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对位于非同源染色体等位基因的特殊比例归类

合集下载

遗传规律题型归纳练习二---特殊性状分离比归类一

遗传规律题型归纳练习二---特殊性状分离比归类一

遗传规律题型归纳练习二特殊性状分离比归类一我们来自9:3:3:1例1:某植物的花色有两对自由组合的基因决定。

显性基因A和B同时存在时,植株开紫花,其他情况开白花。

请回答:开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种,其中基因型是的紫花植株自交,子代表现为紫花植株:白花植株=9:7。

基因型为和紫花植株各自自交,子代表现为紫花植株:白花植株=3:1。

基因型为紫花植株自交,子代全部表现为紫花植株。

总结规律:条件:自交后代比例:测交后代比例:变式:某豌豆的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控制,只有A和B同时存在时才是红花,已知两白花品种甲、乙杂交,F1都是红花,F1自交所得F2代红花与白花的比例是9:7。

试分析回答:(1)根据题意推断出两亲本白花的基因型:。

(2)从F2代的性状分离比可知A和a;B和b位于对同源染色体。

(3)F2代中红花的基因型有种。

纯种白花的基因型有种。

例2:某植物的花色有两对等位基因A\a与B\b控制,现有纯合蓝色品种与纯合红色品种杂交,F1都是蓝色,F1自交所得F2为9蓝:6紫:1红。

请分析回答:(1)根据题意推断可知花色呈蓝色的条件是:。

(2)开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种。

(3)F2代中纯种紫花植株与红花植株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4)F2代中基因型与亲本基因型不同且是纯合子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

总结规律:条件:自交后代比例:测交后代比例:变式1:用南瓜中结球形果实的两个纯种亲本杂交,结果如下图:P 球形果实×球形果实↓F1 扁形果实↓自交F2 扁形果实:球形果实:长形果实9 : 6 : 1根据这一结果,可以认为南瓜果形是由两对等位基因决定的。

请分析:(1) 纯种球形南瓜的亲本基因型是和(基因用A和a,B和b表示)。

(2)F1扁形南瓜产生的配子种类与比例是。

(3)F2的球形南瓜的基因型有哪几种?。

其中有没有纯合体?。

变式2:一种观赏植物,纯合的蓝色品种与纯合的鲜红色品种杂交,F1为蓝色,F1自交,F2为9蓝:6紫:1鲜红。

《染色体变异》经典试题附解析

《染色体变异》经典试题附解析

1、下列是对a ~h 所示的细胞图中各含有几个染色体组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是h 图B .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是g 、e 图C .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是a 、b 图D .细胞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的是f 、c 图2、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原理:低温抑制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使子染色体不能分别移向两极B .解离:盐酸酒精混合液和卡诺氏液都可以使洋葱根尖解离C .染色:改良苯酚品红溶液和醋酸洋红溶液都可以使染色体着色D .观察: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大多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3、图1显示出某物种的三条染色体及其上排列着的基因(图中字母所示)。

试判断图2中列出的(1)、(2)、(3)、(4)如变化依次属于下列变异中的( )①染色体结构变异 ②染色体数目变异 ③基因重组 ④基因突变 A.①①④③ B .①③④① C .④②④① D .②③①①4、下图中不属于染色体结构畸变的是()5、如图是四种生物的体细胞示意图,A 、B 中的字母代表细胞中染色体上的基因,C 、D 代表细胞中染色体情况,那么最可能属于多倍体的细胞是()6、某些类型的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可通过对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的观察来识别。

a 、b 、c 、d 为某些生物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染色体变异的模式图,它们依次属于()A .三倍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体、染色体片段缺失B .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C .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D .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7、下列关于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的主要区别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染色体结构变异是染色体的一个片段增加、缺失或替换等,而基因突变则是DNA 分子中碱基对的替换、增加或缺失B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均可以发生基因突变,但只有真核生物能发生染色体变异C .基因突变一般是微小突变,其对生物体影响较小,而染色体结构变异是较大的变异,其对生物体影响较大D .多数染色体结构变异可通过显微镜观察进行鉴别,而基因突变则不能8、下列有关单倍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①未经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的植物,一定是单倍体②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一定不是单倍体 ③生物的精子或卵细胞一定都是单倍体④基因型为aaaBBBCcc 的植株一定不是单倍体 ⑤基因型为Abcd 的生物体一般是单倍体A .③④⑤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⑤ 9、如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变异类型,其中图③中的基因2由基因1变异而来。

【精品】遗传学复习题简答题和计算题

【精品】遗传学复习题简答题和计算题

遗传学部分习题答案(简答题和计算题)四、简答题1、简述真核生物DNA合成与原核生物DNA合成的主要区别。

答:(1)真核细胞DNA的合成只是在细胞周期的S期进行,而原核生物则在整个细胞生长过程中都可进行DNA合成。

(2)真核生物染色体的复制是多起点的,而原核生物DNA的复制是单起点的。

(3)真核生物DNA合成所需的RNA引物及后随链上合成的冈崎片段的长度比原核生物要短.(4)在真核生物中,有两种不同的DNA聚合酶即DNA聚合酶δ和DNA聚合酶α分别控制前导链和后随链的合成;而在原核生物中,由DNA聚合酶Ⅲ同时控制两条链的合成。

(5)真核生物染色体为线状,有染色体端体的复制;而原核生物的染色体多为环状,无端体的复制。

2、述减数分裂与遗传三大规律之间的关系。

答:减数分裂是性母细胞成熟时配子形成过程中的特殊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动态变化直接体现了遗传学的三大规律的本质.间期时完成了染色体的复制及相关蛋白的合成,结果每条染色体有两条染色单体构成。

前期Ⅰ的细线期同源染色体联会,粗线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姊妹染色单体出现交换(基因交换),中期Ⅰ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的两边,后期Ⅰ同源染色体分离(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基因自由组合)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一条染色体上的遗传物质连锁在一起(基因连锁);减数第二次分裂重复一次有丝分裂。

这样形成的配子中各自含有双亲的一套遗传信息,又有交换的遗传信息,配子结合成合子后发育成的个体既有双亲的遗传信息,又有变异的遗传物质。

3、独立分配规律的实质及遗传学意义。

4、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什么?答:控制两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每对同源染色体上的每一对等位基因发生分离,(2.5分)而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之间可以自由组合。

(2。

5分)5、大豆的紫花基因H对白花基因h为显性,紫花×白花的F1全为紫花,F2共有1653株,其中紫花1240株,白花413株,试用基因型说明这一试验结果。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后训练: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自由组合规律现象的解释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后训练: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自由组合规律现象的解释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自由组合规律现象的解释1、某种昆虫长翅(R)对残翅(r)为显性,直翅(M)对弯翅(m)为显性,有刺刚毛(N)对无刺刚毛(n)为显性,控制这3对性状的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

现有这种昆虫一只,其基因型如下图所示。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三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 该昆虫产生的精细胞的基因型有8种C. 为验证自由组合定律,与该昆虫测交的个体基因型为rrmmnn或rrMMnnD. 该昆虫与相同基因型的昆虫交配,后代中与亲代表现型相同的概率为1/42、黑腹果蝇的复眼缩小和眼睛正常是—对相对性状,分别由显性基因A和隐性基因a控制,但是显性基因A的外显率为75%;即具有基因的个体只有75%是小眼睛,其余25%的个体眼睛正常。

现将一对果蝇杂交,F1小眼睛:正常眼睛=9:7,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亲本表现型都为小眼睛B. 只考虑控制眼睛大小的基因,F1正常眼睛个体都是纯合子C. F1自由交配,获得的F2小眼睛和正常眼睛的比例仍然是9:7D. 该比例说明眼睛大小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3、等位基因A、a和B、b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

让显性纯合子(AABB)和隐性纯合子(aabb)杂交得F1,再让F1测交,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1:3。

如果让F1自交,则下列表现型比例中,F2代不可能出现的是()A. 10:6B. 13:3C. 9:7D. 15:14、下列关于孟德尔研究遗传规律获得成功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A. 先分析多对相对性状,后分析一对相对性状B. 科学地设计实验程序,提出假说并进行验证C. 正确地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D. 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5、某哺乳动物棒状尾(A)对正常尾(a)为显性;黄色毛(Y)对白色毛(y)为显性,但是雌性个体无论毛色基因型如何,均表现为白色毛。

两对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高考生物热点题型五——自由组合定律中的特殊比例

高考生物热点题型五——自由组合定律中的特殊比例

高考生物热点题型五——自由组合定律中的特殊比例一、9∶3∶3∶1的变式(等于16和小于16)水稻抗稻瘟病是由基因R 控制的,细胞中另有一对等位基因B 、b 对稻瘟病的抗性表达有影响,BB 使水稻抗性完全消失,Bb 使抗性减弱。

现用两纯合亲本进行杂交,实验过程和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亲本的基因型是RRBB 、rrbbB .F 2中弱抗病植株中纯合子占23C .F 2中全部抗病植株自交,后代抗病植株占89D .不能通过测交鉴定F 2易感病植株的基因型审题关键(1)由遗传图解可知,F 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3∶6∶7,是9∶3∶3∶1的变式,说明水稻的抗病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同时可推知F 1的基因型为RrBb 。

(2)由于BB 使水稻抗性完全消失,因此亲本基因型是RRbb (抗病)×rrBB (易感病),F 1自交转化成2个分离定律问题:Rr ×Rr →R_∶rr =3∶1,Bb ×Bb →BB ∶Bb ∶bb =1∶2∶1,F 2弱抗病的基因型及比例是RRBb ∶RrBb =1∶2。

(3)F 2中抗病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RRbb ∶Rrbb =1∶2,若全部抗病植株自交,则后代不抗病植株的比例为23×14=16,抗病植株的比例为56。

(4)F 2中易感病植株的基因型有rrBB 、rrBb 、rrbb 、RRBB 、RrBB ,其中rrBB 、rrBb 、rrBb 与rrbb 进行测交,后代都是易感病个体。

答案 D“和”为16的由基因互作导致的特殊分离比(1)原因分析(2)解题技巧①看F2的表现型比例,若表现型比例之和是16,不管以什么样的比例呈现,都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②将异常分离比与正常分离比9∶3∶3∶1进行对比,分析合并性状的类型。

如比例为9∶3∶4,则为9∶3∶(3∶1)的变形,即4为两种性状合并的结果。

遗传自制习题答案个我

遗传自制习题答案个我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孟德尔定律一、名词解释复等位基因上位效应抑制作用表型模写反应规范外显率共显性一因多效二、填空题1、基因型为AaBbCcDd的个体能形成( 16 )种配子,其中含三个显性基因一个隐性基因的配子的概率为(1/4 ),该个体自交得到的81种基因型中二纯合二杂合的基因型的概率为(C24(1/2)2×(1/2)2)。

2、上位效应可分为(显性上位)和(隐性上位)。

3、具有四对等位基因(AaBbCcDd)的一杂合植株,进行自花授粉后出现aabbccdd后代的频率是((1/4)4),aabbCcDd和AaBbCcDdd的频率分别是(1/64)和(1/16)。

4、假如子一代是n对基因的杂合体,那么就产生(2n)种配子,子一代配子的可能组合数为(22n),它们的比数是((3:1)n)的展开。

5、一个其父血型为I A I A,母为I B i的女人与一个血型为I A i的男人结婚,其后代各种可能的血型的概率为(A:B:AB:O=5:1:1:1)。

6、比较(顺反)构型的细胞的表型从而判断(能否互补)的测验,称顺反位置测验,这种互补作用是(基因)之间的互补作用,所以也称(基因)互补。

7、一对夫妇的孩子血型有A、B、AB、O,这对夫妇的血型是(A型)和(B型)。

8、果蝇卷翅基因对正常(直)翅等位基因呈显性,且前者为同型合子致死。

两卷翅果蝇交配,则子代中野生型个体的频率为(1/3)。

9、假定A-a B-b C-c彼此独立,则AABbCc和AaBbCc杂交所得的子代中出现基因型是AABBcc个体的概率是(1/32)。

10、若具有n对表现独立遗传相对性状差异的两亲本杂交,在完全显性的情况下,其F2代中表型有(2n)种,表现型的分离比例为((3:1)n)。

11、列举隐性基因表型效应得以显现的四种机会:(纯合)、(缺失)、(单体)、(X连锁)。

12、F1表型因正反交而异的遗传方式有(伴性遗传)、(细胞质遗传)、(母性影响)。

遗传定律中的F2特殊性状分离比归类(二)

遗传定律中的F2特殊性状分离比归类(二)

遗传定律中的F2特殊性状分离⽐归类(⼆)遗传定律中的F2特殊性状分离⽐归类(⼆)主编:董书海审核:尹⽟珍赵军⽅两对独⽴遗传的的⾮等位基因在表达时,有时会因基因之间的相互作⽤,⽽使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偏离9:3:3:1的孟德尔⽐例,称为基因互作。

基因互作的各种类型中,杂种后代表现型及⽐例虽然偏离正常的孟德尔遗传,但基因的传递规律仍遵循⾃由组合定律。

基因互作的各种类型及其表现型⽐例如下表:基因互作类型概念F2⽐例相当于⾃由组合的⽐例显性上位两对等位基因同时控制某⼀性状时,其中⼀对基因的显性状态对另⼀对基因(⽆论显隐性)有遮盖作⽤,即当⼀对基因为显性时表现⼀种性状,另⼀对基因为显性⽽第⼀对基因为隐性时,表现另⼀种性状,两对基因都为隐性时表现第三种性状12:3:1 (9:3):3:1隐性上位两对等位基因同时控制某⼀性状时,其中⼀对基因的隐性状态对另⼀对基因起遮盖作⽤9:3:4 9:3:(3:1)显性互补两对等位基因同时控制某⼀性状时,当两对基因都为显性时(⽆论纯合还是杂合),表现为⼀种性状;当只有⼀对基因是显性,或两对基因都是隐性时,表现为另⼀种性状9:7 9:(3:3:1)重叠作⽤两对等位基因同时控制某⼀性状时,当两对基因都为显性或⼀对基因为显性,另⼀对为隐性时,表现⼀种性状,两对基因均为隐性时表现另⼀种性状15:1 (9:3:3):1累加作⽤两对等位基因同时控制某⼀性状时,当两对基因都为显性时表现⼀种性状,只有⼀对基因是显性时表现另⼀种性状,两对基因均为隐性时表现第三种性状9:6:1 9:(3:3):1抑制作⽤两对等位基因同时控制某⼀性状时,其中⼀对基因的显性状态对另⼀对基因的表现有抑制作⽤,但其本⾝并不控制任何性状13:3 (9:3:1:):31.互补作⽤(9:7)例:甜豌⾖的紫花对⽩花是⼀对相对性状,由⾮同源染⾊体上的两对基因共同控制,只有当同时存在两个显性基因(A和B)时花中的紫⾊素才能合成。

《遗传学(上、下册)》期末复习试题库及答案

《遗传学(上、下册)》期末复习试题库及答案

遗传学试题库一、名词解释遗传学(Genetics):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规律的科学。

遗传(heredity, inheritance): 亲代与子代之间的相似现象。

变异(variation):生物个体之间差异的现象。

性状(traits):一个个体从亲代传递到下一代的特性。

基因(Gene): 携带从一代到下一代信息的遗传的物质单位和功能单位。

基因座(Locus,复Loci):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特定位置;基因在遗传图谱上的位置。

基因型(Genotype):一个生物个体的遗传组成,包括一个个体的所有的基因。

表现型(Phenotype):生物体在基因型的控制下,加上环境条件的影响所表现性状的总和。

等位基因(Alleles):在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座相同,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显性和隐性(Dominant and recessive):孟德尔把相对性状中能在F1显现出来的叫显性,不表现出来的叫隐性。

测交(test cross):即把被测验的个体与隐性纯合体亲本杂交,来测验显性个体基因型的方法。

染色质:是在间期细胞核内由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和少量RNA 组成的,易被碱性染料着色的一种无定形物质。

常染色质:是构成染色质的主要成分,折叠压缩程度低,染色较浅且着色均匀。

异染色质:折叠压缩程度高, 处于聚缩状态,碱性染料染色时着色较深的染色质组分。

染色体:是指细胞在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过程中, 由染色质聚缩而成的具有固定形态的遗传物质的存在形式。

拟表型:环境改变所引起的表型改变,有时与由某基因引起的表型变化很相似,这叫做拟表型。

不完全显性: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后,F1显现中间类型的现象。

并显性:双亲的性状同时在F1个体上表现出来。

镶嵌显性:双亲的性状在后代的同一个体不同部位表现出来,形成镶嵌图式,这种显性现象称为镶嵌显性。

致死基因:导致个体或细胞死亡的基因称致死基因。

必需基因:是那些当其突变后能导致致死表现型的基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对位于非同源染色体等位基因的特殊比例归类双杂合的F1自交和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分别为9∶3∶3∶1和1∶1∶1∶1,但如果发生下面6种特别序号条件自交后代比例测交后代比例1存在一种显性基因(A或B)时表现为同一种性状,其余正常表现9∶6∶1 1∶2∶1即A__bb和aaB__个体的表现型相同2A、B同时存在时表现为一种性状,否则表现为另一种性状9∶7 1∶3即A__bb、aaB__、aabb个体的表现型相同3aa(或bb)成对存在时,表现双隐性性状,其余正常表现9∶3∶4 1∶1∶2即A__bb和aabb的表现型相同或aaB__和aabb的表现型相同4只要存在显性基因(A或B)就表现为同一种性状,其余正常表现15∶1 3∶1即A__B__、A__bb和aaB__的表现型相同5根据显性基因在基因型中的个数影响性状表现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1∶4∶6∶4∶1AaBb∶(Aabb、aaBb)∶aabb=1∶2∶16 一对显性纯合致死AaBb∶Aabb∶aaBb∶aabb=6∶3∶2∶1,其余基因型个体致死AaBb∶Aabb∶aaBb∶aabb=1∶1∶1∶17 两对显性纯合致死AaBb∶Aabb∶aaBb∶aabb=4∶2∶2∶1,其余基因型个体致死AaBb∶Aabb∶aaBb∶aabb=1∶1∶1∶18 修饰作用9∶3∶49 遮盖作用3∶6∶710 部分死亡9∶3∶211一对常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9∶3∶412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中部分死亡5∶2花色的关系如图ll所示,此外,a基因对于B基因的表达有抑制作用。

现将基因型为AABB 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得到F l,则F1的自交后代中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是A.白:粉:红,3:10:3 B.白:粉:红,3:12:1C.白:粉:红,4:9:3 D.白:粉:红,6:9:12.一种观赏植物,纯合的蓝色品种与纯合的鲜红色品种杂交,F1为蓝色,F1自交,F2为9蓝∶6紫∶1鲜红。

若将F2中的紫色植株用鲜红色植株的花粉授粉,则后代表现型及比例是() A.2鲜红∶1蓝B.2紫∶1鲜红C.1鲜红∶1紫D.3紫∶1蓝3.某植物茎的高度受两对基因的控制,若AABB高10 cm,aabb高4 cm,每一显性基因使植物增高1.5 cm,今有AaBb×AaBb,其后代高7 cm的约占()A.1/2 B.1/4 C.1/8 D.3/84(2012·四川理综·32—Ⅱ)果蝇的眼色由两队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其中B、b仅位于X 染色体上。

A和B同时存在时果蝇表现为红眼,B存在而A不存在时为粉红眼,其余情况为白眼。

红眼雌性果蝇和白眼雄性果蝇杂交产生F1,F1相互交配产生F2,F2中红眼:粉红眼:白眼=9:3:45(2011·北京卷·30T):某植物花的颜色有两对非等位基因A(a)和B(b)调控。

A基因控制色素合成(A:出现色素,AA和Aa的效应相同),B为修饰基因,淡化颜色的深度(B:修饰效应出现,BB和Bb的效应不同)。

现有亲代P1(aaBB、白色)和P2(AAbb、红色),杂交实验如图:粉红色有( )种基因型,白色中纯合子的比例为()6.(2011·连云港月考)狗毛颜色褐色由b基因控制,黑色由B基因控制。

I和i是位于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I是抑制基因,当I存在时,B、b均不表现颜色,而产生白色。

现有褐色狗(bbii)和白色狗(BBII)杂交,产生的F2中黑色∶白色为()A.1∶3 B.3∶1 C.1∶4 D.4∶17.已知果蝇的长翅(A)对残翅(a)为显性、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两对等位基因在两对常染色体上,且基因B具有纯合致死效应。

现用长翅黑身果蝇和残翅灰身果蝇杂交,F1为长翅灰身和长翅黑身,比例为1∶1。

当F1的灰身长翅果蝇彼此交配时,其后代表现型有四种,这四种表现型的比例为() A.9∶3∶3∶1 B.3∶1C.6∶3∶2∶1 D.3∶3∶1∶18.(2010·宿迁期中检测)某种鼠中,皮毛黄色(A)对灰色(a)为显性,短尾(B)对长尾(b)为显性。

基因A或b 纯合会导致个体在胚胎期死亡。

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相互间独立遗传。

现有一对表现型均为黄色短尾的双杂合雌、雄鼠交配,发现子代部分个体在胚胎期致死。

则理论上子代中成活个体的表现型及比例为()A.均为黄色短尾B.黄色短尾∶灰色短尾=2∶1C.黄色短尾∶灰色短尾=3∶1 D.黄色短尾∶灰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长尾=6∶3∶2∶19、现有4个纯合南瓜品种,其中2个品种的果形表现为圆形(圆甲和圆乙),1个表现为扁盘形(扁盘),1个表现为长形(长)。

用这4个南瓜品种做了3个实验,结果如下:实验1:圆甲×圆乙,F1为扁盘,F2中扁盘∶圆∶长=9∶6∶1实验2:扁盘×长,F1为扁盘,F2中扁盘∶圆∶长=9∶6∶1实验3:用长形品种植株的花粉分别对上述两个杂交组合的F1植株授粉,其后代中扁盘∶圆∶长均等于1∶2∶1。

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1)南瓜果形的遗传受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__________定律。

(2)若果形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则圆形的基因型应为____________,扁盘的基因型应为____________,长形的基因型应为__________。

(3)为了验证(1)中的结论,可用长形品种植株的花粉对实验1得到的F2植株授粉,单株收获F2中扁盘果实的种子,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可得到一个株系。

观察多个这样的株系,则所有株系中,理论上有1/9的株系F3果形均表现为扁盘,有________的株系F3果形的表现型及数量比为扁盘∶圆=1 ∶1 ,有__________的株系F3果形的表现型及数量比为________。

10.下列是特定条件下自由组合定律的几种情况,请据信息回答:(1)在某种鼠中,已知黄色基因Y对灰色基因y是显性,短尾基因T对长尾基因t是显性,而且黄色基因Y和短尾基因T在纯合时都能使胚胎致死,这两对等位基因是独立分配的,请回答:两只表现型都是黄色短尾的鼠交配,则子代表现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例为____________。

(2)日本明蟹壳色有三种情况:灰白色、青色和花斑色。

其生化反应原理如右图所示。

基因A控制合成酶1,基因B控制合成酶2,基因b控制合成酶3。

基因a控制合成的蛋白质无酶1活性,基因a纯合后,物质A(尿酸盐类)在体内过多积累,导致成体会有50%死亡。

A物质积累表现为灰白色壳,C 物质积累表现为青色壳,D物质积累表现为花斑色壳。

请回答:①青色壳明蟹的基因型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两只青色壳明蟹杂交,后代只有灰白色和青色明蟹,且比例为1∶6。

亲本基因型可能为______________。

③若AaBb×AaBb,则后代的成体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黄短∶黄长∶灰短∶灰长4∶2∶2∶1(2)①AABB、AaBB、AABb、AaBb ②AaBb×AaBB③青色壳∶灰白色壳∶花斑色壳=9∶2∶311、荠菜的果实形状有三角形和卵圆形两种,该形状的遗传涉及两对等位基因,分别是A、a和 B、b表示。

为探究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规律,进行了杂交实验(如图)。

(1)图中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

根据F2表现型比例判断,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__。

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另选两种基因型的亲本杂交,F1和F2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与图中结果相同,推断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F2三角形果实荠菜中,部分个体无论自交多少代,其后代表现型仍然为三角形果实,这样的个体在F2三角形果实荠菜中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还有部分个体自交后发生性状分离,它们的基因型是________。

(3)荠菜果实形状的相关基因a,b分别由基因A、B突变形成,基因A、B也可以突变成其他多种形式的等位基因,这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自然选择可积累适应环境的突变,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_____________,导致生物进化。

答案:(1)AABB和aabb 自由组合三角形:卵圆形=3:1 AAbb和aaBB(2)7/15 AaBb、AaBb和aaBb(3)不定向性(或多方向性)定向改变12、果蝇的某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N,n)控制,其中一个基因在纯合时能使合子致死(注:NN,XnXn,XnY等均视为纯合子)。

有人用一对果蝇杂交,得到F1代果蝇共185只,其中雄蝇63只。

①控制这一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染色体上,成活果蝇的基因型共有________种。

②若F1代雌蝇仅有一种表现型,则致死基因是________,F1代雌蝇基因型为_________。

若F1代雌蝇共有两种表现型,则致死基因是___________。

让F1代果蝇随机交配,理论上F2代成活个体构成的种群中基因N 的频率为__________。

12、(1)X 3 (2)n XNXN XNXn (3)N 1/1113、某植物的花色由两对自由组合的基因决定。

显性基因A和B同时存在时,植株开紫花,其他情况开白花。

请回答:开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种,其中基因型是的紫花植株自交,子代表现为紫花植株:白花植株=9:7。

基因型为和的紫花植株各自自交,子代表现为紫花植株:白花植株=3:1。

基因型为的紫花植株自交,子代全部表现为紫花植株。

14、香豌豆体内色素物质的合成过程如右图,此过程由A和a、B和b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控制。

其中具有紫色素的植株开紫花,只具有中间产物的开蓝花,两者都没有的则开白花。

(1)在基因工程中,若根据酶A 的氨基酸序列推测基因A的脱氧核苷酸序列而人工合成A基因,则合成的基因与原基因外显子的脱氧核苷酸序列是否一定相同?,理由是(2)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花授粉,后代表现型有种,比例为。

(3)欲测定一开白花香豌豆的基因型,可利用纯合香豌豆中表现型为的个体与之杂交。

写出预期结果及相应的结论。

【答案】(1)不一定(1分)//有些氨基酸对应多种密码子(1分);(2)3(1分)//9∶3∶4(1分);(3)蓝花(1分)//若杂交产生的子代全开紫花,则白花香豌豆的基因型为aaBB (2分);若杂交产生的子代既有开紫花的又有开蓝花的,则白花香豌豆的基因型为aaBb (2分);若杂交产生的子代全开蓝花,则白花香豌豆的基因型为aabb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