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SA的原理及其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
ELISA的原理与应用很详细

ELISA的原理与应用很详细ELISA(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的敏感、特异的免疫测定方法。
它基于酶标记抗原或抗体与待测分子发生特异性反应的原理,通过检测酶的活性来间接或直接测定待测的分子。
以下是对ELISA的原理及其应用进行详细介绍。
1.原理:-间接ELISA:将待测物(抗原或抗体)先与包被在酶标板表面的一定浓度的抗原或抗体结合。
然后,通过与待测物特异性结合的酶标记二抗或酶标记抗体,形成特异性免疫复合物。
最后,通过酶的底物添加产生酶的活性,测定酶标记物的活性,以间接检测待测物的存在量。
-竞争ELISA:将标准物与待测样品中的待测物竞争与固相抗体或抗原结合,对固相抗体或抗原进行夹心处理。
标准品与所测标本中的待测物竞争与固相抗体或抗原结合,生成夹心体,再加入特异性抗体来与夹心体结合,形成固有的标记酶活性,以检测待测物的浓度。
-直接ELISA:待测物直接与固相抗体或抗原特异性结合,通过酶标记的二抗直接与待测物结合。
最后,通过酶的底物添加,生成酶的活性,以直接检测待测物的浓度。
-间接竞争ELISA:与竞争ELISA类似,但在固定和分析步骤中均使用酶标记的抗体。
该方法适用于定量测定低浓度抗体的方法。
通过以上不同类型的ELISA实验,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实验目的,灵活地选择适合的实验方案。
2.应用:-临床诊断:ELISA广泛应用于疾病的早期筛查和诊断。
例如,血清ELISA检测抗体或抗原可以用于病毒感染(例如HIV、乙肝病毒、HPV等)的检测;抗体ELISA检测可以用于自身免疫疾病、肿瘤标记物等疾病的诊断。
-药物研发:ELISA技术在药物研发中用于药物的筛选、监测以及血药浓度的测定。
通过ELISA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和代谢产物的含量,进而评估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
-免疫学研究:ELISA技术用于研究免疫学的基本原理、细胞因子的分泌及一些特定免疫分子的定量检测。
酶联免疫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方法也正在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藻类和贝类毒素的检测。
细菌污染检测
• 目前利用ELSIA检测食品中的有害细菌数量有 许多种途径,其中通过制备单克隆抗体分析食品 中细菌的酶联免疫测定技术研究最多,检测结果 准确可靠。ELISA 法可用于检测食品中沙门氏菌、 军团菌、大肠杆菌、李斯特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 等致病微生物。另外,ELISA 在寄生虫的检测中 也有应用,如:猪弓形虫。
3.原理(以双抗体夹心法为例):
抗体
待测抗原
酶标抗体
显色
ELISA基本原理
(1)利用抗原与抗体的特异反应将待测 物与酶建立关联。 (2)通过酶与底物产生颜色反应,用于 定量测定。
ELISA测定中酶的作用
由于酶的催化效率很高,间接地放大了 免疫反应的结果,使测定具有极高的灵 敏度。
ELISA技术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近年来,ELISA因其操作程序的规范化、简单化 和检测的高灵敏性,在农药残留、动物违禁药物残 留、有害细菌、有机物污染、生物毒素、食品添加 剂和人畜共患疾病病原体的快速检测和分析等食品 安全性检测领域正逐步推广应用。
毒素检测
真菌毒素是真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有十几种对人类危害 较大,它们具有毒性强和污染频率高的特点。 目前利用合 成单克隆抗体的方式,几乎所有重要真菌毒素如伏马毒素、 赭曲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酮、展青霉素、 黄曲霉毒素(AFT)等的ELISA 检测方法均已建立。另外该
农药残留检测
酶联免疫测定已成为许多国际权威分析机构如AOAC分析
农药残留的首选方法。迄今为止,应用酶联免疫测定检测
食品中的残留农药主要为除草剂、杀虫剂和杀菌剂。例如
草甘膦的ELISA检出下限为0.07μg/mL,与色谱法测定的
ELISA的原理与应用解读

ELISA的原理与应用解读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一种常用于检测抗原或抗体的免疫学实验技术。
它使用酶标记的抗体或抗原与被测物相结合,并通过测量酶催化产生的颜色变化或荧光强度来定量检测目标物。
ELISA是一种灵敏、专一、经济且相对简单的实验方法,在许多领域中都得到广泛应用。
ELISA的原理是建立在免疫学原理的基础上。
ELISA通常通过将样品(如血清、细胞上清等)与涂有特定抗原或抗体的微孔板高度特异性地结合。
然后,通过给予酶标记的二抗或底物特异结合于该反应体系,并产生可定量测量的信号。
常见的ELISA有直接ELISA、间接ELISA、竞争ELISA和间接捕获ELISA。
直接ELISA是通过将标记有酶的一抗直接与靶抗原相结合来进行检测。
这种方法对目标抗原具有高度特异性,并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和检测限制。
间接ELISA则使用非标记的靶抗原与目标抗体相结合,然后再使用标记有酶的二抗与目标抗体结合。
该方法对目标抗体更加敏感,并可以用于定量抗体的浓度。
竞争ELISA利用标记抗原和未标记抗原竞争与抗体结合,从而定量样品中抗原或抗体的浓度。
间接捕获ELISA使用两个特异性抗体来捕获目标抗原,并通过标记有酶的第三抗体来定量检测。
这种方法对于检测低浓度的目标抗原非常敏感。
在生物医学研究中,ELISA被用于检测特定抗原或抗体的存在,并用于疾病诊断、疫苗开发、药物筛选和基因工程等领域。
例如,通过ELISA可以检测感染的病原体、肿瘤标志物、免疫球蛋白等。
ELISA还可以用于测定生物样品中特定蛋白质的浓度,如血清蛋白、细胞因子、激素等。
在临床诊断中,ELISA是常用的实验技术之一、利用ELISA可以检测并诊断多种疾病,如艾滋病、疟疾和癌症等。
这些检测通常基于特定抗体与疾病相关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例如,艾滋病的诊断可以通过检测患者血液中是否存在HIV抗体来进行。
此外,ELISA还被广泛用于食品安全检测、环境污染监测和生物技术产业中。
elisa竞争抑制法原理

elisa竞争抑制法原理Elisa竞争抑制法原理引言:ELISA(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化学分析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学、农业等领域。
ELISA的竞争抑制法是其中一种常用的ELISA变种,通过竞争反应的原理来检测目标物质的浓度或者活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ELISA竞争抑制法的原理及其应用。
一、ELISA竞争抑制法的基本原理ELISA竞争抑制法主要通过竞争作用来测定样品中目标物质的浓度或活性。
其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预处理:样品处理过程中,通常需要先将样品中的干扰物去除或稀释,以保证测定的准确性。
2. 固定抗原:将待测抗原固定在试验板上,通常使用吸附剂将抗原吸附在试验板表面。
3. 添加标记物:将标记物与待测样品中的抗原或抗体进行竞争结合。
标记物可以是酶、荧光物质等,常用的标记物包括酶标记物如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和碱性磷酸酶(AP)。
4. 清洗:通过多次洗涤去除未结合的物质,以减少背景信号的干扰。
5. 反应:加入底物使标记物发生可检测的反应,如酶标记物可与底物发生酶促反应,产生颜色或荧光。
6. 测定:测定标记物的信号强度,一般通过光谱仪、荧光仪等设备进行测量。
二、ELISA竞争抑制法的应用ELISA竞争抑制法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学、农业等领域,其主要应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药物筛选:通过竞争抑制法,可以筛选出对特定靶点具有较高亲和力的药物,用于药物研发和药效评价。
2. 生物标志物检测:通过ELISA竞争抑制法可以测定体液中特定生物标志物的浓度,从而判断疾病的程度、预测疾病的发展趋势,并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监测。
3. 免疫检测:ELISA竞争抑制法可以用于检测感染病原体的抗体或抗原,如检测HIV、乙肝病毒等。
4. 农业检测:ELISA竞争抑制法可以用于农业领域,检测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等有害物质,保护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
elisa的基本原理方法类型及应用

elisa的基本原理方法类型及应用ELISA(也称为ELISA或免疫酶标记应答,即可变光子诱导免疫应答)是一种常用的分析化学技术,它可用于检测抗原、抗体、激素等的存在或缺失。
它是一种实验室分析技术,用于检测有毒物质或辅助诊断和疾病监测,是各种基础实验室检测方法之一。
虽然ELISA技术最初用于定量测定血清抗体,但现在已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技术、农业、食品安全等领域。
ELISA的基本原理ELISA分析技术是基于抗原-抗体反应(Ag-Ab反应)的特异性反应原理,它可精确地测定抗原或抗体的存在量。
典型的ELISA实验包括设置反应体系、抗原配制、抗体添加、反应体系条件调整、抗体夹酶共价反应和检测反应等步骤。
首先,将抗原固定在玻璃板或微孔板的孔内,然后将抗体添加到试剂盒,使之与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接下来,将夹带酶标记的第二种抗体(通常使用可见光发射体)添加到反应体系中,使之与第一种抗体与抗原结合的复合物结合,这就形成了三聚体结构,从而使酶标记的第二抗体与抗原紧密结合。
最后,通过计量光度,计算夹带酶的特异性活性,从而得出抗原的浓度。
ELISA的方法类型根据抗体与抗原之间的结合特性,ELISA可分为4种不同类型: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EIA)、酶联免疫发射测定(ELISA-EIT)、夹带酶表面免疫吸附测定(ELISA-SEI)和夹带酶表面免疫发射测定(ELISA-SEIT)。
ELISA-EIA是一种特异性免疫分析方法,它利用免疫结合反应将抗体与抗原结合在一起,然后用酶类检测最终的反应产物的特异性活性,以评估抗原的浓度。
ELISA-EIT使用一种酶被特定的抗体夹带,然后将抗体与抗原结合在一起,形成三聚体结构,最后再使用特定酶去检测特定抗原的存在,从而判断抗原的浓度。
ELISA-SEI是一种特异性免疫分析方法,它使用特定抗体夹带特定抗原,当抗原存在时,特定抗体会与它结合在一起,这可以通过检测特定抗体的特异性活性来评估抗原的浓度。
试论ELISA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摘 要:随着当代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食品安全意识越来越强,食品安全检测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
为了提高食品检测的准确性、科学性与安全性,本文简要介绍了ELISA技术,同时探究了ELISA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关键词:ELISA技术;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应用食品安全问题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不但会影响国民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对国家整体经济发展亦有所制约,ELISA技术属于免疫分析检测法,具有可靠性高、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等优势,目前广泛应用于农药残留、食品添加剂、畜产品微生物与生物毒素等项目的检测中,该技术的应用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 ELISA技术概述ELISA技术,即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汉译为酶联免疫吸附技术。
ELISA是20世纪60年代在组织化学与免疫荧光相结合的基础上被开发出来的新技术,ELISA技术是现阶段发展最快、使用范围最广的酶免疫技术。
ELISA技术应用原理是把可溶性抗原或者抗体吸附到固相表面,同时保证抗原或者抗体的免疫活性,只有这样才能在化学反应后,仅通过固相洗涤,就能实现分离抗原或者抗体的目标,操作十分简便。
2 ELISA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分析2.1 应用于检测食品添加剂与违禁用剂使用ELISA技术检测包装食品添加剂是否违规的相关研究日益增加。
具体而言,应用ELISA技术检测食品用剂包括下述几方面,一是检测食品中是否添加了苏丹红1号,直接将苏丹红1号作用于抗原,链接桥选择Sudan-C3-OVA中的OVA,然后将OVA与HRP相连,形成Sudan-C3-OVA-HRP,然后将单抗作为基础运用ELISA技术能够直接检测出苏丹红1号是否存在;二是采用黄原胶抗体,结合ELISA技术检测黄原胶。
研究者通过对比检测多组烧烤酱与沙拉酱发现,黄原胶每组检测差异小于10%。
另外,在应用ELISA技术方面还研究了检测食品中罂粟碱的可能性,发现引进样品稀释法进行检测具有良好的效果。
酶联免疫吸附技术分析及其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酶联免疫吸附技术分析及其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摘要】食品安全关系重大,近年来食品安全检测技术迅速发展,其中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的发展最为迅速。
文章从食品安全现状入手分析食品安全检测的重要性,并对ELISA的原理和分类进行了简述,最后对该法在食品安全检测的各个方面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保障食品安全,促进社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酶联免疫吸附法;技术分析;食品安全;检测1.食品安全现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的要求不再局限于味道鲜美,营养合理,而是更多的关注食品安全。
当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与近几年来全球范围内的各类食品安全事故频发密不可分,诸如“瘦肉精事件”,“苏丹红事件”等向食品中添加违禁物质的报道屡见报端也刺激了人们敏感的神经,使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更加重视。
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身体健康、社会发展及经济发展,因此寻找一种能够快速准确的检测食品中违禁物质的方法很有必要。
酶联免疫吸附法因其成本较低,操作简单,灵敏度高,所需设备简单等优点越来越多的被用于食品安全检测。
因此,对酶联免疫吸附技术进行分析并对其在食品安全检测方面的应用情况进行总结,对推动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普及、保障食品安全,促进社会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
2.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简介2.1原理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是一种免疫学方法,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近年来快速发展,目前已被成功应用于食品中多种药物,生物毒素,病原微生物以及转基因食品的检测。
它是一种以抗原和抗体之间的特异性反应为基础,借助于酶的高效性实现快速准确测定特定物质的方法。
随着近些年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发展成熟及ELISA试剂盒的商品化,该技术在食品安全方面的应用更加广泛。
它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具有免疫活性的抗原或抗体与某种固相载体结合,检测时加入受检样品(含抗体或抗原)和特异性酶标记的抗原或抗体进行反应形成复合物,反应终止时被结合的酶标抗原或抗体的量与样品中待测抗原或抗体的量有一定的比例,之后洗涤除去其他物质,再向其中加入酶所催化反应的底物,底物经酶的催化形成有色产物,通过对该有色产物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即可对该物质进行定性或定量,从而达到检测食品中某种物质的目的。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针 对 上 述 问 题, 可 以 从 以 下 几 个 方面进行有效改善。首先是改变制备 抗体的方法,结合待测物实际特性, 合理利用各种学科知识,融合立体化 学、计算机模拟和组合化学等方法, 建立科学的评价模型,提高筛选工作 的准确性和筛选效率。其次,提升克 隆抗体亲和性,分析多种检测对象。 在合成抗原时,可以通过控制条件, 将所有合成抗原体共同针对同一种类 型抗体,能够在一次实验中检验出多 种物质,避免出现假阳性与交叉反应 等问题。在实际检测中,为了避免发 生假阳性等问题,可以将一些明胶类 物质和牛血清蛋白添加到包被液当中, 同时提前将吐温 -20 添加到洗涤液内, 能够有效预防检测中因为非特异性吸 附造成的不良影响,提升检测灵敏度。
2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具体应 用问题和解决措施
2.1 酶联免疫吸附检测的主要问题
ELISA 检测的方法拥有较高的灵敏
度,无需进行反复处理,此外还拥有 检测成本低、操作便捷、特异性强等 特点,因此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检测 当中。但是因为技术方面的限制,在 检测过程中还存在一定问题,比如制 备抗体困难,在选择试剂的过程中拥 有较高的要求,不能对多种物质进行 同时检测,对化学性质不稳以及低分 子量物质进行分析时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对物质结构检测过程中容易出现交 叉反应等。 2.2 解决对策
Technology 科技 分析与检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LISA的原理及其在食品
行业中的应用
ELISA的原理及其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
一 ELISA的基本原理有三条:
(1)抗原或抗体能以物理性地吸附于固相载体表面,可能是蛋白和
聚苯乙烯表面间的疏水性部分相互吸附,并保持其免疫学活性;
(2)抗原或抗体可通过共价键与酶连接形成酶结合物,而此种酶
结合物仍能保持其免疫学和酶学活性;
(3)酶结合物与相应抗原或抗体结合后,可根据加入底物的颜色反
应来判定是否有免疫反应的存在,而且颜色反应的深浅是与标本中相
应抗原或抗体的量成正比例的,因此,可以按底物显色的程度显示试
验结果。
二 ELISA常用的四种方法
1.直接法测定抗原
将抗原吸附在载体表面;
加酶标抗体,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加底物。底物的降解量=抗原量。
2.间接法测定抗体
将抗原吸附于固相载体表面;
加抗体, 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加酶标抗体;
加底物。 测定底物的降解量=抗体量。
3.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抗原
将抗原免疫第一种动物获得的抗体吸附于固相表面;
加抗原,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加抗原免疫第二种动物获得的抗体,形成抗体抗原抗体复合物;
加酶标抗抗体(第二种动物抗体的抗体);
加底物。底物的降解量=抗原量。
4. 竞争法测定抗原
将抗体吸附在固相载体表面;
(1) 加入酶标抗原;
(2),(3)加入酶标抗原和待测抗原;
加底物。对照孔与样品孔底物降解量的差=未知抗原量。
三
ELISA技术在食品安全性检测中的应用现状
1 食品中生物毒素检测
真菌毒素是真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其中的一些对人类的危害
较大,它们一般同时具有毒性强和污染频率高的特点,其中毒性最大,
致癌能力最强的是黄曲霉毒素(af),afbl具有强致癌性和强免疫抑
制性。即使在含量极低是仍具有很大的毒性。自1977年抗黄曲霉素
b1的单克隆问世以来,几乎所有重要真菌毒素(如黄曲霉毒素,伏
马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酮,展青霉素等)的elisa
检查方法均已建立。在对黄曲霉素B1的检测中,其检测AFT B1的线
性范围0.25~5.0ng/ml,灵敏度为12.5 Pg,整个测定过程仅为4h。
另外该方法也正在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藻类和贝类毒素的检测。2农
2 药残留检测
ELISA已成为许多国际权威分析机构(如AOAC)分析农药残留的
首选方法。迄今为止,应用ELISA检测食品中的残留农药主要为除草
剂、杀虫剂和杀菌剂。草甘膦的ELISA 检出下限为0.07μg/ml。其
它残留农药(Metolsulan, Fluroxypyr,Triclopyr 和Benalaxyl等)的检测
结果均与色谱法测定的结果一致。从目前来看,尽管ELISA检测限度
还不能完全达到国外发达国家技术法规和限量标准的要求,而且抗体
制备不易和不能同时完成多种农药残留检测等缺点,但是由于该技术
具有样本前处理简单,纯化步骤少,大量样本分析时间短,适合于做
成试剂盒现场筛选等优点,使其可在蔬菜产区、蔬菜批发市场和海关
配备,工商人员可随身携带或建立固定的农药残留速测点,随时把残
毒超标的蔬菜、水果杜绝在食用之前。
3 细菌污染检测
食品中的有害细菌数量达到一定数目,食用后会引起各种疾病。
为了有效地控制其传播,就必须有快速和可靠的检测方法。目前有许
多种方法,其中通过制备单克隆抗体分析食品中细菌的ELISA技术研
究最多,检测结果准确可靠。例如对沙门氏菌[13]最低检测量可达
500CFU/g,仅需22h,比常规方法缩短了3~4d,与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无交叉反应。此外以ELISA技术为基础的全自动沙门氏菌检
测系统,实现了整个过程的自动化,全程耗时仅为45min。其原理是
将捕捉抗体包被到凹形金属片的内面,可以从前增菌液中吸附被检的
沙门氏菌,对于该系统来说,需要做的只是加样。
4 肉类品质检测
ELISA在肉类食品品质检测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加热终温判定分析
和掺入异种肉的检测两个方面。肠道疾病的爆发和动物性食品有很大
关系,而肉食品加热煮制不当是引起该疾病爆发的一个主要原因。在
加热过程中一些成分的含量会降低,而一些产物的浓度会提高。当用
蛋白质做指示剂时,可制备抗体,这种抗体对单一蛋白质的天然状态
或变性状态均具有专一性,这样它就可以指示蛋白质在加热过程中变
化。因而ELISA作为商业上快速判定分析肉品终温的一种方法。目前
用的最多的是对乳酸脱氢酶(LDH)的免疫检测。其次是对掺入异种肉
的检测,利用多克隆抗体对血清白蛋白的ELISA 法,对鲜肉进行掺
假检测。几种以单克隆抗体为基础的ELISA反应已得到应用。
5 转基因产品的检测
基因技术发展迅速,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CMOs)的安全问题存
在争议,许多WTO成员对转基因农产品的进口做了一些限制,检验
CMOs的方法,出来聚合酶连锁反应外,ELISA方法也比较常用,能满
足检验检疫部门快速,准确的工作要求。
6 重金属污染检测
金属硫蛋白遍存于自然界,细菌、植物、动物以及人类机体中,
是一类对重金属离子有很强亲和力含丰富的半胱氨酸(约1/3),不含
芳香族氨酸和组氨基酸的低分子量蛋白质。金属硫蛋白含有大量的巯
基(-SH),能与Hg、Cd、Cu、Ag等重金属离子结合掩蔽金属的毒性,
对细胞内的金属离子有重要的解毒作用。生物细胞,在环境受重金属
污染(Cu、Hg、Cd、Pb、Zn与金属离子)的情况下,可被诱导合成出
大量的金属硫蛋白,且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是一项对金属污染具特
异性的指标。
四 ELISA快速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前景
目前用于食品安全性检测的方法有很多[14~17],多为ELISA检
测技术(ELISA检测技术对试剂的选择性高,很难同时分析多种成分;
对结构类似的化合物有一定程度的交叉反应;分析低分子量或不稳定
的化合物有一定的困难等缺陷)、微生物学方法(Microbial assay:
很难筛选到对同类抗生素的不同药敏性的特异菌株,且只能定性不能
准确定量,易受其他抗菌药物的影响)、薄层色谱法(TLC:必须进行
较为复杂的样品预处理和抽提,不能定量,灵敏度低)、气相色谱法
和高效液相色谱法(GC&HPLC:需复杂的样品预处理,设备昂贵、检测
费用高,难以推广使用)、PCR技术和核酸探针技术(在实验过程中易
受到污染)等。这些方法虽各有其缺点和局限性,相比之下,在实际
应用中只有ELISA检测技术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同时满足食品安全性
监测课题中所要求的上述五个必要条件。所以说,在食品卫生监测领
域中ELISA检测技术泛必将成为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和深入研
究的食品快速检测与分析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