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第二课堂活动《动植物标本制作》活动制作

合集下载

动植物标本采集及制作方案

动植物标本采集及制作方案

动植物标本采集及制作方案一、背景介绍动植物标本采集及制作是自然科学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

通过对动植物进行采集并制作标本,可以有效记录和保留珍稀物种,增加生物多样性,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素养。

下面将介绍一种动植物标本采集及制作的方案。

二、方案设计1.准备工作(1)确定采集区域:在野外选择适合的采集区域,最好是生物资源丰富的地方,如森林、湿地等。

(3)了解法规:在采集之前,需要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确保采集行为合法合规。

2.采集动植物标本(1)动植物选择:选择有代表性的、完整的物种进行采集,确保标本质量。

(2)采集方法:对于小型动植物,可以使用标本夹进行采集并固定在纸张上。

对于大型动植物,可以选择拍照记录或采集一小部分进行制作标本。

(3)标本记录:在采集时要注意记录采集地点、采集日期、环境条件等信息,以便后续进行科学研究。

3.制作动植物标本(1)处理采集标本:将采集的动植物标本进行处理,去除不必要的部分,如根、茎、叶等。

(2)固定标本:将动植物标本用固定剂处理,可以选择95%乙醇等杀菌固定液。

4.标本保存和展示(1)标本保存:将制作好的动植物标本放入标本盒或密封袋中,避免高温、潮湿和虫害等因素对标本造成损害。

(2)标本展示:可以选择将标本放在展示柜中,利用展示柜的透明度和光线,在教室或实验室中展示标本,方便学生学习和观察。

三、方案的实施效果与意义1.生物多样性保护:通过采集和制作动植物标本,可以有效记录和保留珍稀物种,增加生物多样性。

2.科学观察和研究:制作的动植物标本可以供学生进行科学观察和研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观察能力。

3.自然科学教育:动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过程可以成为自然科学教育的一部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精神。

总结:动植物标本采集及制作方案可以有效记录和保留生物物种,增加生物多样性,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素养。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遵守相关法规,并注意采集的物种选择和标本质量。

初中生物活动总结生物标本制作实验方案

初中生物活动总结生物标本制作实验方案

初中生物活动总结生物标本制作实验方案生物标本制作是一种常见的生物实验活动,通过将动、植物标本进行加工处理,制作成生物标本,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生物的形态特征和结构构造,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素养。

以下是一个关于生物标本制作实验方案的详细介绍。

一、实验目的:1.了解动、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结构构造;2.锻炼学生观察力和动手实验能力;3.培养学生对生物的热爱,促进其科学素养的提高。

二、实验材料:1.鲜花或小动物标本;2.活性炭;3.酒精;4.毛刷;5.化学试剂瓶;6.显微镜;7.玻璃片和玻璃盖片;8.显微切片刀。

三、实验步骤:1.选择新鲜的植物花朵或小型动物;2.用活性炭将标本的水分吸干,保持其形状不变;3.将标本放入酒精中,浸泡一段时间,使其除去异味;4.用毛刷轻轻清洁标本表面的污渍,使其清晰可见;5.将标本放入化学试剂瓶中,用酒精浸泡,进行脱脂处理,使其坚硬保持形状;6.取出标本后,用显微切片刀将其切片,放置在玻璃片上;7.将另一块玻璃片盖在标本切片上,并用胶带固定;8.将标本切片放入显微镜下观察,用灯光照射,观察标本的细胞结构和形态特征;9.将观察到的信息记录下来,制作标本报告。

四、实验注意事项:1.操作时要小心谨慎,以免损坏标本;2.高度警惕安全问题,确保实验过程中无任何伤害;3.使用化学试剂时需注意防护,避免对人体造成伤害;4.实验结束后,要将实验器材和废弃物进行处理,保持实验室的清洁。

五、实验效果及意义:通过实验观察和实践操作,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植物和动物的形态特征和结构构造,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实验能力。

同时,通过制作生物标本,学生对生物的热爱和科学素养也会有一定的提高。

通过实验的过程,学生会对标本进行观察和记录,并能用科学的方法来描述它们的结构和特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生物标本制作实验是一种培养学生观察力、动手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的有效方法。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生物的形态特征和结构构造,提高对生物的认识和研究兴趣。

植物标本制作活动策划 (共5页)

植物标本制作活动策划 (共5页)

《植物标本制作》活动策划一、活动目的在教育实习过程中,为了促进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增加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兴趣,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为以后专业学习打下基础,现制定该计划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及研究自然,也有助于从不同角度认识学生。

二、活动特色及好处1、植物标本制作无需占用学习时间。

植物分布各处,极其容易采集,非常安全,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或假期采集,此过程不会超过十分钟。

而标本的鉴定及制作也不超过十分钟,加起来不过二十分钟。

2、植物标本无需占用空间。

学生们不用去实验室,也不用较大的场地,可以在自己的位子上完成。

植物标本一般很小,易于携带和操作,也可以在家中完成。

3、植物标本制作不会耗费大量财力、人力及物品。

标本制作只需要自然界的植物、废弃的报纸、一些硬纸、书籍由教师提供,所需的费用几乎为零,不必为经济问题而担心。

4、植物标本制作简单易行,人人均可参与。

经过教师的讲解,学生一看便懂,一学就会,且给人带来的启发是无穷的,给人带来的兴趣是无限的。

5、植物标本制作一举多得。

学生首先在采集标本时已经开始接触自然、欣赏自然、热爱自然;然后制作时要查阅资料或书籍,学会了植物鉴定分类方法,为以后从事专业研究或工作打下基础,培养了爱好和兴趣;接着动手操作改变了“只说不做或纸上谈兵”的尴尬局面;还有学生在制作标本时学会了团结合作的精神。

这样标本制作不止一面,还有很多好处。

6、植物标本制作采取自愿原则,让学生自主主动来参与科学的探索。

总之,该活动需要大家热情参与,积极配合。

该活动操作简单,易行,且受益广,能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既了解了多种植物,了解自然,又能学习鉴别植物种类的技能,还能培养科学素养、增加学习热情,可谓一举多得。

在实习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按照要求操作,然后收集较好的作品,进行展示,并给予适当奖励。

三、植物标本制作一)工具及材料标本夹、吸水纸、台纸、剪刀、采集袋、绳索、笔、标签纸、植物图鉴等。

标本制作活动方案

标本制作活动方案

标本制作活动方案1. 活动背景标本制作是一种常见的教育活动,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动植物的特征和结构,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种标本制作活动方案,供教师在课堂或校园活动中使用。

2. 活动目标•帮助学生了解标本制作的基本过程和注意事项。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增强学生对动植物特征和结构的了解。

3. 活动准备3.1 材料准备•动植物样本:可以是鸟类羽毛、昆虫、植物叶片等。

•化学药品:如甘油、酒精、甲醛等。

•工具:如镊子、手套、标本瓶、胶水等。

•安全设备:如安全眼镜、口罩等。

3.2 场地准备•需要一个准备标本的实验室或课堂。

4. 活动步骤4.1 介绍标本制作的基本知识在活动开始前,教师应该向学生简单介绍标本制作的基本知识,包括材料和工具的使用方法、标本保存的注意事项等。

同时,教师可以展示一些标本的例子,让学生对标本制作有初步了解。

4.2 学生操作制作标本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选择,选择一种动植物样本进行制作。

教师会向学生提供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并指导他们逐步完成标本制作的过程。

制作标本的一般流程如下: 1. 准备样本:按照标本的类型和特征,选择适当的样本,并进行初步处理,如清洗、修剪等。

2. 浸泡处理:将样本浸泡在化学药品中,以防止腐烂和变形。

不同的样本可能需要不同的处理时间和浓度。

3. 干燥处理:将处理后的样本放置在适当的环境中进行自然干燥。

也可以使用风扇或其他辅助工具加速干燥过程。

4. 修饰和装饰:根据需要,可以在标本表面涂上保护剂、上色或添加适当的装饰物,以增强标本的观赏性。

4.3 学生展示和分享在标本制作完成后,学生可以把自己的标本放在展示架上,让其他同学观看和交流。

教师可以组织一个小型的展览活动,让学生分享标本制作的心得和体验。

5. 注意事项•学生在制作标本时应戴上手套和口罩,以保护个人安全。

•使用化学药品时,应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避免接触皮肤和呼吸入内。

•标本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卫生和环境保护,避免对身体和环境造成污染。

《植物标本制作》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植物标本制作》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植物标本制作》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植物标本制作是一项非常有趣和实用的综合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们通过观察、收集、加工和展示植物标本,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

以下是一份植物标本制作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旨在引导学生们深入了解植物的特征和生态,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一、活动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了解植物的特征和生态;2.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信息整理能力;4.增强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二、活动准备1.教师准备植物标本制作的相关资料,包括植物特征和生态知识、标本制作方法等;2.教师组织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5人),每个小组需要准备放大镜、剪刀、胶水、铅笔、笔记本等工具和材料;3.教师和学生事先确定活动地点,准备好采集植物的工具和容器;4.准备绳子或线,在标本制作过程中用于固定植物的位置;5.安排活动的时间和安全措施(如注意野外采集的安全、用剪刀时要小心等)。

三、活动步骤1.引导学生了解植物的特征和分类方法,让学生观察不同植物的叶片、花朵、果实等部位,并记录下来;2.带领学生到校园或野外采集不同种类的植物,要求学生用放大镜观察植物的细节,并记录下观察结果;3.学生根据采集的植物,分别制作植物标本。

首先,将植物置于绳子或线上,用剪刀将根部剪短,并将绳子或线固定在纸板上。

然后,将植物的叶片、花朵等部位剪下来,用胶水粘贴在纸板上,并用铅笔标注植物的名称及其他重要信息;4.学生根据标本的特点和生态,在笔记本上记录下植物的产地、生长环境、习性等信息;5.完成标本制作后,学生将标本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等待其完全干燥;6.活动结束后,学生进行标本展示,每个小组选取最好的标本进行展示,并向全班讲解植物的特征、生态和制作方法;7.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展示交流,互相学习和提问,加深对植物的了解和认识。

四、活动评价1.学生标本制作的质量和展示的能力;2.学生对植物特征和生态的理解程度;3.学生对团队合作和信息整理能力的表现;4.学生对自然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程度。

《制作植物标本作业设计方案》

《制作植物标本作业设计方案》

《制作植物标本》作业设计方案一、设计背景植物标本是植物学钻研中重要的工具之一,通过制作植物标本,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植物的形态特征、发展习性和分类信息。

本次作业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植物标本的制作方法,提高他们的观察、记录和整理能力。

二、设计目标1.了解植物标本的制作原理和方法;2.掌握植物标本的制作步骤和技巧;3.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录和整理能力;4.激发学生对植物学的兴趣,增进科学素养的提升。

三、设计内容1.理论进修:通过教室讲解和PPT介绍,向学生介绍植物标本的定义、作用、分类和制作原理。

2.实践操作:组织学生分组,选择一种植物进行标本制作实践。

学生需要采集植物标本样本,进行处理、干燥、贴装和记录等步骤。

3.效果展示:学生完成植物标本后,进行展示和交流。

每组学生需要向全班介绍他们所制作的植物标本,分享制作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

四、设计步骤1.确定作业主题和目标:明确本次作业的主题为《制作植物标本》,并确定作业的进修目标和评判标准。

2.准备教学资源: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料和实验器械,确保学生能够顺利进行实践操作。

3.组织学生进修:在教室上进行相关理论进修,并示范植物标本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4.分组实践:将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植物进行标本制作实践。

老师进行现场指导和辅导。

5.效果展示:学生完成植物标本后,进行效果展示和交流。

鼓励学生分享制作心得和经验。

6.评判反馈:根据学生的作业表现和效果展示,进行评判和反馈。

鼓励优秀作品,并指导学生改进不足的地方。

五、评判标准1.植物标本的制作质量:标本清晰、干燥完备、贴装整齐;2.植物标本的记录完备性:记录植物名称、采集地点、采集时间等基本信息;3.学生的合作与表现:分组合作、积极参与、团队协作;4.学生的表达能力:能够清晰地向他人介绍自己制作的植物标本,分享制作经验。

六、延伸活动1.植物标本展览:将学生制作的植物标本进行展览,邀请其他班级或家长前来参观;2.植物标本比赛:组织植物标本制作比赛,评选出最优秀的作品,并颁发奖品;3.植物标本交流会:邀请植物学专家或老师进行讲座,与学生分享植物标本制作的经验和技巧。

《植物标本制作》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植物标本制作》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植物标本制作》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泛黄的书页上,那些关于自然的记忆像被唤醒的老电影,开始在我脑海中流转。

制作植物标本,这个充满探索与发现的旅程,让我不禁想起那些年的热情与好奇。

现在,让我来分享一份《植物标本制作》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希望能点燃更多人对于自然的热爱。

一、活动背景与目的这次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了解植物的生长特点,掌握植物标本制作的基本方法,培养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同时增强环保意识。

二、活动时间与地点时间:2023年4月15日,为期一天。

地点:学校生物实验室。

三、活动准备1.准备植物材料:选择不同种类的植物,包括草本、木本、水生等,确保材料的新鲜度。

2.准备制作工具:剪刀、镊子、标本夹、吸水纸、标签、酒精等。

3.准备参考资料:植物分类学、植物生理学等相关书籍。

四、活动流程1.活动启动活动开始,由生物老师为学生介绍植物标本制作的意义,讲解植物分类的基本知识,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植物进行制作。

2.植物采集学生们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植物进行采集。

在采集过程中,要教会学生如何正确使用工具,保护植物,避免破坏生态环境。

3.制作标本采集完成后,学生们回到实验室,开始制作植物标本。

将植物洗净,用剪刀剪去多余的部分,然后用镊子将植物平整地摆放在吸水纸上。

用标本夹将吸水纸和植物一起固定,放入通风处晾干。

4.标本保存植物干燥后,将标本放入标本盒中,用酒精进行消毒,然后在标签上写上植物的名称、采集时间、地点等信息,贴在标本盒上。

5.成果展示制作完成后,学生们将标本展示在实验室的架子上,大家互相欣赏、交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五、活动成果1.学生们掌握植物标本制作的基本方法。

2.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

3.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4.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实践能力。

六、活动反馈活动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学生们的反馈意见,了解活动的效果,为今后的活动提供改进方向。

生物第二课堂活动《动植物标本制作》活动方案活动方案(修改)

生物第二课堂活动《动植物标本制作》活动方案活动方案(修改)

生物第二课堂活动《动植物标本制作》活动方案活动方案(修改)一、指导思想:开发学生个性潜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阔学生视野,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培养学科学、爱科学的精神及审美情趣。

二、活动目的任务:1、指导学生学会采集、制作当地常见的动植物标本。

2、在活动中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研究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活动内容:1、学会采集、制作当地常见的动植物标本。

2、师生合作将社会实践活动取得的成果进行展评,从而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丰富课余生活。

四、活动用具:采集动物标本的用具:旧报纸或草纸,刷子或纱布,标本夹或两块比台纸大一些的木板和书,吸水纸或棉絮,台纸,标签,胶水,胶带或缝衣针和线,毛笔,刀片,剪刀,玻璃纸,水彩等。

(材料用具自备)五、活动时间:1.班级活动:10月9日——11月9日;2.会合展评:11月9日。

班级活动竣事后,各班以活动小组为单位,通过评选,推荐不同类的动植物的标本展览。

由科代表搜集推荐的标本以班为单位在11月6日前交于生物实验室。

每小组上交2份不同类型的动植物标本,计入小组考核。

在作品上贴上填写好的标签纸(填好学名、中文名、采集地址、采集人、鉴定人、日期、编号等项,将填好的标本签贴在台纸的右下角;)。

六、活动组织:参与教师学生:八年级学生及生物任课教师七、活动地址:1.采集地址:校内或校外;2.参评地址:生物实验室8、纪律安全:构造活动的教师负责对学生进活动安全教诲,学生必需遵照安全划定,在校内、外采集标本时一定注意人身安全,对人类有安全威胁的生物,一律不准采集。

在校外采集标本必需由家长陪同采集。

九、活动步骤:1.动员阶段:任课教师组织宣传;2.标本采集阶段:各班以活动小组为单位组织采集标本,并做好活动过程的记载(最好是照片的形式)。

学校生物组组织各班小组长培训标本的制作方法。

3.成果展评阶段:⑴学生观看各班标本,并投票评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纸条贴压
(3)胶贴
贴标本签
填好科名、学名、中名、采集地点、采集人、鉴 定人、日期、编号等项 , 将填好的标本签贴在台 纸的右下角;
5.加盖衬纸 或封膜
表 标本签
植物标本签
采集号数
科定人
日期
加盖衬纸 或封膜
植物砂干标本的简易制作
先取细而匀的河沙,用水洗净并且晒干备用。然 后采集新鲜的植物标本。制作时,先根据标本大 小选择一合适的盒子,把植物立放在盒中,把事 先准备好的干燥细沙小心填满标本周围,填时注 意使标本保持自然状态,避免叶及花折叠。然后 把盒子放在火炉旁,保持70一80摄氏度。这样做 与在常温下干燥相比,一方面时间短;另一方面, 这样能基本保持植物自然生长的颜色,防止叶花 脱落 经过处理,小标本一天左右,大标本两三天 就可以干燥。
动物剥制标本的制作方法
动物剥制标本的制作主要适用于哺乳类和鸟类
常用药品 1.三氧化二砷(As2O3)也称砒霜,白色无嗅无 味粉末,剧毒,有防腐功能。 2.硫酸铝钾[K2SO4· Al2(SO4)3]也称明矾、 晶体,具有防腐、硝皮作用。 3.樟脑(C10H16O)具有防止虫柱标本作用。 4.硼酸(H3BO3)有防腐作用,但较差。 5.苯酚(C6H5OH)也称石炭酸、来苏水。消毒 防腐,防止残留肌肉变质。
选材:外形美观,完好的叶子。
(一般而言,菩提叶效果最佳,桂花叶次之、 马拉巴栗叶较不易)
调配氢氧化钠溶液:
先规定各组叶片数量,依比例( 1: 20 ) 调配氢氧化钠与水的份量。(注意:氢氧化钠固 体有很强的吸湿性,大家称量必须迅速,称完要 密封好。)
煮叶:
将叶子分开放入大烧杯中,倒入调配好之氢 氧化钠溶液,加热煮沸至半小时到40分钟,至叶 子全部变成褐色且叶肉有点脱落。 腐蚀的时候叶 柄露出液面。(注意:溶液不要超过烧杯体积的 二分之一,否则烧杯会炸裂)
染色:
请学生将干燥的叶脉取出,选择已调好不同色彩的 毛笔将叶脉进行染色,或进行绘画创作,然后再将叶脉 自然晾干或用吹风机吹干。美丽的叶脉书签就做好了。
參考作品
动物标本的制作 一.动物剥制标本的制作
二.液浸标本制作
三,虫蚀法骨骼标本的制作
四.“琥珀”标本的制作
“琥珀”标本的制作
制 作 方 法 如 下
标本清理后,应尽快进行制作,否则时间太久,有的 标本的花、叶容易变形,影响效果。
小心清洗污泥,去除枯叶。
蜡叶标本的制作
压制
洗干净后用报纸压干
换纸 开始时最好一天换纸2~3次,几天后再逐步 减少次数,7~10天就可压干;
固定标本
装贴在台纸上
(1) 线订 选好固定点
适于枝条粗硬的标本 , 固定时先
标本采集后,在制作前还必须经过清理,目的是除去 杂质,使要展示的特征更为突出。清理一是除去枯枝 烂叶,除去凋萎的花果,若叶子太密集,还应适当修 剪,但要留下一点叶柄,以示叶片着生情况;二是用 清水洗去泥沙杂质。此外,对蕨类植物根状茎上的鳞 片和毛茸,甘蔗表皮上的蜡质,慈姑等球茎上的鳞叶 等,应注意保护。

把买来的优质松香(用量的多少根据昆虫大小来决定, 一般 100 克左右就能做一块),放在烧杯内,加少量酒精 (它们的比例一般采用 10: 1 ),用酒精灯加热,不断地用 玻璃棒搅拌,直到松香熔化,含的酒精基本上蒸发就好了 .
然后,把要做标本的蝴蝶、甲壳虫、小植物放在 事先用硬纸折好的小纸盒内(先在折好的纸盒内 衬一层蜡纸)。纸盒折成象火柴盒芯子的形状。 再把熔化的松香慢慢倒入盒内。当松香凝结变硬 以后,撕去纸盒,用快刀小心地削去标本四周多 余部分,这是琥珀标本的毛坯,只有上面透明, 可以看清楚里面的小昆虫,其余的五面是毛糙、 不透明的,看不清里面的小昆虫,还必须经过酒 精洗涤,晾干,这样整块人造琥珀通身透明,小 昆虫象冬眠般地睡在里面,微细的结构都看得一 清二楚,好象一块真的昆虫琥珀一样。装在玻璃 盒内,标本就制成功了。

注:若标本在1、2方法中,出现膨胀或收缩现象, 则有3方法。
浸渍标本的保存
封口
标本经过整形后,置保存液中保存,应将瓶口密 封,目的是防止保存液挥发,以及标本发霉变质。 ⑴ 透明胶带纸法 ⑵ 石蜡法 ⑶ 松脂、蜂蜡、石蜡混合法(1:4:1)
叶脉书签
叶脉书签就是除去表皮和叶肉组织,而只由叶脉 做成。同学们可以把这种网状叶脉染成各种颜色, 画上各种图案,或系上丝带,即成漂亮的叶脉书 签了。
防腐剂的配制
1.砒霜防腐粉:主要用于爬行类、哺乳类。配制时砒霜、 明矾、樟脑按2∶7∶1研成粉末,混匀即可。 2.硼酸防腐粉:可代替砒霜防腐粉,但较砒霜防腐粉差,使 用较安全,用硼酸粉、明矾粉、樟脑粉按5∶3∶2混匀即可。
浸渍标本的制作

浸渍标本是将新鲜的植物材料,采用化学浸渍制成 的标本。这种标本能保持植物固有的形状和色泽, 适用于观察植物的形态和内部构造。
防腐性浸渍标本制作简单,常用的方法有:
⑴ 用5~10%福尔马林溶液直接浸渍; ⑵ 用60~70%酒精直接浸渍; ⑶ 70%酒精90ml+醋酸5ml+福尔马林5ml。
风干标本是将新鲜的植物材料置于空气流通的 地方,让它风吹日晒,自然干燥而成的标本。 有些制成腊叶标本时不易压干的,如向日葵花 盘、石蒜鳞茎、鳄梨等,一般都制成风干标本。
砂干标本主要是利用细砂使标本干燥。它是使标本中的水分通过细砂间隙蒸发。砂干 标本可以制成立体的,也可以制成压制标本。
标本的清理
动植物标本制作
树叶粘贴画
植物标本
植物标本按制作方法可分为 : 腊 叶标本、浸渍标本、风干标本、 砂干标本及叶脉标本等。
腊叶标本又称压制标本,通常是将新鲜的植 物材料用吸水纸压制使之干燥后装订在白色 硬纸上(这种纸称为台纸)制成的标本。
浸渍标本 是将新鲜的植物材料,采用化学浸 渍制成的标本。这种标本能保持植物固有的 形状和色泽,适用于观察植物的形态和内部 构造。
去叶肉:
1.将煮好叶片先夹出用水浸过,再平铺在平台之上,置于水 柱下增加冲力,以洗去叶肉的部份。 2.将煮好叶片先夹出用水浸过,放在铁盘上,用牙刷轻刷帮 助叶肉的分离。(菩提叶以水流冲过即可,其它二种则要轻 刷;担心叶脉破损必要时,可准备薄塑料片或垫板将叶脉揭 起)待叶片逐渐完成叶肉分离步骤时,将之置放通风处吸干 水份,一晚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