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馆案例分析
绩溪博物馆

为尽可能保留用地内的现状树木(特别是用地西北部 一株700年树龄的古槐),建筑的整体布局中设置了多个 天井和街巷。
整体布局营造出舒适宜人的室内外空间环境,同时也 是对徽派建筑空间布局的重释。
分析 I 车行流线
城市道路 行车路线 室外停车场
上海
分析 I 外部人流
后勤入口
上海
贵宾入口
4D影院入口
县志记载“县北有乳溪,与微溪相去一里,并流离而复合, 有如绩焉。因以为名。”
绩溪
上海
山形水势
建筑师
风土人文
如何诠释,回应,对话
?
建筑 具有当代感
村镇格局
分析 I 布局
上海
建筑的整体布局模仿当地的民居布局。沿西北方向三 条轴线布置三列建筑长条体块,三列建筑体块之间留出空 隙,形成街巷。
古槐(保留)
主入口
员工流线 游客流线
分析 I 景观
上海
“明堂”
建筑群落内利用庭院和街巷灵活组织景观水系,设置东西 两条水圳,有如绩溪地形的徽、乳两条水溪,汇干主入口庭院 内的水面,符合聚汇“绩溪之气”的风水观念,也有如绩溪地 形中徽、乳两条水溪汇聚一体的形态。
整个建筑覆盖在一个由“屈曲并流,离而复合”的经线控制的连 续屋面之下,结构剖面的组合变化导致起伏的屋面轮廓,仿佛绩溪周 边山形脉络是“绩溪之形”的充分演绎和展现。
上海
谢谢观看
上海
拉近建筑体块之间距离,营造街巷空间 2.展厅空间
建筑东南角设“观景台”,可以俯瞰建筑屋顶,庭院和秀美的远 山
展厅部分下沉处理,营造错层空间
分析 I 立面
上海
东立面
西立面
微州地区传统的“粉墙黛瓦”作为建筑的主要材料,但其使用方式、部位和做法又被以更 为当代的方式进行了大胆的转换。这些对传统材料的当代使用和建造方式体现在瓦屋面、“瓦 墙”、“瓦窗”、瓦铺地等。使用当地的青黑色石材作为入口雨棚、檐部、天沟、墙裙、地面 以及外门窗框等处材料,也是对“黛瓦”的呼应。传统的白石灰粉墙被替代为“水波”肌理的 白色涂料。建筑室内除白色涂料外,使用了木材装修,增加内部空间的温暖感和舒适性。
博物馆案例分析——鹿特丹艺术展览馆

1.入口坡道 2.入口 3.演讲厅 4.餐厅 5.展厅一 8.展厅二
。
6展览厅二 7.展览厅三 9.通向屋顶的台阶
展览馆采用廉价的工业材 料,例如抛光金属构架, 与雅致的钙华石和昂贵的 玻璃并置在一起。有一种 拼贴的意味。四个立面用 不同的材料区别开来。朝 向公园的一面(左上图) 赭黄的石墙位于玻璃面之 上,而西侧的玻璃(左下 图)则揭示了该建筑的剖 面关系。玻璃透出的室内 斜面、斜柱和斜向的窗框 使得看似稳定的建筑外表 产生一种多重、动态的空 间感受。(右下图)
会展场馆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会展场馆火灾事故案例分析一、事件发生及情况综述9月6日,一场大型会展在市中心的展览中心举行,吸引了数百名参展商和数千名观众。
然而,不幸的是,这个节日氛围很快被一场可怕的火灾打破。
当天下午3点左右,一场火灾突然在展览中心的一个区域爆发,火势迅速蔓延。
据现场目击者描述,火势在短短几分钟内迅速蔓延,烟雾弥漫,人们惊慌不已。
幸好,工作人员迅速启动了应急预案,即时疏散了所有参展商和观众,使得无一人在火灾中受伤。
然而,会展中心自身遭受了严重的火灾损害,现场展品和设备都被严重破坏或烧毁。
紧接着火灾发生后,消防部门迅速到达现场,展开灭火作业。
由于火势较大,灭火工作相当困难,直到深夜才最终把火势完全扑灭。
据初步估算,这场火灾造成了数百万的财产损失,对会展中心的商业活动也造成了严重影响。
二、火灾原因初步推测在火灾发生后,有关部门初步推测火灾原因可能是电器故障引起的,主要源自展览中心的一处电气设备出现故障,导致火灾爆发。
此外,火灾发生地点附近的消防栓和灭火器设备也发现了一些异常,表明这些设备可能存在一些损坏或者未能正常使用的情况。
经过现场调查,消防人员发现火灾发生的地方存在一些火灾隐患,在火灾之前就已经存在一段时间了。
例如,部分区域的电线和插座过于老化,且未定期进行维护检查;同时,灭火器设备也存在没有定期维护的情况。
三、火灾后的应急处理与处理效果分析火灾发生后,消防人员和现场工作人员迅速启动了应急预案,疏散了所有人员,并协助消防人员进行灭火作业。
这种紧急应对措施,有效的减轻了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此外,有关部门也迅速成立了应急处理指挥部,调动了各类救援设备和人员,全力展开灾后的应急处理。
然而,在火灾应急处理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在火灾发生的初期,现场部分参展商和观众可能并未迅速意识到火灾危险,导致了一些人员的疏散过程并不及时和迅速;其次,灭火作业的过程也出现了一些不够顺畅的情况,灭火工作持续的时间较长,直到深夜才最终彻底扑灭了火势。
展示空间案例分析

虚空
展示L空O间GO分析
第一部分
空间布局与构成
曲折的实线又被叠上一条笔直的虚线。但这种空间 游客很难感觉出来,实线就是散乱的展示空间,虚 线就是六个大挑空。
虚无空间、阶梯、流亡花园的关系
展示空间分析 — 10 —
展示L空O间GO分析
第一部分
空间布局与构成
Path of salvation
自救之路
上海博物馆是一座大型的古代艺术博物馆,创建于1952年。 50年来,藏有12万件珍贵文物,设有中国古代青铜馆、中国古代陶 瓷馆、中国历代书法馆、中国历代绘画馆、中国历代印章馆、中国 古代雕塑馆、中国古代玉器馆、中国明清家具馆、中国历代钱币馆、 中国少数民族工艺馆、暂得楼陶瓷馆等11个专馆和3个展览厅。上 海博物馆已成为对外文化交流的窗口,是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 基地,是市民高层次文化享受场所。
第二部分
人流动线分析——三层
展示空间分析 — 22 —
展示L空O间GO分析
第二部分
人流动线分析——四层
历 少数民族工艺馆
代
古
钱
代
币
玉
馆
器 馆
古代家居馆
展示空间分析 — 23 —
展示L空O间GO分析
第二部分
展示方式
实物场景展示
实物展示
展示空间分析 — 24 —
展示L空O间GO分析
第二部分
色彩
展示空间分析 — 25 —
第一部分
空间布局与构成
博物馆的内部的空间隐喻主要建立在虚空(void)对在场与不在场的 包容性混合之上。
展示空间分析 — 9 —
在建筑中贯穿的与“之”字型整体走向对应的另一道线实际上是由主 体内部被掏出的连续竖向空间组成。在这些竖向的空间中,活动仅仅 只能停留在底层,留给人们的是大段高耸而不能企及的界域。
优秀花卉博物馆展览馆优秀建筑案例分析

“蝴蝶”壳体是世纪馆解决问题的手段,集合了所有对设计的思考。巨型的覆土地景式坡屋面从建筑的本质 出发,在解决设计问题的过程中逐渐促成了蝴蝶第五立面的“花海”的效果,使世纪馆的设计实践过程成为 了一场突破制约条件的“蜕变”过程。
总平面
平面图
剖面图
立面图
墙身节点构造
屋顶节点构造
感谢您的观看
生态可持续的稀有木本 花卉展览馆
作为木本花卉展馆,世 纪馆总建筑面积12348 平方米,包括东馆与西 馆两个部分,东馆为沉 浸式的视觉艺术多媒体 展厅而西馆为实体珍稀 木本植物主题馆,两馆 之间通过连桥相互连接。
为规避短期展会的集 中高能耗,世纪馆充 分利用过渡季的温和 气候,以整体开敞的 策略营造全自然的通 风采光环境,通过被 动式的节能策略最大 程度地降低了设备系 统的负荷。
为规避短期展会的集中高能耗, 世纪馆充分利用过渡季的温和 气候,以整体开敞的策略营造 全自然的通风采光环境,通过 被动式的节能策略最大程度地 降低了设备系统的负荷。
独立展厅作为可替换的功能单元,与薄壳主体结 构分离,从而为展厅的布置提供了足够的兼容度, 也为会后改造时的新旧功能单元替换提供了最大 灵活度,以此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
Thanks for watching
谢谢
三层1080°的不等半径螺旋楼梯以单 柱撑起80吨的重量并悬挑10m,在创 新性的设计中挑战了结性, 世纪馆将地下的结构拉结层 发展为容纳综合管廊的空间, 将原本在楼板下穿行的设备 管线全部隐藏
整体开敞的设计策略使每 个展厅均独立配备空调系 统,避免了穿越公共空间 的风管和屋面设备机组, 在净化室内空间的同时使 “第五立面”成为纯净的 “花海”。
光导管将天光引入壳体下幽暗的 空间,营造出“洞窟”式的空间 意境,强调了一种刻意的冷静。 冷静的室内空间与五彩缤纷的覆 土屋面形成强烈的对比,在近距 离尺度下凸显了曲面空间的表现 力。
世界著名大型会展中心的案例研究ppt课件-精选文档87页

参 观 人 员
综合性/专 辐射 机 业性 区域 场
高 速 公 路
火 车 站
地 铁
意大利米兰国 际展览中心
意大利 米兰
2公里
205 万
409万 40.5万
80多
3万
250 万
综合性,综 合世界第一
全球
3个
3
2
德国汉诺威会 展中心
德国汉诺 威
7公里
100 万
瑞士巴塞尔展 览中心
瑞士巴塞 尔
2公里
52.41万
• 英国伯明翰NEC国际展览中心位于英国高速公路的中心,游客可 以从M6,M1, M40,M42到达展场.
• 从M6的4或4a的交叉路口到达M42; • 从M42驾驶到6号的交叉路口,然后一直跟着指示牌就可到达展
览场.
高速公路 出入口
航站楼
展览中心
火车站
高速公路 出入口
高速公路 出入口
二、上海市、广州市、北京市现有展馆比较分析
每隔30分钟从最主要的马尔佩萨机场就有一列 机场快线列车开往展馆。除此之外,在展览期 间,每20分钟就有一辆专线巴士往返于展馆和 机场之间。机场快线列车约40分钟就能到达展馆。
其他两个机场也有巴士和地铁(需要换乘)或者巴士到达展馆,所需时间为45-60分钟之间
• 6、交通条件: • 高速公路
• 6、交通条件:
机场
火车站
会展中心 火车站
火车站
4、德国法兰克福展览中心(Messe Frankfurt)
• 1、区位条件: 所 在 地:德国法兰克福 中心区附近 展馆地址:
1.5公里
• 2、规模:
• 占地面积:57.8万平方米 • 总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 • 展览面积:展览面积为40.7万平方米,其中室内展览面积
形式语言研究绩溪博物馆案例分析

形式语言研究绩溪博物馆案例分析绩溪博物馆是中国安徽省六安市绩溪县首家综合性博物馆,成立于1995年。
本文将对绩溪博物馆的案例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在形式语言方面的研究成果。
绩溪博物馆的案例分析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建筑与环境设计绩溪博物馆的建筑设计融合了古代楚国建筑特色和现代美学元素,使其成为当地的地标性建筑。
博物馆的外立面以典型楚式风格为基调,采用大量的琉璃和陶瓷材料,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建筑的形式语言通过传统建筑元素的运用,表达了对楚文化的致敬和传承。
同时,博物馆的园林环境也是其重要的一部分。
设计师精心布置了花木和水景,以及与馆内展览相关的雕塑和景观。
这种环境设计不仅美化了博物馆的外观,同时也为观众提供了一个舒适的参观空间。
通过环境设计,绩溪博物馆传达了对自然环境的重视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2.展览设计与展示手法绩溪博物馆在展览设计与展示手法方面也有一些独特之处。
首先,博物馆采用了多媒体展示技术,在展览中融入了声光电等多种元素,提供了丰富的观展体验。
这种展示手法通过形式语言的运用,使观众更直观地感受到展品所传递的信息。
其次,博物馆注重与观众的互动,设置了丰富的互动体验区域。
观众可以通过触摸屏、VR技术等实现与展品的互动,增加了观众的参与感和兴趣。
3.教育与传播绩溪博物馆不仅是一个展览场所,还承担着教育和文化传播的重要职责。
博物馆定期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讲座,积极参与学校教育。
此外,博物馆还开设了培训班,为有志从事博物馆事业的人员提供专业的培训。
通过教育和传播,绩溪博物馆为当地和外来观众提供了了解绩溪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机会,促进了绩溪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4.网络和新媒体的运用绩溪博物馆在网络和新媒体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博物馆开设了官方网站和社交媒体账号,并通过这些平台与观众保持互动。
通过建立线上展览和互动游戏等形式,让观众能够在家中也能参观博物馆,增加了观众的参与度。
综上所述,绩溪博物馆在建筑设计、展览设计与展示手法、教育与传播以及网络和新媒体运用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上海博物馆案例分析

上海博物馆案例分析上海博物馆是中国一座重要的国家级博物馆,位于上海市黄浦区,是中国文化遗产保护、考古工作和学术研究的重要机构之一、作为一座综合性的博物馆,上海博物馆致力于展示中国古代文明的丰富内涵和多样性。
下面将对上海博物馆的案例进行详细分析。
1.案例背景介绍2.问题分析尽管上海博物馆在展示中国古代文明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博物馆的展区面积相对较小,无法展示全部的馆藏。
其次,展示方式过于传统,缺乏现代化的展示手段,无法吸引年轻人。
此外,博物馆的讲解方式单一,没有针对不同观众群体进行个性化服务。
3.解决方法针对上述问题,上海博物馆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法。
首先,博物馆可以利用现代化展示技术,例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提供更丰富多样的展览方式,使观众更加身临其境地了解古代文化。
其次,博物馆可以增加展区面积,提供更多的展览空间,以展示更多精品文物。
此外,博物馆可以与其他博物馆、学术机构等合作,举办更多的学术讲座、研讨会等,提供更广泛的文化交流机会。
4.成效评估上海博物馆经过改进后,可以得到以下成效。
首先,通过增加展区面积和改进展示方式,博物馆将能够更好地展示馆藏文物,吸引更多观众。
其次,借助现代化展示技术,博物馆将能够提供更丰富多样的参观体验,吸引更多年轻人。
此外,通过与其他机构的合作,博物馆将能够扩大自身的影响力,提升学术研究水平,为文化遗产保护和考古工作做出更多贡献。
5.经验启示上海博物馆的案例给我们提供了以下启示。
首先,传统的博物馆展示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观众的需求,需要引入现代化展示技术。
其次,博物馆应当与其他机构合作,共同举办各类活动,提供更广泛的文化交流机会。
此外,博物馆应注重观众的个性化需求,提供更多的服务和选择,从而吸引更多观众。
综上所述,上海博物馆是中国一座重要的国家级博物馆,在展示中国古代文明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引入现代化展示技术、增加展区面积和改进服务方式,上海博物馆可以更好地满足观众需求,提升影响力,并为文化遗产保护和考古工作做出更多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将若干指状布局的展示
空间联系起来。并顺应
山势。逐步抬高,(从
剖面图可以看出)形成
整体连续,张弛有度的
空间格局。通过穿插其
间的庭院和观景平台使
自然环境和建筑相互渗
透交融。
A
13
杭州吴山博物馆
我们希望通过环境整合修复 现状断裂的自然山体肌理, 使博物馆基地与自然肌理延 绵成一个整体。同时我们也 希望通过分散的布局。适宜 的气度,能很好的与清河坊 街区的城市肌理相协调,形 成原有城市人文肌理的自然 延续,以此创造吴山脚下相 互关联、富有特色的整体建 筑形象。
A
4
江苏南通珠算博物馆
暗合南方粉墙黛瓦的黑白灰的色调, 素雅且高度统一使建筑群的整体感 非常强烈,扑面而来的是一种大家 风范。
A
5
江苏南通珠算博物馆
珠算起源于远古 的“ 结绳纪事,“ 由 一根主线贯穿全局”, 而此主题又与江南古 典园林的精髓暗合, 故在博物馆的总体布 局中基于“主线统领 全局”的原则在总体 布局上吸收了江南园 林的构图要素将各个 部分功能分区有机地 组织在一起各组建筑 相互呼应错落有致形 成一个具有江南园林 意境的建筑空间环境。
A
6
江苏南通珠算博物馆 一层平面图
A
7
江苏南通珠算博物馆
立面图
剖面A图
8
杭州吴山博物馆
A
9
杭州吴山博物馆
吴山博物馆位于杭州吴山广场东南侧,毗邻西 湖,是吴山天风和清河坊历史街两大景区的重要结 合点。用地面积0.7公顷,建筑面积6082平米。
A
10
杭州吴山博物馆
• 设计是根据基地环境的特点主要着力与三个方面 • 1.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整合地块与周边建筑及自然环境的关
A
14
杭州吴山博物馆
• 不同标高层的平面图 • 可以想象到依山势而建的空间
A
15
杭州吴山博物馆 • 东立面
• 南立面
A
16
杭州吴山博物Leabharlann 北剖面南剖面A17
谢谢!!
A
18
民俗文化展览馆案例分析
组员 李俊峰 陈一新 付 鹏
杨道刚 谭友维 梅景元
A
1
江苏南通珠算博物馆
探索具有江南地 域特色的黑、白、 灰空间特质以及 对地域文化诊释 之道
A
2
江苏南通珠算博物馆
建筑整体感强色调素雅沉 稳、错落有致皆能入画。这 是一幅现代的水墨画兰灰色 的双坡屋面隽秀的白墙和中 国黑刻线花岗岩基墙,散发 出和谐的整体美展现出一幅 世外桃源的景象是一组传统 融于现代的建筑。
A
3
江苏南通珠算博物馆
黑花岗岩基墙就如水墨画 中那几笔重彩为整幅画面定下 了最重的墨色。大片的实墙采 用了浅色石材贴面夹着通透的 玻璃幕墙这样整组建筑既落根 于大地,又显得轻盈欲飞。由于 大片的玻璃反光的不同显示出 无穷的变化。从而增加了博物 馆的色彩层次使得黑、白之间 多了灰的过渡,从而使基墙和大 片实墙达到和谐一致。
系,提升该地块的整体环境品质 • 2.组织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相互融合的建筑空间形态,创
造当代的、又兼备地方传统一项的建筑形象。
A
11
杭州吴山博物馆
• 3.创造既具有博物馆建 筑性格特点,又具有公 共性和开放性的场所空 间,使之成为市民文化 活动的良好去处。
A
12
杭州吴山博物馆
建筑由沿等高线东
西向展开的步行主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