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太奇艺术手法
艺术手法 蒙太奇 镜头语言

蒙太奇艺术手法镜头语言的应用一、蒙太奇发展概述蒙太奇是法语montage的音译,原是法语建筑学上的一个术语。
该词的原意是安装、组合、构成。
蒙太奇(montage)在法语是“剪接”的意思,被俄国电影理论家库里肖夫、普多夫金、爱森斯坦等发展成一种电影中镜头组合的理论。
还有美国的著名导演格里菲斯也对蒙太奇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使之成为电影艺术的一个术语。
蒙太奇原对影像与影像之间的关系而言,有声影片和彩色影片出现之后,在影像与声音(人声、音响、音乐),声音与声音,彩色与彩色,光影与光影之间,蒙太奇的运用又有了更加广阔的天地。
蒙太奇的名目众多,迄今尚无明确的文法规范和分类,但电影界一般倾向分为叙事的、抒情的和理性的(包括象征的、对比的和隐喻的)三类;电视较多用叙事和表现蒙太奇。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Andre Bazin,1918-1958)对蒙太奇的作用提出质疑:认为蒙太奇是把导演的观点强加于观众,限制了影片的多义性,主张运用景深镜头和场面调度连续拍摄的长镜头摄制影片,认为这样才能保持剧情空间的完整性和真正的时间流程。
较极端的例子:希区柯克曾经在电影《绳索》(Rope)中尝试全本用一个镜头拍到底,但是效果并不理想。
但是蒙太奇的作用是无法否定的,电影艺术家们始终兼用蒙太奇和长镜头的方法从事电影创作。
也有人认为长镜头实际上是利用摄影机动作和演员的调度,改变镜头的范围和内容,并称之为“内部蒙太奇”。
1、蒙太奇的定义简要地说,蒙太奇就是把分切的镜头组接起来的手段。
通过将摄影机拍摄下来的镜头,按照生活逻辑,推理顺序、作者的观点倾向及其美学原则联结起来的手段。
因为每一个镜头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在形态上必然和与它相连的上下镜头发生关系,而不同的关系就产生出连贯、跳跃、加强、减弱,对比、反衬等不同的艺术效果。
另一方面,镜头的组接不仅起着生动叙述镜头内容的作用,而且会产生各个孤立的镜头本身表达不出的新含义来。
蒙太奇手法

蒙太奇是法语Montage的音译,原是建筑学用语,意为构成,装配。
到了20世纪中期,电影艺术家将它引入到电影艺术,意思转变为剪辑,组合剪接,即影片构成形式和构成方法的总称。
在无声电影时代,蒙太奇表现技巧和理论的内容只局限于画面之间的剪接。
在后来出现了有声电影后,影片的蒙太奇表现技巧和理论又包括了声画蒙太奇和声声蒙太奇技巧与理论,含义更加广泛了。
1、蒙太奇技巧在影视节目中的作用蒙太奇组接镜头与音效的技巧是决定一个成功影片的重要因素。
在影片中的表现有下面这些方面。
(1)表达寓意,创造意境。
镜头的分割与组合,声画的有机组合,相互作用,可以给观众在心理上产生新的含义。
单个镜头,单独的画面或者声音只能表达其本身的具体含义,本身不具有其他的思想含义或者深刻内容。
而如果我们使用蒙太奇技巧和表现手法的话,就可以使得一系列没有任何关联的镜头或者画面产生特殊的含义,表达创作者的寓意或者还可以产生特定的含义。
(2)选择与取舍,概括与集中。
一部几十分钟的影片,是又许多素材镜头中挑选出来的。
这些素材镜头不仅内容、构图、场面调度均不相同,甚至连摄像机的运动速度都有很大的差异,有些时候还存在一些重复。
编导就必须根据影片所要表现的主题和内容,认真对素材进行分析和研究,慎重大胆地进行取舍和筛选,重新进行镜头组合,力求做到可视性的保证。
(3)蒙太奇组接技巧可以按照观众的心理习惯,引导观众的注意力,激发观众的联想。
由于每一个单独的镜头只表现一定的具体内容,但组接后就有了一定的顺序可以严格的规范和引导、影响观众的情绪和心理,启迪观众进行思考。
(4)可以创造银幕(屏幕)上的时间概念。
运用蒙太奇技术可以对现实生活和空间进行剪裁、组织、加工和改造,使得影视时空在表现现实生活和影片内容的领域极为广阔,延伸了银幕(屏幕)的空间,达到了跨越时空的作用。
(5)蒙太奇技巧使得影片的画面形成不同的节奏,蒙太奇可以把客观因素(信息量、人物和镜头的运动速度、色彩声音效果,音频效果以及特技处理等)和主观因素(观众的心理感受)综合研究,通过镜头之间的剪接,将内部节奏和外部节奏,视觉节奏和听觉节奏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使得影片的节奏丰富多彩,生动自然而又和谐统一,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高中蒙太奇手法课文

高中蒙太奇手法课文
(原创版)
目录
1.蒙太奇手法的定义和分类
2.高中蒙太奇手法课文中的具体运用
3.蒙太奇手法在课文中的作用和意义
4.学习蒙太奇手法的意义和方法
正文
蒙太奇手法是电影、电视剧等视觉艺术中常用的表现手法,通过对画面的拼接和组合,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效果。
它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叙事蒙太奇,通过画面的切换,引导观众的情感和理解,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另一类是表现蒙太奇,通过画面的象征和隐喻,表达导演和编剧的思想和主题。
在高中的语文课文中,蒙太奇手法也被广泛运用。
比如,《红楼梦》
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的描写,就是通过一系列景物的切换,表现出贾宝玉的内心世界和命运的波折。
又如,《雷雨》中周萍和四妹的对话,通过
两人的语言和表情的切换,表现出两人之间微妙的心理关系和情感变化。
蒙太奇手法在课文中的作用和意义,不仅在于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和观赏性,更在于通过画面的切换和组合,引导读者理解和领悟文章的主题和思想。
比如,《红楼梦》中通过贾宝玉的梦游,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
实的不满和反抗,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蒙太奇手法不仅有助于提高阅读理解和欣赏能力,更能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写作水平。
学习蒙太奇手法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技巧,另一种是通过实践写作,尝试运用蒙太奇手法,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总的来说,蒙太奇手法是视觉艺术中重要的表现手法,它在高中课文中的运用,不仅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效果,更有助于读者理解和领悟文章的主题和思想。
电影艺术中的蒙太奇

电影艺术中的蒙太奇电影艺术中的蒙太奇蒙太奇是电影中常用的一种艺术手法,也是电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通过不同的片段、画面和镜头进行剪辑,以独特的方式传达故事情节、情感和意义。
蒙太奇使得电影画面更富有动感和艺术性,能够深入人心、引发观众的共鸣。
蒙太奇最早起源于俄国革命时期的电影,由苏联导演艾森斯坦和库班共同开创。
艾森斯坦在他的著名电影《战舰波托马金号》中,利用蒙太奇手法展现了人民的斗争和力量。
这种手法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感受到情绪的高涨和冲击。
而在西方电影中,著名导演奥逊·威尔斯也是蒙太奇的重要倡导者和使用者之一。
他的代表作《公民凯恩》被公认为电影史上最伟大的影片之一,其中的蒙太奇手法令人难忘。
通过嵌套式的叙事结构和剪辑,观众可以看到主人公的一生、一切事物以及社会环境的变迁与充实。
蒙太奇手法在这部电影中的运用,将一系列片段有机地联系起来,呈现出了主人公的多面性和矛盾性。
除了剧情电影,蒙太奇手法也广泛应用于动画片中。
例如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的作品《乘风破浪》。
这部电影通过运用蒙太奇手法,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与外在表现相结合。
它通过剪辑不同的动画片段,以及运用特殊的图像效果和音乐,让观众跟随着主人公的心灵旅程,感受到成长与胜利的喜悦。
蒙太奇手法不仅在整体叙事中大放异彩,在细节表现上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例如,切换不同镜头可以引起观众的注意力,制造紧张和扣人心弦的效果。
而镜头移动、放大、缩小以及快速剪辑等技巧,则可以产生节奏感和动感,增强电影的视觉冲击力。
此外,在电影的后期制作中,蒙太奇手法也被广泛运用。
修剪和整合电影的各个片段,选择合适的镜头和音乐,通过副线索和暗示来塑造人物形象和展现情节的发展,都离不开蒙太奇手法的运用。
然而,蒙太奇手法并非一味追求效果和刺激,它更重要的作用是为了传达导演的情感和观点。
通过巧妙地运用蒙太奇手法,导演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展示更多的信息和细节,以此来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
蒙太奇艺术手法分析

蒙太奇艺术手法分析蒙太奇是一种电影艺术的独特表现手法,这一词汇最早是建筑用语,后被延伸到影视艺术当中。
电影将一系列在不同地点,从不同距离和角度,以不同方法拍摄的镜头排列组合起来,叙述情节,刻画人物。
但当不同的镜头组接在一起时,往往又会产生各个镜头单独存在时所不具有的含义。
通过蒙太奇手段,电影的叙述在时间空间的运用上取得极大的自由。
通过两个不同空间的运动的并列与交叉,可以造成紧张的悬念,或者表现分处两地的人物之间的关系。
不同时间的蒙太奇可以反复地描绘人物过去的心理经历与当前的内心活动之间的联系。
蒙太奇的运用,使电影艺术家可以大大压缩或者扩延生活中实际的时间,造成所谓“电影的时间”,而不给人以违背生活中实际时间的感觉。
但是,蒙太奇手法的使用也需注意分寸,过长会使观众觉得乏味,过短又显仓促。
蒙太奇手法又可以分为许多种,大体上可以分为叙事蒙太奇,表现蒙太奇和理性蒙太奇。
其中又可细分为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颠倒蒙太奇、连续蒙太奇,抒情蒙太奇、心理蒙太奇、隐喻蒙太奇、对比蒙太奇,杂耍蒙太奇、反射蒙太奇、思想蒙太奇。
作为影视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法,一部好的影视作品是离不开蒙太奇表现手法的运用的。
暑假期间闲来无事看了一部电影《无人驾驶》,听名字以为是什么惊险刺激的大片,结果看了发现讲了一些社会问题,小三什么之类的吧。
很多人评价说乱,没看懂,当然也有人叫好。
这部片子运用了大量的蒙太奇手法,这本身就是一部情节很复杂的片子,多个故事最后汇聚到一起。
倒叙,不同角色故事镜头的切换。
可以说,导演用了很多技巧来试图把故事叙述清楚。
但我个人觉得,这种大量技巧的运用有些过了,因而使许多观众摸不清头脑,不知道到底在讲什么,蒙太奇固然是电影中的重要表现手法,但就像上文提到过的,一旦过度,就会使人觉得乏味,适得其反。
当然,也有许多颇具代表性的运用蒙太奇手法表现十分成功的影片,如《普通法西斯》、《母亲》、《乡村女教师》等。
对于蒙太奇手法的运用,并不是所有人都赞同的。
第六章 蒙太奇艺术手法

2.蒙太奇的作用
蒙太奇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作用:
第一、通过镜头、场面、段落的分切与组接,对素 材进行选择和取舍,使表现内容主次分明,达到高 度的概括和集中。 第二、引导观众的注意力,激发观众的联想。每个 镜头虽然只表现一定的内容,但组接一定顺序的镜 头,能够规范和引导观众的情绪和心理,启迪观众 思考。 第三、创造独特的影视时间和空间。每个镜头都是 对现实时空的记录,经过剪辑,实现对时空的再造, 形成独特的影视时空。
(4)动接动,静接静 动接动——动指的是画面内主体的运动。 静接静——静指的是画面主体的静和画面本身 是固定的镜头。静接静和动接动一样,都是利 用画面内在节奏的一致性衔接,这样就不会觉 得突然。但主体运动的镜头要与主体静止的镜 头相接时,要等运动的要素停下后才能与静止 的主体画面连接。
(5)光线、色调的过渡要自然 相邻镜头的光线与色调不能相差太大,否 则也会导致变化突然,使人感到不连贯、不流 畅。
画面剪辑:由许多画面或图样并列或叠化而成的一 个统一图画作品。 画面合成:制作这种组合方式的艺术或过程。
把以下A、B、C三个镜头,以不同的次序连接 起来,就会出现不同的内容与意义。
A,一个人在笑; B、一把手枪直指着; C、同一个人脸上露出惊惧的样子。
这三个特写镜头,分别给观众什么样的印象呢?
(2)遵循镜头调度的轴线规律 遵循镜头调度的轴线规律拍摄下来的镜头, 在进行组接时,就能使镜头中主体物的位置、 运动方向保持一致,合乎人们的观察规律,否 则,就会出现方向性混乱。为了避免出现这种 方向性混乱的镜头,在拍摄时必须遵守镜头调 度的轴线规律,即在处理两个以上人物的动作 方向及相互间的交流时,人物中间有一条无形 的线,称为“轴线”。摄像机若跳过轴线到另 一边,拍摄的镜头组接后就会破坏空间的统一 感,造成方向性的错误。
蒙太奇的名词解释

蒙太奇的名词解释蒙太奇是一种以碎片化、拼贴和分段的方式来组合不同元素的艺术形式。
它起源于电影艺术,由俄国导演谢尔盖·爱森斯坦在《战舰波将金号》(1925)中首次使用,并逐渐被广泛应用于电影、摄影和艺术创作中。
蒙太奇通常通过将独立的镜头或图像片段在时间和空间上组合在一起,来创造一种新的意义、情感和观念。
蒙太奇的核心原则是通过对不同图像或场景的组合和关联来达到整体的意义。
这种组合可以是逻辑和连贯的,也可以是非线性和自由联想的。
无论是怎样的组合方式,蒙太奇都追求展现一种新的现实或观念,超越单个图像或场景本身所能传达的信息。
通过将不同的元素重新排列和组合,蒙太奇打破了传统线性叙事结构的限制,为观众提供了更丰富和多样化的体验。
蒙太奇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一种表达方式。
它将电影或艺术作品中的不同元素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视觉和听觉效果。
这种效果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实现,例如快速剪辑、特殊效果、音乐和声音设计等。
蒙太奇的目的是通过这些多样化的元素和技巧,激发观众的感情和思考,引发他们对于作品的理解和共鸣。
在使用蒙太奇的过程中,导演或艺术家通常会关注图像、声音和时间之间的关系。
他们会思考如何通过剪辑和镜头语言来传达故事、情感或观点。
蒙太奇常常涉及到对于时间的扭曲和重叠,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创造出非常吸引人且有趣的故事结构。
此外,对于音乐和声音的运用也是蒙太奇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音乐可以为图像和场景营造氛围,增强观众的情感体验,而声音效果的使用可以进一步增强蒙太奇的视听效果。
蒙太奇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在电影中,蒙太奇可以用于表达内心世界、夸张情感或者讲述非线性的故事。
许多导演都运用了蒙太奇的技巧,如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的悬疑片、斯坦利·库布里克的科幻片以及昆汀·塔伦蒂诺的电影等。
此外,在摄影和艺术创作领域,蒙太奇的原则也被广泛运用。
艺术家们通过组合和拼贴不同的图像、素材和材料,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视觉效果和概念表达。
蒙太奇艺术手法的含义依据和作用

三、蒙太奇的作用 2.创造时空作用 (2)屏幕空间有再现空间和构成空间两种形态。
➢再现空间是通过摄像机记录、运动这两个特性再现物 体的直观行为。 ➢构成空间是将一系列记录着真实空间的片段,经过选 择、取舍,组合后构成的空间形态,这是电视叙事观念 中的空间。
再 现 空 间
构成空间: a.通过局部空间组合,表现事物的全貌
3.对比式 镜头或场景的组接以内容、情绪或造型上的尖锐对立或强 烈对比作为连接的依据。 优点 强化的作用。
例:在影片《一江春水向东流》中 张忠良与王丽珍在重庆跳舞的脚,与正在践踏祖国大地的日本兵大马 靴的脚迭化的对比镜头; 一个女孩领着一个瞎老头在街头卖唱,与阔佬们在高楼大厦寻欢作乐 的对比镜头。
三、蒙太奇的作用 1.构成作用 ④镜头语言在表意中,可以自由地处理时空,创造出影视语 言独特的时空结构。把不同时空成分的镜头根据统一的逻辑 关系加以组合,可以构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 这种统一的逻辑关系一般指:
➢以时间为序 ➢以空间结构为序
三、蒙太奇的作用 2.创造时空作用 (1)根据需要,电视叙事中的时间可以有延伸、压缩、冻 结、加速、追溯等形式。现实的时间是线性的、连续的,电 视叙事的屏幕时间是观众感觉上的连续,实际上在电视中是 片段的、打乱的。
富与穷、强与弱、文明与粗暴、伟大与渺小、进步与落后等等的对比, 在影片中是常见的对比式蒙太奇。
这种艺术手法,在我国古典诗歌中,比比皆是,如在杜甫的诗中就有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高马达官厌酒肉,此辈杼轴茅茨 空”,“富家厨肉臭,战地骸骨白”……等。
四、蒙太奇的形式 4.比喻式 比喻式或称象征式、隐喻式,是用某一具体形象或动作比 喻一个抽象的概念。
(2)电视也是如此,要在有限的播放时间内反 映复杂的生活、刻划形形色色的人物、讲述科学道理,首 先要求创作家在稿本阶段就用各种创作手段,对内容进行 提炼和加工,并特别要求导演在分镜头稿本和片子的摄制 过程中,认真考虑怎样表达内容、怎样分切镜头、怎样拍 摄、怎样组接才能使片子更具有艺术表现力。蒙太奇就是 适应这一需要而产生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射蒙太奇:
• 它不像杂耍蒙太奇那样为表达抽象概念随意生硬地插入与剧情内 容毫无相关的象征画面,而是所描述的事物和用来做比喻的事物 同处一个空间,它们互为依存:或是为了与该事件形成对照,或 是为了确定组接在一起的事物之间的反应,或是为了通过反射联 想揭示剧情中包含的类似事件,以此作用于观众的感官和意识。
平行蒙太奇:
• 这种蒙太奇常以不同时空(或同时异地)发生的两条或两条以上 的情节线并列表现,分头叙述而统一在一个完整的结构之中。格 里菲斯、希区柯克都是极善于运用这种蒙太奇的大师。平行蒙太 奇应用广泛,首先因为用它处理剧情,可以删节过程以利于概括 集中,节省篇幅,扩大影片的信息量,并加强影片的节奏;其次, 由于这种手法是几条线索平列表现,相互烘托,形成对比,易于 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效果。
对比蒙太奇:
• 类似文学中的对比描写,即通过镜头或场面之间在内容(如贫与 富、苦与乐、生与死,高尚与卑下,胜利与失败等)或形式(如 景别大小、色彩冷暖,声音强弱、动静等)的强烈对比,产生相 互冲突的作用,以表达创作者的某种寓意或强化所表现的内容和 思想。
理性蒙太奇:
• 让·米特里给理性蒙太奇下的定义是:它是通过画面之间的关系, 而不是通过单纯的一环接一坏的连贯性叙事表情达意。理性蒙太 奇与连贯性叙事的区别在于,即使它的画面属于实际经历过的事 实,按这种蒙太奇组合在一起的事实总是主观视像。这类蒙本奇 是苏联学派主要代表人物爱森斯坦创立。
蒙太奇的定义:
• 蒙太奇(法语:Montage)是音译的外来语,原为建筑学术语,意 为构成、装配。经常用于三种艺术领域,可解释为有意涵的时空 人为地拼贴剪辑手法。最早被延伸到电影艺术中,后来逐渐在视 觉艺术等衍生领域被广为运用。
蒙太奇的构成:
• 蒙太奇一般包括画面剪辑和画面合成两方面,画面剪辑:由许多 画面或图样并列或叠化而成的一统一图画作品,画面合成:制 作这种组合方式的艺术或过程。电影将一系列在不同地点,从不 同距离和角度,以不同方法拍摄的镜头排列组合起来,叙述情节, 刻画人物。
隐喻蒙太奇:
• 过镜头或场面的对列进行类比,含蓄而形象地表达创作者的某种 寓意。这种手法往往将不同事物之间某种相似的特征突现出来, 以引起观众的联想,领会导演的寓意和领略事件的情绪色彩。如 普多夫金在《母亲》一片中将工人示威游行的镜头与春天冰河水 解冻的镜头组接在一起,用以比喻革命运动势不可挡。隐喻蒙太 奇将巨大的概括力和极度简洁的表现手法相结合,往往具有强烈 的情绪感染力。不过,运用这种手法应当谨慎,隐喻与叙述应有 机结合,避免生硬牵强。
思想蒙太奇:
• 这是维尔托夫创造的,方法是利用新闻影片中的文献资料重加编 排表达一个思想。这种蒙太奇形式是一种抽象的形式,因为它只 表现一系列思想和被理智所激发的情感。观众冷眼旁观,在银幕 和他们之间造成一定的“间离效果”,其参与完全是理性的。罗 姆所导演的《普通法西斯》是典型之作。
蒙太奇句型:
蒙太奇艺术手法
蒙太奇的诞生:
• 当卢米埃尔兄弟在19世纪末拍出历史上最早的影片时,他是不需 要考虑到蒙太奇问题的。因为他总是把摄影机摆在一个固定的位 置上,即全景的距离(或者说是剧场中中排观众与舞台的距离), 把人的动作从头到尾一气拍完。后来,发现胶片可以剪开、再用 药剂黏合,于是有人尝试把摄影机放在不同位置,从不同距离、 角度拍摄。他们发现各种镜头用不同的连接方法能产生惊人的不 同效果。这就是蒙太奇技巧的开始,也是电影摆脱舞台剧的叙述 与表现手段的束缚,有了自己独立的手段的开始。
蒙太奇的意义:
• 凭借蒙太奇的作用,电影享有时空的极大自由,甚至可以构成与 实际生活中的时间空间并不一致的电影时间和电影空间。蒙太奇 可以产生演员动作和摄影机动作之外的第三种动作,从而影响影 片的节奏。
蒙太奇的主要功能:
• 通过镜头、场面、段落的分切与组接,对素材进行选择和取舍, 以使表现内容主次分明,达到高度的概括和集中。 • 引导观众的注意力,激发观众的联想。每个镜头虽然只表现一定 的内容,但组接一定顺序的镜头,能够规范和引导观众的情绪和 心理,启迪观众思考。 • 创造独特的影视时间和空间。每个镜头都是对现实时空的记录, 经过剪辑,实现对时空的再造,形成独特的影视时空。
蒙太奇的分类:
• • 叙事蒙太奇: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颠倒蒙太奇、连续蒙太奇 表现蒙太奇:抒情蒙太奇、心理蒙太奇、隐喻蒙太奇、对比蒙太奇
•
理性蒙太奇:杂耍蒙太奇、反射蒙太奇、思想蒙太奇
叙事蒙太奇:
• 叙事蒙太奇由美国电影大师格里菲斯等人首创,是影视片中最常 用的一种叙事方法。它的特征是以交代情节、展示事件为主旨, 按照情节发展的时间流程、因果关系来分切组合镜头、场面和段 落,从而引导观众理解剧情。这种蒙太奇组接脉络清楚,逻辑连 贯,明白易懂。
杂耍蒙太奇:
• 爱森斯坦给杂耍蒙太奇的定义是:杂耍是一个特殊的时刻,其间 一切元素都是为了促使把导演打算传达给观众的思想灌输到他们 的意识中,使观众进入引起这一思想的精神状况或心理状态中, 以造成情感的冲击。这种手法在内容上可以随意选择,不受原剧 情约束,促使造成最终能说明主题的效果。与表现蒙太奇相比, 这是一种更注重理性、更抽象的蒙太奇形式。为了表达某种抽象 的理性观念,往往硬摇进某些与剧情完全不相干的镜头。
交叉蒙太奇:
• 交叉蒙太奇又称交替蒙太奇,它将同一时间不同地域发生的两条 或数条情节线迅速而频繁地交替剪接在一起,其中一条线索的发 展往往影响另外线索,各条线索相互依存,最后汇合在一起。这 种剪辑技巧极易引起悬念,造成紧张激烈的气氛,加强矛盾冲突 的尖锐性,是掌握观众情绪的有力手法,惊险片、恐怖片和战争 片常用此法造成追逐和惊险的场面。
• 前进式:全景——中景——近景——特写 • 后退式:特写——近景——中景——全景
• 环形式:全景——中景——近景——特写——近景——中景—— 全景
• 穿插式:句型的景别变化不是循序渐进的,而是远近交替的(或 是前进式和后退式蒙太奇穿插使用)。 • 等同式:就是在一个句子当中景别不发生变化。
谢谢
表现蒙太奇:
• 表现蒙太奇是以镜头对列为基础,通过相连镜头在形式或内容上 相互对照、冲击,从而产生单个镜头本身所不具有的丰富涵义, 以表达某种情绪或思想。其目的在于激发现众的联想,启迪观众 的思考。
抒情蒙太奇:
• 是一种在保证叙事和描写的连贯性的同时,表现超越剧情之上的 思想和情感。让·米特里指出:它的本意既是叙述故事,亦是绘 声绘色的渲染,并且更偏重于后者。意义重大的事件被分解成一 系列近景或特写,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捕捉事物的本质含义,渲 染事物的特征。最常见,最易被观众感受到的抒情蒙太奇,往往 在一段叙事场面之后,恰当地切入象征情绪情感的空镜头。
连续蒙太奇:
• 这种蒙太奇不像平行蒙太奇或交叉蒙太奇那样多线索地发展,而 是沿着一条单一的情节线索,按照事件的逻辑顺序,有节奏地连 续叙事。这种叙事自然流畅,朴实平顺,但由于缺乏时空与场面 的变换,无法直接展示同时发生的情节,难于突出各条情节线之 间的对列关系,不利于概括,易有拖沓冗长,平铺直叙之感。因 此,在一部影片中绝少单独使用,多与平行、交叉蒙太奇手交混 使用,相辅相成。
心理蒙太奇:
• 是人物心理描写的重要手段,它通过画面镜头组接或声画有机结 合,形象生动地展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常用于表现人物的梦境、 回忆、闪念,幻觉、遐想、思索等精神活动。这种蒙太奇在剪接 技巧上多用交叉穿插等手法,其特点是画面和声音形象的片断性、 叙述的不连贯性和节奏的跳跃性,声画形象带有剧中人强烈的主 观性。
颠倒蒙太奇:
• 这是一种打乱结构的蒙太奇方式,先展现故事的或事件的当前状 态,再介绍故事的始末,表现为事件概念上“过去”与“现在” 的重新组合。它常借助叠印、划变、画外音、旁白等转入倒叙。 运用颠倒式蒙太奇,打乱的是事件顺序,但时空关系仍需交代清 楚,叙事仍应符合逻辑关系,事件的回顾和推理都以这种方式结 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