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课文海伦凯勒的教案
《海伦凯勒》教案(通用

《海伦凯勒》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海伦凯勒》教材的第三章“逆境中的光芒”,详细内容主要围绕海伦凯勒的生平事迹、成就以及她所传递的正能量展开。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海伦凯勒如何在逆境中成长,成为一位杰出的作家、演讲家,以及她为残疾人事业作出的贡献。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海伦凯勒的生平事迹、成就以及她所传递的正能量。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海伦凯勒的敬佩之情,培养学生面对困难、勇敢向前的精神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海伦凯勒如何在逆境中成长,以及她所传递的正能量。
教学重点:海伦凯勒的生平事迹、成就以及她的精神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PPT展示海伦凯勒的图片,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位伟大的女性是谁吗?她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新课(1)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海伦凯勒的生平事迹、成就以及她的精神品质。
(3)例题讲解:选取教材中的典型案例,详细讲解海伦凯勒如何在逆境中成长,以及她所传递的正能量。
3.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板书《海伦凯勒》2. 主要内容:生平事迹成就精神品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简述海伦凯勒的生平事迹。
(2)谈谈你对海伦凯勒精神品质的理解。
2. 答案:(1)海伦凯勒在19个月时因病失去听力和视力,但在安妮·沙利文老师的帮助下,学会了交流,成为一位杰出的作家、演讲家。
她致力于为残疾人事业发声,成立基金会,帮助更多残疾人。
(2)海伦凯勒的精神品质主要体现在勇敢面对困难、积极进取、关爱他人、传递正能量等方面。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查阅相关资料,深入了解海伦凯勒的事迹,以及她在其他领域的贡献。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海伦凯勒-教学教案

海伦凯勒-教学教案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体验感受、对话沟通,感受海伦。
凯勒非凡的毅力,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同时也能从海伦的经受中,感受到学问的力气,精神的力气。
课文解读:文章介绍了海伦。
凯勒小时因病双目失明、双耳失聪,在家庭老师萨利文老师的挂念下走进了学问的大门。
学问给了她生活的士气与力气,使她享受到无声黑暗世界中独有的美:她在想象中感受世界,用触觉学会了说话……她用自己的一生,告知全部的奋斗的力气以及生命的奇特。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听说活动:人能走多远,不要问双腿而要问志向;人能攀多高,不要问双手而要问毅力。
我们要为自己树立起高远的目标,不仅是为了争取一种荣耀,更为了追求一种境界。
不管目标实现与否,人生都会由于这一路风雨跋涉变得丰富而充实。
〔听力内容〕谈话导入:十九世纪,有一位平凡而又宏大的女性,让世界都为之震惊。
她志存高远,坚忍不拔,她用自己奋斗的一生,告知世人生命的价值,人生的意义。
她的名字就是——海伦。
凯勒。
自读课文,了解大意1、同学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其次遍默读扫瞄,感知大意。
检查自学状况1、出示词语,指名读,正音。
双目失明双耳失聪有声有色隔绝急躁脾气猛然醒悟前所未有不分昼夜吮吸甘霖如饥似渴翻开眼界林中闲逛湖上泛舟纷纷扬扬触觉夜以继日倾注不屈不挠2、依据词语的提示,联系复述课文。
3、指名复述,师生评议。
布置作业1、抄写出示词语两遍。
2、查找有关海伦。
凯勒的资料。
其次课时沟通资料,丰富人物形象请同学自由沟通收集到的有关海伦的资料,让同学通过资料的沟通,加深对海伦这个人物的印象,为更好理解课文中的人物的形象作好铺垫。
体验感受1、老师请几位同学,给他们蒙上眼睛,塞住耳朵,让后让他们回座位。
2、等他们座位后,帮他们恢复正常,请他们谈谈自己双耳失聪、双目失明一刻的感受。
3、依据同学的感受,老师总结,引入新课,特殊理解“隔绝〞、“黑暗〞、“安静〞、“急躁〞4、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
《海伦凯勒》教案

《海伦凯勒》教案第一章:简介海伦凯勒教学目标:1. 了解海伦凯勒的生平背景。
2. 理解海伦凯勒面对困境时的勇敢和坚韧。
教学内容:1. 介绍海伦凯勒的生平,包括她的出生、失明和失聪的经历。
2. 分析海伦凯勒面对困境时的积极态度和勇气。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图片和文字介绍海伦凯勒的生平背景。
2. 学生听教师讲述海伦凯勒的故事,并回答相关问题。
作业:1. 学生通过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关于海伦凯勒的信息。
第二章:海伦凯勒的教育教学目标:1. 了解海伦凯勒的教育背景和她与老师安妮·沙利文的相处。
2. 理解海伦凯勒在学习中的坚持和进步。
教学内容:1. 介绍海伦凯勒的教育背景,包括她的老师和学习方法。
2. 分析海伦凯勒在学习中的坚持和进步。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图片和文字介绍海伦凯勒的教育背景。
2. 学生听教师讲述海伦凯勒与老师安妮·沙利文的相处,并回答相关问题。
作业:1. 学生通过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关于海伦凯勒的教育背景。
第三章:海伦凯勒的影响教学目标:1. 了解海伦凯勒对她所处时代的影响。
2. 理解海伦凯勒对社会平等和残疾人权益的贡献。
教学内容:1. 介绍海伦凯勒对她所处时代的影响,包括她对教育和社会变革的贡献。
2. 分析海伦凯勒对社会平等和残疾人权益的贡献。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图片和文字介绍海伦凯勒的影响。
2. 学生听教师讲述海伦凯勒对社会平等和残疾人权益的贡献,并回答相关问题。
作业:1. 学生通过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关于海伦凯勒的影响。
第四章:海伦凯勒的作品教学目标:1. 了解海伦凯勒的作品和她通过作品传达的信息。
2. 理解海伦凯勒的作品对社会的启示和影响。
教学内容:1. 介绍海伦凯勒的作品,包括《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
2. 分析海伦凯勒的作品中传达的信息和对社会的启示。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图片和文字介绍海伦凯勒的作品。
2. 学生听教师讲述海伦凯勒的作品中传达的信息,并回答相关问题。
海伦·凯勒语文教案设计

海伦·凯勒语文教案设计第一章:了解海伦·凯勒生平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海伦·凯勒的生平背景,包括她如何成为聋盲人,以及她的成长过程。
2. 培养学生对海伦·凯勒的同情心和理解力。
教学内容:1. 介绍海伦·凯勒的生平,包括她因病失去听力和视力,以及她的童年生活。
2. 分析海伦·凯勒面对困境时的勇气和坚持,以及她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态度。
教学活动:1. 让学生观看关于海伦·凯勒的纪录片或电影,了解她的生平。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海伦·凯勒的感受和理解。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海伦·凯勒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写一篇关于海伦·凯勒的作文,表达对她的感受和思考。
第二章:学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选段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选段,理解海伦·凯勒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1. 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选段,理解海伦·凯勒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2. 分析选段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活动:1. 学生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选段,理解其中的主题和情感。
2.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海伦·凯勒的角色,体会她的内心世界。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反应,了解他们对选段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写一篇关于选段的读书笔记,表达对选段的主题和情感的思考。
第三章:探讨海伦·凯勒的教育理念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海伦·凯勒的教育理念,以及她对教育的看法和态度。
2. 培养学生对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
教学内容:1. 介绍海伦·凯勒的教育理念,包括她对教育的看法和态度。
2. 分析海伦·凯勒的教育理念对当代教育的启示和影响。
教学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海伦·凯勒教育理念的理解和看法。
《海伦凯勒》教学教案

《海伦凯勒》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海伦凯勒的生活背景和成长经历,体会她面对困境的勇敢和坚持。
2. 通过学习海伦凯勒的故事,培养学生积极面对挫折、克服困难的精神。
3. 引导学生感受海伦凯勒与沙莉文老师之间的深厚感情,学会感恩和珍惜身边的人。
4.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阅读:让学生阅读关于海伦凯勒的课文,了解她的生活经历和成长故事。
2. 词汇学习:课文中出现的重点词汇,如:impossible、determination、inspiration等。
3. 句型练习:运用课文中的句型,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练习。
4. 讨论与思考:分组讨论海伦凯勒的故事,引导学生从中获得启示,学会面对困难。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海伦凯勒的生活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文阅读: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海伦凯勒的成长经历。
3. 词汇学习: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让学生通过例句理解并掌握词汇。
4. 句型练习:利用课文中的句型,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练习。
5. 讨论与思考:分组讨论海伦凯勒的故事,引导学生从中获得启示。
四、教学评价:2. 口语表达:在课堂上,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句型进行口语表达,评估他们的口语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关注他们的思考过程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提供关于海伦凯勒的课文,方便学生阅读和理解。
2. 词汇卡片:制作词汇卡片,帮助学生记忆和巩固重点词汇。
3. 讨论问题:准备与海伦凯勒故事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在讨论中思考和表达。
六、教学扩展活动:1. 观看相关影片:组织学生观看关于海伦凯勒的纪录片或电影,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海伦凯勒的生活和成就。
2. 参观展览:如果有机会,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有关海伦凯勒的展览,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她的生平和贡献。
七、教学反思:在课程结束后,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以及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课文《海伦凯勒》教案范文

课文《海伦凯勒》教案范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第八册《海伦凯勒》。
教学内容包括:第一课时,学习课文第13自然段,了解海伦凯勒的生平事迹,感受她的不屈精神;第二课时,学习课文第46自然段,深入理解海伦凯勒如何在导师的帮助下,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取得成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新词,了解海伦凯勒的生平事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运用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海伦凯勒不屈不挠、积极进取的精神品质,激发学生对人生、理想的思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学习课文内容,了解海伦凯勒的生平事迹,感受她的不屈精神。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海伦凯勒的精神品质,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思考和感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海伦凯勒,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生分享自己课前搜集到的关于海伦凯勒的资料,为学习课文内容做铺垫。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学生勾画出生字新词,查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生字新词,帮助学生理解。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学习海伦凯勒的生平事迹。
4. 例题讲解(1)教师选取课文中的重点句子进行讲解,分析句子结构、修辞手法等。
(2)学生模仿例题,进行句子仿写。
5. 随堂练习(1)学生朗读课文,体会海伦凯勒的不屈精神。
(2)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新词。
2. 根据课堂所学,以“我心中的海伦凯勒”为题,写一篇作文。
3. 查找关于海伦凯勒的其他资料,深入了解她的生平事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课堂教学,针对学生的表现,调整教学策略。
课文《海伦凯勒》教案范文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海伦·凯勒的成长经历,感受她身残志坚的精神品质。
2. 通过学习课文,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及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面对困难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1.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 学习海伦·凯勒身残志坚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
三、教学难点:1. 体会课文中所描绘的情感,理解海伦·凯勒面对困境的勇气和毅力。
2. 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法,进行写作练习。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海伦凯勒》全文。
2. 相关资料,了解海伦·凯勒的生平和事迹。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教师简要介绍海伦·凯勒的生平和事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b. 学生齐读课文题目《海伦凯勒》。
2. 自主学习:a. 学生自读课文,遇到生字词自行查找字典,理解课文内容。
b. 学生分享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法。
3. 课堂讲解:a. 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重点句子和段落。
b. 分析海伦·凯勒身残志坚的精神品质,引导学生学习她的优点。
4. 情感体验:a.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课文中所描绘的情感,感受海伦·凯勒面对困境的勇气和毅力。
b.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5. 实践拓展:a. 学生进行口语表达练习,讲述海伦·凯勒的故事。
b. 教师布置写作任务,以海伦·凯勒为题材,写一篇心得体会。
6. 课堂小结:a.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海伦·凯勒的精神品质。
b. 学生齐读课文,加深对海伦·凯勒的印象。
7. 课后作业:a.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b. 收集有关海伦·凯勒的资料,了解她的更多信息。
c. 准备下一节课的课堂分享。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后分享,评价学生在课文理解、情感体验和写作方面的进步。
2. 关注学生在口语表达和写作中的创新能力和思维品质。
海伦凯勒教案7篇

海伦凯勒教案7篇教师在教案中融入互动环节,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有关注学生当前学习状态而设计的教案,才能为他们提供适时的支持和指导,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海伦凯勒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海伦凯勒教案篇1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下列加粗的字的读音:迹象凝聚遗憾搀扶筑巢无垠预兆骚动和蔼覆盖绚丽毛坯2.掌握下列词语的解释:迹象凝聚遗憾预兆启蒙无垠琢磨温存二、能力目标训练从课文中准确获取信息并进行概括的能力,能够基本把握文章的大致意思和结构,语文教案-我的老师(海伦凯勒)。
三、情感目标借海伦凯勒的慧眼来学习观察世界的方法,并体会海伦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教学建议一、主题思想本文通过记叙莎利文老师教育我的几件事,高度赞扬了莎利文独特的教育方法和老师强烈的爱心,表达了作者对莎利文老师感激、敬爱之情。
二、思路结构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安排材料,叙事条理清晰,同时表达老师对自己的教导由浅入深,逐步提高。
全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写莎利文老师到来之前我的心情。
(我记得在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
向我提示了一切。
)第二部分写老师对我的教育情况。
(第二天早晨。
都是紧紧地连接在一起的)本部分又可分为以下几个层次:(一)莎利文老师和我的初步接触,本段初步写莎利文教师的教育能力。
(第二天早晨。
我热切地盼望着新的一天的来临)(二)莎利文老师和我的日常生活,本段通过写莎利文老师和我的日常生活而体现莎利文老师教育的高超本领。
(春天到了。
我热切希望运用学到的东西)(三)莎利文老师的特殊教育,本段通过具体整体进一步对莎利文老师的教育艺术加以赞扬。
(我记得有一天早晨。
我感到我的心跟我看不见的东西,跟别人的心,都是紧紧地连接在一起的)第三部分写我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我是通过生活本身开始我的学习生涯的。
她总是设法使我生活得充实、美满和有价值)三、从三个层面体会感情1.在认识莎利文老师前,作者是凭什么去接触世界的?2.在认识莎利文老师后,世界在她的心目中和原来有什么不同?3.在她认识世界的过程中,谁为她铺平了一条道路?作者对莎利文老师的感情是什么?四、自读中要特别重视品读1.逐句、逐行、逐段,乃至进行全文品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六年级语文课文海伦凯勒的教案
3、海伦凯勒
一、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结合课文理解她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喜悦,感到生命有了新的开始,知识打开了海伦的眼界,增强了汉伦生活的勇气和信心等句子的含义。
1、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理解她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喜悦,感到生命有了新的开始,知识打开了海伦的眼界,增强了汉伦生活的勇气和信心等句子的含义。
三、教学难点:
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精神,学习海伦,做个生活中的强者。
一、教学时间:
三课时
二、分课时设计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学习生字词,理解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写了什么事,初步感知海伦的精神。
3、在老师的提示下给文章分段。
二、教具准备:
小黑板。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指名讲一讲张海迪大姐姐的故事。
2、指名讲一讲周婷婷的故事。
3、这两个人有什么共同之处?
4、今天,我们来学习以为外国大姐姐的故事,她就是海伦凯勒。
5、简介海伦凯勒:美国女学者。
一岁半时,因为生病,成了一个聋哑人。
在家庭教师的热情关怀下,她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学习数学、自然、法语、德语,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哈福大学女子学院。
她一生中完成了14部著作,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
人福利和教育事业,赢得了世界的赞扬。
二、初读课文。
1、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通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1)读音:
zaozaoshunlinyahounao
躁燥吮霖哑喉挠
(2)指名读课后词语。
(1)指名分段读课文,是否读得正确、通顺。
(2)默读全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你有哪些不懂得词语?
(课文主要写了海伦在老师的指导下摸盲文,拼写单词,艰苦地训练自己的说话能力)
三、理解课文脉络:
1、小声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可以分为哪几部分,每个部分讲的
是什么?
2、分小组讨论。
3、提示:生病奋斗奉献
4、讨论分段:
第一段(1)海伦在一岁半时,一长大病给她带来了灾难。
第二段(2-5)在沙利文老师的热情鼓励和精心指导下,海伦学习了盲文,拼写单词。
第三段(6-7)海伦经过艰苦的努力,使自己的说话能力和一般人没有什么两样。
第四段(8)海伦大学毕业后,决心向自己的老师一样,为更多和自己一样不幸的人服务。
4、分段读课文,要求读通顺。
四、作业设计:
1、抄写生字词。
2、朗读课文。
3、找出你认为意义深刻的句子,抄写下来,并想一想意思。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1、学习课文的一、二两段,体会海伦对生活、对知识的热爱。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二、教具准备:
小黑板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不屈不挠如饥似渴干燥暴躁吮吸
2、课文主要写了海伦的哪些事情?
二、学习第一段。
1、自读第一段,想一想,这段告诉我们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2、同桌交流。
3、集体评议。
理解词语:双目失明双耳失聪隔绝倾诉
体会句子:天哪,谁能想到,当时,她一个一岁半的娃娃呀!
她面对的是她不能也不能
4、从这两句话中,你看出什么?朗读,体会出海伦痛苦和悲哀。
5、假如是你,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6、海伦是怎样面对的?
三、学习课文第二段。
1、就在这时,沙利文老师来到海伦的身边,她是怎么做的?海伦又是怎么做的?默读第二段,划出有关的句子。
2、分小组讨论。
3、集体交流。
(1)沙利文老师开始是怎么叫海伦摸盲文的?后来呢?
理解句子:沙利文老师把海伦的一只手拼写了水这个单词。
(老师用耐心,用智慧启发海伦用触觉去学习知识)
沙利文老师心疼地用布
(老师倾注了更多的爱)
读句子,读初老师对海伦的期待、鼓励、爱护。
(2)海伦开始是怎样表现的?
理解:她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喜悦,感到生命有了新的开始
(海伦第一次与外界的信息公路沟通时独特的心理感受,这种感受令她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喜悦,重新燃起了生命之火,是老师的爱给了她巨大的力量和信心)
(3)海伦接着是怎么做的?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理解句子:学会了学会了
像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露。
从上面的句子你体会到什么?
(海伦坚韧不拔的学习精神)
反复朗读,体会海伦在学习过程中所经手的常人难以想象的磨练和顽强的毅力。
(4)知识打开了海伦的眼界,增强了汉伦生活的勇气和信心,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出来?
朗读第五节,体会海伦心中美丽的世界和她对生活的无比热爱。
四、有感情地朗读2-5节,进一步体会老师对海伦的爱和海伦对知识的渴求。
二、作业设计:
1、抄写词语。
2、造句。
3、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课时目标:
1、进一步体会海伦学习的刻苦,学习海伦不屈不挠的精神。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具准备:
小黑板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用喜悦、如饥似渴造句。
2、回忆一下,海伦是怎样学习盲文的?
3、那么海伦是怎样学习说话的?
二、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第三段,思考:萨勒老师是怎样教海伦说话的?
海伦是怎样练习的?
2、同桌互相讨论。
3、汇报。
4、理解:让海伦摸清,体会海伦是怎样说话的?
夜以继日反复练习,练习,练习
(海伦学习说话非常艰辛,但她不怕,拼命学习)
你们能把海伦这种努力的精神读出来吗?指导朗读。
读说再朗读
着重指导:
她的说话能力也和一般人没什么两样了(读出惊喜的语调)爸爸,妈妈,我回来了(读出兴奋的语调)
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
三、学习第四段。
齐读第四段,想一想海伦为什么会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
(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为他人服务的精神)
理解:倾注、不屈不挠
四、回顾全文,朗读体会。
1、自读全文,说说海伦的哪些做法最令你感动?问什么?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2、你想学海伦的什么?
五、作业设计:
1、引号有哪些用法?讨论课后习题。
2、把这个感人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3、推荐读物《假如只有三天光明》,进一步体会海伦对生活的热爱。
板书设计:
4、海伦凯勒
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生病失聪失明
奋斗复聪复明
奉献永生留名
教学反思:
习作1漫话寒假生活
一、教学要求:
1、阅读例文,弄清例文写的是什么,反映了什么。
2、借鉴例文的写法,写自己的寒假生活。
3、注意写出寒假生活的情趣。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把丰富多彩的寒假生活表达出来。
三、教学难点:
表现寒假生活的丰富和情趣。
四、教具准备:
学生反映寒假生活的照片。
三、教学设计
一、导入谈话:
1、简要说说春节的由来。
2、描述一下城乡人们过春节的情景。
二、板书习作题目:漫画寒假生活。
三、审题
1、看了习作题目,有什么问题没有?
引导学生弄清:
什么是寒假生活?(含家里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
什么是漫话?(不拘形式,随便谈)
2、小结:漫话寒假生活,就是要挟我们在寒假里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只要你感兴趣的,觉得有意思的,都可以写。
四、阅读例文。
1、教师谈话,书上有一篇一位同学写的《漫话寒假生活》,仔细读一读,边读边想,这位同学说了什么?
2、读后讨论,这篇《漫话寒假生活》说了什么?你觉得哪些内容有情趣?怎么有趣?
3、让学生再读一遍例文。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做以下板书:
春节联欢会的节目有意思
阅读书报的收获有收获
讲什么的都有不嫌烦
4、小结:这些内容都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这就是漫话。
五、组织寒假生活漫话会
可以指定一名同学作为主持人,让学生畅所欲言。
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展示自己带来的照片。
六、指导学生选择材料
让学生简要地说一说自己准备写什么。
讨论:哪些内容可以写进本次习作,哪些内容不可一?为什么?
四、学生练习写作,教师个别指导。
五、指名读写作,评改
六、作业设计:
完成写作内容,并能够修改自己的作文。
板书设计:
春节联欢会的节目有意思
阅读书报的收获有收获
讲什么的都有不嫌烦
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这就是漫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