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语文考前应试指导

最新高考语文考前应试指导
最新高考语文考前应试指导

高考语文考前应试指导

一、应考心态

考场如战场,面对即将到来的高考,事实是,无论你是否做好了战争的准备,都必须走上战场,去迎击敌人。因此,一切焦虑、恐惧和紧张情绪既是正常的,也是完全不必要的。

考场上保持心态平稳的关键是,不要奢求自己每一道题都会。尽己所能,将所有能够做的题做对就行了。自己不会做的题,别人也不一定就能做对,考场上不妨多给自己一些宽慰,错一两道题其实无所谓,但绝不能因此而患得患失、急躁不安。

1.总体而言,保持冷静、平和、自信的良好心态,是取得语文高考成功的关键

2.高考考场最忌讳的几种心态

(1)偏急心态: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要忙而不慌,看清题目、严格审题是关键。(2)烦躁心态:碰到难题是在所难免的,不要着急一时,先做好标号搁一搁,等到头脑清醒了再做定会柳暗花明。

3)固执心态:大小分我们都要,但有时不要为一点小分而丢掉了大分。小分难拣之时先不拣,先拣了大分再说;就算是大分,难拣的时候也要先搁下,毕竟还有更多的大分。(4)懊丧心态:久攻不下不得不放弃之时不要懊恼,不要过多纠缠,要学会宽慰自己:“此时做不出来,待会换个角度一定行”“我都头疼的问题,别人更困难”“题目简单,150分也不算高,题目难,90分也是高分”。

(5)冲动心态:灵感突至,难题获解,千万不要得意忘形,务必冷静稳健,只有细心作答,方可笑到最后。

总而言之,聪明的考生一定是善于自我调节的考生,因为高考不仅仅是知识的检测,更是应试心理和应试能力的考验。作为高考考生,想要不紧张、不焦躁是不可能的,关键是自己如何把握自己,如何克服各种不利于高考应考的情绪。

3.几个心理问题

(1)临进考场前,不要与同学扎堆,建议独自静处,以免紧张情绪相互感染。

(2)进入考场,可首先调整自己的桌凳,然后摆放好准考证和文具,用这些行动分散注意力、舒缓紧张情绪。拿到草稿纸,可以先写下一些鼓励、提醒自己的话,在醒目位置做一个答题备忘栏,用于填写自己第一遍未作答的题号或不确定的答案。

(3)拿到考卷后,考生应先在规定的地方填写好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对全卷作出整体把握,对全卷各部分的难易程度和所需时间作大致匡算。这时,切忌把注意力集中在生题难题上,否则会越看越紧张,越看越没信心。

(4)语文试题从表述上看,没有看不懂的,也很少是自己根本就不会做的。因此,答题的时候,一定要保持清晰、冷静的头脑,严格审查题目要求,因为绝大多数失误都源自对题目的观察和理解不到位。

二、答题策略

1.先易后难,稳扎稳打

答题时,应坚持先易后难,稳扎稳打的基本策略,同时注意保持安静、平和的心态,要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忧”。

特别提醒注意以下两点:

(1)不因为个别题的不会做而惊慌失措,要保持自信、冷静思考,坚信后面的试题自己肯定可以完成得更好;坚决不在个别难题上过分纠缠,浪费时间,要是实在想不出来就先空着,回头剩下时间再去思考它,也许在后面的答题中会有所启发。

(2)不因个别题看似简单而自我得意,要坚持严格审题、冷静思考,要警惕简单试题

背后的陷阱,一定要确保答案完整、准确;

2.合理安排时间

高考语文考试阅读写作量大、时间紧张,因此,在考试中科学合理的安排时间,尤其是做好交卷前的最后检查工作,尤为重要。

(1)时间安排宁可“前紧后松”,也绝不能“前松后紧”,千万不要刚开始答题慢条斯理、精雕细琢,到最后草草结尾;

(2)要讲求单位时间内的工作效率,优先把时间安排给难度低、分值大、自己把握大的题目上,不要长时间纠缠难题和小分题;

(3)除个别难题外,对于一般性题目力求一遍准确,减少疏忽,不能给最后检查留下太多的负担;

(4)留足最后检查时间。

3.冷静、仔细审题

以冷静、平和的心态,认真阅读题目,逐字、逐句阅读和领会试题要求,特别是试题的隐性要求,确信审题准确无误,再开始作答。

审题时,应注意以下两点:一忌缺乏冷静、平和的心态,头脑发热,见题就做,造成审题不到位;二忌自信满满,审题不仔细,单凭模拟训练的主观经验做题。

4.注意答题的规范和卷面的整洁

答题的规范和卷面的整洁,要求在考场中,考生必须抛弃急噪和潦草,保持平和、冷静的心态,从试卷的每一细微之处入手,才能确保自己的试卷是一份规范、完美的试卷。一般来说,造成答题不规范和卷面不整洁的两个主要原因,一是平时训练中没有养成规范答题和认真答卷的好习惯,二是缺乏冷静、平和的心态,心态浮躁造成答卷凌乱草率。

5.带着联系的观点攻克难题

在答题时,遇到难题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这时,除了一定要保持清晰、冷静的头脑外,要注意借助题目本身所给的条件进一步推测判断,特别是阅读题,题目的顺序是精心安排的,往往具有一定的联系,可以从上面的题目中找到一些提示;也可以从本题所给的多个选项中进行比较和排除,以加强自己对题目的理解。

三、各知识点答题策略和应注意的问题

(一)名句默写

名句默写满分6分,看似简单,但从高考实践情况来看,失分率较高,主要原因是考生对名句记忆不够准确。

在应试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看清题目要求,严格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尤其注意要求两组任选一组的题目;

2.注意理解意思,从意义的角度检查文字书写是否存在错误;

3.注意书写工整,切忌潦草难以辨认。

(二)文言文阅读理解

尽管命题者一再坚称,高考文言文坚持选择“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浅易文段,但事实是,最近几年的高考文言文选段还真的不大好懂。因此,建议同学们:

1.不要纠缠于原文。在阅读中,大致把握原文的基本意思就可以了,完全没必要(事实上也不可能)搞清晰原文的每一句话甚至于每一个字词。有些文言文试题,即使阅读不大懂文章,也可能不影响做题。因此,对文言文绝对不能有丝毫的畏难情绪,而且经验告诉我们,文段难懂的,题目往往会比较简单。

2.注意第10小题对原文理解的提示作用。尽管第10题一般作为找错误的题目,某一选项会有错误,但就整体而言,至少有三个选项,甚至可以说有三个半选项是正确的,那么,这些选项就是对原文最好的注解与提示,一定要善于利用。当然,对其中的错误也要注意发现,“提示作用”不等于“深信不疑”,毕竟里面肯定有一处错误等待你去发现。

3.要注意和课内文言知识的联系。作为考生,必须坚信,文言文的考查题目虽然在课外,但知识一般却都在课内。因此,在做题过程中,建议考生一定要注意和课内文言知识的联系,回顾一下课内有没有、在哪里遇到过这个词汇或语法,用联系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

4.不仅要辨析意义,也要辨析用法。同学们往往习惯于分析一个词语的意思如何,却容易忽视词语的词性和用法。

5.注意利用多方面信息。在文言文的应试中,同学们应注意利用文段的出处、主人公的生平、所处的时代背景等多方面信息帮助理解。

6.文言文翻译应坚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基本原则,明确该句重点考查哪些词汇和语法,关键词汇和语法尽量做到“字字直译”,同时注意运用增、删、补等多种手法确保语句顺畅。

(三)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题,是整个高考试卷中能力层级最高的一道试题,满分6分。从高考实践情况来看,考生普遍对诗歌鉴赏题感到比较头疼,得分情况不好;但同时,由于我省阅卷工作一直保持较为宽松的态势,诗歌鉴赏题仍然保证了一定比例的得分。因此,我们认为,同学们大可不必为做不好诗歌鉴赏题而感到头疼。

在高考诗歌鉴赏题上,同学门应注意:

1.尽力读懂诗歌,既要读懂诗歌的基本内容,也要尽力体会诗人的主观感情。即使对诗歌难以做深入理解,但至少能够明确基本内容、把握基本感情,也可以说是比较成功的。

2.明确题目要求,严格审题。考生一定要对题目的语言表述要逐字逐句认真研读,明确题目要求,把握答题中要注意落实的关键问题,做到答为所问,有的放矢。

3.善于运用专业名词术语。诗歌鉴赏题有其独特、专业的名词术语,考生一定要对这些名词术语烂熟于心,熟练运用,切忌语言松散随意。

4.答案务求详尽。有些同学喜欢用一些大而化之的名词术语蒙骗阅卷老师,这样做往往是不可能得分的。建议同学们在答题时,在字数允许的情况下,一定要将答案做详细、做具体,能多答就多答。

(四)、论述类文本阅读

解题方法:

1、读: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吃透阅读材料,把握主要观点)?整体阅读,提取每一段的主要信息,把握文脉。

联系上下文划区比照题肢,比照互证邻里试题的题干、题肢。主要“雷区”:

整体与部分(以偏概全);混淆范围——已然与未然、或然与必然;推测有误——前期与后期(时态不清);主次不分;选择与兼备;强加因果或因果颠倒;张冠李戴;肯定与否定不当;范围扩大缩小;客观与夸大(歪曲事实);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答非所问;自相矛盾;理解不当。

5、排:细心验证,排除干扰。

6、选:求证检验,确定答案。选出正确或错误的一项。

小结:心存考点,整体把握,答案在文中,一读二审三找四比五排除六选。

①审清题意和要求;②看清文中有没有;③弄清概念莫忙乱;④修饰词语勿遗漏;⑤“可

能”“将来”不要丢;⑥“原因”“结果”不调头;⑦夸大作用是吹牛;⑧外延改变也是错;

⑨意思相反最不该;⑩推测结论有缘由。

句子的理解常常设错在“正误倒置”或“张冠李戴”“无中生有” “答非所问”上。要特别注意“答非所问” 和“无中生有”。

“理解题”的解题思路是“原文有根据,原是那样说”。考查“理解”的题是傻瓜题。这类题,就是要与文本对照解决。一般是第一题。

?筛选“文中信息”:怎样判断是不是“筛选题”?带有“属于不属于”这个特点的都是筛选题。

(五)语言表达和运用

语言表达和运用具有实践性、创新性、社会性、灵活性的特点,满分15分。

建议同学们在完成语言表达和运用类试题时,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1.注意严格审题,明确题目要求,准确把握题目信息;

2.以“以不变应万变”的心态,面对可能出现的陌生题型;

3.以“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心态,尽可能打好底稿,多次修改,力求完美;

4.联系现实生活,从生活实践中汲取灵感和养料;

以上内容,希望对即将走上高考考场的同学们有所启示、有所帮助。

需要提醒同学们的是,面对高考,完全可能遇到许许多多意想不到的问题,这些问题非常容易影响考生的情绪,进而影响考场发挥,因此,同学们在走进考场前,必须对考试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问题(比如,试卷有结构性变化、试题难度大幅增大),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以不变应万变,始终保持冷静、平和、自信的良好心态。

同时,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以上仅仅是临考的一种技巧和策略,最根本的还是同学们坚实的知识基础。

高考语文最佳答题时间分配

高考语文最佳答题时间分配 高考语文最佳答题时间分配一、考前20分钟到达考场 太迟了,来不及安心定神,进入考试角色的心理准备时间太短,有可能导致整个考试在慌乱中度过,造成不必要的失误。 二、开考后前5分钟 1、发语文卷前,首先暗示自己:这只是一次平常测验!我自信,所以我成功! 2、接到语文试卷,要不慌不忙地在规定处按要求写上姓名、填涂考号、贴好条形码,然后检查试卷、答题卡是否有缺漏、破损情况。 3、接下来快速浏览语文全卷,大体弄清试卷的版块结构、各种题型,此时切忌一边看题一边急着抢时间考虑答案,因为你不能指望哪道题可以一眼看出答案。对于作文,无论是什么题型,无论是否熟悉,都不必深想,相信自己一定有话可说,一定可以写好。大体浏览一遍,心情就会慢慢放松,等到答卷铃响,就可集中精力答卷。 三、开考后前30分钟 1、开考后首先集中精力完成语文客观选择题前两题(3-5分钟),语言表达题需要5分钟。做选择题力避两种倾向:一是一味抢时间、求速度,这样势必导致审题不严,思考不周密,从而出现不应有的失误;二是速度过慢,太过谨慎小心,甚至反复徘徊不敢选。

文言文需要15-20分钟时间,选择题一定注意排除法,加大语境意识。翻译题要注重直译,逐字逐句落实。 2、语文选择题审题要细,一定要看清选是还是选非,可以在题目的正确与不正确等这样一些字眼上加上着重号。 四、开考后30-90分钟 1、语文第三题诗歌鉴赏,注意根据老师的指导读懂诗歌大意。然后读题、做题。时间大约6分钟。第四大题,名句填空最多4分钟。把这两题控制在10分钟之内。 2、第五、六主观题应力争在50分钟内完成,即开考后一个半小时内要完成作文以外的所有试题。 3、每年高考语文都实行网上阅卷,同学们在答主观题时一定要有强烈的规范意识: 一是书写规范,卷面整洁。答题卡上不允许书写潦草,乱涂乱画; 二是对号入座,按题号在规定的矩形框内作答。绝对不能张冠李戴甚至私自改动题号,这样会导致扫描无效,判分为零。 五、最后1个小时 1、语文作文时间要确保55分钟,利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审题立意,并列好提纲,然后用40分钟左右的时间形成文字。 2、作文要力避扣分点:缺题扣2分,字数每少50字扣1分,错别字或卷面脏乱扣分,不完篇扣分等。

2014年语文-成人高考高起点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

2014年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24分,每小题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昏聩.馈.赠功亏一篑. B.恶心恶劣深恶痛绝 C.装载.记载.载.歌载舞 D.贻.误怠.慢心旷神怡. 【答案】B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犹豫陷阱歌功颂德 B.缘由部署握手言和 C.辍学慷慨克不容缓 D.湍急揣度众志成城 【答案】C 【应试指导】C项中“克不容缓”的正确写法是“刻不容缓”。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齐白石的篆刻艺术,与他的书画一样,都非常富有________。他在艺术_______上苦心经营,形成了铁笔疏狂、直肆雄健的印风,最终达到________的境界。 A.个性面貌大智若愚 B.个性风貌大巧若拙 C.性格面貌大智若愚 D.性格风貌大巧若拙 【答案】B 【应试指导】“个性”可以指人的特性,也可以指事物的特性。“性格”指人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根据文意,“个性”更恰当,所以排除C、D两项。“面貌’:指人的脸形、相貌,也比喻事物所呈现的景象、状态。“风貌”指风格和面貌等。根据上下文可推出应是风格的意思,所以“风貌”更恰当。“大智若愚”形容人外表好像很蠢笨,其实很有智慧和才能。“大巧若拙”形容真正灵巧的人藏而不露,看上去像是很笨拙。“大智若愚”和“大巧若拙”意思相近。总的来看,答案选B。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最近文学界沸反盈天 ....,原因是某文学奖评奖程序不公,大家对最后结果非议颇多。 B.登场亮相后,我意识到,我那原以为能够力压群雄的参赛作品真的是相形见绌 ....了。 C.尽管他们已经连续两次夺冠,但正所谓欲壑难填 ....,他们仍希望能获得第三次胜利。 D.对新组建的国家队,很多人都拭目以待 ....,希望他们能在明天的比赛中创造好成绩。 【答案】C 【应试指导】C项“欲壑难填”指欲望像山沟一样难以填满,形容贪欲太大,很难满足。显然是贬义词,不符合语境。 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有什么样的童年,就有什么样的作家。作家就是其成长衍生的情感、观察和思考。 B.团队的组织者能否正确地指引方向,是一个团队能否成为优秀团队的决定性因素。 C.只有建立起国家监督制度,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才能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D.消费者一旦被认定在消费中蒙受精神损害,经营者将支付至少五万元的精神赔偿费。 【答案】A

2019年高考语文_应试指导_易错成语汇编素材_苏教版word精品文档10页

2013年高考语文应试指导易错成语汇编素材苏教版指日可待:为期不远,不久就可以实现,含有褒义,不能用在表示灾难很快来临。 步履维艰:指行走困难行动不方便。 尘埃落定:比喻事情有了结局或结果。 妙手偶得:技术高超的人,偶然间即可得到。也用来形容文学素养很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 高屋建瓴:比喻居高临下,势不可挡。 繁文缛节:过分繁琐的礼节或仪式,也比喻其他繁琐多于的事项 趋之若鹜:比喻很多人争着敢去 不绝如缕:声音或气息微弱,时断时续;也形容局面危急 深孚众望:意为在群众中享有威望,很使群众信服 不期而遇:期:约定时间。没有约定而遇见。指意外碰见 江河日下: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 兵不血刃:形容未经战斗就轻易取得胜利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引申为在一方面有特别特长的人,即使在这方面突然到了穷困的地步,也比一些在这方面刚出炉的人强,主要是指经济上的象征 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到止境。 不孚众望:不能使大家信服 悲天悯人:意为哀叹时世的艰难,怜惜人们的痛苦自 巧夺天工: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生成的,只用来形容人的技艺高超

自顾不暇:自己照顾自己都没有工夫,指没有力量再照顾别人。 蔚为大观:形容事物丰富多彩,汇聚成一种盛大壮观的景象 鱼目混珠: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 良莠不齐:比喻品质坏的人。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限于指人 漫无边际:形容非常广阔,一眼望不到边。也指谈话或写文章没有中心,离题很远 求全责备:对人或对人做的事情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是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 投桃报李: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 东山再起指退隐后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后重新恢复地位。 相形见绌:和另一事物相比较,显出不足 跌宕起伏形容事物多变,不稳定。也比喻音乐忽高忽低,很好听 白云苍狗:比喻事物变化不定 始作俑者: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 移樽就教:比喻主动去向人请教 声情并茂:指演唱的音色、唱腔和表达的感情都很动人 附庸风雅:指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 弱不胜衣:形容人很瘦弱,连衣服都承受不起 飞短流长:指散播谣言,中伤他人。 放虎归山:把老虎放回山去,比喻把坏人放回老巢,留下祸根 姑妄言之:姑且随便说说,不一定有什么道理,多用作自谦,用来说别人

高考语文考前指导

高考考前语文指导 高考考查的不仅是考生的知识水平,更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考生掌握与运用知识的水平是高考成功的硬件,考试心态调节状况是软件。一个考生的失利可能失在知识的掌握上,也可能失在答卷的策略和技巧上,还可能失在心态上,这其中的任何环节都是成功的必要保证,不可忽视。 一、心态策略 高考是紧张、激烈的脑力劳动,需要考生全身心投入,且处于最佳状态,以保证每分钟都能积极思维。考试开始前,考生应像运动员竞赛前先做准备活动一样,摒弃与高考无关的一切杂念,排除种种可能在考场中分散注意力的因素,适当热身,提前进入“角色”。考试中要克服六种不良心态。 1、偏急心态。考试时,有些考生为了抢时间,刚拿到试题,情绪急躁,没有审清题设条件,慌忙答题,这种心态称作偏急心态。正确的做法是:拿到试题,先大致浏览一下,做到心中有数。每做一题,不要急于动手,先看清题设条件,挖掘隐晦信息。根据条件,设计出先求什么,后求什么,再求什么,使解题有顺序地进行。特别是作文,如果你先看一下,在你做前边的题的时候,大脑能够留出一定的空间思考作文没有时会给你意想不到的结果,让你恍然大悟,让你茅塞顿开。 2、犹豫心态。一接触到试题,好象有不少思路,但对每一种思路又感到模糊朦胧,不知如何是好,犹豫不定,迟迟不下笔,此谓犹豫心态。正确做法:仔细分析题目,选取自己感到比较适合的思路,进行解答操作。 3、烦躁心态。经过几次的尝试,仍不得其解,心情烦躁不安,再尝试,再失败,烦躁更甚。这种烦躁心态,堵塞了思路,失去了灵感,妨碍了能力及水平的发挥。正确做法:静下心,不急躁,将这个题目打上记号暂时放一下,继续做下面的题目。 4、固执心态。考试时,久攻不下的试题,又不愿意放弃,又不愿意转换思考角度,苦思冥想,徒然浪费时间,此谓固执心态。正确的做法:遇到事情想得开,不要一条路走到黑,不,许多题你放一放,过一会当时你感觉很难的题,也许就不难了。

2013年语文-成人高考高起点考试真题和参考答案

2013年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24分,每小题4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设备十分复杂,了解其结构原理有助于在维修保养中有的放矢,避免盲目。 B.这家刚开业的公司的业绩连续十个月保持增长,真可谓江河日下、一日千里。 C.一些食品加工小作坊不顾有关食品安全法的规定,仍然我行我素,违规生产。 D.主管部门应该一视,让民营剧团享受到国有剧团的政策补贴和优惠待遇。 【答案】B 【应试指导】B项中“江河日下”指江河之水一天天由高处流向低处,比喻事物一天天坏下去,情况越来越糟。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情况恶化,与句中语境不符。 2.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收入的增速放缓没有影响财政支出,这是上半年数据统计中呈现出的一大特点。 B.与老式手机和个人电脑相比,新一代智能手机操作使用的难易程度介于两者之间。 C.根据隧道视野效应,一个人如果身处隧道之中,他所能看到的就只是非常狭窄。 D.声明称,这种细菌并不依靠砷存活,而是“能在高砷环境中生存的极端微生物”。 【答案】C 【应试指导】C项成分残缺,可改为:一个人如果身处隧道之中,他所能看到的就只是前后非常狭窄的视野。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我常常认为,与人之间有一种奇妙的契合。山是______,海是______,沙漠是,河流是一种寻求,一种机智,一种被辖制的自由。 A.沉重的责任与名节的矜持希望与失望交织的等待渺茫的遐思与变易的丰富 B.希望与失望交织的等待渺茫的遐思与变易的丰富沉重的责任与名节的矜持 C.渺茫的遐思与变易的丰富希望与失望交织的等待沉重的责任与各节的矜持 D.沉重的责任与名节的矜持渺茫的遐思与变易的丰富希望与失望交织的等待 【答案】D 【应试指导】题干语句主要表达各种自然景观的特征与人之间的关联契合。就自然特征而言,有厚重的山、浩瀚的海和一望无际的沙漠。因此,与山对应的是“沉重的责任与名节的矜持”,与海对应的是“渺茫的遐思与变易的丰富”,与沙漠对应的是“希望与失望交织的等待”。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堤.坝题.跋提.纲挈领 B.沦.落抡.拳论.资排辈 C.晦.涩侮.慢诲.人不倦 D.哄.动拱.卫烘.云托月 【答案】B 5.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攀缘陌路万马齐喑 B.嘉许徒劳扑朔弥离 C.收敛较勘大智若愚 D.附庸拘泥绵里藏真 【答案】A 【应试指导】B项中“扑朔弥离”的正确写法是“扑朔迷离”;C项中“较勘”的正确写法是“校勘”;D项中“绵里藏真”的正确写法是“绵里藏针”。其他词语中没有错别字。 6.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2018高考语文考前

2018高考语文考前《实战自评表》 ★实战自评:高考考场,不是坐而论道的地方,而是实战的地方。这份《实战自评表》,请同学们认真完 成。一共50项,对于以下做法,自己能做到的请打“√”,尚未做到请打“×”。 ★自评标准: “√”20项以下,高考备考有严重失误,亟待改正; “√”21-30项备考不够完善; “√”31-40项备考大体完善; “√”41-46项备考完善; “√”47-50项备考十分完善。 一、语文考前15分钟 1.虽然语文是高考第一科,但是我能在5分钟内消除紧张感,投入到认真做题中。() 2. 拿到试卷,我会花1分钟浏览全卷,尤其是关注作文材料。() 3. 看完试卷后,我会告诉自己的内心,卷子挺简单:很多题都是复习过的,作文材料和前面阅读有联系,必要时可以参考前面阅读文章。() 4. 开考前10分钟之内,我能用眼光搞定默写题、成语。() 二、现代文阅读 5.论述类文本阅读我习惯放在最后做(10-15分钟做完),这样能提升做题效率。() 6.我对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选项很敏感,凡是过于绝对的话语,表示因果关系的词语,进行大概括的词语,我会特别敏感并表示怀疑。() 7. 对于论述类第二题的论证方式题目,我会从整体方面把握,并进行恰当切片对比。() 8. 我知道2018年主要考非连续性文本,对于它的信息筛选一类的题目,我先用自己的话概括再举例分析,不会全部照抄摘录原文。() 9. 对于实用类文本简要分析传主人物形象的题,如传主的性格特点、人格魅力、精神品质等,我能区分开来并且先概括后举例分析。() 10. 对于实用类文本“观点题”,如“你怎么看”一类的题目,我会先表明观点,再结合文本从背景、原因、形象、主旨等方面具体分析。() 11. 我知道2018主要考哲理性散文,我会准确找到散文的线索和把握住散文的情感内涵。() 12. 对于小说的“内涵题”,如问题目或者划线句子的含义这一类的题目,我习惯从表面义和深层义去分点作答。() 13. 对于小说的“作用题”,如问“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收到什么效果”这样处理好不好”一类的题目,我会优先从“情节”“人物”和“主旨”这三方面组织答案。() 14. 我知道“线索题”(包括明线和暗线)该怎么回答。() 15. 对于小说的“反复描写题”,如多次描写了某景、某物、某动作、某神态、某语言等,我习惯逐一分析再整体分析。() 三、古诗文阅读 16.文言文阅读我习惯先看选择题的文意理解题,再看文章。() 17.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会重点看人名,但是对于地名、官职名等,我会跳过,这样能快速阅读。()18.我掌握了断句的方法,特别关注对称结构,和固定搭配。() 19.古文化常识题,对于那些超级陌生的概念,我会先默认它“无误”,优先从那些看似熟悉的选项中找错误类,看是否存在“混淆”的情况。()

2015届高考模拟高三语文高考考前指导(整理精校版)

2015届高考模拟高三语文高考考前指导 学法指导 0529 07:12 :: “十年寒窗苦,今朝跳龙门”,经过十年砥砺,你即将踏入高考战场,迎接人生当中最重要的一次战役,战场已摆好,战鼓已擂响。在此,提醒你注意以下几点: 总原则:细心、耐心、信心、灵活 仔细审清题意,细心周全答题,反复认真检查,做到志在必得。 保持乐观心态,积极开拓思维,善于左右联系,争取超常发挥。 考前一周复习原则: (1)保持状态,天天语文,每天都要进行语文复习。 (2)合理用时,选择题稍快点,保证有60分钟写作文。 (3)缓解情绪,冥想放松。进入考场,尚未答题前,运用冥想的方式,通过短暂的想象或联想,使自己的情绪缓解下来。 (4)强化信心,适度亢奋。语文考试跟文学创作具有某些相似性,它必须保持适度的亢奋心理,才容易激发灵感,激活思维,要找到情绪的最佳点。 (5)心无旁骛,置身文本。和语文教材一样,语文试卷也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个自由的、审美的天地。考生心无旁骛的进入到文本之中,进入到试题的审美境界之中,便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 (6)告诫自己:“欲速则不达”;尽可能在试卷上将自己思考的痕迹写下;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绝对不轻易留下空白;切记“整洁、美观、有效”的原则。 考前指导: 一、做好充分的准备。 1、准备好考试用品:考试证,2B铅笔,橡皮,0.5mm黑色水笔等。 2、身体准备。防受凉,注意饮食卫生,正常作息,保证考试时精神饱满。

3、心理准备。给自己确定合理的考试目标,不期望所有的题目都是平时训练过的,相信“我难人亦难”。要坚信自己的实力,沉着冷静答题,发挥自己的最佳水平。 二、答题注意点 1、考前五分钟:认真、准确地填好答题卡上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号、座位号等,并迅速将试卷浏览一遍,看一看试题的基本类型,是否与我们平日做的练习一致。通过浏览,使自己心中有数,从而合理地安排时间。 2、认真审题。可用铅笔轻轻划出题目中的关键词。如“无误的”、“不正确的”、“错误的”等。 3、完成诗歌鉴赏题时,要注意诗题、、注释等,把握诗歌意象,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意境。 4、完成现代文阅读时,能直接用文中词句作答的就用原文的词句;不能直接用的,就根据题目的要求对原文的有关信息筛选加工作答。如果题目明确了字数要求,要严格按照规定的字数表达;无把握作答的,可先在草稿纸上草拟答案,然后誊入试卷,保持卷面整洁。 5、完成作文时,先认真审题,弄清是话题作文、新材料作文,还是命题作文,根据题目要求列出提纲。提纲不一定要详实,列好后,再看看是否符合题目要求。 6、复查。全卷完成以后,重点对有疑问的题目进行推敲,不轻易改动答案。对原先没有作答的题目,哪怕连蒙带猜也要作答,一定不留空白。 7、时间安排。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基本是一分钟做一分的题量。时间分配建议安排如下(各人视自己的具体情况做适当调整):语基90分钟,作文55分钟左右;余5分钟机动复查。这样可避免前紧后松或前松后紧。 8、书写。文字表达题一定要笔画清楚,书写工整。 三、分条说明 成语题 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 第二、体会成语的感情色彩; 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

2019届高考考前指导之实用类

2019届高三语文高考考前指导 ●现代文阅读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2019年江苏卷高考说明》中新增了实用类文本阅读,选用了时代感和实用性很强的新闻 和报告,文本形式是包含几则材料(或图表)的非连续性文本。命题采用了两道“四选一”、一道简答题的模式。 第一章:选择题 题型1数据分析类(图表)选择题 【方法指津】 1、读图表。要弄清图表说明的对象和比较的角度,仔细分析表格中各个项目的数据及其 变化特点,要从纵向、横向两个维度比较分析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分析柱状图、饼状图 时,要抓住图中要素的比例分配及变化情况;分析曲线图时,要抓住曲线升降变化的规律。2、细比对。把读图读出的信息点与选项的命题点进行细致对照,发现选项与原文信息不 一致的地方,进而确定答案。 【典型题例】 1、(实用类文本专题)7、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A.2015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主要有实体书店和网店两大渠道,其中实体书店渠道市场 码洋规模达到344亿元,网店渠道达到280亿元。 【根据图1中柱状图显示,2015年实体书店渠道市场销售码洋是344亿元,据图2中柱状图显示,2015年网店渠道市场销售码洋是280亿元,信息点全部吻合,可见A项正确。】B.实体书店渠道市场码洋规模2014年实现了 3.94%的年度增长率,2015年市场码洋规模 继续保持增长,年度增长率达到0.29%。 【根据图1的柱状图和曲线图可知,2014年实体书店渠道市场码洋规模是343亿元,增长率为3.94%,而2015年是344亿元,又有所增长,增长率为0.29%,信息点全部吻合,可 见B项正确。】 C.2010~2015年,网店渠道市场码洋规模保持高速增长,可见,目前国内图书零售市场 当中,网络销售是图书出版业赢利的重要方式。 【根据图1和图2的对比可知,2015年实体书店渠道市场码洋规模和网店渠道市场码洋规 模已经比较接近,所以“网络销售是图书出版业赢利的重要方式”的推断也是正确的。信 息点全部吻合,可见C项正确。】 D.实体书店在经历了2010~2015年“增速下降-负增长-销售回暖”的过程之后,其市 场码洋规模与年度增长率也将趋于平稳。 【此项有两处比对:第一处信息点是实体书店的2010~2015年销售过程概括。从图1来看,2012、2013年实体书店渠道市场销售码洋负增长之前,2011年实体书店渠道市场销 售码洋较之于2010年是有较大增长率的,所以D项中“增速下降—负增长—销售回暖”的过程概括不正确。第二处信息点是实体书店市场码洋规模与年度增长率的目前态势。 2010~2015年实体书店渠道市场销售码洋一直平稳,并非“趋于平稳”;根据2010~2015年实体店渠道市场码洋年度增长率的曲线图可知,其震荡幅度较大,“趋于平稳”的判断 也是错误的。综上所述,此项符合本题题干要求。】 2、(校第三次学情检测)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2017年高起点语文高考真题及答案

2017年高起点语文高考真题及答案 一、语文知识与语言运用。(24分,每小题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来自 A.乘载乘凉乘风破浪 B.传媒传奇不见经传 C.总括训诂沽名钓誉 D.法度度量审时度势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际遇辑录风雨飘遥 B.蒙昧迷惘处之泰然 C.豁达墨契简明厄要 D.料俏羁伴似无忌惮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远方山边的牧民帐篷上,升起了青烟,一群群牛羊如星星般在翠绿的草原上。我想象中的长江源头“无人区”并没有出现,反倒是田园牧歌的景象. A.悠悠点缀一览 B.袅袅连缀一派 C.悠悠连缀一览 D.袅袅点缀一派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来自 A.可可西里这个昔日疮痍满目的盗猎场,如今动植物繁盛,已成为高原物种基因库。 B.近日,由于强降雨的作用,这个瀑布水量大涨,湍流直下,声势浩大,气壮山河。 C.中国经济的发展成就有目共睹,其智慧与经验颇值得其他发展中国家学习和借鉴。 D.整个舞台空灵而富有诗意,充满时尚感,似行云流水,出神入化,令人叹为观止。 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士者国之宝,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各地都争相延聘,呈现出越来越高的流动。 B.这一报告显示,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率持续走高,毕业生对经济发展的贡献颇大。 C.改善民生是个动态过程,随着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老百姓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D.以智能化为核心的又一次工业革命正席卷而来,改变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山里的樱花,远远望去,有娇羞地,也有,更多的则是,独自盛开,和周围的青山、树木、杂草,以及那些不知名的小花。 ①掩映在树林里的②大片大片怒放的 ③开得格外灿烂④三三两两地散落着 ⑤相映成趣 A.①③②⑤④ B.②①③⑤④ C.③①②④⑤ D.③②④①⑤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10题。(16分,每小题4分)来自 近些年,关于缅甸琥珀的研究不断取得重要进展,如在琥珀中发现了样子古怪的陷阱蚂蚁,全新的昆虫类群——奇翅目,以及反鸟类的翅膀等。现在,琥珀里竟然出现了恐龙的身影——一小截恐龙尾巴。这块琥珀可以被小孩轻松地攥在手心里,琥珀里的这截尾巴很短,完全展开后只有约6厘米长,估计尾巴的主人身长也只有18厘米多,是一条非常迷你的幼体小恐龙。那么,仅凭短短的一小截尾巴,研究人员如何鉴定出它是属于恐龙的呢?为了获得可靠的数据,我们需要对样本进行细致的分析,但是通常不会为了取出琥珀里的样本而破开琥珀。因为经过了漫长的岁月,样本已经变得非常脆弱,损毁的风险很大。好在现在有了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显微CT)和同步辐射等技术,可以对样本进行无损检测和研究。这样不仅能够获得样本的表面形态,而且能透过浓密的羽毛获取样本内部的结构特征,分辨率极高。经过无损扫描处理后,就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对样本进行三维建模。 根据扫描重建的三维图像,研究团队发现,这条只有6厘米长的尾巴至少含有9节尾椎,尾椎骨形态与反鸟等古鸟类明显不同;其椎骨腹面存在明显的沟槽结构,与典型的非鸟恐龙类似。我们推测,尾巴的主人应该属于手盗龙类。人们对恐龙有着怎样的印象?在影视作品中,绝大部分恐龙以覆盖着粗糙皮肤的形象出场。如今,通过这截保存在琥珀里的恐龙尾巴,我们第一次看到如此生动的恐龙组织——羽毛,从而印证了之前古生物学家关于世界上存在过带羽毛的恐龙的推断。这些羽毛相当蓬松,扫描得到的三维图像非常清晰地显示出尾巴上羽毛的位置和排列方式。不仅如此,我们还能看到这些羽毛的细节:与现代鸟类羽轴两侧左右不对称的情况不同,原始的恐龙羽毛是左右对称的,而且与现代鸟类羽毛的分又方式也有所区别。 今天,我们已经能大致勾画出从恐龙到鸟的羽毛演化过程。最初的羽毛是单根的丝状毛,之后出现了丛生的毛。接下来,这些丛生的毛要么产生分叉,要么变成一根羽轴上的小枝。总之,演化的分歧产生了。之后,更复杂的结构出现了——羽轴两侧不仅对称地分出小枝,小枝也分出更小一级的羽小枝。这次发现的保存在琥珀里的恐龙尾巴就处于这个演化过程中。再往后,羽毛继续演化,各种不对称分支逐渐出现,直到现代鸟类的羽轴两侧的小枝不再等长对称,形成了左右不对称的羽毛。因此,保存在琥珀中的这截恐龙尾巴不仅体现了羽毛演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而且印证了这些羽毛的古老性。 这截尾巴经历了约9900万年的时间,其中的DNA已经高度降解,无法提供有意义的DNA片段了,人们不可能借此复活恐龙。但是,研究团队采用同步辐射装置的X射线荧光成像法获得了尾椎化石断面的微量元素分布图,其中80%以上的铁元素为二价铁离子,这应该是血红蛋白的遗迹。也就是说,我们将来有可能对其残存的蛋白质进行分析。(据《大自然>>2017年第3期冉浩撰文) 7.对第一段内容的理解或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琥珀的研究”,是指研究琥珀中的生物样本,如蚂蚁等。

高考语文应试指导

高考语文应试指导 高考语文应试指导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板块:吹尽狂沙始到金 一般来说,论述类文本侧重于客观地向人们传授新知识,展示新成果,通报新发现等。由于论述文很少有个人情感成分,且用语明了,句意追求唯一性,因此,采集、辨别、筛选信息就成了命题的着眼点。具体来说,命题人往往把干扰点设置在以下几个方面。⑴夸大或缩小事实(范围)。⑵无中生有,捏造事实。 ⑶暗中更改,偷换概念。⑷以偏概全,超前肯定(都、一概、绝对等)。⑸违背认知,混淆或然、已然和未然。⑹错位嫁接,颠倒关系。要知道,这一板块的试题考查,着眼点不在能力水平上,而在细心程度上。所以要先整体阅读,边读边勾画,感知全文;再结合试题逐段精读,锁定范围。做到“千淘万漉”,“脚踏手指”。要相信,无论是判断还是推断,答案肯定在文中。 二、古代诗文阅读板块:熟读深思子自知 作这一板块的试题必须建立在真正读懂的基础上,而要真正读懂,必须熟读深思。就诗词而言,若真能弄清背景,把握内容,领会主旨,体会感情,那么分析形象,领悟意境,品味特色,评判作者就顺理成章了;就古文而言,若真能理解实词的含义、虚词的用法并能通达完美地翻译文句,那么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也就水到渠成了。读懂是第一要务,诗词鉴赏要利用题目、标题、作者和注释去帮助理解作品,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材料去挖掘隐含的信息,还要调动以往的知识储备去作联想生发。作题时,一定要序号化、要点化,先概括要点后作分析,请注意,千万不要忘了分析。在回答艺术手法时,一定要先大的方面、主要的方面,后小的方面、次要的方面。要使用专业术语,如借景抒情、以景结情、托物言志、虚实结合、对比、反衬、用典、烘托等,还要从修辞的角度去考虑。一定要注意“情景”(正衬——借景抒情,反衬——以乐衬哀、以哀衬乐)与“意境”(主观之意——情,客观之境——景)这两个概念及其关系。由于高考诗歌鉴赏题的设题方向总会落到“写了什么”和“怎么写的”这两点上,因此,答题时都必须同时要注意内容(主旨)和形式(手法)两个方面,采用“双管齐下”的作答方法。即在回答内容的有关问题时不忘点到相关手法,回答有关手法的问题时不忘联系内容。宁可多答了不得分,也不能因少答漏答而扣分。古文阅读在疏通文意遇到困难的时候,可结合文后第6题设置的试题选项来尽快扫除文字或文意障碍。翻译时首先要保证译出句子大意,要稳拿这一分。译出句子大意并不难,只要结合上下文便能译出。在对句子的理解大体正确的情况下,再逐一译出主要的赋分点,如关键的实词、特殊的句式、词类的活用、古今同形异义的词语等,一定要注意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这一特点。翻译以直译、对译为主,在直译不通不顺甚至出现语病的情况下才考虑意译。名篇名句的背诵默写要保证64篇古诗文篇篇过关,不能心存侥幸。不但要口诵其声,更要心知其义,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避免写错别字。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板块:豪华落尽见真淳 2013年高考新课标卷语文《考试大纲》对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要求是:了解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其考查具体表现在:㈠分析综合的能

高考语文考前指导及知识梳理

高考语文考前指导及知识梳理 第一、总原则 (一)做题前。告诫自己:“欲速则不达”;尽可能在试卷上将自己思考的痕迹写下;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绝对不轻易留下空白;切记“整洁、美观、有效”的 原则。 (二)考试中 1、合理安排时间。全卷150分,150分钟,平均一分钟拿一分。语基控制在90分钟内,作文时间要保证55分钟,留5分钟左右检查试卷。选择题做完后要及 时涂好答案,在审清题意的前提下,要相信第一感觉,不要轻易改动答案。别忘 了16题答案的填写。 2、要凝神定气,保持良好的心态。要正确看待题目的难易,记住分数面前人人 平等,题目面前也人人平等,高考分数线本来就是个水涨船高的东西,牢记“我 难人难,我不畏难;人易我易,我不大意”。做得顺手不得意忘形,做得艰难不 灰心丧气。沉着冷静,该得的、能得的一分都不能丢 3、仔细、全面审题。要看清题干要求,做题前先在题干的关键字眼上做好标记, 明确是选正确的还是不正确的,是错误最多的还是错误最少的,是全都相同的还是全都不同的,科技文是符合文意还是不符合文意,多选题是最准确的、正确的还是不正确的,避免丢三落四,忙中出错。 4、文字表达题要对号入座,不要答错了位置,也不能更改题号。 5、作文一定要完篇,哪怕只剩下一两分钟,也可以用重复或改换开头的办法结 个尾。 6、认真规范书写。字迹工整,不乱画涂改,不出现错别字。 第二、分类指导 一、选择题 1.【字音辨析题】 (1)多音字要注意“音随意转”,把字放到一定的语境中,联系词义考量。 (2)形声字要注意不按声旁读的情况,如:箴言”中“箴”读zhēn,不读jiān;“粳米”中“粳”读jīng,不读gēng等。 ⑶读音接近的注意平舌与卷舌,前鼻韵母与后鼻韵母及四声的不同 (4)常见字注音错误的概率较大,生僻字一般不会标错音。 (5)要审清题干,排除法是较好的方法。 2. 【字形辨析题】 特别注意音同形近字,如辩与辨;音异形近字,如点拨与点拔;音同义近字,如 重跌与重叠。生僻字一般不会错。 1)音辨法。逐个审读容易出错的字。如:(销脏灭迹[赃] 残无人道[惨] 妄费心机[枉]) 2)形辨法。如果怀疑某个字是别字,可以写出几个同音字或形似字来比较,如:(锁碎[琐] 急燥[躁] 众口烁金[铄]) 3)义辨法。通过掌握的词语意义,或通过分析形声字的形旁来推导这个字的含 义,再放到这个词语中去判定是否相符。(穿流不息[川])玉壁(璧) 4)结构辨析法。通过分析词语的语法结构或通过对整个词语的理解,来寻找不合语境的别字。(陷井[阱] 脉膊[搏] 欢渡[度]) 3.【词语运用题】凭语感去选择自己认为的最佳答案。

2017年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7年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一、语文知识与语言运用。(24分,每小题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乘载乘凉乘风破浪 B.传媒传奇不见经传 C.总括训诂沽名钓誉 D.法度度量审时度势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际遇辑录风雨飘遥 B.蒙昧迷惘处之泰然 C.豁达墨契简明厄要 D.料俏羁伴似无忌惮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远方山边的牧民帐篷上,升起了青烟,一群群牛羊如星星般在翠绿的草原上。我想象中的长江源头“无人区”并没有出现,反倒是田园牧歌的景象. A.悠悠点缀一览 B.袅袅连缀一派 C.悠悠连缀一览 D.袅袅点缀一派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可可西里这个昔日疮痍满目的盗猎场,如今动植物繁盛,已成为高原物种基因库。 B.近日,由于强降雨的作用,这个瀑布水量大涨,湍流直下,声势浩大,气壮山河。 C.中国经济的发展成就有目共睹,其智慧与经验颇值得其他发展中国家学习和借鉴。 D.整个舞台空灵而富有诗意,充满时尚感,似行云流水,出神入化,令人叹为观止。 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士者国之宝,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各地都争相延聘,呈现出越来越高的流动。 B.这一报告显示,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率持续走高,毕业生对经济发展的贡献颇大。 C.改善民生是个动态过程,随着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老百姓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D.以智能化为核心的又一次工业革命正席卷而来,改变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山里的樱花,远远望去,有娇羞地,也有,更多的则是,独自盛开,和周围的青山、树木、杂草,以及那些不知名的小花。 ①掩映在树林里的②大片大片怒放的 ③开得格外灿烂④三三两两地散落着

成人高考语文 考前押题模拟试卷及答案

成人高考语文 考前押题(一)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语文知识与语言运用。(24分,每小题4分) 1.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泰山的南天门又叫三天门,创建于元代,至今已有六百余年,,为“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 A.元代石刻“天门铭”在门外西侧。一副石刻对联在门的两旁 B.门外西侧有元代石刻“天门铭”。门两旁有石刻对联一副 C.元代石刻”天门铭”在门外西侧。门两旁有石刻对联一副 D.门外西侧有元代石刻“天门铭”。一副石刻对联在门的两旁 2.下列各句中,没有 ..语病的一句是() A.我们要下大决心,花大力气,争取使我国的教育事业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B.这个文化站已成为教育和帮助后进青年,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年的场所,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 C.他马上召集常委会进行研究,统一安排了现场会的议题、时间和出席人员,以及会议中应注意的问题。 D.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部门劳动,无理取闹,甚至殴打侮辱环卫工人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这里有良好的水土条件,又有一个团结向上的领导班子,因而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 ....。 B.他年龄虽小,但少年老成 ....,不苟言笑。 C.张成同志不幸被敌人抓获,投入监狱,虽然全身被打得遍体鳞伤 ....,但仍然坚守党的秘密。 D.一些不法商在早已过期食品的包装上略微改头换面 ....,又拿出来出售,必须狠狠打击这种不法行为。 4.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锲而不含,金石可镂”,这句话告诉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获得事业的成功。

最新高考语文考前应试指导

高考语文考前应试指导 一、应考心态 考场如战场,面对即将到来的高考,事实是,无论你是否做好了战争的准备,都必须走上战场,去迎击敌人。因此,一切焦虑、恐惧和紧张情绪既是正常的,也是完全不必要的。 考场上保持心态平稳的关键是,不要奢求自己每一道题都会。尽己所能,将所有能够做的题做对就行了。自己不会做的题,别人也不一定就能做对,考场上不妨多给自己一些宽慰,错一两道题其实无所谓,但绝不能因此而患得患失、急躁不安。 1.总体而言,保持冷静、平和、自信的良好心态,是取得语文高考成功的关键 2.高考考场最忌讳的几种心态 (1)偏急心态: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要忙而不慌,看清题目、严格审题是关键。(2)烦躁心态:碰到难题是在所难免的,不要着急一时,先做好标号搁一搁,等到头脑清醒了再做定会柳暗花明。 3)固执心态:大小分我们都要,但有时不要为一点小分而丢掉了大分。小分难拣之时先不拣,先拣了大分再说;就算是大分,难拣的时候也要先搁下,毕竟还有更多的大分。(4)懊丧心态:久攻不下不得不放弃之时不要懊恼,不要过多纠缠,要学会宽慰自己:“此时做不出来,待会换个角度一定行”“我都头疼的问题,别人更困难”“题目简单,150分也不算高,题目难,90分也是高分”。 (5)冲动心态:灵感突至,难题获解,千万不要得意忘形,务必冷静稳健,只有细心作答,方可笑到最后。 总而言之,聪明的考生一定是善于自我调节的考生,因为高考不仅仅是知识的检测,更是应试心理和应试能力的考验。作为高考考生,想要不紧张、不焦躁是不可能的,关键是自己如何把握自己,如何克服各种不利于高考应考的情绪。 3.几个心理问题 (1)临进考场前,不要与同学扎堆,建议独自静处,以免紧张情绪相互感染。 (2)进入考场,可首先调整自己的桌凳,然后摆放好准考证和文具,用这些行动分散注意力、舒缓紧张情绪。拿到草稿纸,可以先写下一些鼓励、提醒自己的话,在醒目位置做一个答题备忘栏,用于填写自己第一遍未作答的题号或不确定的答案。 (3)拿到考卷后,考生应先在规定的地方填写好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对全卷作出整体把握,对全卷各部分的难易程度和所需时间作大致匡算。这时,切忌把注意力集中在生题难题上,否则会越看越紧张,越看越没信心。 (4)语文试题从表述上看,没有看不懂的,也很少是自己根本就不会做的。因此,答题的时候,一定要保持清晰、冷静的头脑,严格审查题目要求,因为绝大多数失误都源自对题目的观察和理解不到位。 二、答题策略 1.先易后难,稳扎稳打 答题时,应坚持先易后难,稳扎稳打的基本策略,同时注意保持安静、平和的心态,要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忧”。 特别提醒注意以下两点: (1)不因为个别题的不会做而惊慌失措,要保持自信、冷静思考,坚信后面的试题自己肯定可以完成得更好;坚决不在个别难题上过分纠缠,浪费时间,要是实在想不出来就先空着,回头剩下时间再去思考它,也许在后面的答题中会有所启发。 (2)不因个别题看似简单而自我得意,要坚持严格审题、冷静思考,要警惕简单试题

2013年高考语文字音题考前指导 安乡一中 龚德国

2013年高考语文字音题考前指导 一.答题指导 1.多音字要注意“音随意转”的方法,把字放到一定的语境中与词义联系起来。 ①随义定音 现代汉语中绝大多数多音字的不同读音,是和不同的字义紧密联系起来的。因此,我们可以凭借这个字的含义来判断它的读音。例如:“蹊”字,读“qī”时表示“奇怪”的意思,像“蹊跷”中的“蹊”;而读“xī”时意思则为“小路、小径”,像“独辟蹊径”中的“蹊”。 ②词性定音 汉字中有不少多音字,因其在不同的语境中词性不同,而导致了读音的不同。例如:“处分、处理、处变不惊”中“处”都是动词,读“chǔ”,“处所、处长、心灵深处”的“处”都是名词,读“chù”。 ③语境定音 汉字中有不少多音字,不同的读音表示不同的含义,只有正确理解词语及上下文,辨明语义,才能避免误读。例如,“宿”字可以放在下列语境中记忆:他在宿(sù)舍里想了一宿(xiǔ),天上究竟有多少个星宿(xiù)。 ④区别口语与书面语 如“露”字,在口语中读“l?u”,如“露头、露一手、露面、露丑”等;在书面语中读“lù”,如“露骨、露水”等。 2.形声字要注意不读声旁的情况,如:箴言”中“箴”读zhēn,不读jiān;“粳米”中“粳”读jīng,不读gēng等。 ①要注重分析形旁、声旁,同时注意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 对于形声字的考查,命题者常重点关注两个方面:一是一个字的声旁已经不能代表该字的读音,如“龃龉”读jǔ yǔ,不读zǔ wǔ; ②是以相似的字的读音代替正确的读音,如“谪”读zh?,不读zhāi。 3.形近字读音的细微差别。 ①从字的部首和声旁入手,结合字义,正确认读。如“箴”和“缄”为同声部字,但前者从“竹”,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以规劝为主,读zhēn;“缄”从“纟”,是封闭的意思,读jiān。 ②有些形近字字形十分相像,只是一笔之差和笔画略有不同,可以把这些字集中起来加以比较,加强记忆。如“床笫之言”中“笫”不能写成“第”;“分析”中的“析”不能写成“柝”。 ③有些形近字读音差别很大,可以通过朗读该词,发现其中字的书写错误,如“缀学”,应为“辍学”的“辍”音,非“缀”音;“赎于职守”应为“渎于职守”中的“渎”音,非“赎”音。 4.生僻字(难读字、统读字)一般不会标错音。 有一些字因为不常用或习惯性错误等,往往会 被读错,如“力能扛鼎”的“扛”读gāng,但很多 人会读成káng;“哺育”的“哺”读bǔ,但很多人会读成pǔ。所以在复习中要勤翻工具书,尤其是对于自己判断模糊或自认为读音有误的字要查证 一下。 5.善用排除法。 二.题型设计预测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相同 ....的一项是 ( ) A.骁.勇甚嚣.尘上枭.雄气凌霄.汉 B.摹.本摩.肩接踵模.样顶礼膜.拜 C.似.的舐.犊情深祭祀.噬.脐莫及 D.趔趄.雕兰玉砌.挈.带锲.而不舍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 .....的一组是 ( ) A.喇.叭辣.手竦.立毛骨悚.然不速.之客 B.禅.宗邯郸.不惮.殚.精竭虑箪.食壶浆 C.茧.绸浑浊.蛰.伏风烛.残年风雪不蚀. D.憧.憬瞳.孔潼.关招摇撞.骗灯影幢幢 .. 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对 ....的一项是 ( ) A.委蛇.(yí)焦灼.(zhu?) 悖.谬(bai)矫.揉造作(jiāo) B.木讷.(na) 证券.(quàn) 龟.裂(jūn) 悄.然无声(qiǎo) C.龋.齿(qǔ) 皈.依(ɡuī) 坍.塌(dān) 顺蔓.摸瓜(wàn) D.狙.击(zǔ) 游说.(shuì) 惬.意(qia) 一曝.十寒(pù) 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没有错误 ....的一组是 ( ) A.联袂.(mai)泊.位(p?)恬.不知耻(tián) B.羞赧.(nǎn) 果脯.(pǔ) 咬文嚼.字(ju?) C.湍.急(tuān) 颤.动(zhàn)命运多舛.(chuǎn) D.澎湃.(pài) 引擎.(qíng)一叶扁.舟(piān) 5.下列词语中的读音,不完全正确 .....的一组是 ( ) A.埋.怨(mái) 脑髓.(suǐ) 骈.体(pián) 敛声屏.气(bǐng) B.处.方(chǔ) 切.脉(qia) 空.白(k?ng) 钟鼓馔.玉(zhuàn) C.救济.(jì) 福祉.(zhǐ) 混沌.(dùn) 风尘仆.仆(pú) 1

西宁市高考语文考前模拟冲刺试卷

西宁市高考语文考前模拟冲刺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 1. (2分)依次在下列句子中横线上选填一组恰当的词语() (1)我虽然力求______,使一切能有正确的证据,但是错误的窜入,还是不可避免的。 (2)就某一种_________的意义上来说,这可以算是正确的,这点以后再讨论。 (3)这是决定地球上每一生物的现在和将来的命运,以及变异的_________的。 A . 严谨狭隘趋势 B . 审慎狭窄趋势 C . 审慎狭隘趋向 D . 严谨狭窄趋向 2.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句是() A . 逃亡到欧洲边境的叙利亚难民不少被堵在边境线上,夜晚和衣睡在地上,盖的除少数人有毛毯可充当被子外,大多数人挤在一起御寒。 B . 这次比赛最终45人成功入围,经过二十四课时的项目培训,所有学员均通过了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传承人。 C . 据业内人士保守估计,中国每年有超过1000万人整形,女性比例为83%,男性比例为17%,整个行业的年增速则在30%以上。 D . 在浙江乌镇举行的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发表演讲,提出了“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的开放合作、互信互利的主张和号召,得到与会者的广泛认同。 3. (2分)下面对本文语言特点的说明,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运用比喻,把整个宇宙比作“大海”,把地球比作“宇宙汪洋之滨”,形象生动,也更能体现出宇宙的无边无际。

B . 把我们对宇宙的探索,比作是向大海“涉足”。把星系比作是“贝壳”——动人的发现物,比作“珊瑚”——永恒的产物。 C . 运用拟人,如“其中有些是孤独的徘徊者,大部分则群集在一起,挤做一团,在大宇宙的黑夜里不停地飘荡”,形象贴切。 D . “海水是迷人的,大海在向我们召唤”,用了“召唤”一词,贴切地表达了我们对宇宙的向往之情。 4. (2分)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曾是中国古代文人的两个人生驿站,。,。,,,。这就是“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中国文人的人格特点。 ①两者相互补充,一退一进②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③而他们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对有限人生的超越 ④他们就会转入精神驿站,通过与自然为伍的精神张扬 ⑤如果在现实世界中积极入世之路滞涩难通 ⑥共同影响了中国文人的人格 ⑦实现与天地精神共舞的绝对自由的人生境界 A . ③①②⑥⑦④⑤ B . ①④②⑤⑥③⑦ C . ③①⑥⑤④②⑦ D . ①③⑥⑦④⑤② 5. (2分)下面对欧亨利小说《警察与赞美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小说的主人公苏比是一个穷困潦倒、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形象。 B . 小说“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结尾方式,使人物命运陡然逆转,带给读者无尽的思考。 C . 小说以幽默的语言,向我们展现了美国下层社会小人物的悲剧命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