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血清白蛋白

合集下载

牛血清白蛋白使用说明书

牛血清白蛋白使用说明书

牛血清白蛋白使用说明书
一、产品名称
牛血清白蛋白
二、产品简介
牛血清白蛋白是一种从牛血清中提取的天然蛋白质,其纯度高,无毒副作用,广泛应用于生物制药、生物技术、医药卫生等领域。

经精制、冻干、灭菌等工艺加工而成。

三、产品规格
规格:5g/瓶、10g/瓶、50g/瓶、100g/瓶
四、主要功能
1. 作为生物药物及细胞培养基的添加剂,用作载体保护活性成分。

2. 作为生物制品的稳定剂,延长生物制品的保质期。

3. 用于临床医学制备悬浮液、注射液、输液、眼液、软膏等。

五、使用方法
1. 加入到细胞培养基、生物药物、生物制品中作为稳定剂使用。

2. 制备药品时,按照需要的添加量添加到药材中并充分混合。

3. 直接使用时,先将瓶子从冰箱取出,稍微晾放一下后打开盖子取出所需用量即可。

六、贮存与保质期
1. 本产品为白色或淡黄色固体粉末,应存放在阴凉、干燥、不受阳光直射的地方。

2. 开封后应立即使用,未使用完的产品应密封并置于-20℃以下的冰箱中保存。

3. 本品自生产日期起,在上述保质条件下,保质期为三年。

七、注意事项
1. 本品为生物制品,应在无菌条件下使用。

2. 开封后应立即密封并置于-20℃以下的冰箱中保存。

3. 本品禁止过期使用。

4. 如尘封、湿度过高或发生霉变,不再适用。

5. 本品仅供实验室研究使用,不得用于临床或其他用途。

八、联系方式
公司名称:xxxx
公司地址:xxxx
联系电话:xxxx
传真:xxxx
邮箱:xxxx
网址:xxxx。

牛血清蛋白

牛血清蛋白

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 BSA)是牛血清中的一种球蛋白,又称第五组分(早期从血液中通过特定的分离技术得到第五组份)。

牛血清白蛋白在生化实验中有广泛的应用:各类免疫分析、酶稳定剂、WB中的封闭液、蛋白定量时的蛋白标准物;酶活测定反应中的阴性对照;在细胞培养中,白蛋白可起到生理和机械保护作用和载体作用等。

特点·高纯度、干扰小、低背景·几乎检测不到IgG、蛋白酶活性·内毒素含量极低·闭环制造----有限度地减少污染,有限度地重现性·安全性高----由新西兰MPI检测的牛血浆制成----通过牛海绵状脑病(TSE)风险声明的许可·多种级别,满足各类实验应用·除了标准级,针对特定应用,还引进了专用BSA----精制级应用于低含量NEFA要求的诊断和研究、背景干扰敏感的IVD检测----巯基封闭型应用于巯基封闭型硫醇敏感型实验质控项目BSA级别质控项目新西兰标准级精制级新西兰独立基封闭型生物技术级蛋白含量(干基)≥96%≥98%≥98%纯度(白蛋白)≥98%≥98%≥98%≥96%湿度≤5.0%≤5.0%≤5.0%≤5.0%pH 6.5-7.5(10%水)6.5-7.5(10%水)6.5-7.5(7%溶液)6.5-7.5(5%水)灰分<2% <2%蛋白酶≤0.005unit/mg ND ND ND IgG ND ND ND内毒素≤3EU/mg≤3EU/mg专有指标NEFA<0.01% Na≤15mg/gCl≤6mg/g游离巯基≤0.1mol/mol核酸酶ND重金属(如Pb)≤0.001%铁离子≤0.0005%主要应用方向BSA级别应用新西兰标准级精制级新西兰巯基封闭型蛋白酶敏感性免疫分析,如RIA, EIA,荧光和化学发光√√√蛋白质标准物质,稀释剂√√√蛋白质共轭物或酶稳定剂√√√杂交√√细胞培养选择性细胞培养包含无血清培养的开发选择性细胞培养专有应用*要求低含量NEFA的诊断和研究应用*适用于背景干扰敏感的IVD检测*硫醇敏感型应用(含硫醇分析物的定量、化学发光分析或结合)。

3%牛血清白蛋白灭菌条件

3%牛血清白蛋白灭菌条件

3%牛血清白蛋白灭菌条件摘要:1.引言2.牛血清白蛋白的概述3.3% 牛血清白蛋白的灭菌条件4.3% 牛血清白蛋白的灭菌方法5.3% 牛血清白蛋白灭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6.结论正文:【引言】在生物科学实验中,牛血清白蛋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验材料。

它能够提供细胞生长所需的营养,同时还能够在实验过程中起到保护细胞的作用。

然而,牛血清白蛋白在使用前需要进行灭菌处理,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细胞的安全性。

本文将对3% 牛血清白蛋白的灭菌条件进行详细的介绍。

【牛血清白蛋白的概述】牛血清白蛋白是从牛血清中提取出来的一种蛋白质,它含有多种氨基酸,是细胞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牛血清白蛋白广泛应用于生物科学实验中,如细胞培养、疫苗制备等。

【3% 牛血清白蛋白的灭菌条件】在进行3% 牛血清白蛋白的灭菌前,需要确保其保存条件。

一般来说,3% 牛血清白蛋白应保存在-20°C 的低温环境中,避免受到光线、湿度和微生物的污染。

【3% 牛血清白蛋白的灭菌方法】常用的3% 牛血清白蛋白灭菌方法有高温高压灭菌法、紫外线灭菌法和过滤灭菌法。

1.高压蒸汽灭菌法:这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灭菌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高压蒸汽对物体进行消毒。

在使用这种方法时,需要将3% 牛血清白蛋白加热至121°C,并保持15-30 分钟。

2.紫外线灭菌法:紫外线灭菌法是利用紫外线对微生物的核酸进行破坏,从而达到灭菌的目的。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温度敏感的物体,如3% 牛血清白蛋白。

在使用这种方法时,需要将3% 牛血清白蛋白暴露在紫外线下,照射时间一般为30 分钟至1 小时。

3.过滤灭菌法:过滤灭菌法是利用过滤器对微生物进行过滤,从而达到灭菌的目的。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高温高压灭菌不适用的物体,如3% 牛血清白蛋白。

在使用这种方法时,需要将3% 牛血清白蛋白通过过滤器,过滤器的孔径应小于微生物的尺寸。

【3% 牛血清白蛋白灭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在进行3% 牛血清白蛋白灭菌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在灭菌前,需要确保3% 牛血清白蛋白的质量和纯度。

牛血清白蛋白化学式

牛血清白蛋白化学式

牛血清白蛋白化学式牛血清白蛋白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在医学和生物科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的化学式为C724H1122N202S18,是一种由牛提取的血浆蛋白。

牛血清白蛋白是一种球状蛋白质,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稳定性。

它主要存在于动物的血液中,起着运输营养物质、调节渗透压、维持酸碱平衡等重要作用。

牛血清白蛋白的分子量约为66.5 kDa,由58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牛血清白蛋白具有多种生理功能。

首先,它是一种重要的运输蛋白,能够结合和运输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药物、激素和维生素等。

其次,牛血清白蛋白还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能够帮助维持机体内的氧化还原平衡和免疫稳态。

此外,牛血清白蛋白还可以调节血液中的渗透压,维持血液的稳定性。

牛血清白蛋白在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它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药物载体,用于输送药物到特定的靶位。

由于其良好的溶解性和稳定性,牛血清白蛋白可以有效地保护药物免受酶解和肝脏代谢的影响,延长药物的血浆半衰期,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其次,牛血清白蛋白还可以用于制备血浆代用品,用于治疗失血、创伤和烧伤等疾病。

此外,牛血清白蛋白还可以用于制备细胞培养基和生物制剂,用于细胞培养、疫苗生产和基因工程等领域。

牛血清白蛋白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

常见的方法包括冷沉淀法、离子交换法和凝胶过滤法等。

其中,冷沉淀法是最常用的制备方法之一。

该方法通过在低温下将牛血浆进行冷沉淀,然后经过多次的洗涤、溶解和分离等步骤,最终得到纯净的牛血清白蛋白。

离子交换法则是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对牛血浆中的其他蛋白质进行吸附和分离,从而提纯牛血清白蛋白。

凝胶过滤法则是利用凝胶过滤柱对牛血浆进行过滤,分离不同分子量的蛋白质,从而提纯牛血清白蛋白。

总结起来,牛血清白蛋白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在医学和生物科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可以用于药物输送、制备血浆代用品、细胞培养基和生物制剂等。

牛血清白蛋白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方法包括冷沉淀法、离子交换法和凝胶过滤法等。

bsa牛血清白蛋白氨基酸序列_概述及解释说明

bsa牛血清白蛋白氨基酸序列_概述及解释说明

bsa牛血清白蛋白氨基酸序列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在生物学领域中,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组成部分。

牛血清白蛋白(BSA)作为一种重要的血浆蛋白,在许多研究领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BSA是由58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大分子蛋白质,它主要存在于牛血液中并且具有多种功能和特点。

其结构包含多个不同的功能域,使得BSA在运输营养物质、调节渗透压、维持酸碱平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围绕BSA牛血清白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展开解释说明,并介绍相关研究进展。

文章从引言开始,依次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等部分。

接下来,我们将对BSA牛血清白蛋白进行详细介绍并阐明其特点。

随后,描述了常用的氨基酸序列分析方法,并解读了BSA氨基酸序列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在第三部分中,我们将介绍与BSA氨基酸序列相关的研究进展。

这包括了其他物种血清中类似蛋白的发现、BSA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中的应用研究以及遗传变异对BSA氨基酸序列的影响等内容。

随后,我们将提供结果与讨论部分,包括对BSA氨基酸序列的组成和特征分析结果,并对其可能功能进行初步探讨。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并强调BSA牛血清白蛋白氨基酸序列在生物学领域中的重要性和潜在应用价值。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了解和解释BSA牛血清白蛋白的氨基酸序列。

通过分析BSA的氨基酸组成、特点和功能,提高对这一重要蛋白质的认识。

同时,介绍相关研究进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BSA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中的应用潜力,并为未来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基础。

2. BSA牛血清白蛋白氨基酸序列解释说明:2.1 BSA牛血清白蛋白简介及特点:BSA,全称为Bovine Serum Albumin,是一种在牛的血浆中广泛存在的蛋白质。

它是一种单链结构的球状蛋白质,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

BSA在解决生化实验中的很多问题上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如稀释试剂、载体蛋白或是控制反应条件等方面。

牛血清白蛋白元素组成

牛血清白蛋白元素组成
3. 异亮氨酸(Isoleucine):C6H13NO2
4. 苏氨酸(Threonine):C4H9NO3
5. 丙氨酸(Alanine):C3H7NO2
6. 酪氨酸(Tyrosine):C9H11NO3
7. 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C9H11NO2
8. 甘氨酸(Glycine):C2H5NO2
9. 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C4H7NO4
10. 谷氨酸(Glutamic acid):C5H9NO4
11. 亮氨酸(Leucine):C6H13NO2
12. 丝氨酸(Serine):C3H7NO3
13. 苏氨酸(Methionine):C5H11NO2S
这些氨基酸组合在一起形成牛血清白蛋白的蛋白质结构,而这些氨基酸中的原子元素如碳、氢、氧、氮和硫,则决定了整个牛血清白蛋白的元素组成。
牛血清白蛋白是一种主要存在于牛血液中的蛋白质,其元素组成主要包括碳(C)、氢(H)、氧(O)、氮(N)和硫(S)。具体来说,牛血清白蛋白可通过氨基酸序列来分析其元素组成,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氨基酸及其元素组成:
1. 赖氨(Lysine):C6H14N2O2
2. 缬氨酸(Valine):C5H11NO2

牛血清白蛋白 标准

牛血清白蛋白 标准

牛血清白蛋白标准白蛋白是一种重要的血浆蛋白,它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和健康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牛血清白蛋白标准的制定和应用,对于研究白蛋白的功能、生物学活性以及治疗疾病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牛血清白蛋白标准的相关内容。

牛血清白蛋白标准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和规定,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和数据统计得出的牛血清白蛋白的理想特性值。

这些特性包括分子量、纯度、生物活性等。

二、牛血清白蛋白标准的制定过程制定牛血清白蛋白标准需要经历以下几个步骤:1. 收集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了解当前牛血清白蛋白的研究现状。

2. 确定制定牛血清白蛋白标准的目的和应用范围,例如治疗疾病、药物研发等。

3. 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和指标,例如蛋白质含量检测、电泳分析等。

4. 进行实验并收集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和统计,得出牛血清白蛋白的理想特性值。

5. 评估和修订标准,根据实验结果和应用需求,对标准进行评估和修订,确保其准确性和适用性。

6. 正式发布标准,将制定好的牛血清白蛋白标准公开发布,供科研人员和相关机构使用。

牛血清白蛋白标准在科研和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蛋白质研究:牛血清白蛋白标准可以作为蛋白质研究的参考,用于比较不同样品中白蛋白含量和纯度的差异。

2. 药物研发:在药物研发过程中,牛血清白蛋白标准可以用作药物的活性检测和效价测定的参考。

3. 临床诊断:通过测定牛血清白蛋白的含量,可以评估人体内白蛋白的代谢状态,对一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4. 生物技术应用:牛血清白蛋白标准可以作为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等生物技术的研发和生产过程中的参考物质。

总之,牛血清白蛋白标准的制定和应用对于研究和利用白蛋白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准确制定标准并应用于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中,有助于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提高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为人类健康和生物技术的发展做出贡献。

牛血清白蛋白制备

牛血清白蛋白制备

牛血清白蛋白制备一、牛血清白蛋白的概述牛血清白蛋白是一种由牛血浆提取得到的蛋白质,属于血浆蛋白家族中的一员。

它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学试剂,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如携带营养物质、调节渗透压、参与免疫反应等。

二、牛血清白蛋白的制备方法1. 收集牛血浆:选取健康的牛,经过一系列的消毒处理后,采集其血液。

2. 离心分离:将采集到的血液进行离心分离,将血浆与红细胞分离开来。

3. 酸洗:将获得的血浆加入适量的酸中,进行酸洗处理,以去除血浆中的杂质。

4. 稳定处理:将经过酸洗的血浆进行稳定处理,使其达到一定的稳定性。

5. 脱盐处理:通过透析或其他脱盐方法,将血浆中的盐类去除,得到纯净的牛血清白蛋白。

6. 浓缩:将脱盐后的牛血清白蛋白进行浓缩处理,得到高浓度的制剂。

三、牛血清白蛋白的应用领域1. 细胞培养:牛血清白蛋白可以作为细胞培养基的一部分,提供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和生长因子,促进细胞的生长和繁殖。

2. 药物制剂:牛血清白蛋白可以作为药物的载体或稳定剂,增加药物的溶解度和稳定性,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3. 生物工程:牛血清白蛋白可以作为生物反应器中的载体,用于表达和产生重组蛋白。

4. 免疫学研究:牛血清白蛋白可以用于抗原抗体反应的研究,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印迹、免疫组织化学等。

四、牛血清白蛋白的优势与不足1. 优势:a. 来源广泛:牛血清白蛋白可以从牛血浆中提取得到,牛血浆易于获取。

b. 生物相似性高:牛血清白蛋白与人类血清白蛋白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因此在某些应用中可以代替人类血清白蛋白。

c. 生产成本低:由于牛血清白蛋白的来源广泛,生产成本相对较低。

2. 不足:a. 潜在风险:由于牛血清白蛋白的来源是动物,存在一定的感染风险,如牛传染性病毒等。

b. 免疫原性:部分人群对牛血清白蛋白存在过敏反应,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注意个体差异。

牛血清白蛋白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学试剂,其制备方法简单且应用领域广泛。

在细胞培养、药物制剂、生物工程和免疫学研究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SA牛血清白蛋白
牛血清白蛋白(BSA),又称第五组分,是牛血清中的一种球蛋白,包含583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为66.430 kDa,等电点为4.7。

牛血清白蛋白在生化实验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western blot中作为Blocking agent。

CAS号:9048-46-8
英文名称:Bovine albumin
英文同义词:nhsa;BSA-C;AC-BSA;ALBUMIN, PIG;albumenpowder;SERUM ALBUMIN;ACETYLA TED BSA;BSA ACETYLATED;Bovine albumin;BSA, METHYLA TED
中文名称:牛血清白蛋白
中文同义词:蛋白粉;牛白蛋白;卵蛋白粉;血清蛋白;血清白蛋白;牛血蛋白质;复合氨基酸;牛血清蛋白;牛血清白蛋白;血清白蛋白(牛)
CBNumber: CB5107573
分子式:N/A
英文别名:Bovine serum albumin
化学性质
储存条件: 2-8°C
溶解度: PBS: >40 毫克/毫升
form : lyophilized powder
Merck : 13,8542
稳定性:Stable. Incompatible with strong oxidizing agents and strong acids. Refrigerate.
EPA化学物质信息:Albumins, blood serum(9048-46-8)
用途
1、用于生化研究、遗传工程和医药研究
2、用作医药保健食品、调味品
3、维持渗透压、pH缓冲、载体作用
4、在PCR体系中有助于Taq酶的稳定性及活性,可以提高PCR的效率
生产方法
以牛血为原料分离出血清,用硫酸铵分级沉淀后,经辛酸处理精制而得。

贮存方法
每10克加100毫升水进行溶解,或用PBS溶解也可,视用途而决定。

然后分装成小支。

若不使用防腐剂可贮存在零下20或30摄氏度的恒温柜中,若使用防腐剂(如0.1%叠氮化钠)则可贮存在零上4摄氏度的环境下。

一般可存放数月不变质。

防腐剂可能对牛血清白蛋白的效果造成影响,应慎用。

结构与作用
成分结构
牛血清中的简单蛋白,是血液的主要成分(38g/100ml),分子量68kD。

等电点4.8。

含氮量16%,含糖量0.08%。

仅含已糖和已糖胺,含脂量只有0.2%。

白蛋白由58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其中35个半胱氨酸组成17个二硫键,在肽链的第34位有一自由巯基。

白蛋白可与多种阳离子、阴离子和其他小分子物质结合。

血液中的白蛋白主要起维持渗透压作用、PH 缓冲作用、载体作用和营养作用。

在动物细胞无血清培养中,添加白蛋白可起到生理和机械保护作用和载体作用。

牛血清白蛋白(BSA),又称第五组分,是牛血清中的一种球蛋白,包含583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为66.430 kDa,等电点为4.7。

牛血清白蛋白在生化实验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western blot中作为Blocking agent。

BSA的作用
BSA一般做为稳定剂被用于限制酶或者修饰酶的保存溶液和反应液中,因为有些酶在低浓度下不稳定或活性低。

加入BSA后,它可能起到“保护”或“载体”作用,不少酶类添加BSA后能使其活性大幅度提高。

不需要加BSA的酶加入BSA一般不会受到什么影响。

对多数底物DNA而言,BSA可以使酶切更完全,并可实现重复切割。

在37℃,酶切反应超过1h时,BSA可以使酶更加稳定,因为在不含BSA的反应缓冲液中,许多限制性内切酶在37℃下只能存活10"20min甚至更短的时间。

而BSA可以结合缓冲液或底物DNA中抑制限制性内切酶活性的金属离子和其它化学物质。

BSA在内切酶的缓冲液的作用
1.BSA是酶的稳定剂,防止酶的分解和非特异性吸附;
2.BSA能减轻有些酶的变性,能减轻有些不利环境因素如加热,表面张力及化学因素引起的变性的至于作用机理我不是很清楚,可能是因为它结构中有17个二硫键,和一个巯基,巯基的化学反应很活泼,二硫键有抗氧化还原的作用,因此可与多种阳离子,阴离子和小分子结合;
3.BSA能防止酶吸附到管壁而损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