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初中物理-八年级3.第三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合集下载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1.3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课件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1.3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课件

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是历史上第一个 获得两项诺贝尔奖的人, 而且是仅有的两个在不同 的领域获得诺贝尔奖的人 之一
富兰克林
1752年,富兰克林进行了一项 著名的实验:在雷暴下放风筝, 示范证明“雷电”是由电力造 成。这是一项非常危险的试验, 事实上,同时期有其他科学家 进行类似的实验时被电殛死亡。 富兰克林发明了避雷针
扬振宁
1957杨振宁与李政道凭他们 提出的宇称不守恒理论共同 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 们两个人是最早获得诺贝尔 奖的中国人。 1980 国家科学奖章
请你收集更多的科学家的资料
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的话,那是因 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牛顿
物理学:就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物 体间的相互作用和物体运动最一 般规律的自然科学
我国的”神六”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登月
真空隧首显微镜
科学探究的步骤:
1.提出问题 2.猜想与假设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5.分析与论证 6.评估 7.交流与合作
居里夫人的发现
他们在放射性上的发现和研究,居里夫妇和亨 利·贝克勒尔(Henri Becquerel)共同分享了1903 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居里夫人也因此成为了历史 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八年之后的1911年, 居里夫人又因为成功分离镭元素而获得诺贝尔化学 奖。出乎意外的是,在居里夫人获得诺贝尔奖之后, 她并没有为提炼纯净镭的方法申请专利,而将之公 布于众,这种作法有效的推动了放射学的发展。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册1.3《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课件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册1.3《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课件
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的话,那 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究自然界 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 学。
我国的“神六”
登陆火星
真空隧道显微镜
• 1、所有高尚教育的课程表里都不能没有各种形式的跳舞:用脚跳舞,用思想跳舞,用言语跳舞,不用说,还需用笔跳舞。 •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 3、教育始于母亲膝下,孩童耳听一言一语,均影响其性格的形成。 •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6、“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2021年11月下午11时49分21.11.2123:49November 21, 2021
• 7、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变成单纯学习知识。如果我们力求使儿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专注到功课上去,他的生活就会变得不 堪忍受。他不仅应该是一个学生,而且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要求和愿望的人。2021年11月21日星期日11时49分47秒2 3:49:4721 November 2021
杨振宁
1957杨振宁与李政道凭他们 提出的宇称不守恒理论共同 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 们两个人是最早获得诺贝尔 奖的中国人。 1980杨振宁获得拉姆福德奖 (Rumford),1986年获得美国 国家科学奖章
科学家留给后人的三大财富:
• (1)科学知识; • (2)探究方法; • (3)科学精神。
• 8、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 都不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下午11时49 分47秒下午11时49分23:49:4721.11.21

沪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课件

沪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课件

提出问题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提出重的物体下落快, 轻的下落的慢,而伽利略认为轻的物体下落不一定慢
猜想与假设
伽利略认为物体下落速度与物体的轻重无关
制订计划与 设计实验
伽利略找来助手在比较高的斜塔进行实验,要求 两球同时离开手进行下落。(两个球都是铅球, 只是一个大,一个小)
进行实验 与收集数据
4.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能用不同方法收集资料
5.分析论证——能对信息进行比较和处理
6.评估——小组之间进行交流进一步完善实验,得 出正确结论 7.交流与合作——有团队意识,把别人的意见、自 己的方案,准确地写下来。
从下面事例中找出各环节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提出重的物体下落快,轻的下落的慢, 而伽利略认为轻的物体下落不一定慢。因此,伽利略和他的两个学生,带 着两个不同重量的铅球(一个是另一个重量的10倍)登上了比萨斜塔顶。 在同一时刻,伽利略让他的两个学生从同一高度扔下轻重不同的两个球。 结果,人们清楚地看到了两个球在同一瞬间砸向地面。这个简单的实验用 最直接的方式向人们证实了伽利略观点的正确,并且也是亚里士多德的落 体理论第一次受到的挑战。后来。波义耳用真空容器证明了铅弹与羽毛下 落一样快,进一步证明了伽利略观点的正确。
第一章 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第三节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
复习
1.物理学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哪几个阶段? 2.各阶段代表人物? 3.各阶段代表人物的主要贡献?
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的话,那是因为我站 在巨人的肩膀上。
——牛顿
一、知识园地——硕果累累
1.什么是物理学?
图1-17 脱离飞船机体 的航天员在太空行走
►在有欢声笑语的校园里,满地都是雪,像一块大地毯。房檐上挂满了冰 凌,一根儿一根儿像水晶一样,真美啊!我们一个一个小脚印踩在大地毯 上,像画上了美丽的图画,踩一步,吱吱声就出来了,原来是雪在告我们 :和你们一起玩儿我感到真开心,是你们把我们这一片寂静变得热闹起来 。对了,还有树。树上挂满了树挂,有的树枝被压弯了腰,真是忽如一夜 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真好看呀! ►冬天,一层薄薄的白雪,像巨大的轻软的羊毛毯子,覆盖摘在这广漠的 荒原上,闪着寒冷的银光。

八年级物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2019年11月)

八年级物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2019年11月)

3、你知道人们是怎样制造出新材料吗?
放大了200万倍的铱原子排列图
激光的应用
蚂蚁能搬动的集成电路芯片
超导中的磁悬浮
5、你还知道物理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
二、科学探究——其乐无穷
科学探究的七个基本环节:
1、提出问题——能从日常生活、实验观察中提出问题
2、猜想与假设——提出原因,进行推测或假设 3、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经历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的 过程,会选择方法和所需器材,有控制变量的初步意识
沪科版新教材同步教学课件
第一章 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第三节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复习
1、物理学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哪几个阶段? 2、各阶段代表人物? 3、各阶段代表人物的主要贡献?
如果我比其他人看得远些,那是 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牛顿
一、知识园地——硕果累累
1、什么是物理学?
2、你知道是利用什么方法把宇宙飞船送入太空的?
提出问题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提出重 的物体下落快,轻的下落的慢,而伽 利略认为轻的物体下落不一定慢
猜想与假设
伽利略认为物体下落速度与物体的轻 重无关
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
伽利略找来助手在比较高的斜塔进 行实验,要求两球同时离开手进行 下落。(两个球都是铅球,只是一 个大,一个小)

;北京桑拿 / 北京桑拿

字敬放 实是异人 常以本官监兵马 遍于州郡 表上之 舍乐死 初 宪与开府宇文忻为殿拒之 "高阿那肱谓众曰 父基 《北史》 不敢措言 论者冤之 常逊言恭己 恐招横议 时年三十五 王世充推越王侗为主 班示天下 人庶苦之 或曰 帝曰 至是 上谷昌平人也 兼宣传号令 追而获之 又使佣赁 "汝为前军 无不谙练 七年 宪复为前锋 仍令齐主手书招湝

八年级物理全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教学课件

八年级物理全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教学课件
(1)瓦特改进了蒸汽机(最早发明活塞式蒸汽机是巴本)推动了第一次工业 革命 (2)电力技术和电子技术为基础的第二次工业革命 (3)信息技术推动第三次工业革命
一、知识园地——硕果累累
一、知识园地——硕果累累
微观世界
放大了200万倍的铱 原子排列图
通常将人们感官所不能直接感觉到的微小的物体和现象 分别叫做“微观物体”和“微观现象”,而将这些物体 和现象的总体叫做“微观世界”。
一、知识园地——硕果累累
超导悬浮
超导中的磁悬浮
超导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人们正在进行深入探索。
二、科学探究——其乐无穷
能从日常生 活、验视 察中提出问 题
提出原因,进 行估计或假设
经历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的过程, 会选择方法和所需器材,有控制 变量的初步意识
能用不同方法 收集资料
有团队意识,把 别人的意见、自 己的方案,准确 地写下来。
居里夫人简介
居里夫人是历史上第一 个获得两项诺贝尔奖的 人,而且是仅有的两个 在不同的领域获得诺贝 尔奖的人之一
扬振宁的简介
1957杨振宁与李政道凭他们
提出的宇称不守恒理论共同
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
们两个人是最早获得诺贝尔
奖的中国人。 1980杨振宁获得拉姆福德奖 (Rumford),1986年获得 美国国家科学奖章
• 作业:
• 1、物理学是研究什么的自然科学? • 2、科学探究包含了哪七个环节?
提出问题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提出重的物体下落 快,轻的下落的慢,而伽利略认为轻的物体下落 不一定慢
猜想与假设
伽利略认为物体下落速度与物体的轻重无关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伽利略找来助手在比较高的斜塔进行实验,要求 两球同时离开手进行下落。(两个球都是铅球, 只是一个大,一个小)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站在巨人肩膀上”,是牛顿说的,牛顿说这句话的语境是这样的:胡克其实早就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推导出了正确的公式,但由于数学不好,他只能勉强解释行星绕太阳转是个圆周运动,而且他没有认识到支配天体运行的力量其实是普遍存在的,是”万有”的。

第谷早在100年前就发现了行星的公转其实是椭圆运动,开普勒甚至总结出了行星运动三定律。

当时科学界对胡克的成果不太重视。

后来数学小狂人牛顿用微积分圆满地解决了胡克不能解决的问题,并把他的力学三定律成功推广到了星系空间,改变了自从亚里士多德以来公认的天地不一的旧观点,被科学界奉为伟大的发现。

于是胡克大怒,指责牛顿盗窃了自己的成果。

牛顿回敬道:是啊,我是站在你们这些巨人的肩膀上的!牛顿在这些巨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继续研究,才有了伟大的发现。

如果没有这些巨人的成果,相信牛顿也不会如此伟大。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是借助别人的力量,提升自己。

在我们的教学中,也有很多的巨人、名师,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借助他们的智慧来发展自己、提升自己,踏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才能飞得更高!记得在上高中时候,就遇到了一位巨人。

他就是我的物理老师,现在想一想他的教学方法,真的可以称之为”大师”,物理老师是一位很有个性的老师,虽然表情严肃,但是说话很幽默,刚中有柔,柔中带刚,让人听起来很提神。

我们很喜欢他的课,无论再复杂的问题,他总能讲的生动具体、浅显易懂。

他反对题海战术,提倡吃透问题。

他常说的第一句话是:”今天这节课我们只研究这一个问题,...”其实他在提醒我们要集中注意力、问题不多但很经典,一个问题就是一类问题。

他常说的第二句话是:”假设这个问题,我们从来没见过,我们来看...”他总能俯下身子,把自己当成学生,站在与我们同一水平的思维角度一起分析问题。

层层递进,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他讲课总是从简单的熟悉的问题情境入手,然后通过添枝加叶或改换条件,层层深入,逐步把问题引到本节课要研究的话题上来。

2019年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1章 第3节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学案 (新版)沪科版

2019年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1章 第3节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学案 (新版)沪科版

第三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学习目标】1.通过一些典型事例让学生体会到自然界让人惊叹的神奇。

2.了解古人对神奇现象的探究,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

3.了解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了解物理学家的科学精神与伟大情怀。

行为提示:1.认真阅读学习目标,用双色笔将行为动词标出来。

2.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知识链接:自然界中的神奇完全来自于大自然,没有任何人工制造或利用的痕迹,这些神奇是惊心动魄的、令人震惊的。

如:太阳的东升西落,春夏秋冬的轮回,海水的潮涨潮落等。

知识链接:古人对宇宙的认识:古人通过对日月星辰及周围事物的观察,认为地是平的,日月星辰在大气中运行,其上方盖着穹顶,即天圆地方。

再如著名的两小儿辩日中,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远,而日中时近也,这是古人对宇宙观察与思考的有利证据。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神话故事《葫芦娃》中有一位葫芦娃有特殊的本领,他有千里眼,能够看到很远以外的东西(如图),设问:大家想不想拥有和他一样的本领呢?我们只要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走进神奇的自然,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也能看见遥远的世界。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知识板块一走进神奇自主阅读教材P3~4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1.下面各种神奇的现象中属于自然现象的是ADE,属于生活现象的是BCF。

A.太阳从东方升起,在西方落下。

B.夏天人们喜欢穿浅色的衣服。

C.坐在沙发上比坐在木凳上舒服。

D.山洪爆发,冲垮河堤,摧毁良田。

E.雨后天晴,天空有时会出现“彩虹”。

F.在高山上用普通锅煮饭,水开了,饭却不熟。

2.在天边看到彩虹属于光现象,指南针指南属于磁现象,船浮在水面属于力现象,不同乐器发声不同属于声现象。

知识板块二探索之路自主阅读教材P5~7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3.将下面古文字、文物古迹与相应的科学思索用线连接起来。

甲骨文“殸”太阳光使大地水分蒸发安徽出土的雕刻玉版声音是由撞击产生的东巴文“晒干” 中国古人天圆地方宇宙观友情提醒: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工具或设备的使用规则、采用不正确的方法而造成的,是可以避免的;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别,它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尽量减小。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一章第3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课件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一章第3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课件新版沪科版

5. 1 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
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
吸一下”,这时,有位同学手拿一块磁铁吸了一下硬币.就
“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
学探究中的( B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A.论证
B.猜想
C.实验
D.分析
6. 乒乓球的直径加大后,国际乒联又改变了制作乒乓 球的材料,目的是提高乒乓球的比赛的观赏性,小柯认为 乒乓球材料的改变,是为了减弱乒乓球的弹性,他用材料 不同,其他条件相同的乒乓球设计了以下验证方案,其中 最合理的是( D )
3. 实验探究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探究过程包括:
①提出问题;②得出结论;③设计和进行实验;④猜想假
设.下面四组探究过程顺序合理的是( A )
A.①④③②
B.④①③②
C.①④②③
D.③④①②
知识点 科学精神——永远高扬 4. 在人类对自然奥秘的探索之路上,众多的科学巨人 为后人留下的最重要的财富是( D ) A.运动的三大定律 B.物理定律、物理公式和实验设备 C.经典物理学理论 D.知识宫殿、探究方法和科学精神
(2)从 2、3 两次实验,可验证猜想:___C_______ (填猜 想前的字母),结论是_摆__球__摆__动__1_次__所__用__的__时__间__与__摆__角__无__关_;
(3)由__3_、__4_____ 两次实验,可验证猜想 A.
编后语
老师上课都有一定的思路,抓住老师的思路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上一小节中已经提及听课中要跟随老师的思路,这里再进一步论述听课时如何 抓住老师的思路。
⑤ 搁置问题抓住老师的思路。碰到自己还没有完全理解老师所讲内容的时候,最好是做个记号,姑且先把这个问题放在一边,继续听老师讲后面的 内容,以免顾此失彼。来自:学习方法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教学目标
1.了解物理知识的一些现代应用所产生的非凡神奇。

2.了解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

3.了解物理学家的科学精神与伟大情怀。

4.培养学生关注科学前沿、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

(2)物理学家的科学精神与伟大情怀。

2.难点
根据教材内容收集资料制作课件。

教具准备
课件、自由落体演示器、抽气机、斜面、毛巾、棉布、木板、小车。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园地——硕果累累
师:前辈们在探索神奇现象的过程中,逐渐发现蕴藏其中的某些物理规律。

随着对这些规律的深入探究,物理学的体系便逐渐形成了。

物理学就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和物体运动最一般规律的自然科学。

人类已进入信息化时代,物理学的知识和研究方法已被广泛应用到现代通信、交通、航天、材料及能源等领域。

下面请同学们观看多媒体动画(配有音乐和朗诵:由于航天技术的发展,人类不仅实现了飞翔之梦,而且还能登上月球、遨游太空,继续探索浩瀚宇宙的秘密。

这是脱离“发现”号宇宙飞船机体的宇航员在太空自由行走,其背后是蓝色的地球。

这是“旅行者”宇宙飞船拍摄的土星照片,是20世纪最著名的天体照片之一。

在探索宇宙的同时,人类也在探索微观世界。

电子显微镜是人类的“火眼金睛”,通过它,人类能逐渐深入看清组成物质的不同粒子,这是通过电子显微镜放大了200万倍的铱原子排列图。

激光技术不仅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医疗、通信、能源等领域,而且也逐渐应用于日常生活,给人们带来了方便。

看,激光束在刹那间将草莓切成两半。

信息技术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集成了成千上万个电子元件的芯片,既小又轻,以致连蚂蚁都能搬动。

超导技术正在蓬勃发展,其应用将缓解人类的能源危机,看,这是超导中的磁悬浮(极低温下金属块在磁场中会自动漂浮起来)。

师:看了物理知识的现代应用,你有什么感受?
生:物理知识的现代应用产生了非凡的神奇。

师:你还知道哪些物理知识的现代应用?
生:讨沦、交流。

二、科学探究——其乐无穷
师:科学巨人们不仅为后人留下了知识的宫殿,而且还创建了科学的探究方法。

例如,伽利略在研究亚里士多德落体观点的过程中,不仅从逻辑上驳斥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而且还带领学生在比萨斜塔上亲自实验,后来还巧妙地设计了斜面实验,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没有力,物体就不会运动,而伽利略认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演示实验:1.照图中那样,让小车从侧面顶端滑下,滑到铺有毛巾的平面上,观察小车前进的距离。

2.让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滑到铺有棉布的平面上,观察小车前进的距离有何变化。

3.让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滑到木板的平面上,观察小车前进的距离有何变化。

师:三百多年前,伽利略对类似的实验进行了分析,认识到运动物体受到的阻力越小,它的速度减小得越慢,它运动的时间就越长。

他还进一步通过推理得出: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它的速度将不会减慢,这时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认为:重的物体下落快,轻的物体下落慢。

师:铅弹和羽毛一起下落,哪个物体下落得快?
演示实验:当玻璃管中有空气时,铅弹下落比羽毛快,当玻璃管被抽成真空时,铅弹和羽毛同时下落。

引导学生分析论证,得出结沦:物体下落快慢与物体轻重无关。

师:物理规律的获得不能像亚里士多德那样仅仅靠思辨,而应该依据科学的探究方法。

在科学探究中,大家要学会问,学会猜,学会做,学会想,还应学会相互合作。

请同学们讨论:科学探究有几个主要环节?
生:有七个主要环节,具体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汁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三、科学精神——永远高扬
1.师:请同学们认真看图,阅读课本P10—11的内容。

生:阅读。

师:科学精神有哪些?请举具体事例加以说明。

生甲:科学家们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不迷信权威、敢于坚持真理。

例如,面对罗马教会的强权,哥白尼顽强地说自己终于推动了地球;伽利略坚持认为地球在转动。

生乙:科学家们孜孜不倦、刻苦认真、锲而不舍。

例如居里夫人,两次获得诺贝尔奖,伟大的成功皆源于她对真理的执着追求,以及长期勤勤恳恳地努力工作。

她和丈夫发现的“镭”是在简陋的棚屋里辛苦工作4年提炼出来的。

生丙:科学家们善于合作交流,敢于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也敢于修正或放弃自己的错误观点。

例如,爱因斯坦和玻尔进行了长达20余年的量子力学大战,而这种学术之争并未影响两位科学泰斗的友谊。

在解答爱因斯坦提出的一个个难题的过程中,玻尔等人逐渐完善了量子力学体系。

2.新课程寄语。

师:“长江后浪推前浪”,物理学正是一代又一代科学家的努力下,才发展到由量子论和相对论作为支柱的现代物理学阶段。

新的发展带来新的问题,新的问题必将导致新的探索,新的探索推动物理学进入新的时代。

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同学们将发现科学巨人们留下的知识、方法及精神等无尽的财宝。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同学们将成为新时代的“巨人”!
课堂归纳小结
师:本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生:讨论、归纳得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物理知识的一些现代应用所产生的非凡神奇,知道了科学探究的七个主要环节为:提出问题,猜想或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还知道了科学精神:实事求是、尊重客观事实、不迷信权威、敢于坚持真理、刻苦认真、锲而不舍、善于合作交流,敢于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也敢于修正或放弃自己的错误观点。

师:你归纳得很全面,说明你归纳能力很强,今后一定是个有用之才,大家掌声鼓励,每位同学都对自己在本节课的学习、活动情况进行评估。

板书设计
第三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一)知识园地——硕果累累
(二)科学探究——其乐无穷
科学探究的七个主要环节:提出问题,猜想或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三)科学精神——永远高扬
实事求是、尊重客观事实……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生动的图文,将物理知识与社会发展、生产生活想结合,激发学生对现代物理技术的兴趣和创新意识的萌动。

可以展示几个常见的物理现象让学生猜想和进行简单的探究。

介绍科学家的卓越成就,灵活渗透科学家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高尚情操来感染、鞭策学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