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水资源危机与节约用水环保教案

合集下载

《节约与保护水资源》 教学设计

《节约与保护水资源》 教学设计

《节约与保护水资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水资源的现状,包括全球和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储量和使用情况。

(2)掌握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和危害,理解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3)学会一些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方法和措施。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查阅资料、观察、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增强学生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激发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和责任感。

(2)培养学生珍惜水资源、爱护水资源的良好习惯和道德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和危害。

(2)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方法和措施。

2、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将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2)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水资源保护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水资源的相关知识,包括水资源的分布、储量、使用情况等。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和危害,以及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方法。

3、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如某些地区的水资源危机,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水资源问题的严重性。

4、实践法让学生在生活中实践节约用水的方法,如记录家庭用水量、制定节水计划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关于水资源短缺导致人们生活困难的视频,引起学生对水资源问题的关注。

(2)提问学生:“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感受到水资源的重要性?有没有遇到过水资源短缺的情况?”2、知识讲解(1)介绍水资源的概念和分类,包括地表水、地下水等。

(2)展示全球和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地图,讲解水资源的分布不均情况。

(3)通过数据和图表,介绍全球和我国水资源的储量和使用情况,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有限性。

3、小组讨论(1)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如人口增长、工农业用水增加、水资源浪费和污染等。

《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教案教学设计

《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教案教学设计

《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水资源的状况,认识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调查、讨论等途径,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状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使学生了解水资源的状况,认识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难点:培养学生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意识。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搜集相关水资源保护的资料、图片等。

学生准备:课前调查自己生活中节水的方法和效果。

四、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播放水资源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水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环节二: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水资源的状况,认识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环节三:课堂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自己调查的节水方法和生活实践,讨论如何更好地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

环节四:案例分析环节五: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五、课后作业: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知识,以及如何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关注水资源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 运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分析真实案例,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利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水资源保护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认识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2. 讨论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调查成果,讨论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措施。

3. 实践操作法:学生动手实践,如设计节水标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八、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表现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水资源危机教案

水资源危机教案

水资源危机教案教案标题:水资源危机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探讨水资源危机的原因、影响和解决方案,提高学生对水资源管理的认识和意识。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 了解水资源危机的定义、原因和影响。

2. 掌握水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教学重点:1. 水资源危机的原因和影响。

2. 水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

2. 学生小组活动所需的材料。

3. 水资源管理相关的案例研究资料。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视频或实物展示水资源危机的现象,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提出问题:“你认为水资源危机是什么?它对我们的生活和环境有什么影响?”知识讲解:1. 通过PPT演示,介绍水资源危机的定义、原因和影响。

2. 解释水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如节水、水资源的合理分配等。

案例研究:1. 将学生分成小组,给每个小组分配一个水资源管理相关的案例研究资料。

2. 学生小组讨论案例,并回答以下问题:案例中的水资源危机原因是什么?有哪些解决方案可以采取?这些解决方案是否可行?为什么?小组展示与讨论:1. 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案例研究结果和解决方案。

2. 全班讨论每个案例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解决方案设计:1. 学生小组合作设计一个针对水资源危机的解决方案。

2. 要求学生考虑到可行性、可持续性和环境保护等因素。

总结与展望: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节约水资源并保护环境。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当地水资源管理的情况,并撰写观察报告。

2. 组织学生参与水资源保护相关的社区活动或志愿者活动。

节约用水与水资源保护班会教案

节约用水与水资源保护班会教案

节约用水与水资源保护班会教案【教案一】节约用水与水资源保护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和稀缺性;2. 掌握节约用水的方法和技巧;3.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准备1. PPT课件;2. 海报或图片,用于辅助教学;3. 活动道具,如一个浴缸、一个水桶等。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老师通过引入话题或展示相关图片,引发学生对水资源保护的思考。

2. 提问:你们觉得水对我们的生活有多么重要?步骤二:传递知识(10分钟)1. 老师向学生介绍水资源的重要性和稀缺性,并通过PPT展示相关数据和案例。

2. 老师提出问题:全球每年因水污染导致多少人死亡?为什么会导致这么多人死亡?步骤三:探究节约用水的方法(20分钟)1. 老师向学生提出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并介绍几种常见的家庭节水措施。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归纳总结出更多的节约用水方法,并在PPT 上进行展示。

3. 老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和讲解。

步骤四:游戏互动(15分钟)1. 老师带领学生进行水资源保护游戏,比如“通过绕过障碍物完成水桶接力”等。

2. 游戏中融入对节约用水方法的巩固,让学生在游戏中加深对节约用水的理解。

步骤五:班会总结(10分钟)1. 学生回答问题:如果大家都不珍惜水资源,会有什么后果?2. 学生就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和方法进行自由发言,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3. 老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强调珍惜水资源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班会教学,学生对水资源的重要性和稀缺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了解了节约用水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游戏互动环节的引入,增强了学生对节约用水的兴趣和自觉性。

同时,学生在班会总结中能够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感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这种教学方式既丰富了班会形式,又提高了学生参与度和主动性。

沪科九年级第十一章第四节水资源危机与节约用水教案

沪科九年级第十一章第四节水资源危机与节约用水教案

第四节水资源危机与节约用水引入新课:水是生命之源!人们在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

你是否知道地球上的水资源有多么的严重,人们又应该如何节约用水吗?一.水资源危机1..水缺乏:虽然地球上70﹪的表面被水覆盖,但是的确上﹪的水是海水,人们不能直接饮用,可使人们直接使用淡水只占﹪。

我国是13个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淡水资源仅占世界人均水量的1/4。

我国一半以上的省市处于严重的缺水状态。

2.水污染: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了。

土地沙化、河水污染,使山清水秀的地面景观正在消失,孕育生命的江海正在被污染。

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是:①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工业固体废弃物、生活垃圾。

②赤潮现象3.社会实践活动:调查一下你所住附近水域有哪些污染情况?(颜色、气味、水中漂浮物等)4.工业污水消耗水中的氧气,使水变黑发臭,有毒物质(农药、化肥、洗涤剂、重金属等)危害生机,恶化水质,使人慢性中毒,致癌。

5.过度使用,损坏环境:大量开采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下降,造成地面沉降;土渠浇水、无节制的灌溉使河流干涸,甚至使某些繁华的地区被沙漠吞食。

6.水资源的浪费现象严重:回忆你身边有哪些浪费水的现象?二.节约用水1.意识:节水技术,防治水污染,植树造林,节约用水等措施2.世界水日:(3 月22号)国家节水标志”由水滴、人手和地球变形而成。

绿色的圆形代表地球,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

标志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拼音字母JS的变形,,寓意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与,鼓励人们从我做起,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手又象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

3.宣传语:节约用水从我做起”“节约每一滴水”“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请注意珍惜每一滴水”4.生活中应如何节约用水?1)一水多用,用洗菜水浇花。

2)使用节水装置3)关紧水笼头三.课堂作业:1.你周围有哪些浪费水资源的情况?请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

2.假如你的爸爸是一个工厂的老总,有着蒸蒸日上的事业。

《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教案教学设计

《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教案教学设计

《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状况,认识到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掌握节约用水的方法和技巧。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调查、讨论等方法,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情况。

2. 培养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提高节约用水的意识和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增强学生对水资源的珍惜意识,形成节约用水的生活习惯。

2. 培养学生的环保责任感,积极参与保护水资源的行动。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状况,认识到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掌握节约用水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水资源的宝贵性,从而形成节约用水的自觉行为。

2. 如何引导学生参与保护水资源的实际行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讨论、调查、实践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水资源的重要性和节约用水的方法。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水资源保护的资料和视频。

2. 准备一些节约用水的实际操作工具,如节水龙头、节水马桶等。

3. 准备实践活动所需的场地和材料。

六、教学内容1. 第一节:水资源的重要性介绍水资源在生活中的作用分析水资源分布不均和利用不当的问题2. 第二节:节约用水的方法与技巧教授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方法(如洗澡、刷牙、洗衣等)展示节水技术和设备的应用(如节水龙头、雨水收集利用等)3. 第三节:保护水资源的行动讨论保护水资源的有效措施(如水资源保护法规、公众参与等)倡导学生参与节水实践活动(如校园节水活动、家庭节水计划等)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关于水资源的现实问题或故事,引起学生对水资源的关注。

2. 教学新课: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和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和节约用水的必要性。

3.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实践活动,让学生分享节水方法和经验,共同探讨保护水资源的策略。

11.4水资源危机与节约用水(教案)

11.4水资源危机与节约用水(教案)

11.4水资源危机与节约用水(教案)第一篇:11.4 水资源危机与节约用水(教案)第四节水资源危机与节约用水南阳市三中物理组教学内容:水资源危机与节约用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水与人类的关系,了解常见的水污染源及水污染现状,认识水污染与缺水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社会问题。

2、认识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有节约用水的意识;有保护环境、防治污染的紧迫感。

过程与方法:本节以实例说明水的缺少及污染,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多种渠道获取有关信息并进行交流,帮助学生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增强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人类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增强学生对防治污染、保护环境意识。

教学难点:鼓励学生投身到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科学活动之中。

教学准备:有关水资源和水污染的资料,多媒体教学方法:观察分析,交流讨论教学过程:(一)引入下面请大家看教师播放有关水资源危机的资料。

问:大量的事实说明了什么?(二)新课一、水资源危机知识准备,学生自学一二两段的内容1、教师指导:缺水已经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据统计,全世界有100多个国家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问题,其中有28个国家被列为缺水国或严重缺水国。

在非洲有一半以上的人口缺乏获得安全用水的渠道。

我国的水资源匮乏问题也很严重,西北、东北、华北等北方城市已经被迫每日定量、定时供水。

中国的饮用水源污染严重,大部分地下水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问:造成水严重缺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2、学生看书,教师巡视,帮助释疑。

3、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完成学习卡上的例1和例2内容:二、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1.展示节水徽标表达的思想意义是:“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每一滴水,是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徽标右上方弧线代表自来水管道和水龙头,滴下的一滴水被伸出的手掌接住。

将“节水”之意寓于“接水”之中。

省水利器,从日常生活做起——水资源危机与节约用水教案

省水利器,从日常生活做起——水资源危机与节约用水教案

省水利器,从日常生活做起——水资源危机与节约用水教案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已成为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虽然地球上的水资源是丰富的,但是我们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仅占地球总水量的0.5%,且分布不均,因此在许多地方都面临着水资源短缺问题。

如何节约用水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一个重要议题。

在此背景下,我们需要通过教育普及、技术改进等多种方式来节约用水,解决水资源危机。

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采用省水利器,保护我们的水资源,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环保和可持续。

一、水资源状况与问题1.全球水资源状况全球有260个河流流域跨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同时也有许多没有河流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总体上看,全球的水资源状况比较稳定,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

据联合国2030年议程的报告,到2050年,全球将有四分之一的人口面临清洁水资源极度短缺的风险。

而且在一些地区,由于政治、地理、气候等原因,水资源已经成为局部的瓶颈问题。

2.中国水资源状况中国拥有大量的水资源,但由于人口密度大和地区分布不均的原因,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据报告显示,全国水资源总量约为26000亿立方米,但人均可支配水量仅为2000多立方米,仅占全球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

二、水资源节约措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节约用水:1.节约家庭用水a.减少洗澡时间洗澡是家庭用水的大头。

减少每次洗澡的时间可以显著节约用水,同时也可以减少热水器的使用时间,从而提高节能效果。

b.确定用水定额家庭可以设定用水定额,以控制用水量。

定额制度可以让每个家庭成员更加自觉地节约用水。

c.安装智能水表智能水表可以监控家庭用水量,及时提醒家庭成员用水情况,避免浪费。

2.优化农业用水a.推广节水灌溉设施农业是最大的用水行业之一,节约农业用水可以大大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

使用节水灌溉设施可以将效率提高40-50%。

b.推广耐旱作物生产在干旱地区,推广耐旱作物生产可以减少农业的用水量,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资源危机与节约用水
平阴县孝直中学
于永蕾
第十一章第四节水资源危机与节约用水教案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水与人类的关系,了解常见的水污染源及水污染现状,认识水污染与缺水是当今世界严重的社会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水资源现状的调查和水的净化的实践过程,培养发现自然与社会生活中的物理问题并用所学知识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认识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有保护环境、防治污染的紧迫感。

(2)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

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教学准备;
实验器材:学生用器材,每两人一组,每组铁架台一个、小烧杯2只、漏斗一个、滤纸,浑浊的河水,玻璃棒。

多媒体器材:多媒体投影器,有关水资源及水污染的VCD
教学参考
有限的淡水资源
自然界中水的资源极其丰富,据估计全世界水体总贮藏量约为13.6亿立方千米,其中,海洋咸水约占97.2%;陆地淡水占2.8%,约0.4亿立方千米。

除了冰山和冰川外,可利用的淡水量还不到淡水总量的1%。

天然水一般可分为降水、地面水和地下水三类。

降水包括雨水、冰雹和雪等。

降水一部分流入江河、湖泊和海洋,形成地面水;另一部分渗入土壤和岩层,形成地下水。

地下水在地球中分布很广泛,几乎占地球表面的3/4,它充满了所有地表凹陷处。

我国年均水资源总量约为2.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人均占有地表水资源量约为2700立方米,居世界第88位,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我国有一亿公顷耕地平均每公顷占有地表水资源约为26325立方米,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2。

水污染和环境保护
水是生命的源泉。

水,似乎是无处不在。

然而,饮用水的短缺正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虽然地球71%的表面被水覆盖,但地球上的水大约有97%是海水,2%是冰川和冰山;除此之外,空气和地壳中含有水,动、植物体内含有水,人体质量中70%是水。

真正可供饮用的淡水不足地球上总水量的1%。

中国是缺乏淡水资源的国家之一,每年淡水总量约26000亿吨,居世界第六位。

由于人口众多,每人平均占有淡水量只有世界人均占水量的四分之一,居世界100多个国家之后。

随着世界人口剧增和工农业生产物迅速发展,用水量猛增,全球水危机日益严重。

据联合国统计,目前全世界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生活用奇缺,危及20亿人口的生存。

水是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资源;海水虽然不能直接饮用,但海洋是雨雪的源泉,淡水的发源地。

节水和保护水资源、保护海洋、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人口的增长及现代工业的发展,使自然界的水受到明显污染。

全世界每年向海洋倾倒大约20亿吨放射性废料、化学毒品、污水、废渣、化肥以及生活垃圾,给海洋带来深重的实验,其中有毒物质杀死
鱼、海鸟和海洋植物,营养物质导致海藻大量繁殖(如赤潮)而窒息其他海洋生物,海洋生物已经濒临灭绝的边缘。

我国人口众多,是污水排放量较多的国家之一,近年呈上升趋势。

水污染与大气污染、噪声污染一样成为当代世界最严重的社会问题。

面临日趋严重的全球问题(人口问题、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现象、臭氧层被破坏、土地荒漠化、酸雨现象、森林的破坏、物种的消失、垃圾泛滥),1972年6月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国哥尔摩召开了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共同探讨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通过了《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简称《人类环境宣言》。

1983年12月,联合国任命挪威首相布伦特夫人为联合国世界环境发展委员会主席。

该委员会于1987年发布了《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国》长篇报告,对世界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评估,分析了当代与后代的需求、国家主权、国际公平、自然资源、生态承载力等问题,首次提出来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中国针对全球问题及我国的主要环境问题(人口问题、大气质量下降、土地资源的退化、水资源的减少、酸雨现象、森林资源减少、物种的消失),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979年,中国制定了《环境保护法》:198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水污染防治法》;从1988年7月1日,保障人体健康,保证水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防治水害方面走上了以法治水的打捞阶段。

1994年3月我国政府发布了全球第一部国家级“议程”:《中国21世纪议程》。

它包含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与对策、立法与实施、经济政策、教育、人口、居民消费、社区服务、消除贫困、卫生与健康、人类居住、生物多样性保护、荒漠化防治、防灾减灾、保护大气层、固体废弃物的无害化管理等内容。

这是我国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指导性文件。

198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水污染防治法》。

从1988年7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在全国正式实施。

标志着我国在防治水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保证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等方面走上了以法治水的新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