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层测量放线记录
(完整版)楼层平面放线记录

施工单位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放线日期年月日放线部位16#楼一层楼面放线内容竖向投测控制线、墙柱轴线、边线、门窗洞口线放线内容及依据:1、定位控制桩1#、2#、3#、4#如下图所示;2、建设单位提供的测绘成果图;3、施工图纸;4、±0.000相当于黄海高程17.4;5、依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放线简图:检查意见:1、主控线误差在±3mm以内,角度在±10“以内;2、各轴线、墙柱边线,门窗洞口线误差在±2mm以内;3、内控点尺寸误差不超过2mm,角度±5“以内,符合工程《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要求。
测量员:项目专业质检员:项目技术负责人:专业监理工程师:施工单位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放线日期年月日放线部位16#楼二层楼面放线内容竖向投测控制线、墙柱轴线、边线、门窗洞口线放线内容及依据:1、定位控制桩1#、2#、3#、4#如下图所示;2、建设单位提供的测绘成果图;3、施工图纸;4、±0.000相当于黄海高程17.4;5、依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放线简图:检查意见:1、主控线误差在±3mm以内,角度在±10“以内;2、各轴线、墙柱边线,门窗洞口线误差在±2mm以内;3、内控点尺寸误差不超过2mm,角度±5“以内,符合工程《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要求。
测量员:项目专业质检员:项目技术负责人:专业监理工程师:施工单位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放线日期年月日放线部位16#楼三层楼面放线内容竖向投测控制线、墙柱轴线、边线、门窗洞口线放线内容及依据:1、定位控制桩1#、2#、3#、4#如下图所示;2、建设单位提供的测绘成果图;3、施工图纸;4、±0.000相当于黄海高程17.4;5、依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放线简图:检查意见:1、主控线误差在±3mm以内,角度在±10“以内;2、各轴线、墙柱边线,门窗洞口线误差在±2mm以内;3、内控点尺寸误差不超过2mm,角度±5“以内,符合工程《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要求。
房建测量资料记录表格模板

房建项目工程定位测量记录
工程名称
编 号
委托单位
图纸编号
施测日期
平面坐标依据
复测日期
高程依据
使用仪器
允许误差
仪器校验日期
定位抄测示意图:
复测结果:
签字栏
测量人员
岗位证书号
测量负责人
现场技术负责人
测量监理工程师
复测人
施测人
本表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各保存一份。
XXXXXXXXXXXXXXX公司建设项目
房建项目水准原始记录
测 点
后 视
视 线 高
前 视
高 程
备 注
计算校核
成果校核
校对者: 观测者: 持尺者: 日期:
XXXXXXXXXXXXXXX公司建设项目
房建项目基槽验线记录
工程名称
编 号
日 期
验线依据及内容:
驻地监理工程师
检查意见:
签字栏
施测人
专业质检员
专业技术负责人
驻地监理工程师
本表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各保存一份。
XXXXXXXXXXXXXXX公司建设项目
房建项目楼层平面放线记录
工程名称
编 号
日 期
放线部位
放线内容
放线依据:
放线简图:
检查意见:
签字栏
施测人
专业质检员
专业技术负责人
驻地监理工程师
本表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各保存一份
XXXXXXXXXXXXXXX公司建设项目
钢结构主体结构整体垂直度、平面弯曲、标高观测记录
本表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各保存一份
定位测量放线记录范本

定位测量放线记录范本1.工程定位测量、放线、水准点引测经过记录表如何填写(1)测量工作开始前,应熟悉设计图纸及有关技术资料,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制定测量技术方案。
(2)建筑物定位测量、桩基定位测量、轴线及标高放线测量工作中,应注意内外业等复核检查,防止发生差错。
测量工作结束后,应及时整理原始资料,并应进行验收。
(3)根据施工场地控制点、水准点、城市规划部门确定的建筑红线桩等和有关设计图纸、技术资料,进行测量。
(4)当建筑区域范围较大、单位工程较多时,可根据设计总平面布置图和现场实际情况,在施工场地内布设平面控制网(点)和高程控制点,作为施工定位测量的依据。
(5)桩基应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定位测量,其桩位的放样允许偏差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的规定。
(6)测量工具和测量人员应固定,测量前应严格校验仪器。
测量所使用的仪器应定期进行检定,并在检定有效期内使用。
(7)建筑物定位测量、桩基定位测量,可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分段进行验收。
轴线及标高放线测量每一楼(层)段均应进行验收。
(8)建筑物定位测量、桩基定位测量复核情况应以简图形式记录在验收表中,简图中应标明轴线控制桩的位置及标高、桩位偏差、轴线位置及偏差、轴线投测点、标高投测点等位置。
(9)建筑物轴线及标高放线测量复核情况应以简图形式记录在验收表中,简图中应标明轴线位置及偏差、轴线投测点、标高投测点的位置。
扩展资料:进场后首先对甲方提供施工定位图进行图上利用坐标反算法复核,以确保设计图纸的正确。
此项工作由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
坐标反算法:根据直线的起点和终点的坐标,计算直线的水平距离和坐标方位角的过程。
项目技术负责人带队与甲方一道对现场的座标点和水准点进行交接验收,发现误差过大时应与甲方或设计院共同商议处理方法,经确认后方可正式定位。
工程定位后要经建设单位和规划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开始施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放线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测量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建筑后退红线距离。
施工放线记录【范本模板】

E区农副产品E-1、2厅施工放线方案目录1。
编制依据 (3)2.工程概况 (3)3。
施工准备 (4)3。
1场地准备 (4)3.2测量仪器准备 (4)3。
3技术准备 (5)3。
3.1施测组织 (5)3。
3。
2技术要求 (5)3.3.3施测原则 (6)4.主要施工测量方法 (7)4。
1。
1轴线控制方法 (7)4。
1.2高程传递方法 (7)4。
1.3轴线及高程点放样程序 (7)4。
2.1轴线投测 (8)4。
2。
2标高控制 (8)4。
3主体结构测量放线 (8)4。
3.1楼层主控轴线传递控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2楼层标高传递控制 (8)4.4安装工程标高控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5测量注意事项 (9)4。
6细部放样的要求 (9)5。
质量标准 (9)6.沉降观测与变形观测 (10)6。
1建筑物自身的沉降观测 (10)7。
测量复核和资料的整理 (11)8.施工管理措施 (11)8.1保证质量措施 (11)8。
2安全技术措施 (12)9.仪器保养和使用制度 (12)1。
编制依据1。
1工程测量规范及条文说明(GB50026-2007)1.2甲方提供的的工程测量成果报告书1。
3建设项目施工图纸2.工程概况工程名称:北京金奇树农副产品综合展示中心工程地点:大兴区芦城建设单位:北京阳光利臣体育用品制造有限公司建筑总面积约为 4万㎡,占地面积约计9000平米,为五层钢框架商业楼,建筑层高为首层为4。
5米,二~五层为3。
6米,共计18。
6米,局部为22。
8米。
3.施工准备3.1场地准备本工程现场条件基本满足,定位测量施工前先对拆除部分进行场地平整、清除障碍物后并可进行施工定位放线工作.3。
2测量仪器准备根据本工程的规模、质量要求、施工进度确定所用的测量仪器,所有测量器具必须经专业法定检测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楼层平面放线记录【范本模板】

建设(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江苏省第一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专业技术负责人
专业质检员
施测人
楼层平面放线记录
编 号
007
工程名称
合肥深国投商业中心
日 期
2008—9-21
放线部位
地下室底板6~12轴/J~R轴
(3区)
放线内容
墙、柱定位轴线、边线、1M控制线
放线依据:1。工程基线复核表001、003,桩心坐标点和甲方提供3个控制点坐标。
放线简图:
检查意见:
2~6边 ±1mm; J~Q 边+2 mm; 角+3〃;
签字栏
建设(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江苏省第一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专业技术负责人
专业质检员
施测人
楼层标高抄测记录
编 号
001
工程名称
合肥深国投商业中心
日 期
2008-8—20
抄测部位
地下室 2~12轴/A~R轴
放线内容
墙、柱+0.500=—4。130m
2.施工测量放线报验单标高。
3.—0.05m以下柱定位图(结施07、结施15等)
放线简图:
检查意见:
2~6边 ±2mm; A~E 边+1 mm; 角+2〃;
签字栏
建设(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江苏省第一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专业技术负责人
专业质检员
施测人
楼层平面放线记录
编 号
004
工程名称
合肥深国投商业中心
2.施工测量放线报验单标高。
3。—0.05m以下柱定位图(结施07、结施15等)
放线简图:
放线记录及说明资料

控制网设置资料7.4.1 施工控制网可引用原区域内的平面与高程控制网作为建筑物、构筑物定位的依据。
当原区域内的控制网不能满足施工测量的技术要求时,应另测设施工的控制网。
7.4.2 施工的平面控制网,应符合下列规定:(1)施工平面控制网的坐标系统,应与工程设计所采用的坐标系统相同。
(2)当利用原有的平面控制网时,其精度应满足需要,投影所引起的长度变形不应超过1/40000;当超过时应进行换算。
(3)当原控制网精度不能满足需要时,可选用原控制网中个别点作为施工平面控制网坐标和方位的起算数据。
(4)应绘制平面控制网图。
7.4.3 建筑物的平面控制网可按建筑物、构筑物特点布设成十字轴线或矩形控制网。
矩形网可采用导线法或增测对角线的测边法测定。
7.4.4 建筑物的控制网应根据建筑物结构、机械设备传动性能及生产工艺连续程度分别布设一级或二级控制网,其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7.4.5 建筑物的控制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控制网应按设计总图和施工总布置图布设,点位应选择在通视良好、利于长期保存的地方。
(2)控制网加密的指示桩宜选在建筑物行列线或主要设备中心线方向上。
(3)主要的控制网点和主要设备中心线端点应埋设混凝土固定标桩。
(4)控制网轴线起始点的测量定位误差不应低于同级控制网的要求,允许误差宜为20mm;两建筑物(厂房)间有联动关系时,允许误差宜为10mm,定位点不得少于3个。
(5)角度观测可采用方向观测法,其测回数应根据测角中误差的大小按下表确定。
(7)当采用钢尺丈量距离时,一级网的边长应以二测回测定,二级网的边长应以一测回测定。
长度应进行温度、坡度和尺长修正。
钢尺量距的主要技术要求应按有关规定执行。
(8)矩形网应按平差结果进行实地修正,调整到设计位置。
当增设轴线时,可采用现场改点法进行配合调整。
(9)点位修正后,应进行矩形网角度的检测。
7.4.6 建筑物高程控制的水准点可单独埋设在建筑物的平面控制网的标桩上,也可利用场地附近的水准点,其间距宜在200m左右。
楼层放线记录范文

楼层放线记录范文楼层放线记录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楼层的平整和准确度,需要进行放线工作,将建筑设计图纸上的楼层线条按照一定的比例和坐标放置在实际的施工现场上。
楼层放线的准确性对于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和进度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以下是一份楼层放线记录的示例,总字数超过1200字。
项目名称:地建筑项目项目地址:地街道号施工单位:建筑施工有限公司放线人员:A先生放线日期:xxxx年xx月xx日放线仪器:放线仪、测量尺、激光测距仪等放线的楼层:B1层、B2层、B3层、1层、2层、3层、4层、5层、6层、7层、8层、9层、10层、11层、12层、13层、14层、15层、16层、17层、18层、19层、20层放线前准备工作:1.确认建筑设计图纸,获取楼层线条位置及标高等信息。
2.准备放线仪器和相关工具。
3.确认施工现场安全,并清理施工区域。
放线过程及记录:1.B1层放线:a.根据设计图纸上的楼层线条和定位点,使用放线仪测得平面坐标,并将标记点放置在施工现场。
b.通过测量尺,测量各个标记点与建筑基准点之间的距离,并计算出各个标记点的高程。
2.B2层放线:a.重复B1层放线过程。
b.注意与B1层的楼层线条进行对比,确保位置和标高的准确性。
3.B3层至20层放线:a.重复B1层放线过程,依次放置各个楼层的标记点。
b.每放线一层,都要与前一层进行比对,确保楼层线条布置的连续性和准确性。
4.放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式:a.部分标记点的建筑基准点被遮挡,无法进行直接测量。
解决方法是利用激光测距仪对其进行间接测量,并进行修正。
b.楼层线条与周围现有结构的相对位置存在偏差,需要调整。
采用调整放线标记点的坐标,确保与周围结构的衔接。
c.放线过程中发现设计图纸与实际情况存在不一致,及时汇报给相关负责人,并协商解决方案。
5.放线完成后的处理工作:a.在施工现场上进行标记,以清晰标识各个楼层的线条和定位点。
b.汇总放线记录,并归档保存。
测量放线交底

测量放线
共3页
第3页
交底内容:
四、仪器保养和使用制度
1、仪器实行专人负责制,建立测量仪器管理台帐,由专人保管、填写。
2、所有测量仪器必须每年校准检定一次,在仪器上粘贴校准状态标识,具备合格的计量检定证书,并由项目部测量负责人每半月一次进行自检。
3、仪器必须置于专业仪器柜内,仪器柜必须干燥、无尘土。
3、到现场放样前,必须先熟悉图纸,对图纸技术交底中的有关尺寸进行计算、复核,制定具体的方案后方可进场。
4、所有测量人员必须熟悉控制点的布设,并随时巡视控制点的保存情况,如有破坏应及时汇报。
5、测量人员应了解工程进度情况,经常同有关领导和有关部门进行业务交流。
6、经常与专业测量人员保持联系,及时掌握图纸变更、洽商,并及时将变更内容反映到图纸上。
3、根据建设单位要求和测绘院要求,提供的红线点,形成四边井字形控制。
4、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对楼层进行网状控制兼顾±0.000以上施工,设置控制轴线,各层留置200*200斗形放线口,施工完毕后用比同层楼板砼高一标号的砼浇筑。
5、根据建设单位给定的高程控制点,向建筑物四周引测固定高程控制点,北侧一个,南侧一个,西北侧各一个距离基坑至少5m,且埋于地下固定。
2、本建筑物施工时沉降观测点的精度要求和观测方法,如下表所示。
沉降观测点的精度要求和观测方法
等级
高程中误差(mm)
相邻点高程中误差(mm)
观测方法
往返较差、附和或环线闭合差(mm)
±0.5
±0.3
按国家一等精密水准测量;精密液体静力水准测量
≤0.30
3、沉降观测点设置
按图纸设计布置沉降观测点(见设计图纸)。
2、基础施工(即±0.000以下)采用水准仪将标高导入基坑内,且基坑四周不低于四点(每一个方向不低于一点),校核无误方可引测其他控制标高点,必须两点以上后视且两后视点标高差在规定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