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在普外科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临床路径带教模式在普外科实习医师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临床路径带教模式在普外科实习医师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摘要:随着医学教育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临床路径带教模式逐渐成为医学教育的新热点。
本文通过对临床路径带教模式在普外科实习医师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和分析,探讨了该模式在实践中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
研究结果表明,临床路径带教模式在普外科实习医师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和病例处理水平,但也存在缺乏标准化、定制化和导师培训不足等问题。
建议加强临床路径带教模式的标准化建设,加强医师带教队伍的培训和提高教学管理水平,以期更好地发挥该模式在医学教育中的作用。
一、引言1. 临床路径带教模式的内涵和特点临床路径带教模式是一种以病例为中心、以任务为导向的整体教学模式。
它注重学生参与诊疗全过程,强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临床决策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从而使学生获得更为全面的临床实践经验和技能。
临床路径带教模式强调“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由动手到动脑”的教学原则,通过实际的病例诊疗,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医学知识,提高临床实践能力。
该模式适用于医学教育的各个环节,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普外科作为医学专业的重要门类之一,对于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和病例处理能力要求较高。
如何有效应用临床路径带教模式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临床应用能力成为当前医学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
在普外科实习医师教学中,临床路径带教模式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优化教学内容。
通过设计精准的临床路径,明确每个阶段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要求,帮助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掌握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流程,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操作能力。
(2)强化实践操作。
通过病例操作演练和模拟实训等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临床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手术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感知能力和病例处理能力。
(3)鼓励团队合作。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组织协调能力,使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发挥团队合作的效益,提高整体的诊疗效率和治疗质量。
临床路径带教模式在普外科实习医师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临床路径带教模式在普外科实习医师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临床路径管理是一种比较新的医疗质量管理理念,在普外科领域应用较为广泛。
随着临床路径管理在医院中应用的日益普及,临床路径带教模式也在教育中被广泛采用。
本文基于实践经验,探讨临床路径带教模式在普外科实习医师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一、普外科实习医师教学现状目前,普外科实习医师主要通过在患者床旁观察和追随医师的方式进行医学实践和学习。
但这种方式存在一些问题,如医师的时间和精力不能满足所有初学者的需要,初学者的学习效率和深度有限等。
二、临床路径管理临床路径是指在为特定临床问题设置一个标准化的、流程化的、多学科参与的治疗方案,以达成最佳的临床疗效,并最终提高医疗质量的一种模式。
临床路径管理指通过制定、评估、修订标准化临床路径,并监测和评估患者的治疗过程和疗效,从而达到提高医疗质量和降低医疗费用的目的。
1.建立标准化的临床路径临床路径管理需要建立标准化的治疗方案,为学习者提供规范化的流程化的医学实践指导,因此在教学中建立标准化的实习方案和操作规程,可以使学习者更好地进行医疗实践,提高治疗效率。
2.利用实战演练示范技巧临床路径管理中,对于各治疗阶段的清晰、明确的演示,对于实习医师是非常有价值的。
教学者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指导学习者,演示病例的实际治疗过程。
在实习前期,引导实习医师完成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工作,学习第一时间掌握患者情况,熟悉临床路径的流程。
3.实际患者治疗临床路径重视规范化治疗方案带来的临床诊疗效果,模式应用于实习医师教学中,也是使学习者一步步学习诊疗方案的重要手段。
实习医师(初学者)亲自参与患者的规范化治疗方案,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4.实习医师个性化学习指导临床路径模式的最大特点是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和解决方案。
当实习医生参与诊疗时,导师可以指导他们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不同实习者的学习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指导方案,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临床路径在普外科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

临床路径在普外科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邯郸市中心医院河北邯郸 056001)【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在普外科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100名护理实习生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带教方法,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式教学方法,比较两组在理论、操作成绩及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
结果:两组护理实习生在出科考核成绩(理论、操作)及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等方面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路径式教学法有助于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减少在临床工作中差错事故的发生,增加实习生的积极性和实习满意度,是一种临床切实可行的护理带教法。
【关键词】临床路径;护理带教;实习生【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7-0386-01临床实习是每位护校学生的必修课,临床护理带教是护理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质量的临床医学教育是培养合格医学人才的重要保障,临床实习是医学生实现课堂知识转化为实践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个关键时期,是医学学生在校学习阶段最重要的一年。
[1]实习生的临床带教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实习生成长的关键所在。
护理实习生的实习水平将直接影响到临床工作质量,实习效果直接影响着实习生的培养质量和今后的工作能力。
临床路径式带教方法规范了临床护理带教流程,增强了教学内容的系统性,较传统带教法能充分发挥优势、弥补缺陷,有效提高护理临床带教质量[2]。
1 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 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在我院普外科实习的100名护理实习生(来自3所不同大中专院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名,两组实习生年龄均在17~24岁之间。
两组实习生在学历、年龄、性别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 。
1.2 方法1.2.1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带教方法按照实习大纲的内容进行随机带教,即:实习生入科→分配带教老师→带教老师根据自己班次随机完成教学大纲内容→出科前进行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技能的考核。
临床路径在普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意义与效果分析-精品文档

临床路径在普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意义与效果分析1.2纳入与排除标准(1) 2008年-2012年于我校学习,并在该学年段间接受过临床时期。
(2)顺利完成实习期,时期期间无矿工或其它意外时间发生。
(3)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工作,无科目不及格或学分欠缺现象。
(4)本校就读期间,未接受过其它教育机构的培训或者技能指导。
凡不符合上述纳入标准任何一条者,不纳入研究范围。
2研究方法2.1研究组的临床路径教学方法和内容:由执行教师制定教学大纲,针对普外科护理的特点和不同实习阶段学生的知识需求,制定详细的临床路径教学课程表,整个课程分为临床路径教学阶段和实习操作阶段,两阶段各为期1周。
临床路径教学阶段内容为:(1)代课老师向学生讲解临床路径教学中的环境、人员和工作内容等,让学生对学习内容和相关注意事项有个大概的了解。
(2)针对普外科护理的工作环境和职业性质,向学生详细讲解该类工作中的安全防护与安全操作规范等。
(3)针对普外护理的工作需求,指导学生学习无菌技术、灌肠、清创、胃肠减压、导管引流等护理内容的基本操作。
(4)由于目前护理界内大力提倡人性化护理和舒适护理,针对该需求,指导学生学习对患者心理教育、健康教育的相关课程与技巧、以及手术围术期时如何为患者减压、安抚患者等的技能。
实习操作阶段的教学内容:(1)在教学的基础上,学生独立完成临床注射、伤口护理、导尿等基础护理内容。
(2)通过模拟或现场教学,使学生逐渐掌握使用合理护理程序对急救患者、急性疾病患者等的围术期进行护理,以期达到到有序、合理、高效的护理效果。
(3)规范书写病例报告、护理记录,跟随医生或者导师查房,记录和熟悉护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重点。
此外,为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学内容严格按照路径教学表进程,并在导师指导下学生提前针对学习内容进行相应的复习和资料查阅。
教学过程中,若出现教学偏差或者异常现象,则及时对教学路径内容进行修正,以保证教学效果达到预期水平。
临床路径带教模式在普外科实习医师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临床路径带教模式在普外科实习医师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临床路径带教模式是一种以病例为基础、按照时间顺序解剖、诊断和治疗病例的教学方式,已经在医学教育中广泛应用。
本文以普外科实习医师教学为例,探讨临床路径带教模式在其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估。
临床路径带教模式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流程,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在普外科实习医师教学中,通过按照临床路径的步骤进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整体把握疾病诊治的思维方式。
学生在参与临床路径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能够全面了解病情、明确治疗目标,并通过对临床路径的动态调整和反思,提高临床决策的能力。
临床路径带教模式可以提升实习医师的实践操作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操作实验室、技术设备或参与手术等实际操作,实习医师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实践操作技能。
临床路径带教模式强调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临床路径带教模式还能够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临床路径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实习医师需要主动获取相关的病例信息、参考相关的医学文献,形成对病情诊治的思考和判断。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培养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的能力,提高临床思维和病例分析能力。
通过对临床路径带教模式在普外科实习医师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可以评估其效果和改善教学方法。
通过对学生的反馈和考核结果的分析,可以了解临床路径带教模式在教学效果上的影响。
也可以通过对教学过程和实践操作的观察和记录,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临床路径带教模式在普外科实习医师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该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临床诊疗能力,加强实践操作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
该模式的实施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以适应不同教学环境和需求。
临床护理路径式带教方法在普外科本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

临床护理路径式带教方法在普外科本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式(CNP)带教方法在普外科本科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临床实习教学质量。
方法将80 名本科护理实习生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带教方法,实验组采用以临床护理路径为理论框架制订的临床教学路径进行带教。
出科前比较两组在理论、操作成绩及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
结果两组护理实习生在出科考核成绩(理论、操作)及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等方面比较,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结论临床路径式带教方法更有助于提高普外科本科实习生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及教学满意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积极的临床教学模式。
标签:临床护理路径式;带教方法;应用效果临床实习是护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必需途径,是护生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转化为临床实践能力的一个关键时期[1]。
临床护理带教是护理专业教育的关键环节,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及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2]。
临床护理教学过程本身是一个系统,它主要由带教老师、实习护生、教育内容、教学方法这四种最基本的要素构成[3]。
为达到教学目的要求,必须在带教过程中使这四种最基本的要素和谐,而传统带教方式很难做到。
临床路径(CP)是一种工作模式,它综合医、护、技各专业于一体,制订出有时间性有计划性的工作内容、标准与医疗结果;保证患者得到有效治疗、护理与相关检查[4]。
临床路径式教学法是将临床路径(CP) 理念引入临床教学工作过程之中,以临床路径为平台对实习学生采取的一种教学方法[5]。
临床护理路径是依据每日标准护理计划,为患者设定的住院护理途径[6],是一种提供高品质、高效、低成本的医疗服务模式,可指导护士有预见性的工作,也使患者明确自己的护理目标。
护理部和护士长也可有效质量控制,以保证护理教学质量。
我科根据CP工作模式的特点,制订出临床护理路径(CNP),将临床路径模式应用于临床护理带教中。
通过近2年来的实践,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受到了实习护生的好评。
临床路径带教模式在普外科实习学生教学中的应用

临床路径带教模式在普外科实习学生教学中的应用目的:将临床路径应用于普外科临床实习学生的管理教学模式中,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作比较,寻求更有效的教学路径。
方法:将2012年6-12月于笔者所在科室实习的本专科学生40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带教模式,观察组实施临床路径带教模式,一个月后,对实习学生进行考核。
结果:对两组学生的理论成绩、实际操作成绩和服务能力进行考核,以及两组学生对带教的满意度,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普外科开展临床路径带教模式,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规范教学流程,调动师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标签:临床路径;带教模式;普外科进入临床实习对于临床专业的学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阶段,这一阶段学习的好坏直接影响今后的就业及进入工作岗位后对临床专业后继人才的影响。
因此,这一阶段的带教工作也是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
“临床路径”指对医务人员针对某一种疾病进行专门地护理、检测、治疗和康复,并制定一个周密的治疗护理计划,不仅对时间的要求精确,对工作顺序的要求也非常严格,从而加快康复的进程,节省资源,减少患者经济损失,使患者以最少的损失获得最佳的服务[1]。
将临床路径用于临床带教中,不仅对临床实习学生的学习有了更规范的引导,对带教老师的业务水平也起了一定的督促作用。
本文以本届来笔者所在医院普外科实习学生为研究对象,实施临床路径带教模式,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6-12月于笔者所在科室实习的临床专业本专科院校的学生40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名,两组学生性别、年龄、学历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即根据教学大纲,将系统学习的内容运用于临床,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带教老师的带领下,采取“老师教,学生学与帮”的模式。
浅析临床路径教学法在普外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

生 之 间 为 达 到 学 习 的 既 定 目标 , 分 利 用 时 间沟 通 学 习 、 作 充 工 等 问 题 , 好 的融 洽师 生关 系 , 高 学 生 满 意 度 。 更 提
参 考 文 献
[ ] 李 金林 , 静 梅 , 晓 兰 . 床 路 径 在 临床 护 理 带 教 中的 应 用 研 1 刘 张 临 究 [] 护 理研 究 ,0 8 2 () 8 J. 2 0 ,2 1 :4 [ ] 戴 红霞 , 翼 娟 . 床 路 径 一科 学 高 效 的 医 疗 护 理 管 理 模 式 2 成 临 [] 中 华 护 理 杂 志 ,0 3 3 ( ) 2 8 J. 2 0 ,8 3 :0 E ] 王 妤 , 晓冰 , 泳 怡 . 产 科 临 床 护理 教 学 路 径 的 建 立 与 应 用 3 王 梁 妇 [] 护 士 进修 杂 志 ,O O 2 ( 0 : 4 — 188 J. 2 l ,5 2 ) 18 7 4 [ ] 齐 德广 , 银 河 , 书 章 。 . 床 路 径 的 应 用 及 其 相 关 问 题 和 4 秦 李 等 临
1 临床 路 径教 学 法
临 床 路 径 (l i l ah a , P 是 在 2 cnc tw y C ) i ap O世 纪 8 O年 代 后 期 美 国 , 医疗 保 险 支 付 方 式 发 生 变 化 而 产 生 的 , 因 旨在缩 短 住 院 天 数 、 制 医疗 费 用 的 工 具 表 , 范 了 医护 人 员 的行 为 , 控 规 提 高 了 医 疗 护 理 质 量 , 进 了 团 结 协 作 , 加 了 患 者 本 人 的介 增 增 入 , 医疗 护 理 工 作 更 加 合 理 化 、 性 化 , 作 为 现 代 化 医 院 使 人 已 管理 模 式 风靡 于 欧 美 和 日本 _ ] 它 是 指 由 医生 、 士 和 其 1 。 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在普外科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在普外科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
普外科2011级实习学生12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临床路径式教学组和传统式教学组,每组60名学生,对两组学生分别采用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和传统式教学法进行教学,最后一周进行出科考试和满意度调查。
结果临床路径式教学组学生成绩明显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路径式教学组学生对临床路径式教学方法满意度明显高于传统组教学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将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应用在普外科实践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的问诊能力、医患沟通能力、科研素质、病历书写能力,形成了良好的临床思维,全面提高了普外科实践教学质量,值得广大医学院校推广。
标签:临床路径式教学法;普外科;实践教学
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CP)是指医院内的医师、护士应用循证医学证据,综合多学科、多专业,针对一种疾病的诊断、治疗、康复及护理,所制定的一系列的治疗计划,用以减少患者的痛苦、及早让患者康复、改善预后,提高临床治疗质量,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融入了“以患者为中心”的现代医疗服务理念。
临床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综合能力及书面知识转化实践技能的重要教学环节,培养临床本科高素质毕业生能顺利走向临床一线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应用于普外科实践教学中,规范了临床教学的流程,增强了临床教学的内容,增加了临床教学的系统性,促进了临床教师的教学水平。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利于教师开展以“问题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所以,为了提升普外科实践教学质量,改变传统的灌输式、单调式教学方法,需要将临床路径引入实践教学中。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级在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普外科实习的学生120名,其中男学生71名,女学生49名,年龄21~25岁,按照随机原则将120名学生分成临床路径式教学组和传统式教学组,每组60人。
1.2 方法
1.2.1 临床路径式教学法临床路径式教学组的学生采用临床路径式教学法进行教学,按照教学大纲完成在普外科的实习。
临床路径式带教教学方案的具体内容见表1。
1.2.2 传统式教学法传统式教学组的学生采用传统式教学法进行教学,学生进入普外科后由普外科教研室主任进行科室介绍,并分配临床教师带教,学生跟随带教教师完成教学大纲的学习,最后一周进行出科考试及填写调查问卷。
1.3 效果评价考核
在普外科实习的最后一周,分别对两组学生进行理论知识考试和实践操作考试,根据大纲要求进行考核和评分,给学生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程度。
1.4 统计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 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两组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出科考试成绩
将临床路径式教学组与传统教学组的学生出科考试理论成绩、实践操作成绩进行对比分析,临床路径式教学组的学生理论成绩(83.02±5.79)分明显高于传统组学生理论成绩(78.85±6.89)分;临床路径式教学组的学生实践操作成绩(92.10±5.16)分明显高于传统组学生实践操作成绩(81.45±6.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学生对带教方法满意度调查结果
将临床路径式教学组与传统教学组的学生对教学方法满意度评价进行比较分析,临床路径式教学组的学生对临床路径式教学法满意度明显高于传统组学生对传统式教学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临床路径式教学模式明显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在整个实习过程中,增强了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规范性[1],实习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了动手的机会,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加了学习兴趣,明显提高了普外科实践教学的教学质量,学生对临床路径式教学模式满意度较高。
学生在普外科临床实习过程中,问诊是一项基本功,问诊不仅可以初步判断患者病情,而且还可以确定手术时间[2],临床路径式教学法重点培养了学生问诊的全面性,训练学生通过反复问诊来了解患者病情。
病历是患者病情发展的有效文件,详细、具体、全面的病历记录可以为医生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并促使其养成良好的临床思维模式[3],因此提高学生病历书写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格外重要。
临床路径式教学法通过对学生的训练,使学生形成了良好的病历书写能力,学生也提高了科研素质。
临床病例不是一成不变的[4],病例的千变万化性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科研素材,在带教过程中教师可以讲解科学研究的方法,学生通
过收集整理资料后发表相关论文,教师也可以把自己的研究课题分出来一部分,让学生设计科研思路,然后实施,教师在一旁进行指导,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問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学生提高了与患者沟通的能力,作为一名合格的医生不仅需要高超的医学技术[5],而且需要有良好的表达能力及沟通能力,在训练沟通能力的同时,教师应加入更多的人文关怀,由于现代社会的高度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患者对医疗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医患之间的矛盾近几年也逐渐突显起来了,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医患沟通能力尤为重要,因此我们应该从临床实习过程中就训练医学生的沟通能力,不断完善学生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努力降低医患纠纷,避免伤医事件的发生。
临床路径教学法实施的过程就是团队合作的过程,通过团队合作,增强学生之间的信任感、默契度,便于学生融入科室,提高团队合作能力,使学生全面发展,使每一位学生都形成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
临床思维是临床医学生能力的核心体现,医学生在临床实习的过程中就是要形成对疾病及其治疗方案制定的思维方式,因此要注意基础理论的学习,并强调要理论联系实际,提升问诊的技巧,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在普外科实践教学中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性[6],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临床诊疗思维[7],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病情的变化,学生主动查阅资料、文献[8],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临床路径式教学法是多学科互相交织的综合式教学法[9],因此对临床教师的综合教学水平要求较高,临床教师还要掌握多种学科的临床知识,对临床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临床路径式教学法病例资料较大、信息量较多[10],会给学生对重点内容的把握、理解造成一定的困难,多以要求临床教师提前备课[11],筛选出重要的临床病例资料,针对教学任务有的放矢,突出重点。
总之,将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应用在普外科实践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的问诊能力、医患沟通能力、科研素质、病历书写能力,形成了良好的临床思维,全面提高了普外科实践教学质量,值得广大医学院校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慧娟.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在普外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探讨[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4(36):809-811.
[2] 王彩霞.临床路径法在普外科护理教学中的效果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6(6):109-111.
[3] 邹兴斌.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在普外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5(30):156-158.
[4] 黄勇.临床路径教学在普外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13):2685-2688.
[5] 咸华.临床路径式教学对教师素质和学生能力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12,1(15):147-148.
[6] 何世伟,苗润芝.教学模式在普外科临床实习的经验体会[J].中国现代药
物应用,2012,6(2):129-130.
[7] 赵华栋,鲁建国,何显力,等.普外科临床见习中应用标准化病人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分析[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2):403-405.
[8] 赵旸,吴燕,孙秀丽,等.标准化病人结合临床病例培养医学生妇产科学临床思维的探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2,32(4):554-556.
[9] 田平,黄爱萍,李鹏,等.临床路径对单病种管理影响的Meta分析[J].中華医院管理杂志,2012,28(2):122-125.
[10] 曹博,程志,曹德品,等.PBL教学模式在医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7):1-2.
[11] 梅雪.标准化病人在急诊住院医师临床技能考核中的应用初探[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增刊):379-380.
(收稿日期:2016-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