的胶凝材料,应控制掺合料的用量。

(3)控制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坍落度,应适当增加减水剂和粉煤灰等掺合料的用量。

五、施工要点
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施工应注意以下几点:
(1)混凝土拌合应按照配合比进行,严格控制各项指标。

(2)混凝土的浇筑应分层进行,每层的浇筑高度不应超过20cm。

(3)混凝土的浇筑应采用振捣方式,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

(4)混凝土浇筑后应进行养护,养护时间应控制在规定范围内,一般不少于7天。

(5)混凝土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可根据需要进行强度检测。

六、结论
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制备工艺是一个繁琐而重要的过程,需要在骨料预
处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拌合、混凝土浇筑、养护等环节上
严格遵循相关规定。

通过合理的制备工艺和施工要点,可制备出质量
可靠的再生骨料混凝土,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和社会效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