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儿童立场永葆童真之心

合集下载

守护童真 铸就教育之光演讲稿

守护童真 铸就教育之光演讲稿

守护童真铸就教育之光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敬爱的老师们:大家好!在我从事幼儿教育的岁月里,我深刻体会到了幼儿园教师工作的艰辛与快乐。

我们的老师以刻苦、繁忙的工作态度,孜孜不倦地为孩子们的成长付出着。

他们默默无闻,却又兢兢业业,即使面对身心的疲惫,也始终坚守岗位,一丝不苟地完成每一项任务。

我被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感动,为我们的老师们感到无比骄傲。

在我们的幼儿园,有许多这样令人敬佩的好老师,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我的搭档,徐媛芳老师,就是其中一位。

她总是不计个人得失,全心投入到幼儿教育中。

为了让幼儿在园内的生活更加快乐,她自费购买玩具,丰富孩子们的游戏时间。

她还利用休息时间,从市场收集各种有助于幼儿发展的教具,如画写板、小水壶、套娃等。

为了激发孩子们对英语的兴趣,她不惜从音像店购买英文童谣,耐心地教唱。

她的书法同样出色,无论是会议记录还是幼儿园的宣传工作,她总是主动承担,经常加班加点,却从不抱怨。

在教学上,徐老师精心准备每一节课,充分准备教具,确保教学效果。

在日常生活中,她用生动的语言和儿童化的方式与孩子们交流,用游戏的形式传授新知识,让孩子们乐于与她交朋友。

尽管年轻,她却表现出了超乎年龄的成熟与稳重,像母亲一样关怀着每一个孩子。

每当有孩子需要特别照顾时,她总是耐心细致,从不嫌弃,总是手把手地教导孩子们。

与徐老师共事,我深感她的谦逊和无私,她总是急他人所急,想他人所想。

她的这种精神,让我庆幸能与这样一位优秀的老师搭档。

我相信,只要我们继续努力,团结协作,我们的班级将会更加出色。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深感荣幸。

我热爱这份工作,因为孩子们的纯真与快乐是如此感染人心。

我最喜欢与他们一起游戏,他们的认真、投入和遵守规则的态度,让我看到了童年的美好。

我愿意永远与孩子们在一起,保持一颗圣洁的心。

我深知,教育的力量在于潜移默化的影响。

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可能成为孩子们成长道路上的重要指引。

因此,我在学校努力学习,不仅掌握了幼教理论知识,还学习了绘画、舞蹈和钢琴等专业技能,只为了能给孩子们一个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

六一儿童节国旗下讲话稿:永葆童真,勿忘最初的梦想

六一儿童节国旗下讲话稿:永葆童真,勿忘最初的梦想

六一儿童节国旗下讲话稿:永葆童真,勿忘最初的梦

六一儿童节国旗下讲话:永葆童真,勿忘最初的梦想
老师、同学们早上好: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永葆童真,勿忘最初的梦想》。

弹去五月的风尘,迎来六月的阳光,时光荏苒,又到了六一国际儿童节,而
我们与“六一”已有十几个年头的交情了。

六一是红领巾的节日,六一是世界
上最年轻、最稚嫩的节日,或许它早已不属于我们,我们也早已不是每到六
一儿童节就能从老师那里领到一份蛋糕作为礼物的年龄了,但我们仍然可以
从儿时的自己身上攫取一些现在很难保持的品质。

儿时的我们对生活充满了
期盼与热爱,在公园里看到羞怯盛开的小花就会情不自禁地咧嘴一笑;在阳
光下吹出晶莹的泡泡就会忍不住喜笑颜开;在爸爸妈妈的应允下吃到一颗甜
蜜的棒棒糖就不自主地欣喜若狂……儿时的我们总是牢牢记着老师的叮嘱:
在马路上对于不能闯红灯的坚决,相信皮诺曹的故事因而对于谎言的鄙弃,
受童话故事的影响而下决心做个善良的人的纯真……那时的我们是那样容易
满足,一切美丽可爱的点滴都能使儿时的我们更加热爱生活。

而现在的我们
肩上压下了很多负担,由于学习压力的增大,我们每天都要忍受困倦的拜访
与习题的历练。

等大学毕业之后,我们还要学会独立,渐渐地帮父母扛下来
自生活与家庭的责任!你有没有在那幺一瞬间,感觉似乎那些儿时的美好被
不经意间地慢慢抽走?但自己却一边感叹着童年已逝,一边又给那颗童真的
心上了枷锁?因为你变得越来越冷漠,你已经不再像儿时的自己一样热爱生活,就这样自己给自己戴上了那张所谓的“成长”的面具!或许那些美好的天
性宛若飘飞的泡沫,现实的微风拂过便会使它们轻颤摇晃,随时有破灭的危。

童心永驻儿童节的深层含义

童心永驻儿童节的深层含义

童心永驻儿童节的深层含义在五月的一天,孩子们迎来了他们最喜欢的节日──儿童节。

街上洋溢着欢笑声和兴奋气息,孩子们手中拿着色彩斑斓的气球,脸上带着灿烂的微笑。

他们的心中充满了纯真、快乐和无限的憧憬,仿佛时间的齿轮将他们带回了那个纯真无邪、对世界充满好奇的时光。

然而,儿童节除了快乐和欢乐之外,还有着深层的含义。

童心,作为一个成人眼中的稀贵宝藏,也是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的一部分。

童心,就像是人生旅途上的一座小岛,不论岁月如何变幻,它始终会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守望。

小时候,我曾经梦想过像蓝胖子一样自由自在地闯荡天地;想象过有朵朵神奇的翅膀让我飞向远方,探寻未知的奇遇;也对周围的一草一木都怀有好奇与敬畏之心。

这样的童年,或许平凡,却也是充满希望与美好。

而儿童节,正是为了唤起每个人内心曾经的那个纯真自然的自己。

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逐渐成为一个社会的一分子,学会了责任、压力和面对现实。

我们不再用单纯的目光去看待世界,因为经历了太多的曲折和困难,我们失去了儿时的天真烂漫。

我们开始埋头奔跑,追逐那一份物质生活的充实。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似乎遗失了什么,那就是那份童真,那份对世界的好奇与期待。

童心永驻儿童节的深层含义也许就在于此。

我们通过儿童节来回想起那段美好时光,同时也提醒自己,要保持一颗童心,不忘初心。

童心,是人心中对纯真、善良、无邪的追求,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童心是人绝不可丢弃的本性。

”它让我们面对困境时依然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让我们在挫折中坚持不懈,让我们对未来抱有希望与憧憬。

童年是我们生命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那是我们人生的基石,是我们构建人格的关键期。

那个时候,我们无忧无虑,纯真无邪,活在自己的世界中。

《草房子》中的农民小孩兄妹们虽然贫穷,但他们的生活充满了欢声笑语和快乐。

他们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纯洁无暇的童心驱使他们追求自由和幸福。

那个时候,虽然物质匮乏,但心中的目标和梦想清晰明确,他们用朴素的乡土情感去渲染了人生的真实和纯粹。

坚守儿童立场,让童心在活动中飞翔

坚守儿童立场,让童心在活动中飞翔

坚守儿童立场,让童心在活动中飞翔作者:肖焱来源:《教育家》 2018年第39期文肖焱德育不能是大道理的灌输,不能是口头上的说教,它必须是鲜活地从孩子们的生活中、心灵中自然生发出来的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

长沙市芙蓉区东郡小学注重从儿童的立场和视角出发,遵循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的原则,创意设计多种德育活动,探索建构德育活动体系,并完全以孩子们的学习与生活为基点来展开,从而让德育贴近孩子的心灵,引领孩子的言行,让孩子由衷感受到德育之美和德育之味。

品行润养:于细节中积淀美德雅行校园礼仪,“微”养文明。

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文明的言行举止是其中一个重要内容,但也是孩子们“懂道理,难养成”的痼疾之所在。

如何让学生从心灵到行动都能真正认同和践行呢?我们对自己的要求是,不用批评扣分惩处的方法,不采用说教的方式,不用控制的手段,而是引导孩子们自发地感受和践行文明的美好,让德育做到诤言不逆耳,良药不苦口。

我们主要分三步来落实:第一阶段,在常态下用镜头记录校园的不文明行为,然后做成校同真人卡通剧,让孩子们在观看的同时自发地进行思考;第二阶段,以班级为单位,人人参与制定班规,并签名做出承诺;第三阶段,寻找校园文明小天使,让镜头记录学生的美,再制作成校园真人卡通剧,让孩子们以身边的榜样来启发、激励自己。

“校园卡通剧,引导优雅言行”行动让孩子们受到了心灵的震撼,引导他们将文明礼仪落实到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

为了巩固德育成果,学校随后推出了“郡园微文明,礼仪伴我行”动态德育督导行动,即少先队从日常文明礼仪中,整合出十条微小文明礼仪行为,采用大笑的脸、微笑的脸、奋斗的脸来表彰优秀和良好的年级,激励需要加油的年级。

随之,“郡园微文明,洁净我能行”活动递进,配套生成,让孩子们在具体的微小十条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郡同微文明,礼仪我能行”德育模式成为学校大队部日常礼仪常规的实践方式,并演化为一学期一主题的“郡园微文明”常规礼仪督导活动。

站稳儿童立场,让每一个生命闪闪发

站稳儿童立场,让每一个生命闪闪发

46EDUCATOR“向光”是生命的天性,光折射出的多彩颜色即儿童的多元个性,“向光教育”是吸收光、播撒光的教育,是向着对社会有意义的方向进行教育。

萍乡经济开发区光丰小学“向光教育”课程的开发,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统领学校整体育人的校本化实践,致力于让每一个学生眼中有光,成长为温暖灵动、乐学创新的新时代少年。

“向光教育”是学校在实践之中不断孕育生成的,既遵循了学校教育教学规律和儿童成长规律,又反映了学校的校本化特色理念与教育价值观。

从建立校园“百草园”让学生在劳动中释放童真开始,学校先后形成了“创多彩教育,绘美丽人生”的“多彩教育”理念、“向光生长,丰盈人生”的办学愿景,并跟随时代的变革步伐,从“多彩”走向“向光”,引领学生向光而生、向光而行、向光而成。

“向光教育”的内涵“向光教育”包含向光教师的培养、向光学生的成长和“向光课程”的建构,致力于为学生健康成长铺设光芒之路,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向光舞台,为学校科学发展营造向光环境,让“潜在的光”发散出来,让“显在的光”变得更加明亮。

温暖师生生命的教育。

“向光教育”需要教育者“向光而行”,对于受教育人给予必要的尊重、理解、激励和赏识,用自身实际行动为学生奠定学习决心。

激发儿童理想的教育。

教育的目的是培育人才、创造幸福、追求美好,教育的过程是幸福的、快乐的,教育的内容是精彩的、有价值的,教育的色调是温暖的、光明的。

教师心中有光,学生才能被照亮,才能发出光芒。

指向自主发展的教育。

“向光教育”旨在创建一种公开、公平、公正、和谐的教育生态环境,力图让学生在自信、健康、积极的文化氛围中得到全面健康发展,自觉地“向光而学”。

“向光教育”的实践意义倡导“向光教育”的目的就是引导全校师生“一路向光”,这在小学教育实践之中具有极其深远的育人价值和现实的指导作用。

一是引领教师“心中有爱、求真创新”。

向光教师面对教育,有光一般温润的态度;面对教研,有光一般炽热的激情;面对孩子,有光一般明亮的眼神;面对同事,有光一般明朗的心态;面对成长,有光一般不息的能量。

《儿童立场》读后感

《儿童立场》读后感

《儿童立场》读后感《儿童立场》是成尚荣先生的著作,是其教育文丛中的一本。

“儿童研究,是教育研究的母题,教育的一切研究都是以儿童研究为基底的,都要从儿童出发,为了儿童发展而研究儿童。

”这是成先生的核心观点。

儿童研究,是教师的第一专业。

成先生认为,认识发现儿童与教育、与教师是同一语。

教育的大智慧是认识儿童,发现儿童,促进儿童的发展。

把儿童研究置于如此重要的地位,无疑是教育常识的一种回归与坚守。

每每捧起此书,心中总会涌现出如李吉林、斯霞等一大批具有儿童立场的优秀教师,一种神圣感油然而生。

读此书,更是让我站在儿童立场勇敢地自我发现与自我批判。

一、儿童研究,一个古老而年轻的教育话题按理说,对基本问题的认识应是随着实践而逐渐深入的。

为什么重提这一命题?因为我们对儿童的认识与研究还只是冰山一角,而儿童研究是一座教育理论的富矿。

儿童是教育的对象,倘若对教育对象都不理解,教育便失去了意义。

虽然陶行知先生早就提醒过我们,“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叶圣陶也提出“儿童种子观”。

但时至今日,从观念到行为,我们在实践中尚存在着偏差,对儿童的认识是肤浅的、抽象的和不完整的。

“儿童世界的大门尽管向伙伴、闺蜜开放,但不一定向家长和教师开放。

”为什么孩子两次的表现不一样?儿童的世界是另外一个世界,它和成人世界是不同的。

儿童心里想着什么,就表现出什么样的行为,儿童受其现实生活的支配而有现实需求。

这种现实需求是在儿童发展中的生理、心理机能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的,现实需求的力量是很强烈的,他就有可能使儿童不执行老师的教育要求。

他不会思考他的行为在成人的世界里意味着什么。

因此,儿童的世界,没有功利的,只有纯净和不做作,所有的表现只是儿童天性使然。

在儿童眼里,成人有时候才是“荒唐可笑”的。

教育的错误就在于,“一个匆忙赶往伟大事业的人没心没肺地撞倒一个孩子是一件罪行。

”当下,儿童教育和儿童研究正经受时代的挑战。

坚持儿童立场,回归本真育人

坚持儿童立场,回归本真育人

坚持儿童立场,回归本真育人作者:刘源来源:《教师教育论坛(普教版)》2021年第03期崔世峰,高级教师,安徽省合肥市琥珀名城小学教育集团党总支书记、总校长,教育部长三角名校长,2018年度“中国好校长”,合肥市崔世峰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合肥市小学德育崔世峰教育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合肥市瑶海区崔世峰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

曾获合肥市“十大教育新闻人物”、合肥市“星星火炬奖章”等荣誉。

【编者按】崔世峰是一位从大别山走出来的校长。

“儿童立场,本真育人”是他一直以来坚持的教育理念。

近年来,安徽省合肥市琥珀名城小学教育集团在崔世峰校长的带领下实现了学校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三年里先后获得合肥市素质教育示范学校、安徽省优秀少先大队、安徽省首届文明校园等诸多荣誉称号,被誉为“瑶海东部新城的教育明珠”。

教育集团办学的高品质发展之道是什么?中小学校长应该如何落实“五育并举”?如何理解义务教育评价改革的重大意义?带着这些疑问,本刊记者采访了合肥市琥珀名城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崔世峰。

教师教育论坛:我们知道若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作指导,学校的发展就会失去方向。

据了解,“儿童立场,本真育人”是您一直以来坚持的教育理念,请问这一理念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崔世峰:我是一名从大别山腹地走出来的小学校长,故乡的青山绿水滋养了我“崇尚自然、顺应规律、回归本真”的教育情怀。

2006年我担任校长时立志要办儿童向往的学校。

我认为,儿童喜欢的老师一定是能走近儿童心灵,走进儿童内心世界,真正能读懂儿童的老师,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陪伴者和守护者。

儿童向往的学校一定能把儿童放在学校的正中央,校园是儿童自然生长的“童话世界”,校园是“学园”,是“家园”,也是“乐园”。

卢梭说,人类正因为从孩子长起,所以人类才有救。

“儿童立场、本真育人”是我的教育主张,儿童立场是亮明一种教育态度,教育要以儿童为中心,站在儿童立场去教书育人。

教育工作者要去研究儿童、读懂儿童,发现儿童、发展儿童,解放儿童、成就儿童。

保持童心的例子

保持童心的例子

保持童心的例子
保持童心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许多成年人也在不断努力着。

以下是一些保持童心的例子:
1. 拥有一颗好奇心。

好奇心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动力,保持童心的人会保持好奇,探索未知的领域,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

2. 保持幽默。

童心的人懂得如何开怀大笑,他们可以快乐地笑出声来,玩笑和幽默是他们生活中的常态。

3. 爱好玩具。

玩具不仅是孩子的天下,保持童心的人也会喜欢玩具,他们会追逐小汽车,操纵遥控器,或者是挑战解锁智力玩具。

4. 活在当下。

保持童心的人不会被过去和未来所困扰,他们专注于当下的生活,享受眼前的每一天。

5. 不断挑战自己。

童心的人不断挑战自己,不断尝试新的事物和新的经验,这使他们能够不断成长和发展。

6. 爱好运动。

保持童心的人热爱运动,他们会跑步、打篮球、游泳等,这有助于他们保持身体健康,同时也能释放压力。

7. 看待问题的方式。

童心的人不会把事情看得太重,他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并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法。

总之,保持童心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它可以为我们带来更多的快乐和幸福,让我们从这些例子中汲取力量,不断努力保持童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坚守儿童立场永葆童真之心
作者:吴媛
来源:《速读·上旬》2019年第10期
陶行知先生说过“人人都说小孩小,小孩心小人不小,你若以为小孩小,你比小孩还要小。

”这句话告诉我们教师:教育必须真正从儿童的实际出发,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儿童,重新认识发现儿童,挖掘儿童的可能性,建立完整的儿童教育观,培养完整的儿童。

教师离不开教,教学即儿童研究——我们的第一专业。

我们要坚守儿童立场,将童心教育落实在课程上,彰显课堂魅力;我们要坚守儿童立场,永葆童真之心,探索儿童秘密,助力儿童发展。

一、儿童立场——正确的理解
“对语论”中体现两个主体——说话人和答话人,互相输出接入反馈,是一个寻找和发现智慧的过程及,也是分享和生成智慧的过程。

学习是学习者的积极的自我建构,而教育的核心即学习,所以教育的影响力要通过儿童自己的学习去实现。

然而儿童是活的,我们要承认儿童的独立性和独特性,站在儿童的立场看待儿童的教育和发展,主动走进孩子的心灵,与他们站在同一视角,去看待周围的事物,才会“放下身段”去尊重学生作出的决定和选择,理解学生的言行,与之产生思想与情感的共鸣,并进入教育的最佳境界。

二、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热爱学生是教师最宝贵的品质。

要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教师要先去爱学生。

教师热爱学生不仅是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基础,而且是做好教育工作不可忽视的重要条件。

小学教师要以儿童视角出发,发自内心,真实自然地体现在教师与学生相处的分分秒秒中。

亲近学生,自觉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了解他们的内心真实想法;同时心中装满学生,激情四射地贯彻着教书育人中,与学生建立亲密信任关系,双方和谐共处。

教师关爱学生,以人为本,努力塑造儿童的心灵,激励学生个性发展。

三、活动丰富——学生的童年
爱玩是儿童的天性,他们喜欢好玩的、新鲜的、特别的和刺激的事物,他们是自由者、探索者和游戏者。

基于儿童立场,我们要尝试变革,为了儿童更好的学习、生活和成长。

教师需要从改变自己开始,先摒弃过往爱喊大而空的口号和孩子们做不到的要求。

通过贴近孩子日常生活的活动,教师合理化地将学校的希望和要求转为孩子们的生活,孩子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既是受教育者,也是教育者,他们直接参与了教育的全过程,我们能更好地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