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状电热元件技术标准

合集下载

管状式电加热器元件的构造与用途

管状式电加热器元件的构造与用途
管状式电加热器元件的构造与用途
材料:外管一般材料有 In800,In840,304,316L,310S,铝,铜,低碳 钢等。氧化镁粉是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选择不同规格,有高温粉,中温粉, 等。电阻丝为发热件,材料一般有两种,Ni-Cr 丝和 Fe-Cr-Al.引线端子材料一 般有两种:不锈钢和易削铁。封口材料有:环氧,硅胶,玻璃等。工艺:加热管 是在外管内(碳钢管、钛管、不锈钢管、铜管)装入电热丝,空隙部分填满有 良好导热性和绝缘性的氧化镁粉后缩管而成,经过热处理工艺(个别管不需 要),再加工成用户所需要的各种型状。它具有结构简单,热效率高,机械强 度好,对恶劣的环境有良好的适应性。它可用于各种液体和酸碱盐的加热,同 时也适应低溶点的金属加热溶化。用于液压,润滑装置加热液压油和润滑油, 也可用于加热无腐蚀性的气体和液体。 技术参数: 型 号 JF2 电压 (伏) 功率 (千瓦) 外形及安装尺寸(毫米) 重量 (公斤) A B 浸入油中长 C
220 4 1125 875 1070 1.37 SRY4-220/5 220 5 697 620 “ 2.45 SRY4-220/6 220 6 807 730 “ 2.70 SRY4-220/8 220 8 1007 930

3.05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注:SRY2、SRY4 型的安装孔为Ø72 毫米 2、工作电压允许误差:不大
SRY2-220/1 220 1 307 230 “ 1.45 SRY2-220/2 220 2 507 430 “ 1.90 SRY2-220/3 220 3 707 630 “ 2.35 SRY2-220/4 220 4 922
845 “ 2.83 SRY3-220/1 220 1 625 375 570 0.77 SRY3-220/2 220 2 825 575 770 1.01 SRY3-220/3 220 3 925 675 870 1.13 SRY3-220/4

管状电热元件技术标准

管状电热元件技术标准

管状电热元件技术标准QB-01本标准适用于金属作为外壳,用合金电阻丝为发热体并连接有引出棒或多股软接线,在管内填充导热良好的绝缘介质的管状电加热元件(以下简称元件)一.分类1.元件按连接线分为下列三类:(1)引出棒或软多股接线从元件两端引出。

(2)引出棒或软多股接线从元件一端引出。

(3)引出棒从元件两端引出,其中一端与元件外壁相焊结。

2元件的型号及所代表的含义额定电压V.额定功率KW设计序号加热介质加热特点代号小类代号G为管状ZDD为XX厂注:加热介质代号:Q:空气;Y:油;S:水;X:硝盐液;J:碱液;M:金属。

例:ZDDGY1-220V/Z表示XX厂生产加热油用管状电热元件第一次设计电压为220V功率为2KW。

二.技术要求3.元件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按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4.元件允许在下列条件下工作:工作电压不大于额定电压的10%。

5.元件的外观要求:(1)不得有显著的机械伤痕或局部膨胀。

(2)弯曲处不得有皱纹凹凸等现象。

(3)漆层.电镀层.金属喷涂层应均匀光洁.无起泡剥落或局部堆积等现象。

6.元件外形尺寸偏差不得超过表1中规定:7.在额定工作电压下元件的额定功率允许偏差-8%,+5%。

8.出厂检测冷态状况元件绝缘电阻不得低于是100MΩ。

9.在冷态或工作状况下,耐压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见表210.凡焊有法兰或坚固装置的元件应承受5kgf/em2历时3分钟的静水压力试验,无渗漏现象,试验后其电气性能仍满足8.9条要求。

11.引出棒应承受到100kgf拉力试验,历时3分钟不允许有移位.断裂现象。

12.符合元件设计要求在工作状况下(最高介质工作温度不超过于550℃)元件泄漏电流每1KW不大于0.5mA.10KW以上最大泄漏电流不大5mA。

13.元件经过2个循环周期湿热试验后,其绝缘电阻不得低于0。

5MΩ。

14.符合元件的保管.安装及实用规定,元件可连续使用计3000小时或自出厂壹年内产品质量问题由我古物负责。

日用管状电热元件安全认证规则

日用管状电热元件安全认证规则

CQC11-448311-20h; 工作寿命时间 3000h; 工作寿命时间大于 3000h。 不同的生产场地生产的产品为不同的申请单元。 3.2 申请文件 申请认证应提交正式申请,并随附以下文件: a) 产品总装图、剖面图、部件尺寸图等图纸; b) 额定电压、额定功率、外管材料、加热介质、电热丝、绝缘介质、表面负荷及抗拉力等产品情况 描述(见 CQC31-045201.01-2012 日用管状电热元件产品描述); c) 关键零部件清单(见 CQC31-045201.01-2012 日用管状电热元件产品描述); d) 同一申请单元内各个规格产品之间的差异说明。
4.型式试验
4.1 送样 4.1.1 型式试验送样的原则 同一申请的单元的产品,选送具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型式试验。根据需要,覆盖样品及组件类产品 需送样作补充差异试验。样品由申请人负责按CQC的要求选送,并对选送样品负责。 每个申请单元中选取表面负荷最大的产品作为主检样品;每个申请单元中单管功率最大的产品作为 覆盖样品,同时在本单元中再任选一个规格的产品作为覆盖样品。如表面负荷最高及单管功率最大两者 相同,则再任选一个规格作为覆盖样品即可。 4.1.2 送样数量 每个申请单元主检产品送样6个,覆盖样品各送样3个。 若产品的绝缘材料不符合标准中试验要求,需提供绝缘材料样块(尺寸15mm×15mm× 3mm) 5 块。 对于组件类产品,具体的送样要求根据产品的实际情况确定。 4.1.3 样品及资料的处置 型式检验后,相关资料存于检验记录中。样品按有关规定处置。 4.2 检验标准、项目及方法 4.2.1 检验标准 检验依据标准 JB/T 4088 - 2012《日用管状电热元件》进行。 4.2.2 检验项目 对于主检产品,检验项目为该产品安全标准规定的全部适用项目;对于覆盖样品进行 5.2.1、5.2.2 (仅工作温度下)、5.2.3(冷态条件)、5.5.3 及 5.5.6 条的试验。 对于组件类产品,需补充进行 5.2.1、5.2.2(仅工作温度下)及 5.2.3(冷态条件)的试验。其中 5.2.1 和 5.2.3 条的判定按照标准进行,而 5.2.2 的测试结果应不超过标准所规定限值的 n 倍(n 为组件中 串并联单管的数量)。 第 2页 共 7 页

热水器用管状加热器-最新国标

热水器用管状加热器-最新国标

热水器用管状加热器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家用和类似用途热水器用管状加热器(以下简称“电热管”)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家用和类似用途热水器用管状加热器。

本文件不适用于空调、洗衣机、洗碗机、微波炉、烤箱等用管状加热器。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所有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423.17—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a:盐雾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4706.1—2005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GB4706.12—2006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储水式热水器的特殊要求GB/T17897—2016金属和合金的腐蚀不锈钢三氯化铁点腐蚀试验方法JB/T4088.1—2022日用管状电热元件第1部分:通用要求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发热体heater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的部件。

[来源:JB/T4088.1—2022,3.2]3.2电热管heating element具有金属外壳,且发热体(3.1)与金属外壳绝缘的管状电热元件。

3.3引出棒lead-out rod与发热体(3.1)有良好连接的金属零件;直接或通过连接于其上的插片、连接片、导线等连接件与电源进行连接。

[来源:JB/T4088.1—2022,3.3]3.4有效发热表面effective heating surface电热管(3.2)有效发热长度上所对应的金属管表面。

[来源:JB/T4088.1—2022,3.7,有修改]3.5表面有效负荷surface effective load电热管(3.2)有效发热表面(3.4)上单位面积的功率。

GYQ3型空气用管状电热管

GYQ3型空气用管状电热管

G Y Q3型空气用管状电热管F Y5-3
【GYQ型空气用管状电热管】
GYQ型空气用管状电热管一般用于安装在空气加热系统的吹风管道中,做吹送热空气用,也可作为各种烘箱、电炉的发热元件。

管子材料为10号钢,亦可采用不锈钢。

其最高工作温度为300℃。

【GYQ型空气用管状电热管技术参数表】
【GYQ型空气用管状电热管使用说明】
1、GYQ型空气用管状电热管一般都是错列布置在管道中,使流过的空气能充分加热,管道的四周应有较好的绝热层以减少损失。

其典型的安装方式如图一:
2、GYQ型空气用管状电热管之间的距离与风速有关,一般风速在8-12米较为合适,过高增加压力损失,过低影响效率,并易烧坏。

3、GYQ型空气用管状电热管的电接头应放在保温层、加热室以外,接线时勿用力过猛。

4、GYQ型空气用管状电热管的工作电压不得超过其额定值的10%,外壳应有效接地。

5、GYQ型空气用管状电热管工作环境,湿度不大于95%,无爆炸性、腐性气体。

6、GYQ型空气用管状电热管应储藏在干燥之处,若因长期放置其对地绝缘电阻低于1M欧姆时,可在200℃左右的烘箱中干燥若干小时即可恢复。

7、GYQ型空气用管状电热管的紧固螺母为M22×1.5,长为45mm.。

山东温控管状电加热器参数

山东温控管状电加热器参数

山东温控管状电加热器参数1. 引言电加热器是一种常见的加热设备,它通过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来升高物体的温度。

山东温控管状电加热器是一种具有温度控制功能的电加热器,在山东地区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科研实验室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山东温控管状电加热器的参数,包括控制方式、额定功率、工作温度范围等内容。

2. 控制方式山东温控管状电加热器有多种控制方式可供选择,常见的控制方式包括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

2.1 手动控制手动控制是一种简单直接的控制方式,用户可以通过手动调节加热器的功率来控制加热温度。

手动控制的优点是操作简便,适用于一些需要频繁调节温度的场合。

然而,手动控制的缺点是精度较低,容易出现温度波动。

2.2 自动控制自动控制是一种更加智能化的控制方式,通过传感器实时检测温度,并根据设定的温度范围自动调节加热器的功率。

自动控制的优点是精度高,能够稳定控制加热温度,同时还能提高工作效率。

自动控制的缺点是成本较高,对于一些简单的应用场景可能有些过于复杂。

3. 额定功率额定功率是指加热器正常工作时的功率输出。

山东温控管状电加热器的额定功率通常根据具体需求进行选择,一般范围在50W至5000W之间。

3.1 低功率加热器低功率加热器通常指额定功率在100W至1000W之间的电加热器。

这种加热器适用于一些对加热精度要求较高,温度控制范围较窄的场合,比如实验室中的一些小型试验设备。

3.2 中功率加热器中功率加热器的额定功率通常在1000W至3000W之间,适用于一些工业生产中需要加热大量物体的场合。

这种加热器通常具有较高的温度控制精度和稳定性。

3.3 高功率加热器高功率加热器通常指额定功率在3000W以上的电加热器。

这种加热器适用于大型工业设备的加热,例如玻璃熔化炉、金属熔炼炉等。

高功率加热器通常具有强大的加热能力和高度稳定的温度控制。

4. 工作温度范围山东温控管状电加热器的工作温度范围取决于具体的型号和应用场景。

一般来说,这种加热器的工作温度范围可以覆盖从室温至高温的范围。

热水器电热管标准

热水器电热管标准

热水器电热管标准2009年9月1日实施的GB/T23150《热水器用管状加热器》由多家电热水器和电热管生产企业共同起草。

标准对电热管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储存等方面做出规定。

技术要求与试验方法是重点《热水器用管状加热器》主要参照的标准是JB/T4088-1999《日用管状电热元件》,重点针对电热水器用电热管的规定加以细化,规定了加热管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主要是考核加热管的综合性能。

标准对技术要求的规定包括许多方面,其中,针对产品安全性能的要求为,电热管的冷态电气强度在1500V基本正弦波的电压下,历时1min,不应发生闪络和击穿现象,泄漏电流不应超过5mA;电热管在正常工作条件下的泄漏电流不应超过3mA;电热管的输入功率应在额定功率的90%~105%范围内。

标准对电热管承压要求为“经48h的湿热试验后,应能承受测试电压为1500V,历时1min的电气强度试验,泄漏电流不应超过5mA。

”据了解,《热水器用管状加热器》在技术要求中,专门增加了干烧性能的要求。

“电热管在额定电压工作条件下空烧30min,不应变形及释放火焰、金属溶液和有害气体。

电热管试验后应冷却至室温,然后将除法兰外的管体部分浸入水中,经过24h后,应能承受测试电压为1250V,历时1min的电气强度试验,泄漏电流不应超过5mA。

表面负荷大于11W/cm2的产品不作此项要求,铜管和铝管不适用。

此外,技术要求中的重要规定还包括:电热管中的接线引出棒,应能承受980N的拉力试验,历时3min,不得有位移、断裂等现象;接线片与引出棒的焊接应能承受纵横200N以上的拉力,应无断裂、脱落等现象;高低温冲击试验后,应能承受测试电压为1500V,历时1min的电气强度试验,泄露电流不应超过5mA;电热管应能经受24h的中盐雾试验,在热水器使用中电热管接触水部分不应有较严重的锈蚀现象;电热管的工作寿命不低于4000h。

本公司研发生产的陶瓷电热管,非常适合应用在电热水器中,其耐干烧,寿命长,节能等特点,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

SRY2SRY3SRY4管状电加热器使用维护及注意事项

SRY2SRY3SRY4管状电加热器使用维护及注意事项

SRY2/SRY3/SRY4管状电加热器使用维护及注意事项SRY2/SRY3/SRY4管状电加热器使用维护及注意事项使用维护及注意事项:1、外形尺寸图中尺寸“B”必须全部浸入油中以免烧坏元件。

被加热油应无腐蚀性。

2、SRY3型的工作液面必须在紧固件之下,尺寸线“B”之上。

3、熔化沥青、石蜡等固态油类时应降低电压使用,等熔化后再升至额定电压。

以防止热量集中降低元件使用寿命。

4、发现管子表面有结炭时,必须除尽后再用,以免降低效率,甚至烧坏元件。

5、元件应存放于干燥处,若因长期放置而绝缘电阻降到低于1兆欧时,可在200℃左右的烘箱中干燥若干小时(或将元件低压通电数小时),即可恢复绝缘电阻。

材料:外管一般材料有In800,In840,304,316L,310S,铝,铜,低碳钢等。

氧化镁粉是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选择不同规格,有高温粉,中温粉,等。

电阻丝为发热件,材料一般有两种,NiCr丝和FeCrAl.引线端子材料一般有两种:不锈钢和易削铁。

封口材料有:环氧,硅胶,玻璃等。

SRY2/SRY3/SRY4管状电加热组件规格和外形尺寸:注:SRY2、SRY4型的安装孔为Ø72毫米2、工作电压允许误差:不大于其额定值的1.1倍,外壳应有效接地。

3、工作环境:相对湿度不大于95%,无爆炸性和腐蚀性气体。

4、金属管材料:10号钢。

5、zui高工作温工:SRY2、SRY3为300℃,SRY4为100℃。

6、SRY2型、SRY4型的工作压力小于2公斤/平方厘米。

7、SRY3型紧固件长度为25毫米。

功能特点⒈体积小、功率大:加热器主要采用集束式管状电热元件。

⒉热响应快、控温精度高,综合热效率高。

⒊加热温度高:加热器设计zui高工作温度可达850℃。

⒋介质出口温度均匀,控温精度高。

⒌应用范围广、适应性强:该加热器可适用于防爆或普通场合,防爆等级可达dⅡB级和C级,耐压可达20MPa。

⒍寿命长、可靠性高:该加热器采用特殊电热材料制造,设计表面功率负荷低,并采用多重保护,使电加热器安全性和寿命大大增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状电热元件技术标准
QB-01本标准适用于金属作为外壳,用合金电阻丝为发热体并连接有引出棒或多股软接线,在管内填充导热良好的绝缘介质的管状电加热元件(以下简称元件)
一.分类
1.元件按连接线分为下列三类:
(1)引出棒或软多股接线从元件两端引出。

(2)引出棒或软多股接线从元件一端引出。

(3)引出棒从元件两端引出,其中一端与元件外壁相焊结。

2元件的型号及所代表的含义
额定电压V.额定功率KW
设计序号
加热介质加热特点代号
小类代号G为管状
ZDD为XX厂
注:加热介质代号:Q:空气;Y:油;S:水;X:硝盐液;J:碱液;M:金属。

例:ZDDGY1-220V/Z表示XX厂生产加热油用管状电热元件第一次设计电压为220V功率为2KW。

二.技术要求
3.元件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按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
造。

4.元件允许在下列条件下工作:
工作电压不大于额定电压的10%。

5.元件的外观要求:
(1)不得有显著的机械伤痕或局部膨胀。

(2)弯曲处不得有皱纹凹凸等现象。

(3)漆层.电镀层.金属喷涂层应均匀光洁.无起泡剥落或局部堆积等现象。

6.元件外形尺寸偏差不得超过表1中规定:
7.在额定工作电压下元件的额定功率允许偏差-8%,+5%。

8.出厂检测冷态状况元件绝缘电阻不得低于是100MΩ。

9.在冷态或工作状况下,耐压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见表2
10.凡焊有法兰或坚固装置的元件应承受5kgf/em2历时3分钟的静水压力试验,无渗漏现象,试验后其电气性能仍满足8.9条要求。

11.引出棒应承受到100kgf拉力试验,历时3分钟不允许有移
位.断裂现象。

12.符合元件设计要求在工作状况下(最高介质工作温度不超过于550℃)元件泄漏电流每1KW不大于0.5mA.10KW以上最大泄漏电流不大5mA。

13.元件经过2个循环周期湿热试验后,其绝缘电阻不得低于0。

5MΩ。

14.符合元件的保管.安装及实用规定,元件可连续使用计3000小时或自出厂壹年内产品质量问题由我古物负责。

应为用户免费维修或更换。

三.验收规则
15.元件经厂质检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并附有合格证及检测报告单。

16.元件检测试验分入库试验和型式试验。

17.检测按照5-10条要求进行,要求对产品进行全检。

第12条可进行按10%抽检。

18.型式试验:
(1)新试制的元件;
(2)按批号投入的元件。

19.用作型式试验的元件应从入库产品中抽取不少于3支进行试验。

四.量具仪表及测试方法
20.试验时所用的量具.电气测试仪表及热工测量仪表精度不低
于下列要求:
(1)钢卷尺:2ms1.5mm 10m±5mm
(2)卡尺:0.05mm
(3)电气仪表.热工测量仪表-1.0级。

(4)由质检科定期校对(每周末)。

21.按第5条.第6条进行外形检测。

22.额定功率测定可采用元件冷态直流电阻值换算确定。

P=V2/RCt Ct-电阻丝工作温度系数
23.冷态绝缘按第8条测定。

耐压试验:按第9条依照GB998-67方法测试。

24静水压力试验按第10条并保持3分钟后检测。

25.引出棒拉力试验按第11条测试历时3分钟,此项为20%抽检。

26.泄漏电流按第12条测试。

两端都要测试。

五.标志
27.元件:入库应标志及随件入库文件。

(1)制造厂名称;
(2)型号及加热介质代号;
(3)工作电压;
(4)额定功率;
(5)合作证;
(6)检测报告;
(7)工艺单.图纸。

六.制定及实施
(1)此标准参照JB/T2379-93.JB4088-1999标准制定。

(2)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3)此标准若与国家新颁布标准相悖之处,按新标准执行。

XX厂技术科制定
质检科
年01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