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园林植物病害主要症状类型观察

合集下载

园林植物病害的症状和类型

园林植物病害的症状和类型

园林植物病害的症状和类型园林植物病害的病症和类型需把握的要点有:(一)病害的病症1.病症的概念:园林植物感病后,在外部形态上所表现出来的不正常变化,称为病症。

病症可分为病状和症状。

2.病状的概念:病状是感病植物本身所表现出来的不正常状态。

3.症状的概念:症状是病原物在感病植物上所表现出来的特征。

需注重的是:全部的园林植物病害都有病状,而症状只在由真菌、细菌、寄生性种子植物和藻类所引起的病害上表现较显然;病毒、植原体和类病毒等引起的病害无症状;线虫多数在植物体内寄生,普通体外也无症状;非侵染性病害也无症状。

(二)病症的主要类型病症表现在植物病害的诊断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应重点把握。

植物病害的病症常见有下列类型:1.黄化2.花叶3.斑点4.炭疽5.溃疡6.腐烂7.枯梢8.枯萎9.畸形10.疮痂11.肿瘤12.丛枝13.流脂或流胶14.粉霉状物15.锈粉16.点状物17.菌脓2.2非侵染性病害的病原特征本节学习要点:了解引起非侵染性病害的各种不良环境因素的特点。

主要学问内容有:养分失调、土壤水分失调、温度不相宜、光照不相宜、通风不良、土壤酸碱度不相宜、有毒物质的影响。

一、养分失调需把握的要点有: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多种养分物质。

土壤中不足某些养分物质会影响植物正常的生理机能,引起植物缺素症。

常见的有:1.缺氮2.缺磷3.缺钾4.缺铁5.缺镁6.缺硼7.缺锌8.缺钙9.缺锰10.缺硫要注重:发生缺素症,常通过改进土壤和补充所不足养分元素治疗。

二、土壤水分失调需把握的要点有:土壤水分失调常表现为下列两种状况:(一)干旱在土壤干旱缺水的条件下,植物常发生萎蔫现象,生长发育受到抑制,甚至死亡。

(二)水涝土壤水分过多,往往发生水涝现象,常使根部窒息,引起根部腐烂,叶片发黄,花色变浅,严峻时植株死亡。

要注重:浮现水分失调现象时,要按照实际状况,适时适量灌水,注重准时排水。

灌溉时尽量采纳滴灌或沟灌,避开喷淋和大水漫灌。

园林植物主要病虫害调查

园林植物主要病虫害调查

园林植物主要病虫害调查园林植物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能够美化环境、改善空气质量、降低温度并增加人们的生活舒适度。

园林植物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病虫害威胁,给城市绿化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对园林植物主要病虫害进行调查分析,掌握其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对于促进城市绿化工作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病虫害种类及其特点1. 病害(1)叶斑病:叶斑病是园林植物常见的病害之一,其病原菌主要有细菌、真菌等。

受害植物叶片上出现不规则形状的斑点,严重时叶片干枯脱落。

(2)炭疽病:炭疽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表现为叶片、树枝和果实上出现黑色病斑,严重时造成植物凋谢。

(3)霉病:霉病是由霉菌引起的病害,叶片上会出现白色或灰色的霉斑,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光合作用。

2. 害虫(1)蚜虫:蚜虫是园林植物的一种常见害虫,会在叶片和茎部吸食植物汁液,导致植物叶片卷曲、干枯甚至死亡。

(2)蛾类:蛾类幼虫以植物叶片为食,严重时会造成植物叶片被啃食,影响植物的观赏价值和生长发育。

(3)螨类:螨类害虫主要以吸食植物汁液为生,导致植物叶片出现黄化、卷曲等现象,严重时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光合作用。

二、病虫害的发生规律1. 季节性规律(1)春季:春季气温回暖,适宜病菌和虫类的生长繁殖,易发生霉病、蚜虫等害虫。

(2)夏季:夏季高温多雨,适宜霉病、炭疽病等病害的发生。

(3)秋季:秋季气温适宜,是病虫害的高发期,叶斑病、蚜虫等害虫易发生。

(4)冬季:冬季气温低,病菌和虫类活动减缓,害虫发生相对较少。

2. 空间分布规律(1)外来携带:部分病害和害虫通过外来携带的方式进入城市,如运输、贸易等活动带来的病原菌和虫类。

(2)密集分布:园林植物密集分布的地区更容易引发病虫害,因为病害和害虫能够在植物之间迅速传播。

三、病虫害防治措施1. 生物防治(1)引入天敌:引入天敌来控制害虫的数量,如引入天敌昆虫来控制蚜虫数量。

(2)利用微生物:利用枯草芽孢杆菌等微生物制剂来控制植物真菌病害。

园林植物主要病虫害调查

园林植物主要病虫害调查

园林植物主要病虫害调查园林植物是指公园、庭院、花园、校园等人类创造的景观,包括各种花卉、乔木、灌木、草坪等。

在日常养护中,植物的病虫害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因此,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病虫害对于园林植物的健康生长和美化至关重要。

一、花卉1. 桔梗病害桔梗为一年生花卉,易受到病害的侵袭。

桔梗病害常见的是灰霉病、晚疫病和紫斑病。

灰霉病主要表现为花和叶子表面长有一层灰色霉菌,以及花和叶子的腐烂现象。

晚疫病则会影响其花和叶子的着色,因而表现为植株整体颜色发黄,生长不良等现象。

紫斑病表现为花和叶子表面出现紫色斑点,并逐渐扩散。

2. 康乃馨病害康乃馨也是一种受病虫害影响较大的花卉。

其主要的病害包括叶枯病和霜霉病。

叶枯病是由于真菌感染引起的,主要表现为叶子枯黄、烂掉,茎叶上长出白色霉层。

霜霉病则是由于白粉菌感染引起的,主要表现为叶面长出白色绒毛状物,严重影响花卉美观度。

3. 月季病害月季是一种典型的园林花卉,但也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

月季主要病害有黑斑病、锈病和白粉病等。

黑斑病表现为叶片上出现黑色斑点,叶片逐渐枯黄脱落;锈病则表现为叶子表面长有锈色霉层,阻止了光合作用和正常营养生长;白粉病表现为叶面长出灰白色粉状物,阻碍了气体交换。

二、乔木樱花是一种飘逸的园林乔木,但也易受到病害的侵袭。

樱花主要病害包括樱花褐条病、囊皿壳孢病和细菌性烂根病等。

樱花褐条病会使樱花的枝干和花瓣变为褐色,影响美观度;囊皿壳孢病则会导致花芽脱落和萌芽期受阻;细菌性烂根病则会影响樱花的生长发育。

三、灌木栀子是一种耐阴、耐干的园林灌木,却也有其所患的主要病害。

其中,栀子疮痂病、细菌性斑点病和叶枯病是栀子病害中较为常见的。

栀子疮痂病表现为叶子上长有棕色的栓皮组织;细菌性斑点病则表现为叶子上出现黄褐色斑点,随着病情加重,会扩散、龟裂并使叶子掉落。

综上所述,园林植物在日常养护过程中,病虫害的预防和控制十分重要。

因此,进行常规的巡查和诊断,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是必要的。

园林植物病害的主要类别

园林植物病害的主要类别

园林植物病害的主要类别
1.真菌病害:这是园林植物中最常见的病害之一。

真菌病害包括各种病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如霜霉病、锈病、腐烂病等。

这些病害可导致植物叶片变黄、萎缩、凋零、枯死等症状。

2. 细菌病害:与真菌病害相比,园林植物中细菌病害相对较少。

细菌病害主要包括炭疽病、疫病等。

这些病害通常会导致植物叶片出现黑点或圆形坏疽,或者干燥脱落。

3. 病毒病害:病毒病害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植物疾病,其传染性非常强,很容易在植物中传播。

病毒病害通常会导致植物叶片出现黄化、变形、病斑等症状。

病毒病害无法用化学方法治疗,只能通过移除受感染的植物来控制其传播。

4. 害虫:害虫是园林植物中的另一大问题。

蚜虫、白粉虱、螨虫等害虫会吸取植物汁液,导致植物叶片变黄、干萎、枯死等症状。

其他害虫如飞蛾、蛀虫等则会破坏植物的枝干和根部,导致植物死亡。

5. 环境压力:除了上述因素外,环境压力也可能导致园林植物病害的发生。

如过度浇水或缺水、高温低温、干旱等环境因素都可能导致植物生长不良或受感染。

因此,在园林植物的养护过程中,要注意环境的调节和保护。

- 1 -。

园林植物主要病虫害调查

园林植物主要病虫害调查

园林植物主要病虫害调查园林植物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还提供了重要的生态功能。

园林植物也面临着各种病虫害的威胁,影响着它们的健康生长。

为了有效防治园林植物的病虫害,必须对其主要的病虫害进行调查和研究。

本文将对园林植物主要病虫害进行调查并进行分析。

一、病害调查1.叶霉病叶霉是园林植物上常见的病害,它主要侵害叶片,使叶片上出现白色的霉菌,严重影响了植物的美观和光合作用。

叶霉病主要是由于气候潮湿和通风不良引起的,所以要加强对园林植物的通风管理,增加植物的抗病能力,减少叶霉的发生。

2.根腐病根腐病是园林植物根系的常见病害,它会使植物的根部变软腐烂,导致植物无法正常吸收水分和养分,严重影响了植物的生长。

根腐病主要是由于土壤湿度过高和缺氧引起的,所以要注意合理浇水,保证土壤排水良好,避免根部长期浸泡在水中。

3.灰霉病4.炭疽病1.蚜虫蚜虫是园林植物上常见的害虫,它主要吸食植物汁液,导致植物叶片卷曲、变黄甚至干枯。

蚜虫繁殖迅速,一旦发生大面积的危害,将对植物造成严重的影响。

要防治蚜虫,可以通过喷洒杀虫剂或者放置天敌昆虫进行控制。

2.蛀干虫3.椿象4.蛞蝓蛞蝓是园林植物上常见的害虫,它主要在植物叶片和茎部蛀食,导致植物受损和枯萎。

蛞蝓的危害往往在夜间活动,白天隐匿,所以很难被及时发现。

要防治蛞蝓,可以通过设置粘虫板或者喷洒杀虫剂进行控制。

通过对园林植物主要病虫害的调查,我们可以了解到各种病虫害对植物的危害程度和发生规律,为有效防治提供参考和依据。

在今后的园林管理中,要加强对植物的保洁和疏剪,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确保园林植物的健康生长。

实验四可用园林植物病害症状类型观察病征PPT课件

实验四可用园林植物病害症状类型观察病征PPT课件

发病
健康
2、坏死(表现为各种病斑和叶枯)
(1)月季黑斑病
绿岛现象
(2)杜鹃角斑病
(3) 褐斑病
(4)桂花叶枯病
初期
后期
(5)穿孔病
桃 霉 斑 穿 孔 病
(6)疮痂 发生在叶片、果实和枝条上。斑点表 面粗糙,有的局部细胞增生而稍微突起,形成木 栓化的组织。多由真菌引起。如柑桔疮痂病。
大 叶 黄 杨 疮 痂 病
如白粉(月季、黄栌、瓜叶菊白粉病)、黑粉。
蔷 薇 白 粉 病
白 粉 状 物
锈状物 发生在枝、干、
叶、花、果等部位。病部
三、实验内容、方法与步骤
产含。病生黄由、锈粉锈海黄的菌棠色疱锈引粉状起病状物。。物或如毛玫,状瑰或物锈内 一如如肿如枯一叶(认 如认((((如 (三(如一粉实 认认如(的毛毛(量2如认(霉一哪叶菌霉、般桃榆瘤榆萎般肿8识玫识8一一4桃4、4紫般状验识识樱7皮毡粒的榆识8状般些肿脓状,) ) ) ) ) ) )坏由 缩 枯 枯 由 园瑰 园 ) ) 缩实 丁 由 物 四园 园 花 层 ) 多 枯 园 物 由 属 物后枝由枯枯溃死枯细碎碎碎真叶萎萎病叶林 锈林病病叶 验香病可 林林根上最寡萎林真于叶期点干于梢梢植疡(梢植菌植锦锦锦菌病病病毒片植 病植状状病 内花毒用 植植癌出初都病植菌病片白状和干物表物性物、、、、、染物 、物的的、 容叶、园 物物病现于是、物、症染枝枝枝枝色物花花花根旱发现发病发细月唐唐植病病 海病主主月 、病植林 病病、黑叶不唐病细,病条条干条绒瓣瓣瓣上、病为病害病是菌季菖菖原产害 棠害要要季 方、原植 害害根色背尽菖害菌再产从从皮从毛上上上的根部各部常部很、带蒲蒲体生的 锈的类类带 法大体物 的的瘤的面相蒲的或具生顶顶层顶变的的的局系位种位从位多线化枯枯或浅主 病主型型化 与丽或病 主主线小产同枯主生体浅端端、端为变变变部 腐 出 病 出 病 出病虫病萎萎生绿要。要病步花生害要要虫颗生的萎要理观绿向向果向暗色色色细烂现斑现部现原、、病病理色病 病、 骤花理症 病病病粒许。病病原察色下下实下褐,,,胞或各和各溢各真寄李、、原馒状 状李 叶原状 状状。或多、状因其馒枯枯等枯色郁郁郁增输种叶种出种菌生囊大大因头和 和囊 病因类 和和小圆大和引发头死死部死金金金生导颜枯颜灰颜。繁性果理理引状主 主果 。引型 主主型形理主起病状,,位,香香香,组色)色白色殖种病花花起肉要 要病 起观 要要的或花要。部肉甚甚局甚碎碎碎形织的的色的器子和青青。质病 病和 。察 病病盘不青病位质至至部至色色色成受粉霉、霉官植阔枯枯疱症 症阔 病 症症状规枯症及疱扩扩组扩病病病各阻状状蜜状的物叶病病斑, ,叶 征 ,,物则病,症斑展展织展。。。种,物物黄物表或树。。,掌 掌树 掌掌。形。掌状,到到坏到不部,。色。现生毛上握 握毛 握握病握特上主主死主同分如的,理毡被各 各毡 各各斑各点被干干,干形枝白液褐原病有种 种病 种种,种。有上上形上状条粉滴色因。灰病 病。 病病随病灰。。成。和或(,或引白害 害害害后害白凹大整月干黑起色症 症症症叶症色陷小个季后色。粘状 状状状正状粘病的树、结,性类 类类类面类性斑瘤冠黄成不粉型 型型型受型粉,状的栌菌同层的 的的的害的层病物叶、膜病,典 典典典部典,斑。片瓜或害后型 型型型位型后周凋叶小粒期特 特特特隆特期围萎菊块点疱征 征征征起征疱常、白状病斑, ,,,呈,斑为脱粉物征干为 为为为鼓为干木落病。的枯病 病病病泡病枯栓或)形成害 害害害状害成化整、状褐诊 诊诊诊,诊褐愈株黑、色断 断断断叶断色伤枯粉大饼奠 奠奠奠背奠饼组死。小状定 定定定面定状织。、枯 基基 基 基 病 基 枯所突斑础 础础础部础斑包出,。 。。。密。,围表致生致,面叶一叶后的片层片期程扭很扭病度曲厚曲部、畸的畸常密形毛形开度毡裂或状,分纯并散白在、色坏数绒死

林木病害症状实验报告

林木病害症状实验报告

林木病害症状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林木病害症状,进行病害种类的初步判断。

选择了常见的木材病害,通过实地考察和病害样品观察的方式,对病害症状进行了记录和描述。

通过实验可以初步判断林木所患病害类型,为林木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介绍林木病害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树木疾病,严重影响林木的生长和发展。

树木病害种类繁多,症状各异,有的直接导致树木死亡,严重威胁林木的生态系统稳定性。

因此研究林木病害症状及其种类,可以为林木保护和病毒检测提供重要依据。

材料与方法1. 实地选择林木:选择不同地区的常见林木,包括松树、柳树、橡树等。

2. 实地观察:仔细观察林木的整体健康状况、叶片的颜色、形态、叶片表面是否有斑点或凹陷等异常。

3. 病害样品采集:根据病害症状,选择有代表性的树木部位进行病害样品采集。

4. 样品观察:将采集的样品放置显微镜下进行观察,记录样品的特征和病变情况。

结果松树疫病观察到松树叶片逐渐枯萎,呈现黄色或褐色的病斑,病斑上有黑色的小点,叶片干燥变脆。

观察病害样品时,可以看到病斑下方有许多细菌繁殖,样品表面凹凸不平。

柳树霉病观察到柳树叶片出现黄点,逐渐扩散成大片,叶片表面出现白色粉状物,触摸时有细微粘滞感。

观察病害样品时,可以看到叶片上有大量霉菌生长,样品表面覆盖一层白色的霉斑。

橡树炭疽病观察到橡树叶片出现黑色的斑点,斑点逐渐扩大并融合,叶片变黄,枯死,橡树树干表面也有黑色的凹陷和裂缝。

观察病害样品时,可以看到炭疽病菌在样品表面形成黑色的孢子囊。

讨论通过观察不同林木的病害症状,可以初步判断林木所患病害的类型。

根据实验结果,松树叶片出现褐斑且伴有黑色小点,可初步判断为松树疫病;柳树叶片出现黄点且表面有白色粉状物,可初步判断为柳树霉病;橡树叶片出现黑色斑点且叶片逐渐枯死,可初步判断为橡树炭疽病。

这些初步判断为后续的病原学检测和防治提供了重要依据。

本实验仅对林木病害的症状进行初步观察和判断,后续还需进行病原学检测和诊断。

园林植物主要病虫害调查

园林植物主要病虫害调查

园林植物主要病虫害调查园林植物是城市环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们美化了城市,提供了休闲和娱乐场所。

但是,园林植物也容易遭受各种病虫害侵袭,影响植物生长和美观。

因此,进行主要病虫害的调查十分重要,以便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防治害虫病害。

一、病害1.叶斑病叶斑病是一种常见的园林病害。

通常由真菌引起。

它会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的凸起损伤,上面覆盖着灰白色毛发。

叶子中心通常是凹陷的,植物叶面上会出现黄褐色、橙褐色或暗褐色的圆形斑点。

防治方法是使用合适的杀菌剂,及时去除被感染的叶子或植物,并调节植物的湿度。

2.炭疽病炭疽病主要是由细菌引起的一种病害。

植物的叶片和枝干上出现黑褐色的坑洼,它们会扩散到整个植物上,严重时会导致植物死亡。

防治方法是使用合适的药物或生物防治剂进行防治,定期植物检查和清理感染的叶子和枝干。

3.灰霉病灰霉病通常由霉菌引起。

病害主要影响植物的叶片、枝干和花朵。

受感染的部分通常表现为灰色、棕色或黑色,撕裂后会有绒毛状粉末掉落。

防治方法是保持植物通风,防止过度浇水和过于密集的种植,及时清理植物的感染部位。

此外,使用合适的杀菌剂也可以防治。

二、害虫1.蚜虫蚜虫是园林植物中最常见的害虫之一。

它们通常聚集在植物的新芽或嫩叶上,取食树汁,并分泌甜蜜的液体来引诱蚂蚁。

蚜虫繁殖速度很快,一旦出现,它们很快就会扩散到整个植物上。

防治方法是使用化学农药或天然杀虫剂进行控制,适当剪枝以去除蚜虫的受害部位。

2.螨虫螨虫是另一种常见的园林害虫。

它们通常出现在植物的叶片上,通过吸取叶片的汁液来滋养自己。

在叶子上,它们会形成小白色斑点,并导致叶子的死亡。

防治方法是适时清理植物叶面和减少植物叶面的湿度,使用合适的杀虫剂或天然的生物防治剂。

3.切叶蚜切叶蚜通常靠割断叶片和花朵来造成损害。

它们的存在会导致花朵的变形和叶片的凋零。

防治方法是使用药剂或生物防治剂,适当进行剪枝和密度控制以防止蚜虫的繁殖。

总的来说,要防止园林植物的害虫和病害,就需要经常性地检查植物并及时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园林植物病害主要症状类型观察一、实验目的通过对园林植物病害的观察,识别园林植物病害的病状和病症类型,熟悉观察对象的基本特征,初步掌握有病植物与无病植物的区别,为病害诊断奠定基础。

二、实验材料与用具1.实验材料园林植物病害的各种症状类型标本2.实验用具放大镜三、方法与步骤用肉眼或放大镜观察每种标本的症状,仔细观察各种病害的典型病状和病症,认识各类症状特点及其所属类型。

(一)病状类型观察1.变色主要类型有(1)褪绿与黄化整株或局部叶片均匀褪绿。

观察栀子黄化病、香樟黄化病等。

(2)花叶与斑驳整株或局部叶片颜色深浅不均,浓绿和黄绿互相间杂,有时出现红、紫斑块。

观察一串红花叶病、大丽花花叶病等。

2.坏死主要类型有(1)斑点多发生在叶片和果实上,其形状和颜色不一,可区分为角斑、圆斑、轮斑、不规则形斑或黑斑、褐斑、灰斑、漆斑等,病斑后期常有霉层或小黑点出现。

观察桂花褐斑病、杜鹃角斑病、菊花黑斑病等。

(2)炭疽症状与斑点相似。

病斑上常有轮状排列的小黑点,有时还产生粉红色黏液状物。

观察兰花炭疽病、荷花玉兰炭疽病等。

(3)穿孔病斑周围木栓化,中间的坏死组织脱落而形成空洞。

观察桃树细菌性穿孔病、樱花穿孔病。

(4)溃疡枝干皮层、果实等部位局部组织坏死,病斑周围隆起,中央凹陷,后期开裂,并在坏死的皮层上出现黑色的小颗粒或小型的盘状物。

观察槐树溃疡病、樟树溃疡病等。

(5)疮痂发生在叶片、果实和枝条上。

局部细胞增生而稍微突起,形成木栓化的组织。

观察大叶黄杨疮痂病、柑桔疮痂病等。

(6)猝倒与立枯幼苗近土表的茎组织坏死。

观察松、杉木苗立枯病和猝倒病。

3.腐烂发生在根、干、花、果上,病部组织细胞的破坏与分解。

枝干皮层腐烂与溃疡症状相似,但病斑范围较大,边缘隆起不显著,常带有酒糟味。

(1)湿腐观察柑桔青霉病、杨树腐烂病等。

(2)干腐观察桃褐腐病。

(3)流胶观察桃树流胶病、柑桔树脂病等。

(4)流脂观察松脂。

4.畸形主要类型有:(1)肿瘤枝干和根上的局部细胞增生,形成各种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瘤状物。

如月季癌肿病、松瘤锈病等。

(2)丛枝顶芽生长受抑制,侧芽、腋芽迅速生长,或不定芽大量发生,发育成小枝,由于小枝多次分支,叶片变小,节间变短,枝叶密集,形成扫帚状。

如泡桐丛枝病、竹丛枝病等。

(3)矮缩植物各器官的生长成比例地受到抑制,植株比正常植株矮小得多。

观察桑矮缩病。

(4)变态正常的组织和器官失去原有的形状,观察杜鹃叶肿病。

5.萎蔫病株根部维管束被侵染,导致整株萎蔫枯死。

(1)青枯病株迅速萎蔫,叶色尚青就失水凋萎所致。

观察菊花青枯病。

(2)枯萎病株萎蔫较慢,叶色不能保持绿色。

观察鸡冠花枯萎病、百日草枯萎病。

(二)病征类型观察1.粉状物(1)白粉病部表面有一层白色的粉状物,后期在白粉层上散生许多针头大小的黑色颗粒状物。

观察紫薇白粉病、凤仙花白粉病等。

(2)煤污病部覆盖一层煤烟状物。

观察小叶女贞煤污病、山茶煤污病等。

(3)锈粉病部产生锈黄色粉状物,或内含黄粉的疤状物或毛状物。

观察玫瑰锈病、萱草锈病等。

2.霉状物病部产生各种颜色的霉状物。

观察仙客来灰霉病。

3.颗粒状物病原真菌在植物病部产生的黑色、褐色小点或颗粒状结构。

观察山茶灰斑病、大叶黄杨叶斑病等。

4.伞状物观察花木根朽病。

5.脓状物细菌性病害常从病部溢出灰白色、蜜黄色的液滴,干后结成菌膜或小块状物。

观察女贞细菌性叶斑病、柑桔溃疡病等。

四、作业1.观察各种病害症状类型之后,举例说明病状和病症有何区别?2.任选15个以上的标本,将观察结果填入下表中。

实验二昆虫外部形态的观察一、实验目的1.掌握昆虫纲的外部形态、基本构造和特征。

2.掌握昆虫的触角、眼、口器、胸足、翅和外生殖器的基本构造及其类型。

二、实验材料与用具1.实验材料蝗虫、蟋蟀、天蛾、步甲、蝉、金龟子、家蝇、蜜蜂、粉蝶、白蚁、蝽象、蝼蛄、螳螂、蓟马、夜蛾。

2.实验用具解剖镜、镊子、解剖针、培养皿、毛笔。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一) 昆虫一般形态特征观察1.观察蝗虫头部分节现象消失,为一完整坚硬的头壳。

其上生有复眼1对,单眼3个,2复眼内侧还着生有触角1对。

复眼、单眼和触角均为感觉器官。

2.胸部分前、中、后胸3节。

每一胸节有4块骨板,背板、腹板和2块侧板。

各胸节具胸足1对,分别称前、中、后足。

在背面有2对翅,前翅生于中胸,后翅位于后胸。

3.腹部11节,每节仅具2块骨板——背板和侧板。

板与板之间,以及节与节之间有柔软膜质的侧膜和节间膜。

雌性蝗虫第8、9节的腹板上生有产卵器。

(二) 昆虫的头式观察1.下口式口器朝下着生,头部的纵轴与身体的纵轴大致呈直角。

2.前口式口器在身体的前端并向前伸,头部的纵轴与身体的纵轴呈钝角或平行。

3.后口式口器由前向后伸,几乎贴于体腹面,头部的纵轴与身体的纵轴呈锐角。

观察上述各标本,各属何头式?(三) 昆虫口器的类型观察1.咀嚼式口器如蝗虫,位于头的下方。

上唇是位于唇基下方的1块薄片。

上颚1对,坚硬,锥状或块状。

下颚1对。

下唇左右相互愈合为1片,它们各具有1对分节的下颚和下唇须。

舌位于口的正中线中央,为1囊状物。

2.刺吸式口器观察蝉的头部。

触角下面的骨片是唇基,它分为前、后两部分。

后唇基异常发达,易被误认为“额”。

在前唇基下方有1三角形小片,为上唇。

喙则演变成长管状的喙,内藏有由上、下颚所特化成的4根口针。

3.虹吸式口器外观如卷曲的钟表发条。

它是由左、右下颚的外颚页延长特化、相互嵌合形成1中空的喙。

为蝶、蛾昆虫所特有。

4.舐吸式口器为双翅目的蝇类成虫所特有,外观是一粗短的“喙”。

“喙”的端部是分成二办的端喙,即唇办(也称口盘),两唇办间的基部有1小孔,称为前口,与食物道相通。

5.嚼吸式口器为一部分高等膜翅目昆虫所特有,如蜜蜂。

(四) 昆虫触角主要类型的观察昆虫触角形状极其多样,甚至同种昆虫雌雄也不相同。

触角分柄节、梗节、鞭节3部分。

取蛱蝶、天蛾、家蝇、蜜蜂、白蚁、金龟甲、蝉,再对照教材上的图,判别其类型。

(五) 昆虫翅的主要类型观察1.取天蛾的翅,认识翅的3条边、3个角和4个区。

2.用镊子取下天蛾的前、后翅,注意它们的翅间连锁方式。

尔后,将翅置于培养皿中,滴几滴煤油浸润,用毛笔在解剖镜下将鳞片刷去,与教材上的模式脉相图相比较辨认各脉。

3.观察蝽象、蓟马、金龟子、家蝇的翅,注意它们的质地以及翅上的附属物。

(六) 昆虫足的主要类型观察取蝼蛄、蝗虫、螳螂、水龟甲、步甲、蜜蜂,观察它们的前足或后足各属何类型。

四、作业1、列表说明实验材料中各种昆虫的触角、口器、胸足、翅的类型。

2、绘蝗虫后足形态图,并注明各部分名称。

实验三园林植物病原真菌形态观察一、实验目的识别真菌营养体和繁殖体的一般形态特点,加深对真菌分类的理解,为病害诊断奠定基础。

二、实验用具与材料1.实验用具显微镜、放大镜、解剖针、刀片、载玻片、盖玻片、镊子、酒精灯、火柴、蒸馏水或乳酚油等。

2.实验材料黑根霉、炭疽菌的纯培养菌落及有关的玻片标本。

三、方法与步骤以显微镜检验方法为主,以放大镜和肉眼观察为辅,在进行镜检之前,应先制作玻片:取洁净的载玻片,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蒸馏水或乳酚油,用挑针从纯培养的菌落上或直接从病组织上挑取少量病菌放入蒸馏水或乳酚油中,盖上盖玻片,即成待检玻片。

(一)观察真菌的营养体1.无隔菌丝低等真菌的菌丝是单细胞、带分枝的丝状长管。

观察黑根霉的营养物,见培养基上生长着疏松的棉丝状菌丝体,用解剖针挑取少许制成待检玻片,镜下观察无隔菌丝的形态特征。

也可以直接观察无隔菌丝玻片。

2.有隔菌丝高等真菌的菌丝是多细胞、有分隔的长管。

挑取少许炭疽菌的营养物制成待检玻片,镜下观察有隔菌丝的形态特征。

也可以直接观察有隔菌丝玻片。

3.吸器吸器常为球形、洋梨形,也有指状分枝的。

观察白粉病菌的吸器玻片。

4.菌核菌核外层为拟薄壁组织,内层为疏丝组织。

利用玻片标本观察苗木茎腐病菌核切片的形态特征。

5.子座利用玻片标本观察大叶黄杨叶斑病菌子座的形态特征。

(二)观察真菌的繁殖体l.无性繁殖体常见的无性孢子有:(1)厚垣孢子由菌丝或分生孢子中的个别细胞原生质浓缩形成,细胞壁加厚,着生在菌丝的端部或中间。

观察镰孢菌的厚垣孢子玻片。

(2)游动孢子产生在孢子囊中的内生孢子,没有细胞壁,有1~2根鞭毛,能在水中游动。

观察腐霉菌玻片。

(3)孢囊孢子产生在孢子囊中的内生孢子,有细胞壁,没有鞭毛。

观察黑根霉永久玻片或制片观察。

(4)分生孢子产生在由菌丝特化而成的分生孢子梗上,是单细胞或多细胞的孢子。

观察交链孢属、青霉菌玻片。

2.有性繁殖体常见的有性孢子有:(1)卵孢子观察腐霉菌玻片,在藏卵器内形成卵孢子。

(2)接合孢子观察黑根霉玻片,注意接合孢子形态。

(3)子囊孢子观察盘菌切片,注意每个子囊中有8个(少数4个或2个)长椭圆形的子囊孢子。

(4)担孢子观察伞菌切片,在子实体中有棒状的担子,每个担子顶端有4个小柄,每个小柄上生有1个担孢子。

四、作业1.绘出真菌有隔菌丝和菌核的结构图。

2.绘出真菌任意两种无性孢子与有性孢子的形态图。

实验四昆虫生物学特性观察一、实验目的1.认识全变态和不全变态昆虫不同发育阶段各种主要类型的形态特征。

2.为进一步识别昆虫和学习昆虫分类奠定基础。

二、实验材料与用具1.实验材料蝗虫生活史标本、蝼蛄生活史标本、蝽象生活史标本、菜粉蝶生活史标本、蜜蜂生活史标本、原足型幼虫标本、多足型幼虫标本、寡足型幼虫标本、无足型幼虫标本、离蛹标本、围蛹标本、被蛹标本。

2.实验用具解剖镜、镊子、解剖针、培养皿。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1.取蝗虫、蝼蛄、蝽象生活史标本观察,说出不全变态类昆虫在不同发育阶段各种主要类型的形态特征。

2.取蜜蜂、菜粉蝶生活史标本观察,说出全变态类昆虫在不同发育阶段各种主要类型的形态特征。

3.取幼虫标本观察,说出全变态昆虫不同类型幼虫的特点。

4.取蛹标本观察,说出全变态昆虫不同类型蛹的特点。

四、作业试比较不全变态类和全变态类昆虫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实验五真菌分类(一)一、实验目的认识鞭毛菌亚门、接合菌亚门、子囊菌亚门的菌丝结构,无性孢子和有性孢子及其子实体的形态特征,为病害诊断奠定基础。

二、用具与材料1.实验用具显微镜、放大镜、解剖针、刀片、载玻片、盖玻片、镊子、酒精灯、火柴、蒸馏水或乳酚油等。

2.实验材料腐霉菌、根霉菌的纯培养菌落;霜霉病、煤污病、白粉病的病叶及有关的玻片标本。

三、方法与步骤以显微镜检验方法为主,以放大镜和肉眼观察为辅。

制作待检玻片方法同前一个实验。

(一)鞭毛菌亚门1.腐霉属(Pythium)从腐霉菌纯培养菌落中挑起少许菌丝,制片,镜检,观察其菌丝、游动孢子囊、游动孢子及卵孢子形态特点。

2.疫霉属(Phytophthora)取疫霉属玻片标本观察其菌丝、游动孢子囊、游动孢子及卵孢子形态特点。

并注意与腐霉属的区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