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最该知道的10大科学定律及理论

合集下载

世界十大定律

世界十大定律

世界十大定律定律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事物之间必然发生的规律性联系。

在科学领域,定律是对自然现象的一种简洁、准确和普遍适用的描述。

在人文社会领域,定律是对人类行为和社会现象的一种概括和归纳。

本文将介绍世界十大定律,分别是: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是英国物理学家艾萨克·牛顿于1687年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提出的三条基本定律,它们分别是:第一定律:任何物体都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直到受到外力的作用。

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它上面的合力成正比,与它的质量成反比。

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共线的。

牛顿运动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础,它们适用于低速、大质量的物体,能够解释许多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如汽车行驶、飞机飞行、摩擦力等。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是热力学的基本定律之一,它表明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系统转移到另一个系统。

热力学第一定律可以用数学公式表示为:ΔU=Q−W其中,ΔU是系统内能的变化量,Q是系统吸收或放出的热量,W是系统对外做的功或外界对系统做的功。

热力学第一定律说明了能量守恒的原理,它适用于所有物质和过程,无论是开放还是封闭的系统。

摩尔定律摩尔定律是指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18-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而价格却减半。

摩尔定律由美国英特尔公司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于1965年提出,最初只是对半导体行业发展趋势的一个观察和预测,后来被广泛认为是计算机科技发展的一个指导原则。

摩尔定律反映了集成电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计算机性能的不断提升。

帕累托法则帕累托法则又称二八法则或二八原则,它是指在许多现象中,有百分之二十的因素决定了百分之八十的结果。

帕累托法则由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尔弗雷多·帕累托于19世纪末提出,最初是用来描述意大利社会中百分之二十的人拥有百分之八十的财富。

后来发现这个法则可以应用于许多领域,如管理、营销、教育、健康等。

10大著名定律

10大著名定律

10大著名定律1. 相对论(爱因斯坦相对论)相对论是爱因斯坦创立的一种物理理论,分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两个部分。

狭义相对论对于处于相对运动状态的物体之间的物理现象进行了描述,广义相对论则进一步将引力纳入了考虑范围。

相对论颠覆了牛顿力学的观念,提出了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描述了高速运动物体的时间膨胀、长度收缩等效应。

2. 万有引力定律(牛顿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在1687年提出的一条重要定律,描述了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根据该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这一定律解释了行星运动、天体吸积等现象,并为后来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3.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也称为能量守恒定律,表明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失,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这个定律指出了能量的守恒性质,为热力学研究提供了基础。

4. 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描述了自然界中的一个普遍趋势,即熵的增加。

熵是描述系统无序程度的物理量,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一个系统的熵总是趋向于增加,而不会自发减少。

这一定律解释了自然界中一切现象向着无序状态发展的趋势。

5. 波尔兹曼定律(熵的定义)波尔兹曼定律是热力学中描述熵的定义的定律。

根据这一定律,熵是衡量系统的无序程度的物理量,可以用能量的分布状态来表示。

熵的增加对应系统无序度的增加,从而符合了热力学第二定律。

6. 量子力学(波粒二象性)量子力学是描述微观粒子的行为的物理学理论,揭示了微观领域中的奇特现象。

其中,波粒二象性是量子力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指出微观粒子既可以表现出波动性质,又可以表现出粒子性质。

这一定律解释了光电效应、物质的波动性等现象。

7. 熵的不断增加(热力学第二定律)熵的不断增加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基本原则,它描述了自然界中一个普遍的趋势,即系统的无序程度总是趋向于增加。

这一定律对于解释自然界中各种现象具有重要意义,从宏观到微观的各个尺度都适用。

世界上神奇的十大定律是什么意思

世界上神奇的十大定律是什么意思

世界上神奇的十大定律是什么意思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中,存在着许多看似神奇却又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定律。

这些定律通常是通过人们对现实世界观察总结而来,既简单又深刻,贯穿于各个领域,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决策行为。

下面将介绍世界上被广泛认可的十大神奇定律,揭示它们的内涵和意义。

第一定律是“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源自于一位名叫墨菲的工程师,他总结了“任何事情如果有可能出错,就会出错”的经验。

这个定律告诉我们要在做事情时考虑到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充分准备和应对措施。

第二定律是“彼得原理”。

彼得原理认为“在一个等级制度的组织中,每个员工倾向于升到自己无法胜任的职位”。

这个定律警示我们在职业生涯中要谨慎选择职位,避免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以免影响工作效率和个人成长。

第三定律是“帕累托法则”。

帕累托法则也称为“20/80法则”,强调“20%的投入会产生80%的效果”。

这个定律提醒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要专注于重要的事情,善于选择优先级,提高效率和产出。

第四定律是“洛克定律”。

洛克定律指出“与任何一个系统有关的信息量达到一定的水平后,就会引起信息超载,反而降低系统整体的效率”。

这个定律提示我们要善于筛选信息,减少噪音干扰,保持专注和效率。

第五定律是“赫斯定律”。

赫斯定律告诉我们“新事物的接受往往是渐进的,而且伴随着挑战和抵抗”。

这个定律启示我们要有耐心和恒心,克服适应新环境和变革的困难,不断学习和成长。

第六定律是“彭德法则”。

彭德法则提醒我们“一件事情完成的时间往往取决于你有多少时间来完成”。

这个定律指导我们要有效规划时间,控制进度,避免拖延和浪费,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

第七定律是“墨菲的法则”。

墨菲的法则强调“不可能的事情总会发生”,暗示我们要对可能的风险和意外做好准备,谨慎应对突发状况,保持警惕和应变能力。

第八定律是“洛特卡原理”。

洛特卡原理认为“一个系统趋向于混乱的程度取决于其有序状态的可能性”。

这个定律提醒我们要保持秩序和规律,避免混乱和失控,提高效率和生产力。

世界十大神奇定律

世界十大神奇定律

世界十大神奇定律一、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定律是物理学中最基础的定律之一,由牛顿发现。

它表明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着引力,且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距离有关。

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对于解释行星运动、天体运动等具有重要意义。

二、光的折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是描述光在两种介质之间传播时的规律。

它表明光线在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并且入射角、折射角和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光的折射定律对于解释光的传播、光学器件设计等具有重要意义。

三、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也称能量守恒定律,它表明能量在物理系统中不会凭空产生或消失,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热力学第一定律对于解释能量转换、热力学循环等具有重要意义。

四、电磁感应定律电磁感应定律是描述磁场和电场相互作用的规律。

它表明当磁场的变化引起电场的变化时,会在电路中产生感应电流。

电磁感应定律对于解释电磁感应现象、电磁感应器件设计等具有重要意义。

五、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是描述黑体辐射的规律。

它表明黑体单位面积的辐射功率与其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

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对于解释黑体辐射、热辐射等具有重要意义。

六、量子力学原则量子力学原则是描述微观粒子行为的规律。

它表明微观粒子的性质和行为具有波粒二象性,即既可以表现为粒子又可以表现为波动。

量子力学原则对于解释微观粒子的行为、原子结构、量子力学计算等具有重要意义。

七、相对论相对论是描述物质和能量之间相互转化关系的理论。

它表明物质和能量之间存在等价关系,即质量可以转化为能量,能量也可以转化为质量。

相对论对于解释质能关系、粒子加速器原理等具有重要意义。

八、熵增定律熵增定律是描述热力学系统中熵的变化规律。

它表明热力学系统的熵总是趋向于增加,而不会减少。

熵增定律对于解释热力学过程、热力学平衡等具有重要意义。

九、量子霍尔效应量子霍尔效应是指在低温下,当二维电子气在垂直于其运动平面方向上的磁场作用下,出现电阻的量子化现象。

著名的十大定律

著名的十大定律

著名的十大定律
(1)第一定律:比尔·盖茨定律:任何东西都可以用更少的资源做得更快、更好。

(2)第二定律:摩根·弗里德曼定律:技术的发展会不断加速,而且会随时间减少。

(3)第三定律:库恩定律:技术的进步会导致成本的降低,而且会被广泛应用。

(4)第四定律:贝尔定律: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处理能力将按幂次指数增加。

(5)第五定律:庞加莱定律:科学也是一种技术,它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壮大。

(6)第六定律:莱布尼茨定律:技术水平的提升会使我们更容易实现梦想。

(7)第七定律:哈勃定律:技术的发展会带来更多的可能性,而不是解决当前的问题。

(8)第八定律:林纳斯·托瓦兹定律:技术的发展会为社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9)第九定律:费曼定律:技术的发展会促进社会进步。

(10)第十定律:香农定律:技术的发展会改变人类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我们最该知道的10 大科学定律及理论

我们最该知道的10 大科学定律及理论

我们最该知道的10大科学定律及理论10.众理论的敲砖石:大爆炸理论标准释义:大爆炸是描述宇宙诞生初始条件及其后续演化的宇宙学模型,其得到了当今科学研究和观测最广泛且最精确的支持。

目前一般所指的大爆炸观点为:宇宙是在过去有限的时间之前,由一个密度极大且温度极高的太初状态演变而来的(根据2010年所得到的最佳观测结果,这些初始状态大约存在于133亿年至139亿年前),并经过不断的膨胀到达今天的状态。

9.推算出宇宙年龄:哈勃定律标准释义:来自遥远星系光线的红移与它们的距离成正比。

该定律由哈勃和米尔顿·修默生在将近十年的观测之后,于1929年首先公式化,Vf=Hc×D(远离速率=哈勃常数×相对地球的距离),其在今天经常被援引作为支持大爆炸的一个重要证据,并成为宇宙膨胀理论的基础。

8.改变整个天文学:开普勒三定律标准释义:即行星运动定律,由开普勒发现的行星移动所遵守的三条简单定律。

第一定律:每一个行星都沿各自的椭圆轨道环绕太阳运行,而太阳则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中;第二定律:在相等时间内,太阳和运动着的行星的连线所扫过的面积都是相等的;第三定律:各个行星绕太阳公转周期的平方和它们的椭圆轨道的半长轴的立方成正比。

7.大部分理论的基石:万有引力定律标准释义:牛顿的普适万有引力定律表示为,任意两个质点通过连心线方向上的力相互吸引。

该引力的大小与它们的质量乘积成正比,与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与两物体的化学本质或物理状态以及中介物质无关。

该理论能够由一个已经写进今天高中物理课本的公式进行表述:F=G×[(m1m2)/r2]6.物理科学有了基本定理:牛顿运动定律标准释义:牛顿第一定律为惯性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建立起物体质量与加速度之间的联系;牛顿第三定律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

5.热力学基础基本完备:热力学三定律标准释义: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可以转变为功,功也可以转变为热,也就是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第二定律有几种表述方式,其中之一是不可能把热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第三定律,在热力学温度零度(即T=0开)时,一切完美晶体的熵值等于零。

世界著名的十大定律

世界著名的十大定律

世界著名的十大定律在人类探索世界和自身的历程中,许多伟大的思想家和科学家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总结出了一系列具有深远影响的定律。

这些定律不仅在科学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思维方式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了解世界著名的十大定律。

一、墨菲定律“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

”这就是墨菲定律。

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可能出现问题的情况时,不能心存侥幸,而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比如,你出门担心会下雨而带了伞,结果往往不会下雨;但你没带伞,却很可能遭遇倾盆大雨。

二、帕金森定律帕金森定律指出,在行政管理中,行政机构会像金字塔一样不断增多,行政人员会不断膨胀,每个人都很忙,但组织效率却越来越低下。

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官员们为了增加下属而制造出许多工作,导致机构臃肿、人浮于事。

三、彼得原理在一个等级制度中,每个职工趋向于上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地位,这就是彼得原理。

比如,一个优秀的销售员可能因为业绩出色而被提拔为销售经理,但他可能并不具备管理团队的能力。

四、羊群效应也被称为“从众心理”,是指人们经常受到多数人影响,从而跟从大众的思想或行为。

在投资领域,这种效应尤为明显。

当股市上涨时,很多人盲目跟风买入;当股市下跌时,又纷纷恐慌抛售。

五、木桶定律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块,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

这告诉我们,要想提高整体的水平和实力,不能只关注优势部分,更要补齐短板。

六、二八定律也叫关键少数法则,指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

例如,在企业中,往往 20%的客户贡献了 80%的利润。

七、马太效应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被称为马太效应。

在社会、经济等领域,这种现象普遍存在。

富有的人往往更容易获得财富,而贫困的人则更难摆脱贫困。

八、手表定律当一个人拥有两块以上的手表时,反而无法准确判断时间。

你应该知道的10个科学定律

你应该知道的10个科学定律

你应该知道的10 个科学定律你应该知道的10 个科学定律科学家们拥有很多手段可以用来描述自然和宇宙的运作过程。

他们常常会首先诉诸定律和理论。

那么两者有什么区别呢?科学定律往往可以用简单的数学表达式来描述,比如E = mc2 ;这是基于经验数据得出的特殊表达式,通常只适用于特定的条件。

例如,在上述方程中,c 表示光速。

而科学理论则常常试图在对特定现象进行观察和证据收集后再加以总结。

一般情况下——尽管并非总是如此——理论能从宏观角度揭示自然过程,并能够对此加以验证。

人们往往无法用一个精简的表达式或方程来描述科学理论,但是它确实可以解释一些基本的自然现象。

不管是理论还是定律,都得靠基本的科学方法验证得出,例如提出假设,检验假设,搜集(或搜集不到)经验证据,而后得到结论。

最后,如果该实验结果将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定律或理论的奠基石,那么其他科学家也必须能够再现该结果。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10 个你可能想再次重温的科学定律或理论,即便你可能也没那么常摆弄扫描电镜。

从大爆炸理论开始,到宇宙基本定律和进化论,最后,我们会遇到一些令人头痛的现象,然后探讨一下量子物理学。

10. 宇宙大爆炸理论如果你想了解一个科学定理,那就不该错过这个解释宇宙形成和发展过程的理论。

宇宙大爆炸理论基于埃德温•哈勃(Edwin Hubble)、乔治•勒梅特(Georges Lemaitre) 以及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等人的研究,其假定宇宙起源于140 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

起初,宇宙被局限在一个奇点中,其中包含了宇宙中所有的物质。

自那时起,宇宙一直在向外膨胀扩张,直到现在也是如此。

1965年,阿尔诺•彭齐亚斯(Arno Penzias )和罗伯特・威尔森( Robert Wilson )发现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cosmic microwave background radiation ),其后,宇宙大爆炸理论得到了科学界的广泛认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才能代表科学探索历程中的峥嵘?如果一个基础寥寥之人,试图想在最有限时间里掌握以一儆百的科学规律,那么他最该熟记的那些理论就是答案;如果换做一位科学家,那么他用过的最为根基、最普遍适用、最被公认且最难以撼动的定理,亦是答案。

请相信这两份答案不会有出入,它就是——当试图具体描述我们的自然和宇宙如何独立运作的时候,科学家们手里有很多工具可资选择,但一般他们更愿意将其归述成为定律和理论。

探索通信公司旗下的著名科普网站HowStuffWorks(意为“事物是如何工作的”),日前撰文列举了人们最应该首先知晓的10大科学定律,即“你所不可不知的10条内容”。

文章作者认为,科学家们最爱的定律和理论,两者区别在于:科学定律常常可以被精简成数学的表达方式,即公式,比如伟大的E=mc2。

这一类公式是基于大量实验数据上的一种特定表述,并且一般只有在某些特定条件存在时才能够成立。

至于理论,还拿E=mc2为例,只有C表示光在真空而不是其他环境里的传播速度时,才能够成立。

与言简意赅的规律不同,特定科学理论的目标,在于把对某种特殊现象进行的观察与所得到的证据进行综合。

除了少数特别情况,大多数时候,理论都是指对自然如何运作所作出的详实且可验证的表述。

我们并不需要将理论消减到只剩一两句话或者一个等式,但它确实包含着有关自然如何在“工作”的基本信息。

尽管定律与理论各有千秋,但离开了提出假设、验证前提、发现经验证据、作出总结等等最基本的科学方法作为支撑,都将是纸上谈兵。

而一个研究或实验结果,最终能否以定律或理论的身份登上教科书,还需要看其他的科学家能否重复该实验,并且获得相同的结果。

“我们最该知道的10大科学定律及理论”就是这样的内容。

或者有人会不屑:“它们难道不是我刚踏入科学门槛时就耳熟能详的条文吗?”又或有人会怀疑:“我可不是一个手拿试管或者执掌X射线的科研人员,也不是夜夜仰望星空的爱好者,在科学方面我的专业程度仅限于知道曾有个苹果掉下来砸到了牛顿(而据说这还可能是编纂的)。

”但依据文章建议,我们仍希望对前者起到温故知新的微末效应,将这10条各自领域里的典范,对比教材中严丝合缝的概念,一同试着尽量绕开深奥术语而通俗易懂阐释;也想告诉后者,尽量去理解这10个定律或理论,并像在看“十万个为什么”般的轻松,其无疑是一条通往基础科学的最佳捷径。

因此,这10条内容将采取便于理解也符合发展规律的倒述形式,从宇宙大爆炸这阶段开始,理解行星、描述引力,再到生命进化起步,最后一头钻进量子物理学,去会一会那世上最让人头晕的玩意。

10.众理论的敲砖石:大爆炸理论标准释义:大爆炸是描述宇宙诞生初始条件及其后续演化的宇宙学模型,其得到了当今科学研究和观测最广泛且最精确的支持。

目前一般所指的大爆炸观点为:宇宙是在过去有限的时间之前,由一个密度极大且温度极高的太初状态演变而来的(根据2010年所得到的最佳观测结果,这些初始状态大约存在于133亿年至139亿年前),并经过不断的膨胀到达今天的状态。

当有谁想要试着触碰一下深奥的科学理论,那么,从宇宙下手就对了,而解释宇宙如何发展至今的大爆炸理论就是最好选择。

这条理论的基础架构在埃德温·哈勃、乔治斯·勒梅特、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以及许多其他人士的研究之上,该理论说白了,就是假设宇宙开始于几乎140亿年前的一次重量级的爆炸。

当时的宇宙局限于一个奇点,包含了宇宙中的所有物质,宇宙原始的运动——保持向外扩张,在今天仍在进行着。

大爆炸理论能得到如此广泛的支持,离不开阿诺·彭齐亚斯和罗伯特·威尔逊的功劳。

他们架设的一台喇叭形状的天线,接收到了一种怎么都消除不掉的噪声信号,那就是宇宙的电磁辐射,即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正是最初的大爆炸使得现在整个宇宙都充满了这种可以检测到的微弱辐射,对应温度大约为3K。

[pagebreak]9.推算出宇宙年龄:哈勃定律标准释义:来自遥远星系光线的红移与它们的距离成正比。

该定律由哈勃和米尔顿·修默生在将近十年的观测之后,于1929年首先公式化,Vf=Hc×D(远离速率=哈勃常数×相对地球的距离),其在今天经常被援引作为支持大爆炸的一个重要证据,并成为宇宙膨胀理论的基础。

这里涉及一个前文提到的人,埃德温·哈勃。

此人对宇宙学的贡献值得让人来回溯下他的事迹:在20世纪20年代呼啸掠过、大萧条蹒跚而至的岁月里,哈勃却演绎了突破性的天文研究——他不仅证明除了银河系外还有其他星系的存在,还发现了那些星系正以远离银河系的方向运动,而他公式中的远离速率就是星系后退的速度,哈勃常数指的是宇宙膨胀速率的参数,而相对地球的距离主体也是这些星系。

但据说,被尊为星系天文学创始人的哈勃本人却非常不喜欢“星系”一词,坚称其为“河外星云”。

随着时间流逝,斗转星移,哈勃常数值也发生着变化,但这并没很大关系。

重要的是,正是该定律帮助量化了宇宙各星系的运动,推算遥远星系的距离。

而“宇宙是由许多星系组成”的概念的提出,以及发现这些星系的运动可以追溯至大爆炸,它们都使哈勃定律就像同样以此人命名的天文望远镜般著名。

8.改变整个天文学:开普勒三定律标准释义:即行星运动定律,由开普勒发现的行星移动所遵守的三条简单定律。

第一定律:每一个行星都沿各自的椭圆轨道环绕太阳运行,而太阳则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中;第二定律:在相等时间内,太阳和运动着的行星的连线所扫过的面积都是相等的;第三定律:各个行星绕太阳公转周期的平方和它们的椭圆轨道的半长轴的立方成正比。

围绕着行星的运行轨道,尤其是它们是否以太阳为中心,科学家与宗教领袖以及自己的同行进行了长达数个世纪的争斗。

16世纪时,哥白尼提出了在当时引发巨大争议的日心说理论,认为行星是以太阳而不是地球为中心进行运行的。

此后第谷·布拉赫等人也相继有所论述。

但真正为行星运动学建立明确科学基础的,是约翰内斯·开普勒。

开普勒于17世纪早期提出的行星运动三大定律,描述了行星是如何围绕太阳运动的。

第一定律,又被称为椭圆定律;第二定律,又被称面积定律,换句话解释该定律,就是说如果你连续30天跟踪测算地球与太阳之间连线随地球运动所形成面积,就会发现不管地球在轨道的哪个位置,也不管何时开始测算,结果都是一样的。

至于第三定律,也称调和定律,它使得我们能够建立起一个行星轨道周期与距太阳远近之间的明确关系。

比如金星这样非常靠近太阳的行星,就有着比海王星短得多的轨道运行周期。

正是这三条定律,彻底摧毁了托勒密复杂的宇宙体系。

7.大部分理论的基石:万有引力定律标准释义:牛顿的普适万有引力定律表示为,任意两个质点通过连心线方向上的力相互吸引。

该引力的大小与它们的质量乘积成正比,与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与两物体的化学本质或物理状态以及中介物质无关。

该理论能够由一个已经写进今天高中物理课本的公式进行表述:F=G×[(m1m2)/r2]尽管今天人们将其看作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当艾萨克·牛顿在300多年前提出万有引力学说的时候,无疑是当时最具有革命性的重大事件。

牛顿提出的理论可以简单表述为:任何两个物体,不管各自质量如何,相互之间都会发生作用力,而质量越大的东西产生的引力越大。

公式中,F指两个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用“牛顿”作为计量单位;m1和m2分别代表两个物体的质量;r为两者之间的距离;G是引力常数。

这是多种实践条件下都相当精确的定律,但物理学发展至今,人们已经知道牛顿对重力描述的不完美性。

然而,该定律仍不失为迄今所有科学中最实用的概念之一,它简单、易学、且涵盖面很广,以至于在广义相对论初问世的一段时间内都甚少有人问津。

更有意义的是,万有引力定律让渺小的人类获得了计算庞大星球之间引力的能力,并且在发射轨道卫星与测绘探月航线等方面尤其有用。

[pagebreak]6.物理科学有了基本定理:牛顿运动定律标准释义:牛顿第一定律为惯性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建立起物体质量与加速度之间的联系;牛顿第三定律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

还是牛顿。

每当我们谈论起这位人类历史上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总不由得从他最著名的力学三大定律开始。

因为这些简洁而优雅的定律,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

简单理解三大定律的意义,其第一条就让我们知道,滚动的皮球之所以能够在地板上运动,必定是受到外力的推动。

这外力可能是与地板之间的摩擦,也许是小孩子踢出的一脚。

第二定律以F=ma这个公式表述,同时也意味着一个具有方向性的矢量。

那个皮球滚过地板时,因为加速度的原因,获得了一个指向滚动方向的矢量。

通过它便能够计算出皮球所受到的作用力。

第三定律相当简洁,也最为人们所熟知,其意思无外乎,用手指随便戳戳哪个物体的表面,它们都将用同等的力量进行回应。

5.热力学基础基本完备:热力学三定律标准释义: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可以转变为功,功也可以转变为热,也就是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第二定律有几种表述方式,其中之一是不可能把热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第三定律,在热力学温度零度(即T=0开)时,一切完美晶体的熵值等于零。

英国物理学家和小说家查尔斯·珀西·斯诺曾经有一段非常著名的论述:“不懂得热力学第二定律的非科学家,就像一个从没读过莎士比亚的科学家一样。

”斯诺的言语意在批评科学与人文之间“两种文化”的隔绝与分裂,但却无意中在文人圈里“捧红”了热力学第二定律。

其实,斯诺的论述确实强调并呼吁人文学者都应该去了解一下它的重要性。

热力学是研究系统中能量运动的科学。

这里的系统既可以是一台发动机,也可以是炽热的地核。

斯诺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将其精简成为以下若干条基本规则:你赢不了、你无法实现收支平衡、你无法退出游戏。

该如何理解这些说法呢?首先来看所谓的“你赢不了”。

斯诺的意思是指既然物质与能量是守恒关系,在能量转换过程中,我们无法实现一种能量形式到另一种的对等转换而不损失一部分能量。

就像如果要发动机做功,就必须提供热能一样。

即便是在一个完美极致的封闭空间中,部分热量依然将不可避免地散逸到外部世界中去。

而这就引发了第二定律——你实现不了收支平衡。

鉴于熵的无限增加,我们无法返回或保持相同的能量状态。

因为熵总是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区域流动。

而有熵的存在,也是永动机不可能出现的原因。

最后是第三定律——无法退出的游戏。

这里要涉及到绝对零度,即理论上可能达到的最低温度,一般指零开尔文(零下273.15摄氏度或零下459.67华氏度)。

第三定律的表述为,当系统达到绝对零度时,分子将停止一切运动,即没动能,熵也能达到理论上的最低值。

但现实世界中,即使在宇宙的深处,达到绝对零度也是不可能的。

你只能无限地接近所谓的终点。

4.公元前200年的大智慧:阿基米德定律标准释义:物理学中的阿基米德定律,即阿基米德浮力原理,是指浸在静止流体中的物体受到流体作用的合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流体的重力,这个合力称为浮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