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泊芬净联合伏立康唑治疗真菌败血症

合集下载

卡泊芬净与伏立康唑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疗效评价

卡泊芬净与伏立康唑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疗效评价

感染论著Evaluation of the efficacy of caspofungin and voriconazole in the treatment of invasivefungal infectionsLihua CHENG, Yan WANG, Shudong LIN, Yadong LI, Hairong TIAN*Laboratory Department of 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Qiqihar Medical College, Qiqihar Heilongjiang161000, 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combination of carpofennet combined with vori-conazole in patients with 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 Methods 80 patients with 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 treated in this study (from March 2016 to October 2018)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date of admission. Each group was divided into 40 patient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arpofennet and voriconazole,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arpofennet alone to obser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e patients.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effective calculation rate of clinical treatment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higher (P<0.05).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calculation rate of fungus clearanc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higher (P<0.05). Concl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 carpofennet combined with voriconazol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effective status of the treatment, and the fungal clearance effect was better.KEY WORDS:Carpofennet; Voriconazole; 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卡泊芬净与伏立康唑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疗效评价程丽华,王艳,林树东,李亚东,田海容*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检验科,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摘要:目的给予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卡泊芬净配合伏立康唑治疗,评价临床疗效。

醋酸卡泊芬净对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患儿肝功能及CRP、WBC、PCT水平的影响

醋酸卡泊芬净对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患儿肝功能及CRP、WBC、PCT水平的影响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Modern Medicine and Health Research 2021年第5卷第4期2021 V ol.5 No.4·儿科疾病专题醋酸卡泊芬净对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患儿肝功能及CRP、WBC、PCT水平的影响郭雷,李艳,卢立慧,常颖,高吉照(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科,江苏徐州 221002)摘要:目的探讨醋酸卡泊芬净对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IFD)患儿肝功能及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20年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46例血液病合并IFD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20例)与B组(26例)。

A组患儿采用伏立康唑治疗,B组患儿在此基础上使用醋酸卡泊芬净治疗,两组患儿均治疗7 d。

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及CRP、WBC、PCT水平变化;对比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B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P<0.05);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儿CRP、PCT、WBC水平均显著降低,且B 组显著低于A组(均P<0.05);与治疗前比,治疗后A组患儿AL T、AST、TBIL水平均显著升高,且A组显著高于B组(均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醋酸卡泊芬净治疗血液病合并IFD患儿临床疗效显著,可抑制炎症反应,且对肝功能的影响较小,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血液病; 侵袭性真菌病; 醋酸卡泊芬净; C-反应蛋白; 白细胞计数; 降钙素原; 肝功能中图分类号:R714.2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718.2021.04.0024.03血液病病因较为复杂,其中侵袭性真菌病(invasive fungal disease,IFD)常并发于血液病中,具有较高的死亡率,主要由曲霉菌或念珠菌等病原体引起,常见于免疫低下患儿,如接受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骨髓移植、实体器官移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等的患儿[1]。

卡泊芬净联合伏立康唑治疗真菌败血症

卡泊芬净联合伏立康唑治疗真菌败血症

02
卡泊芬净和伏立康唑的 药理作用
卡泊芬净的药理作用
抑制真菌细胞壁的合成
卡泊芬净通过抑制真菌细胞壁的重要成分——葡聚糖的合成,从 而达到抗真菌的效果。
破坏真菌细胞膜的完整性
卡泊芬净能够与真菌细胞膜上的甾醇结合,导致细胞膜的通透性增 加,引起细胞内重要物质外泄,最终导致真菌死亡。
抑制真菌生长和繁殖
卡泊芬净和伏立康唑具有不同的抗菌 谱。卡泊芬净主要用于治疗念珠菌和 曲霉菌感染,而伏立康唑对念珠菌、 曲霉菌、隐球菌等多种真菌都有较好 的抗菌活性。
耐药性
随着临床应用的广泛,卡泊芬净和伏 立康唑的耐药性问题也逐渐显现。不 同地区、不同病原体对这两种药物的 耐药性存在差异,临床用药时应根据 具体情况选择。
02
扩大样本量,进行多中心临床研究,以提高研究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03
关注不同真菌种类的耐药性差异,为临床治疗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方案。
04
深入研究卡泊芬净与其他抗真菌药物的协同作用,以期为真菌败血症 的治疗提供更多有效手段。
谢谢观看
05
卡泊芬净联合伏立康唑治疗 真菌败血症的优缺点分析
优点分析
快速杀菌
卡泊芬净和伏立康唑均具有快速杀菌作 用,能够迅速控制真菌感染症状,降低
病死率。
减少药物剂量
由于两药的协同作用,可以减少单药 的用药剂量,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协同作用
两药联合使用可产生协同作用,提高 杀菌效果,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卡泊芬净通过抑制真菌细胞壁的合成和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有效 抑制真菌的生长和繁殖。
伏立康唑的药理作用
抑制真菌细胞中细胞色素P450酶
01
伏立康唑通过抑制真菌细胞中的细胞色素P450酶,干扰真菌的

伏立康唑_卡泊芬净联合治疗血液病患者侵袭性肺部曲霉菌属感染

伏立康唑_卡泊芬净联合治疗血液病患者侵袭性肺部曲霉菌属感染

・论 著・伏立康唑+卡泊芬净联合治疗血液病患者侵袭性肺部曲霉菌属感染黄文荣,邵 青,李红华,韩晓萍,窦立萍,杨 华,任 芳,高海燕,高春记,于 力(解放军总医院血液科,北京100853)摘要:目的 了解应用伏立康唑+卡泊芬净联合治疗侵袭性肺部曲霉菌属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诊断侵袭性肺部曲霉菌属感染的患者,给予伏立康唑+卡泊芬净联合治疗7~10d ,然后根据疗效决定序贯口服伏立康唑治疗还是换用其他药物。

结果 7例临床诊断和1例拟诊为侵袭性肺部曲霉菌属感染的患者,经联合抗曲霉菌属治疗后7例有效,1例无效;8例患者均能耐受伏立康唑+卡泊芬净联合用药。

结论 卡泊芬净+伏立康唑联合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侵袭性肺部曲霉菌属感染,是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关键词:肺部曲霉菌属感染;联合治疗;恶性血液病中图分类号:R97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529(2010)0921310203T reatment of 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 with Combinationof C aspof ungin and VoriconazoleHUAN G Wen 2rong ,SHAO Qing ,L I Hong 2hua ,HAN Xiao 2ping ,DOU Li 2ping ,YAN G Hua ,REN Fang ,GAO Hai 2yan ,GAO Chun 2Ji ,YU Li(General Hos pital of PL A ,B ei j i n g 100853,Chi na )Abstract :OB 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he treatment with combination of caspof ungin and voriconazole in hematological patients complicated with 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METH ODS After diagnosed as 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 ,the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caspofungin and voriconazole for 7to 10days ,and then the treatment effect was evaluated.If the patients had response to the combination therapy ,the combination regimen would continue for about 10to 14days in all ,and then change to voriconazole by orally.The therapy regimen would be changed to other drugs if the patients had no response to the combination therapy.RESU LTS Eight patients with hematological diseases were diagnosed as 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 and received caspof ungin and voriconazole combination therapy.Five patients achieved partial response ,and two patients were stable and one patient became progressive after the combination treatment for 7to 10days.After treatment for 1month ,5patients got complete response ,and 2patients got partial response.CONC L USIONS The combination therapy of caspof ungin and voriconazole for 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 is safe and effective.K ey w ords :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 ;Combination therapy ;Hematological diseases收稿日期:2010201205; 修回日期:2010202225通讯作者:于力,E 2mail :chunhuiliyu @ 在恶性血液肿瘤化疗后粒细胞缺乏>10d 及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中,侵袭性曲霉菌属感染的确诊及临床诊断率分别为6.0%和5.5%[1],治疗侵袭性曲霉菌属感染的药物主要有伏立康唑、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 、卡泊芬净等药物。

最新卡泊芬净在血液科患者肺部真菌感染治疗中的几点启示

最新卡泊芬净在血液科患者肺部真菌感染治疗中的几点启示
泊沙康唑(起始200 mg QID;病情稳定后400 mg BID PO) 伊曲康唑(剂量取决于剂型)
Walsh TJ,et al.Infect Dis.2008 Feb 1;46(3):327-60. Maertens J.et al.Bone Marrow Transplant. 2011 May;46(5):709-18
Herbrecht R,et al.Caspofungin first-line therapy for invasive aspergillosis in 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 patients:an European Organis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study.Bone Marrow Transplant.2010 Jul;45(7):1227-33.
指南推荐 卡泊芬净治疗曲霉菌感染
卡泊芬净为侵袭性曲霉菌感染经验性治疗的 首选药物
2008IDSA曲霉菌病治疗临床实践指南针对经验性治疗的推荐
• 长时间中性粒细胞减少且广谱抗生素治疗后仍持续发热的 高危患者应当接受下列药物的经验性抗真菌治疗(A-I)
– L-AMB (3 mg/kg/d IV)
– 卡泊芬净(第1天70 mg IV,随后50 mg/d IV)
卡泊芬净治疗确诊/临床诊断侵袭 性曲霉菌感染的疗效
EORTC研究:异体HSCT患者
卡泊芬净一线治疗符合确诊/临床诊断IA的应答率为42%
注:患者均为下呼吸道感染
(%)
有效应答包括完全应答及部分应答
(%)
患者比例(%)
(%)
(%)
一项的多中心、开放性研究,根据EORTC-MSG标准将符合确诊/临床诊断IA的异体HSCT患者纳入研究(疑诊患 者也进行登记,但不评估疗效,除非7天内诊断登记升级至确诊/临床诊断)。共24例确诊/临床诊断患者接受 卡泊芬净治疗(第1天70mg,随后35mg/d),治疗时间12周。评估治疗应答率、患者生存率及安全性。

伏立康唑与卡泊芬净抗真菌的疗效对比研究

伏立康唑与卡泊芬净抗真菌的疗效对比研究

伏立康唑与卡泊芬净抗真菌的疗效对比研究【摘要】目的:分析伏立康唑、卡泊芬净用于抗真菌感染治疗中的效果。

方法:收集医院110例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资料,依据数字随机分组方式,其中给予静脉注射伏立康唑的55例纳入对照组,采用静脉注射卡泊芬净抗真菌治疗的55例纳入观察组,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用药安全性情况观察。

结果:治疗有效率观察组92.73%(51/55),对照组78.18%(43/55),组间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

治疗前患者感染相关指标包括WBC、PCT与CPR等组间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观察组各指标有明显降低,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

通过肝肾功能检查,患者均未见异常情况,两种药物用药安全性均较高。

结论:抗真菌治疗中,药物选择卡泊芬净,治疗效果较高,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应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推广。

【关键词】侵袭性真菌感染;伏立康唑;卡泊芬净;疗效真菌感染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如侵袭性真菌感染,主要指真菌侵袭下所致内脏器官、黏膜组织以及真皮层感染情况。

临床抗真菌治疗中,主要以药物控制为主,常见的药物类型以卡泊芬净、伏立康唑等为主,在帮助控制患者真菌感染情况均可发挥重要作用。

本次研究将以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为对象,分析卡泊芬净、伏立康唑用药下取得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医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真菌感染110例患者资料,以数字随机分组方式,分对照组55例、观察组55例。

观察组患者年龄49-67岁,平均(60.1±2.1)岁,其中男性与女性各32例、23例。

对照组患者年龄48-68岁,平均(61.2±2.0)岁,其中男性与女性各33例、22例。

入选标准:①临床诊断均确诊为侵袭性真菌感染;②患者均无药物禁忌症情况,且无其他严重系统性疾病;③研究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与其家属确认同意知情。

一般资料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可做对比研究。

1.2方法1.2.1对照组入组患者抗真菌治疗中,药物选择伏立康唑(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2296;生产企业:深圳市海滨制药有限公司),采用静脉注射方式,用量每次3~6mg/kg,每天2次,或先期给予负荷量,维持治疗以口服给药替代。

静脉序贯口服伏立康唑治疗血液病患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效果

静脉序贯口服伏立康唑治疗血液病患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效果

静脉序贯口服伏立康唑治疗血液病患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探讨静脉序贯口服伏立康唑治疗血液病患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间来本院就诊的血液病患者36例进行回顾性研究。

根据首次静脉注射伏立康唑的剂量不同而回顾性的分为两组,每组18例患者。

第1组患者首次静脉注射伏立康唑的剂量为6mg/kg,每天注射2次。

第2组患者首次静脉注射伏立康唑的剂量4 mg/kg,每天注射3次。

两组均在静脉注射后第5天序贯口服伏立康唑。

在疗程结束后观察临床治疗效果。

并在疗程结束后观察和了解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显示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

第2组痊愈的例数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而显效、有效和无效的例数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

第2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例数稍多于第1组患者。

结论静脉序贯口服伏立康唑对血液病患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伏立康唑侵袭性真菌感染血液病【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8-0385-02近年来,血液疾病患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病例报道逐渐增多,一些血液疾病患者在接受免疫抑制剂及广谱抗生素的治疗后,机体免疫力明显下降,从而造成患者很容易被真菌感染。

有研究人员通过统计显示,急性白血病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患者中发生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比例达到了10%~25%,而造成患者的病死率高达60%[1]。

现在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药物比较有限,而且疗效并不理想,寻找高效的抗菌药物以及有效的治疗方法对提高血液病患者的治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研究对象选择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间来本院就诊的血液病患者36例进行回顾性研究。

其中男性患者为23例,女性患者为13例。

所有患者平均年龄为54.6±7.2岁。

2.方法2.1治疗方法根据首次静脉注射伏立康唑的剂量不同而回顾性的分为两组,每组18例患者。

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治疗方案论文

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治疗方案论文

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治疗方案及临床分析【中图分类号】r5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004—01【摘要】目的对应用卡泊芬净与伏立康唑联合对合并患有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

方法抽取88例合并患有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恶性血液病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4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伏立康唑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卡泊芬净与伏立康唑联合进行治疗。

结果治疗组患者症状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时间和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用药期间均未观察到药物不良反应。

结论应用卡泊芬净与伏立康唑联合对合并患有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卡泊芬净伏立康唑侵袭性真菌感染恶性血液病近年来,患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患者人数有逐渐增高的发展趋势,患有恶性血液疾病的患者由于需要接受大剂量的化疗,尤其是在出现骨髓移植症状后,需要应用免疫抑制剂及广谱抗生素进行治疗,这会进一步导致机体内的中性粒细胞水平明显降低,机体的免疫功能明显下降,极易导致患者出现真菌感染症状1。

本次研究中选取88例合并患有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恶性血液病患者病例,对应用卡泊芬净与伏立康唑联合对合并其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

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抽样患者为2009年4月至2012年4月我院就诊的88例合并患有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恶性血液病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对照组中男26例,女18例;年龄36至73岁,平均49.3岁;患病时间6至25个月,平均13.2个月;治疗组中男27例,女17例;年龄37至74岁,平均49.7岁;患病时间5至27个月,平均13.7个月。

研究对象自然资料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静脉滴注伏立康唑,每次剂量为4mg/kg,每天两次;治疗组:静脉滴注伏立康唑,每次剂量为4mg/kg,每天两次,静脉滴注卡泊芬净,每次50mg,每天一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补充诊断
1.真菌败血症(白念菌血症) 2.肝内硬化性胆管炎 3.低钾低钠血症
卡泊芬净联合伏立康唑的剂量
抗菌素治疗情况
间断予头孢哌酮舒巴坦、莫西沙星、 替硝唑、依替米星、哌拉西林三唑巴 坦、亚胺培南、美罗培南
美罗培南:08年12月至09年8月 29日,间断性6次使用,最长持续 使用时间77天,出现真菌感染(白 色念株菌)停用
表1 发热日期与当时使用的抗生素
发热日期 08.7.13 08.7.27、28 08.8.4 08.8.29 08.9.22 08.10.14 08.12.04 08.12.25 09.1.4 09.1.10 09.1.23 09.1.27 09.2.11 09.2.28 09.3.13 09.3.21 09.4.14 09.5.12 09.5.18 09.6.8 09.7.10 09.7.26 0.9.8.25至今连续发热
霉菌素敏感。
伊曲康唑、氟康唑耐药,两性霉素、克霉唑、氟胞嘧啶、咪康唑、制 霉菌素敏感。
伊曲康唑、氟康唑、咪康唑耐药,两性霉素、克霉唑、氟胞嘧啶、制 霉菌素敏感。
伊曲康唑、氟康唑、咪康唑耐药,两性霉素、克霉唑、氟胞嘧啶、制 霉菌素敏感。
伊曲康唑、氟康唑耐药,两性霉素、克霉唑、氟胞嘧啶、制霉菌素敏 感。
卡泊芬净联合伏立康唑 治疗真菌败血症
病历特点
1. 男性 58岁 2. 急性发病,慢性病程 3. 反复寒战、高热15个月
病历特点
发热特点
在1-2小时内体温上升到39℃-40 ℃ 发热前多有寒战持续约30分钟,发热无昼夜规
律 发热多数出现在停用抗菌素后1-3天,近期在使
用抗菌素时也可出现 发热后使用或改变抗菌素24-48小时内体温可降
深静脉置管培养
1.至08年7月开始,每次于发热复发时即拔 除深静脉管,并做管头培养均为阴性。
2.于09年8月25日发热时从置管侧抽血行 血培养及对侧血培养,置管侧血培养阴性, 对侧为阳性。
3.09年8月28日拔管后行管头培养为白色 念球菌感染与血培养结果一致。
菌群失调监测
肠道菌群的监测: 大便球杆比保持在20-30/80-70 无腹泻等表现
当时使用的抗生素 莫西沙星 停用抗生素3天 头孢哌酮舒巴坦、替硝唑 头孢哌酮舒巴坦 莫西沙星 莫西沙星 哌拉西林三唑巴坦 头孢哌酮舒巴坦 哌拉西林三唑巴坦 头孢哌酮舒巴坦 哌拉西林三唑巴坦 头孢哌酮舒巴坦 哌拉西林三唑巴坦 哌拉西林三唑巴坦 停美罗培南3天(未用抗生素) 头孢哌酮舒巴坦 哌拉西林三唑巴坦 哌拉西林三唑巴坦 哌拉西林三唑巴坦 舒普深3g1/12H、依替米星0.1 1/日 美罗培南0.5g 1/8H(美罗培南减量) 美罗培南0.5g 1/8H(美罗培南减量)(降阶梯) 哌拉西林三唑巴坦4.5g/8H
病历特点
1. 向心性肥胖、皮肤菲薄、胸壁静脉曲张 2. 心肺查体无异常 3. 15月前第一发病时右上腹压痛阳性 4. 目前腹部查体无异常,无明确压痛点
诊断
1.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2. ERCP EST术后 3. 肝内胆管炎 4. 脓毒血症(大肠杆菌) 5. 全垂体功能低减 尿崩症 6. 继发性癫痫 7. 继发性高脂血症
病历特点
既往史 1.颅脑外伤导致“全垂体机能减退”、“尿崩症”、“继发
性癫痫” 8年; 一直激素替代治疗:醋酸氢化可的松、 左甲状腺素钠片、醋酸去氨加压素片; 2.“继发性高脂血症”7年;
病历特点
体格检查 血压:170-120/100-60mmHg 呼吸:12-30次/分,发热时呼吸偏快 脉搏:60-120次/分,发热时心率偏快 体温:最高41℃,使用有效抗生素可下降
09.8.27
09.8.27
09.8.28
09.8.30
表2血培养结果与药敏
血培养 胆汁培养:大肠埃希菌G-杆菌(产ESBLS株) 大肠埃希菌G-杆菌(产ESBLS株) 胆汁培养:大肠埃希菌G-杆菌(产ESBLS株) 大肠埃希菌G-杆菌(产ESBLS株) 大肠埃希菌G-杆菌(产ESBLS株) 表皮葡萄球菌G+(产B-LAC) 大肠埃希菌G-杆菌(产ESBLS株) 大肠埃希菌G-杆菌(产ESBLS株) 大肠埃希菌G-杆菌(产ESBLS株) 大肠埃希菌G-杆菌(产ESBLS株) 大肠埃希菌G-杆菌(产ESBLS株) 大肠埃希菌G-杆菌(产ESBLS株) 大肠埃希菌G-杆菌(产ESBLS株) 白色念珠菌
肺部霉菌感染: 多次痰培养显示:白色念珠菌 患者无咳嗽、咳痰等临床表现,给予抗菌 素治疗体温降至正常,故未用抗真菌药物。
日期 08.7.14 08.7.14 08.7.16 08.8.03 08.8.29 08.9.10 08.9.22 08.9.26 08.10.14 08.12.31 09.1.7 09.1.9 09.2.11 09.8.25
至正常,维持体温正常最长时间为77天。
病例特点
1. 15个月前因腹痛诊断“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2. 发作第8天行ERCP+EST+鼻胆管引流术, 引流8天后
拔管,过程顺利,引流术后3天开始寒战、发热; 3. 血培养及胆汁培养:大肠杆菌 4. 多次腹部MRCP水成像检查及腹部CT检查显示:肝内
胆管炎。
白色念珠菌
白色念珠菌
深静脉置管培养为白色念珠菌
白色念珠菌
敏感药物 头孢哌酮/舒巴坦、美罗培南、亚胺培南。
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美罗培南、亚胺培南。
头孢哌酮/舒巴坦、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培南、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三唑巴坦、。
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美罗培南、亚胺培南。 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美罗培南、亚胺培南。 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美罗培南、亚胺培南。 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美罗培南、亚胺培南。 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美罗培南、亚胺培南。 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美罗培南、亚胺培南。 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美罗培南、亚胺培南。 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美罗培南、亚胺培南。 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美罗培南、亚胺培南。 美罗培南、亚胺培南。 伊曲康唑、氟康唑耐药,两性霉素、克霉唑、氟胞嘧啶、咪康唑、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