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医学文献评价作业
循证医学文献评价作业

循证医学文献评价疾病案例唐某,女,26岁,停经34周,恶心、呕吐、乏力、尿黄5天,全身皮肤、巩膜重度黄染1天入院。
烦躁不安,,未见肝掌及蜘蛛痣。
心、肺均无异常。
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査,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标志物HBsA(+)结合病史确诊为妊娠急性脂肪肝。
入院第2天中止妊娠,术后给予红细胞悬液、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持续静滴缩宫素等治疗.经一次血液滤过、人工肝支持后相关指标明显改善,目前患者病情稳定一、提出问题对于妊娠急性脂肪肝,人工肝和或血液净化是否有疗效?P:孕晚期伴随有恶心、呕吐、乏力、尿黄,继之迅速出现全身皮肤、巩膜重度黄染的女性患者I:人工肝和血液净化治疗C:自身前后对照O:治疗妊娠急性脂肪肝的疗效二、证据检索1.可提供的数据文献检索资源中国知网2.关键词及检索策略关键词:孕晚期,全身黄疸,妊娠急性脂肪肝;人工肝和血液净化治疗检索策略:孕晚期and全身黄疸and妊娠急性脂肪肝and人工肝或血液净化治疗3.检索结果检索到相关文献共计83篇,其中选择用以进行评价的文献《人工肝和(或)血液净化在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中的临床应用》评价证据题目:人工肝和(或)血液净化在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中的临床应用作者:陈玲单位:安徽省立医院妇产科[原文摘要]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人工肝和(或)血液净化(CVVH模式)治疗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有效性。
方法:我院2005年1月至2009年10月治疗的13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在积极终止妊娠,并予支持治疗基础上,除1例外均行人工肝和(或)CVVH治疗。
结果:经人工肝和(或)CVVH治疗的12例患者中,1例因多器官功能不全死亡,2例自动出院,其余均痊愈。
结论:人工肝和(或)CVVH在合并有多种并发症的AFLP 患者治疗中是有效和安全的。
[原文剖析]1.研究目的及背景1.1目的回顾性分析人工肝和(或)血液净化(CVVH模式)治疗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有效性。
1.2背景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cutefaltyliverofpregnancy)是妊娠晚期的严重肝脏脂肪变性引起的疾病,常见于初产妇、双胎、男胎的孕妇,以黄疸、凝血功能障碍、肝性脑病为特征,可有肝、肾功能受累的症状。
循证医学的系统评价案例报告(一)

循证医学的系统评价案例报告(一)循证医学的系统评价案例报告简介循证医学是一种以证据为基础的医学实践方式,它通过对现有的临床研究证据进行分析和综合,帮助医生在临床实践中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诊疗决策。
而在循证医学中,系统评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是通过系统性地搜集、评价和综合现有临床研究证据,为医生提供最为可靠的诊疗建议和指导。
奶酪模型与系统评价循证医学的奶酪模型提醒我们,在临床实践中,任何医学决策都有可能存在错误和风险。
而系统评价正是为了将这种风险最小化。
它可以帮助医生减少或者避免因研究文献搜集不全、质量差等因素而导致的决策错误,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性。
系统评价的核心步骤系统评价的核心步骤包括:确定研究问题、制定检索策略、筛选文献、评价文献质量、归纳分析等。
以下将结合一份系统评价案例,详细介绍这些步骤的具体实施过程。
案例概述题目:应用按摩疗法预防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评价目的:评价按摩疗法预防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类型:Meta分析确定研究问题系统评价的第一个步骤是确定研究问题。
在本次案例中,确定的问题是:应用按摩疗法预防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评价。
制定检索策略确定了研究问题之后,就需要制定检索策略。
在本次案例中,我们利用PubMed数据库,选择以下检索词:massage therapy、deep vein thrombosis、prevention、surgery。
通过检索,共检出100篇相关文献。
筛选文献通过检索获得的文献数量往往很大,需要按照一定的包含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
在本次案例中,利用以下标准进行筛选:•包含标准:研究对象为手术患者,研究方法为RCT或系统评价,按摩疗法作为干预手段•排除标准:论文类型为综述、编辑、通讯、简报、社论和评论,样本数量少于50通过筛选得到10篇符合要求的文献。
评价文献质量评价文献质量是系统评价的重要环节。
在本次案例中,我们采用Cochrane手册中建议的Risk of bias工具对10篇文献进行质量评价。
医学文献评价(临床流行病学and偱证医学 福建医科大学2006级七年制)

医学文献总体评价1.首先注意文献的标题及研究目的,通篇浏览,明确文献采用的是流行病学的那一种研究方法。
考虑以下三个问题:a.有无对照组;b.有无采取干预措施;c.是前瞻性Or回顾性的2.病例来源是否明确(医院的性质、等级,来源如果仅在一家医院,仅对同类医院有代表性,代表性有所欠缺,最好可以与其他同类医院参与研究工作,增强病例代表性,减少选择偏倚,多中心临床试验),时间跨度,有无对照?病例组和对照组的人口学特征及临床特征,作者是否对其性别构成、年龄范围及病程、症状、体征、辅助检查(分组?)等进行了描述。
(人口学特征:年龄、性别、社会因素、营养状况等,临床特征:病情轻、中、重;早、中、晚期;典型的、非典型的;有无合并症、基础病等;治疗过、为治疗过;身体营养状况、免疫力怎么样,进入研究前有无经过其他什么处理等影响本次研究的)3.有无明确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4.病例组和对照组可比性如何?(有无配对,单纯描述“具有可比性”不合适)5.样本量是否太少,样本是如何分组的,随机否?并指明随机的方法(随机抽样、随机分组),有无分层(入选的病例年龄跨度太大的话,需要分层、分水平,有些研究因素同样需要)6.资料来源是否明确?在调查摘录病历资料过程中是否由专门培训的调查员摘录同一对病例与对照的资料,并有专人核对,以保证资料完整正确,对结局的判断,是否采用盲法等,以减少信息偏倚7.有使用任何试剂、药物等,需要说明生产厂家、规格、批号,以及具体使用方法(给药途径、剂量和疗程)。
如果是诊断性试验的话,还要说明试验条件,是否由同一人于同一时间段同一地点采样,在相同条件下盲法测定。
以及注意事项,病例组、对照组是否都有测量?8.随访?应答率失访、退出情况如何,失访率,交代失访原因,失访者与未失访者的重要人口学特征及临床特征是否进行了比较,对结果的真实性影响如何9.材料方法中要交代以下问题:有无随机?盲法?临床试验最好还要说明医学伦理学论证,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时要对病人的安全性负责10.研究中涉及的各个因素(变量)定义是否明确,因果时间顺序是否肯定,考虑是否全面,有无其他重要影响的因素未想到11.采用的判断指标是否客观(是计量指标,还是主观指标)12.采用的统计学方法是否合适,具体说明采用何种统计学方法,给出具体统计量(若仅仅给出P值不合适,)13.质量控制措施,均衡性检验,增加可比性14.所下的结论是否有一定的合理性或指导意义,能否应用推广,避免绝对化的观点或者无证据支持的观点(是否包含所有对象、所有结果)15.对可靠性、适用性是否进行了分析具体评价(病因学研究)真实性1.何种设计类型?证据强度:RCT>队列>病例对照>横断面>生态学研究2.因素与疾病关联的时间顺序?3.入院率偏倚?选择偏倚?信息偏倚?回忆偏倚?集合偏倚(医院的性质不同,收的病人)4.在病因推论时有无考虑到“生物学效应梯度关系”在病因探索上的作用,如“住院时间越长,感染机会越多,”5.研究的因素是否全面,在未很好地控制其他主要危险因素的情况下,存在较大混杂偏倚6.随访时间是否足够以至于结局得以出现,应答率高低。
循证医学作业

循证医学作业一例待行二尖瓣置换术患者的循证治疗D6C13 李嘉荣148212201病例背景:患者女性,45岁。
主诉:呼吸困难1月,加重1周,痰中带血2天。
现病史:1月前,患者做家务后出现呼吸困难,休息后可缓解,无喘息喘鸣、咳嗽咯血、胸闷胸痛,当时未予处理,此后上述症状持续并加重,1周前咳嗽较频繁,为呛咳,单声,咳白色粘液痰,快步行走及上楼梯时出现呼吸困难,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2天前无诱因下咳出粉红色痰,无发热、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胀,无肛周疼痛。
于当地医院就诊,查胸片示“肺水肿”,患者为求进一步诊治,于今日到我院急诊就诊,查心脏彩超示“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收入我科。
患者自起病以来,大小便正常,饮食可,精神可,睡眠可,体重无明显减轻。
体格检查:体温:37.2℃;脉搏:95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128/72mmHg。
一般情况尚好,自动体位。
皮肤巩膜无明显黄染,肺部听诊双下肺广泛湿罗音,心脏听诊心尖处闻及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向左腋下左肩胛处传导。
腹部平坦,腹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未及腹部肿块。
双侧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体征(—)。
肛门及外生殖器未查。
入院后检查:心脏多普勒超声示:LAS:42mm LVD:42mm RVD:20mm RAS:29mm IVSD:10mm LVPWD:10mm AO:29 PA:25 TV(返流):3.0m/s MV(返流):3.5m/s EF:70%B: 左房增大,余房室比例正常,二尖瓣瓣环增厚回声增强,,二尖瓣三尖瓣关闭裂隙。
肺动脉内径增宽。
CDFI: 收缩期二、三尖瓣瓣上呈以蓝色为主五彩镶嵌的返流束。
根据连续多普勒三尖瓣返流压差估测肺动脉压约46mmHg。
一、提出临床问题患者先内科治疗缓解肺水肿,后需经外科治疗根治,现认为该患者需行二尖瓣置换术,在不考虑经济条件情况下,可以选择机械瓣膜或生物瓣膜。
两者差异是:机械瓣膜使用时间长,而且不易劳损,短期再次手术机会小,20年后可能需要更换,但需终身服用华法林;生物瓣膜术后不需抗凝,视个体差异可能终身无需再次手术,或者因排斥会在短期内出现钙化需要再次手术。
循证医学文献评价范文

循证医学文献评价范文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简称EBM)作为一种基于最新科学研究证据的医学决策方法,在医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其基本理念是医学决策需要依据当前最佳的科学证据,结合医生个人临床经验和患者特殊情况,以达到最佳的诊断和治疗效果。
然而,对于普通医生而言,如何评价和应用循证医学文献仍然是一个相对陌生的领域。
本文将以医学研究文献评价为主题,分享一篇范例,帮助读者了解循证医学文献的基本评价方法。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篇标题为“高盐摄入与高血压发生的关系”的文献。
这篇文献的目的是探讨高盐饮食与高血压发生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
文章是在对多篇既往的相关研究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
首先要评价的是本文的研究方法。
文章中提到使用了Meta分析的方法,这是一种将多个独立研究结果进行汇总和分析的常用方法。
通过Meta分析,有助于提高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和统计学意义。
接下来需要关注的是样本选择和研究对象是否具有代表性。
本文中提到,研究对象是从多个不同地区的高血压患者中随机选择而来。
这种多地区、多样本的选择策略有利于提高研究结果的适用性和代表性。
对于实验设计和方法的评价,除了研究对象的选择外,还要关注文献中是否详细描述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设置以及随机分组和盲法的运用。
这些因素对于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至关重要。
进一步,对于研究结果的评价,我们可以关注一下数据的统计学处理和结果的明确性。
文章中提到,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对参与研究的患者进行了系统的数据统计和分析,并得出了一组明确的结果。
这样的结果对于将来的研究和临床实践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此外,还要关注研究结果的可替代性和传递性。
这一点可以从文献的参考文献部分得到体现。
一篇优秀的研究文献,通常会引用其他相关研究的成果,以便读者进一步了解和验证其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普适性。
最后,需要关注的是对实验结果的观点和结论的评价。
在这篇范例文献中,结论是明确的,即高盐饮食与高血压发生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循证医学---文献评价(范文1)

级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循证医学文献评价疾病案例患者,女性,36岁,在某医院行剖腹产手术,术后3天合并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医生建议尿激酶溶栓治疗,但考虑到溶栓风险,主张使用小剂量尿激酶在抗凝基础上对其进行治疗。
一、提出问题对行剖腹产手术合并左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女性患者,使用小剂量尿激酶能否达到溶栓疗效?P:行剖腹产手术合并左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女性患者I:小剂量尿激酶C:空白对照O:溶栓疗效二、证据检索1.可提供的数据文献检索资源维普资讯2.关键词及检索策略关键词:剖腹产手术;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小剂量尿激酶检索策略:剖腹产手术AND左下肢深静脉血栓AND小剂量尿激酶3.检索结果检索到相关文献共计18篇,其中选择用以进行评价的文献为《小剂量尿激酶联合抗凝药物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观察》三、评价证据题目:小剂量尿激酶联合抗凝药物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观察作者:李作坤,冯婷,冯强单位:解放军477医院内四科杂志来源:《人民军医》杂志2010年,第53卷(期):441页I.[原文摘要]摘要:目的:观察小剂量尿激酶联合抗凝药物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
方法:选择下肢深静脉血栓2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4例和观察组1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序贯抗凝治疗,观察组在序贯抗凝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尿激酶10万u静脉注射,每天2 次。
观察患者肢体肿胀变化、出血倾向、肺动脉栓塞临床表现、患肢深静脉血管及侧支循环彩超下变化情况等。
结果:观察组肢体肿胀消退出现早,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并不增加出血及肺动脉栓塞发生率。
结论:小剂量尿激酶能显著提高肝素、华法林序贯抗凝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且安全性好。
关键词尿激酶;抗凝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II.[原文剖析]1.研究目的(objective)及背景(background)1.1目的观察小剂量尿激酶联合抗凝药物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
1.2背景近年来,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率逐年增加,多起病突然且变化快,一般采用抗凝治疗,但起效慢,效果欠佳,临床治疗较为棘手。
循证医学文献评价 -

循证医学文献评价 -姓名:学号:专业班级:循证医学文献评价疾病案例患者,男性,44岁,半年前发现胃部不适,有烧灼感。
多年吸烟、饮酒史,近期饮酒后会加剧疼痛感,近日在某人民医院确诊为胃溃疡。
医生建议使用雷贝拉唑进行治疗。
一、提出问题对患胃溃疡的患者,使用雷贝拉唑治疗能否达到症状缓解、溃疡愈合的疗效?二、证据检索1.可提供的数据文献检索资源维普资讯2.关键词及检索策略关键词:雷贝拉唑;胃溃疡检索策略:雷贝拉唑AND胃溃疡3.检索结果检索到相关文献共计66篇,其中选择用以进行评价的文献为《雷贝拉唑治疗64例胃溃疡的临床效果分析》三、评价证据题目:雷贝拉唑治疗64例胃溃疡的临床效果分析作者:贺扬欣黄晓峰董蕾单位: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陕西压延设备厂职工医院文献来源:吉林医学2021年2月第35卷第6期 1181页I.[原文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雷贝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胃溃疡患者64例,依- 1 -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32例。
对照组予以奥美拉唑(20mg,1次/d),治疗组予以雷贝拉唑(20mg,1次/d)治疗2周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服药后腹痛缓解情况和胃镜下溃疡愈合情况。
结果:对照组用药后上腹痛缓解时间为(3.6±0.4)d,治疗组上腹痛平均缓解时间为(3.1±0.3)d,治疗组上腹痛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
治疗组治愈16例(50.00%),显效12例(37.50%),有效3例(9.38%),无效1例(3.13%),总有效率96.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3.75%,两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雷贝拉唑用于胃溃疡临床治疗可明显缓解上腹疼痛,安全有效。
关键词雷贝拉唑胃溃疡治疗效果II.[原文剖析]1.研究目的(objective)及背景(background) 1.1目的探讨雷贝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
循证医学-文献评价

级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循证医学文献评价疾病案例患者,男性,53岁,一年前发现胃部不适,有烧灼感。
多年吸烟、饮酒史,近期饮酒后会加剧疼痛感,近日在某人民医院确诊为胃溃疡。
医生建议使用埃索美拉唑进行治疗。
一、提出问题对患胃溃疡的男性患者,使用埃索美拉唑治疗能否达到症状缓解、溃疡愈合的疗效?二、证据检索1.可提供的数据文献检索资源维普资讯2.关键词及检索策略关键词:埃索美拉唑;奥美拉唑;胃溃疡检索策略:埃索美拉唑AND奥美拉唑AND胃溃疡3.检索结果检索到相关文献共计14篇,其中选择用以进行评价的文献为《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比较》三、评价证据题目: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比较作者:胡慧胡海燕单位: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杂志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12年3期86页I.[原文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比较。
方法80例伴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
治疗组前2周给予埃索美拉唑为主的Hp根除三联方案(埃索美拉唑20 mg,阿莫西林1.0 g,克拉霉素0.5 g,均1 13 2次),2周后只用埃索美拉唑治疗6周;对照组前2周给予奥美拉唑为主的HD根除三联方案(奥美拉唑20 mg,阿莫西林1.0 g,克拉霉素0.5 g,均1 13 2次),2周后只用奥美拉唑治疗6周。
评价和比较临床症状的缓解率、溃疡的愈合率、Hp的根除率、夜间酸突破发生率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均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
溃疡愈合有效率、Hp根除率和夜间酸突破发生率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埃索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优于奥美拉唑,值得本地区临床推广。
关键词埃索美拉唑;奥美拉唑;胃溃疡;幽门螺杆菌II.[原文剖析]1.研究目的(objective)及背景(background)1.1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比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循证医学文献评价
疾病案例
唐某,女,26岁,停经34周,恶心、呕吐、乏力、尿黄5天,全身皮肤、巩膜重度黄染1天入院。
烦躁不安,,未见肝掌及蜘蛛痣。
心、肺均无异常。
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査,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标志物HBsA(+)结合病史确诊为妊娠急性脂肪肝。
入院第2天中止妊娠,术后给予红细胞悬液、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持续静滴缩宫素等治疗.经一次血液滤过、人工肝支持后相关指标明显改善,目前患者病情稳定
一、提出问题
对于妊娠急性脂肪肝,人工肝和或血液净化是否有疗效?
P:孕晚期伴随有恶心、呕吐、乏力、尿黄,继之迅速出现全身皮肤、巩膜重度黄染的女性患者
I:人工肝和血液净化治疗
C:自身前后对照
O:治疗妊娠急性脂肪肝的疗效
二、证据检索
1.可提供的数据文献检索资源
中国知网
2.关键词及检索策略
关键词:孕晚期,全身黄疸,妊娠急性脂肪肝;人工肝和血液净化治疗
检索策略:孕晚期and全身黄疸and妊娠急性脂肪肝and人工肝或血液净化治疗3.检索结果
检索到相关文献共计83篇,其中选择用以进行评价的文献《人工肝和(或)血液净化在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中的临床应用》
评价证据
题目:人工肝和(或)血液净化在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陈玲
单位:安徽省立医院妇产科
[原文摘要]
摘要:
目的:回顾性分析人工肝和(或)血液净化(CVVH模式)治疗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有效性。
方法:我院2005年1月至2009年10月治疗的13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在积极终止妊娠,并予支持治疗基础上,除1例外均行人工肝和(或)CVVH治疗。
结果:经人工肝和(或)CVVH治疗的12例患者中,1例因多器官功能不全死亡,2例自动出院,其余均痊愈。
结论:人工肝和(或)CVVH在合并有多种并发症的AFLP患
者治疗中是有效和安全的。
[原文剖析]
1.研究目的及背景
1.1目的
回顾性分析人工肝和(或)血液净化(CVVH模式)治疗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有效性。
1.2背景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cutefaltyliverofpregnancy)是妊娠晚期的严重肝脏脂肪变性引起的疾病,常见于初产妇、双胎、男胎的孕妇,以黄疸、凝血功能障碍、肝性脑病为特征,可有肝、肾功能受累的症状。
该病病情发展迅速,严重威胁到母儿的生命安全。
2.研究设计方案
对我院就诊的13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我院自2005年1月~2009年10月共收治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13例,发病年龄20~29岁,平均发病年龄25.1岁,初产妇8例(62%),经产妇5例(38%),双胎1例,活产7例,死胎6例,发病孕周为32~37周,平均34+2周。
依据曹泽毅主编的中华妇产科学中的妊娠期急性脂肪肝诊断标准确诊。
患者均在孕晚期发病,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纳差、乏力,继之迅速全身黄疸,8例伴有肝区压痛,13均有不同程度的肝肾功能不全及凝血功能障碍,5例合并有妊娠期高血压,2例合并有真菌感染。
3.研究场所
安徽省立医院妇产科
4.研究对象
选择我院自2005年1月~2009年10月共收治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据曹泽毅主编的中华妇产科学中的妊娠期急性脂肪肝诊断标准确诊
评价标准,本组研究的疗效评定标准为经人工肝和(或)血液净化治疗后1天相关指标已有好转,1周后多项指标趋于正常。
样本含量:样本总例数13例,所有患者的年龄为20~29岁,平均发病年龄25.1岁。
5.主要统计方法
采用SPSS10.0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6.主要的研究结果
入院后动态监测患者各项检验指标,经人工肝和(或)血液净化治疗后1天相关指标已有好转,1周后多项指标趋于正常,出院时相关指标基本正常,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2。
7. 临床疗效比较
注:因本篇文献采用的是自身对照,未行人工肝和血液透析治疗病人预后不得而知,故假设这些病人将全部死亡,在此基础上进行计算。
人工肝和(或)血液净化治疗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病死率比较
组别病例数病死例数病死率
8.主要临床结论
本研究中,对患者应用了人工肝和(或)血液净化(CVVH模式)进行治疗,结果显示入院后动态监测患者各项检验指标,经人工肝和(或)血液净化治疗后1天相关指标已有好转,1周后多项指标趋于正常,出院时相关指标基本正常,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因此,人工肝和(或)血液净化治疗是AFLP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讨论与评价](discussion and evaluation)
(一)真实性评价
1.不属于随机对照试验,是自身对照试验,不能避免人为地选择偏倚
2.被纳入的诊断依据可靠,纳入排除标准不甚明确,研究对象对所患疾病的代表性较差
3.该证据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妊娠期、临床症状等方面具有基线可比性
4.该研究未采用盲法
5.研究对象接受了其他治疗措施,组间差异不大
6.试验观测的中间指标是人工肝和(或)血液净化治疗后1天化验结果,终末指标是出院时化验结果
7.入院试验的总例数,在最终试验的结论中完全
8.缺乏对照治疗结果但证明有效,这种证据可被接受
(二)重要性评价
1.EER= 3/13=23% CER=13/13=100%
ARR=CER-EER=77% RRR=(CER-EER)/CER=77
NNT=1/ARR=1
据此计算得出,与治疗前相比,对1例有妊娠急性脂肪肝的患者使用人工肝和(或)血液净化治疗即可痊愈。
2,该证据未评价治疗实验结果的精确度,经自己计算可得ARR 的95%CI 为(54.1%,99.9%),NNT 的95%的CI 为(1,1.85)
=11.7%
本研究疗效对比简单,只是单纯的比较经人工肝和(或)血液净化治疗前后相关指标和正常指标关系,由于试验方法的选择和病例数过少,以上数据缺乏足够的说服力。
(三)实用性评价
1.案例中患者是26岁女性患者,与该证据中在患者所在年龄段、性别相同,且所患疾病特征是一样的,无免疫缺陷及特殊合并症,可以认为患者情况与研究人群相似。
2.该证据中人工肝和(或)血液净化治疗是常见危重病例的急救治疗,价格适中,并且研究人群没有有严重的出血情况,对血浆、肝素过敏,循环/呼吸功能衰竭,.严重全身感染等禁忌症,治疗证据的可行性较好。
3. 因该证据未能提供有关不利结果指标的数据,未能计算出治疗措施对患者的利弊大小
4.虽然该证据表明人工肝和或血液净化辅助治疗妊娠急性脂肪肝是有效的且较为安全,但对于案例中的患者来说并没有明确的表述其对治疗措施的价值观与意愿,有待于同患者进一步沟通交流,得出患者对于治疗措施的意见及所希望达到的治疗效果。
评价结论:
证据表明,人工肝和或血液净化辅助治疗妊娠急性脂肪肝是有效的且安全性较好,说明将其运用于临床实践具有一定的根据性。
但由于研究人群样本量较小,对于治疗实验结果的精确度估计不高,因此对于患者来说治疗措施的利弊问题需要进一步通过循证实践得以解决
[应用证据(实践决策) 根据文献实践决策]
通过对文献的原文剖析及讨论评价,可以认为人工肝和或血液净化辅助治疗妊娠急性脂肪肝是有效的且较为安全,可以将该证据结果运用到案例中的患者进行治疗,对于可能出现的与证据不符的情况应通过干预措施进一步的解决处理,并不断地进行循证实践。
[小结]
(一)优点
1.每例受试者以自身为对照,可以消除个体差异,减少样本含量,节约时间和222111)21()1()1(n p p n p p SE p p -+-=-
成本。
2.研究过程中,每例受试者均有接受试验和对照两种措施的机会,具有公平性。
3.减少了自愿者偏倚和研究人员意愿偏倚。
4.可以实现试验措施的标准化。
(二)缺点
1.自身前后对照试验分前后两个阶段,所以很难保证两阶段的起始点完全一致,可能影响两个阶段的可比性。
2.两个阶段之间时间过长可能影响患者的及时治疗。
3、无严格的入选和排除标准,入选同质性不强,不利于排除一些不易控制而对研究有影响的因素
4、实验样本量不够大,不能排除偶然误差
(三)本次文献评价工作的收获
通过对此文献的评价,我收获颇多。
1.对于《循证医学》这门课程有了较深刻的理解,认识到了通过循证实践能够获得最佳的研究证据用于决策患者的研究治疗方案,有利于医疗卫生质量的改善和提高。
2.经过检索文献,较好的掌握了检索的过程及步骤,以及如何评价文献,为以后的临床实践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明确了循证实践是不断发展演变的,随着现代科学研究的深入及技术的进步,现有的证据可能被新的最佳证据所取代,因此循证医学是一门前沿、新兴的学科。
4.此次评价加深了对于课本知识内容的理解与巩固,激发了我对于循证医学的无限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