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水的离子交换处理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第6章 第39讲 多池、多室的电化学装置---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新高考)

高中化学第6章 第39讲 多池、多室的电化学装置---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新高考)

真题演练
123
2.[2018·全国卷Ⅰ,27(3)]焦亚硫酸钠(Na2S2O5)在医药、 橡胶、印染、食品等方面应用广泛。回答下列问题: 制备Na2S2O5可采用三室膜电解技术,装置如图所示, 其中SO2碱吸收液中含有NaHSO3和Na2SO3。阳极的电 极反应式为__2_H__2O__-__4_e_-_=_=_=_4_H__+_+__O_2_↑___。电解后, __a__室的NaHSO3浓度增加。将该室溶液进行结晶脱 水,可得到Na2S2O5。
√D.电解总反应:2Co2++2H2O=电==解==2Co+O2↑+4H+
真题演练
123
分析可知,水放电生成的氢离子通过阳离子交换 膜由Ⅰ室向Ⅱ室移动,使Ⅱ室中氢离子浓度增大, 溶液pH减小,故A错误; 阴极生成1 mol钴,阳极有1 mol水放电,则Ⅰ室 溶液质量减少18 g,故B错误; 若移除离子交换膜,氯离子的放电能力强于水,氯离子会在阳极失去电子发生 氧化反应生成氯气,则移除离子交换膜后,石墨电极的电极反应会发生变化, 故C错误。
A为阳极是水电离的氢氧根离子放电,产生的气体是氧气,同时生成氢离子, 则阳极附近生成硫酸,则从A口出来的是H2SO4溶液,B项错误。
5.用惰性电极电解法制备硼酸[H3BO3或B(OH)3]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阳膜和阴膜分别 只允许阳离子和阴离子通过)。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阴极与阳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1∶2 B.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2e-===O2↑+4H+ C.产品室中发生的反应是B(OH)3+OH-===B(OH)- 4
电解碱性电解液时,H2O电离出的H+在阴极得到电子产生H2,根据题图可知电 极1与电池负极连接,为阴极,所以制H2时,连接K1,产生H2的电极反应式为 2H2O+2e-===H2↑+2OH-。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第6章-高分子化学反应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第6章-高分子化学反应

这一类离子交联的聚合物通常叫离聚物(Ionomers)。
6.2.2. 2 接枝共聚反应
聚合物的接枝反应通常是在高分子主链上连接不同组成的 支链,可分为两种方式:
(1)在高分子主链上引入引发活性中心引发第二单体聚合形成 支链,包括有:
(i)链转移反应法;
(ii)大分子引发剂法;
(iii)辐射接枝法;
(2)有助于了解和验证高分子的结构。
根据高分子的聚合度及功能基团(侧基或端基)的变化聚合物 的化学反应可分为三类:
(i)聚合物的相似转变:反应仅发生在聚合物分子的侧基/端基 上,即侧基/端基由一种基团转变为另一种基团,并不会引起聚 合度的明显改变。
(ii)聚合物的聚合度发生明显变大的反应,包括:交联、嵌段 、接枝、扩链反应;
(Ⅲ)聚合物的聚合度发生明显变小的反应,包括: 降解与解 聚
6.1聚合物化学反应的特性及影响因素
6.1.1聚合物的化学反应特性 (1)高分子的功能基能与小分子的功能基发生类似的化学反应:
➢ 均相反应;
➢ 反应仅由官能团的反应性决定,不存在扩散控制因素;
➢ 所选择的大分子与小分子之间具有相似的空间位阻。
CH2CH2
Cl2 - HCl
CH2CH2
Cl2, SO2 - HCl
CH2CH CH2CH2 Cl
CH2CH CH2CH2 SO2Cl
其反应历程跟小分子饱和烃的氯化反应相同,是一个自由 基链式反应:
光 Cl2 或有机过氧化物 2Cl
CH2CH2 +Cl
CH2CH
+ HCl
CH2CH +Cl2
CH2CH Cl
引 发 S8
+ SmSn - ( m +n=8)

初中化学离子交换实验教案

初中化学离子交换实验教案

初中化学离子交换实验教案
实验名称:离子交换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学生将了解离子交换反应的原理,掌握离子交换反应的基本方法,学会制备可溶性盐和不溶性盐。

实验器材:试管、试管架、滤纸、玻璃棒、烧杯、热水浴、盐酸、氯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实验步骤:
1. 将一定量的氯化钠溶液倒入试管中。

2. 加入盐酸溶液,观察并记录观察结果。

3. 将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倒入另一个试管中。

4.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并记录观察结果。

5. 通过滤纸过滤得到沉淀物。

6. 分析并确认沉淀物的性质。

实验结果:
1. 加入盐酸溶液后,出现气体产生,试管内溶液变浑浊。

2.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产生蓝色沉淀。

3. 过滤得到硫酸铜的沉淀物。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盐酸和氢氧化钠之间发生的离子交换反应生成氯化
钠和水,硫酸铜和氢氧化钠之间发生的离子交换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

安全注意事项:
1. 操作时要戴上手套,避免溶液溅入皮肤。

2. 注意用试管架固定试管,避免试管倾斜摔破。

3. 实验结束后,要做好试管清洁工作,保持实验室整洁。

实验延伸:
1. 尝试调整实验中物质的量比例,观察反应的结果有何变化。

2. 尝试将实验中得到的沉淀物与其他物质反应,观察反应结果。

希望本实验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离子交换反应的原理,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愿大家都能在实验中享受科学的乐趣!。

给水工程-时文歆 第06章

给水工程-时文歆 第06章
湿树脂重 湿视密度 = (g / L) 湿树脂堆积体积 (6-4)
一般在0.6~0.85之间,常用来计算树脂的用量
(2)含水率 在水中充分膨胀后的湿树脂所含溶胀水 的重量与湿树脂重量的百分比 。
溶胀水重 含水率 = ×100% (6-5) 干树脂重 + 溶胀水重
一般为50%
(3)酸、碱性 离子交换树脂具有一般酸、碱的反应性 能,在水中离解出 H+ 或 OH- 。根据离解能力 的大小,树脂的酸、碱性有强、弱之分。 pH影响活性基团的电离能力,强酸强碱 性受其影响小,弱酸碱性则受pH影响大。 树脂类型 pH值范围 强酸型 1--14 弱酸型 5--14 强碱型 1--12 弱碱型 0--7
二、水的软化方法
1、药剂软化法 基于溶度积的原理,加入某些药剂,把水中钙 镁离子转变成难溶解化合物使之沉淀析出。 2、离子交换法 利用某些离子交换剂所具有的阳离子与水中 钙镁离子进行交换反应。
第二节
一、石灰软化
水的药剂软化法
1、熟石灰提供了OH-离子将水中的HCO3-离子 转化成CO32-,使之与Ca2+形成沉淀析出。 2、石灰软化不能降低水的非碳酸盐硬度,不过 其可以去除水中部分铁和硅的化合物。 3、过量投加石灰反而会增加水的硬度。 4、一般用于原水中碳酸盐硬度较高且要求深度 处理的情况,作为钠离子交换法的预处理。
三、离子交换的基本原理
1、交换过程 (1)水中Na+离子扩散至树脂表面水膜(膜扩散) (2) Na+经水膜至某一交换基团位置(内扩散) (3) Na+与H+交换 ( 4 )交换下的 H+ 经孔隙向树脂表面扩散(内扩 散) (5) H+经水膜向水中扩散(膜扩散) 其中第三步速度快,其余步骤速度慢,离子交

《生化分离工程》BioseparationEngineering第6章膜分离

《生化分离工程》BioseparationEngineering第6章膜分离

例1:用泵循环使悬浮液流径膜滤器,产生切向流。
浓缩液部分循环
悬浮液 膜

浓缩液
透过液
例2:在膜表面加以搅拌造成悬液流动,产生切向流。 悬浮液
透过液
切向流过滤的缺点:
(1)切向流所产生的剪切作用有可能使蛋白质产物失活, 因而过滤速度受限制;
(2)能耗比一般过滤高,大部分用来使流体快速流动; (3)固相液体含量较高,实际上仍为流体,仅起浓缩作用,
几种膜分离范围
膜过程 分离机理
分离对象
粒子过滤 体积大小
固体粒子
微滤
体积大小
0.05~10μm的固体粒子
超滤
体积大小
1000~1000,000Da的大分子
纳滤
溶解扩散 离子、分子量<100的有机物
反渗透 溶解扩散 离子、分子量<100的有机物
渗透蒸发 溶解扩散 离子、分子量<100的有机物
孔径/nm
可截留0.1~1nm的溶质,可分离小分子有机物和无机盐,广泛 应用于制造超纯水、海水淡化和污水处理等,在生物工业中的主要 应用有:对生物碱、激素、疫苗、抗菌素、氨基酸等物质进行分离 浓缩;液酶、啤酒等的不加热浓缩;某些食品的脱盐。
反渗透原理示意图

1.渗透:水分子从稀盐一侧向浓盐一侧渗透。

2.平衡点与渗透压:水分子的渗透达动态平衡。
6.2.3膜分离技术的类型
膜分离过程的实质是物质透过或被截留于膜的过程,近 似于筛分过程,依据滤膜孔径大小而达到物质分离的目的, 故而可以按分离粒子大小进行分类。
常见膜分离过程: ①微滤(Microfiltration,MF) ②超滤(Ultrafiltration,UF) ③反渗透(Reverse osmosis,RO) ④透析(Dialysis,DS) ⑤电渗析(Electrodialysis,ED) ⑥渗透气化(Pervaporation,PV)

工业废水处理技术指南

工业废水处理技术指南

工业废水处理技术指南第1章工业废水处理概述 (3)1.1 工业废水来源与特点 (3)1.2 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分类 (3)1.3 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发展趋势 (4)第2章物理处理技术 (4)2.1 沉淀与浮选 (4)2.1.1 沉淀技术 (4)2.1.2 浮选技术 (5)2.2 过滤与离心分离 (5)2.2.1 过滤技术 (5)2.2.2 离心分离技术 (5)2.3 蒸发与结晶 (5)2.3.1 蒸发技术 (5)2.3.2 结晶技术 (6)第3章化学处理技术 (6)3.1 中和与沉淀 (6)3.1.1 概述 (6)3.1.2 中和 (6)3.1.3 沉淀 (6)3.2 氧化与还原 (6)3.2.1 概述 (6)3.2.2 氧化 (6)3.2.3 还原 (6)3.3 化学混凝与絮凝 (7)3.3.1 概述 (7)3.3.2 混凝 (7)3.3.3 絮凝 (7)第4章生物处理技术 (7)4.1 活性污泥法 (7)4.1.1 概述 (7)4.1.2 基本流程 (7)4.1.3 技术特点 (7)4.2 生物膜法 (7)4.2.1 概述 (7)4.2.2 基本流程 (8)4.2.3 技术特点 (8)4.3 厌氧处理技术 (8)4.3.1 概述 (8)4.3.2 基本流程 (8)4.3.3 技术特点 (8)第5章膜分离技术 (8)5.1 微滤与超滤 (8)5.1.1 微滤技术 (8)5.1.2 超滤技术 (9)5.2 纳滤与反渗透 (9)5.2.1 纳滤技术 (9)5.2.2 反渗透技术 (9)5.3 膜生物反应器 (9)5.3.1 MBR的技术特点 (9)5.3.2 MBR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9)第6章高级氧化技术 (10)6.1 光催化氧化 (10)6.1.1 基本原理 (10)6.1.2 催化剂 (10)6.1.3 反应器 (10)6.1.4 影响因素 (10)6.1.5 应用实例 (10)6.2 超声氧化 (10)6.2.1 基本原理 (10)6.2.2 超声波发生器 (10)6.2.3 反应器 (11)6.2.4 影响因素 (11)6.2.5 应用实例 (11)6.3 低温等离子体氧化 (11)6.3.1 基本原理 (11)6.3.2 等离子体发生器 (11)6.3.3 反应器 (11)6.3.4 影响因素 (11)6.3.5 应用实例 (11)第7章固液分离技术 (11)7.1 污泥调理与浓缩 (11)7.1.1 污泥性质分析 (11)7.1.2 污泥调理 (12)7.1.3 污泥浓缩 (12)7.2 污泥脱水与干化 (12)7.2.1 污泥脱水 (12)7.2.2 污泥干化 (12)7.3 污泥处置与利用 (12)7.3.1 污泥处置 (12)7.3.2 污泥利用 (12)第8章废水处理工艺组合与优化 (12)8.1 工艺组合原则与策略 (13)8.1.1 原则 (13)8.1.2 策略 (13)8.2 典型废水处理工艺案例 (13)8.2.1 针对不同行业废水的处理工艺案例 (13)8.2.2 针对不同污染物废水的处理工艺案例 (14)8.3 工艺优化与运行调控 (14)8.3.1 工艺优化 (14)8.3.2 运行调控 (14)第9章特殊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14)9.1 重金属离子废水处理 (14)9.1.1 概述 (14)9.1.2 处理技术 (15)9.2 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 (15)9.2.1 概述 (15)9.2.2 处理技术 (15)9.3 难降解废水处理 (15)9.3.1 概述 (15)9.3.2 处理技术 (15)第10章废水处理设施运行与维护 (16)10.1 设施运行管理 (16)10.1.1 运行原则与目标 (16)10.1.2 运行程序与操作规范 (16)10.1.3 监测与调控 (16)10.2 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 (16)10.2.1 故障分类 (16)10.2.2 故障分析与排除方法 (16)10.3 设施维护与防腐策略 (16)10.3.1 设施维护 (16)10.3.2 防腐策略 (17)第1章工业废水处理概述1.1 工业废水来源与特点工业废水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液体废弃物,其成分复杂,涉及众多行业,包括化工、钢铁、食品、制药等。

水质工程学 第六章过滤

水质工程学 第六章过滤

水质工程学1 xx学院 环境工程学院XX教研室水质工程学1第6章 过 滤过滤理论02滤池冲洗04过滤概述01配水系统05滤料与承托层03各种滤池066.1 过滤概述原水经过沉淀后,水中尚残留一些细微的悬浮杂质,需用过滤的方法除去,过滤就是以具有孔隙的粒状滤料层(如石英砂)截留水中杂质,从而使水获得澄清的工艺过程。

6.1.1 功能主要去除水中悬浮物质1.给水净化中城镇给水处理中,滤池置于沉淀池或澄清池后,出水浊度<1NTU。

当原水浊度较低,且水质较好时,也可直接过滤。

过滤的功效:(1)降低水的浊度,同时水中有机物、细菌以及病毒等也将随浊度的降低而被部分去除。

(2)为滤后消毒创造良好的条件,细菌等失去杂质保护易被杀灭。

2.废水处理废水深度处理中:二级处理出水可经混凝沉淀后再进行过滤处理。

过滤一般是作为活性炭吸附以及离子交换、电渗析、反渗透、超滤等工艺的前处理或回用的前处理。

6.1 过滤概述6.1.2 慢滤池慢滤池是最早出现的用于水处理的过滤设备,能有效地去除水的色度、嗅和味,见5—1。

由于慢滤池占地面积大、操作麻烦、寒冷季节时其表层容易冰冻,在城镇水厂中使用的慢滤池逐渐被快滤池所代替。

滤速慢:V=0.1-0.3 m/h; 表面生长一层滤膜(1-2个星期后)效果:浊度可降到0,可不消毒。

机理:微生物吞食细菌微生物分泌出起凝聚作用的酶藻类产生氧气,起氧化作用。

但生产效率低,1-3月后堵塞,需刮掉滤膜,重新补砂。

6.1 过滤概述表6—1 现代慢滤池的适用的进水条件与出水水质慢滤池圆形 生物慢滤池6.1 过滤概述6.1.3 快滤池一、快滤池的分类:1、按滤料组成分:单层滤池,双层滤池和多层滤池2、按阀门设置分:普通快滤,虹吸滤池,移动罩冲洗滤池,双阀快滤,单阀快滤,快滤无阀3、按过滤的水流方向:上向流,下向流,双向流4、按工作的方式:重力滤池,压力滤池5、按冲洗方式分:高速水冲,气水反冲,表面助冲6、按滤速:慢滤池和快滤池快滤池1、普通快滤池的构造组成: 集水渠洗砂排水渠滤料层承托层配水系统管廊:浑水进水管清水出水管初滤水冲洗来水冲洗排水四大阀门(至少)2、工作过程由过滤与反冲洗两部分组成。

第6章 过滤

第6章 过滤

是滤料各种粒径颗粒所占的重量比例。
第三节
① 滤料粒径的表示方法:
A、d10、d80和K80;
快滤池
d10 :通过10%滤料质量的筛孔直径。表示小颗粒的代表粒径。
d80 :通过80%滤料质量的筛孔直径。表示粗颗粒的代表粒径。 K80 :滤料不均匀系数, K80=d80/d10 。反映颗粒大小的差别
程度。
C、支管中心间距约 0.2-0.3m,支管长度与直径之比一般不大 于60;
D、开孔比为0.2%~0.25%。 (开孔比:孔口总面积与滤池面积之比) E、孔口直径取9~12mm。当干管直径大于300mm时,干管顶部 也应开孔布水,并在孔口上方设置挡板。
第三节
快滤池
③ 大阻力配水系统优缺点:
优点:配水均匀性较好。 缺点:结构较复杂;
面上,或粘附在滤料表面上原先粘附的颗
粒上。此外絮凝颗粒的架桥作用也会存在。 在颗粒粘附的同时,还存在由于孔隙 中水流剪力作用而导致颗粒从滤料表面上 脱落趋势。 粘附力和水流剪力相对大小,决定了 颗粒粘附和脱落的程度。
Fa1表示颗粒1与滤料表面的粘附力 Fa2表示颗料2与颗粒1之间的粘附力
FS1表示颗粒1所受到的平均水流剪力
B、由单层滤料改为多层滤料; C、改变水流方向(上下双向过滤)。
出水
石英砂 石英砂
出水
无烟煤 石英砂
无烟煤 石英砂
承托层 出水
承托层 出水
a.上向流过滤
b.双向流过滤
c.双层滤料
d.三层滤料
第三节
快滤池
5、不同滤池中滤料层的结构
第三节
三、承托层
快滤池
作用:防止滤料从配水系统中流失; 反冲时均匀配水。 (1)单层滤料或双层滤料池,采用大阻力配水系统由天然卵石 或碎石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体内再生

1)顺流再生 再生剂在交换柱中的流向和交 换工作时水的流向相同,即下 向流再生,下向流通水。顺流 再生时,底部树脂再生效果较 差。 顺流再生是一种较老的再生方 式。其设备简单,容易操作, 但再生剂耗量大、利用率不高 、树脂再生程度低、易出现离 子提前穿透现象、处理水的水 质不好。
1、体内再生

2)逆流再生 逆流再生时再生剂自下向上流经交换柱树 脂层,交换工作时水自上向下通过交换柱 。 逆流再生优点:设备内推动力比较均匀, 树脂再生程度比较完全,能获得较高的再 生度,与顺流式相比,显著提高工作交换 容量,再生剂用量较少,整个树脂失效才 出现离子穿透现象。 逆流再生的关键是保证树脂层不因再生剂 的流动而发生混合乱层现象,因而必须控 制再生剂流速。设备和操作相对顺流式较 为复杂,造价也高。 逆流再生应用非常广泛。
1.常用的离子交换除盐水处理的单元 一级复床离子交换除盐水系统就是由三个单元组成: 阳离子交换单元、脱碳(脱除二氧化碳)单元和阴 离子交换单元
6.3 离子交换除盐水处理
四、离子交换除盐水处理的系统
2.常用的离子交换除盐水处理的系统
6.4 离子交换设备
离子交换水处理系统的设备通常包括离子交换器、除碳器和再生剂系 统的设备等
再生剂用量以盐耗表示可按下式计算
4
6.1 离子交换软化水处理 四、钠离子交换软化系统
1. 单级钠离子交换软化系统
2. 双级钠离子交换软化系统
6.2 离子交换软化及脱碱处理
一、氢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H-Na离子交换
6.2 离子交换软化及脱碱处理
一、氢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H-Na离子交换
2、体外再生

体外再生就是将树脂 移入—个容器中,用 HCl,NaOH再生。 小型交换住(直径 200mm以下)一般 采用体外再生,其优 点是再生较充分,缺 点是易损耗树脂、易 污染。
6.6 影响树脂再生的因素

1、再生剂的选择
再生剂的种类和质量直接影响到树脂的再生效果和处理水的质量。一般 来说,阳树脂的再生用HCl最好,因为HCl氧化能力很弱,不会破坏树 脂结构和氧化树脂,且从树脂上解析下来的离子大多形成可溶的氯化物 ,便于清洗,减少了对树脂的污染。如用硫酸作再生剂,解析下来的离 子可能形成微溶性的钙、镁等硫酸盐沉淀,堵塞孔道降低树脂的交换容 量。但由于硫酸的价格非常便宜,工业上也常用不超过5%浓度的稀硫 酸溶液作为再生剂。硝酸由于其强氧化性,即使很稀也能使树脂氧化, 破坏树脂的结构,影响其寿命,一般不用。 阴树脂的再生一般用NaOH作为再生剂。用NaOH再生时,不仅阴树脂 的再生度高,而且去除硅的能力也强。从经济上考虑,对交换容量大、 再生较容易的弱碱性阴树脂,也可用Na2CO3或NH3·H2O作再生剂,但 其对强型树脂没有多大作用。 再生剂的质量也是影响再生效果的重要因素。如用工业级NaCl再生阳 树脂,由于其杂质含量高,尤其铁含量高,不但会降低再生效果,而且 会引起树脂的铁中毒。
反洗的目的是为了松动被压实的树脂层,除去运行中截留在树脂层中的 悬浮物杂质和排除碎树脂层中积存的气泡
6.4 离子交换设备
二、对流(逆流)再生离子交换器
在对流再生离子交换器运行(交换)时,原水水流自上而下流动;在再 生时,再生液则自下而上流动,两者的流动方向相反,故称对流(逆流)
其结构与顺流再生离子交换器 基本上相同,它与顺流再生交 换器的最主要区别是在树脂层 上有压脂层,并设有中间排液 装置
4、再生剂流速


再生剂流速的大小反映了再生剂和树脂的接触时 间的长短,一般来说,流速低,接触时间长,再 生反应充分,树脂的再生程度高。但树脂再生过 程的离子交换反应取决于离子的扩散速度,适当 加快再生剂流速可增大离子的扩散,但流速过大 则会导致树脂和再生剂接触时间不够,交换反应 不充分,再生程度降低。 实际工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适当选择流速,一 般以4~8m/h为宜。一般阳床再生流速比阴床要 大。
6.1 离子交换软化水处理
离子交换软化水处理是利用阳离子交换树脂中可交换的阳离子,把 水中所含的钙、镁离子交换出来,这一过程称为水的软化过程 最常用的是钠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或称钠离子交换树脂
一、钠型离子交换的过程
6.1 离子交换软化水处理 二、钠型离子交换后的水质变化
6.1 离子交换软化水处理 三、再生过程




树脂失效后的再生方式有多种,大致可分为静态 再生和动态再生两类。 静态再生可分为体内再生和体外再生,是将树脂 放在一定的容器内,用再生剂浸泡树脂,使其恢 复活性的方法。 动态再生又可分为顺流再生、逆流再生、对流再 生等。再生液和处理水的流向一致的称为顺流再 生,流向相反的称为逆流再生,再生液由上、下 两端同时进入,由中部集流管流出的称为对流再 生。 动态再生一般都是体内再生。
二、氢氧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工艺性能
三、氢氧型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工艺性能
四、离子交换除盐水处理的系统
五、离子交换除盐运行过程中交换器失效的控制
6.3 离子交换除盐水处理
四、离子交换除盐水处理的系统
6.3 离子交换除盐水处理
四、离子交换除盐水处理的系统
6.3 离子交换除盐水处理
四、离子交换除盐水处理的系统
2、再生剂的用量


一般来说,提高再生剂用量有助于树脂的再生程度的 提高,增加树脂的工作交换容量。但若无限制地增加 再生剂用量,不仅经济上难以承受,而且当再生剂用 量达到一定值时,再生程度的提高不再明显。再生剂 用量与再生程度的关系图见下图。 实践表明,顺流式Na型树脂, 再生剂用量一般为理论值的 2~3.5倍,强酸性H型树脂为 理论值的2~5倍;弱性树脂 ,其再生剂用量略大于理论 用量即可。
பைடு நூலகம்
1、体内再生


3)复床逆流再生 在阳树脂交换工作中,原水先自上通过交换柱上层的交换容量 大的弱型阳树脂,再通过交换柱下部的强型阳树脂;再生时, 再生剂(如HCl)自下进入交换柱首先再生强型阳树脂,再流 经上部再生交换容量大、容易再生的弱型阳树脂。对阴树脂的 再生过程与阳树脂相同,只是再生剂为NaOH。这种再生方式 比前面的逆流再生方式更能节约再生剂的用量,树脂再生程度 也好。 4)混床再生 混床系统的再生一般可分为分步再生和对流再生两种方式。分 步再生先将失效树脂用水或盐水反洗,使阴、阳树脂分层(阴 树脂在上,阳树脂在下);再生阴树脂时,NaOH从顶部引入 ,再生废液从阴、阳树脂的分界面的排液管引出;HCl从底部 通入再生阳树脂,废液同样从分界面的排液管排出;分步再生 时为了防止再生剂的“交叉污染”,需同时通入纯水。
6.2 离子交换软化及脱碱处理
二、氢型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H-Na离子交换
6.3 离子交换除盐水处理
一、离子交换除盐水处理的原理
6.3 离子交换除盐水处理
一、离子交换除盐水处理的原理
混合床离子交换器是指阳、阴两种离子交换树脂按一定比例混合 后装填于同一交换器内的离子交换器。简称为混合床。
6.3 离子交换除盐水处理
3、再生剂浓度


再生剂用量一定时,适当增加再生剂浓度,可提高再 生程度。但当浓度达到一定值时,交换容量达到最高 值,此时再增加浓度,交换容量反而下降。原因是由 于高浓度的再生剂使再生反应不均衡,引起树脂交换 基团受到过分压缩,造成树脂破碎,这样树脂的交换 容量反而下降了。 实际生产中,应根据不同情况通过试验确定最佳再生 剂浓度。一般来说Na型树脂用NaCl再生时采用5%~ 10%,H2SO4再生时,1%~2%。
6.4 离子交换设备
二、对流(逆流)再生离子交换器
对流再生离子交换器的工作过程为小反洗、再生、置换、清洗、运行、 大反洗。 由于对流再生离子交换器再生时顶压方式不同,可分为以下四种对流 再生的方法。
工作运行图
顺流再生图
工作运行图
逆流再生图
6.4 离子交换设备
三、分流再生固定床离子交换器
分流再生固定床结构基本上和逆流再生离子交换器相似,只是将中间排 液装置降低至设计的位置即可
6.4 离子交换设备
四、浮动床离子交换器
6.5 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方法



离子交换树脂的最大特点是失效后可以再生,使树脂 能在较长时期内反复使用,体现出离子交换村脂利用 效率高、成本低的优越性。 在离子交换的整个过程中,再生这一环节具有特殊的 意义。再生的进行状况不但对水质有着直接的影响, 而且,对制备高纯水的运转费用也有直接影响。因此 对再生过程中各技术参数和操作的研究有很重要的价 值。 从化学反应上讲,再生是交换的逆过程,显而易见, 树脂再生的目的,就是让失效的树脂尽可能地恢复或 接近原来树脂的工作状态。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Thanks!
对流再生是在树脂分层后,从床层的上下同时引入碱 和酸再生液对树脂进行再生,这种方式节约再生时间 ,但会消耗较多的再生液。 再生完成后从上、下两端同时通入纯水清洗树脂,然 后用压缩空气搅拌树脂使其混匀。

混床再生时,要严格控制再生酸、碱的用量和流速, 否则会造成分界面附近的两种树脂的交叉污染。在用 纯水清洗树脂时,当阴树脂层的pH=8,阳树脂层的 pH=5时,就可以停止冲洗,进行搅拌混合,不需要冲 至中性。
6.4 离子交换设备
一、顺流再生离子交换器
在顺流再生离子交换器中,运行(交换)时原水水流和再生时再生液 的流动方向均为由上向下,故称顺流
壳体内部自上而下由进水装 置、再生液分配装置、交换 剂层(离子交换树脂层)、 石英砂垫层和排水装置等组 成。
6.4 离子交换设备
一、顺流再生离子交换器
顺流再生离子交换器的工作过程有运行、反洗、再生、置换、正洗等 五个步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