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程序设计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Java程序设计》课程标准

《Java程序设计》课程标准

《Java程序设计》课程标准课程名称:Java程序设计课程代码:1669建议课时数:80(其中实践课时数:40)学分:5适用专业:软件技术课程归口单位:软件与服务外包学院一、前言(一)课程的定位本课程是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目标是使学生熟练运用面向对象的基本思想与方法和Java语言进行程序开发。

它要以《C语言程序设计》、《关系数据库基础与应用》等课程的学习为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Java Web应用开发》及《Java Web框架编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设计思路本课程是依据“软件技术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B/S互联网应用开发和移动应用开发工作项目设置的。

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工作项目设计以Java程序员的岗位需求分析为主线来进行,梳理知识与技能的描述。

要求能使用Eclipse集成开发环境,熟练运用Java语言和Spring MVC技术进行程序开发;熟悉Java语法、面向对象的实现方法、JDBC访问、网络通信协议等知识。

本课程以任务驱动为主,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以五大学习任务为主。

学习任务以具体项目为载体,这些项目相互独立且递进的,融合了每个学习阶段任务中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实际编程能力。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合作意识、质量意识、服务意识以及学习意识等素养,使其符合企业需求的Java开发工程师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该门课程的总学时为80课时,5学分。

2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理解类层次、对象及对象之间的关系,熟悉并能使用Eclipse 集成开发环境,理解Eclipse开发环境的编译、运行方式;掌握面向对象的编程思维;熟悉应用程序开发的一般步骤;了解Java代码编写和文档符合规范,形成良好的编程习惯,养成良好的协作精神与服务意识的团队合作能力;熟悉程序调试、排错的方法。

《Java程序设计》课程标准

《Java程序设计》课程标准

《Java程序设计》课程标准课程名称: Java程序设计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学分: 4计划学时: 72课时适用专业:软件技术1.前言1.1课程定位JAVA程序设计是学生进入大学后学习的第二门计算机语言,属于专业必修课。

它是软件技术专业中的一门职业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基础编程能力,为以后的 Android 课程打好基础。

学生的基础打好对以后的实训及就业会有很大帮助。

软件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出既要有熟练的掌握软件编程的动手操作能力,又要具备对软件工程的规范进行开发和基本的软件架构能力。

能够独立解决面临任务、充满活力、有创新意识的软件技能型人才。

重视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传授,注重先进实用技能的学习和学生专业可持续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及综合素质的提高。

1.2设计思路本课程坚持以能力为本位的设计原则,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技术相结合,把软件工程的思想融入到教学体系中,从基础理论及工程应用实践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逻辑与编程思维、养成良好的程序设计习惯,掌握编程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使用程序设计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形成具有优势的职业岗位竞争力。

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项目设计以学生编程能力的培养为线索来进行。

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采取工学结合、课程设计等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考试重点考核与实践能力紧密相关的知识,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JAVA程序设计》课程标准

《JAVA程序设计》课程标准

《JAVA程序设计》课程标准课程名称:JAVA程序设计课程编码:60415002总学时数:64学时理论学时34 实践学时30适用专业:物连网应用技术专业,软件技术专业,网络技术专业等一、课程概述(一)课程定位本课程是物连网应用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必修课,主要针对Java 工程师、测试工程师、Android开发工程师等岗位开设,重点培养Java软件工程师核心工作能力:软件设计能力、编码能力、软件测试能力、沟通能力、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编码习惯,锻炼团队合作能力,积累实际的项目经验;系统学习Java标准类库,使学生对一门语言的基础类库有一个系统了解,提高学生专业素养。

掌握窗口制作、事件处理、JDBC数据库访问、网络通信等基本技能。

前导课程有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后续课程有《智能设备应用开发》(二)课程设计思路由于本课程是一个理论与实践都非常强的课程,我们的教学指导思想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培养专业素养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习惯。

因此在本门课程的教学计划制定中,理论学时和实践学时的比例设置为1:1。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学习情境设计体现“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以岗位需求为依据,以职业生涯为背景,以工作结构为框架,以工作过程为基础,以工作任务为起点”的理念,本课程的主要知识技能有:JAVA基本语法、类和对象、常用类的使用、界面制作、事件处理、JDBC数据库访问、网络技术。

从课程的学习目标出发,结合学生将来要从事的工作岗位需求,进行学习情境的设计,在一个专项的学习情境中,围绕一个企业真实项目,指导学生进行任务分解,帮助学生不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施若干个学习任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组织者和协调者的角色,主要工作是布置任务,并引导学生去寻找解决任务的方法,必要时提供要必需的知识介绍,在学生实施任务过程中进行过程监控,纠正学生的偏差,在学生完成任务时,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互相评价。

《JAVA程序设计》课程标准

《JAVA程序设计》课程标准

《JAVA程序设计》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1.课程性质
《Java程序设计》是我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物联网方向)学生必修的限选课程。

本课程的前导课程为《C语言程序设计》和《SQL数据库》,可以为进一步学习《Android 系统》奠定良好的基础,并且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思想和精髓。

2.目的和任务
a)理解《Java程序设计》高级编程的思想、概念和原理;
b)掌握继承、多态、GUI、文件操作、多线程编程机制;
c)能够把所学的原理应用到具体的实践中去,如能利用Java语言编写程序解决一些具体的问题,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四、课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学时分配
教学重点:继承、多态、封装教学难点:多态、封装课程学时分配一览表
五、相关课程的衔接
开设此门课程之前,学生应完成《C语言程序设计》、《SQL数据库技术应用》课程的学习,其后续课程是《.NET高级应用》等。

六、实验教学
七、其它
学生成绩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其中,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核占70%。

成绩考核方法分为过程考核和理论考核两种。

平时成绩为过程考核,包括出勤表现5%、课堂提问5%、实践操作10%、实践报告10%,实训成绩由主讲教师和实训教师根据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表现进行现场评价,力求科学全面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主要考核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团队协作精神、服从意识等。

JAVA程序设计课程标准

JAVA程序设计课程标准

1.JList 和 List
1.会使用 Java
2.JComboBox 和 ComboBox 组 件 设 计 注 册
3.JOptionPane 、JCheckBox 界面
学生信息
和 JRadioButton
2.会应用布局
4
查询设计
8
查询模块
4.组件布局(FlowLayout、 管 理 器 对 组 件
提问,并正确回答问题 并回答问题
答老师的提问
2.课外学习
能按时完成课外拓展练 能按时完成 80%的课
能按时完成 60%的
习;能积极参加网上讨 外拓展练习;能参加
30%
课外拓展练习;能
论活动;能积极主动地 网上讨论活动;能进
参加网上讨论活动
进行自我学习
行自我学习
能积极参加小组活动;
3.小组学习
能主动代表小组参与小 能 积 极 参 加 小 组 活 能参加小组活动;
(4) 能应用 Java 中的事件处理方法处理组件事件; (5) 能应用 Java 异常抛出、捕获和处理,编写高质量的程序; (6) 会使用 JDBC 访问数据库技术连接数据库; (7) 会使用 Java 文件处理技术完成文件的处理; (8) 会使用 Graphics 类绘制图形。
三、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Java 基础 定义、赋
2.懂得 Java 程
1
模块
值、输入、 4.Java 变量与常量;
序的工作原理
12
5.运算符与表达式;
输出;实
3.掌握 Java 程
6.Java 流程控制语句;
现流程控
序设计语言基
7.数组;
制、定义

8.面向对象基础。

《Java程序设计》课程标准

《Java程序设计》课程标准

《Java程序设计》课程标准《Java程序设计》是计算机软件专业针对程序员岗位能力进行培养的一门核心课程。

本课程构建于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础上,并为后续综合应用项目开发课程打下基础。

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基本思想、掌握Java程序的编写、Applet程序的编写、能够设计实用的类、封装类、创建安全的类、了解GUI编程基础、异常处理、线程和多线程等应用,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Java程序设计》课程采用以行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方法进行设计,整个学习领域由若干个学习情境组成。

学习情境的设计主要考虑以下因素:学习情境的设计应该符合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设计思想的要求。

学习情境是在职业院校中对真实工作过程的教学化加工,以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为目标。

学习情境的前后排序应该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可以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的顺序进行安排;对于相同性质的、相互之间联系较少的也可以采用并行的方法安排。

《Java程序设计》学习情境的设计充分考虑到系统在工作过程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应该覆盖到Java语言基础、面向对象基础和程序设计基础。

通过对俄罗斯方块游戏开发工作任务进行分析,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共分为系统安装及基本设置、编写简单Java程序、编写简单的Applet程序、数组的使用、类的设计、对象和方法的应用、继承和接口的应用典型工具的使用和分析。

四、课程教学目标(一)素质目标1.能自主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2.能通过各种渠道查找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帮助自己解决问题3.能制订工作计划并进行实施4.能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二)知识目标1.能独立安装JDK,配置环境变量2.能进行编写Java程序3.能进行编写Applet程序4.能建立程序文档5.能够掌握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并会使用6.能够设计合理的类并实例化对象7.能够恰当地运用继承和接口8.掌握基本的GUI编程基础9.能够争取应用异常处理的方法10.掌握多线程程序设计(三)能力目标1.具有一定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2.具有团队合作精神3.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克服困难的能力4.能与客户建立良好的、长期的关系五、课程内容与要求《Java程序设计》课程采用以行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方法进行设计,整个学习领域由若干个学习情境组成。

Java程序设计课程标准

Java程序设计课程标准

《Java程序设计》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Java程序设计课程类型:核心课计划学时:108学时学分:6学分授课对象:软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班修订时间:2011年9月教学团队:赵静宇、陈立山、谢志伟、林审批人:忠会、孟雅凤二、课程定位与课程设计1.课程的性质与作用⑴课改背景Java是目前应用广泛、功能强大的网络编程语言,本课程不仅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充分理解和掌握,更要求学生能学以致用,把知识融会贯通地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近年来,很多高职院校开设了Java课程,但是经过多次市场调研发现,学生用Java编程的技术水平与企业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主要原因有:①教师只注重程序设计语言知识的讲授,却忽视了程序设计思想和实际项目的讲授。

当学生在工作岗位中碰到实际问题时,常常有似曾相似的感觉,却又不知道该从哪里入手解决问题;②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理想。

现有的程序设计教学,多采用先理论后实验的教学方法或边理论边实验的教学方法,并且现有教材中上机实验都立足点于Java语言本身的一些语言规则,没有把编程思想和测试等放在首位,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训练不够,导致学生没有明确的实验目标,实验兴趣不大;③仅讲授书本上的知识,很少对学生的待人处事、沟通、协调、合作等综合性的职业素质进行培养。

市场调研表明,企业并不需要生涩的大学生,企业需要的是可以零距离上岗的职场人。

因此,在校期间结合课程教学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的培养既必须又重要。

所以我们针对课程特点、学生特点和软件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采用任务、分组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⑵课程定位《Java程序设计》是软件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本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的前期课程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基础》,《SQL Server 2005数据库设计》,后续课程是《JSP动态网站开发》、《软件工程与Rose建模》、《软件测试与质量管理》、《Java EE企业级开发》。

《Java程序设计》课程标准

《Java程序设计》课程标准

《Java程序设计》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1.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2.课程作用本课程以就业为导向,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出发,以强化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培养学生程序设计能力,面向对象编程能力,利用计算机语言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技能培养的同时,注重培养岗位所需的创新意识、团队合作精神等职业素质,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软件应用开发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二、课程目标通过《Java程序设计》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思想和能力,具有用Java语言编程实现的能力。

1.知识目标(1)了解Java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思想;(2)掌握Java类及其成员的定义;(3)掌握Java类的继承的实现,理解抽象类、接口和多态的实现;(4)掌握Java的事件编程模式;(5)掌握Java的组件开发;(6)掌握Java的文件访问;(7)理解Java的多线程编程模式。

2.能力目标(1)会使用Java类,会类成员属性、类成员方法的定义;(2)会使用Java类的继承,抽象类和接口的定义,以及多态的实现;(3)会使用Java的事件进行编程;(4)会使用Java的组件进行程序设计;(5)会Java的文件访问操作;(6)会Java的多线程编程。

3.素质目标(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质量服务意识;(2)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和较强的协调能力及独立工作的能力;(3)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三、课程设计1.设计思想(1)教学内容框架(2)总体设计思路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思想,掌握面向对象的Java程序设计,程序设计中组件和事件模型的应用,从而培养学生对软件开发的认识,了解并掌握软件开发的步骤及思想。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根据讲授的知识,可以相应使用以下的学习情境:2.课时分配建议本课程课时为10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50学时,实践教学50学时。

如果课时超过100学时,超过的学时用于实践教学,以提高学生的技能;如果课时低于100学时的,可以适当去掉线程内容,或者合并部分教学单元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AVA程序设计》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JAVA程序设计》是计算机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是计算机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程序设计技术和OOP设计思想,涉及计算机体系结构、面向对象编程、多线程处理、网络通信以及程序设计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 Java 语言特征、常见的 Java 类库以及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掌握计算机程序的结构;掌握程序的开发过程;掌握常用数据结构及Java编程语言的语法;学会利用 Java 语言编写面向网络应用的简单程序。

为以后学习更高级的计算机相关课程,从软件开发相关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思路
1、内容选择
课程中所涵盖的教学内容是依据对行业及相关企业的调研、根据行业专家对IT制造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的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同时遵循高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认知规律,紧密结合职业资格证书中相关考核要求。

2、教学法设计
根据本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和课程特点以及有关学情,选择适合于本课程的最优化教学法。

综合考虑教学效果和教学可操作性等因素,本课程选用讲授法、实验教学法及案例驱动法。

实验教学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上机编写程序。

案例驱动法:是指由老师提出或设置某些问题,通过带领学生解决实际的案例教授知识点和类库的用法。

3、内容编排设计
教学内容是根据Java程序员的基本要求,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使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

三、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 Java程序设计语言相关知识、能够编写、调试Java 程序,遵守良好的代码编写规范。

能够使用Java语言解决实际问题,能胜任Java程序开发、软件测试等工作任务。

1、知识目标
(1)掌握JAVA语言的基本语法;
(2)掌握数组的使用;
(3)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
(4)学会处理程序运行中的异常;
(5)学会使用Java常用的类,包括(String类,Java包装类,Math类,Java集合框架);
(6)学会使用Java IO流读写文件;
(7)会使用swing开发简单的图形界面;
(8)了解多线程编程;
(9)了解基于JDBC的数据库编程方法。

2、技能目标
(1)能熟练使用常用集成开发环境(Eclipse)编写、调试、运行Java程序;
(2)能够阅读J2SE的API帮助文档,查找类的使用方法,能够使用常用的Java类开发应用程序。

3、素质养成目标
(1)通过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
(2)通过分组完成任务,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四、课程内容和要求
根据本课程的教学进程,将课程分解成十四个教学项目,共48个学时。

项目一 Java语言概述及开发环境搭建
项目二 Java语言基础
项目三 Java语言的程序结构及数组
项目四面向对象的概念与类的定义
项目五对象的创建与类的继承和多态
项目六接口、包和异常
项目七多线程程序设计
项目八常用集合接口
项目九 Java输入输出流和文件的读写
项目十数据库编程
项目十一网络编程
项目十二 GUI
项目十三常用类
项目十四记事本软件
项目十五复习
五、实施建议
1、教材选用建议
陈占伟、刘旭编着《Java程序设计》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4年4月。

2、教学方法建议
注意教学方法的灵活性,组织学生讨论、问题教学、进行解题指导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学生把理论用于实际的培训,要重视本专业领域发展趋势,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发展的空间,努力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创新精神和职业能力。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提高职业道德。

3、师资条件要求
主讲教师应具备学士或硕士学位,能综合运用各种教法设计课程,掌握新技术,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新知识,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具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和教师资格证书;主讲教师应具备学士或硕士学位,能综合运用各种教法设计课程,掌握新技术,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新知识,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具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和教师资格证书。

4、教学条件基本要求
5、考核评价建议
课程考核分为两个部分:平时考核和期末笔试考核。

(1)平时考核(30%)
学习态度(5%)、课堂提问(5%)、考勤(10%)、讨论作业(10%)。

(2)终结性考核(70%)
期末笔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