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引言

合集下载

1.1节 引言[3页]

1.1节 引言[3页]

机械式,只能做加法
2
1.1 引言
◆ 计算器 1673年
◆ 差分机和分析机 查尔斯.巴贝奇
德国Gottfried Leibniz,机械式 可进行加、减、乘、除和开方
1812年差分机
1834年分析机
分析机:体现了现代电子计算机的结构、设计思想
被称为现代通用计算机的雏形
3
第1章 计算机与计算思维基础
1.1 引言 1.2 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
1.2.1 计算机的诞生 1.2.2 计算机的发展 1.2.3 计算机的分类 1.2.4 计算机的应用
1.3 计算机的新技术 1.4 计算思维基础
1
1.1 引言
人类为什么要发明计算机?
■ 人的计算速度很低
◆ 祖冲之计算π至小数点后7位数用了15年
◆ 计算30×30的行列式需要几个人年
◆ 中国第一棵原子弹研制时,数百位科学家在大礼堂打算盘
■ 早期的计算工具
◆ 算 筹 春秋战国时期 世界上最早的计算工具
◆ 算 盘 中国唐代
第一种手动式计数器 沿有至今
◆ 计算尺 1622年 ◆ 加法器 1642年
手动式,上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70年代被计算器取代 可进行加、减、乘、除、指数、三角函数

1-1.1引言——叩响高中化学殿堂的大门

1-1.1引言——叩响高中化学殿堂的大门
高中化学必修 (1)
引言
化学研究的对象
化学是在研究原子、分子的基础进一步研 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制备、应用 以及变化过程中能量变化的一门自然科学。
化学是一门充满神奇色彩的科学 碳纳米管 上吸附氧
人造多面体超分子
1999年发 现 O4 分 子呈四边 形结构
化学是一门社会需要的中心科学
食 住
3.若在试管中加入2-3mL液体再加热,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①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 ②在试管中加入2-3mL液体; ③用试管夹夹持在试管的中上部; ④将试剂瓶的瓶盖盖好,放在原处。 A. ②③④① C. ②④③① B. ③②④① D. ③②①④
广口瓶 固体药品
瓶口
试剂瓶 4.药品的存放 外环境 瓶塞 瓶色
细口瓶 液体药品 玻璃塞 酸性药品 橡皮塞 碱性药品 无色瓶 易分解 棕色瓶 的药品
易潮解、易与空气中的气体反应的要 密封保存,受热或见光分解的物质要 放在阴暗处。
思考与交流:(P5)
(1)防中毒;(2)防火灾;(3)防爆炸; (4)防炸裂;(5)防倒吸;(6)防腐蚀。
4.重视并逐步熟悉污染物和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说明:对环境有污染的气体主要有CO、SO2、 H2S、氮氧化物等有毒气体。。
课堂练习:
1、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操作不正确 的是( ) CD A、不慎将酸溅入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 眨眼; 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 冲洗,然后涂上硼酸; C、燃着的酒精灯翻到,酒精洒到桌面上并且燃烧, 立即逃离现场 D、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 的水,再在搅拌下漫漫加入浓硫酸
1.进实验室前,应先预习实验,明确实验目的、 原理和方法,严禁不预习进实验室。 2.进实验室后,应先检查实验用品是否齐全。 3.实验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各项实验操作规程, 严禁随便地进行无关的实验,不得大声喧哗。

学术论文引言、正文、致谢、参考文献、附录的

学术论文引言、正文、致谢、参考文献、附录的

学术论文引言、正文、致谢、参考文献、附录的写作规范1 引言1.1 定义国家标准GB7713-87规定:“引言(或绪论)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和意义等。

引言应言简意赅,不要与摘要雷同,不要成为摘要的注释。

一般教科书中已有的知识,在引言中不必赘述。

比较短的论文可以只用小段文字起着引言的效用。

学位论文为了需要反映作者已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开阔的科学视野,对研究方案作了充分论证,因此有关历史回顾和前人工作的综合评述,以及理论分析等,可以单独成章,用足够的文字叙述”。

引言的目的是给出作者进行本项工作的原因,企图达到的目的。

因此应给出必要的背景材料,让对这一领域并不特别熟悉的读者能够了解进行这方面研究的意义,前人已达到的水平,已解决和尚待解决的问题,最后应用一两句话说明本文的目的和主要创新之处。

引言最基本一点是介绍主要研究成果。

有的作者常常不在引言中指明他们的重要发现,或从摘要中删除那些重要的研究成果,而到论文的后部分才指明。

对科技论文而言,是一种写作错误,可能使读者在了解到那些重要的研究成果之前已停止了阅读。

引言应避免过分强调一个十分重要而涉及面广的领域,而自己仅完成了其中有限的一小部分工作。

1.2 构成与写作要求引言的构成及写作要求见表1。

2 正文正文部分是科技论文的核心,是体现研究工作成果和学术水平的主要部分。

国家标准GB7713-87对科技论文正文部分的编写格式没有明确要求和规定。

科技论文的结构形式取决于科研成果的内容。

不同的科研成果,需要用不同结构形式的科技论文来反映。

因为不同学科领域的科研成果,在研究方法、实验观察过程、逻辑推理、结果表现形式等方面不同。

一般来说,科技论文的内容包括:引言、原理、实验和观察方法、仪器设备、材料原料、调研对象、实验和观察的数据资料结果、观点和结论等。

其观点和结论是将获得的数据资料通过数理统计和技术处理,绘图列表等表达实验结果,再经过判断、归纳、推理和抽象等导出的。

研究论文基本要求

研究论文基本要求

研究论文基本要求一、结构框架研究论文一般应依次包括下述几部分:1.题目2.摘要、关键词3.引言4.正文(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内容、步骤、方法、结果分析。

) 5.结论6.参考文献7.附录二、内容要求论文表述要严谨简明,重点突出,层次分明,数据可靠,文字凝练,说明透彻,推理严谨,立论正确,避免使用文学性质或带有感情色彩的非学术性语言。

论文中如出现非通用性的新名词、新术语或新概念,需随即解释清楚。

1.题目题目应简明扼要揭示整个论文的核心内容,具体明确,用语准确、简洁(严格控制在25个汉字以内)。

2.摘要、关键词摘要是对论文主题和研究内容的高度概括,一般应包括对研究目的、方法、结论等的简要概括,要突出论文的创造性成果。

关键词是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的单词或术语,一般选3~5个。

3.引言引言应对本研究主题范围内已有的文献进行综合评述,指出现有研究成果的不足,说明自己的研究思路、研究问题、研究目的、选题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还应说明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写作结构安排。

4.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要部分,应该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文字简练、通顺,符合逻辑顺序。

一般应包括研究过程与方法、结果与分析、讨论等部分。

(1)过程与方法:可包括研究材料(材料来源、性质、数量、选取和处理事项)、仪器和设备、研究方法、实验条件、研究步骤等内容。

1(2)结果及分析:对研究结果可以用图、表、照片等形式规范地呈现,并进行分析,说明结果的可靠性、可重复性、范围等。

对于复杂的图表,应指出作者强调或希望读者注意的问题。

(3)讨论:依据所得实验结果,联系前人的有关工作进行严密的逻辑推理,透过现象洞察事物的本质及其变化规律,提出理论假设并多方予以论证,从而使导出的结论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5.结论结论是对论文主要研究结果、论点的提炼与概括,应准确、简明、完整、有条理,使人看后就能全面了解论文的价值、目的和工作内容。

在结论中应明确指出本研究内容的创新点(含新见解、新观点),并可根据具体内容说明本研究尚未解决的问题及对今后研究方向的设想或建议。

1.1.1 算法的概念

1.1.1 算法的概念

从数学发展的历史来看,算法的概念古已 从数学发展的历史来看, 有之.比如 比如, 有之 比如,在西方数学中很早就有了欧几 里德算法, 里德算法,而中国古代数学中蕴含着更为 丰富的算法内容和思想,割圆术, 丰富的算法内容和思想,割圆术,秦九韶 算法等等都是很经典的算法. 算法等等都是很经典的算法 在这一章里,我们将学习算法的概念和程 在这一章里, 序框图.理解算法的基本结构 理解算法的基本结构, 序框图 理解算法的基本结构,基本算法语 了解一些很有意思的重要算法, 句.了解一些很有意思的重要算法,体会算 了解一些很有意思的重要算法 法的基本思想.同时 同时, 法的基本思想 同时,算法有利于发展有条 理的思考与表达的能力, 理的思考与表达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 力.
算法(algorithm)一词源于算术(algorism),即算术 方法,是指一个由已知推求未知的运算过程.后来, 人们把它推广到一般,把进行某一工作的方法和 步骤称为算法. 广义地说,算法就是做某一件事的步骤或程序. 菜谱是做菜肴的算法;洗衣机的使用说明书是操 作洗衣机的算法;歌谱是一首歌曲的算法.解方程 的算法,函数求值的算法,作图的算法,等等. 算法是机械,有时要进行大量重复计算,只要按 部就班地去做,总能算出结果,通常把算法过程 称为"数学机械化",其最大的优点是可以让计 算机来完成.
例3( P3)(1)设计一个算法,判断7是否为质数 设计一个算法,判断 是否为质数. 设计一个算法 是否为质数 (2)设计一个算法,判断 是否为质数 设计一个算法, 是否为质数. 设计一个算法 判断7是否为质数
是否为质数" (2)类似地,可写出"判断 是否为质数"的算法 )类似地,可写出"判断35是否为质数 的算法. (1)解:算法步骤如下: 解 算法步骤如下: S1:用2除35,得到余数 因为余数不为 ,所以 不能整除 因为余数不为0,所以2不能整除 不能整除35. 用 除 ,得到余数1.因为余数不为 S2:用3除35,得到余数 因为余数不为 ,所以 不能整除 因为余数不为0,所以3不能整除 不能整除35. 用 除 ,得到余数2.因为余数不为 S3:用4除35,得到余数 因为余数不为 ,所以 不能整除 因为余数不为0,所以4不能整除 不能整除35. 用 除 ,得到余数3.因为余数不为 S4:用5除35,得到余数 因为余数为 ,所以 能整除 因为余数为0,所以5能整除 能整除35. 用 除 ,得到余数0.因为余数为 因此, 不是质数 不是质数. 因此,35不是质数

【华北电力 工程电磁场】1.1.1引言 - 引言

【华北电力 工程电磁场】1.1.1引言 - 引言
0.21/f1/2 0.044
0.028f1/2 0.088
2021/2/23 Tuesday
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9
0.2 工程电磁场课学些什么内容
2021/2/23 Tuesday
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30
数学工具:矢量分析与场论
基本原理:
静电场的基本原理
恒定电场的基本原理
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17
电场脉冲模拟器
2021/2/23 Tuesday
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18
开阔地试验
2021/2/23 Tuesday
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19
磁悬浮分析
For 1 cm levitation:
Drive:
Current 1320 A Freq 400 kHz
32
1、认真听课,积极答问。
2、死记硬,毫无意义。
3、梳理思路,总结经验。
4、开阔眼界,扩展知识。
5、适量练习,熟练掌握。
6、重视数学,终身受益。 考核方式:
实验成绩10%+平时成绩20%+期末考试成绩70%
期末考试形式:暂定开卷
2021/2/23 Tuesday
Coil:
Radius 1.0 cm Wire 0.89 mm
Copper Ball: Diameter 1 cm Mass 4.66 g
2021/2/23 Tuesday
Ref: W.Brisley & B. S. Thornton: Brit. J. Appl. Phys., v.14, p.682, 1962
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第1章 引言

第1章 引言

– 通信双方共享的某些秘密信息,如加密密钥
• 安全的网络通信必须考虑以下4个方面:
– 加密算法 – 用于加密算法的秘密信息 – 秘密信息的分布和共享
– 使用加密算法和秘密信息以获得安全服务所需 的协议
2013-8-2 16
• 对付未授权访问的安全机制可分为两道防线:
• 守卫者,包括基于通行字的登录程序和屏蔽逻辑 程序,分别用于拒绝非授权用户的访问、检测和 拒绝病毒 • 由一些内部控制部件构成,用于管理系统内部的 各项操作和分析所存有的信息,以检查是否有未 授权的入侵者
• 信息安全是一个综合、交叉的学科领域,要利 用数学、电子、信息、通信、计算机等诸多学 科的长期知识积累和最新发展成果 • 信息安全研究的内容很多,它涉及安全体系结 构、安全协议、密码理论、信息分析、安全监 控、应急处理等,其中密码技术是保障数据安 全的关键技术。
2013-8-2 18
密码学是干什么的?
2013-8-2 29
现代密码时期
• 1949年,香农(Claude Shannon)的奠基性论 文“保密系统的通信理论”(Communication Theory of Secrecy System)在《贝尔系统技 术杂志》上发表,首次将信息论引入密码技术的 研究,用统计的观点对信源、密码源、密文进行 数学描述和定量分析,引入了不确定性、多余度、 唯一解距离等安全性测度概念和计算方法,为现 代密码学的研究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把已有数千年历史的密码技术推向了科学的轨道, 使密码学(Cryptology)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
攻击者: 人(如黑客 ) 软件(如病毒、蠕虫)
2013-8-2
访问通道 守卫者
计算机资源 (处理器、存储器、I/O) 数据 程序 软件 内部安全控制 信息系统

学案8:1.1.1 算法的概念

学案8:1.1.1 算法的概念

1.1.1 算法的概念学习目标 1.通过几个具体问题的求解过程,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2.了解算法的含义和特征.3.会用自然语言描述简单的具体问题的算法.学习目标知识点一算法的概念1.对算法概念的理解一般地,算法是解决某类问题的一系列,只要按照这些步骤执行,都能使问题得到解决.一般来说,“用算法解决问题”都是可以利用帮助完成的.同一个问题可能存在多种算法,一个算法也可以解决某一类问题.2.算法的作用现代算法的作用之一是使计算机能代替人完成某些工作,这是学习算法的重要原因之一.思考是不是任何一个算法都有明确结果?一个具体问题的算法唯一吗?知识点二算法的特征算法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1)有限性:一个算法的步骤序列是的,必须在的操作之后停止,不能是的.(2)确定性:算法中的每一步应该是的,并且能有效地执行且得到确定的结果,而不应当模棱两可.(3)顺序性与正确性:算法从初始步骤开始,分为若干明确的步骤,每一个步骤只能有一个确定的后续步骤,前一步是后一步的前提,只有执行完前一步才能进行下一步,并且每一步都准确无误,才能完成问题.(4)不唯一性:求解某一问题的解法不一定是唯一的,对于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算法.(5)普遍性:很多具体的问题,都可以设计合理的算法去解决,如心算、计算器计算都要经过有限、事先设计好的步骤加以解决.思考设想一下电脑程序需要计算无限多步,会怎么样?思考辨析1.算法是解决一个问题的方法.()2.一个算法可以产生不确定的结果.()3.算法的步骤必须是明确的、有限的.()4.求解一类问题的算法是唯一的.()题型探究题型一 对算法的概念的理解例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算法就是某个问题的解题过程B.算法执行后可以产生不同的结果C.解决某一个具体问题算法不同,则结果不同D.算法执行步骤的次数不可以很多,否则无法实施跟踪训练1 (1)下列描述不是解决问题的算法的是( )A.从中山到北京先坐汽车,再坐火车B.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步骤是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C.方程x 2-4x +3=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D.解不等式ax +3>0时,第一步移项,第二步讨论(2)给出以下叙述:①过河要走桥;②老师提问说不会;③做米饭需刷锅、淘米、添水、加热这些步骤;④学习要预习、听讲、质疑、练习巩固等步骤.其中能称为算法的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题型二 算法的设计命题角度1 直接应用数学公式设计算法例2 有一个底面半径为3,母跟踪训练2 已知一个等边三角形的周长为a ,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设计一个算法解决这个问题.命题角度2 非数值性问题的算法例3 所谓正整数p 为素数是指:p 的所有约数只有1和p .例如,35不是素数,因为35的约数除了1,35外,还有5与7;29是素数,因为29的约数就只有1和29.试设计一个能够判断一个任意正整数n (n >1)是否为素数的算法.跟踪训练3 判断一个大于2的整数是否为质数的算法步骤如何设计?核心素养之数学运算——解方程组的算法设计典例 写出解方程组⎩⎪⎨⎪⎧2x +y =7, ①4x +5y =11②的一个算法. 解 方法一 (代入消元法) 1.由①得y =7-2x .③2.将③代入②,得4x +5(7-2x )=11.④3.解④得x =4.4.将x =4代入③,得y =-1.5.得到方程组的解为⎩⎪⎨⎪⎧x =4,y =-1. 方法二 (加减消元法) 1.①×5-②得,(2×5-4)x =7×5-11.⑤2.解⑤得x =4.3.①×2-②,得(1×2-5)y =7×2-11.⑥4.解⑥得y =-1.5.得到方程组的解为⎩⎪⎨⎪⎧x =4,y =-1. [素养评析] (1)设计算法时,经常遇到解方程组的算法问题,一般是按照数学上解方程组的方法进行设计,但应注意全面考虑方程组解的情况,即先确定方程组是否有解,有解时有几个解,然后依据求解步骤设计算法步骤.(2)从对运算方法的选择,运算程序的设计,到最后求得运算结果,整个过程就是典型的数学运算素养的体现.达标检测1.下列关于算法的说法,正确的个数为( )①求解某一类问题的算法是唯一的;②算法必须在有限步操作之后停止;③算法的每一步操作必须是明确的,不能有歧义或模糊;④算法执行后一定产生确定的结果.A.1B.2C.3D.42.下列叙述中,能称为算法的个数为( )①植树需要运苗、挖坑、栽苗、浇水这些步骤;②按顺序进行下列运算:1+1=2,2+1=3,3+1=4,…,99+1=100;③从青岛乘火车到济南,再从济南乘飞机到广州观看亚运会开幕式;④3x >x +1;⑤所有能被3整除的正数,即3,6,9,12,….A.2B.3C.4D.53.已知一个算法:(1)给出三个数x ,y ,z ;(2)计算M =x +y +z ;(3)计算N =13M ; (4)得出每次计算的结果.则上述算法是( )A.求和B.求余数C.求平均数 D .先求和再求平均数4.已知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a ,b (a >b ).写出求最大锐角θ的余弦值的算法如下:(1)输入两直角边长a ,b 的值;(2)计算c =a 2+b 2的值;(3)________________;(4)输出cos θ.将算法补充完整,横线处应填____________.5.已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为a ,b ,求斜边长c 的一个算法分下列三步:(1)计算c =a 2+b 2;(2)输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a ,b 的值;(3)输出斜边长c 的值.其中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6.写出解二元一次方程组⎩⎪⎨⎪⎧3x -2y =-1,①2x +y =1 ②的算法. 课堂小结算法是建立在解法基础上的操作过程,算法不一定要有运算结果,答案可以由计算机解决,算法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但有以下几个基本要求:(1)符合运算规则,计算机能操作;(2)每个步骤都有一个明确的计算任务;(3)对重复操作步骤返回处理;(4)步骤个数尽可能少;(5)每个步骤的语言描述要准确、简明.参考答案学习目标 1.通过几个具体问题的求解过程,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2.了解算法的含义和特征.3.会用自然语言描述简单的具体问题的算法.学习目标知识点一 算法的概念1.步骤或程序 计算机 多思考【答案】任何算法都有明确的结果,因为算法的步骤是明确的和有限的,有时可能需要大量重复的计算,但只要按照步骤去执行,总能得到确定的结果.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的算法可能有多个,但我们可以选择其中最优的、最简单的、步骤尽量少的算法.知识点二算法的特征算法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1)有限性:有限有限无限(2)确定性:确定确定(4)唯一不同思考【答案】若有无限步,必将陷入死循环,解决不了问题.故算法必须在有限步内解决问题.思考辨析1.算法是解决一个问题的方法.(×)2.一个算法可以产生不确定的结果.(×)3.算法的步骤必须是明确的、有限的.(√)4.求解一类问题的算法是唯一的.(×)题型探究题型一对算法的概念的理解例1【答案】B【解析】选项B正确,例如:判断一个整数是否为偶数,结果为“是偶数”和“不是偶数”两种;选项A,算法不能等同于解法;选项C,解决某一个具体问题算法不同,但结果应相同;选项D,算法可以为很多次,但不可以为无限次.跟踪训练1(1)【答案】C【解析】A选项,从中山到北京,先坐汽车,再坐火车,解决了怎样去的问题;B选项,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解决了怎样解一元一次方程的问题;D选项,解不等式ax+3>0时,第一步移项,将不等式化为ax>-3,第二步讨论a的符号,进而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求出不等式的解集,解决了怎样求不等式解集的问题;选项C只是一个真命题,没有解决什么问题,因此不是算法.(2)【答案】C【解析】①②不能称为算法,根据算法的含义知③④正确.题型二算法的设计命题角度1直接应用数学公式设计算法例2 解 如图,先给r ,l 赋值,计算h ,再根据圆锥体积公式V =13πr 2h 计算V ,然后输出结果.1.令r =3,l =5.2.计算h =l 2-r 2.3.计算V =13πr 2h . 4.输出运算结果.跟踪训练2 解 1.输入a 的值.2.计算l =a 3的值. 3.计算S =34×l 2的值. 4.输出S 的值.命题角度2 非数值性问题的算法例3 解 算法如下:1.给出任意一个正整数n (n >1).2.若n =2,则输出“2是素数”,判断结束.3.令m =1.4.将m 的值增加1,仍用m 表示.5.如果m ≥n ,则输出“n 是素数”,判断结束.6.判断m 能否整除n ,①如果能整除,则输出“n 不是素数”,判断结束;②如果不能整除,则转第四步.跟踪训练3 解 1.给定大于2的整数n .2.令i =2.3.用n 除以i ,得到余数r .4.判断“r =0”是否成立.若成立,则n 不是质数,结束算法;否则,将i 的值增加1,仍用i 表示.5.判断“i >(n -1)”是否成立.若成立,则n 是质数,结束算法;否则,返回第三步.达标检测1.【答案】C【解析】由于算法具有有穷性、确定性、输出性等特点,所以②③④正确,而解决某类问题的算法不一定唯一,所以①错误.2.【答案】B【解析】①②③是算法.3.【答案】D【解析】由算法过程可知,M 为三数之和,N 为这三数的平均数,故选D.4.【答案】计算cos θ=b c5.【答案】(2)(1)(3)【解析】算法的步骤是有先后顺序的,第一步是输入,最后一步是输出,中间的步骤是赋值、计算.6.解 1.①+2×②得7x =1.③2.解③得x =17. 3.②×3-①×2得7y =5.④4.解④得y =57. 5.得到方程组的解为⎩⎨⎧ x =17,y =5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材
1、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是那一种? 宇宙年龄有多大?地球年龄有多大?
2、你认为[科学史话]中普鲁特的推理是否符合 逻辑?
1、氢元素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占88.6% (氦1/8),另外还有90多种元素, 宇宙年龄距近约140亿年, 地球年龄已有46亿年。 2、不符合,科学假设不同于思辨性推测
看课本第一章彩图
(化学原子论)
3.汤姆生原子模型(1904年)
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粒子,其中镶嵌 着许多电子,中和了正电荷,从而形成了中性原子。
(“葡萄干布丁”模型) (西瓜模型)
4.卢瑟福原子模型(1911年)
原子中心有一个带正电荷的核,它的质量几乎等 于原子的全部质量,电子在它的周围沿着不同的轨 道运转,就象行星环绕太阳运转一样。
(“行星系式”原子模型) (核式模型)
5.玻尔原子模型(1913年)
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的一定轨道上绕核 做高速的圆周运动。
(电子分层排布模型)
6.电子云模型(1926年)
现代物质结构学说。波粒二象性。
(量子力学模型)
一、开天辟地──原子的诞生
1.现代大爆炸宇宙学理论
归 宇诞生于 纳宙
大 爆 炸
1.古希腊原子论
原子是最小的、不可分割的物质粒子。原 子之间存在着虚空,无数原子从古以来就存在 于虚空之中,既不能创生,也不能毁灭,它们 在无限的虚空中运动着构成万物。
原子
古希腊哲学家 ( Democritus ,约公元前 460 年—前 370 年)
2.道尔顿原子模型(1803年)
原子在一切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并保持自己的 独特性质;同一元素所有原子的质量、性质都完 全相同。不同元素的原子质量和性质各不相同; 不同元素化合时,原子以简单整数比结合 。
约2h后
大量氢
少量氦
原子核的 熔合反应
极少量锂
其 他 元 素
总 2.氢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是所有
结 元素之母。
3.所有恒星仍在合成元素,但这些元
素都是已知的。
4.地球上的元素绝大多数是金属,非
金属(包括稀有气体)仅22种。
课堂练习
现代大爆炸理论认为:天然元素源于氢氦等发生的原
子核的融合反应。这于一百多年前,普鲁特运用思辨
人类认识原子的历史
德莫克利特(古希腊原子论) 道尔顿(1803年) 汤姆生(1904年) 卢瑟福(1911年) 玻尔(1913年) 薛定谔(1926年)
不同时期的原子结构模型:
1.古希腊原子论 2.道尔顿原子模型(1803年) 3.汤姆生原子模型(1904年) 4.卢瑟福原子模型(1911年) 5.玻尔原子模型(1913年) 6.电子云模型(1926年)
性推测作出“氢是所有元素之母”的预言,恰好“一
C 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科学研究中若能以思辨性推测为核心,就能加快
科学的进程
B、普鲁特“既然氢最轻,它就是其他一切元素之母” 的推理是符合逻辑的
C、“一致”是巧合,普鲁特的预言没有科学事实和 理论支撑,只是一种猜测
D、“现代大爆炸理论”是解释宇宙诞生的唯一正确 的理论
3、 晶体的组成与结构决定性质:
金刚石和石墨
方解石和霰石
-----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
原子结构
分子结构 结 决定



晶体结构
原子是怎样诞生的呢?
阅读课本P4
宇宙大爆炸 宇宙大爆炸
宇宙大爆炸
1932年勒梅特首次提出了现代宇宙大爆炸理论: 整个宇宙最初聚集在一个“原始原子”中, 后来发生了大爆炸,碎片向四面八方散开, 形成了我们的宇宙。大爆炸后两小时,诞生 了大量的H、少量的He及极少量的Li,然后经 过长或短的发展过程,以上元素发生原子核 的熔合反应,分期分批的合成了其它元素。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 选修3系列课件
物质结构与性质
1、原子的组成与结构决定性质:铁易生锈、钠 易与一些物质反应。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2、分子的组成与结构决定性质:
对氨基苯磺酰胺(磺胺药)和对氨基苯甲酸
21世纪化学Leabharlann 重要课题:模拟生物体中酶的 结构创造具有酶的性质的物质。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