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论第二讲 柏拉图共60页

合集下载

第二讲 柏拉图文论

第二讲 柏拉图文论

柏拉图的道德功用论与悲喜剧理论

道德批评会妨碍艺术家的创 作自由,令人生厌。有意思的 是,恰恰在强调艺术的道德功 用的过程中,柏拉图提出了最 早的悲剧和喜剧理论,对后世 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悲剧使人放松对哭泣的警惕

坚强的灵魂遇到灾难时会约 束自己,不轻易痛哭流涕,但在悲 剧中看见别人受苦时却会放松对哭 泣的警惕,沉浸于痛苦之中。久而 久之,我们就会不善于控制自己。
迷狂:灵感的表现

柏拉图相信人在本性上是灵魂,灵 魂本来居住在理念界,后来受到肉体 的拖累才来到尘世,然而,天才的诗 人艺术家见到尘世的美,就回忆起上 界里真正的美,于是,灵魂仿佛又脱 离了肉体,飞往天国,达到“迷狂” 的境界。
艺术家的迷狂境界

诗人一旦受到音乐和韵节力量 的支配,就感到酒神的狂欢。这是 神智清醒时所不能做的。诗人不得 到灵感,不失去平常理智而陷入迷 狂,就没有能力创造,就不能作诗 或者代神说话。
美让万物美
一个东西之所以是美的, 是因为美本身出现于它之上或 者为它所分有。美本身就是理 念。要理解柏拉图的美学思想, 还要懂得其理念说
二、以理念论(范型论)为基础 的“摹仿说”
理念界

柏拉图的老师苏格拉底追寻普 遍性,认为对普遍性的把握才是真 知识。柏拉图走得更远,断言最真 实的世界由普遍的范型构成。这种 普遍的范型(eídos ,idea )就 是理念。
这囚徒可能是我们每个人

这个隐喻与夜郎自大之类成语 有类似之处。它暗示我们每个人都 可能把最虚幻的东西当作最真实的 存在。对于洞穴,我们可以做多种 解释:身体、社会、制度、文化, 等等。
追求真知识

我们应该放弃错误 的幻觉,把头朝向真实 的世界,追求真知识。 基于这个逻辑,柏拉图 开始了他狂放的批判-建 设之旅。

西方文论第一章第二讲柏亚

西方文论第一章第二讲柏亚

艺术家的地位
所以艺术品是“摹本的摹本”, “影子的影子”,“和真理隔了 三层”。在他心目中有三种世界: 理式世界、现实世界、艺术世界。 后者与前者是依存关系。
因此,他对诗人、艺术家极为反 感。把摹仿现实的诗人、艺术家 列为九等人中的第六等,摆在医 卜星象家之下。
在他看来,文艺的摹仿就像镜子 照物一样,只是客观事物的外貌 复现,不能摹仿事物的“实体” (本质)。

点西
击 此 处 添 加 副 标 题
பைடு நூலகம்
柏 拉 图 与 亚 里 士
方 文 学 理 论 专 题


427 347

柏 拉 图 ( 公 元 前
- 前


求 学 于 苏 格 拉 底

各 国 漫 游

雅 典 学 园

《 斐 立 布 斯 》 和 《 法 律 篇 》 等 著 作
柏 拉 图
理式论摹仿说

“理式”(Idea)论是柏拉图哲学体 系的理论基石。
柏拉图是第一个把理智和情感对立起来,把政治教育效果如何确定 为审查文艺第一标准的人,是第一个要求艺术服务于政治,服从于 政治的人。他懂诗却为了政治理想不得不牺牲前者,这是他的悲剧。
柏拉图的灵感说
在古希腊时期,灵感的基 本含义是“神助”、“灵 启”、“陶醉”、“迷狂”
等。原意是“神灵的附 体”,“神灵感发”,柏 拉图是古希腊灵感说之集 大成者,沿用“灵感”本 义,将之运用于文艺创作 和欣赏方面,认为艺术家 能否创作出伟大的作品, 关键是他是否能获得灵感。
悲剧的效果与情节
他认为这种效果是由悲剧的情节安排引起的, 为此,他要求诗人在事件安排上要做到三个 “不应”:第一,不应写好人由顺境转入逆 境,第二,不应写坏人由逆境转入顺境,第 三,不应写极恶的人由顺境转为逆境。因此, 悲剧“完美的布局应是单一的布局”——有 缺点或错误的好人由顺境转入逆境。

西方文论课件 PPT

西方文论课件 PPT

第五章 新古典主义与启蒙运动时期的文论
新古典主义: 17世纪产生于法国并盛行于整个欧洲的文艺思潮。 其哲学基础是笛卡尔的唯理主义(强调天赋理性,抑 制后天情欲,“我思故我在”)。 新古典主义文论推崇古希腊、罗马的文艺,其基本特 点是崇尚理性、模仿自然、推崇古典。 代表作是布瓦洛的《诗的艺术》、蒲柏的《论批评》 启蒙运动: 17世纪中叶以后,启蒙运动蓬勃发展。 其实质是思想解放运动。 最早在英国出现,代表人物是培根 法国启蒙主义的代表人物有伏尔泰、卢梭、狄德罗 德国启蒙主义的代表人物有温克尔曼、莱辛
2.文艺才能的来源:灵感说
(1)灵感是文艺才能的来源 (2)灵感是一种迷狂状态 (3)灵感来源于“神启”或“前生 的回忆” “神启”:诗歌是神凭附人发的 诏令,诗人是代神说话 “前生的回忆”:灵魂是不死的, 是独立于物质的
3.“理想国”和文艺的功用
文艺功用观: (1)总要求是文艺要有益于城邦,合乎城 邦制定的规范 (2)核心内容是反对文艺的快感作用 评: (1)是奴隶主贵族的功利主义,把文艺变 成政治的附庸,是反动的。 (2)明确提出美感作用的对象是人的心灵, 发现了艺术特有的美感作用,是“真正伟 大的艺术思想”(车尔尼雪夫斯基语)
“画家应该研究普遍的自然,就眼睛所看到的 东西多加思索,要运用组成每一事物的类型的那 些优美的部分。用这种方法,他的心就会像一面 镜子真实地反映面前的一切,就会变成好像是第 二自然。” 涉及两大问题:
艺术的理想化 艺术创造
3、艺术应以表现人和人的感情为中心 主张绘画不仅求形似,而且要求神似,表现 人的“心灵的意向” 4、认为画优于诗 “画是哑巴诗,诗是盲人画” 但画优于诗: (1)更直观,审美效果更直接 (2)更容易使人看到和谐比较 (3)更需要智慧

西方文论课件知识讲稿

西方文论课件知识讲稿

怀疑主义、相对主义、反基础主义、反本 质主义、反结构主义等。
核心思想
代表人物
后现代主义文论强调文本的独立性和自足 性,认为文本与作者、读者、世界的关系 是相对的,意义是多元的、不确定的。
德里达、福柯、德勒兹、加塔里等。
后现代主义文论的代表人物与思想
01
德里达
解构主义文论的创始人,认为语 言符号的意义是多元的、不确定 的,文本的意义也是多元的、不 确定的。他主张对文本进行“解 构”,即揭示文本中的矛盾和冲 突,打破原有的意义结构。
法国的布瓦洛、英国的德莱顿等。
思想
主张文学作品应追求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统一,强调文学的教育功能和社会责任, 推崇古希腊罗马作家的创作原则和艺术标准。
古学的发展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欧洲文学的规 范化和艺术化。
局限性
过于强调模仿和传统,束缚了文学的 创新和个性表达,忽视了文学的情感 和内在价值。
西方文论的历史与发展
总结词
西方文论经历了古典主义、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和现代 主义等不同阶段的发展。
详细描述
西方文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罗马时期,其发展 过程中经历了古典主义、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和现代主 义等不同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理论观点和代表 人物,如古典主义的亚里士多德、文艺复兴时期的莎士 比亚、启蒙运动时期的卢梭以及现代主义的卡夫卡等。 这些理论观点和代表人物对西方文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西方文论课件知识讲稿
目录
• 西方文论概述 • 古典主义文论 • 浪漫主义文论 • 现实主义文论 • 现代主义文论 • 后现代主义文论
01 西方文论概述
西方文论的定义与特点
要点一
总结词
西方文论是关于西方文学的理论研究,具有多元性、历史 性和批判性的特点。

西方文论柏拉图

西方文论柏拉图

浅析灵感说摘要在某种意义上说,如果说柏拉图的理念由上而下,规定美的本质,那么灵感则是从下而上,实现了人追求达到美的本质的目的,使人见到了美的本身,进入到真实的世界——人返回了理性的家。

换句话说,灵感沟通了理性与非理性,重建了人与本体世界的价值联系,最终指向了理性。

关键词:柏拉图;灵感;理性;迷狂ABSTRACTSaidinsomekindofsignificance,ifPlato’sideastipulatedb eautifulessencefromto ptobottom,thentheinspirationachievedthegoalofcausingpersontopursuebeautifulessenti alfrombottomtotop,andcausedpersontoseebeautifulitself,enteredtotherealworld—perso nre2turnedtotherationalfamily.Inotherwords,theinspirationcommunicatedrationalitywit hnon-rationality,reconstructedthevaluerelationofpersonandthemainbodyworld,finallyp ointedatthereason.Keywords:Plato;inspiration;rational;mania柏拉图作为一个理性主义者,十分看重理性的作用,并把理性作为人认识世界、认识自身进而实现自身的本质属性,开启了西方理性主义的先河,成为西方理性主义的创始人和最早的代表。

他的哲学、美学、伦理学等都是他找寻验证理性所留下的思维轨迹,透过这些轨迹,我们可以清晰地看见一位执著、坚定而又智慧的理性主义的拥护者,但柏拉图的理主义王座似乎不那么稳固,总有人试图来推翻它,这其中最大、最直接的推力就是来自对柏拉图灵感说的质疑。

西方文论PPT课件

西方文论PPT课件

2021
31
第四章 法国新古典主义文论
一、基本界定: 1.新古典主义:指十七世纪君主专制时期所倡导的对古典的
摹仿,它是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中的一 种带有浓厚宫廷色彩、贵族倾向的资产阶级文艺思想。 它把向古典学习推到极点,并使之系统化、法律化,而 且较多的是在政治、伦理上对古罗马精神的借用,赋予 其更多的现时代的官方意志。 2.新古典主义文论产生的文化语境及特征 (1)政治基础:中央集权制 (2)哲学基础:唯理主义 (3)文化历史传统
(1)基本思想:神学目的论——宇宙自然、人都由神创 造,神创造自然和艺术的目的是为满足人们的全部欲 望。因此,哲学研究的重点不是自然,而是人类本身 的灵魂。
(2)艺术和美:艺术摹仿自然(通过人的外在方面来表 现其精神性内涵/早期典型化理论的萌芽)
(3)美和善:相关,“美在功用”。
2021
13
第二节 柏拉图的文艺思想
2021
21
d.悲剧的布局:“情节的整一性”原则
“突转”:指要安排一些行动,使主人公突然由顺境急转 为逆境;
“发现”:指让行动揭示主人公由顺境转为逆境的潜在的 秘密的原因,这样才能使观众惊奇,从而形成怜悯与 恐惧的心理,达到悲剧的效果。
2021
22
e.悲剧冲突的本质:“过失”说
悲剧人物必须善良,不善良不能引起观众的怜悯和恐惧 之情;悲剧冲突的本质是好人犯了错误,这就是“过 失”说.
2021
18
第三节 亚里斯多德《诗学》
1.文艺本质论 a.文艺是对人的行动的摹仿 b.诗比历史更真实 c.文艺求其相似而又比原物更美 “人”:贵族 “诗”:史诗 “历史”:充满或然性的现实 “真实”:反映论
2021

西方文论课件2

西方文论课件2

西方文论课件2西方文论第一章:古希腊文艺与希腊三贤一、古希腊文论综述怎样看待古希腊文话中“神”的观念?二、柏拉图(一)苏格拉底1、生平概述(前470年―前399年)苏格拉底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贤”。

他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2、学说特色:(1)神秘主义色彩:他指出,天上和地上各种事物的存活、发展和吞噬都就是神精心安排的,神就是世界的支配。

苏格拉底指出所有的一切都是神缔造与精心安排的,彰显了神的智能与目的。

(2)心灵的转为:在苏格拉底以前,希腊的哲学主要研究宇宙的本源就是什么,世界就是由什么形成的等问题,后人称作“自然哲学”。

苏格拉底则转而研究人类本身,即为研究人类的伦理问题,例如什么就是正义,什么就是非正义;什么就是坚强,什么就是多疑;什么就是正直,什么就是伪善;什么就是智慧,科学知识就是怎样单单的;具备什么品质的人才能够环境治理不好国家,治国人才必须如何培育等等。

后人称苏格拉底的哲学为“伦理哲学”。

他为哲学研究缔造了一个代莱领域,并使哲学“从天上返回了人间”,(3)寻求事物的普遍意义:认为“意见”可以有各种各样,“真理”却只能有一个;“意见”可以随各人以及其他条件而变化,“真理”却是永恒的,不变的。

苏格拉底所追求的,是要求认识“美自身”、“正义自身”,这是美和正义的普遍定义,是真正的知识,也就是柏拉图所说的“美的理念”、“正义的理念”。

-1-(二)柏拉图1、生平概述(约公元前427年―前347年)古希腊了不起的哲学家,也就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了不起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

柏拉图就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其哲学体系博大精深。

柏拉图认为世界由“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所组成。

理念的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永恒不变,而人类感官所接触到的这个现实的世界,只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微弱的影子,它由现象所组成,而每种现象是因时空等因素而表现出暂时变动等特征。

文艺理论Presentation2柏拉图艺术标准

文艺理论Presentation2柏拉图艺术标准
一切生物的产生和生长所依靠的这种创造性力量就是爱的能力,有谁会 对此加以否认呢?还有,在各种技艺和手工中,艺术家和工匠只要在这 位爱神的指引下工作就能取得光辉的成就,而不受爱神影响的艺术家和 工匠会到老一事无成,默默无闻。(236)
第一章 艺术的标准
• 四 艺术的标准是什么? 5 柏拉图对美的本体的探索
第一章 艺术的标准
• 五 艺术标准从哪里来?
1 审美经验
《伊安》 缪斯如“赫拉克勒斯石”。她首先使一些人产生灵感,然后
第一章 艺术的标准
第一章 艺术的标准
第一章 艺术的标准
听罢这番话,捷足的阿基琉斯答道: “亲爱的兄弟,我的朋友,为何回来找我, 讲述这些要我操办的事情?没问题, 我会妥办一切,照你说的去做。哦, 请你再离近点,让我们互相拥抱,哪怕 只有短暂的瞬间——用悲伤的眼泪刷洗我们的心房!” 言罢,他伸出双臂,但却不能把他 抓抱;灵魂钻入泥地,像一缕清烟, 伴随着一声尖细的喊叫。阿基琉斯跳将起来,大惊失色, 击打着双手,悲声叹道:“哦,我的天! 即使在死神的府居,也还有某种形式的存在, 人的灵魂和幻象,虽然他们没有活人的命脉。 整整一个晚上,不幸的帕特罗克洛斯的鬼魂 悬站在我的头顶,悲哭啼诉,告诉我要做的 一件件事情,形貌和真人一模一样!”
第一章 艺术的标准
• 四 艺术的标准是什么? 5 柏拉图对美的本体的探索
如果一个人有运气看到那如其本然,精纯不杂的美本身,这 个美不是可朽的血肉身躯之美,而是神圣的天然一体之美, 如果他能亲眼看到天上的美,能睁开双眼凝视那美的真相, 对它进行沉思,直到美的真相永远成为他自己的东西,那 么,你还会把他的生活称作无法躲避的生活吗?
第一章艺术的标准柏拉图对美的本体的探索如果一个人有运气看到那如其本然精纯不杂的美本身这个美不是可朽的血肉身躯之美而是神圣的天然一体之美如果他能亲眼看到天上的美能睁开双眼凝视那美的真相对它进行沉思直到美的真相永远成为他自己的东西那么你还会把他的生活称作无法躲避的生活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西方文论第二讲 柏拉图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