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轮机械原理典型例题资料

合集下载

机械原理大作业2凸轮(18题)

机械原理大作业2凸轮(18题)

1、运动分析题目如图1所示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其原始参数见表1。

图 1表 1序号 升程 (mm ) 升程运动角() 升程运动规律 升程许用压力角() 回程运动角()回程运动规律 回程许用压力角() 远休止角() 近休止角()18 100150正弦加速度 30 100等减等加速 6040702、凸轮推杆升程、回程运动方程及推杆位移、速度、加速度线图:2.1从动件运动方程:(1)从动件升程运动方程升程段采用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运动方程为:()1212112100sin 5/6251001251cos 05/656210012sin 55/6s v a ϕϕππωπϕϕππωϕπ⎫⎡⎤⎛⎫=-⎪⎪⎢⎥⎝⎭⎣⎦⎪⎪⎡⎤⎪⎛⎫⎛⎫=-≤≤⎬ ⎪⎪⎢⎥⎝⎭⎝⎭⎣⎦⎪⎪⨯⎛⎫⎪= ⎪⎝⎭⎪⎭(2)从动件远休止运动方程在远休止s Φ段,即5/619/18πϕπ≤≤时,100s h mm ==,0v =,0a =。

(3)从动件回程运动方程升程段采用等减等加运动规律,运动方程为:()221221220019100518()94001919/184/3518()94005()9s v a πϕπωπϕπϕππωπ⎫⎪⎡⎤=--⎪⎢⎥⎣⎦⎪⎪⎪⎪⎡⎤=--≤≤⎬⎢⎥⎣⎦⎪⎪⎪⎪=-⎪⎪⎭()221221220029()518()94002()4/329/1853()94005()9s v a πϕπωπϕπϕππωπ⎫⎪=-⎪⎪⎪⎪⎪=--≤≤⎬⎪⎪⎪⎪=⎪⎪⎭(4)从动件近休止运动方程在近休止s 'Φ段,即29/182πϕπ≤≤时,0s =,0v =,0a =。

2.2推杆位移、速度、加速度线图:(1)推杆位移线图图 2 推杆位移线图(2)推杆速度线图图 3 推杆速度线图(3)推杆加速度线图图 4 推杆加速度线图3、凸轮机构的ds s d ϕ-线图,并由此确定凸轮的基圆半径和偏距:图 5 凸轮机构的dss d ϕ-线图 4滚子半径的确定及凸轮理论廓线和实际廓线的绘制 4.1凸轮的理论轮廓方程为:00()cos sin (02)()sin cos x s s e y s s e ϕϕϕπϕϕ=+-⎫≤≤⎬=++⎭式中,220031.45s r e mm =-=(1)推程凸轮轮廓方程:11231100sin cos 18sin 5/625(05/6)112(31100sin )sin 18cos 5/625x y ϕϕϕϕππϕπϕϕϕϕππ⎫⎧⎫⎡⎤⎛⎫=+--⎨⎬⎪⎪⎢⎥⎝⎭⎣⎦⎪⎩⎭≤≤⎬⎡⎤⎛⎫⎪=+-+ ⎪⎢⎥⎪⎝⎭⎣⎦⎭(2)远休止凸轮轮廓方程:131cos 18sin (5/619/18)131sin 18cos x y ϕϕπϕπϕϕ=-⎫≤≤⎬=+⎭(3)回程凸轮轮廓方程:222220019131cos 18sin 518()9(19/184/3)20019131sin 18cos 518()9x y πϕϕϕππϕππϕϕϕπ⎫⎧⎫⎪⎪⎪⎡⎤=---⎪⎨⎬⎢⎥⎣⎦⎪⎪⎪⎩⎭⎪≤≤⎬⎧⎫⎪⎪⎪⎡⎤⎪=--+⎨⎬⎢⎥⎪⎣⎦⎪⎪⎪⎩⎭⎭22222002931()cos 18sin 518()9(19/184/3)2002931()sin 18cos 518()9x y πϕϕϕππϕππϕϕϕπ⎫⎧⎫⎪⎪⎪=+--⎪⎨⎬⎪⎪⎪⎩⎭⎪≤≤⎬⎧⎫⎪⎪⎪⎪=+-+⎨⎬⎪⎪⎪⎪⎩⎭⎭(4)近休止凸轮轮廓方程:31cos 18sin (29/182)31sin 18cos x y ϕϕπϕπϕϕ=-⎫≤≤⎬=+⎭4.2凸轮理论轮廓曲线为:图 6 凸轮理论轮廓由上图可编程可求其最小曲率半径为min 10.309110mm ρ=≈,所以滚子半径min 1037r r mm ρ=-∆=-=。

凸轮例题

凸轮例题
四、例题精选(例1、例2、例3)
例1 图示偏置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 凸轮机构中,凸轮以角速度ω 逆时 针方向转动。 试在图上画出:
(1)画出理论轮廓曲线、基圆与偏 距圆;
(2)标出凸轮图示位置压力角α1和 位移s1以及转过150°时的压力角α2 和位移 s2 。
本题目主要考察对凸轮廓线、基圆、偏距 圆、压力角及位移等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对反转 法原理的灵活运用。 解

本题目主要考察对摆动从动件凸轮机构的 基圆、行程运动角、压力角及角位移等基本概 念的理解。
O
(1)图示位置的r0 、s 和α如图。 (2)r0 、s 与α之间的关系式为:
v tan lOP e r0 e s
2 2

1
பைடு நூலகம்
e
s r02 e 2
例3 图示为摆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凸轮为偏心圆盘, 且以角速度ω逆时针方向回转。
试在图上标出:
1. 凸轮基圆; 2. 升程运动角和回程运动角; 3. 图示位置时从动件的初始位置 角0和角位移 ; 4. 图示位置从动件的压力角α; 5. 从动件的最大角位移max 。
例2 已知图示凸轮机构标出基圆半径r0,图示位置从动件位移s 和机构的压力角,并求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式。。 试求: 1.标出基圆半径r0? 2.标出图示位置从动件位移s 和机构 的压力角α ?
3.求出r0 、s 和α之间的关系式?
本题目主要考察对基圆、压力角及位移等 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压力角的计算方法。 解

机械原理大作业二凸轮(完整版) 20

机械原理大作业二凸轮(完整版) 20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机械原理大作业二作业名称:凸轮机构设计设计题目: 20 院系:机电工程学院班级:设计者:学号:指导教师:**设计时间: 2014年5月哈尔滨工业大学一、设计题目如图1所示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其原始参数见表1。

表1 凸轮机构参数升程/h mm 升程运动角 0/ϕ 升程运动规律 升程许用压力角[]/α 回程运动角 0/ϕ'回程运动规律 回城许用压力角[]/α'远休止角/s ϕ 近休止角/s ϕ' 110 120 正弦加速度 3590 正弦加速度 65 50 100二、运动方程式及运动线图本实验假设凸轮逆时针旋转。

1.确定凸轮机构推杆升程、回程运动方程(ϕ为凸轮转角,ω为凸轮角速度)。

推程(余弦加速度)(203ϕπ≤≤): 图1远休止段:当21738πϕπ≤≤时,110s h==,0v=,0a=回程(正弦加速度)(171389πϕπ≤≤):近休止段:当1329πϕπ≤≤时,0s=,0v=,0a=2.绘制推杆位移、速度、加速度线图图2三、绘制凸轮机构的ds s d ϕ-线图,并由此确定凸轮的基圆半径和偏距图3图4如图3、图4所示,在ds d ϕ轴正侧(对应于推程),以tan(90[])α-为斜率做ds s d ϕ-曲线的切线1L ,在ds d ϕ轴负侧(对应于回程),以tan(90[])α'+为斜率做ds s d ϕ-曲线的切线2L ,再过点(0,0)O 做斜率为tan(90[])α+的直线3L ,则直线1L 、2L 、3L 与s 轴的夹角分别为[]α、[]α'、[]α。

显然,1L 、2L 、3L 三条直线下方的公共部分即为满足推程压力角不超过[]α和回程压力角不超过[]α'时,凸轮回转中心的可取区域。

记直线1L 与2L 的交点为12P ,直线1L 与3L 的交点为13P ,则最小基圆半径013r OP ==45.79mm ,对应的偏距e =26.27mm (点13P 到s 轴的距离),2200s r e =-=37.51mm 。

机械原理复习题(凸轮机构)

机械原理复习题(凸轮机构)

机械原理复习题05凸轮机构一、填空1.凸轮机构主要是由_凸轮_、__从动杆_和固定机架三个基本构件所组成。

2.按凸轮的外形,凸轮机构主要分为_盘行__凸轮和_圆柱_凸轮两种基本类型。

3.从动杆与凸轮轮廓的接触形式有_点__、_线__二种。

4.以凸轮的理论轮廓曲线的最小半径所做的圆称为凸轮的基园_。

5.凸轮理论轮廓曲线上的点的某点的法线方向(即从动杆的受力)与从动杆速度方向之间的夹角称为凸轮在该点的_压力角α__。

6.随着凸轮压力角α增大,有害分力F2将会_引起摩擦阻力过大_而使从动杆自锁“卡死”,通常对移动式从动杆,推程时限制压力角α_______。

7.凸轮机构从动杆等速运动的位移为一条_斜_线,从动杆等加速等减速运动的位移曲线为一条_抛物线。

8.等速运动凸轮在速度换接处从动杆将产生_刚性_冲击,引起机构强烈的振动。

9.凸轮机构的移动式从动杆能实现___c _。

(a 匀速、平稳的直线运动 b 简偕直线运动 c各种复杂形式的直线运动10.从动杆的端部形状有__尖顶、_滚子_和平底三种。

11.凸轮与从动件接触处的运动副属于___a____。

(a 高副 b 转动副 c 移动副)13.在要求_a_的凸轮机构中,宜使用滚子式从动件。

( a 传力较大 b 传动准确、灵敏 c 转速较高)14.使用滚子式从动杆的凸轮机构,为避免运动规律失真,滚子半径r与凸轮理论轮廓曲线外凸部分最小曲率半径ρ最小之间应满足__c___。

(a r >ρ最小 b r =ρ最小 c r <ρ最小)15.凸轮与移动式从动杆接触点的压力角在机构运动时是_ c ___。

( a 恒定的 b 变化的 c 时有时无变化的)16.当凸轮转角δ和从动杆行程H一定时,基圆半径r b与压力角α的关系是_b___。

(a r b愈小则愈小,b r b愈小则a愈大,c r b变化而α不变)17.下列凸轮机构中,图__b___所画的压力角是正确的。

18.在减小凸轮机构尺寸时,应首先考虑_a___。

机械原理凸轮机构习题与答案(五篇材料)

机械原理凸轮机构习题与答案(五篇材料)

机械原理凸轮机构习题与答案(五篇材料)第一篇:机械原理凸轮机构习题与答案解:曲柄的存在的必要条件是1)最短杆与追长杆的杆长之和应小于或等于其余两杆的长度之和;2)连架杆与机架必有最短杆1).杆件1为曲柄2).在各杆长度不变的情况下,选取c杆做为机架就可以实现双摇杆机构试以作图法设计一偏置尖底推杆盘形凸轮的轮廓曲线。

已知凸轮以等角速度顺时针回转,正偏距e=10,基园半径r0=30mm.推杆运动规律为:凸轮转角δ=0~150时,推杆00.凸轮转角δ=180~300时推杆等速上升16mm;.凸轮转角δ=150~180时推杆远休;等加速回程16mm;.凸轮转角δ=300~360时推杆近休。

解:解题步骤1)首先绘制位移S与转角δ的关系曲线S-δ曲线。

2)根据S-δ曲线、凸轮基园半径和正偏距,绘制凸轮的轮廓曲线。

000000凸轮仅用了0度,90度,150度,180度,300度几个点绘制轮廓曲线,同学们绘制时英多用些点(一般取12个点,再勾画轮廓曲线)第二篇:机械原理_凸轮机构设计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凸轮机构设计(一)目录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题目及原始数据 (2)(二)、推杆运动规律及凸轮廓线方程 (3)(三)、(四)、(五)、(六)、(七)、(八)、计算程序方框图..........................5 计算源程序..............................6 程序计算结果及分析......................10 凸轮机构图..............................15 心得体会................................16 参考书. (16)(一)、题目及原始数据试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完成偏置直动滚子推杆盘形凸轮机构的设计,凸轮以1rad/s的角速度沿逆时针方向转动。

要求:(1)、推程运动规律为等加速等减速运动,回程运动规律为五次多项式运动规律;(2)、打印出原始数据;(3)、打印出理论轮廓和实际轮廓的坐标值;(4)、打印出推程和回程的最大压力角,以及出现最大压力角时凸轮的相应转角;(5)、打印出凸轮实际轮廓曲线的最小曲率半径,以及相应的凸轮转角;(6)、打印出凸轮运动的位移;(7)、打印最后所确定的凸轮的基圆半径。

机械原理大作业——凸轮.docx

机械原理大作业——凸轮.docx

大作业(二)凸轮机构设计题号:6班级:姓名:学号:同组者:成绩:完成时间:目录一凸轮机构题目要求 (1)二摆杆的运动规律及凸轮轮廓线方程 (2)三计算程序 (3)四运算结果及凸轮机构图 (9)4.1 第一组(A组)机构图及计算结果 (9)4.2 第二组(B组)机构图及计算结果 (14)4.3 第三组(C组)机构图及计算结果 (19)五心得体会 (24)第一组(A组) (24)第二组(B组) (24)第三组(C组) (24)六参考资料 (25)附录程序框图 (26)一凸轮机构题目要求(摆动滚子推杆盘形凸轮机构)题目要求:试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完成下列偏置直动滚子推杆盘形凸轮机构或摆动滚子推杆盘形凸轮机构的设计,已知数据如下各表所示。

凸轮沿逆时针方向作匀速转动。

表一摆动滚子推杆盘形凸轮机构的已知参数题号初选的基圆半径R0/mm机架长度Loa/mm摆杆长度Lab/mm滚子半径Rr/mm推杆摆角φ许用压力角许用最小曲率半径[ρamin][α1] [α2]A 15 60 55 10 24°35°70°0.3RrB 20 70 65 14 26°40°70°0.3RrC 22 72 68 18 28°45°65°0.35Rr 要求:1)凸轮理论轮廓和实际轮廓的坐标值2)推程和回程的最大压力角,及凸轮对应的转角3)凸轮实际轮廓曲线的最小曲率4)半径及相应凸轮转角5)基圆半径6)绘制凸轮理论廓线和实际廓线7)计算点数:N:72~120推杆运动规律:1)推程运动规律:等加速等减速运动2)回程运动规律:余弦加速度运动二摆杆的运动规律及凸轮轮廓线方程1)推程:1,运动规律:等加速等减速运动;2,轮廓线方程:A:等加速推程段设定推程加速段边界条件为:在始点处δ=0,s=0,v=0。

在终点处。

整理得:(注意:δ的变化范围为0~δ0/2。

机械原理习题课-凸轮(完整资料).doc

机械原理习题课-凸轮(完整资料).doc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五、(12分)图示为一偏心圆盘凸轮机构,凸轮的回转方向如图所示。

要求:(1)说明该机构的详细名称;(2)在图上画出凸轮的基圆,并标明图示位置的凸轮机构压力角和从动件2的位移;(3)在图上标出从动件的行程h及该机构的最小压力角的位置。

五、总分12分。

(1)2 分;(2)6 分;(3)4 分(1) 偏置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

(2) r0,α,s如图所示。

(3) h及αmin发生位置如图示。

五、(10分)试在图示凸轮机构中,(1)标出从动件与凸轮从接触点C到接触点D时,该凸轮转过的转角ϕ;(2)标出从动件与凸轮在D点接触的压力角α;(3)标出在D点接触时的从动件的位移s。

五、总分10分。

(1)4 分;(2)3 分;(3)3 分(1)ϕ如图示。

(2)α如图示。

(3) s如图示。

-5、图示为一偏置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

试在图上:(1)画出并标明基圆r0;(2)作出并标明凸轮按ω方向转过60︒后,从动件与凸轮廓线接触处的压力角α;(3)作出并标明滚子从图示位置反转到B处与凸轮接触时,对应的凸轮转角ϕ。

1.在图示的凸轮机构中,画出凸轮从图示位置转过60 时从动件的位置及从动件的位移s。

1.总分5分。

(1)3 分;(2)2 分(1) 找出转过60 的位置。

(2) 标出位移s。

1.四、(10分)在图示凸轮机构中,已知:20AO mm,ο60=BO=∠AOB,=且A B(为圆弧;CO=DO=40mm,ο60∠COD,CD(为圆弧;滚子半径=r r=10mm,从动件的推程和回程运动规律均为等速运动规律。

(1)求凸轮的基圆半径;(2)画出从动件的位移线图。

四、总分10分。

(1)2分;(2)8分(1) r0=AO+r r=20+10=30 mm(2) s-ϕ线图如图示。

五、(10分)在图示直动平底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请指出:(1 )图示位置时凸轮机构的压力角 。

(2 )图示位置从动件的位移。

机械原理典型例题(凸轮)-文档资料

机械原理典型例题(凸轮)-文档资料

个外径与原滚子不同的新滚子,则更换滚子后____D____。
A. 从动件运动规律发生变化,而从动件最大摆角不变
B. 从动件最大摆角发生变化,而从动件运动规律不变
C. 从动件最大摆角和从动件运动规律均不变
D. 从动件最大摆角和从动件运动规律均发生变化
(3)已知一滚子接触偏置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若将凸轮转向由顺
位移为S,速度为V, V=ω×Lop ,压力角为α。
适当偏距e(左移),使凸轮转过δ角,此时应有 相同位移S,相同速度V。此时压力角为α1;
可知:采用适当的偏距且使推杆偏向凸轮轴心 的左侧,可使推程压力角减小,从而改善凸轮 的受力情况,但使回程的压力角增大,由于回
P为瞬心位置,相同的速度即瞬心P位置是固定的。程的许用压力角很大,故对机构的受力情况影
αE
hE E
e
ω

F
φ
r0
A
αmax
R
hF
S=hF-hE Sin α =(e-loAcos θ)/(R+rT)
θ =180时,α为 αmax
5
例5 :图示为一直动推杆盘形凸轮机构。若一直凸轮基
推程
圆半径r0,推杆的运动规律s=S(δ),为使设计出的凸轮
机构受力状态良好,试结合凸轮机构压力角的计算公式
机械原理典型例题(第五章) ——凸轮机构
2011.10
1
例1 图示偏心圆盘凸轮机构中,已知圆盘凸轮以ω=2rad/s转动,转 向为顺时针方向,圆盘半径R=50mm;当凸轮由图示位置转过90° 时,从动件的速度为ν=50mm/s。试求:(1)凸轮的偏心距e;(2) 凸轮转过90°时,凸轮机构的压力角αk ;(3)凸轮转过90°时,从 动件的位移hk;(4)从动件的行程h。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选择题
(4) 若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采用正配置,可____A___压力角。
A. 降低推程 B. 降低回程
C. 同时降低推程和回程
(5) 对于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滚子半径___A___理论轮廓曲线 外凸部分的最小曲率半径。 A. 必须小于 B. 必须大于 C. 可以等于
(6) 在设计几何锁合式凸轮机构时,___B____。 A. 只要控制推程最大压力角 B. 要同时控制推程和回程最大压力角 C. 只要控制回程最大压力角
解:
hk
αk
α max k
90°
θ
V
(P)
h
(1)凸轮偏心距。利用速度瞬心 ,几何 中心O即为速度瞬心p,可得ν=eω,求 得e=25mm。
(2)凸轮转过 90°时,从动件在 K点 接触,其压力角为αk。
e/sinαk =R/sinθ;
当θ=90°时,αk达到最大值。
αk=arcsin(e/R)=30°
(3)凸轮转过 90°时,从动件的位移 为h K。
F αF=0
(4)从动件在 F点接触时为最大位移, 即行程为h,此时αF=0。
例3 图(a)所示对心直动尖底从动件偏心圆盘凸轮机构, O为凸轮几何合中心, O1 为凸轮转动中心,直线 AC⊥BD,O 1O=OA/2 ,圆盘半径 R=OA=60mm 。
r0
OV, a 是确定的
B
S
α
S0 δ
O
ω
P
B
S
δ S0
α1
P
O'
O
ω
e
B
S
α2
S0
δ
O
ω O'
P
e
tan? ? OP / OB ? (ds / d? ) / (r0 ? s) tan ? ? (OP ? e) / O ' B ? ((ds / d? ) ? e) / ( r02 ? e2 ? s)
? 假设凸轮轮廓已经做出,要求在凸轮转过 δ角时,tan ? ? (OP ? e) / O ' B ? ((ds / d? ) ? e) / ( r02 ? e2 ? s)
位移为 S,速度为 V, V=ω×Lop ,压力角为 α。
? 适当偏距 e(左移),使凸轮转过 δ角,此时应有 相同位移 S,相同速度 V。此时压力角为 α1;
接触时的压力角αC;比较αB,αC大小,说明题意中的偏置是否合理。 (3)如果偏距e=-5mm,此时的偏置是否合理?
αB αC
αD
B
C
D
hB
e
R
r0 O
A
解: ?αC> αB。该偏置有利 减小压力角,改善受力, 故偏置合理。 ?α D> α C> αB,故偏置 不合理。
例5 凸轮为偏心轮如图,已知参数 R=30mm ,lOA=10mm ,e=15mm ,rT=5mm , E,F为凸轮与滚子的两个接触点。求 (1)画出凸轮轮廓线(理论轮廓线),求基园 r0;( 2)E点接触时从动件的压力角 αE; (3) 从E到F接触凸轮所转过的角度 φ; (4)由 E点接触到 F点接触从动件的位 移S;(5)找出最大 αmax的位置。
?可知:采用适当的偏距且使推杆偏向凸轮轴心 的左侧,可使推程压力角减小,从而改善凸轮 的受力情况,但使回程的压力角增大,由于回
? P为瞬心位置,相同的速度即 瞬心P位置是固定的。 程的许用压力角很大,故对机构的受力情况影
? 右移,使凸轮转过 δ角,此时压力角为 α2;
响不大。
基本概念题
1.选择题
(7)对于平底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若出现运动失真,则其原因是 __C__。 A. 基圆半径太小 B. 凸轮轮廓外凸 C. 凸轮轮廓内凹或平底宽度不够
(3)已知一滚子接触偏置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若将凸轮转向由顺 时针改为逆时针,则____D_____。 A. 从动件运动规律发生变化,而从动件最大行程不变 B. 从动件最大行程发生变化,而从动件运动规律不变 C. 从动件最大行程和从动件运动规律均不变 D. 从动件最大行程和从动件运动规律均发生变化
αE
hE E
e
ω

F
φ
r0 A
αmax
? S=hF-hE ? Sin α =(e-loAcos θ)/(R+rT)
θ =180时,α为 αmax
R
hF
推程
例6 :图示为一直动推杆盘形凸轮机构。若一直凸轮基
圆半径r0,推杆的运动规律s=S(δ),为使设计出的凸轮
机构受力状态良好,试结合凸轮机构压力角的计算公式
h
α c=0
hD hD
αD
a
b
h
α c=0
基园r0增大; 行程h不变;
压力角α C不变;
αD
hD减小; α D减小。
例4 尖底偏置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已知凸轮轮廓线为一偏心圆,其 半径R=25mm,偏心距lOA=10mm,偏距e=5mm。求: (1)从动件与凸轮轮廓线在B点接触时的位移hB,压力角αB; (2)将偏置从动件2向左移5mm后,变为对心从动件,此时与轮廓线C点
(1)根据图( a)及上述条件确定基园半径 r0,行程 h, C点压力角 αc和D点接触时
的压力角 αD,位移 hD;(2)若偏心圆盘凸轮几何尺寸不变,仅将从动件由尖底改为 滚子,见图( b),滚子半径 rT=10mm 。试问,上述参数 r0,h,αc,和 hD,αD是否 改变?对于有改变的参数试分析其增大还是减小?
机械原理典型例题(第五章) ——凸轮机构
2012.10
例1 图示两凸轮。AB段为推程轮廓线。试在图上标柱推程运动角δ0。

δ0
δ0
例2 图示偏心圆盘凸轮机构中,已知圆盘凸轮以ω=2rad/s转动,转
向为顺时针方向,圆盘半径R=50mm;当凸轮由图示位置转过90°
时,从动件的速度为ν=50mm/s。试求:(1)凸轮的偏心距e;(2) 凸轮转过90°时,凸轮机构的压力角αk ;(3)凸轮转过90°时,从 动件的位移hk;(4)从动件的行程h。
(1)对于远、近休止角均不为零的凸轮机构,当从动件推程按简谐运动 规律运动时,在推程开始和结束位置___C___。 A.不存在冲击 B.存在刚性冲击 C.存在柔性冲击
(2)已知一滚子接触摆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因滚子损坏,更换了一 个外径与原滚子不同的新滚子,则更换滚子后____D____。 A. 从动件运动规律发生变化,而从动件最大摆角不变 B. 从动件最大摆角发生变化,而从动件运动规律不变 C. 从动件最大摆角和从动件运动规律均不变 D. 从动件最大摆角和从动件运动规律均发生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