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高粱》电影中的男性人物形象
《红高粱》赏析剖析

一.导演张艺谋和他的作品
2001: 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宣传片《新北京,新奥运》 总导演 2002:《英雄》 导演 2002: 上海申办2010年世博会宣传片 总导演 2003: 韩国世界杯体育场 大型露天实景歌剧《图兰多》 导演 2003: 北京奥运会会徽发布仪式及会徽宣传片《中国印· 舞动的北京》 总导演 2004:《十面埋伏》 导演 2004: 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 刘三姐》(桂林) 总导演(与樊跃、王潮歌合作) 2005:《千里走单骑》 导演 2006: 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 丽江》 总导演(与樊跃、王潮歌合作) 2006:《满城尽带黄金甲》 导演 2006: 美国大都会原创歌剧《秦始皇》 导演 2007: 北京奥运会火炬及火炬接力宣传片 导演 2007: 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 西湖》 总导演(与樊跃、王潮歌合作) 2008: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第13届夏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 开闭幕式 总导演 2009: 《三枪拍案惊奇》 2010:《山楂树之恋》 2011:《金陵十三钗》 2013:《归来》 导演 2015:《长城》 导演
① 主题:对自然的人性的歌颂
高粱这东西天性喜水,一场雨下过了,你就在地 里听,四周围全是乱七八糟的动静,……人淹在高 粱棵子里,直觉得仿佛置身于一个生育大广场,满 世界都是绿,满耳朵都是响,满眼睛都是活脱脱的 生灵。我当初看莫言的小说,就跟在这高粱地里的 感觉一样,觉着小说里的这片高粱地,这些神事 儿,这些男人女人,豪爽开朗,旷达豁然,生生死 死狂放出浑身的热气和活力,随心所欲地透出做人 的自在和欢乐。 ——张艺谋
二.《红高粱》的人物与情节
1.
人物 我爷爷—余占螯(姜文饰) 我奶奶—九儿 (巩俐饰) 罗汉( 腾汝骏饰)
举例说明红高粱的英雄观

举例说明红高粱的英雄观【最新版】目录1.引言2.红高粱中的英雄形象3.红高粱英雄观的特点4.结论正文【引言】《红高粱》是我国著名作家莫言的一部长篇小说,描绘了抗日战争时期高密东北乡的民间生活。
在这部作品中,莫言塑造了一系列英勇无畏、充满正义感的英雄人物。
通过这些英雄形象,莫言表达了自己对英雄的理解和敬仰。
本文将通过分析红高粱中的英雄形象,来探讨红高粱的英雄观。
【红高粱中的英雄形象】在《红高粱》中,英雄形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人物身上:1.余占鳌:余占鳌是小说的主人公,他勇敢、正义、聪明,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在抗日战争时期,他带领民间武装力量与日本侵略者进行斗争,展现了中国民间英雄的风采。
2.戴凤莲:戴凤莲是余占鳌的妻子,她性格刚烈,不畏强权,为了替夫报仇,不惜身陷险境。
她在艰难的环境中展现出了女性的坚韧和勇敢。
3.冷支队:冷支队是一个忠诚于党的事业的共产主义战士,他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英勇斗争,最后壮烈牺牲。
他代表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英雄。
【红高粱英雄观的特点】红高粱的英雄观具有以下特点:1.强烈的民族主义情感:红高粱中的英雄人物都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责任感,他们为了民族的独立和尊严而英勇斗争。
2.勇敢无畏的精神:无论是余占鳌、戴凤莲,还是冷支队,都展现出了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的精神。
他们在艰难的环境中顽强拼搏,为民族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3.正义感和仁爱精神:红高粱中的英雄人物都具有正义感和仁爱精神,他们关心民众,保护弱者,为了正义而战。
4.强调个人品质和民族气节:红高粱中的英雄形象不仅具有非凡的勇气和智慧,还具有高尚的个人品质和坚定的民族气节。
【结论】通过分析《红高粱》中的英雄形象,我们可以看出,莫言在这部作品中表达了自己对英雄的敬仰和钦佩。
红高粱的英雄观强调民族主义情感、勇敢无畏的精神、正义感和仁爱精神以及个人品质和民族气节。
浅析从小说到电影对许灵均人物形象的改编

浅析从小说到电影对许灵均人物形象的改编从小说到电影,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如何在电影中被呈现,一直是文艺作品改编过程中备受关注的话题之一。
本文将以许灵均这一小说人物为例,从小说到电影的角度进行分析,探讨小说中人物形象的改编问题。
许灵均是王安忆的小说《红高粱家族》中的一个重要人物。
他是一个有着独特性格和命运的人,对于整个故事情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小说中,许灵均是一个聪明、有思想、有理想,同时又带着一点懦弱和犹豫的青年。
他在和许玉林的恋爱中表现出坚定不移的态度,但在与童年的挚友周淑英重逢后,却又犹豫不决,最终选择了回到她的身边。
在故事的发展中,许灵均的复杂性格给整个故事情节带来了更多的张力和微妙的情感。
</br>而当《红高粱家族》这部小说被改编成电影后,许灵均这一人物形象也随之出现了一些改变。
在电影中,许灵均的形象相对于小说中更加饱满,更加丰富。
他的独特性格以及内心的犹豫和挣扎都得到了更加生动的展现。
电影中,许灵均的情感更加丰富,他的痴情和犹豫更加深刻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电影采用画面和音乐等更直观的形式来表达许灵均的内心世界,使得观众更加容易地对他产生情感共鸣。
从小说到电影,许灵均这一人物形象的改编是一个非常复杂和微妙的过程。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被改编成电影中的形象,不仅仅是简单的照搬和转换,更是对于文学艺术和视听艺术表现方式的重新思考和探索。
在这个过程中,许灵均这一人物形象得到了更加丰富和立体的呈现,也使得整个故事情节更加生动和感人。
希望今后在小说改编成电影的过程中,能够更多地注重对人物形象的适当改编和创新,使得原著中的人物也能够在电影中得到更好的展现。
后殖民主义解读电影《红高梁》

后殖民主义解读电影《红高梁》《红高粱》一大片高粱地为背景,有点神秘气息,很多情节都是在高粱地里牌的。
其中,那女主角的爱情也是在那片高粱地里磨擦出火花的。
红红的高粱,却没有人收,因为那是一片野高粱。
漂亮的新娘,今天就要嫁人了,新郎却不是自己的意中人。
爱情的力量总是了不起的,尤其就是大碗饮酒,小口吃肉的大汉,他们的爆发力就是不可估量的。
他为了她,可以回去杀人,可以为自尊而战,他,活得真男人。
人本人来了,打破了一切的平静,不论是男人女人,都有满腔的热情。
他们不晓得什么就是爱国,什么就是国耻,但是他们明白谁就是恩人,谁就是罪人,他们不愿势单力薄,愿为自己的朋友抛弃自己的小家。
喝了这碗高粱酒,见了皇上都不用低头,更何况日本鬼子。
他们用直观的方法,摧毁了日本人的军车,他们用自己的身体证明:中国人就是不屈不挠的,就是赵顷霖,吓不倒的,就连最为淳朴的农民也就是如此。
如果用一个词来表达看完《红高粱》的心情,那么这个词就是,气愤。
为什么可以就是这个词?之前所推荐给姐姐看看,姐姐说道看看没法,受不了里面的虐心和无知。
在日本人发生之前,体会的就是九儿的聪明才智,观赏的就是余占鳌的兄弟义气。
可是日本人发生之后,只想怒骂“无知”。
在民族大义面前,无知的民国子民想起的只是自己的小家,可是“国家,国家”,有国才存有家,国若遗失,家又何存?花掉脖子,恋儿,钱玉郎……就是这样的目光短浅的人,在外敌侵略的时候,甚至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将其一网打尽。
如果没爱国信念,再不好的装备又存有何用?如果没血性,再多的人又存有何用?感谢我们的国家还有张俊杰这样有血性的爱国志士,感谢我们的国家还有余占鳌这样有血性的子民,更感谢我们的国家还有九儿这样逐渐成长起来的明事理明大体的女人。
与滞后形影相随的不仅仅就是物质的贫乏,更是精神的肥沃。
没文化太可怕,例如我们曾经滞后的中国;存有了文化却偏移了主线更是可怕,例如被迷惑了双眼的军国主义的日本军人。
我们的教育缺乏了太多的爱国主义教育。
余占鳌人物形象评判

定意义上讲余 占鳌这个人物形象 的塑造是 比较成功的 , 也是
一
余 占鳌在是对立面 。在与朱豪三 的多次斗智斗 勇中, 余 占鳌 的
一
值得我们认真探讨研究的。
、
系列的表现一方面对朱豪三权威的提出挑战 , 同时另一方 面
2 0 1 S_ c I 8
文艺 生活 L I T E RA T URE L I F E
文 学 品 析
余 占鳌 人 物 形 象评 判
张 芳
( 山东师 范大学 传媒 学院, 山东 济 南 2 5 0 0 0 0 )
摘 要 : 人物形 象的塑造是影视作品重要 的组成部分 , 可 以说人物形 象塑造 的成 功与否会 直接 关 系到影视 作品成败的 命运 。本文分析 了郑晓龙导演的电视剧《 红高粱》 中余 占鳌这个人 物形象从充 满生命 活力的普通 劳动者到爱憎分 明、 豪 放不羁且具有流氓 气质的土 匪, 再到有胆有识 、 无政治功利性 目的的抗 日民族英雄 角色的 完整转 变的塑造 。 关键词: 余 占鳌; 形象 ; 直观真 实; 客观真 实; 低碳 关学; 低碳 艺术
形象塑造的成功与否会直 接关 系到影视作 品成败 的命运。在电 视剧《 红高粱》 中, 余 占鳌这个粗野 、 爱恨分明 、 大义凛然 的英雄
形象及强悍的土匪形 象的形象 给观众 留下 了深刻印象。通 过朱 亚文精彩的表演 , 观众可 以清楚 的把握余 占鳌 这个人物一生 中 由朴实 、 充满 生命活力 的普通劳动者 , 一 步步走 向“ 吃抹饼 ” 的土 匪并最终成为抗 日的民族英雄这一角色转变 的定位与分析。从
征。
随着剧情 的推进 , 七七事变爆发 , 日军进 占山东 , 打破了高
浅析红高粱中男性人物形象讲稿

作品解读——《红高粱》●《红高梁》是莫言的成名作之一,是一部宣扬生命个性、赞美生命的中国新时期小说。
●1987年《红高粱》获第四届全国中篇小说奖.它曾被张艺谋改编为电影并获得第38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轰动中外。
●内容:●以童稚观点回忆“我爷爷”和“我奶奶”的故事。
在十八里坡的高粱地,不情愿出嫁的我奶奶在三朝回门的时候跟轿夫余占鳌野合,从此怀了“我爹”。
在李大头死后,我奶奶撑起了李家的烧酒作坊。
土匪秃三炮前来抢走我奶奶,让我爷爷前去土匪窝讨回公道。
后来我爷爷住进酒坊,因为在刚酿好的酒撒了一泡尿而酿成了好酒十八红。
我爹九岁时,日本鬼子来犯,我爷爷率伙记们浴血日本鬼子壮烈牺牲。
浅析电影红高粱中的男性人物形象●“我奶奶”他爹●“我爷爷”●“罗汉爷爷”●“土三炮”●“屠夫胡二师徒”●“我奶奶”她爹: 是一个被传统思想禁锢的老人家。
影片一开始,“我奶奶”被大红轿子,抬往十八里坡酒作坊。
新婚三天接闺女,是十八里坡的风俗,“我奶奶”他爹接她回门,一路上一直说着李家好,张口闭口是李家给的一口大黑驴子,还有李家的财产。
“人活一世图个啥,嫁了人,死活都是李家的人了。
”这是“我奶奶”她爹,教训“我奶奶”说的一句台词,从中不难看出,“我奶奶”他爹的传统思想,嫁女儿就像卖女儿似的。
导演安排这一段,就是想通过这个,来表现那个时期,嫁女儿的一种观念,及女性在社会上的不平等地位。
同时,也是通过对比,为了更好的表现“我奶奶”,追求自己的幸福,个性解放的人物形象。
●“我爷爷”: 是一个血性汉子。
虽然不免有些鲁莽、野性、粗犷,但他却真诚、朴实、豪爽直率,散发着蓬勃的生命力,是一个男子汉的典型形象。
从外貌形象上看,光头,光膀子,黝黑的肤色,强壮的身躯,再加上粗矿的声音,这些都让人感觉到他是一个充满阳刚的汉子。
在抬轿送“我奶奶”去李家途中,摄影师分别用全景,中景,近景及特写来拍摄“我爷爷”抬轿的过程,从而表现出作为乡村轿夫的“我爷爷”的粗鲁和豪放。
《红高粱》中余占鳌的人物形象分析

《红高粱》中余占鳌的人物形象分析《红高粱》中余占鳌的人物形象分析摘要上个世纪80 年代中,莫言用独特的文字表现出了中国民间迷人的文化风情,从此成为当代文学中不可或缺的作家之一,将民间文学推向了巅峰。
《红高粱》作为莫言的作品中最为知名的一部,具有极高的文学性,其中余占鳌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尤其让读者印象深刻。
余占鳌粗犷强横的性格、挑战世俗的行为,及其性格和行为背后所展现的那种生命的活力和自强的民族精神,是当时中国人的真实写照,也侧面体现了当时的时代背景。
莫言利用细腻而生动语言对这一角色进行了渲染,赋予这一角色一种动人的灵性。
本论文从《红高粱》入手,对余占鳌这一人物形象金项链全面系统地梳理和分析。
深入地揭示作家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表达方式和艺术表现手法。
在对人物形象和内涵进行分析之后,结合当代社会的现状,对余占鳌这一形象的时代意义进行了分析,表述了这一角色对当代人的精神继承和启示。
【关键词】莫言《红高粱》余占鳌人物形象分析AbstractMo Yan made himself quickly known to the readers in the middle 80's through writing a series of folklore-based novels. "Red Sorghum" as Mo Yan's works in the most well-known,with very high literature,which Yu Zhanao to allow readers the impression profound.Yu Zhanao brute power of personality,shock,and show behind the national long suppressed the tenacious vitality and national spirit profoundly reflect the when Chines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background. Mo Yan makes use of the rendering of subjective individual emotion,and gives the character a kind of spirit.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Red Sorghum",systematically combing and analysis the characters of the Yu Zhanao. In the view of the writer,the writer reveals the way of expression and artistic expression of the characters. While trying to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artistic image of Yu is heartbroken,using the brute power of personality,shock,to show our nation long suppressed the tenacious vitality,and arouse the revitalization of the regression of the nature of people and national spirit.【Key words】Mo Yan Red Sorghum Clan Yu Zhanao Character image analysis目录一、绪论 (6)1.1选题背景 (6)1.2选题意义 (7)二、余占鳌人物形象的组成 (8)2.1反抗意识的觉醒 (8)2.2独立不羁的性格 (9)2.3人性之美的闪现 (9)三、余占鳌人物形象的内涵 (11)3.1人物形象的复杂性 (11)3.2人物形象的创造性 (12)3.3人物形象的代表性 (12)四、余占鳌人物形象的时代意义和精神继承 (13)4.1民族精神的继承 (13)4.2人物形象的时代意义 (14)结语 (15)参考文献 (16)致谢 (17)《红高粱》中余占鳌的人物形象分析一、绪论文学是人学,这个命题表明,文学表现的是特定社会条件下的人的本性。
《红高粱》电影中的男性人物形象

《红高粱》电影中的男性人物形象第一篇:《红高粱》电影中的男性人物形象浅析《红高粱》中男性人物的形象《红高粱》这部影片,在其独特又显神秘的红色影调中,歌颂了人性的生命力。
影片中“我奶奶”是一个抗日英雄,也是个性解放的先驱,妇女自立的典范。
但除了这一个鲜明的女性形象外,影片中还有几个男性人物形象,也是极具特色,有被传统思想禁锢的老一辈,有敢爱敢恨,敢作敢为的酿酒伙计们,有在民族危机面前,挺身而出的英雄们。
他们个个都是导演为了表现整部影片的主题思想,而精心地设计和安排出来的。
影片以第一人称我来回忆“我爷爷”和“我奶奶”的故事,故事发生在十八里坡酒作坊,十八里坡这地方,周围没什么人家,除了买酒的很少有人上这来。
但导演在影片后半段,安排日本鬼子修公路修到了青沙口,烧杀抢掠,还杀死了“我罗汉爷爷”。
“我奶奶”和“我爷爷”,带着大伙儿喝下罗汉爷爷当年酿出的十八里红,斗志昂扬去打鬼子,与鬼子展开激烈的抗争。
“我奶奶”她爹,是一个被传统思想禁锢的老人家。
影片一开始,“我奶奶”被大红轿子,抬往十八里坡酒作坊。
新婚三天接闺女,是十八里坡的风俗,“我奶奶”他爹接她回门,一路上一直说着李家好,张口闭口是李家给的一口大黑驴子,还有李家的财产。
“人活一世图个啥,嫁了人,死活都是李家的人了。
”这是“我奶奶”她爹,教训“我奶奶”说的一句台词,从中不难看出,“我奶奶”他爹的传统思想,嫁女儿就像卖女儿似的。
导演安排这一段,就是想通过这个,来表现那个时期,嫁女儿的一种观念,及女性在社会上的不平等地位。
同时,也是通过对比,为了更好的表现“我奶奶”,追求自己的幸福,个性解放的人物形象。
影片中,“我爷爷”是一个血性汉子。
虽然不免有些鲁莽、野性、粗犷,但他却真诚、朴实、豪爽直率,散发着蓬勃的生命力,是一个男子汉的典型形象。
从外貌形象上看,光头,光膀子,黝黑的肤色,强壮的身躯,再加上粗矿的声音,这些都让人感觉到他是一个充满阳刚的汉子。
在抬轿送“我奶奶”去李家途中,摄影师分别用全景,中景,近景及特写来拍摄“我爷爷”抬轿的过程,从而表现出作为乡村轿夫的“我爷爷”的粗鲁和豪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红高粱》中男性人物的形象
《红高粱》这部影片,在其独特又显神秘的红色影调中,歌颂了人性的生命力。
影片中“我奶奶”是一个抗日英雄,也是个性解放的先驱,妇女自立的典范。
但除了这一个鲜明的女性形象外,影片中还有几个男性人物形象,也是极具特色,有被传统思想禁锢的老一辈,有敢爱敢恨,敢作敢为的酿酒伙计们,有在民族危机面前,挺身而出的英雄们。
他们个个都是导演为了表现整部影片的主题思想,而精心地设计和安排出来的。
影片以第一人称我来回忆“我爷爷”和“我奶奶”的故事,故事发生在十八里坡酒作坊,十八里坡这地方,周围没什么人家,除了买酒的很少有人上这来。
但导演在影片后半段,安排日本鬼子修公路修到了青沙口,烧杀抢掠,还杀死了“我罗汉爷爷”。
“我奶奶”和“我爷爷”,带着大伙儿喝下罗汉爷爷当年酿出的十八里红,斗志昂扬去打鬼子,与鬼子展开激烈的抗争。
“我奶奶”她爹,是一个被传统思想禁锢的老人家。
影片一开始,“我奶奶”被大红轿子,抬往十八里坡酒作坊。
新婚三天接闺女,是十八里坡的风俗,“我奶奶”他爹接她回门,一路上一直说着李家好,张口闭口是李家给的一口大黑驴子,还有李家的财产。
“人活一世图个啥,嫁了人,死活都是李家的人了。
”这是“我奶奶”她爹,教训“我奶奶”说的一句台词,从中不难看出,“我奶奶”他爹的传统思想,嫁女儿就像卖女儿似的。
导演安排这一段,就是想通过这个,来表现那个时期,嫁女儿的一种观念,及女性在社会上的不平等地位。
同时,也是通过对比,为了更好的表现“我奶奶”,追求自己的幸福,个性解放的人物形象。
影片中,“我爷爷”是一个血性汉子。
虽然不免有些鲁莽、野性、粗犷,但他却真诚、朴实、豪爽直率,散发着蓬勃的生命力,是一个男子汉的典型形象。
从外貌形象上看,光头,光膀子,黝黑的肤色,强壮的身躯,再加上粗矿的声音,这些都让人感觉到他是一个充满阳刚的汉子。
在抬轿送“我奶奶”去李家途中,摄影师分别用全景,中景,近景及特写来拍摄“我爷爷”抬轿的过程,从而表现出作为乡村轿夫的“我爷爷”的粗鲁和豪放。
遇到土匪时,他挺身而出,冷静地扑打土匪,救下“我奶奶”。
期间,摄影师对“我爷爷”和“我奶奶”的脸部表
情,分别进行了特写,后面,“我爷爷”又冲动地去轿子里摸“我奶奶”的脚。
这一系列的镜头将他们之间的微妙关系,很好地表现出来。
三天后,“我奶奶”回娘家,他更是鲁莽野性地半路截下“我奶奶”,抱起她走进高粱地里,在高粱地里,他鲁莽地将一片高粱踏平,导演对这段也是重点地强调了一番,一系列近景的拍摄他的动作,将其人物性格特征表现出来,接着,配合着激昂的背景音乐,表现了“我爷爷”他冲动地和“我奶奶”偷欢。
然后,用其粗矿的歌声“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往前走,莫回头……”送“我奶奶”回去。
从歌词中,也透露出“我爷爷”这个人物形象,真诚朴实。
影片中,李大头的死,也是一个谜,虽然没有明确指明是谁,但合理分析下,十有八九就是“我爷爷”干的。
他敢爱敢恨,后面在得知“我奶奶”被土三炮抢走后,他也是二话不说,冒着危险直接去找土三炮,和他斗争理论。
在影片结尾处,“我爷爷”的人物形象,更是升华成一名真正的英雄,带领着酒作坊的伙计们,大家一起斗志昂扬地前去青沙口炸日本鬼子,最后和鬼子,展开激烈的斗争。
整部影片下来,“我爷爷”的汉子形象时时地展示给观众,带给观众一种血性,一种蓬勃的生命力。
罗汉爷爷,是一个英勇的战士。
在影片前半段,谁也想不到罗汉爷爷会是一个英雄。
从他离开十八里坡酒作坊后,导演对他也没有多加描写,多年后,出现了一次,但没有和“我奶奶”“我爷爷”见面。
期间,他到底怎么样了,导演没有交代,留给观众的是一片想象。
直到,日本鬼子,将他绑捆在老百姓面前,观众才明白。
对于罗汉爷爷,影片没有过多地直接描写他,如何抗日,如何和日本鬼子斗争。
但最后,在他被剥皮牺牲后的一段旁白,说清楚了真相,“据我老家的人说,我罗汉叔叔去当了共产党,受指派收编各路地方武装一同抗日。
刘罗汉在青沙口前被日军剥皮凌隔示众。
刘面无惧色,骂不绝口,至死方休。
”导演,通过罗汉爷爷悲惨的遭遇,来展示日本鬼子的残忍,同时,也表现出罗汉爷爷的英勇,展现出他爱国的血性。
与罗汉爷爷一样,土三炮也算是一个血性男汉。
虽然之前他是个土匪,做尽坏事,还绑架了“我奶奶”。
导演在电影前半段,将他描写成一个坏人,一个当地土匪,无恶不作。
但是当他当众被日军捆绑展示出来时,老百姓惊叹:“是土三炮,是土三炮”。
其实不仅电影里的老百姓惊讶,作为观众,也许也会很惊讶,怎么会是他。
导演,通过土三炮这样的遭遇,无形中,说出了土三炮一定是
和日军作对,和他们斗争。
从而来表现一个作为中国人,在民族危机面前,挺身而出,男儿的血气方刚,人性的伟大。
除此,还有屠夫胡二师徒,从中也看出了一些人性的特点。
在胡二被逼着去给土三炮剥皮时,他下不了手,最后在土三炮的要求下,给了他一个痛快,并没有剥皮。
胡二杀了土三炮后转身,大叫“我操你们祖宗”,最后死在了机枪之下。
可以说,他是勇敢的,他不愿意给自己的同胞做出剥皮这样残忍的举动,他知道自己不做也一定难逃一死,所以他选择给土三炮一个痛苦,不让他遭受剥皮如此的恶行。
他在生命最后之际,喊出心声“我操你们祖宗”。
相比之下,胡二的徒弟,在日军的逼迫下,选择了降服,他哭诉着,用自己的双手将罗汉爷爷剥皮。
事后,虽然幸免一死,但他精神上难以承受自己如此的行为。
导演拍他坐在高粱地里一直傻笑,展示了他身上人性的弱点,精神也已经崩溃。
总的来说,《红高粱》这部影片中,虽然人物很少,但个个都是导演精心设计安排的,通过每个人不同的人物性格特征,及不同的经历遭遇,来展示出一个个代表性的人物。
通过这些人物之间的关系及发生的事件,来展现出不同人性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