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把句子写具体生动》教学设计
《如何把句子写得生动具体》教学设计

《如何把句子写得生动具体》教学设计第一篇:《如何把句子写得生动具体》教学设计《如何把句子写得生动具体》教学设计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目标1、通过举例、比较,学生明白什么是生动具体;什么样的句子才是生动的句子,什么样的句子才是具体的句子。
2、通过练习,进一步领会把句子写生动具体的方法,写出生动具体的句子。
教学重点掌握把句子写生动具体的方法。
教学难点写出生动具体的句子。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们进入五年级了,作文要求越来越高。
现在我们不仅要注意把事情写清楚,语句写通顺,还应该思考如何把文章写得更精彩。
要想文章出彩,除了明确的中心和清晰的结构,精彩的句子也是不可或缺的。
今天我们就来上一节作文指导课,学学如何把句子写得生动具体。
老师将教大家几个妙招,来装扮我们的句子,让句子在文中起舞,为文章增添靓丽的色彩。
二、分条举例,逐步讲解妙招一:善用词语,语言更形象(一)选择合适的词语准确地表现事物的特点、表达人物的情感,能够让语言更形象、动人。
举出两个例子,简析其用词之妙:1、春天,是柳树生长旺盛的季节,不论是粗大的树干,还是柔嫩的枝条,都会展现出一片新绿。
该句中“展现”一词比“长出” “出现”等词更能表现柳树的勃勃生机,一个“展”字赋予了柳树人一样的生命。
好像她在为春天的到来努力表现自己。
2、春风又绿江南岸(五年级上册《泊船瓜洲》)这句诗中“绿”字用得极妙,形容词用作动词,形象地写出了春风吹过江南时给江南所带来的变化。
(二)善于使用修饰词语,可以把句子写得更加具体形象例:1.翠鸟掠过湖面。
2.机灵的翠鸟掠过波光粼粼的湖面。
比较1、2两个句子,哪一个更形象?妙招二:巧用修辞,表达更生动使用修辞手法是治疗作文平淡无味的灵丹妙药。
比喻利于形象,拟人造就生动,反问加强语气……巧妙地运用修辞总能给我们的作文表达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以学生作文片段修改前后两段话比较。
原文段:秋天来临了,天空变得清澈蔚蓝,村外的小池塘一片碧绿,一对美丽的小白鹅在上面游来游去。
怎样把句子写具体

怎样把句子写具体句子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单位,它的具体性直接影响到文章的质量和表达的清晰度。
如何把句子写得更具体,让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作者的意图,是每个文档创作者需要思考和努力的方向。
首先,要把句子写具体,就需要尽量避免使用抽象词语。
抽象词语往往缺乏具体的形象和实际的描述,容易让读者产生模糊和笼统的理解。
比如,“美丽的花朵”这样的描述就比“绽放着红色玫瑰的花朵”更具体,前者让人无法想象出具体的画面,而后者则让人能够清晰地想象出花朵的样子。
其次,要注意使用具体的描写手法。
比如,可以通过对颜色、形状、大小、数量、位置等方面的具体描写来让句子更加生动。
例如,“一朵漂亮的花”可以改为“一朵绽放着五片粉红色花瓣的玫瑰花”,前者让人无法具体想象出花的样子,而后者则让人立刻有了清晰的画面。
另外,要注重细节描写。
细节是构成具体句子的重要元素,它可以让句子更加生动、鲜活。
通过对环境、情感、动作等方面的细致描写,可以让句子更加具体。
比如,“他很生气”可以改为“他气得额头直冒汗,双眉紧锁,牙关紧咬”,前者无法让人感受到生气的具体场景,而后者则让人立刻感受到了生气的气氛。
最后,要注意使用具体的例证和事实。
在写作中,通过具体的例证和事实来支撑论点是非常有效的,它可以让句子更加有说服力和具体性。
比如,在阐述观点时,可以通过引用具体的案例、数据、实验结果等来让句子更加具体和可信。
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句子的具体性,还可以让读者更加信服作者的观点。
总之,要把句子写得更具体,需要注意避免抽象词语,使用具体的描写手法,注重细节描写,以及使用具体的例证和事实。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让句子更加生动、具体,让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作者的意图,从而提高文章的质量和表达的清晰度。
初中作文动态描写教案

初中作文动态描写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动态描写的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捕捉细节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动态描写丰富作文内容,提高作文生动性。
二、教学内容:1. 动态描写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动态描写在作文中的作用。
3. 动态描写的运用方法和技巧。
4. 练习编写动态描写句子和段落。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动态图片,让学生感受动态描写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动态描写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动态描写是指对事物运动、变化、发展过程的描绘。
它可以分为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声音描写、场景描写等。
3. 讲解动态描写在作文中的作用:动态描写可以使作文更加生动、形象、有趣,让读者产生共鸣。
4. 讲解动态描写的运用方法和技巧:a. 观察生活,捕捉细节。
b. 选用生动、贴切的动词和形容词。
c. 注意描写顺序和角度。
d. 融入情感和想象力。
5. 练习编写动态描写句子和段落: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编写一段关于校园活动的动态描写,然后进行分享和点评。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强调动态描写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动态描写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观察生活、捕捉细节的能力。
3. 学生运用动态描写丰富作文内容的实际情况。
五、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多阅读优秀作品,学习动态描写的技巧。
2. 组织写作比赛,鼓励学生运用动态描写创作出优秀作品。
3. 进行动态描写专项训练,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动态描写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捕捉细节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动态描写丰富作文内容,提高作文生动性。
在今后的写作中,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动态描写,使作品更具活力和魅力。
怎样把句子写具体生动

1、春天到了,柳树长出了枝条。
2、春天到了,校园里的柳树长出了嫩绿的枝条。
3、春天到了,校园里的的柳树欢快地舒展开嫩绿 的枝条,在微风中轻轻地拂动着,好像一群群 身着绿装的仙女在翩翩起舞。
把句子写具体、生动的方法
1、细心观察,抓住事物的特点,使用一些修 饰语或者补充语。
2、发挥想象,恰当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 修辞手法。
怎样把句子写具体生动
比较一下,哪个句子好?好在哪?
1、春天到了,柳树长出了枝条。
2、春天到了,校园里的柳树长出了嫩绿的 枝条。
比较一下,哪个句子好?好在哪?
1、春天到了,柳树长出了枝条。
2、春天到了,(校园里的)柳树长出了 (嫩绿的)枝条。
具体就是能写出事物或者人物 更多的特点,使句子表达的意思 更清楚、更明白。
牛刀小试
1、天空飘着白云。
( )的天空飘着( )白云,有的像( ), 有的像( ),还有的像( )。
蓝蓝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它们奇形怪状:有的像一群群 在草原上奔跑的马儿,你追我赶着;有的像一只只小兔子 在草地上蹦蹦跳跳地玩耍;还有的像一条条小溪,欢快地 流淌着,一会儿温顺,一会儿愤怒,变幻无穷。
再比较一下,哪个句子好?好在哪?
1、春天到了,校园里的柳树长出了嫩绿的 枝条。 2、春天到了,校园里的柳树欢快地舒展开 嫩绿的枝条,在微风中轻轻地拂动着,好 像一群群身着绿装的仙女在翩翩起舞。
1、春天到了,校园里的柳树长出了嫩绿的 枝条。 2、春天到了,校园里的柳树(欢快地) (舒展开)嫩绿的枝条,(在微风中轻轻地 拂动着,好像一群群身着绿装的仙女在翩翩 起舞)。
作业
1、月亮挂在天空。 2、小鸟飞得真快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谢谢大家!
如何把句子写得具体、生动

如何把句子写得具体、生动把句子写具体,就是在句子主要成分的前后,加上一些恰当的修饰或补充说明的词语,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加清楚明白,更加生动形象。
原句:翠鸟掠过湖面。
一只机灵的翠鸟轻轻地掠过波光粼粼的湖面。
原句:有枚硬币落在地上。
有枚硬币(个小银元),从桌上滚下来,落在地上XXX 当当地跳着。
原句:他吃着饺子。
(描写一个饿汉吃饺子的情形)他一手端着醋碗,另一支手把整个饺子塞进嘴里,并不时地在嘴边扇扇风,嘴里发出吧唧吧唧的声音。
1.加定语。
例:队旗在空中飘扬。
鲜艳的)队旗在(蔚蓝色的)空中飘扬。
"括号里的词语我们就叫它定语。
加上这些定语后,就知道了是什么样的队旗,在怎样的空中飘扬。
表达的意思更明白具体了。
如;给下面的句子加上词语,使句子表达得更具体。
①演员们的表演,受到了人人的欢送。
演员们()的表演,受到了大家的欢迎。
②人群热烈喝彩起来。
的人群热烈喝彩起来。
上面句子中括号里要加的词语就是定语。
加上什么样的定语,能使这两个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具体呢?根据句子的内容,第①句能够加以下一些词语:昨天"--说明表演的时间1在XXX"--说明表演的地点精彩"--说明什么样的表演今天在XXX出色"的表演--说分明明了表演的时间、地址和程度。
加上这些定语以后,显然,每一句都比原句要具体。
最后一句,不但告诉了表演的时间、地点,还把表演的情况也说明了,自然是最具体的了。
第②句可以这样加:如果要让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清楚、更明白,还可以让中心词--"人群"带上递加式定语:"广场上参加活动的满怀激情的"人群……2.加状语。
例:弟弟跑来了。
弟弟是怎样跑来的?弟弟(摇摇晃晃地)跑来了。
括号里的词语我们就叫它状语。
加上状语就把弟弟跑的样子写出来了。
句子就具体了。
例:给下面的句子加个词语,让句子表达的意义更详细。
战士们完成了任务。
战士们()完成了义务。
如何撰写生动教案

教学是一项良心工程,好教案的制定与实施,不仅需要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需要教师的创造力和理解力。
一份生动教案,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获得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增进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本文将介绍如何撰写生动教案并为教师们提供一些有用的技巧和方法。
一、明确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生动教案的撰写要考虑是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只有将这二者纳入教案的基础才能确保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必须明确具体,精准明确,措辞要简明扼要;学生需求要照顾到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认知水平和学习习惯。
二、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生动教案的撰写还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既要紧扣教学大纲,也要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尽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教学方法则要多样化,不仅仅局限于讲解、演示和讲义,还可以运用影音、实验等方式,以便更加生动有趣的呈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注重设计教学活动和课堂氛围在教学中,课堂氛围和设计活动是非常重要的。
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激励学生学习,增加课堂互动,而且有利于教师顺利的开展教学活动。
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注意让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相结合,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参与度,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这些都是需要教师耐心设计和布置的。
四、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和主动思考的能力好的教学过程不是单纯的别动嘴巴,而是让学生参与和主动思考。
在撰写教学案例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主动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促进有效的沟通和教学互动。
需要教师使用各种工具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教学内容,并激励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参与,提出问题和答案,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
五、及时反思教学过程和效果生动教案的制定和实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后认真反思教学过程和效果,以便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质量。
教师需要收集反馈信息,分析反馈数据,并及时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优化。
这样才能让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有趣,最终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
低年级孩子怎样才能把话写具体生动

低年级孩子怎样才能把话写具体生动?一、问题提示法首先引导孩子根据图画或作文题目,提出若干个相关的问题,解决了这些问题,就等于找到了“写话”的内容,然后将内容按一定顺序排列起来,就形成了一个整体的写作思路。
为了让孩子有个样板可模仿,我按人、事、景、物四类文章分别编写了“问题提纲”,供孩子参考,让孩子在仿照中学会创新,能提出更多更好的问题,使“写话”的内容丰富起来。
例:《我的妈妈》(1)她是谁?(2)她长得怎样?(3)她干什么工作?(4)她最关心的是谁?(5)你喜欢她吗?《课间十分钟》(1)这是什么时间?(2)在什么地方?(3)有些什么人?(4)他们在干什么?(5)他们的心情怎样?《秋天的校园》(1)这是什么时候地方?(2)这是什么季节?(3)有哪些景物?(4)景物发生了什么变化?(5)你看到这景色有什么感受?《爱吃的水果》(1)它是什么样的?(2)它的颜色是怎样的?(3)它的味道怎样?(4)它对人们有什么作用?(5)你喜欢它吗?但这种方法有个弊端,孩子也许只会简单地对答,形成一些散装的零件,写出的话呆板、单一,缺乏连贯性和条理性。
于是我又采用了下面一个方法。
二、词语联接法为了让孩子说起话来有条有理,写起话来具有连贯性,我常根据“写话”内容适当提供一些联接词,如:“首先——接着——然后——最后——”,“有的——有的——还有的——”,“有时——有时——”等等。
孩子可选择合适的联接词,将单个的“零件”串起来,很自然地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样的“话”说起来才通顺,读起来才合理。
三、语句扩充法只搭好骨架,而没有丰富的语言材料作血肉,读起来就会涩涩的不生动。
如何引导孩子将“话”中的重点句子写得更详细更具体更有文采呢?我运用“语句扩充法”逐步让孩子在分析和思考中把“话”写得更丰满些。
例如:孩子写《小闹钟》有关作用只写了一句话“它每天六点半钟叫我起床。
”针对这句话,我向儿子提出这样的问题:(1)六点半是清早还是傍晚呢?(2)它用怎样的声音叫你呢?(3)它为什么这么早就叫你起床?(4)把它当成会说话的小伙伴,它会怎样说呢?儿子经过一番苦思冥想,终于扩充写成一段话:每天清早,一到六点半钟,“铃——”小闹钟就发出清脆、响亮的声音,好像在说:“喂,快起来,快起来,早起身体好,上学不迟到。
怎样把句子写得具体生动

怎样把句子写得具体生动语句是组成语段的基本单位,能将语句写得具体生动,其组成的语段乃至文章自然也就会具体生动。
因此掌握语句的写作方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把语句写具体生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一、添加因素法这种方法是指在语句的中心词前面或后面添加修饰成分或限制成分,从而使语句表达的内容更加丰富,也更加具体。
如:例1、鸟飞——傍晚,一只银白色的小鸟在蔚蓝的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
例2、春雨——春天的小雨从空中飘洒下来,野外的万物都被包围在茫茫的雨幕之中。
这春雨淅淅沥沥,密密斜织着,滋润着世间的万物。
例3、小路上又来了一个女人,也是半白头发,褴褛的衣裙;提一个破旧的朱漆圆蓝,外挂一串纸锭,三步一歇的走。
忽然见华大妈坐在地上看她,便有些踌躇,惨白的脸上,现出些羞愧的颜色;但终于硬着头皮,走到左边的一座坟前,放下了篮子。
——鲁迅《药》简析:例1在“鸟”前加上“一只银白色”作修饰成分,明确了小鸟的数量与颜色,具体形象。
在“飞翔”前用“蔚蓝的天空中自由自在”等词语修饰,则明确了鸟儿飞翔的具体环境和状态。
这样整个句子就具体充实了。
例2在春雨后面增加了描写春雨状态词语和声音的词句,如“飘洒”、“斜织”、“淅淅沥沥”等,春雨就有声有色、形象可感了。
例3是鲁迅先生《药》中对夏四奶奶上坟的描写,语段中的“半白”“褴褛”“三步一歇”“惨白”“羞愧”等修饰词语,不仅写出了夏四奶奶的穷困、衰老的外在形态,也暗示了夏瑜的死给她带来的物质与精神方面的沉重打击。
二、采用联想法即围绕要扩展句子的内容,通过联想这一手段,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以达到充实句子内容的目的。
如:例1、黑漆漆的夜,独自走在路上,一点的星光、月光都没有,我们心里真有些怕。
夏天的暴雨之前,天都乌黑了,无论孩子大人,心里也总多少有些凛凛然的,好象天空要有什么异样的变动。
山寺的幽斋中,接连落了几天的雨,天空是那样的灰暗,谁都要感到些凄楚之意。
——郑振铎《向光明走去》例2、别走开,让我们一起来奉献爱心——也许只是一根小小的木桩,就可以救活一个溺水的人;也许只是薄薄的一条毛毯,就可以温暖一个冻僵的人;也许只是一句话,一只温暖的手,就可以唤回失意者的希望,增强生活的信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把句子写具体生动》教学设计
教学安排: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学生明白什么是生动具体;什么样的句子才是生动的句子,什么样的句子才是具体的句子。
2、通过练习,进一步领会把句子写生动具体的方法,写出生动具体的句子。
教学重点:掌握把句子写生动具体的方法。
教学难点:写出生动具体的句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想写出好的,美的文章吗?
2、文章是由一段一段组成的,段是由一句一句写成的,所以,把句子写好,就是写好文章的基本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把句子写得具体而生动。
板书,读课题,质疑:具体、生动
3,答案就在这些句子中间,下面请自己读读这些句子。
找找它们的不同。
二、比较领会。
1、多媒体:①秋天,银杏树的叶子黄了。
②秋天,把黄色给了银杏树。
③秋天,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色的叶子,就像一把把小扇子。
④秋天,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色的叶子,就像一把把小扇子,它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2、引导比较
第二句和第一句比较,写出了银杏树的哪个特点?
这两句哪一句优美?(这就是生动)
板书:生动就是句子写得优美。
第二句里使用了一种方法把句子写生动了,你们找到吗?
聪明极了,就是拟人手法,把秋天当作人来写。
我们也来试一试:(改写)
秋天到了。
树叶落了。
第二句再和第三句比较,哪一句更优美?
对极了,是第三句,那么使用了什么方法把句子写得比第二句更优美了?
真会发现,就是比喻句。
再想想,第三句,除了写出了叶子的颜色外,还写出了叶子的什么?(形状)
对啊,他把叶子的形状也写出来了,这就是具体,你能吗?试试看:
板书:具体就是能写出食物或人更多的特点。
秋天的树叶形状各异,有的树叶像……有的树叶像……有的树叶像……
再看看第四句和第三句相比,又写出了叶子哪一方面?(叶子被风吹动时的样子。
)
这就更加具体了,又用了什么方法写生动,把叶子当作人来写。
3、小结:可见,要把句子写生动,就要用比喻、拟人、还有夸张等方法法,要把句子写具体,就要写出多个的特点。
下面让我们学以致用,把这两个句子写生动,写具体。
(同学交流)
4、练习。
秋天,枫树的叶子红了。
秋天,苹果熟了。
三、巩固拓展。
1、不过要写得具体,还得仔细观察哟!不仔细观察是写不具体的。
下面四人小组,拿出自己的树叶和同学一起观察观察,还可以摸一摸,闻一闻,然后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四人小组交流反馈
3、练习巩固:会说还要会写,下面请同学们把自己的发现写下来。
写的时候要注意:书写工整;用比喻句、拟人句、夸张句等把句子写得更生动更具体。
秋天的树叶……
3、展示评价。
四、作业:秋天,树上结了很多果子。
(把句子写生动具体)
附板书:
怎样把句子写具体生动
生动就是句子写得优美。
拟人比喻夸张……
具体就是能写出事物或人更多的特点。
颜色形状动态心情
怎样把句子写得生动形象
把句子写得生动形象,不仅能帮助读者了解句子的意思,而且能更深刻地体会句子的思想感情。
要把句子写得生动形象,就要+恰当地使用比喻、夸张、排比、拟人等常用的修辞手法。
(一)怎样写比喻句
比喻就是打比方,抓住事物相似的方面打比方。
用打比方的修辞方法来说明、描写、叙述人物或事物,把人物、事物写得更加形象,使人读后能感到亲切、明白、易懂,留下深刻印象。
1构成比喻句的三个条件。
比喻句一般由三个成分构成:①被比喻的事物(称为“本体”);②用来作比喻的事物(称为“喻体”);③把“本体”和“喻体”连接起来的词(称为“比喻词”)。
被比喻的事物和用来作比喻的事物必须是根本不同的两类事物,且必须在某一方面有非常相似的特点。
2、写比喻句要积极展开联想想象。
在比喻句中,被比喻的事物是我们所见所闻的事物,是摆在我们眼前的实实在在的事物。
用来作比喻的事物,就是根据自己要说明、描写、叙述的事物的特征,联想想象出来的事物。
因此,要写好比喻句,必须积极展开联想想象。
如: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飞过来。
(第九册《草原》)
这句话里,“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是作者目睹的,“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是作者联想到的,用来比喻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奔跑在小丘上的场景。
3、比喻要通俗易懂。
用来比喻的事物应该通俗易懂,为大家所熟悉、所了解,不要用少见的、陌生的、深奥难懂的事物作比。
同时,要比得恰当、自然,被比喻的事物与用来作比喻的事物必须在比的方面有相似之处。
写比喻句常用像、像……一样、好象、好象……一样(一般、似的)、如同……一般、仿佛、似、恰似、犹如等词语,把被比事物和作比事物联系起来。
有些暗偷的句子则用判断词“是”或用“成了、成为、变为、叫做”等词语来连接。
有些借喻句则不一定出现比喻词。
如:
①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通通的,好象是天空着了火。
(第六册《火烧云》)
②两边的建筑物飞一般地往后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第九册《威尼斯的小艇》)
③漓江的水真绿呀,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
(第十一册《桂林山水》)
④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宝库。
(第五册《美丽的小兴安岭》)
⑤茂盛的大榕树成了鸟儿的天堂。
(第十一册《鸟的天堂》)
但是,用上“好象……”等一类词语的句子不一定是比喻句。
如:人们还是面向灵车开去的方向,静静地站着,站着,好象在等待周总理回来。
这句话虽然用了“好象”,但没有出现被比事物的作比事物,不是比喻句,而是对人们不愿离去的一种心情的描写。
又如:
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一纵一纵地,慢慢儿,使劲儿向上升。
这是形容,也不是比喻。
(二)怎样写拟人句
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感情、思想、神态、动作、形貌。
运用拟人的写法,把事物人格化,能使语言具体、形象、鲜明、生动,增强文章的语言表达力。
拟人的写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1)用描述人的词语来描写事物。
如:
“松影下开着各种小花,招来各色的小蝴蝶——它们很亲热地落
在客人身上。
”
(2)用人跟动物、植物对话的方式来描述事物。
如:
(3)“他只顾跟牛说话,冷不防旁边一头驴伸过嘴来吃簸萁里的料。
赵大叔推开它,用一个指头指着它的脑门说:‘你啊,就爱占便
宜!批评你多少次了,一点儿也不改。
’”
(4)完全把事物当成人来写。
如:
(5)“在果园里,苹果树变得神气起来了。
它想:‘既然把我从树林里移到果园来,说不定是罕见的树呢。
’它傲慢地看着四周一
棵棵丑陋的小树桩……”
拟人这种写法,把事物写得跟人一样有思想,有感情,能说话,
能行动,简直和人一模一样。
(三)怎样写夸张句
夸张,就是把所要描写的事物作必要的扩大或缩小,以加强语言的表达力度。
夸张不等于说大话、说谎话。
它是在本质真实的基础上,运用突出的形象化的语言来揭示事物的某一特征,以激发人们的感情。
那么,怎样写夸张句呢?
(1)从数量上进行夸张。
如:
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第七册《望庐山瀑布》)
②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第七册《绝句》)
(2)在程度上进行夸张。
如:
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象半天里起了一个霹雳,震得那
山冈也动了。
(第十二册《景阳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