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的分解PPT课件
合集下载
3.5《力的分解》ppt.

2.(2008年上海物理卷 )有一个直角支架 AOB, AO 水 平 放 置 , 表 面 粗 糙 , OB 竖 直 向 下 , 表 面 光 滑, AO上套有小环 P, OB上套有小环 Q,两环质量 均为 m ,两环间由一根质量可忽略、不可伸长的细 绳相连,并在某一位置平衡,如图4-2所示.现将P 环向左移一小段距离,两环再次达到平衡,那么将 移动后的平衡状态和原来的平衡状态比较,AO杆对 P环的支持力N和细绳上的拉力T的变化情况是( ) A.N不变,T变大 B.N不变,T变小 C.N变大,T变大 D.N变大,T变小
α
F、凿、刨等切削工具的刃部叫做劈,劈的纵截面 是一个三角形,如图所示。使用劈的时候,在劈背上加 力F,这个力产生两个效果,使劈的侧面挤压物体,把 物体劈开。设劈的纵截面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劈背的宽 度是d,劈的侧面长度是L。试证明劈的两个侧面对物体 的压力F1、F2满足:F1=F2=F(L/d)
Gy
G
★★.如图所示,所受重力大小为G的木块和倾 角为θ的斜面体间的接触面光滑,对木块施加一 水平推力F,木块相对斜面体静止,斜面体固定 在水平面上,则木块对斜面体的压力大小为
A F 2 G2 B G cos F C cos D G cos F sin
例6.三段不可伸长细绳OA、OB、OC共同悬挂一质 量为m的重物.其中OB是水平的,OA绳与竖直方向 TA=mg/cos 的夹角为. TB=mg tan (1)求OA,OB两绳的拉力. (2)若三绳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逐渐增加C端所挂物 体的质量则最先断的绳是 OA.
面粗糙.现将 B 球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两球再次达到平
衡,那么将移动后的平衡状态和原来的平衡状态比较,地面 对B球的支持力F1和摩擦力F2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力的分解——正交分解法(20张)-PPT优秀课件

例题7: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在 平行斜面的推力的作用下,物体沿斜面匀速 运动。物体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
1)若向上运动,求:推力的大小______ 斜面对物体支持力的大小______
2)若向下运动,求:推力的大小________ 斜面对物体支持力的大小________
F
θ
人 教 版 高 一 物理必 修一: 3.5 力 的 分解 ——正 交分解 法(共2 0张PPT )【PPT 优秀课 件】-精 美版
正交分解法
学会正交分解法求合力 解决复杂平衡问题
问题:将F力向如图所示方向分解, 求分力大小容易么?
60°
F
45°
问题:求F1、F2的合力容易么?
F2=25N
30°
F1=40N
问题:将F力向如图所示方向分解, 求分力大小容易么?
已知F=100N,两分力的方向互相垂直,如图 求出:两个分力的大小
人 教 版 高 一 物理必 修一: 3.5 力 的 分解 ——正 交分解 法(共2 0张PPT )【PPT 优秀课 件】-精 美版
例四 质量为m的物体沿粗糙斜面匀速下滑, 斜面倾角为α, 求:物体受到的支持力和摩擦力 物体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多大?
f
N
物体匀速运动,合力为零 X轴方向:f=mgsin α---1)
( 5 0 2 0 0 .5 )N 0 4N 00
补充问题: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多大?
人 教 版 高 一 物理必 修一: 3.5 力 的 分解 ——正 交分解 法(共2 0张PPT )【PPT 优秀课 件】-精 美版
人 教 版 高 一 物理必 修一: 3.5 力 的 分解 ——正 交分解 法(共2 0张PPT )【PPT 优秀课 件】-精 美版
1)若向上运动,求:推力的大小______ 斜面对物体支持力的大小______
2)若向下运动,求:推力的大小________ 斜面对物体支持力的大小________
F
θ
人 教 版 高 一 物理必 修一: 3.5 力 的 分解 ——正 交分解 法(共2 0张PPT )【PPT 优秀课 件】-精 美版
正交分解法
学会正交分解法求合力 解决复杂平衡问题
问题:将F力向如图所示方向分解, 求分力大小容易么?
60°
F
45°
问题:求F1、F2的合力容易么?
F2=25N
30°
F1=40N
问题:将F力向如图所示方向分解, 求分力大小容易么?
已知F=100N,两分力的方向互相垂直,如图 求出:两个分力的大小
人 教 版 高 一 物理必 修一: 3.5 力 的 分解 ——正 交分解 法(共2 0张PPT )【PPT 优秀课 件】-精 美版
例四 质量为m的物体沿粗糙斜面匀速下滑, 斜面倾角为α, 求:物体受到的支持力和摩擦力 物体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多大?
f
N
物体匀速运动,合力为零 X轴方向:f=mgsin α---1)
( 5 0 2 0 0 .5 )N 0 4N 00
补充问题: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多大?
人 教 版 高 一 物理必 修一: 3.5 力 的 分解 ——正 交分解 法(共2 0张PPT )【PPT 优秀课 件】-精 美版
人 教 版 高 一 物理必 修一: 3.5 力 的 分解 ——正 交分解 法(共2 0张PPT )【PPT 优秀课 件】-精 美版
《力的分解》PPT课件

地貌。
水流冲刷
河流中的水流通过冲刷和搬运作用 ,将力量分解到河岸两侧,导致河 岸的侵蚀和地形的改变。
地震波传播
地震波在地壳中传播时,会将力量 分解到不同方向上,导致地面的震 动和建筑物的破坏。
05
力的分解实验设计与 操作
实验目的与器材准备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操作,探究力的分解规律,理解分力与合力的关系,加深对力的分解原 理的认识。
器材准备
弹簧测力计、细绳、滑轮、重物、支架、坐标纸、铅笔等。
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1. 组装实验装置
将滑轮固定在支架上,细绳一端绕过 滑轮并悬挂重物,另一端连接弹簧测 力计。
2. 调整实验装置
确保滑轮水平且细绳与滑轮切线方向 一致,调整弹簧测力计至零位。
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3. 进行实验测量
逐渐改变重物质量,记录弹簧测力计示数及细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三角形法则
把两个矢量首尾相接,从第一个矢量的始端点到第二个矢量的末端点的矢量就 是这两个矢量的和。当两个矢量不共线时,三角形法则与平行四边形法则实质 是一样的。
03
力的分解实例分析
斜面上的物体受力分析
斜面倾角对物体受力的影响
01
随着斜面倾角的增大,物体所受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增大,
而垂直于斜面的分力减小。
4. 数据处理与分析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图表,分析分力与合力的关系。
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1. 保持滑轮水平,避免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 细绳与滑轮切线方向应一致,确保测量准确性。
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01
3. 逐渐增加重物质量,避免一次 性增加过多导致实验失败。
02
4. 记录数据时,注意保持测量精 度和准确性。
水流冲刷
河流中的水流通过冲刷和搬运作用 ,将力量分解到河岸两侧,导致河 岸的侵蚀和地形的改变。
地震波传播
地震波在地壳中传播时,会将力量 分解到不同方向上,导致地面的震 动和建筑物的破坏。
05
力的分解实验设计与 操作
实验目的与器材准备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操作,探究力的分解规律,理解分力与合力的关系,加深对力的分解原 理的认识。
器材准备
弹簧测力计、细绳、滑轮、重物、支架、坐标纸、铅笔等。
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1. 组装实验装置
将滑轮固定在支架上,细绳一端绕过 滑轮并悬挂重物,另一端连接弹簧测 力计。
2. 调整实验装置
确保滑轮水平且细绳与滑轮切线方向 一致,调整弹簧测力计至零位。
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3. 进行实验测量
逐渐改变重物质量,记录弹簧测力计示数及细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三角形法则
把两个矢量首尾相接,从第一个矢量的始端点到第二个矢量的末端点的矢量就 是这两个矢量的和。当两个矢量不共线时,三角形法则与平行四边形法则实质 是一样的。
03
力的分解实例分析
斜面上的物体受力分析
斜面倾角对物体受力的影响
01
随着斜面倾角的增大,物体所受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增大,
而垂直于斜面的分力减小。
4. 数据处理与分析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图表,分析分力与合力的关系。
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1. 保持滑轮水平,避免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 细绳与滑轮切线方向应一致,确保测量准确性。
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01
3. 逐渐增加重物质量,避免一次 性增加过多导致实验失败。
02
4. 记录数据时,注意保持测量精 度和准确性。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力的分解》ppt课件

X2
X1
三角形定则在力的合成中的运用 把两个分力F1、F2始末连接求出合力的 方法。 方法:将分力F1、F2始末相接顺次相 连,则从F1的始端向F2的末端作出的 有向线段即为合力F。
F
F2
F1
典例分析
1、一个水平向右的80N的力分 解为两个分力,一个分力竖直 向下大小为60N,求另一个分力 F2 的大小和方向。
思考:已知合力F=10N,分力F1 与合力F的夹角是30度,F2=8N、 5N、4N、11N时,请用力的三角形 定则求出分力F1。
4、力分解的定解条件 (1).已知合力F及一个分力F1的大 小和另一个分力F2的方向 (F2与F 的夹角为θ)
①当F1<Fsinθ时,无解 ②当F1=Fsinθ时,一组解
A B C
4、如图所示,光滑球重G=200N, 细绳与墙的夹角为60度,求小球对 细绳的拉力和对墙面的压力大小分 别是多少?
作业:
自主作业本: 第29次作业:1-4
0 F
F1
3、矢量和标量 矢量:有大小,又有方向,遵循平行 四边形定则、三角形定则。 标量:有大小,没有方向,求和时 按算术法则相加。
思考:三角形ABC, AB=10cm,AB与BC的夹角是30度, AC=8cm,按要求作出三角形ABC。 如果AC=5cm, AC=4cm, AC=11cm呢?请作出相应的三角 形。
③当Fsinθ<F1<F时,两组解
④当F1>F时,一组解
(2)已知两分力的方向 F1 F
一 组 解
F2 (3)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F2 F 一 F1
组 解
巩固练习1、有一个力大小为100N,将
它分解为两个力,已知它的一个分 力方向与该力方向的夹角为30°。 那么,它的另一个分力的最小值是 50 N,与该夹角为钝角且保 持不变,其合力为F,当保持一个 力不变,另一个力增大时,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A,F一定增大 B, 一定减小 C,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D,无法确定
X1
三角形定则在力的合成中的运用 把两个分力F1、F2始末连接求出合力的 方法。 方法:将分力F1、F2始末相接顺次相 连,则从F1的始端向F2的末端作出的 有向线段即为合力F。
F
F2
F1
典例分析
1、一个水平向右的80N的力分 解为两个分力,一个分力竖直 向下大小为60N,求另一个分力 F2 的大小和方向。
思考:已知合力F=10N,分力F1 与合力F的夹角是30度,F2=8N、 5N、4N、11N时,请用力的三角形 定则求出分力F1。
4、力分解的定解条件 (1).已知合力F及一个分力F1的大 小和另一个分力F2的方向 (F2与F 的夹角为θ)
①当F1<Fsinθ时,无解 ②当F1=Fsinθ时,一组解
A B C
4、如图所示,光滑球重G=200N, 细绳与墙的夹角为60度,求小球对 细绳的拉力和对墙面的压力大小分 别是多少?
作业:
自主作业本: 第29次作业:1-4
0 F
F1
3、矢量和标量 矢量:有大小,又有方向,遵循平行 四边形定则、三角形定则。 标量:有大小,没有方向,求和时 按算术法则相加。
思考:三角形ABC, AB=10cm,AB与BC的夹角是30度, AC=8cm,按要求作出三角形ABC。 如果AC=5cm, AC=4cm, AC=11cm呢?请作出相应的三角 形。
③当Fsinθ<F1<F时,两组解
④当F1>F时,一组解
(2)已知两分力的方向 F1 F
一 组 解
F2 (3)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F2 F 一 F1
组 解
巩固练习1、有一个力大小为100N,将
它分解为两个力,已知它的一个分 力方向与该力方向的夹角为30°。 那么,它的另一个分力的最小值是 50 N,与该夹角为钝角且保 持不变,其合力为F,当保持一个 力不变,另一个力增大时,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A,F一定增大 B, 一定减小 C,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D,无法确定
人教版高中物理《力的分解》PPT优秀课件

竖直方向的分力F2 ,力F1和力F2的大小为:
不加限制条件,一个力可分解为无数组不同的分力。
在很多问题中,常把一个力分解为互相垂直的两个分力,特别是物体受多个力作用时,把物体受到的各个力都分解到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上去,然后求两个方向上的力的合力,这样可把复杂问
题简化,尤其是在求多个力的合力时,用正交分解的方法,先将力分解再合成非常简单.
=0.8 sin 37° =0.6
第四十三页,共43页。
据平衡条件:竖直方向:FN+F2=G
(计算时取,cos 37° =0.
不加限制条件,一个力可分解为无数组不同的分力。
例1 、 木箱重600 N,放在水平地面上,一个人用大小为200 N与水平方向成30度向上的力拉木箱,木箱沿地平面匀速运动,求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和地面所受的压力。
如图所示,一个半径为r、重为G的圆球,被长为r的细绳挂在竖直的光滑的墙壁上,绳与墙所成的角度为30°,则绳子的拉力T和墙壁的弹力N大小分别是
水平方向:F1=f 重力有两个效果:平行二斜面的分力G1=Gsinθ:使物体沿斜面下滑 把力F分解为两个不为零的分力,下列分解哪些是可能的 ( ) 2)根据已知力和两个分力方向作平行四边形; 一个人推一个重物,有什么现象?
O
Mg-Fcosθ C.
如图所示,在轻质的三角架上的B点用细绳悬挂一个重为G的物体,则水平横梁受到的是
第三十九页,共43页。
T 3G,N 3G 2
3.如图所示,一个半径为r、重 为G的圆球,被长为r的细绳挂 在竖直的光滑的墙壁上,绳 与墙所成的角度为30°,则绳 子的拉力T和墙壁的弹力N大小
分别是
第四十页,共43页。
4.质量为M的木块在与水平方向斜向 上成θ角的拉力作用下,沿地面作匀速直
不加限制条件,一个力可分解为无数组不同的分力。
在很多问题中,常把一个力分解为互相垂直的两个分力,特别是物体受多个力作用时,把物体受到的各个力都分解到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上去,然后求两个方向上的力的合力,这样可把复杂问
题简化,尤其是在求多个力的合力时,用正交分解的方法,先将力分解再合成非常简单.
=0.8 sin 37° =0.6
第四十三页,共43页。
据平衡条件:竖直方向:FN+F2=G
(计算时取,cos 37° =0.
不加限制条件,一个力可分解为无数组不同的分力。
例1 、 木箱重600 N,放在水平地面上,一个人用大小为200 N与水平方向成30度向上的力拉木箱,木箱沿地平面匀速运动,求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和地面所受的压力。
如图所示,一个半径为r、重为G的圆球,被长为r的细绳挂在竖直的光滑的墙壁上,绳与墙所成的角度为30°,则绳子的拉力T和墙壁的弹力N大小分别是
水平方向:F1=f 重力有两个效果:平行二斜面的分力G1=Gsinθ:使物体沿斜面下滑 把力F分解为两个不为零的分力,下列分解哪些是可能的 ( ) 2)根据已知力和两个分力方向作平行四边形; 一个人推一个重物,有什么现象?
O
Mg-Fcosθ C.
如图所示,在轻质的三角架上的B点用细绳悬挂一个重为G的物体,则水平横梁受到的是
第三十九页,共43页。
T 3G,N 3G 2
3.如图所示,一个半径为r、重 为G的圆球,被长为r的细绳挂 在竖直的光滑的墙壁上,绳 与墙所成的角度为30°,则绳 子的拉力T和墙壁的弹力N大小
分别是
第四十页,共43页。
4.质量为M的木块在与水平方向斜向 上成θ角的拉力作用下,沿地面作匀速直
力学受力分析之力的分解分析课件

个分力。
力的分解可以通过力的平行四边 形法则或三角形法则来实现,这 些法则在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中具
有广泛的应用。
力的分解有助于深入理解力的作 用效果和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 是解决力学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力的正交分解
力的正交分解是将一个力按照正交坐 标系的方向进行分解,得到若干个分 力。
在正交分解时,应注意各个分力的正 负号,以便正确地表示力的方向和大 小。
感您的 看
THANKS
在建筑设计时,需要对建筑物的结构进行 受力分析,将外力分解为各个方向的力, 以确定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04
受力分析的方法
隔离法
总结词
将研究对象从其周围物体中隔离出来,分析它受到的力。
详细描述
隔离法是受力分析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将研究对象从 其周围物体中隔离出来,可以单独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 从而确定每个力的作用点和方向。这种方法有助于我们清晰 地理解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受力关系。
合力和分力是替代关系,即它们 在分析中可以互相替代。
合力和分力不一定是实际存在的 力,它们可以是虚拟的力。
06
及解析
基础习题
基础习题1
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F₁和F₂的 作用,这两个力的大小分别为 3N和5N,求它们的合力大小。
答案
合力大小为8N。
基础习题2
一个物体受到三个力F₁、F₂和 F₃的作用,这三个力的大小分 别为2N、3N和4N,求这三个 力的合力大小。
详细描述
假设法是一种基于逻辑推理的受力分析方法。根据已知的运动状态,我们可以假设某些 力存在或不存在,然后通过牛顿第二定律等力学原理进行逻辑推理,验证假设的正确性。
这种方法在解决一些复杂的动力学问题时非常有效,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找到解题思路。
力的分解可以通过力的平行四边 形法则或三角形法则来实现,这 些法则在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中具
有广泛的应用。
力的分解有助于深入理解力的作 用效果和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 是解决力学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力的正交分解
力的正交分解是将一个力按照正交坐 标系的方向进行分解,得到若干个分 力。
在正交分解时,应注意各个分力的正 负号,以便正确地表示力的方向和大 小。
感您的 看
THANKS
在建筑设计时,需要对建筑物的结构进行 受力分析,将外力分解为各个方向的力, 以确定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04
受力分析的方法
隔离法
总结词
将研究对象从其周围物体中隔离出来,分析它受到的力。
详细描述
隔离法是受力分析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将研究对象从 其周围物体中隔离出来,可以单独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 从而确定每个力的作用点和方向。这种方法有助于我们清晰 地理解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受力关系。
合力和分力是替代关系,即它们 在分析中可以互相替代。
合力和分力不一定是实际存在的 力,它们可以是虚拟的力。
06
及解析
基础习题
基础习题1
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F₁和F₂的 作用,这两个力的大小分别为 3N和5N,求它们的合力大小。
答案
合力大小为8N。
基础习题2
一个物体受到三个力F₁、F₂和 F₃的作用,这三个力的大小分 别为2N、3N和4N,求这三个 力的合力大小。
详细描述
假设法是一种基于逻辑推理的受力分析方法。根据已知的运动状态,我们可以假设某些 力存在或不存在,然后通过牛顿第二定律等力学原理进行逻辑推理,验证假设的正确性。
这种方法在解决一些复杂的动力学问题时非常有效,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找到解题思路。
力的分解方法PPT课件-2024鲜版

2024/3/27
原理
两个共点力可以合成一个合力,这 个合力与两个分力构成平行四边形 的对角线,且满足平行四边形性质。
性质
平行四边形对角线平方等于相邻两 边平方和的两倍与这两边夹角的余 弦值的积。
8
平行四边形法则在二力合成中应用
01
02
03
确定分力
根据已知的两个分力的大 小和方向,可以作出平行 四边形。
根据投影结果和平衡条件 或运动学公式,列出方程 求解未知量。
18
在使用正交分解法时,需 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坐标轴 方向和投影方式,以便简 化问题和提高计算效率。 同时,在列方程时需要注 意平衡条件或运动学公式 的应用。
05
CATALOGUE
矢量三角形法在力分解中应用
2024/3/27
19
矢量三角形法原理及步骤
14
04
CATALOGUE
正交分解法在力分解中应用
2024/3/27
15
正交分解法原理及步骤
原理
将力矢量投影到两个互 相垂直的坐标轴上,得
到两个分力。
2024/3/27
建立坐标系
选择合适的坐标轴方向, 一般选择与力的方向有
关的两个垂直方向。
投影
将力矢量分别投影到两 个坐标轴上,得到两个
分力的大小。
3
力的定义及作用效果
2024/3/27
力的定义
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改 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
力的作用效果
使物体产生加速度、发生形变或改 变物体的运动方向。
4
力的性质与分类
力的性质
物质性、相互性、矢量性、同时性。
力的分类
按性质可分为重力、弹力、摩擦力等;按作用方式可分为接触力和场力;按作 用效果可分为动力、阻力、向心力等。
原理
两个共点力可以合成一个合力,这 个合力与两个分力构成平行四边形 的对角线,且满足平行四边形性质。
性质
平行四边形对角线平方等于相邻两 边平方和的两倍与这两边夹角的余 弦值的积。
8
平行四边形法则在二力合成中应用
01
02
03
确定分力
根据已知的两个分力的大 小和方向,可以作出平行 四边形。
根据投影结果和平衡条件 或运动学公式,列出方程 求解未知量。
18
在使用正交分解法时,需 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坐标轴 方向和投影方式,以便简 化问题和提高计算效率。 同时,在列方程时需要注 意平衡条件或运动学公式 的应用。
05
CATALOGUE
矢量三角形法在力分解中应用
2024/3/27
19
矢量三角形法原理及步骤
14
04
CATALOGUE
正交分解法在力分解中应用
2024/3/27
15
正交分解法原理及步骤
原理
将力矢量投影到两个互 相垂直的坐标轴上,得
到两个分力。
2024/3/27
建立坐标系
选择合适的坐标轴方向, 一般选择与力的方向有
关的两个垂直方向。
投影
将力矢量分别投影到两 个坐标轴上,得到两个
分力的大小。
3
力的定义及作用效果
2024/3/27
力的定义
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改 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
力的作用效果
使物体产生加速度、发生形变或改 变物体的运动方向。
4
力的性质与分类
力的性质
物质性、相互性、矢量性、同时性。
力的分类
按性质可分为重力、弹力、摩擦力等;按作用方式可分为接触力和场力;按作 用效果可分为动力、阻力、向心力等。
力的分解课件(57张PPT)

A. 3-1
B.2- 3
C. 23-12
D.1-
3 2
B [将两种情况下的力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正交分解,因为 两种情况下物块均做匀速直线运动,故有 F1cos 60°=μ(mg-F1sin 60°),F2cos 30°=μ(mg+F2sin 30°),再由 F1=F2,解得 μ=2- 3, 故 B 正确.]
因 F> 33F>F2,由图可知,F1 的大小有两个可能值.在 Rt△OAF 中, OA =Fcos 30°= 23F.
在 Rt△F1AF 中, F1A =
F22-F2 2= 63F.
由对称性可知, AF′1 = F1A = 63F.则 F1= OA - F1A = 33F;
F′1= OA + AF′1 =233F.故本题正确选项为 A、D.]
AC [研究 C 点,C 点受重物的拉力,其大小等于 重物的重力,即 T=G.将重物对 C 点的拉力分解为对 AC 和 BC 两段绳的拉力,其力的平行四边形如图所示. 因为 AC>CB,得 FBC>FAC.当增加重物的重力 G 时, 按比例 FBC 增大得较多,所以 BC 段绳先断,因此 A 项 正确,而 B 项错误.将 A 端往左移时,FBC 与 FAC 两力夹角变大,合力 T 一定,则两分力 FBC 与 FAC 都增大.将 A 端向右移时两分力夹角变小, 两分力也变小,由此可知 C 项正确,D 项错误.故选 A、C.]
1.思考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一个力只能分解为一组分力.
(× )
(2)力的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 )
(3)某个分力的大小不可能大于合力.
(× )
(4)力的正交分解是指把一个力分解为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互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力随夹角增大而增大
120F1来自F2F小结知识技能
1、什么叫力的分解? 2、力的分解遵守什么定则?
3、通常如何进行力的分解?
4、力的分解的一般步骤:
确定力的作用效果
确定两分力的方向
作平行四边形
确定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小结
思维方法
1、等效替代法 2、实验探究法
学以致用
汽车陷入野外树林里的泥坑中,司机手头 只有一根长绳.请想办法帮司机把车拉出来.
例1 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所受重力产生怎样 的作用效果?如何分解?
G1 = G sin q
G1
G2 G
G2 = G cos q
如何确定一个力产生的实际效果?
例2 作用在三角支架上的力 F 产生怎样的作用
效果?如何分解?
⊙ F2
q F
动手感受一下
q
F1
如何确定一个力产生的实际效果?
例2 作用在三角支架上的力 F 产生怎样的作用
课前活动
(分力) F1
E
O
F2 (分力)
F (合力)
分力 力的合成 合力 力的分解
如果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与一个力单独作用
产生的效果相同,那么这几个力就叫那一个力的分力, 这一个力就叫那几个力的合力.
力的分解是否遵守平行四边行定则?
F1 4G
E
O
F2 3G
G
F1 4G
F2 = 3G
效果?如何分解?
⊙ F2
30
F1 = F sin 30o = 10N
F2 = F cot 30o = 5 3N = 8.66N
30
F1
F 5N
如何确定一个力产生的实际效果?
例3 女生的拉力产生怎样的作用效果,如何分解?
男
女
F1
男
F2
F
合力一定,两等大分力随它们之间 的夹角变化而如何变化?
F 5G
F = 5G
力的分解与力的合成互为逆运算
不加限制条件,一个力可分解为无数组不同的分力.
F
在实际问题中,一个已知力究竟要 怎样分解?
F2
F2 = F sin q
q
F
F1 = F cos q
F1
水平向前拉物体
F 产生的两个作用效果
竖直向上提物体
如何确定一个力产生的作用效果?
120F1来自F2F小结知识技能
1、什么叫力的分解? 2、力的分解遵守什么定则?
3、通常如何进行力的分解?
4、力的分解的一般步骤:
确定力的作用效果
确定两分力的方向
作平行四边形
确定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小结
思维方法
1、等效替代法 2、实验探究法
学以致用
汽车陷入野外树林里的泥坑中,司机手头 只有一根长绳.请想办法帮司机把车拉出来.
例1 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所受重力产生怎样 的作用效果?如何分解?
G1 = G sin q
G1
G2 G
G2 = G cos q
如何确定一个力产生的实际效果?
例2 作用在三角支架上的力 F 产生怎样的作用
效果?如何分解?
⊙ F2
q F
动手感受一下
q
F1
如何确定一个力产生的实际效果?
例2 作用在三角支架上的力 F 产生怎样的作用
课前活动
(分力) F1
E
O
F2 (分力)
F (合力)
分力 力的合成 合力 力的分解
如果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与一个力单独作用
产生的效果相同,那么这几个力就叫那一个力的分力, 这一个力就叫那几个力的合力.
力的分解是否遵守平行四边行定则?
F1 4G
E
O
F2 3G
G
F1 4G
F2 = 3G
效果?如何分解?
⊙ F2
30
F1 = F sin 30o = 10N
F2 = F cot 30o = 5 3N = 8.66N
30
F1
F 5N
如何确定一个力产生的实际效果?
例3 女生的拉力产生怎样的作用效果,如何分解?
男
女
F1
男
F2
F
合力一定,两等大分力随它们之间 的夹角变化而如何变化?
F 5G
F = 5G
力的分解与力的合成互为逆运算
不加限制条件,一个力可分解为无数组不同的分力.
F
在实际问题中,一个已知力究竟要 怎样分解?
F2
F2 = F sin q
q
F
F1 = F cos q
F1
水平向前拉物体
F 产生的两个作用效果
竖直向上提物体
如何确定一个力产生的作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