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婚礼习俗

合集下载

客家婚俗[精选5篇]

客家婚俗[精选5篇]

客家婚俗[精选5篇]第一篇:客家婚俗客家婚俗男大当婚,女大当嫁。

客家人男的到20岁,女的到16岁左右,做父母的就会开始操心他们的婚事了,当时客家人结婚有哪些程序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是第一步:说媒,一般是男方委托媒人、媒婆、或者自己的亲朋好友到女方的家里面“说亲”,挑选合适的对象最重要的是门当户对,两者的身份、学识、以及地位都不能相差太多,如果媒人把两家的家长都说动了心,那么就直接进入第二步叫做“看妹子”,就是我们现在俗称的“见面”,如果男女双方都觉的对方还可以,彼此都情投意合,那么就进入我们的第三步“写庚帖”。

怎么写呢?首先要请算命先生来“合八字”,如果男女双方的八字合的来,没有相冲相克,那么就把他们的“生辰八字”写在一张红色的单子上,然后放在祖宗的香案上,如果三天之内没有发生不祥之兆,这门亲事就基本定了下来,定下婚事了,就进入第四步叫做“编红单”,又叫做“讲财礼”。

比如小庄我今天结婚,那么我就会和我父母和媒人一起到女方家,把我要给女方的财物列出一个单子,这个送给丈母娘家多少东西是可以讨价还价的。

定下多少财礼以后丈母娘会请我们吃午饭或者晚饭,在我要走的时候,也就是临出门的时候,丈母娘会送我一袋我们这边的特产花生,这袋花生可是大有作用的,大家猜猜看它有什么用?就是我拿了这袋花生以后,我要把这袋花生分给所有我认识的没有结婚的妙龄少女,意思就是小庄现在已经名花有主了,请各位姐姐不要打我主意了。

那我知道在座的各位贵宾都是日理万机的,大家平时都很忙,但到了周末也要休息放松一下,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看江苏卫视现在一档非常火的综艺节目,叫做“非诚勿扰”,这个节目现在已经是全国综艺节目收视第一名了,第二名是“快乐大本营”,第三名是天天向上。

刚开始播“非诚勿扰”的时候,我很爱看,经常上网看好几期,现在不太爱看了,因为这个节目作秀的成分太多了,而且折射出了一些社会问题让人无法接受,比如里面的一些女嘉宾要求男嘉宾有车有房。

客家风俗文化礼仪

客家风俗文化礼仪

客家风俗文化礼仪客家民族是中国的一个重要少数民族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

客家地区的风俗文化礼仪丰富多样,反映了客家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下面将从婚俗、丧葬、节日等方面介绍客家风俗文化礼仪。

首先是客家婚俗。

客家人认为婚姻是家族延续和社会稳定的重要环节,因此婚礼往往是非常盛大的。

在婚礼当天,新郎要骑着白马去接新娘,这被视为祈求美满姻缘的象征。

新郎接到新娘之后,伴随着锣鼓喧天的鞭炮声,阖家欢乐地前往新郎家。

在抵达新郎家后,双方亲友都要进行热情的互动,以表达美好祝福。

婚宴上,客家人还有自己独特的上新娘仪式,新娘要坐在红色布上,由家中长者领导,然后由新郎跪拜向新娘行礼,并敬酒,以示尊重和感恩。

其次是客家丧葬。

客家人对待丧葬非常重视,讲究礼仪和风俗。

客家家庭在有人去世时,会举行盖棺仪式和告别仪式。

盖棺仪式是指把逝者的遗体放入棺材,在家人和亲友的陪同下,将棺材盖好。

告别仪式则是在丧家设席,亲友来吊唁的场合。

客家人认为,告别仪式是对逝者的最后一次安慰和告别,因此要烧纸、燃香,举行祭祀仪式,以帮助逝者在天堂找到归宿。

丧家礼仪非常注重,亲友必须穿上孝服,依照客家民间传统的规矩来安葬逝者,以示对逝者的尊重和哀悼心情。

此外,客家节日也是客家风俗文化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

客家人民热爱传统节日,他们有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和仪式。

例如,“赶坟节”是祭祖的一种传统节日,每年清明节前的一天,家人会一起前往祖坟扫墓,祭扫祖先,烧纸燃香,祈求祖先的保佑和平安。

这是客家人对祖先的崇敬和纪念的方式,也是一种家族凝聚力的表现。

另外,农历七月的“鬼节”也是客家人盛行的节日。

他们相信在这个月里,鬼魂会出来游荡,为了不惊扰到鬼魂,人们会在门口点上纸灯笼,烧纸钱,以示对鬼魂的尊重。

客家人结婚的风俗礼仪

客家人结婚的风俗礼仪

客家人结婚的风俗礼仪客家人是一个重视传统风俗的族群,结婚也是他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仪式。

以下是关于客家人结婚的风俗礼仪,详细阐述了婚礼前、婚礼当天以及婚后的一系列仪式。

婚礼前的准备工作:客家人结婚前会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首先,准备婚庆公司,他们负责筹备整个婚礼过程中的各项事务,包括场地布置、婚车、音响等等。

其次,要选定婚期,客家人非常重视这个日期的选择,通常会在农历的黄道吉日结婚,以求婚后的生活幸福美满。

最后,要进行亲事。

一般情况下,客家人的婚姻都是父母之间进行商议,然后再由媒人牵线搭桥。

有时,也会进行一些婚前聘礼的交换,以示双方的诚意。

婚礼当日的仪式:客家人结婚的仪式通常分为三个环节:迎亲、拜堂和敬茶。

首先是迎亲环节,新郎会带领一群亲朋好友去新娘家迎接新娘的到来。

迎亲队伍会在新郎家门口等待,一般会有鞭炮和锣鼓相迎,喜气洋洋。

随后,新娘父母会在门口摆放七碗饭,象征着祝福新人七世同堂。

然后,新娘会跨过七座门槛进入新郎家,象征着新生活的开始。

接着是拜堂环节,新郎新娘会在家中设立一个专门的神坛,摆放神位和合家欢的照片,以示对祖先的尊敬。

新人会一一拜神,然后向双方父母行礼。

在此过程中,还会进行三拜九叩的仪式,分别向天地、先父先母和对方父母行三拜九叩,以示对祖先和双方家庭的尊敬和感恩之情。

最后一个环节是敬茶,新人会分别向双方父母敬茶,以表达对双方家庭的感谢和尊敬之意。

在敬茶过程中,双方父母会给新人传授一些婚姻和家庭的道理和经验,希望他们能够幸福和睦。

婚后的习俗:客家人结婚之后还有一些特殊的习俗。

首先,新郎新娘会回到新娘家中拜访,称之为“回门”,象征着女儿嫁出去了,但并未忘记自己的亲人。

其次,婚后的第三天要进行新娘的“闹洞房”仪式,亲朋好友会躲在门口,等待新郎新娘进入洞房后突然闯入,戏弄新人,并为他们布置一些小惊喜,以此增加新人的情趣和幸福感。

最后,新郎新娘还要进行一些其他的习俗,如重阳节给双方父母送礼、新父母中午给新人准备丰盛的饭菜等等。

客家人结婚礼仪

客家人结婚礼仪

客家人结婚礼仪
客家人的婚礼仪式通常非常庄重和热闹,以下是客家人结婚的一般礼仪流程:
1. 准备阶段:
- 安排婚期:通常由男方家长与女方家长商量决定。

- 婚礼筹备:包括婚纱、喜字、喜糖、婚车、酒席等准备工作。

2. 订婚仪式:
- 由男方家长带上一份女方聘礼,正式向女方家长送聘礼,表示结婚的意愿。

- 女方家长接受聘礼后,分配一些喜糖、羊肉之类的礼品给男方家人。

3. 迎亲仪式:
- 男方在婚礼当天派出队伍前往女方家接新娘。

- 队伍通常由招鼓队、仪仗队、车队等组成,一路上热闹庆祝。

- 到达女方家后,女方家人会用红绸将新娘遮盖起来,让新郎解谜,以示新郎对新娘的爱和承诺。

4. 宴席仪式:
- 新娘在抵达新家后会穿上新衣,向祖先行拜祭。

- 举行喜宴,邀请亲朋好友一起庆祝。

- 宴席中,有舞狮、喜酒敬酒等热闹的节目。

5. 结束仪式:
- 婚礼当晚或第二天结束后,女方家人会送些礼品给男方家庭,表示谢意和祝福。

总体来说,客家人结婚礼仪重视亲友团聚和传承文化,注重宴席的热闹氛围,以及以新娘为中心的仪式活动。

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现代元素也被加入其中,但基本的传统仪式和习俗仍然得到保留和尊重。

客家人结婚习俗

客家人结婚习俗

客家人結婚習俗客家人是訂婚請得很盛大,且女方主辦;請完訂婚就不再請歸寧。

至於婚娶的方式仍以聘娶為主。

所謂聘娶婚者,男子以聘的程序而娶,女子因聘的方式而嫁。

而聘的主要條件有三:(一)須有媒妁之言(二)須有父母之命(三)須有聘約。

客家人稱妻為「娘」,也有人寫做「輔娘」。

從男方的角度稱結婚為「討娘」,也有人稱作「討新娘」;從女方的角度則稱為「行嫁」。

相對於童養媳的「細心舅」,風風光光明媒正娶的則稱為「大行嫁」,是指按照傳統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的六禮程序的結婚方式;如果從父母的角度,則稱兒子的結婚為「討心舅」。

因此,論客家婚禮的淵源,可以說都是以《禮記》<昏義>「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等所謂六禮為依歸。

客家人很重視這種傳統的婚禮儀節,幾乎家家戶戶都抄有註明這些儀節的小冊子稱之謂《家禮便書》、《家禮便冊》或《家禮便覽》。

客家台灣人的婚姻本來較保守,以前都沿古制的六禮,但隨著社會的變遷,其他文化的影響,慢慢地也在變更。

訂婚(過定)-->合婚-->論婚-->議婚-->大年庚-->擇日-->茶禮-->定婚請帖-->聘金-->收聘-->喜餅-->席禮-->祭祖結婚:嫁女-->請祖準備-->嫁女請祖-->安祖-->祭祖-->辭祖-->嫁女中堂-->哭嫁-->行嫁車隊-->行嫁順序-->用點心-->堂號結婚:1、-->請期-->覆課-->諏吉-->協商-->上笄-->新房-->安床-->封鏡-->完聘-->有餘-->開容-->且郎-->拖青-->肚痛肉-->喜花-->胸花-->姐妹桌-->分飯-->大禮-->樂婚-->合巹-->合和-->合髻-->合獨-->合婚鈴-->合歡梁-->合姓-->結悅-->結縭2、結婚十二禮、六禮請祖準備-->娶媳請祖-->安祖-->祭祖-->謝祖-->中堂-->踼轎-->拜轎-->下轎-->引儀-->親香盤-->過火-->破煞-->送嫁舅-->大歸-->鳳霞-->卻扇-->鬧洞房-->進房-->上廳-->開掌和-->茶禮-->私已-->三朝-->結婚典禮-->婚宴中的介紹-->敬酒-->喜幛-->結婚喜宴-->見面禮-->成婦禮-->請帖-->謝天-->柬帖-->日課-->探房-->案兄弟-->八仙綵-->.............客家婚禮婚禮過程中的禮儀從偷看、合婚、過定、圓聘、迎娶、謝媒、回門....都有一定的步驟,不能輕易跳過迴避。

客家人结婚的礼仪

客家人结婚的礼仪

客家人结婚的礼仪各地的结婚礼仪都不一样,想知道客家人的家婚礼仪吗?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客家人结婚的礼仪,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客家人结婚的礼仪一、婚前习俗:1、合八字“合八字”也可以说成是“庚”,在现代则称之为“相亲”。

男方托媒人到女方家说媒求婚,女方若有意联姻,即将自己的生辰八字交媒人带给男方,男方请“先生”将双方的八字“推算”一番后(俗称“合字”),看是否“相克”,这个过程即为传庚。

进入新时代后,这个“合八字”的仪式已经极少见了。

2、过聘即订婚相亲允婚之后,女方选定一个日子,携着一群亲属到男方住处“看屋场(采家风)”。

届时,男方百般殷勤,用美酒佳肴将女方带来的亲属灌醉之后,便在宴席上与他们讨价价,议定恩恤金、礼金、鱼肉、米酒的数量与嫁妆的项目并敲定行嫁娶亲的日子。

如若不能近期嫁娶,每逢重大传统节日,男方必须携带礼品到女方家“捎节”——慰敬女方的长辈。

过礼是迎亲的第一步,也就是履行订婚续,先由媒人把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交换请算命先生推算一下,看双方生辰八字是否相合如果不合婚姻就要重新考虑,通过换帖合八字后媒人选个日子带男方过礼订婚,过礼是大事,男方要向女方送一笔重礼,礼金多少、给姑娘一些什么订婚礼物一般都由媒人事先协商好. 按照传统的做法嫁娶的主动一方,其父母应选择迎娶良辰吉日准备迎娶,古代择日一般请星象学者或算命先生择日后来有通书和日历参照进行择日发请柬,由嫁娶者父母亲自送达亲友手中。

二、婚事礼俗:1、哭嫁正日子那天,新郎随同唢呐手、先生(礼生)、媒人等到新娘家迎亲。

他们会带有一个木箱,里面放有衣服、大葱大蒜、新娘的礼服和鞋,外边挂着一只大公鸡和鱼。

其间,男方必须完成以下礼仪:分别给女方家的先生(礼生)、沐浴(为新娘穿衣服的人)、开厨(厨师)、走堂(端菜的人)、美容(为新娘化妆的人)、扶鸾(伴娘)等三十多人(为喜事帮忙的人)分发红包,以示谢意。

新娘除化妆外,要叩拜祖宗,还有一个特别的程序“哭嫁”,哭嫁没有固定的哭词,是触景生情,即兴而作,诉述父母的养育之恩和对娘家的依恋之情等。

客家人的结婚习俗

客家人的结婚习俗

客家人的结婚习俗客家,是一个具有非常明显的汉族民系。

想了解客家人的结婚习俗文化,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客家人的结婚习俗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客家人的结婚习俗婚礼之行,新郎要按时辰去接新娘,带一个小男孩子去叫“压轿”,即使是自由恋爱的也须找个伐柯人同行。

这时候的新郎,身上不能带钥匙、指甲剪等“铁器”。

婚嫁的风俗对新郎要求未几,对新娘的要求就多了:在出嫁确当日,新娘不能吃外家的饭,表示不吃两家饭(从一而终);走出家门到上轿,是绝对不能回头看的,这时候能哭出来,也是对父母的一种安慰;上轿之前,新娘的兄弟姐妹还要进行“抽姊妹带”的典礼;新娘的衣服上别上缝衣针(利器),表示“利是”;做母亲的会让女儿反穿亵服,据说这是表示忠诚于爱情毫不“反骨”;新娘下了轿,必需由有品德、多子的妇女扶着新娘进洞房,叫做“牵新娘”,经由大门时,新娘还必需跨过燃烧的秆火避邪;假如这时新娘已经怀孕,还要叫人扛着一架梯子跟随,这也有一个叫法“时来运来,娶个老婆带梯来”,客家话中“梯”、“胎”同音,意为上梯步步高;迎回新娘的时候,公公婆婆要回避,等星星亮了或第二天才可以相见;喜宴上,新娘最大,因此宴席上的鸡头是不能吃的,由于那是“凤头”;假如宾客不小心打破了碗,主家会很小心地把碎片逐一拾起,用红纸包好放到厨房里去,主家的白叟不求全宾客,就算宽容了。

增补一点:新娘的嫁奁里,一定会有两条甘蔗,表示双双对对、甜甜美蜜、从头到尾,新娘在上轿前,要坐在一个土话叫“母栏”的很大的竹盆里面,由一个“梳妆新娘的”妇女主持进行打扮梳妆。

据说跨进竹盆时,知道自己从此离开生已养已的家,成为另一家的人,一刹那心情的滋味,至今无法表达。

“梳妆新娘的”一边梳妆一边还要说吉利的话,当年大漠看自己的新娘坐着梳妆的时候,太兴奋了,那词却顾不上记。

只知道她念一梳梳到尾,夫妻什么什么有头有尾确当真样子容貌很好玩。

梳妆完毕,大家一涌而上包“上轿钱”给新娘,上轿的时候,由“梳妆新娘的”执一个米筛,象伞似的开在新娘头上,里边放着新娘袋,袋子装满了青青的“长命草”,其中意义,不问可知。

客家婚礼流程

客家婚礼流程

客家婚礼流程客家婚礼是客家族群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婚礼流程繁复且富有仪式感。

下面是一份大致的客家婚礼流程:1. 准备阶段:新娘嫁妆准备:新娘家庭向新娘准备一些财帛和嫁妆,以示彩礼的重要性。

2. 迎亲阶段:新娘迎亲:新郎和亲友们会在新娘家门口等候,新娘会穿上嫁妆。

一辆华丽的花轿会把新娘接到新郎家。

喝喜酒:新郎和新娘会共同进入洞房,新郎喝下新娘家人递上的喜酒,喜神庙中鸣锣鼓送喜。

3. 迎宾阶段:主人迎宾:婚礼主人一般是新郎家中长辈,他会在会场门口迎接亲友们的到来,招呼客人们入席。

寿星入场:寿星是客家文化中的重要角色,象征着长寿和福气,寿星会在一声锣鼓声中进入会场。

4. 交杯酒阶段:乐队演奏:现场会有乐队队员演奏传统婚礼音乐,为婚礼增添喜庆氛围。

交杯酒:新郎和新娘会交杯酒,象征着两人的爱情和幸福。

新郎和新娘各自举起酒杯,接吻后交换酒杯。

5. 敬茶阶段:新郎敬茶:新郎会先敬献茶给新娘的父母、长辈们,以示对他们的尊敬。

新娘敬茶:接着新娘会敬茶给新郎的父母、长辈们,表达对他们的感谢与敬意。

6. 酒宴阶段:饭菜宴请:新郎和新娘会与亲友们共同进餐,享受美食和欢乐气氛。

酒令:酒席上会有亲朋好友互相敬酒,有的地方还会有一些特别的酒令环节,增加婚宴的趣味。

7. 祖坟祭拜阶段:到外祖坟前祭祖:新郎、新娘会带领双方家庭在外祖坟前行礼祭拜,象征着对祖先的敬仰和尊重。

祭祖宴会:祭祖过后,一般会在坟地附近举行简单的祭祖宴会,祝福新婚夫妻得到祖先保佑和福气。

8. 敬烟阶段:女方敬烟:新郎家长和长辈们会接受新娘向他们敬烟,以示对长辈们的敬意和感谢。

男方敬烟:新娘家长和长辈们会向新郎敬烟,祝福新婚夫妻万事如意。

9. 封床阶段:封床:新婚夫妻会一起把新房床铺好,并贴上对联、摆放象征吉祥的物品,封床仪式象征着新婚的开始和家庭的幸福。

10. 午间娱乐阶段:午间活动:中午的时候,会有一些娱乐节目,如歌舞表演、戏曲演出等,以娱乐宾客,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赣南客家婚嫁习俗的论文
摘要:客家习俗大致上包括全国性的传统岁序节俗,地方性崇拜、礼节等。

在我们赣南地区分散着许多客家人,他们现存的风俗习惯许多有别于我们其他群体,但也存在相似之处。

除了一年中重要的民俗外,还包括民间文艺,像客家山歌,赣南采茶戏、歌谣等。

我对于赣南客家人的婚嫁习俗甚是好奇。

这篇论文是我在参加了南康一个朋友的婚礼后选定的题材,是我觉得最为好的内容。

关键字:合八字;过聘;哭嫁;送嫁;拜堂---闹房;回门;送满月
正文:
(一):
一、婚前习俗:
1、合八字。

“合八字”也可以说成是“传庚”,在现代则称之为“相亲”。

男方托媒人到女方家说媒求婚,女方若有意联姻,即将自己的生辰八字交媒人带给男方,男方请“先生”将双方的八字“推算”一番后(俗称“合八字”),看是否“相克”,这个过程即为传庚。

进入新时代后,这个“合八字”的仪式已经极少见了。

这第一道程序就已经吸引我了,对于接下来的也甚是好奇。

我的朋友他们是通过交往后才决定结婚,但却也走了这样一道程序,想必这是必须要履行的规矩了!而,在我们老家没有这个规定,也没有与之相似的习俗。

2、过聘即订婚。

相亲允婚之后,本来是存在一段“男女双方有一段‘思考期’”的,而我朋友他俩因为是交往走到一起的,就直接省去了中间一段。

女方选定一个日子,携着一群亲属到男方住处“看屋场(采家风)”。

届时,男方百般殷勤,用美酒佳肴将女方带来的亲属灌醉之后,便在宴席上与他们讨价还价,议定恩恤金、礼金、鱼肉、米酒的数量与嫁妆的项目,并敲定行嫁娶亲的日子。

如若不能近期嫁娶,每逢重大传统节日,男方必须携带礼品到女方家“捎节”——慰敬女方的长辈。

过礼是迎亲的第一步,也就是履行订婚手续,先由媒人把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交换请算命先生推算一下,看双方生辰八字是否相合如果不合婚姻就要重新考虑,通过换帖合八字后媒人选个日子带男方过礼订婚,过礼是大事,男方要向女方送一笔重礼,礼金多少、给姑娘一些什么订婚礼物一般都由媒人事先协商好. 按照传统的做法嫁娶的主动一方,其父母应选择迎娶良辰吉日准备迎娶,古代择日一般请星象学者或算命先生择日后来有通书和日历参照进行择日发请柬,由嫁娶
者父母亲自送达亲友手中。

虽然我只是从朋友口中得知这些关于过聘的内容,但和赣南客家婚礼习俗几乎一致,改变的很少。

当你看到这里时,脑海里是不是和我一样已经在想象那样画面了?我们老家虽然也属客家范围,但习俗和礼数完全不一样,在婚礼时,难免我问东问西了。

那些老一辈的人们都会很开心的告诉我,极大地满足了我的好奇心。

二、婚事礼俗:
1、哭嫁。

正日子那天,新郎随同唢呐手、先生(礼生)、媒人等到新娘家迎亲。

他们会带有一个木箱(我不知道该怎么称乎它,暂且叫它木箱吧),里面放有衣服、大葱大蒜、新娘的礼服和鞋,外边挂着一只大公鸡和鱼。

其间,男方必须完成以下礼仪:分别给女方家的先生(礼生)、沐浴(为新娘穿衣服的人)、开厨(厨师)、走堂(端菜的人)、美容(为新娘化妆的人)、扶鸾(伴娘)等三十多人(为喜事帮忙的人)分发红包,以示谢意。

新娘除化妆外,要叩拜祖宗,还有一个特别的程序“哭嫁”,哭嫁没有固定的哭词,是触景生情,即兴而作,诉述父母的养育之恩和对娘家的依恋之情等。

当新郎准备背新娘时,新娘跪在床上想她父母作揖,说了一句:“女儿今天就要出嫁了,很感激您们这二十多年的养育之恩,您们辛苦了!”。

当时房里全是她的亲戚,我忍不住哭了。

那个画面到现在我还是很清楚记得。

新娘出嫁时更为有趣的是抢手箱(箱内装的是新娘哭嫁钱),抢手箱是由新娘的哥哥和叔叔到新娘房间把手箱抢出来。

我们在这个程序里都玩开了,完全没觉得拘束。

凤冠霞披、红衣绣鞋的新娘出屋时,在喜炮声中由长辈和媒人牵着,头顶簸箕的新娘走出闺房,过一门槛给一个红包,然后在大厅的上厅叩拜祖宗,再由哥哥或弟弟背到大门前送进香车(或花轿、单车、汽车),由新郎带路。

我因为是她的好朋友,可以陪在身边。

这期间,我看到全部的礼节。

特别是注意到了由新郎背新娘出屋时的那个持簸箕的过程。

簸箕必须是反过来,还必须是在之前就要涂有红色,这意味着什么呢?我没来得及问就随同新郎的队伍送朋友去了。

因为她弟弟在外省当兵,没能回来参加婚礼。

于是就由我和她小姑还有她小姑的儿子一同送嫁了。

2、送嫁。

在送嫁姐妹和弟弟(一般是小男孩,寓意早生贵子)的随同下起程,在吹吹打打的男方接亲队伍的簇拥下,来到鼓乐相迎的新郎家。

我们会在刚才那个木箱里放进女方这准备好的嫁妆。

有毛线鞋、休闲鞋、靴子等,也会放有水果和坚果,以便男方家那的人们路上渴了,或饿了。

在客家人看来,这些东西越多,说明女方家父母很勤快,很心细。

在送的途中我有一项任务,就是要帮新娘注意好红盖头,还有戴着的一条由花生、桂圆、红
枣连成的“项链”。

这只能由新郎新娘吃,其他的人都不可以。

好像说是他们要早生贵子。

因为路途遥远,我们到达男方家时天已渐黑了,下车后好多礼节都没能看清。

只是依稀记得男方家的亲朋好友恭候在门口用鞭炮迎接,并请送嫁的我们进屋喝茶,但新娘仍要站在门前的摸篮(米筛)中“站性子”(表示到婆家后不能任性,必须蹈规守矩,懂得方圆),待鞭炮燃放后,由手持点燃火把的婶子或嫂子牵着新娘进入新房(火把一般由竹片、丝茅、桃树枝、红绳组成,寓意驱邪迎新),并分撒花生等果品。

我们老家没有这样的习俗。

我记得当新娘将分撒花生果等果品时,南方家亲戚们的孩子就会抢,这也意味着一种好的迹象。

接下来便是就餐了。

其入席是很有讲究的,正酒那天的首席是由舅舅坐。

在酒席上还有一种独特的客家分菜(寓意分财)习俗,就是把一些便于携带的菜肴分给来客带回家中,让其家中老小一起分享丰盛的喜宴。

那天晚饭,我是和新娘、她小姑他们一起在新房里吃。

菜几乎是一样的,但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菜叫“荷包肉”。

在朋友家吃中午那次正餐时,这个菜放在桌子上后会有盘子来盛,而男方家却没有。

后来才知道是不能吃的,而是用来送的。

他们相隔很远,习俗便有了不同。

有一句话叫做“十里不同俗”,看来在客家也同样存在。

3、拜堂--闹房。

拜堂的仪式是:一拜天地,二拜祖宗,三拜父母,最后是夫妻相拜送入洞房。

进入洞房的新郎新娘,喝两碗交杯酒,然后勾肩搭膀吃两个鸡公腿。

礼毕,婚礼正宴开始,新郎新娘在礼生的引导下,敬请嘉宾对号入席。

这一幕让我想起了自己看的古装戏电视剧,里面的情节跟当时几乎一模一样。

我很是诧异,这种习惯怎么还会存在得这么完整!而,这边的正餐也和古时候一样,都安排在晚上。

这让我甚是激动吧,我不知道该怎样来表达那种情感!
4、入夜。

青年宾客相聚新娘新郎洞房,尽情戏耍搞笑新郎新娘,戏耍程度要看新郎平时在本村的为人、交友是否厚道。

直到淋漓尽致为止,新郎新娘洗澡更衣,同床入梦。

婚嫁礼仪遂告完毕。

这一项我没能参与,作为客人饭后便回学校了,有点遗憾!
三、婚后礼俗:
1、婚后的第三天叫“拉三朝”,也叫“回门”。

新郎新娘要到女方家拜见父母、兄妹,一表孝心,二报平安。

一般是婚后第三天或第五天,由女方派新娘的姐妹等女眷来请新郎新娘一起去做客,媒人及新郎姐妹也同去,共7-14人,吃罢午宴,当天回来。

2、送满月。

结婚后一个月,新娘娘家要来送满月,同时送来小鸡、蔬菜、种子、谷种、豆子等,示意五谷丰登,财丁兴旺。

(这婚后的礼数,在我们家也是有的,差不多一致。


客家婚礼的习俗多,程序也多,于是给人一种繁琐的感觉。

结婚程序、礼节是挺繁琐的,但却也给我们一种婚嫁重要性的认同感。

这正是客家婚嫁和其他族群的不同之处,也正体现出了客家婚嫁的特别之处。

与其他族群的婚嫁习俗相比,赣南客家族群的婚嫁习俗,没有包办婚姻的遗迹,它处处都表现出对青年男女的自由和意念的尊重。

这与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有着很大的联系,也让我们发觉人权的位置越来越重要。

以上这些便是我了解到的赣南客家婚嫁习俗,很有趣、很让我觉得浪漫。

从古自今还保留着这些令人感叹的习俗,而且还保存得这么完整,很难得!
(二)参考书目及书刊:
1、董励. 客家. 广州市: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5.
2、房学嘉. 客家民俗. 广州市: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3、谢重光. 客家文化与妇女生活 12-20世纪客家妇女研究. 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
4、丘桓兴. 客家人与客家文化. 北京市:商务印书馆, 1998.
5、刘锦云. 客家民俗文化漫谈. 武陵出版有限公司, 1998.11.
6、张祖基等著. 客家旧礼俗. 众文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1986.
7、廖晋雄.广东始兴县客家婚嫁风俗调查. 客家研究辑刊,2007 第1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