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酸酶在畜禽饲料中的应用
表1.植酸酶在畜禽各类饲料中的应用方法

植酸酶的使用方法(实例)
1.溢多利植酸酶在畜、禽配合饲料中的使用:
植酸酶在畜、禽饲料产品中替代磷酸氢钙的方法:(以每克含5000单位植酸酶为例) 在肉鸡、肉鸭、肉猪饲料中: 每吨饲料添加植酸酶100克生长前期(小、中号料)替代量30-50%;
生长后期(大号料)替代量50-75%,产蛋鸡、鸭每吨饲料添加植酸酶80克替代量50-75%具体
2.
比例折算添加如:配合饲料中每吨饲料添加100克的植酸酶4%的预混料经折算后为每吨添加2500克的植酸酶。
3.浓缩饲料添加植酸酶: 浓缩饲料配方中植酸酶的添加量按在配合饲料中的添加量和预混料在配合料中的添加比例折算添加如:配合饲料中每吨饲料添加100克的植酸酶20%(1:5)的肉猪浓缩料经折算后为,每吨添加的植酸酶为500克;40%(1:2.5)的肉鸡浓缩料为250克;35%(1:2.86)的蛋鸡浓缩料经折算后,
2
以上仅供参考
广东溢多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中心提供参考
2006-02--26
3。
植酸酶的发酵生产及应用

植酸酶的发酵生产及应用植酸酶是一种能够水解植酸的酶类,在发酵生产和应用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从植酸酶的发酵生产和应用两个方面进行详细的探讨。
首先,植酸酶的发酵生产。
目前植酸酶的发酵生产主要采用真菌发酵的方法。
常用的真菌有产酸曲霉、黄曲霉、木霉等。
发酵过程主要包括菌种培养、培养基制备、发酵过程控制等几个步骤。
首先,菌种培养是植酸酶发酵生产的首要步骤。
优良的菌株是植酸酶产生的关键,需要通过筛选获得。
一般通过在选择性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利用染色剂或基因工程方法筛选得到高产酶菌株。
其次,培养基的制备对植酸酶的产量和质量也有直接影响。
植酸酶的合成需要碳源、氮源、矿质盐和适宜的pH等,因此,优化培养基的配方十分重要。
常用的碳源有蔗糖、葡萄糖等,氮源有蛋白酵解物、酵母粉等。
此外,培养基pH的调节也是关键之一,一般在酸性环境下植酸酶的产量较高。
最后,发酵过程的控制也是影响植酸酶产量的重要因素。
温度、pH、氧气供应等都会影响菌体的生长和酶的合成。
一般发酵温度在25-30摄氏度之间,发酵时间约为48-72小时。
其次,植酸酶的应用领域广泛。
由于植酸酶能够降解植物组织中的植酸,因此在农业、饲料、食品加工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植酸酶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主要是改善土壤中的磷素利用率。
土壤中的磷素主要以植酸形式存在,但植酸对植物来说是不可利用的。
通过添加植酸酶可以将土壤中的植酸降解为可利用的无机磷,提高植物对磷素的吸收利用率,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在饲料领域,植酸酶的应用主要是改善畜禽对植物饲料的饲用价值。
植物饲料中植酸的含量较高,会对畜禽的消化系统造成不利影响。
通过添加植酸酶,可以降解植酸,提高植物饲料的能量价值和营养利用率。
在食品加工领域,植酸酶的应用主要是改善食品品质和可溶性磷含量。
植酸对人体来说是不可消化的,容易形成不可溶性盐类。
在食品制作过程中,通过添加植酸酶,可以将食品中的植酸降解为可溶性磷,提高食品的可溶性磷含量,同时改善食品的品质。
植酸酶在猪、鸡日粮中的应用及应注意的问题

植酸酶在猪、鸡日粮中的应用及应注意的问题植物饲料中普遍存在植酸或植酸盐,其中大部分磷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
植酸能与金属离子如钙离子、铁离子、锌离子、铜离子等形成稳定的络合物?植酸盐,还能与蛋白质、淀粉结合,使内源性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的活性降低,使各养分的消化率明显下降。
植酸不被单胃动物所汲取,大部分以粪便形式被排出体外,不但大大降低了磷的利用率,还造成了环境污染,特殊是水的污染。
近些年来,植酸酶作为一种新型饲料添加剂越来越受到饲料工业专家和技术人员的关注,是催化植酸(肌醇六磷酸)及植物盐水解成肌醇与磷酸(或磷酸盐)一类酶的总称,主要来源为植物和微生物。
单胃动物对磷酸盐中磷的利用率很低。
大量研究证明,在猪、鸡日粮中添加植酸酶,能有效的提高植酸磷的利用率,削减无机磷补充量,降低排泄物中磷的含量。
此外日粮中添加植酸酶能解除植酸对铁、锌、钙、铜等元素的络和作用,从而提高了这些矿物元素的利用率。
加入WTO以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保意识的加强,以及企业规模化养殖的飞速发展,人们对解决饲料中磷的利用率及磷的污染问题越来越重视,而提高磷的利用率,以及解决其污染问题的最佳途径应是在日粮中添加植酸酶。
1、植酸酶在猪、鸡日粮中的应用植酸酶在猪、鸡日粮中的应用,已被许多国内、外专家和技术人员在试验和实践中证明,以下是对其以往研究成果的简洁总结。
Simons等(1993)和Vah等(1994)的试验表明,在产蛋鸡的整个产蛋期,植酸酶可取代无机磷的添加,并且提高了钙的利用率。
Jeroch等(1994)在总磷(TP)为0.33%蛋鸡中添加500U/kg植酸酶可使蛋壳强度提高11.3%。
宋金彩等(2000)在AP0.183%日粮中添加175U/kg或300U/kg的植酸酶,蛋壳强度高于未加酶组。
蛋鸡日粮中添加300FTU/kg植酸酶,日粮中磷(无论是TP或AP)含量应降低0.1%(Gary,1996;Boilng,2000)。
植酸酶在饲料中的应用与研究

高 的酶 活 性 。这 样 就 更 适 合 于 在 饲 料 中 使 用 。 大多数 微生 物植 酸 酶酶 活性 的最 适 温度 在 4 5~ 6 c 范 围内 , 0I C 个别 可 高达 7 ℃ 。一 般认 为 , 生 7 微
生 产 中植 酸 酶在 肉仔鸡 和猪 的 日粮 中 替代 磷 酸 氢 钙 的比例仍 十分 有 限 , 植酸 酶在 畜禽 日粮 中的 应用 潜力 尚未得 到 充 分 发 挥 。这说 明 消化 道 内 环境 条件 与植 酸 酶催 化 反 应 的 最适 条件 存 在 较
大差 异 。微 生 物植 酸 酶 具 有 酶 和蛋 白质 双 重 特
为 稳定 。在通 常 饲料 加工 温 度 7 0—8 ℃ 的情 况 0
下, 小麦 、 麦 等 的植 酸 酶 极 易 失 去 活性 。微 生 大 物植 酸 酶所 耐 受 的 p 值 范 围较 大 多 数 植 物 性 H 植酸 酶 要 宽 ( aaf ,94 , Plu 等 19 ) 一般 在 p 25~ l H.
丁培 君 : 酸 酶 在 饲 料 中 的应 用 与研 究 植
一
1 一 9
植 酸 酶 在 饲 料 中 的 应 用 与 研 究
丁培 君
( 山东 省文 登市 畜牧局 , 登 文
240 ) 6 4 0
摘
一
要 : 酸又 名肌 醇六磷 酸 , 植 物蛋 白 源 中的 主要 抗 营 养 因子 之 一 , 泛存 在 于植 植 是 广
关键 词 : 酸 酶 ; 用 ; 究 植 应 研
植酸酶在家禽饲养中的应用

6结语
植酸酶以其特异性酶活性消除植物性饲料中 植酸的抗营养作用,提高磷及多种微量矿物元素 的利用率,提高胃肠道消化酶的活性,改善禽类生
A,waibel P E,Hermes I,et a1.Effect of Dietary
on
PhosphOrus,CalciulⅡ,and Phytase owing
收稿日期:2008—1卜12
万方数据
・10・
专题综述
植酸酶在家禽饲养中的应用一吴宗明,等
且认为植酸酶能够部分替代磷酸氢钙。 3.2植酸酶对鸭钙磷利用率及其他矿物元素沉 积的影响袁缨等n31在低有效磷日粮中添加植酸 酶,能够提高肉鸭对植酸磷、总磷、钙的利用率,减 少排泄物中植酸磷、总磷和钙的含量(p<0.05); 提高肉鸭胫骨中灰分,灰分中钙、磷,血清中无机 磷的含量(p<0.05),但对血清中钙含量无显著影 响;提高了肉鸭对锰、锌的利用率,但降低了对铜、 铁的利用率(P<0.05);促进了肉鸭肝脏中锰、锌 的沉积,但降低了铜、铁在肝脏中的沉积(p< 0.05)。陆伟等[141试验表明,在相对低水平的无机 磷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可使鸭生长性能改善,提高 胫骨中灰份、钙磷的沉积,提高钙、总磷和植酸磷 的利用率,并减少粪磷的排出,同时使血钙、血磷 浓度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维持在正常水平。
g,
添加植酸酶,能显著提高日增重,降低料肉比,对 蛋鸭的产蛋性能也有很大的提高。ORBAN等[10]报 道,在日粮中添加0.05%和O.07%的植酸酶,均能 提高血磷的浓度和增加日增重;添加0.06%~ O.08%植酸酶来代替磷酸二氢钙,可以提高鸭的生 长性能和预防腿病的发生,与直接加无机磷效果 相近。孙淑霞等…1在种番鸭饲料中各添加0.05% 植酸酶和中性蛋白酶,结果发现提高了种番鸭的 产蛋量和受精率,改善了种番鸭料蛋比和蛋重。杨 群辉等[121报道,在肉鸭饲料中添加植酸酶提高了 肉鸭的日增重并降低了料重比,在0—3周,以植酸 酶添加量为500 PU/kg组效果最好,而在4—6周 则以植酸酶添加量为700 PU/kg组效果最佳,并
植酸酶在畜禽营养中的应用

植酸酶在畜禽营养中的应用吴佩【摘要】近年来植酸酶在畜牧业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其使用效果也得到认同。
本文针对当前植酸酶在畜牧业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探讨植酸酶应用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总结了合理使用植酸酶的原则,为在畜禽饲养管理中合理应用植酸酶提供指导。
【关键词】植酸酶;畜禽植酸酶是催化植酸及其盐类水解为肌醇与磷酸(盐)的一类酶的总称,属磷酸单酯水解酶。
植酸酶具有特殊的空间结构,能够依次分离植酸分子中的磷,将植酸(盐)降解为肌醇和无机磷,同时释放出与植酸(盐)结合的其它营养物质,改善营养成分的吸收和利用。
动物体内植酸酶的来源有四种:①小肠粘膜处产生的植酸酶。
由于酶活太低,降解作用较弱,可以忽略不计;②大肠内微生物产生的植酸酶。
同小肠粘膜处产生的植酸酶酶活差不多,也可忽略不计;③植物性原料本身具有的植酸酶。
其活性受饲料热处理程度的影响,易失去活性;即使用作粉料,这部分酶活对植酸的降解亦并不具有实质性的意义;④外源添加的植酸酶[1]。
1植酸酶对养分利用率及畜禽生产性能的影响植物性饲料原料中大约60%~80%磷以植酸盐形式存在,表1中列出了一些常见饲料原料中植酸磷的含量。
在猪和鸡肠道内平均每摩尔植酸能够结合3~6 mol钙形成不溶性植酸钙,降低钙和磷利用率。
植酸还可络合微量元素使其难以被动物吸收利用,其中络合Zn2+和Cu2+能力最强。
此外,植酸对蛋白质和氨基酸吸收也存在负面作用。
在动物胃肠道内植酸能抑制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的作用。
在酸性条件下,植酸的碱性磷酸基团结合赖氨酸、组氨酸和精氨酸等;在中性条件下,一些氨基酸的羧基还可与植酸、或与植酸结合的二价或三价金属离子络合形成植酸-蛋白质或植酸-金属离子-蛋白质复合物,从而降低蛋白质利用率。
原料总磷非植酸磷植酸磷占植酸的百分比玉米 0.28 0.08 71.5大麦 0.36 0.17 52.8麦麸 1.15 0.20 82.5豆粕(CP 44%) 0.65 0.27 58.5豆粕(CP 48%) 0.62 0.22 64.5棉子粕(CP 41%) 0.97 0.22 77.4菜籽粕(CP38%) 1.17 0.30 74.4葵花籽粕(CP 45%) 1.00 0.16 84表1 一些常见原料中植酸磷的含量(%)1.1 对磷钙及微量元素利用率的影响1.1.1 对磷钙利用率的影响董国忠等研究结果表明,添加植酸酶未减少生长期的养分排泄量,但使肥育期猪的粪中磷的排泄量减少34%[2]。
植酸酶在畜禽饲料中的应用

( c ol f g c l r n i oy S a g m J oT n nvr t, h nh i 2 1 0 ) S h o o r ut ea dBo g , h nh i o gU i sy S a g a, 0 1 A i u l a ei 1
Ab t a t n f r l e d o n ma n o lr sr c :I o mua fe fa i la d p u ty,mo to h o p o u x ssi ef r o s ft eph s h r se it n t om f h
分子最多可以结合 6 个磷酸根 ( 一般只结合 3 — 5 ) 为 肌 醇 六 磷 酸 ( 植 酸 ) 分 子 量 为 个 , 正 , 6 00 , 6 .8 比重为 15 , .6 所结合磷的最高含量可达 2 .6 8 1%。由于畜禽消化道内缺乏内源性植酸酶 ( ht e , P y s) 不能使 日粮 中的植 酸磷 转化 为可吸 a 收的有效磷 ( P , A ) 因而畜禽只能利用 日粮中 T P 的3 % ( R ,94 。美国肯塔基大学经过 1 3 N C 19 ) O 年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 猪鸡只能利用玉米中磷的
1 % 一 0 , 粕 中 的 2% 一3 % 。 因此 为 满 0 2% 豆 5 5
下, 前 1 目 克无机磷的价格已 超过 1 兔伪质蛋自
质的价格, 增加了饲料成本 ; ③大量使用\c DP
仅使我国有限的无机磷资源更趋匮乏 , 而且 由于 粪磷量的增加而加剧 了对环境的污染 ; ④植酸在 消化道内仍然起抗营养作用 。因此 , 提高 日 中 粮 植酸磷 的利用率 , 减少无机磷的用量 , 已成 为畜 禽生产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植酸酶( 即肌醇六磷酸水解酶 ) 为磷酸单脂 水 解 酶 , 磷 酸 酶 的一种 特 殊类 型 , 可 以通 过 是 它 催化水解反应将磷酸盐从植 酸及其盐中释放 出
植酸酶在仔猪饲料中的应用

植酸酶在仔猪饲料中的应用在试验条件下,猪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可而使总磷的消化率提高9~24百分点,磷的利用率提高50%~74%,猪的生长速度、饲料利用率、蛋白质及钙质矿物质元素的沉积都有不同的提高。
GLCromwell(1991)报道,500FTU/kg植酸酶使1/3的植酸磷被分解,猪粪磷排出量减少34%一54%。
添加500FTU/kg植酸酶使仔猪平均增质量提高l2%~l6%,饲料转化率提高6%,磷的利用率提高28%~84%。
添加l000FTU/kg植酸酶使玉米一豆粕中磷的利用率提高43%~57%。
Lei等(1993)报道,在体质量为8.18kg的断奶仔猪日粮中用750FTU/kg植酸酶替代全数无机磷后,显著提高磷沉积量,粪中磷排泄量也相应降低(P<0.001),血液血液中同磷和钙及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接近正常水平。
但要维持仔猪正常血清磷和钙水平,植酸酶的添加量需达到l250U/kg。
Young等(1993)报道,日粮中添加l000FTU/kg植酸酶,孕期仔猪的增质量速度、磷消化率、血清磷、大腿骨灰分和磷含量等指标与上臂添加0.17%无机磷相近。
Chiang等(1997)报道,用l000FTU/kg植酸酶全部替代体质量为20kg至育成期仔猪日粮中的无机磷,仍可维持仔猪正常生长和骨骸强度。
高春生等(2006)研究植酸酶对(21±2)日龄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对植酸磷代谢的影响,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平均曰增质量提高,其中1000和1500FTU/kg植酸酶移除组差异显著,平均日采食数目升高,可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和磷的吸收,降低料肉比。
陈文等(2006)试验表明,在不同能量水平的仔猪日粮中添加750FTU/kg植酸酶可提高长白×昌明杂交仔猪的生长性能,降低仔猪增质量的饲料精确度效率。
降低仔猪饲粮有效磷则降低仔猪的生长,但增加仔猪增质量的产品质量饲养成本。
0.26%的低钾饲粮中添加750FTU/kg植酸酶,仔猪的生长性能持平或高于0.36%的高磷饲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酸酶在畜禽饲料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09-7-22 16:38:26访问次数:216
植酸盐的化学名称是肌醇六磷酸盐,广泛存在于谷物、豆类和油料作物中。
植酸盐中的磷称为植酸磷,在谷物、豆类和油料作物中含量约为1%~2%,约占总磷的60%~80%。
植酸盐非常稳定,由于单胃动物本身不能分泌分解植酸盐的植酸酶,故植酸磷基本无法被单胃动物利用,造成饲料中磷相对不足,需另外添加无机磷,同时,饲料中大量没有被利用的磷随粪便排出体外,造成环境污染。
植酸酶属于磷酸单酯水解酶,可催化植酸盐的水解,使植酸盐中的磷以磷酸根的形式分离出来从而被动物吸收,提高磷的利用率,降低环境磷污染。
2 植酸酶的种类、特性、作用机理、酶活单位和当量值
2.1 植酸酶的种类
①.按来源不同可分为微生物植酸酶、植物性植酸酶和动物性植酸酶。
②.按作用方式不同可分为3-植酸酶和6-植酸酶。
3-植酸酶,存在于植物、霉菌和细菌中,需Mg2+参与反应,性质稳定,耐酸、耐高温,在饲料工业中已被广泛使用; 6-植酸酶只存在于植物中,适宜pH范围5.0~5.5,对温度较敏感,在60℃~65℃以上极易被破坏。
③.按加工工艺不同可分为粉状、颗粒状和液体状植酸酶。
粉状植酸酶在高温、高湿环境中易失活;脂肪包被颗粒型植酸酶在高温下脂肪膜易被融化,使植酸酶被释放出来而失活;因植酸酶在饲料中添加量极小,对喷涂精度要求高,故液体状植酸酶在饲料工业中较少使用;经特殊镶嵌成型的颗粒状植酸酶,热稳定性高,储存期长,在动物体内释放速度快,流动性好。
④.按酶促反应的PH有效作用范围可分为酸性植酸酶和中性植酸酶。
适用于畜禽的pH2.5-5.5有效作用范围为酸性植酸酶,适用于鲤科鱼类的pH7.0~7.5有效作用范围为中性植酸酶。
2.2 植酸酶的特性
植酸酶属于磷酸单酯水解酶,是一种特殊的酸性磷酸酶,适合的pH值在4~6之间,对温度的适应性
要求较高,一般适宜的温度在46℃~57℃之间,当超过60℃时,植酸酶的活性有部分损失,温度达70℃时,则酶活性大部分丧失。
经过制粒镶嵌成型的植酸酶,最高耐温达85℃。
2.3 植酸酶的作用机理
植酸酶能将植酸分解成为肌醇和磷酸。
植酸酶将植酸分子上的磷酸基团逐个切下,形成IP5、IP4、IP3、IP的中间产物,终产物为肌醇和磷酸。
微生物产生的3-植酸酶作用于植酸时,首先从植酸的第3碳位点开始水解酯键而释放出无机磷,然后再依次释放出其它碳位点的磷,最终酯解整个植酸分子,此酶需要Mg2+参与催化过程。
来源于植物的6-植酸酶,它首先在植酸的第6碳位点开始催化而释放出无机磷。
从理论上讲1
克植酸完全分解可释放出281.6毫克的无机磷。
植酸酶只能将植酸分解为肌醇和磷酸酯,不能彻底分解成肌醇和磷酸,要彻底分解肌醇磷酸酯,需酸性磷酸酶的帮助,酸性磷酸酶可以将单磷酸酯、二磷酸酯分解成肌醇和磷酸。
2.4 植酸酶活性的定义
植酸酶的1个酶活单位是指在pH5.5、温度37℃条件下,每分钟从0.0051mol/L植酸钠溶液中释放出1毫摩尔无机磷所需酶的数量。
2.5 植酸酶的当量值
使植酸酶水解植酸,释放1克的磷,每千克日粮需添加植酸酶的单位数称为植酸酶的当量值。
不同动物,其当量值不同,产蛋鸡为250U/kg日粮,肉仔鸡为900U/kg日粮,猪为600U/kg日粮。
3 植酸酶的潜在营养价值
由于植酸酶的潜在营养价值,饲料中添加植酸酶能释放出被植酸络合的磷、钙等矿物元素、蛋白质、氨基酸、淀粉和脂类等营养物质,消除植酸的抗营养作用,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和畜禽的生产性能。
当每吨蛋鸡饲料中添加100克(含5000U/kg)植酸酶时,可分别提高代谢能10kcal/kg、蛋白质0.3%、赖氨酸0.013%、含硫氨基酸0.012%、苏氨酸0.01%、异亮氨酸0.0125%;每吨肉鸡饲料中添加150克(含5000U/kg)植酸酶时,可分别提高代谢能15kcal/kg、蛋白质0.375%、赖氨酸0.018%、含硫氨基酸0.015%、苏氨酸0.015%、异亮氨酸0.021%;每吨猪饲料中添加150克(含5000U/kg)植酸酶时,可分别提高消化能20kcal/kg、蛋白质0.36%、赖氨酸0.021%、蛋氨酸0.01%、苏氨酸0.0175%、缬氨酸0.015%、异亮氨酸0.0115%。
4 植酸酶的优点
4.1 植酸酶的应用,可使无机磷的用量大幅度降低,甚至可以完全被替代,在节约饲料成本的同时,还能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
张若寒等(1997,中国畜牧杂志)在蛋鸡试验中每吨饲料用60克植酸酶(含5000U/kg)代替0.6%磷酸氢钙,使蛋鸡产蛋率提高0.66%,破蛋率下降9.3%。
王文杰等(1999,中国饲料)在猪试验中,
每吨饲料用100克植酸酶(含5000U/kg)代替0.63%磷酸氢钙,使猪日增重增加0.02kg~0.04kg。
龚利敏等(2000,中国畜牧杂志)在绍兴麻鸭试验中,每吨饲料用100克植酸酶(含5000U/kg)代替1.3%磷酸氢钙,可使每吨饲料成本降低23.72元,产蛋率提高13.9%,料蛋比降低9.5%。
杨群辉等(2002,饲料博览)在樱桃谷鸭试验中,在0~3周龄每吨饲料中用100克植酸酶(含5000U/kg)代替0.58%磷酸氢钙,使鸭日增重提高6.4%,在4~6周龄每吨饲料中用140克植酸酶(含5000U/kg)代替0.58%磷酸氢钙,使鸭日增重提高17.5%,料重比下降15%。
4.2 由于植酸酶的潜在营养价值,可提高饲料中钙、锌、铜、镁、铁等矿物元素的生物学利用率,增加饲料中蛋白质、氨基酸、淀粉和脂类等营养物质的利用率。
冯玉兰等(2000,动物营养学报)在肉仔鸡试验中,添加500U/kg植酸酶组分别与低磷组和无机磷组相比,10~40日龄肉仔鸡血清中Ca、P、Zn含量分提高0.19%、33.8%、11.43%和7.92%、14.25%、0.00%;胫骨灰中Ca、P、Zn含量分别比低磷组和无机磷组提高7.57%、3.72%、2.56%和0.52%、0.62%、8.11%。
Mron等(1994)研究发现,植酸酶能提高猪回肠氮消化率和氮存留,800U/kg 黑曲霉植酸酶可使氮沉积增加,日氮排出量减少
5.5g,日粮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质的回肠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1.2%~1.9%、1.1%~1.9%、1.6%~2.5%,赖氨酸、蛋氨酸、胱氨酸、色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等氨基酸的回肠表观消化率,提高幅度分别为0.9%~2.4%、1.1%~3.9%、0.4%~3.6%、1.2%~4.4%、0.3%~2.1%、1.8%~2.9%。
4.3 植酸酶的应用,能使畜禽充分利用饲料原料中的植酸磷,使畜禽粪尿中磷的排泄量减少40%~60%,大大降低了磷对环境的污染。
4.4 植酸酶代替部分磷酸氢钙,可减少因磷酸氢钙中氟和重金属超标给畜禽带来的危害。
4.5 使用植酸酶,可降低无机钙盐和磷盐的添加量,从而降低饲料原料的系酸力,对于提高幼龄畜禽对饲料的消化率、降低腹泻、水肿病的发生,具有一定作用。
5 畜禽饲料中应用植酸酶的基本原则
5.1 准确计算基础日粮中植酸磷的水平,以确定植酸酶的添加量。
添加植酸酶时,基础日粮中植酸磷应占0.2%左右,以提供必要数量的植酸酶水解底物。
5.2 掌握各种畜禽的植酸酶当量值,用经济学手段衡量应用植酸酶或磷酸氢钙解决磷源的利弊。
产蛋鸡与肉鸡、猪相比,其植酸酶的当量值(250U/kg日粮)最低,故在产蛋鸡饲料中添加植酸酶是最有利的。
5.3 基础日粮中维生素D3要充足,VD3与植酸酶有协同作用,有利于发挥植酸酶的添加效应。
5.4 基础日粮中钙水平不可过高,否则影响植酸酶活性。
钙磷比例要适当,当植酸酶释放饲料中0.1%有效磷时,同时可提供0.1%的可吸收钙,则日粮中钙水平应相应降低0.1%。
考虑到植酸酶的潜在营养价值,配制日粮时其蛋白质、氨基酸水平可略为降低。
5.5 避免高温制粒,因高温制粒会使部分植酸酶失活,添加时应考虑其安全裕量。
最好在粉状饲料中添加植酸酶或采用制粒后的后喷涂方式添加植酸酶。
6 结语
畜禽饲料中添加植酸酶替代部分或全部磷酸氢钙,不仅可以提高畜禽对植酸磷的利用率,降低饲料成本,腾出配方空间,以提高日粮的能量等营养物质的浓度。
此外,还可利用植酸酶的潜在营养价值,提高畜禽对蛋白质、氨基酸、淀粉、脂类和矿物元素等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增加畜禽采食量,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降低畜禽粪尿中磷和氮的排出给环境带来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