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吊钢丝绳断落事故调查报告
起重伤害事故调查报告

起重伤害事故调查报告一、事故背景具体时间,在具体地点的工程项目名称施工现场,发生了一起起重伤害事故,造成了人员伤亡情况和财产损失情况。
为了查明事故原因,总结经验教训,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特成立事故调查组对本次事故进行调查。
二、事故相关单位及人员1、施工单位:施工单位名称2、起重设备租赁单位:租赁单位名称3、起重设备操作人员:操作人员姓名4、现场监理单位:监理单位名称5、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姓名三、事故经过具体日期和时间,施工现场正在进行具体的施工任务。
起重设备操作人员操作人员姓名接到指令,准备吊运一批建筑材料至指定地点。
在吊运过程中,起重绳索突然断裂,吊运的材料坠落,砸中了正在下方作业的受伤人员姓名。
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立即拨打了 120 急救电话,并采取了紧急救援措施。
但由于伤势过重,受伤人员姓名最终经抢救无效死亡。
四、事故现场勘查情况1、起重绳索:经检查,断裂的起重绳索存在磨损和锈蚀的情况,绳索的承载能力明显下降。
2、起重设备:起重设备的维护保养记录不完整,部分关键部件存在老化和损坏的现象。
3、作业现场:作业现场的警示标识不足,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存在交叉作业的情况。
五、事故原因分析1、直接原因起重绳索磨损和锈蚀,承载能力不足,导致在吊运过程中突然断裂。
操作人员在吊运前未对起重绳索进行认真检查,未能及时发现绳索的安全隐患。
2、间接原因施工单位对起重设备的维护保养管理不到位,未按照规定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
租赁单位提供的起重设备存在质量问题,未对设备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和验收。
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监管不力,对作业现场的安全隐患未能及时发现和整改。
施工单位对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不足,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违规操作现象时有发生。
六、事故责任认定及处理建议1、施工单位对本次事故负有主要管理责任,建议由相关监管部门对其进行行政处罚,并责令其限期整改,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对相关责任人具体责任人姓名进行内部处理,给予警告、罚款等处分。
塔吊事故调查报告2024

引言概述:本文是针对一起塔吊事故进行的调查报告,旨在全面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以期提出合理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以减少类似事故的发生,并保障工人们的生命安全。
正文内容:一、事故背景及概述1. 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和涉及人员的基本情况2. 事故发生前的施工准备工作是否符合安全要求3. 事故中塔吊的使用情况和相关操作过程的描述4. 事故导致的人员伤亡情况和安全隐患的暴露二、事故原因分析1. 设备问题a. 塔吊的设计和制造是否合乎标准b. 塔吊的日常检查和维护是否及时有效c. 塔吊的使用方法是否规范2. 人为因素a. 相关人员是否拥有合格的操作证书和培训经历b. 相关人员是否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工作c. 相关人员对于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风险是否有足够的认识3. 施工环境因素a. 施工现场的地理环境是否符合塔吊使用要求b. 近期的天气和气候是否对工作产生了不利影响c. 工地上是否存在其他危险或不安全因素4. 管理问题a. 施工现场的管理团队是否具备足够的安全意识b. 负责人是否制定了合理的安全制度和管理措施c. 施工现场的监督与检查是否到位5. 法律法规问题a. 相关法律法规对于塔吊使用是否存在模糊和漏洞b. 工地是否存在违规操作和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c. 监管部门是否履行了监管职责三、安全防范措施建议1. 设备管理a. 塔吊的定期检查和维护工作,确保其正常工作状态b. 对塔吊操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和技能考核,提高其操作水平c. 制定塔吊使用规范和操作规程,确保操作人员遵守2. 人员管理a. 对相关人员进行全面的招聘和筛选,确保其具备相关证书和经验b. 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提升其对风险的认知能力c. 设立安全监督员,加强对塔吊操作的日常监督和检查3. 施工环境管理a. 在施工前对工地进行全面的环境评估,确保其符合塔吊的安全操作要求b. 对天气等外界因素进行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安全防范措施c. 在工地设置明确的安全警示标志,提醒工人注意施工场所的安全风险4. 安全管理a. 建立健全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系统,明确各级责任和要求b. 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巡查和监督,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c. 加强与监管部门的沟通和合作,形成工地管理的合力5. 法律法规改进a. 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塔吊使用的规范和管理要求b. 修改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塔吊使用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c. 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环境总结:通过对此次塔吊事故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可以发现,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设备问题、人为因素、施工环境因素、管理问题和法律法规问题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起重机钢丝断裂事故分析

图1a
图1b
整理版ppt
3
事故现场
图2a
图2b
整理版ppt
4
事故现场
图3a
图3b
整理版ppt
5
1)行车起升机构示意图
事故分析
电机
减 速 机
卷筒
起升机构一般由驱动装置(包括电动机、联轴器、制动器、减速器、卷筒 等)、钢丝绳卷绕装置(包括钢丝绳、卷筒、定滑轮和动滑轮)
整理版ppt
6
事故分析
钢丝绳卷绕示意图
左右)浸透绳芯,再擦去多余的油脂。
整理版ppt
事故分析
3)钢丝绳报废标准
1、钢丝绳在一个捻距(指任意一个钢丝绳股环绕一周的轴向距离)内的断丝数 达该绳总丝数的10%。 2、钢丝绳表面层钢丝腐蚀或磨损达表面原丝径的40% 3、钢丝绳直径减少量达7% 4、整股断裂或烧坏 5、钢丝绳发生扭结、死角、硬弯、塑性变形、麻芯脱出等严重变形
小车结构示意图
整理版ppt
7
事故分析
直接原因: 钢丝绳脱槽后,在负重情况下,钢丝绳与滑轮的轮缘摩擦后断股至拉断。
主要原因: 作业人员技能与安全意识不足,在钢丝绳脱槽后,未及时发现,继续使用行
车吊卷,使得钢丝绳被割后拉断。
整理版ppt
8
事故分析
2)钢丝绳保养内容
断丝:在一个捻距统计断丝数,包括外部和内部的断丝,钢丝断裂部分超过本身半径者,应以断 丝处理。
磨损:磨损检验主要是磨损状态和直径的测量。 腐蚀:腐蚀有外部腐蚀和内部腐蚀两种。 外部腐蚀的检验:目视钢丝绳生锈、点蚀,钢丝松弛
状态; 内部腐蚀不易检验 变形:对钢丝绳的打结、波浪、扁平等进行目检;钢丝绳不应打结,也不应有较大的波浪变形。 弯曲:钢丝绳不应发生扭结、死角、硬弯等弯曲现象; 润滑:钢丝绳应处于良好的润滑状态。钢丝绳每使用一年涂油一次,涂油时最好用热油(50℃
塔吊钢丝绳断落事故调查报告

塔吊钢丝绳断落事故调查报告
建设单位:延长石油大厦筹建处
监理单位:陕西永明建筑装饰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施工单位:陕西省第六建筑工程公司
事故发生地址:榆林市柳营西路陕西延长石油(榆林国际饭店)大厦工程施工现场内
事故发生时间;2008年9月30日8时30分
事故发生原因分析:
陕西省榆林市胜租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托管的QTZ63塔式起重机械西为一号塔吊在榆林石油大厦工程施工时,当塔吊臂转到B1区基础承台西侧1米处,小车钢丝绳突然发生断落事件。
1、事故发生的客观原因是由于塔吊在安装时,塔机绳索在固定盘上不能有力拉紧,长期起吊重物时过力挤压固定盘绳索,使固定盘绳索顺序不整齐排列,起伏不平,影响引导绳索轮不能有序引导绳索,从
第 1 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为其真实性及所产生的后果负责,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钢丝绳断裂塔臂坠落事故

family and friends are hidden treasures. seek them and enjoy the riches.精品模板助您成功(页眉可删)钢丝绳断裂塔臂坠落事故一、事故过程简述2004年某月某日,某建筑安装工程公司一项目部在某综合楼工地拆卸塔吊过程中,因租用的起重机钢丝绳断裂,致使塔臂坠落,造成5人死亡2人受伤。
二、事故原因分析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一是在该施工单位未取得《塔式起重机拆卸许可证》、吊车司机末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上岗证》的情况下,违规、违章操作;二是建筑单位现场指挥人员违章指挥;三是在拆卸塔吊过程中,捆绑塔臂的钢丝绳断裂;三、事故应汲取的教训这是一起在塔式起重机拆卸过程中无证操作、违章指挥、使用不合格索具引发的塔臂坠落致人伤亡事故。
从事故中应汲取以下教训:(1)从事起重机械安装、拆卸施工,必须由取得起重机械安装许可的单位进行。
因为只有取得许可的单位才能在人员、技术、设备等资源和能力上有可靠保证,从而保障起重机械安装、拆卸的安全施工。
(2)参与起重机械安装、拆卸、操作的人员必须经专业培训和考核,取得地、市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颁发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书后,方可以从事相应工作。
否则,由于缺乏必要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很容易发生违章指挥和违章操作,产生人为事故。
(3)在起重机械作业中,无论是起重机本身的拉索、钢丝绳还是吊装用的索具等,都应进行认真的检查,确认满足安全使用要求后,方可再于吊装作业;本次事故正是由于使用了租来的未经检验、检查合格的钢丝绳而发生的。
四、违反事故措施与预防(1)起重机械的安装、拆卸,必须由依照国家有关法规取得许可的单位进行。
在本单位不具备相应资质的情况下,应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且不可违章作业。
(2)起重机械的操作、安拆、维修、检测人员及其相关管理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国家统一格式的特种作业人员证书,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或者管理工作。
更换塔吊钢丝绳导致葫芦坠落事故

更换塔吊钢丝绳导致葫芦坠落事故事故经过及概况某综合楼,建筑面积3177m2,框架7层。
某年10月18日上午10时30分,持证塔吊工发现塔机起重的钢丝绳断了一股,即向工地项目经理汇报,公司即通知设备科,并安排吴XX、徐XX找同在该工地的塔吊工左XX、高XX帮助换钢丝绳。
中午12时,吴、徐二人开始更换钢丝绳的作业,通过塔吊将新钢丝绳吊至塔吊平台,先将一端固定在塔吊卷扬机滚筒上,另一端按常规从葫芦中穿好后固定在塔机的小车上(准备用小车送往顶端固定),吴X X用14号铁丝将葫芦固定在塔机平台钢板网上,在人手不足的情况下,徐XX招呼某建筑装潢公司电焊工毛XX来帮忙,通过吊臂至塔吊平台,并受指使在平台上负责将卷扬机松下来的钢丝绳从平卧在平台上的葫芦中通过,徐XX在小车上负责将另一端固定到吊臂的顶端,吴XX在驾驶室开动小车使小车向前滑动同时放卷扬机上的钢丝绳。
在移动过程中,由于小车的移动速度与钢丝绳在葫芦中的滑动速度不一致,平放在平台上的葫芦向上颠动剧烈致停机四次,当小车行至31m左右时,在平台上的毛XX无法踩住颠动的葫芦,大叫了一声“停”,吴XX立即将小车停止,由于拉力较大,将固定葫芦的14号铁丝拉断,葫芦由塔机平台自行坠落,成弧形荡出,砸在下方施工的临时工陈X的后脑上,然后继续荡甩,甩到两侧供电局的通讯电缆上。
事故发生后,该工地负责人立即将伤者送至医院进行抢救,并报公司,公司立即向上级各有关部门进行汇报,当地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及各有关职能部门立即赶至市人民医院,陈X因伤势过重不治身亡。
光缆和高压线由供电局进行检查,未发现异常现象。
事故原因分析事故的直接原因:一是塔机操作人员不按《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操作,二是葫芦的固定方式不妥,小车行走的速度与葫芦中钢丝绳穿行的速度不吻合,以致葫芦所受拉力过大,把14号铁丝拉断,造成葫芦从平台上坠落。
事故的间接原因:一是违反《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第4.7.1条规定。
断绳事故原因分析报告

断绳事故原因分析报告根据该断绳事故的发生,我们对其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
以下是针对该事故的原因分析报告:事故概述:事故发生在XX年XX月XX日XX时XX分,地点位于XX工地。
事故导致一名工人受伤,并给工地运作和进度带来了严重影响。
经过调查和分析,我们总结出以下原因可能导致了断绳事故的发生:1. 设备状况和维护:初步的调查显示,事故发生时所用的绳索设备存在一定的磨损和疲劳。
根据工地记录,该绳索设备已经使用了一段时间,没有得到及时的维护和检修。
由于未对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可能导致绳索在承受重量时出现断裂的情况。
2. 操作规范和培训:调查还发现,事故发生时工人操作绳索设备的方法存在一定的问题。
工人可能没有按照操作手册中的规范进行操作,如无法正确判断绳索的负荷承受能力、没有正确使用绳结等。
此外,一些工人可能没有接受到足够的培训,对绳索设备的使用不够熟悉,这也增加了事故发生的风险。
3. 监督和管理不力:在该事故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工地的监督和管理存在一些缺陷。
首先,工地的安全检查和维护程序未能得到充分执行,存在隐患没有及时发现和解决的问题。
其次,监督人员对工人的操作和安全意识的培养不够到位,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操作不当的情况。
这些问题都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建议:为了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我提出以下建议:1. 定期维护和检修设备:对绳索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包括对磨损情况的定期检测和更换,以确保设备的安全和正常工作。
2. 建立操作规范和培训计划:制定并宣传操作手册,明确工人在使用绳索设备时应遵循的规范。
对新员工进行培训,并定期对所有员工进行安全操作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3. 加强监督和管理:增加现场监督员的数量,并加强对工地的定期巡检和检查,确保工地的安全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同时,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对操作规范的遵守和安全意识的重视。
通过采取上述措施,我们相信可以有效地预防类似断绳事故的再次发生,提升工地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
建筑工地高处坠落事故调查报告

建筑工地高处坠落事故调查报告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一个比较严肃的话题——建筑工地的高处坠落事故。
你瞧,工地上那高高的塔吊,和工人们在钢筋水泥中忙碌的身影,真是生动又热闹。
可是,这种热闹背后却隐藏着一些不安全的因素。
咱们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工人的安全,确保他们能在工地上平安无事地干活,回家跟家人团聚。
那天,我们接到一个报告,工地上发生了一起高处坠落的事故。
听说是个小伙子,刚来工地没多久,满脸的朝气,正准备在高处安装钢梁。
想想,那时候阳光明媚,空气中还带着一丝水泥的味道,谁能想到一瞬间就发生了意外。
人们都说,意外就像偷心贼,悄无声息地就来了。
小伙子在上面操作的时候,没想到因为一根松动的钢筋,整个人就往下跌。
听到这个消息,我真是心里一紧,想想那画面就让人心痛。
调查小组赶到了现场,看看发生了什么。
工人们都聚在一起,面色凝重,大家都知道,这种事不能大意。
我们开始询问目击者。
一个老工人开口了:“小李他当时在那儿,看着挺扎实的,结果转眼间就出事了!”这位老哥脸上的愁苦写满了,仿佛回忆起那一幕,心里的阴影挥之不去。
还有一位年轻的女工,声音有些颤抖:“我们都提醒过他,要注意安全绳,可他就是觉得没事儿。
”安全绳,这可不是摆设,真该好好重视起来。
说到安全,工地上那可真是个复杂的地方,各种设备、材料,简直是个“大杂烩”。
高空作业的危险性可想而知,每一步都得小心翼翼。
调查组发现,现场的安全防护措施还有待加强,尤其是那根松动的钢筋,简直是个“定时炸弹”。
小伙子在上面忙着,结果这个隐患就让他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咱们的工地真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防护措施一定要到位,安全培训也得常抓不懈。
可别小看这培训,像是把安全意识根植在每个工人的心里,才能真正降低事故的发生率。
大家在干活的时候,得像打游戏一样,保持警惕,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
安全工作,得像吃饭一样,成了习惯,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听说,后来小李的家人得知了这个消息,心情可想而知。
作为家人,他们本以为他在工地上努力打拼,能给家庭带来更好的生活,没想到却换来了如此巨大的悲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塔吊钢丝绳断落事故调
查报告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塔吊钢丝绳断落事故调查报告建设单位:延长石油大厦筹建处
监理单位:陕西永明建筑装饰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施工单位:陕西省第六建筑工程公司
事故发生地址:榆林市柳营西路陕西延长石油(榆林国际饭店)大厦工程施工现场内
事故发生时间;2008年9月30日8时30分
事故发生原因分析:
陕西省榆林市胜租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托管的QTZ63塔式起重机械西为一号塔吊在榆林石油大厦工程施工时,当塔吊臂转到B1区基础承台西侧1米处,小车钢丝绳突然发生断落事件。
1、事故发生的客观原因是由于塔吊在安装时,塔机绳索在固定盘上不能有力拉紧,长期起吊重物时过力挤压固定盘绳索,使固定盘绳索顺序不
整齐排列,起伏不平,影响引导绳索轮不能有序引导绳索,从而使固定盘绳索与引导轮发生磨擦而断落。
2、主观原因是西为1#塔吊司机贺亮亮同志对QTZ63塔式起重机械的性能不熟练,没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安全意识淡薄,检查不到位,忽视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是这次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3、榆林市胜租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对塔吊司机的安全知识,塔式起重机械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学习教育不够,安全管理不到位,也是这次事故发生原因之一。
事故处罚决定:
根据事故原因分析,榆林市胜租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对本单位职工的安全知识、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塔式起重机械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教育不到位,职工安全意识淡薄,忽视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应负管理责任。
因次此事故未伤害人员和产材安全,但性质严重,项目部决定处以贰仟元罚款。
因为1#塔吊司机贺亮亮同志安全意识淡薄,对塔吊钢丝绳检查不够细心,忽视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是这次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根据发生事故后四不放过的原则对事故的责任处以300元罚款。
事故整改措施:
因为1#塔吊连续两次发生安全事故,虽然未伤及人员和设备,但是事故发生性质是严重的,后果不可设想。
事故发生后引起项目部的高度重视,立即召集塔吊托管方、塔吊司机领班、项目部主管生产安全负责人、机械工长、安全员及劳务公司负责人参加的紧急会议,会议要求塔吊托管方立即安排专人对东、西两台塔吊进行全面检查,排除一切事故隐患,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塔吊安全正常运转。
两次塔吊事故的发生,说明了托管方和项目部在塔吊安全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管理不到位,要求托管方和项目部生产、安全部门加强对塔吊的安全管理力度,对忽视安全生产、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的人要严重处罚,决不手软,确保施工安全。
项目部要加强安全管理力度,重新制定切实可行的塔吊安全管理制度、塔式起重机的日常保养和检查维修保养制度,定期对塔式起重机进行检查、维修、保养,发现事故隐患,立即报告安全主管部门采取措施处治,严禁机械带病作业,以免发生事故。
加强对塔吊操作人员的培训和学习,认真学习劳动法、安全生产法和陕西省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熟练掌握塔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吸取事故教训,提高安全生产意识,牢固树立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认真执行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项目部的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服从项目部的管理,增强责任心,搞好本职工作,确保一方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