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实习听课记录4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实习生化学教育听课记录

(完整word版)实习生化学教育听课记录

授课年级时间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
教学过程课程安排:一、情景问题导入:教师提问同学们了解的哪些食物是酸、碱入手,引入酸和碱的知识。

学生:食醋、大多酸味水果。

分析:
1、在书写中教师走下讲台观看大家的书写情况,在公布答案时有选择的解释一下。

缩小了师生间的距离。

2、答案公布并对的学生进行了表扬,带动了这节课的活跃气氛。

二、以提问形式回忆酸碱盐的定义并举例说明生活中的酸碱盐。

(5分钟)
分析:1、加强酸碱盐的理解,由举例一方面是对酸碱盐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另一方面增加了大家学习的兴趣。

化学——无处不在。

二,引入正题。

实验探究指示剂变色规律
三、(1)讲述酸碱指示剂
回忆二氧化碳的性质,提问过去曾讲述的水、二氧化碳成酸的实验引入鉴别酸的指示剂——紫色石蕊试剂。

分析:学生自主活动探究,突出了学生的主体。

四、常见的酸
(1)盐酸的物理性质:盐酸是HCI气体的水溶液是混合物。

(2)由学生观察盐酸的颜色进而指出——“纯净”的盐酸是一种无色液体,工业的盐酸因含有杂质而显黄色。

(3)由学生闻气味得出盐酸的物理性质——由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

五,小结
六,作业课后习题。

高中化学听课记录10篇

高中化学听课记录10篇

高中化学听课记录10篇高中化学听课记录10篇1. 本节课主要讲解了化学元素周期表的构成和排列规律。

老师详细介绍了周期表的分类和所代表的元素特征,我对元素周期表的组织和排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化学反应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老师通过实验和示意图生动地解释了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和机理,让我在观察化学反应时能够更好地理解发生的现象。

3. 本次课堂重点学习了物质的状态变化和相变规律。

老师通过案例和实验展示了固体、液体和气体之间的相互转化,使我对这些物质的性质和状态变化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4. 这堂课上我们讨论了化学平衡的概念和表达式。

老师引导我们分析了平衡反应的条件和影响因素,让我对平衡反应的现象和数学表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5. 本次化学课程我们学习了有机化学中的官能团和它们在化合物中的作用。

通过举例和练习,我对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和特征有了更好的理解。

6.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化学动力学中的反应速率和速率方程。

老师通过演示实验和计算题目,帮助我掌握了判断和计算反应速率的方法。

7. 本课我们学习了酸碱中的离子化现象和酸碱中和反应。

老师通过实验和实际应用的例子,让我对酸碱溶液的性质和浓度计算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8. 这节课我们聚焦于化学键的形成和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老师用生动的图示和实例解释了化学键的强度和稳定性,增加了我对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理解。

9. 本次课程我们学习了溶液中的溶解度和溶解热。

老师通过实验和性质比较解释了溶质和溶剂在溶解过程中的相互作用,让我更加了解溶液的形成和性质变化。

10.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化学实验中的安全问题和实验技巧。

老师强调了实验室的安全规范和正确使用实验器材的方法,让我对化学实验的操作更加熟练和安全意识更强。

化学的听课记录

化学的听课记录

化学的听课记录第一节课 - 化学基础- 时间:2021年10月1日- 内容:化学基础知识的介绍和讲解- 主要研究内容:- 化学的定义和发展历史- 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概念与分类- 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和平衡计算- 重点内容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如何进行化学方程式的平衡计算第二节课 -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时间:2021年10月8日- 内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原理和计算- 主要研究内容:- 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化学平衡的概念和表达式- 反应速率与平衡常数的关系- 重点内容理解:如何计算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常数,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第三节课 - 酸碱中和与溶液- 时间:2021年10月15日- 内容:酸碱中和反应和溶液的性质- 主要研究内容:- 酸碱中和反应的概念和计算- 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和选择- 溶液的浓度表示和计算- 重点内容理解:如何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计算,如何选择酸碱指示剂,以及溶液浓度的表示和计算第四节课 - 化学能量与化学反应速率- 时间:2021年10月22日- 内容:化学能量和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 主要研究内容:- 化学能量的概念和计算- 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 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重点内容理解:如何计算化学能量,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以及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第五节课 - 高分子材料和化学实验- 时间:2021年10月29日- 内容:高分子材料的性质和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主要研究内容:- 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和性质-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安全注意事项- 重点内容理解:如何分类和理解高分子材料的性质,以及安全进行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以上是我对化学课的听课记录,请核对并提供反馈,谢谢!。

高中化学实习听课记录

高中化学实习听课记录

听课记录 5
2014 年9 月17 日
授课
学科化学学校
教师班级
课题气体摩尔体积
课型新知识课
教师教课过程记录:教课评论:
一、影响物质体积的要素本节课知识点许多,
1、影响物质体积的要素但条理性强,且本节
①组成物质的粒子的大小(物质的天性)【半径 r 】课的内容与前方所学
②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的距离的大小(温度和压强共同影响)内容物质的量息息相
【距离 d】关,因此,理解观点
③组成物质的粒子的多少【物质的量n】是首要任务。

2、影响气体体积的要素
由 d 和 n 决定
3、影响固态、液态物质的体积的要素
由 r 和 n 决定
二、气体摩尔体积
1、含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符号V m。

2、有关计算
⑴基本表达式: V m=V/n
⑵与气体质量的关系: m/M=V/V
⑶与气体分子数的关系: V/V m=N/N A
3、影响要素
气体摩尔体积的数值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决定于气体所处的温
度和压强,即温度和压强不一样时,气体摩尔体积不一样。

4、使用 mol 都一定切合的特定条件:
⑴ 一定在标准情况下
⑵ 一定是气态物质
⑶物质的量为 1mol
⑷ 体积约为
5、阿伏伽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同样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
形同数量的分子(或气体的物质的量同样)
6、PV=nRT
听课随感:本节课内容许多,学生需要在已经掌握物质的量的有关内容后,才能更有效的学
习。

听课记录(化学)资料

听课记录(化学)资料

听课记录(化学)资料
1. 本次所听课程是化学课程,由老师教授课程。

2. 老师在课程中强调了化学反应三大常数。

他首先解释了化学反应是如何发生的,从化学反应的动力学研究入手,详细地说明了反应速率与反应活化能、反应温度和原料浓度的关系,以及影响反应的其他因素。

3. 接着,老师讨论了反应平衡问题。

他们除了向我们解释两种反应浓度的变化外,还介绍了水平衡和动态平衡等概念。

4. 接下来老师讨论了反应的热力学方面知识,包括反应的反应化学能量、活化能、反应的可逆性、反应的熵和静态能量等。

5. 课程的另一个重要部分是酸碱反应,老师详细讲解了碱强度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酸碱反应的本质和特性。

6. 最后,老师强调,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实验观察,以正确理解和总结反应特性。

本节课后给学生布置了实验任务,要求学生对一种反应动力学因素做出不同的观察和表达。

二、总结
本次听课涉及化学反应的理论基础知识,包括反应的动力学和反应的热力学方面的概念,以及酸碱反应的实验。

老师在课程中强调了重视实验观察和理解反应特性的重要性,向学生们提出了实验任务。

总之,本次听课受益匪浅,对加深对化学课程知识的理解具有一定的帮助。

化学听课记录20篇

化学听课记录20篇

化学听课记录20篇1.化学基础知识在这节课中,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化学的基础知识。

我们学习了原子、分子、离子、化学键以及化学方程式的概念。

老师还解释了化学反应中原子间的重新组合和化学键的破裂。

这些基础知识为我们今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原子结构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原子的结构。

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原子的组成部分:核心(由质子和中性子组成)和电子壳层。

我们还学习了电子云模型和量子力学模型,这些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原子的结构。

3.元素周期表在这节课中,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元素周期表。

我们了解到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排列的,同时提供了有关元素的重要信息,例如原子量和原子半径。

学习元素周期表使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分类元素。

4.化学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不同类型的化学键。

老师向我们介绍了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和氢键。

我们了解到这些化学键的形成方式以及它们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5.化学反应在这节课中,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化学反应的类型。

我们学习了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还原反应等。

了解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有助于我们预测和解释实验结果。

6.配位化学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配位化学的基础知识。

老师向我们介绍了配体和配合物的概念,以及配位键的形成过程。

我们还学习了常见的配位化合物及其应用。

7.温度和热量在这节课中,老师向我们介绍了温度和热量的概念。

我们学习了摄氏度和开尔文温标之间的转换,并了解了热量和焓的关系。

这对于我们进行热化学计算非常重要。

8.反应速率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如何通过实验数据确定反应的速率常数,以及如何利用反应速率来确定反应机理。

这对于我们理解和控制化学反应非常重要。

9.动态化学平衡在这节课中,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动态化学平衡的概念。

我们了解到在反应进行中,正向反应和逆向反应同时发生,并且达到一个动态平衡状态。

我们还学习了利用平衡常数来描述反应的倾向性。

10.氧化还原反应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基础知识。

高中化学实习听课记录9总2页

高中化学实习听课记录9总2页

高中化学实习听课记录9(总2页) 时间:XXXX年XX月XX日地点:XX高中化学教室课程名称:有机化学基础授课教师:XXX老师听课记录:今天我再次来到XX高中,继续旁听XXX老师的有机化学课。

本节课中,XXX 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一、课程导入XXX老师以问题导入的方式开启今天的课程,询问学生对“有机化学”这个概念的了解程度。

通过学生的回答,老师指出,虽然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有机化学制品,但是对于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却并不清楚。

因此,本节课的主题是: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二、课程内容1.有机化学的定义和特点XXX老师首先讲解了有机化学的定义和特点。

她指出,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的科学。

有机化合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

有机化学的特点是分子结构复杂,反应速度较慢,且反应具有方向性。

2.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应用XXX老师接着介绍了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应用。

她指出,有机化合物可以根据其结构特点分为烃类、醇类、醛类、酮类等。

这些化合物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如石油、食品、药物等。

通过对不同类型有机化合物的讲解,老师让学生们更深入地了解了有机化学的应用范围。

3.有机化学的发展历程和前景最后,XXX老师简要介绍了有机化学的发展历程和前景。

她指出,有机化学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目前已经成为一门非常成熟的学科。

同时,老师强调了有机化学在未来的发展前景,特别是在绿色化学、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应用。

三、教学评价本节课中,XXX老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演示、小组讨论等。

通过这些方法,学生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同时,老师还注重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有机化学的应用价值。

此外,老师还鼓励学生们提出自己的见解和问题,并耐心解答每一个问题。

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更加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最新听课记录(化学)

最新听课记录(化学)

最新听课记录(化学)
某高中第一次试听课——化学课,活动当天,化学老师按时来到教室,并耐心地向学生介绍:“你们好,我是山东省某高中的化学老师,欢迎你们来到我的课堂。

”之后,老师迅速地讲解了课堂历史上化学发展的一些概念,给学生介绍了一些关于化学史的著名案例,并让学生更好理解历史后的科学发展脉络。

之后,老师引入今天的话题——物质的变化规律,先从简单的原理和举例开始讲解,然后让学生参与讨论,探讨细节,调节课堂气氛,使大家更好地理解该话题。

期间,老师及时的纠正学生的误解,以明晰的论据给出解释,并对学生的想法表示肯定,让学生有发言的机会。

之后是与物质定义有关的知识点,老师讲解了物质定义,解释了同类物质的组成元素和主要特点,并且使用图表帮助学生理解。

在本节课结束前,老师整理了一些概念,总结了课堂所学到的知识,并给出了模拟练习,对学生进行知识点和单元实验的检查,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质变化的规律和物质的定义。

最后,老师留给学生一些自主学习的建议,加强对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的回顾,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堂所学,根据学生的能力,给出实验指导,提高学生对化学的认识。

本次活动结束,学生们都表示受益匪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成
例:1molNaCl(NaCl为特定组成)
(给予学生两分钟进行思考理解)
(5)物质的量不是表示粒子数目的物理量,也不是表示宏观粒子所形成的集合体的物理量。
(6)“mol”后面只能跟化学符号。
1molH2O 2mol Fe 0.2mol Na+3mol e-
(7)规定:1mol粒子集体所含粒子数与12g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相同。
(8)1mol粒子的数目约为6.02×1023
(给予学生两分钟进行思考理解)
2、阿伏加德罗常数(NA)
(1)概念:1mol任何粒子(集体)所含粒子数为常数,并称之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2)NA的含义:1mol粒子所含粒子数目约为6.02×1023
NA≈6.02×1023mol-1
(3)粒子数目N与物质的量的关系
n=N/NA或NA=N/n(单位一致)
教学点评:
知识点有条理性的教授给学生,会让学生学得更好。
听课随感:本节内容是学生进入高中后遇到的第一个比较难的知识点,所以在上新课的时候,课堂上需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这是李老师在上课中的经验体现,以后我也会借鉴的。
听课记录4
2014年9月13日
授课
教师
学科
化学
学校
班级
课题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课型
新知识课
教师教学过程记录:
一、物质的量
1、物质的量(n)
(1)概念: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的物理量。
(2)体(大小)的物理量
②集体为微观粒子组成的集体
(4)微观粒子:分子、原子、离子、电子、中子、质子及其特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