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随笔两篇复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五文艺随笔二篇

一、课文分析

《咬文嚼字》是我国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朱光潜的一篇文艺随笔。“咬文嚼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解释是:过分的勘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枢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汉语大词典》上列有三个义项:①形容过分推敲字句;②形容掉书袋或卖弄才学;③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或强词夺理。没有一个是褒扬的。但朱光潜在文中赋予它褒扬义,鼓励人们去咬文嚼字。作者提出:“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文中反复强调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是从根本上抓住了文字的实质。因为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关,与情境有关,与意境有关,与联想有关,与创新有关,要参透文章,写出好文章,必须学会咬文嚼字。作者指出了推敲文字的根本途径,即“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也就是说,真正意义上的“咬文嚼字”应先从思想感情入手,以表达最合当的思想感情为最终目的,再去进一步斟酌文字,而不能一味地追求形式,搞表面文章,即要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挖掘思想感情的内涵。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练。”咬文嚼字是文学艺术进步的根本途径,是精读文章的一个基本方法,有助于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有助于提高语言修养。

“不求甚解”也常被用来指摘别人的学习毛病,但马南邮先生却赋予了它襄扬义。作者对“不求甚解”四个字赋予了两层含义:①虚心;②不固执一点,不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其中好读书是前提,不求甚解是要诀。作者指出,读书要把握住精神实质,不要死枢字句,求其表面。要学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学诸葛亮“独观其大略”,学陆象山“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马南顿要求人们“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总之,这篇杂文全面解释了陶渊明的原话,揭示了陶渊明“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并以此为根据,对否定“不求甚解”的观点作了否定。在批驳过程中阐述的读书的要决全在于会意,读书要虚心,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的正面主张,也就顺理成章地立起来了。

《咬文嚼字》举了三个例子说明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三个例子,三种类型,三层意思。例一说明不同句式不同意味,例二说明文字一增一减意味不同,例三说明不同字眼不同意境。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更替文字意味不同。关于“是”和“这”,这一组例子是说: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关,有必要咬嚼一番。前三个,不论“是”“这”怎么好,“这”字表现力都好一些,作者的分析是有道理的。第四个例子,“这”仍有力量。但与“是”具有不可比的环境限制。因此哪个更好,决不可定论。作者说改成“这”神情完全不对,应理解为,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不可以滥改,见了就改,便失去了咬文嚼字的积极意义了。

第二部分(第3-4自然段),“李广射虎”这个例子说明文字与所要表达的情境有关,值得玩味。李广射“虎”,是在一种特定情境之中的,这种情境造就了他的“激变能力”,以千钧之力,以最完美的角度“中石没镇”,而此能力、此力度、此角度不是想做就做成的,因此便有了后文所记,因此这段内容,只可保留原貌甚或增益,不可刻意简洁的。这正是李广射虎的“激变能力”的佐证,原文情节缺一不可。

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作者教我们一种推敲(咬文嚼字)的方法:运用联想结合意境。即文字与意境有关,必须“咬嚼”。推敲典故,“推敲”了一千多年了,还有味道吗?作者发常人所未发,不走旧路,不恭维定论,分析了“推”的妙处。“推——步月归寺——冷寂场合”、“敲——月夜访友——热闹场合”。总之反复强调: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强调语言是跟着思想感情走的,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意境。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的推敲。

《不求甚解》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开宗明义,在第一段摆出了要批驳的靶子:“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正面阐述陶渊明的本义。首先指出“一定要好读书”,其次,不要“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要“会意”;再具体解释陶渊明式的“不求甚解”的两层意思,一戒“自负”,二戒“固执”。第2自然段,从“不求甚解”的出处入手,说明人们曲解了“不求甚解”的意思。陶渊明的读书态度是正确的,值得我们学习。第3自然段,全面分析陶渊明的读书态度。首先,要养成“好读书”这个习惯。只有“好读书”,才能谈到“求甚解”这个问题。其次,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而“会意”十分不易。所以陶渊明每有“会意”,就十分高兴。第4自然段,说明因为“会意”不易,所以陶渊明只好说“不求甚解”。指出“不求甚解”有两层含义,一是表示虚心,因为书不一定都能读懂,就承认“不求甚解”。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固执一点,而是了解大意。

第三部分(第5-9自然段),进一步强调不能求只记住一些字句的“甚解”,要理解“精神实质”。第5自然段,提倡虚心的“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以普列汉诺夫为例,他自以为熟读马克思的著作,“求甚解”,实际上做了许多曲解。今天我们读经典著作,一定要虚心读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第6自然段,介绍古人就是以“不求甚解”态度读书的。举了诸葛亮的例子。诸葛亮读书是“观其大略”,比徐庶等人“务于精熟”高明,知识面更广,了解问题更全面。第7自然段,全面解释“不求甚解”,从反面说,“不求甚解”不是马马虎虎,很不认真。只是不死枢一字一句,不因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第8自然段,紧接上一段的意思,说明陆象山的语录的意思,也是不因小失大,与“不求甚解”的意思相似。第9自然段,强调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因为书籍不是一下子就能读懂的。

《咬文嚼字》是一篇畅谈文学创作的随笔,不仅能够领略朱光潜先生精妙的思想,更能以其不同凡响的写作特色吸引读者,使人受益匪浅。这篇文章的表达技巧是:

1.事例充分典型,说理精辟透彻

本文的最大的写作特点,就在于作者所举事例充分典型,并且分析非常入扣。例如:作者为了剖析“是”与“这”两字的区别,先后选取了《水浒》和《红楼梦》的例子,强调“是”与“这”不单是文字之争,而且涉及“思想感情”的意味。又如为了说明简洁必须以准确表达情味为前提,简单地追求“简洁”是文学创作中必须反对的观点,作者将《史记》李广射虎一段文字和王若虚《史记辨惑》的改文进行对比,从比较分析中,不难看出改文虽然“似乎简洁些”,但“惊讶的意味”和“斩截的意味”却已存无多,因而令人觉得“索然无味”,这就是因为“有些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造成的,从而很好地论证了上述这一观点。

2.见解新颖独特,语言准确精当

作者以其深厚的人文素养、纤细的文字敏感力,在课文中择用若干精当的语言实例,深入浅出地将运用文字应有的谨严精神表达出来。作者认为,郭沫若援例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似乎改得并不很妥,还认为韩愈之“敲”是否优于贾岛之“推”也值得商椎。因为文字的微小改动与调整都影响到思想感情的表达。

《不求甚解》是一篇驳论文,在批驳别人观点的过程中,又阐述了自己的主张。这篇文章的表达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