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位置与范围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亚洲的位置和范围

七年级地理教案亚洲的位置和范围篇1:七年级地理教案《亚洲的位置和范围》七年级地理教案《亚洲的位置和范围》第一课时雄踞东方的大洲(亚洲的地理位置)■课标要求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在地图上读出某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能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过程与方法】1.通过大洲位置和范围的学习,引导学生探究发现简述某一地区位置和范围的方法。
2.通过类比思维、模拟旅行和角色表演,让学生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再通过老师的点拨引导,把感性的认识转化为理性的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地图,给学生以思维美和发现美的享受,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亚洲的位置、濒临的大洋、相邻的大洲及分界线。
【教学难点】初步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某一地区地理位置特点的方法。
■教学策略根据课标要求和知识特点,科学制定目标,准确指导学生学习方法,通过情景联想、资料搜集等感性知识的积累,逐步达到分析、比较、归纳的学习目的,形成区域地理的学习策略。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根据教材的导学问题自学课文,课前搜集有关亚洲位置特点的图文资料。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用亚洲的景观图片激趣导入,用模拟旅行启发引导,体现从地理事实和身边教起的教学新理念教师:课件播放亚洲的景观图片(如喜马拉雅山、长城、富士山、泰姬陵等)。
你知道这些景观在哪个大洲吗?学生:亚洲。
教师:同学们,我们提到亚洲的时候,你还能想到什么?学生回答预设:因为课前布置学生搜集了有关亚洲的资料,所以应该给他们在课堂上展示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发言,并把所说到的'有关亚洲的知识都写在黑板上,最后可以总结:同学们知道这么多有关亚洲的知识,可还有不少知识是大家不知道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亚洲的知识,看看会有哪些新的收获。
七年级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一节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位置和范围【教案】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位置和范围【教案】【教学目标】1.运用图文资料分析亚洲、北美洲所处的地理位置。
2.结合相关数据资料归纳总结出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3.按照地理方位对亚洲进行分区、了解各个地区多种多样的地域文化特点,分析不同地域文化产生的自然环境背景。
【教学重难点】1.亚洲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学会分析区域的位置和范围的方法。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有关亚洲的资料。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自主学习】1.从半球位置看,亚洲主要位于____半球和____半球。
2.从海陆位置看,亚洲东临______洋,北临______洋,南临______洋。
3.亚洲西北以______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______海峡与______洲为界。
4.亚洲西南以______运河与______洲为界,东南与______洲隔海相望,东北以______海峡与______洲为界。
5.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也是世界上______最广、______最长的大洲。
6.按照地理方位把亚洲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个地区。
答案:1.东北2.太平北冰印度3.乌拉尔土耳其欧4.苏伊士非大洋白令北美 5.跨纬度东西距离 6.东亚西亚南亚北亚中亚东南亚【导入新课】2017博鳌亚洲论坛发展峰会于11月6日在澳门举行,多位来自中国内地、港澳地区和亚太地区国家的政、商、学界代表齐聚澳门,围绕“智慧城市建设与亚洲地区发展”的主题进行探讨交流。
作为亚洲的一员,你对亚洲的位置和范围了解多少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亚洲的位置和范围。
学习一:雄踞东方的大洲认识区域,首先要认识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大洲的地理位置,可以从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等方面加以描述。
1.读图6.1“亚洲在世界的位置”,总结亚洲的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教案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第一课位置和范围【课型】新授型【三维目标】知道亚洲的位置、地形特征,主要气候、河流等运用亚洲地形剖面说明地势特征及其对河流气候的影响说明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教学重点】亚洲的位置、地形特点、气候特点及其成因【教学难点】运用图表说明亚洲地形对气候河流等的影响【教学过程】『导入』直接导入。
这节课我们起学习我们多生活的大洲——亚洲.『新课』<板书> 第六讲亚洲<投影:亚洲政区图〉学生了解:亚洲的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以及亚洲与邻洲的界线;亚洲的分区以及重要的国家(学生完成:自主填空)<投影:亚洲地形图〉学生知道:亚洲的地势特点、主要地形区(主要的山脉、高原、平原、盆地、丘陵)〈结合亚洲地形图>学生读图说出:亚洲主要有哪些河流,分别注入哪个大洋?<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亚洲地形对河流的影响——放射状水系〈投影:亚洲气候图〉学生了解:亚洲主要有哪些气候类型?他们分布在什么地方?特点及其成因各是什么?亚洲缺失哪些气候类型?为什么?<练习〉学生完成“学以致用”第1题和第2题〈教师结合讲义〉讲解亚洲的人文地理特征1、人口2、多样的地域文化3、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课时小结』『作业』优化方案必做:讲义P57“基础巩固”选作:P58“能力提升”【教学课题】第六讲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练习讲评(第2课时)【课型】习题讲评课【三维目标】反馈学生掌握情况,及时进行纠正强化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指导实际读图识图的方法与技巧【教学重点】反馈、纠正、方法与技巧的引导【教学难点】反馈、纠正、方法与技巧的引导【教学过程】『批改情况综述』优化方案P57读图填涂部分,学生对照图册,基本可以填注起来,但是不看图册,完成的成功率就不高了.另外学生对于位置判读仍然是难点,错误率一直较高。
基础巩固部分:P57T2、P58T10、T11(6)、T12(3);能力提升部分:P59T3-—5、T6、T8、T11(3)(4);高考体验。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6.1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位置和范围》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6.1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位置和范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亚洲,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洲,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的文化。
本节课的教材以亚洲的位置和范围为主题,通过介绍亚洲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以及主要的国家和地区,让学生了解亚洲的基本情况。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清晰,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对于世界地图和大洲的基本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的认识可能还不够深入,对于亚洲的国家和地区的了解也相对有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分析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并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推理和判断。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亚洲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以及主要的国家和地区。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分析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培养观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了解亚洲的多样性,增强对亚洲各国的认识和了解,培养尊重和包容不同文化的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亚洲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以及主要的国家和地区。
2.难点:亚洲地理位置和范围的推理和判断。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学生通过观察地图,了解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讨论法: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对亚洲地理位置和范围的理解。
3.推理法:学生运用已有的地理知识,推理和判断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材。
2.地图:亚洲地图。
3.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地理知识,如世界地图、大洲的概念等。
然后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亚洲的位置和范围。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亚洲地图,引导学生观察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同时,教师简要介绍亚洲的面积、人口以及主要的国家和地区。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分析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教案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位置和范围(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初步学会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某一地区位置特点的方法。
2.运用地图说明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3.了解亚洲的面积和分区。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亚洲位置和范围的学习,初步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某一地区位置特点的方法,通过交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认识亚洲位置和范围,增强环境意识,懂得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教学重点】:通过对亚洲的学习,掌握认识大洲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正确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区域某一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视频:视频中展示了亚洲各地的自然风光和名胜古迹,并配以优美的音乐。
教师提问:结合我们平时接触的电视、电影、报纸、网络资料,谈谈自己知道的亚洲。
学习讨论回答。
教师归纳:我们居住的大洲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既有烈日炎炎的沙漠,又有白雪皑皑的冰原;既有世界第一高峰,又有世界最低洼的地方。
这就是我们居住的大洲。
它有众多的高山和大河,有灿烂的文化,有优美的风景。
它就是雄踞东方的亚洲。
板书:一、雄踞东方的大洲——亚洲二、出示学习目标(同上)三、新授:(一)温故知新(生回顾亚洲地名的由来)亚洲是亚细亚洲的简称,意为“东方日出之地”。
公元前2 000年中期,腓尼基人在地中海东岸(今天的叙利亚一带)兴起,建立起强大的腓尼基王国。
他们的航海水平十分高超,活跃于整个地中海。
频繁的海上活动,要求腓尼基人必须确定方位。
所以,他们把地中海以东的陆地称之为“Asu”,即“东方日出之地”,所指范围后来逐步扩大到整个亚洲。
把地中海以西的陆地称为“Ereb”,第 1 页/共 8页意为“西方日落处”,后来被用来指代整个欧洲。
(二)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认识一个大洲,先要从“在哪里”入手,也就是明确位置,搞清楚范围、边界。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教案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亚洲的地理位置、范围、概况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
2. 培养学生对亚洲各国风土人情的认识,增强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3.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和图表等资料,分析亚洲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
二、教学内容:1. 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地球上的位置、与其它大洲的关系、亚洲地图的识别。
2. 亚洲的自然环境:气候、地形、河流、湖泊、自然资源。
3. 亚洲的人文特点:人口分布、民族构成、宗教信仰、语言文字、历史文化、饮食习惯。
4. 亚洲的主要国家:中国、日本、印度、韩国、印度尼西亚等。
5. 亚洲的国际组织:亚洲开发银行、亚洲足球联合会、亚洲运动会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亚洲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及其主要国家。
2. 难点:亚洲各国的历史文化、饮食习惯和宗教信仰。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亚洲的地图、图片、视频等资料,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亚洲各国的了解和体验。
3. 设置问题探究,引导学生运用地图和图表等资料,分析亚洲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
4. 组织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亚洲各国的文化场景,提高对多元文化的认识。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亚洲的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2. 讲解:详细介绍亚洲的范围、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重点讲解亚洲的主要国家和国际组织。
3. 讨论:分组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亚洲各国的了解,讨论亚洲的文化交流和合作发展。
4. 探究:设置问题,让学生运用地图和图表等资料,分析亚洲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
6. 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制作亚洲地图拼图游戏,提高学生对亚洲地理的认识。
2. 举办亚洲文化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对亚洲多元文化的兴趣。
3. 组织亚洲美食分享会,让学生体验亚洲各国的饮食习惯。
4. 开展亚洲旅行计划设计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教案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章:亚洲的地理位置与特点1.1 地理位置亚洲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1.2 特点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约占地球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
亚洲地形复杂多样,有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最大的平原印度河平原等。
亚洲气候类型丰富,有寒带、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气候等。
第二章:亚洲的人口与民族2.1 人口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洲,约占全球总人口的60%。
亚洲有六个国家人口超过一亿,分别是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ri 本和孟加拉国。
2.2 民族亚洲的民族种类繁多,有汉族、印度斯坦族、维吾尔族、藏族、蒙古族、朝鲜族等。
亚洲的民族分布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
第三章:亚洲的经济与发展3.1 经济亚洲经济总体发展水平较高,其中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经济发展较快。
亚洲国家中,中国、日本和韩国是经济实力较强的国家。
3.2 发展亚洲许多国家正朝着工业化、现代化的目标迈进。
亚洲的合作组织如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上海合作组织(SCO)等对亚洲经济发展有积极推动作用。
第四章:亚洲的文化与宗教4.1 文化亚洲文化博大精深,有中华文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等。
亚洲的文化遗产丰富,如中国的长城、印度的泰姬陵、波斯的风塔等。
4.2 宗教亚洲是宗教氛围浓厚的地区,有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印度教等主要宗教。
亚洲的宗教对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有深远影响。
第五章:亚洲的自然景观与旅游资源5.1 自然景观亚洲有众多著名的自然景观,如中国的黄山、日本的富士山、泰国的大城府等。
亚洲的自然景观多样,有高山、大海、沙漠、森林等。
5.2 旅游资源亚洲的旅游资源丰富,有历史文化名城、自然风光、民族风情等。
亚洲的旅游业发展迅速,成为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
第六章:亚洲的食物与文化6.1 亚洲食物特点亚洲地域广阔,气候多样,各地食材丰富,形成了多样化的饮食文化。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位置和范围学案

位置和范围教案一、学习目标:1、初步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并能说明依据。
2、能结合地图描述亚洲的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范围。
二、学习重点:1、亚洲的位置特点;2、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三、学习方式:【主要训练形式】读图,练习。
【学法指导】启发式讲述法、小组讨论法等。
【自主学习】一、预习导学学习主题:雄踞东方的大洲世界第一大洲1、亚洲主要位于半球(东西半球)、半球(南北半球)2、亚洲西北连洲,西南是洲,东北是洲,南望洲3、亚洲是世界上最大,最广,最长的大洲。
4、亚洲按地理方位,分为:亚、亚、亚、亚、亚和亚6个地区。
二、学习过程1、读“东西半球”图,认识亚洲的半球位置。
亚洲位于东西半球中的半球,位于南北半球中的半球。
2、读“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图,认识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观察亚洲周围的大洋,各位于亚洲的哪个方位。
观察亚洲周围的大洲,各位于亚洲的哪个方位。
3、读“亚洲的范围”图,参照图6.2描述出亚洲与周围其他大洲的界线。
亚洲西北以山脉、河、里海、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分界;西南临非洲,以运河为洲界;东北隔着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与洲隔海相望。
4、想一想,你可以从哪些方面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1)读“七大洲面积比较”图,比较各大洲的面积。
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洲(2)大致读出亚洲所跨的纬度位置,与其他大洲比较一下,看有什么不同?亚洲是世界上跨最广的一个洲(3)读图比较亚洲和其他大洲的东西距离。
亚洲是世界上距离最长的一个洲5、认识亚洲的分区读亚洲地理分区图通常,人们按地理方位,把亚洲分为亚、亚、亚、亚、亚和亚6个地区。
中国位于亚,还有、、、等国家也在这个分区。
三、学点归纳(一)雄踞东方的大洲世界第一大洲1、位置半球位置亚洲主要位于半球、半球纬度位置亚洲地跨带、带、带海陆位置围洋,连洲,洲隔海望2、范围亚欧分界:山脉、河、里海、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亚非分界:运河【合作探究】1.描述亚洲的海陆位置2.为什么说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3. 读图6.5《亚洲地理分区》,结合图6.5《亚洲地形、政区》,回答问题:①新、马、泰属于亚洲的哪个地理分区②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印度属于亚洲的哪个地理分区③阿富汗属于亚洲的哪个地理分区④北亚部分属于哪个国家的领土范围⑤哈萨克斯坦属于亚洲的哪个地理分区4.读图讨论回答:其他的分区是不是都与中国接壤?分别位于中国的哪个方位?5.读图6.6,思考每个地方人民的生活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第一节位置和范围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某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学会运用地图等资料,描述一个大洲的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过程与方法:通过亚洲位置和范围的案例分析,掌握一个地区位置和范围分析的方法。
通过读图分析,掌握读图分析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对我们居住大洲的热爱,对于我们生活的大洲的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亚洲的地理位置分析。
教学难点:亚洲的地理位置分析。
三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案例教学法,问答法,讲授法
四教学用具
板书,多媒体课件
六板书设计
第一节位置和范围
位置半球位置
海陆位置
经纬度位置
范围—世界第一大洲
面积最大:亚非北美南美南极欧大洋纬度跨度最大
东西距离最长
七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