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户外区间划分亮点

合集下载

幼儿园区域活动特点和规则

幼儿园区域活动特点和规则

幼儿园区域活动特点和规则幼儿园作为孩子们最早接触教育的场所,其区域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孩子的学习与成长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特点和规则,以期对幼儿园教育的实施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特点幼儿园区域活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多样性:幼儿园区域活动设置多种多样,包括图书角、建构区、角色扮演区等,不同的区域活动旨在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求,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2. 有针对性:幼儿园区域活动注重针对幼儿的发展需求设置不同的活动区域。

例如,在运动区域活动中,幼儿可以锻炼身体,发展协调能力;而在语言区域活动中,孩子们可以通过讲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表达自我,发展语言能力。

3. 自主性:幼儿园区域活动鼓励孩子的自主性和自我探索。

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选择参与活动,并在活动中自由地探索、尝试和创造。

4. 互动性:幼儿园区域活动鼓励幼儿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例如,在角色扮演区,孩子们可以分角色进行游戏,培养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二、幼儿园区域活动的规则为了保证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有效实施,需要建立一定的规则,以维护教育秩序和保护孩子们的安全和健康。

以下是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常见规则:1. 安全第一: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安全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建立安全规则,例如禁止奔跑、禁止攀爬高处等,以确保孩子们在活动中不会受伤。

2. 分工合作: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需要对孩子们进行适当的分组,让他们在小组内互相合作,分享资源和经验,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3. 资源保护:幼儿园区域活动中,需要教育孩子们正确使用和保护活动资源。

例如,在绘画区域活动中,孩子们需要学习如何正确使用绘画工具和保持环境整洁。

4. 尊重他人:幼儿园区域活动中,需要培养孩子们的相互尊重和友善待人的意识。

禁止打闹、争抢资源等不良行为,鼓励他们以礼貌和友好的方式与他人交流和合作。

5. 环境整洁:幼儿园区域活动结束后,需要教育孩子们保持活动区域的整洁和卫生。

幼儿园户外活动教案评价亮点

幼儿园户外活动教案评价亮点

幼儿园户外活动教案评价亮点
幼儿园户外活动教案的评价亮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综合发展:这个教案能够充分考虑到幼儿的综合发展,不仅包含了身体运动的要素,也注重了幼儿的认知、语言、社交等方面的培养。

通过在户外进行各种活动,幼儿能够全面发展自己的各项能力。

2. 目标明确:教案中明确了每个活动的目标和预期结果,并与幼儿的年龄特点相匹配。

这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指导和引导幼儿参与活动,确保他们能够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3. 活动多样性:教案设计了多种不同类型的户外活动,包括游戏、运动、探索等。

这样的多样性能够提供给幼儿丰富的学习体验和机会,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4. 安全保障:教案中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安全问题,在活动前做好了相关的安全准备和防范措施。

同时,教案中也提供了相应的教师指导和监管要求,保证幼儿在户外活动中的安全。

总的来说,这个幼儿园户外活动教案评价亮点在于综合发展、目标明确、活动多样性和安全保障。

这些优点都有助于幼儿在户外活动中获
得全面的发展和积极的学习体验。

幼儿园户外运动区域规划

幼儿园户外运动区域规划

幼儿园户外运动区域规划幼儿园户外运动区域规划引言:幼儿园的户外运动区域是孩子们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它提供了一个自由、开放和多样化的空间,使幼儿能够在自然环境中尽情地玩耍和探索。

本文将深入探讨幼儿园户外运动区域规划的重要性、设计原则和适合的运动设施,旨在帮助幼儿园更好地规划和优化户外运动区域,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幼儿园户外运动区域规划的重要性1. 促进身体健康发展:户外运动区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运动机会,能够促进幼儿的体能发展和健康成长。

各种运动游戏和设施可以锻炼他们的肌肉,提高协调性和灵活性,增强心肺功能。

2. 探索自然环境:户外运动区域是幼儿接触自然界的重要场所,他们可以在其中观察花草树木、感受阳光和微风,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 提供社交互动机会:户外运动区域是幼儿与他人互动和交流的重要场所,他们可以在游戏中与其他小伙伴一起玩耍,培养合作意识、分享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4. 促进认知和情感发展:户外运动区域的丰富多样性可以刺激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注意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在户外运动中,他们可以体验到愉悦、激动和快乐的情感,促进积极情绪的形成。

二、幼儿园户外运动区域规划的设计原则1. 安全性:幼儿园户外运动区域的设计首要考虑因素是安全。

合理划分运动区域和安装安全设施,如护栏、软垫等,确保幼儿在玩耍过程中不会受伤。

2. 多样性:运动区域要设计多种多样的活动空间和设施,以满足幼儿不同年龄和发展水平的需求。

例如,可以设置攀爬架、滑梯、秋千等设施,同时提供开阔的空地供幼儿奔跑、飞车等自由活动。

3. 可持续性:运动区域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例如树木、草坪和花园,提供清新的空气和绿色的环境。

此外,还可以设置雨水收集系统、太阳能发电装置等,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 创意性:设计运动区域时要注重创意,创造一个有趣、激发想象力的空间。

可以增设戏水池、沙坑等设施,让幼儿在玩耍中发挥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幼儿园户外运动区域规划

幼儿园户外运动区域规划

幼儿园户外运动区域规划幼儿园户外运动区域是幼儿园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儿童提供了锻炼身体、开发感官和社交能力的机会。

一个优秀的户外运动区域规划需要考虑到儿童的发展特点和安全性,为他们提供丰富多样的运动项目和游戏空间。

以下是一个全面的详细的回答,旨在提供关于幼儿园户外运动区域规划的建议和指导。

一、空间规划1.面积要求:户外运动区域的面积应该足够大,以容纳多种运动项目和游戏设施。

通常建议面积不少于500平方米。

2.分区设计:将户外运动区域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如儿童游乐区、球类运动区、跑道区等。

合理的分区设计可以提高活动的效率,避免不同项目之间的干扰。

3.景观布置:在户外运动区域中设置绿化带、花坛和树木,不仅可以提供观赏价值,还可以为儿童提供阴凉和舒适的运动环境。

二、设施与装备1.游乐设施:锻炼儿童的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如秋千、滑滑梯、攀爬架等。

2.球类运动区:提供适合儿童的球类运动设施,如足球场、篮球场、乒乓球桌等。

这些运动可以培养儿童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3.跑道区:设置专门用于跑步和骑车的跑道,提供足够的空间供儿童进行体育锻炼。

4.水池区:设置浅水和深水区域,可以进行水上游戏和教学活动,如游泳和漂浮。

5.花坛和树木:在户外运动区域的周围设置花坛和树木,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提供阴凉的休息空间。

三、安全措施1.防护栏:在儿童游乐区和高空设备周围设置合适的防护栏,以防止儿童意外摔落。

2.柔软地面:选择符合安全标准的柔软材质,如橡胶地板、人造草坪等,以减少儿童跌倒时的受伤风险。

3.安全标识:在户外运动区域的入口和各个设施的周围设置清晰可见的安全标识,提醒儿童和家长注意安全事项。

4.常规检查:定期检查和维护设施和装备的安全性,及时修复或更换损坏的部分。

四、活动项目与游戏1.散步和骑车:提供充足的跑道空间,让儿童可以散步和骑车,锻炼身体,享受户外的自由活动。

2.球类运动:设置适合儿童的足球、篮球和乒乓球设施,鼓励儿童进行球类运动,培养体育兴趣和技能。

幼儿园户外活动亮点清单

幼儿园户外活动亮点清单

幼儿园户外活动亮点清单
游戏名称年龄段玩法材料投放前期经验预设发展新经验理论依据
拼东拼西3-6岁自由拼搭:
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给幼儿充分的操作机会,让孩子们自由拼搭。

提供支持性材料拼搭:
提供参考图片,供幼儿模仿并引导幼儿开发想象,大胆创作。

根据某一主题拼搭:
幼儿根据当下的活动主题,有目的、有计划的拼搭作品。

鹅卵石、树枝、树干、
花生壳、开心果壳、棉
花、棒冰棒、一次性筷
子、各种树叶、树皮、
游戏垫、玉米棒、毛球、
毛根、小树短、松果、
麻将、夏威夷果壳……
通过对各类自然物
的收集,进行艺术
拼搭创造,培养幼
儿的创造力和想象
力。

1.探索发现自然界中物
体的一物多玩,能结合
已有的经验进行新的探
究,体验成功的喜悦。

2.引起幼儿对周围自然
物的关注,培养幼儿爱
护周围自然物的情感。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
指南》科学领域展目标1:
亲近自然、喜欢探究:为
幼儿提供一些有趣的探索
工具,用给自己的好奇心
和探究积极性感染和带动
幼幼儿;多为幼儿选择一
些能操作的、多变化的玩
具材料和废旧材料,在保
证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幼
儿拆装和探索。

科学领域展目标2:具有
初步的探究能力:能有意
识的引导幼儿观察周围事
物,学习观察的基本方法,
培养观察和分类能力;支
持和鼓励幼儿在探究的过
程中积极动手动脑寻找答
案和解决问题。

鼓励幼儿
大胆联想,支持引导幼儿
学习用适宜的方法探究和
解决问题。

幼儿园活动区布置的特点

幼儿园活动区布置的特点

幼儿园活动区布置的特点
幼儿园活动区的布置特点应包括以下内容:
1. 安全性:幼儿园活动区应当保证学生的安全。

对于儿童尤其
重要的是,所有器具和物品均应稳固,没有尖锐的棱角,没有易碎的
物品。

同时,活动区的地面应该平整、没有坑洞、没有凹陷。

2. 色彩鲜艳:幼儿园活动区的颜色应该鲜艳,丰富多彩,使孩
子们觉得愉悦和绘画。

颜色可以用来区分不同的活动区域,如玩具区、阅读角等等。

3. 多功能性:科学地布置幼儿园活动区应该考虑到适应多种不
同的需要,满足孩子们的学习和玩耍需求。

例如,在活动区内能够设
置不同的活动场所,如玩具区、阅读角、图画区、智力游戏区等。

4. 教育性:幼儿园活动区的布置应该以教育为主导,鼓励幼儿
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

在活动区内可以散落各种益智玩具、图书,石
头区、玩具沙、体操垫子等等可供幼儿游戏、探索学习。

总之,幼儿园活动区的布置应该考虑到儿童的需求,提供一个安全、丰富多彩、可供多种活动和学习的环境。

幼儿园区域活动特点与规则

幼儿园区域活动特点与规则

幼儿园区域活动特点与规则嘿,小伙伴们!今天我们要聊聊幼儿园的区域活动特点与规则,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咱们来说说幼儿园的区域活动。

在幼儿园里,有很多个区域,比如玩具区、积木区、阅读区、创意区等等。

这些区域都有各自的特点和功能,让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能够学到很多东西。

1. 玩具区玩具区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地方之一了。

在这里,他们可以尽情地玩耍,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比如,有的孩子喜欢玩积木,他们可以搭建出各种各样的建筑物;有的孩子喜欢玩泥巴,他们可以捏出各种形状的小动物。

在玩具区里,孩子们可以自由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2. 积木区积木区是一个很有趣的地方。

在这里,孩子们可以用积木搭建出各种各样的形状,比如房子、车子、桥梁等等。

这不仅能锻炼孩子们的手眼协调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力。

而且,搭积木的过程也是一种很好的放松方式哦!3. 阅读区阅读区是为喜欢阅读的孩子们准备的。

在这里,他们可以找到各种各样的书籍,从绘本到科普书籍,应有尽有。

通过阅读,孩子们可以开阔自己的视野,增长知识。

而且,阅读还能培养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呢!4. 创意区创意区是一个让孩子们发挥自己创造力的地方。

在这里,他们可以用各种材料进行创作,比如画画、剪纸、折纸等等。

这不仅能培养孩子们的艺术素养,还能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

而且,创作的过程也是一种很好的自我表达方式哦!接下来,我们来说说幼儿园的区域活动规则。

在玩区域活动的时候,孩子们需要遵守一些规则,以保证游戏的顺利进行。

1. 尊重他人在玩区域活动的时候,孩子们需要尊重其他小朋友。

不要抢别人的玩具,也不要打扰别人玩游戏。

只有互相尊重,才能让游戏更加愉快。

2. 安全第一在玩区域活动的时候,孩子们需要注意安全。

比如,不要爬高处,不要乱跑乱跳,以免发生意外。

家长和老师也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安全状况,确保他们在玩耍的过程中不受到伤害。

3. 合作共享在玩区域活动的时候,孩子们需要学会合作共享。

比如,轮流玩某个玩具,或者把做好的作品分享给其他小朋友看。

幼儿园户外运动环境的创设要点分析

幼儿园户外运动环境的创设要点分析

幼儿园户外运动环境的创设要点分析【摘要】幼儿园户外运动环境的创设对幼儿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本文通过分析区域划分、设施设备、植被景观、安全防护和开放空间等要点,探讨了如何更好地打造一个适合幼儿活动的户外环境。

在区域划分方面,合理的划分可以让不同运动项目有序进行;丰富的设施设备可以激发幼儿的运动兴趣;多样化的植被景观可以提供丰富的感官体验;完善的安全防护可以保障幼儿的安全;充足的开放空间则可以让幼儿自由活动。

通过以上要点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创设幼儿园户外运动环境,为幼儿提供一个安全、健康、丰富多彩的成长场所。

【关键词】关键词:幼儿园户外运动环境、创设要点、区域划分、设施设备、植被景观、安全防护、开放空间、重要性、研究背景、结论。

1. 引言1.1 幼儿园户外运动环境的重要性幼儿园户外运动环境的重要性可以在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户外运动环境中,幼儿可以得到充分的运动锻炼,促进体能的发展和提高身体素质。

通过户外活动,幼儿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增加他们对自然的认识和体验,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环境意识和保护意识。

户外运动环境还可以为幼儿提供与同龄小伙伴们互动交流的机会,培养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户外运动环境中,幼儿还可以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促进认知和智力的发展。

一个合理规划和丰富多样的幼儿园户外运动环境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1.2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幼儿园户外运动环境是幼儿的重要学习场所,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幼儿园户外运动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对于如何创设一个合理、安全、有利于幼儿健康成长的户外运动环境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一些幼儿园户外运动环境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区域划分不合理、设施设备不足、植被景观单一、安全防护不到位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幼儿的户外活动体验和成长环境,也制约了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户外区间划分亮点一园舍建筑用地园内主要道路应根据通行和消防要求建设。

(一)大门大门的造型、色彩、装饰很重要,入口通过尺度、材质、色彩、造型等方面向人们传达出,这是给儿童使用的场所,是他们玩耍、交友并接受教育的地方,是娃娃的乐园。

在门和入口的墙上绘制可爱的动物图案,在大门做成动物或树木的造型。

入口处的拱廊、棚架会使人们产生受欢迎的感觉,同时还可以遮荫挡雨。

入口应当是具有吸引力的,并且使用孩子喜欢的设计元素,应当避免按照成年人的审美趣味进行设计。

(二)院墙幼儿园围墙用于围护幼儿园的用地边界,以保障幼儿安全。

围墙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围墙的基本防护功能,又要在审美角度上对围墙进行合理优化,使围墙能成为幼儿园空间的点缀,又为城市街景增色,并凸显幼儿园办园理念,彰显园所个性。

院落四周的墙壁粉刷上几何色块,几何形色快内也可适当添加小幅装饰画,这样使幼儿园更加充满生机。

儿童们不光对自身所在的环境抱有极大地兴趣,同时对周边环境也显示出极大的热情,可以使用通透的围栏保持幼儿园内外的视觉通透。

与成年人不同,幼儿往往喜欢从周边繁忙的交通中发现乐趣。

幼儿从观看、模仿和谈论经过幼儿园的各种车辆、行人、外出散步的宠物中得到很大的乐趣。

设计上设置攀爬墙。

还可以设计一块涂鸦墙,供幼儿户外美术表现。

(三)建筑外墙幼儿园建筑在幼儿园整个空间体系中占主导地位,是整个幼儿园的视觉核心,建筑物的体量、造型、色彩运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外界对幼儿园的直观评价。

幼儿园建筑外墙是整个建筑的表皮,在对建筑的处理上,外墙面的设计与建筑造型的设计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

在建筑主体上,对建筑外墙面进行装饰与美化的过程,我们称之为墙面装饰设计。

(四)路径道路是整个幼儿园户外的骨架和脉络。

是联系幼儿园户外各功能区间的纽带,是构成幼儿园独特户外环境的重要因素。

其功能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引导游览:道路具有影响人的前进方向的作用,园所道路可以很好的穿插组合,指引游览方向。

2.组织交通:道路的最重要的功能是让园内的各种交通便捷顺畅。

3.构成园景:道路是园所景观的要素之一,不同的方式形成的道路给人以不同的视觉感受(如曲折的景观小径,带幼儿喜爱图案花纹的地面材质等)。

4.其他功能(园路为园林绘排水、电力电讯等管网的布置提供一定的场所或条件)。

(五)器械收纳区二室外公用游戏场地户外活动场地应有一块独立宽敞场地。

场地地面,其质地应多样化,软硬场地应兼而有之(草坪、塑胶场地、人造草坪、沙土地等)。

户外活动场地应具有良好的排水系统。

室外活动场地包括共用活动场地、分班活动场地。

室外活动场地面积不应小于4㎡/生。

共用活动场地应设置游戏场地、活动器械场地、30m直跑道、沙池、戏水池、种植园地及饲养区等。

其中游戏场地包括硬化场地及草地、沙土地(塑胶场地)等软场地。

分班活动场地每班不少于60㎡。

(一)操场跑道铺设塑胶地面或人造草坪,也可以有部分自然草坪,操场跑道合称幼儿园集体活动场地,其面积至少应满足含有一个直线跑道的面积和一个能围合成圆形进行集体游戏的面积。

其具体计算如下:直线跑道长为30m,其前后两端最少要分别有2.50m的缓冲余地,总长则为35m。

每股跑道宽1m,共需4条跑道,其两侧应各附加1m保护带,共6m宽。

圆形面积的计算按35人的幼儿两臂平伸(平均为1.10m,手指间距为0.10m)所围合的圆形直径为13m,外侧应有2m余地。

这个圆形外切正方形面积为:[13+(2+2)]²=289m²。

集体游戏场地所需面积为210+289=499㎡。

如果幼儿园所用地面积偏紧,可按最低面积设置,即把两者重叠起来所形成的用地面积范围。

其面积为:(17×17)+(18×6)=397㎡。

当规模在6个班以上时,至少应设2个圆形的面积。

其面积为:(17×17)×2=578㎡。

(二)器械运动区室外活动场地上的大中型运动器械应固定安装在软质地面上,器械之间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幼儿园器械运动区以各种大中型活动器械为主要构成元素,以满足幼儿游戏、锻炼等需求为主要目标,在场地形式上,可将其分为平地器械运动区和坡地器械运动区。

器械活动场地应以“软”地面为宜,不允许为“硬”地面。

根据办园条件和气候特点,可将器械活动场地设在草坪上或土地上、沙地上。

地面应有良好的渗水性,不应有易积水的凹陷,排水应通畅。

在器械活动场地上可种植高大乔木,以其树冠获得遮阴的目的。

器械之间应有防护距离。

体育活动器械要适应幼儿身心特点,促进身心发育;要坚固耐用,保障幼儿安全;要美观轻巧,便于安装和维护;还要有防跌防撞的保防护措施,防止幼儿跌落撞伤。

还要注意器械的卫生要求,只有符合卫生要求,才能创设规范、科学的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场地。

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把大型体育活动设备的摆放与小花园结合起来,在花园中种植儿童喜欢的树木,做到花红柳绿,有树香、花香、泥土。

1.平地器械运动区平地器械运动区多位于幼儿园操场跑道等公共游戏场地的边缘地带,应避开人流经过的地段,以确保安全。

平地器械运动区中可设置多种大型组合式活动器械,多为成品定制器械。

如组合式秋千、滑梯、爬桶等。

在平面布局中,应多从安全方面考虑,参照幼儿园活动器械安全标准预留充足的安全距离,并依据各器械的体量、材质、色彩的不同进行不同的组合搭配,以达到层次与节奏的组合韵律,在保证活动场地功能性的同时,满足幼儿园器械运动区的视觉审美。

2.坡地运动区幼儿天性好动,对自然坡地有着特别的喜爱,在有条件的幼儿园适当设置可供幼儿攀爬、翻越的自然坡地,将会对幼儿的户外活动增添一道独特的亮点。

坡地运动区色设计可依据幼儿园原始地形的特点,创造出回归自然、回归天性的野环境,通过人工堆坡植草,模仿原始生态的绿地环境,不仅对幼儿的运动玩耍有极大的吸引,也对幼儿园户外环境的增添了自然和谐的情趣。

坡地的设计应依地势而建,选址应合理,坡地应尽量设置于不影响户外交通流线的独立区域,面积依据幼儿园户外规模而定,坡度应尽量设置为缓坡,坡地的高程应根据坡地运动区的可用面积而定,当可用面积较大时,可适当升高高程,并拉长坡程距离;当面积较小时,尽量控制坡地高度。

创造出微地形条件即可。

切勿因过高造成坡度过陡,出现后期安全隐患。

(三)玩沙玩水区沙池位置尽可能选择在向阳背风处,有利于幼儿玩沙时进行日光浴,并定期进行沙土消毒。

沙池深约0.3~0.5米,其大小面积与办园规模相协调。

沙池应使用安全细软的天然黄沙或白沙,禁用工业用沙,并定期消毒。

沙池应有良好的排水功能。

沙池中设置活动区,提供多种玩沙设备。

或开辟玩沙玩水区,场地有限的可配备移动式玩沙、玩水设施,以确保儿童玩沙、玩水活动的开展。

沙池深为0.3-0.5m,蓄水深度不超过0.3m,面积大小与办园规模相适应,池中沙(不得使用工业用沙)、水应经常更换,保持清洁卫生。

沙坑、沙场位置要选择在向阳背风的地方,既有利于幼儿健康又能经常给沙坑、沙场进行日光消毒。

沙池中沙池厚度为0.3-0.5米,其大小面积应与幼儿园办学规模相协调,3班、6班、9班和12班及以上规模的园所沙池面积(含沙箱面积)分别不小于10平方米、20平方米、30平方米和40平方米;为了不让沙子流失,应该边缘较高于地面;沙坑还要便于排水,应在底部设排水管道。

经常翻动沙坑,不但可以清理坑内杂物、保持沙子松软,还可以利用日光中的紫外线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

另外,高于地面的沙坑边缘都是水泥或瓷砖造成,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可以对沙坑坚硬的边缘进行软化处理,比如用轮胎堆边沙坑可以设计成各种形状,常用的有方形、矩形、多边形、圆形、曲线与直线组合形。

从使用和美观考虑,直线多形成的交角最好做成圆弧。

沙坑的面积按每个儿童1㎡左右设置。

其边缘带应高出地面和沙面,以防止泥水流入或沙的流失,沙坑的边框设计不仅要起到拦沙的作用,也要考虑儿童的坐息和跨越,因此不宜太高。

为了改善沙坑的排水性能,在沙坑底部以大粒砾或焦炭衬底,并设排水沟。

沙坑的维护应注意必须经常清扫,保持沙上的松软和清洁,并定期更换新沙料。

戏水池面积不宜超过50㎡,不能过深,以确保儿童的安全。

涉水池可分水面下涉水和水面上涉水两种。

水面下涉水主要用于儿童嬉水,其深度不得超过0.3m,池底必须进行防滑处理,不能种植苔藻类植物。

水面上涉水主要用于跨越水面,应设置安全可靠的踏步平台和踏步石(汀步),面积不小于0.4×0.4m,并满足连续跨越的要求。

上述两种涉水方式应设水质过滤装置,保持水的清洁,以防儿童误饮池水。

没有条件作戏水池的幼儿园,或北方寒冷地区的幼儿园仅在夏季短暂使用戏水池时,可用帆布围合成可拆卸的戏水池。

在设计中创造几种不同类型的水源,例如流动的小溪,会为儿童提供全新的发现机会。

水池的形状最好采用自然流线型,池底可采用彩色拼花铺装,可与喷泉、雕塑和一些小品结合,水池的水应定期更换。

三集中绿化用地绿化用地包括集中绿地面积、种植园地和房前屋后、道路两侧的零星绿地面积。

绿化用地面积应不小于4㎡/生,有条件的幼儿园应尽量扩大绿化面积。

(一)种植区种植园地的位置应选择在幼儿园的边角处,相对于上述各项游戏设施与场地,它毕竟处于配角地位,不能喧宾夺主占了好地段。

但种植园地因要满足植物生长的条件,需要处向阳背风处为佳。

为了便于幼儿经常能到种植园地观赏植物的生长情况和参加简单的、轻微的劳动,种植园地应接近公共游戏场地。

可根据3班、6班、9班和12班及以上不同规模分别设置10、20、30、40平方米以上的种植园地。

(二)养殖区小动物房舍最好设置在幼儿入园区各班路线的室外草坪上,便于幼儿能天天观察小动物的活动情况,或顺便将从家里带来的几片菜叶喂给小白兔。

相对于栽培植物,幼儿对动物有更明显的生物意识。

他们特别关心自己喂养的小动物,为小动物的瘦弱而担心,为小动物的活蹦乱跳而兴奋,也为小动物的不幸死去而悲伤。

因此,小动物房舍的选址要为幼儿经常能观察创造便利条件。

但是,从卫生防疫考虑,小动物房舍又不能太接近各班级活动单元,在地段上也需要考虑向阳背风的地方。

(三)植物绿化幼儿园环境绿化既要符合功能要求,又要达到预期的美化效果。

在进行绿化组织设计时,要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配置方法,其原则是:1.以花草为主,乔灌木为辅幼儿园用地边界宜采用乔灌木搭配种植,以形成天然屏障,使幼儿园与外界有良好的隔离带,并使幼儿园主体建筑在绿化的怀抱中格外亲切动人。

在幼儿园室外场地的不同部位,应结合场地功能、日照条件、土质情况等进行恰当的植物配置。

如在主体建筑物勒脚处可建花池,种植各色花卉,一方面便于幼儿观赏,另一方面对建筑物可起烘托美化作用。

造道路边缘可点缀灌木或以灌木作为绿篱;而在室外游戏场地的边界或主体建筑物得东西两端,可栽植较高大的乔木,起到围护与遮挡西晒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