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发展的战略与路径分析
青岛市城镇化发展现状及路径分析

马红 霞 王志完 ( 青岛 科技大 学 经 济 与管 理学 院 )
摘要 : 近 年来 青 岛市 小 城 镇 建 设取 得 了较 大 的发 展 , 但 仍 然 存在
1 . 3 城镇 化对第 三 产业 的影响。青 岛市城 镇化 水平 与
缺 乏特 色 与优 势 支 柱 产 业 支撑 : 小 城镇 间 的 分工 不 明 显 ; 小 城 镇 产 业 第三 产 业 的发 展水 平 呈 现 正相 关 , 2 0 0 0年至 2 0 1 1年 , 城 规 模较 小 等 问题 。 因此, 推 进 城 镇 化应 从 坚 持 工 业布 局 与城 镇 布 局 相 协调 i 优 化 产 业 的空 间布 局 : 完 善 教育 、 文化 、 卫 生 等基 本 公 共 服 务 等
第三, 小 城镇 产业规 模较 小。与南 方发达地 区相 比, 青 市大 量农 村劳 动力 就地 就 近转移 , 带动 了人 口和生 产 要素 项 目较 少、 经济 薄 弱。2 0 1 0年 , 向城 镇集 聚 ,社会 从 业人 员 的三 次产业 结 构 比例 从 2 0 0 5 岛市小 城镇 产业规模 较小 、 0 0 0万 元左 右 ,而苏 州 年的 2 2 . 2 : 4 1 . 8 : 3 6 . 0调 整 为 2 0 1 1年 的 1 9 . 2 : 4 1 . 2 : 3 9 . 6 。 青 岛市 建制镇 平均 地 方财 政 收入 4 O % 的镇地 方财政 收入超 亿 元 , 青 岛市超 亿 元镇 只有 5 城 乡产业 结构 的优 化调 整 , 带 动 了居 民收入 的提 高和 城市 市 8 苏 州 地 区财 政 收入超 亿 元镇 达 3 O个 , 突破 2 O亿 元 的 综 合竞 争力 的提 升 ,城市 居 民年人 均 可支 配 收入 由 2 0 0 5 个, 年的 1 2 9 2 0元提 高到 2 0 1 2年 的 3 2 1 4 5元 , 农村 年人 均纯 有 3个。 3 青 岛市推 进城镇 化 的路径 收入 由 2 0 0 5年 的 5 8 0 6元 增 长 到 2 0 1 2年 的 1 3 9 9 0元 , 3 . 1坚 持工 业布局 与 城镇 布 局相 协调 , 有效 推进 产 城 分 别增 长 了 1 4 9 %和 1 4 1 %。
浅议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发展路径选择与战略重点——以青海省为例

黄 河沿 岸和 湟水 河沿岸 农业 区呈 带状分 布 ,受 自然 地 科技 通讯 系统 、供 排水 系统以 及污 水处 理系统 、环 境保 护 理 、气候 、人 口、经济和社会 等条件 差异的影响 , 小城镇 的 等。 发展也同经济的发展一样 呈现 出梯次差异 。因而 , 在其发展
2 、提升格尔木市和德令哈市经济竞争力。格尔木市和 和建设过程中既要 以市场推 动为主 ,更需要政府的 引导和 支 德令哈市作为青海大城市的接力棒和资源开发的重心,一方 持 ,同时要以现有城镇 为依托 ,进一步集聚人 口 , 极发展 积 面成为柴达木盆 地资源开发中的发展极 , 动其本区域经济 二 、三产业 ,有选择有 重点地梯次推进 ,逐步培育和 建立起 带
2.万 人 ,城镇 人 口增加 了 3 万 人… 管如此 ,人 口相对 引力的发展模式 。同时,利 用青 藏铁路发展轴线 ,增强与 西 2 9 S 。尽 稠密 区仍然缺乏 中型城市 ,小城镇规模也偏小 ,产业结构层 宁市的联 动发展 ,构建青藏铁路 沿线 城镇 和工矿节点 ,形成 次较低 ,城市体 系出现断层 ,结构优化程度 低 ,导致 城市经 以重点城镇 为节 点的带状布局 。
区域性的外源型大城市 ;另一 方面把格尔木市建成联结藏甘 新川的交通枢纽和青藏高原 资源加 工转换中心 ,把德令哈市
( 一)发展路径——城市群的辐射 带动模式
目前 ,西宁 、海东等东部地 区人 口集聚较高 ,人口城镇 建成高 原绿洲 城 市和 资源加 工基 地 ,形成 以工业 支撑 为优 化 进程 明 显加 快 ,2 一00年 ,东 部 地 区总 人 口增 加 了 势 ,以循 环经济为特点 、以市场推 动为主导 、以优惠政策为 ∞O 2 1
导 为辅 ,有选择 地以特色小城镇 为重点的 中小 城镇 协调和梯 多 ,纯净 原始的生态环境 ,雄 奇独特的 自然景观 ,风格迥 异 (- -)重点任 务
甘肃城镇化存在问题及解决路径

部 的经济欠发达地区 , 依靠本省独特的 河西地区城镇 化高 于全省平均水平 , 并 培育城市经济新的增长点 ; 如何处理好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 自然地理 、 经济地理和快速发展的社会 集中了全省一半 的城市数量。 、 、 资源开发 、 陇南 定西 平 人 如何使当地经 济发展转移到依靠人 经济 、 政治 、 文化 , 促使 了甘肃城镇化进 庆 阳 、 凉等市人 口基数 大 , 口城镇 系 ;
持 了健 康 、 定的 良好 发展势头 , 稳 并进 慢西快 ” 十分不平衡 的格局。
入 城 化快 速 发 展时 期 。
一
突出, 当前尤其要解决城镇 化过程 中事
( ) 三 城镇体系不健 全。 城镇体 系存 关 全 局 的 战 略性 问题 。 在 的问题 集 中体现在 城市发育 尤其是 ( ) 一 选择适合甘肃省情 的城镇 化
略是城镇化过程中的关键性 问题 。 正确 素 的制约 , 城镇化过程 中也存在着一些 有特 大城市兰州市 的综合职 能较为 突
突 出 的 问题 。
能够保持城市化 出, 它中小城市主要为地方行政 中心 的城镇化道路或战略 , 其
并促 ( 城镇化水平偏低 , 一) 发展速度慢 , 或 资源型城市 , 职能较 单一 , 区域 的 进程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一致 , 对
程 的快速发展 。 2 0 到 09年底 , 甘肃共有 化水 平较低 ; 临夏 、 甘南 因其特殊 的 自 力资源 、 知识 、 技术 与信息等高级 生产
民族条件, 城镇化水平也很低 ; 河东 要素方 面都 是甘肃城镇进 一步发 展面 地级及其 以上城市 1 , 2个 县级 市 4个 , 然 、
中国新型城镇化之路

中国新型城镇化之路一、引言中国新型城镇化是指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下,以人为核心,注重质量和效益提升的城市化进程。
本文档旨在详细介绍中国新型城镇化之路,并对其相关政策措施进行分析。
二、现状与问题1. 城乡差距:目前我国仍存在着明显的城乡差距,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方面存在不平衡。
2. 产业结构转变:随着工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劳动力外流,传统农村经济模式已无法满足需求。
3. 地域发展不均衡:东部地区相对较好地实现了快速发展,而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则面临落后局面。
三、战略目标与路径选择1. 战略目标:a) 实现全民可持续居住条件;b) 探索适应当代生活方式和环境要求的宜居空间形态;c) 构建具有创造性特征并能够推动高质量增长的多元供给体系。
2. 路径选择:a)优先支持小规模县级中心或者乡镇发展,提升其功能和服务能力;b)推动城市群建设,形成以大中小城市为主体的多层次、分工合作的区域经济格局;c)加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促进集约用地。
四、政策措施1. 建立健全新型城镇化规划管理体系:a) 制定并完善国家级与省级新型城镇化总体规划,并落实到各个具体项目上。
b) 加强对县域内重点产业园区及特色小镇等开辟建设的指导和支持。
2. 优化基础设施布局:a) 提高交通运输网络覆盖率,在不同尺度上构建快速便捷的交通系统。
b) 完善水电气供应保障机制,确保资源充足且可持续利用。
3. 改革户籍制度与社会保障政策:a) 推行“一证多址”登记方式,简化人口迁移手续。
b) 打破户籍限制,在公共教育、医疗等方面赋予平等待遇。
4. 发挥金融支撑作用:a)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新型城镇化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
b)创新金融产品,满足不同层次、规模和类型的投资需求。
五、法律名词及注释1. 城市群:指由若干个相互联系密切且在经济上高度依赖于彼此的城市组成,并形成一定区域范围内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综合性地理空间集聚体系。
2. 特色小镇:以特殊产业或者文化为核心,通过整村推进发展,在功能布局、建造风格等方面突出独特魅力并提供优质公共服务设施。
探析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还有很长 的路 要走 。
2 . 有利于农民就近非农化 ,提升进城农民的生活幸福
感 据 分 析 ,2 O 1 2 年 末我 国农 民工总量 为2 . 6 , f Z , 人 ,其
城镇化一定能带来 “ 红利” 吗
国际经验 告诉我们 ,城市化 、工业化 的 目标 和路径
不一样 ,最 后的结果 也必然相去甚远。从 前面的分析可
亩地 ,一个农村 家庭 ( 3 — 4 个人 ) 不 得少于3 0 亩地。 这
1 ,差距悬殊。在这样 的情 况下 ,城镇化率每提 高1 个百
分点 ,意味着 将直 接带 来新增 消 费1 7 4 0 ' 1 7 _ _ , 元 ( 人均 约 1 . 3 4 万元 )。按 国际标 准城市化率到7 0 %才算基本完成
化 ”。 但我们也注 意到 ,在推进 新型城镇化 中 ,还有很 多观念 的禁区和利益 的雷 区亟待破 除。
城 镇化能带来哪些 “ 红利” 目前政界 和学界都 普遍认 为 ,城镇 化是下 一轮我 国 经济发展 的源动力 ,其积极意 义在于 :
国城镇化 率每提高 1 个百分点将至 少会有 1 3 0 0 万 农 民转
探析城镇化 的路径选择
◎ 文/ 唐 晓 腾
2 0 1 3 年 全 国两 会后 ,城 镇 化 引起 了社 会 的广 泛热 议。人们 虽 已达成基 本共识 :城镇 化关键在 “ 人的城镇
少 因文化冲 突带来 的社会 问题 ,提升进城 农民的生活幸 福度。 3 . 有利于形成新的发展极 ,实现城乡一体发展 ( 1) 城镇 化将带来 巨大的投资空 间。按 人均增加4 万元城市基础 设施和住房投 资的国际最低标准计 算 ,我
焦
年消 费支 出达到 1 . 3 万元 以上 的没 有 ,最 高的上海¥ n : I L 京分别 为1 . 2 0 万元和1 . 1 9 万元 ,最低 的西藏 只有0 . 3 0 万 元 ;人均 年消费 支 出接 近1 . 3 万元 的还有 浙江 、江 苏两 省 ,有2 3 个省市 区还不到 1 . 3 万元/ 年 的一半 。基于这一 现状 ,要想通 过城镇化来拉动 内需 ,从 农民现有的收入 水平和 消费水平来看有较 大难度 ,加之城镇 化后农 民的 基 本生活负担还将升高 ,其生 活预 期更不乐观。这就要 求必须着 力促进农 民就近 非农就业 ,改善农 民的收入结 构 ,提 高农 民的收入水平 。在 其基础 上构建合理的城镇 产业体 系,推进城镇产城 融合。
县域城镇化发展的战略优势与路径探析

摘
要: 走新型城镇化 的道路是 十八 大提 出的一项重要发展战略 , 目前我 国城镇化发展 过程 中 出现 的人 口膨胀 、 环
境 恶劣、 交通拥挤 、 就业 岗位稀缺 、 社会秩 序混乱等一 系列的 问题 , 而县域城 镇化发 展在 空 间、 成本 、 资 源及 潜 力等 方面均具有其独特优势 , 应 成为我 国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
关键词 : 县域 ; 城镇化 ; 优 势; 路 径 中 图分 类 号 : F 2 9 9 .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4—1 4 7 1 ( 2 0 1 3 ) 0 4— 0 0 4 9— 4 0
An a l y s i s o f t h e S t r a t e g i c Ad v a nt a g e s a n d Pa t hs o f Co u nt r y Ur ba ni z a t i o n
2 0 1 3 年1 1 月
青 岛农业大学学 报( 社会科学版 )
J o u r n a l o f Q i n g d a o A g i r c u l t u r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
业 生产 部 门对发 展 经 济 有着 积极 作 用 , 另 一 方 面 若
( 一) 县域 城镇 化概 念界 定
2 0 1 0年全 世界 城镇 化水 平 已经达 到 5 0 . 9 %, 发
一
、
县域城镇化发展 的优势分析
达 国家 的城镇化率则达到 7 0 %一 8 0 %, 其 中美国的
城镇 化率 则 高达 8 5 %, 基 本 实 现 了城 乡 一 体 化 。 2 0 1 1年我 国城 镇 化 率 首 次 突 破 5 0 %, 2 0 1 2年 我 国 城 镇化 率 为 5 2 . 5 7 %, 虽 然 我 国城 镇 化 有 所 提 高 并 处 在高 速发 展 当 中 , 但 是仍 然 面 临很 多 问题 。据 国 家 统计 局 统 计 , 在最近 l 0年 , 中 国约 有 2亿农 民转 移 到非 农业 生产 部 门 , 一 方 面 农 业 人 口转 移 到非 农
太原市城镇化的发展思路与路径选择

表 l 21 0 0年 度 中 部 省 会 城 市 宏 观 经 济 指 标 对 比
指标 太原 武汉 郑州 长沙 南 昌 合肥 太原 位 次
水 平 。 ( 表 4) 见
表 4 20 0 9年 我 市 7个 重 点 镇 与 外 地 重 点 镇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情 况 对 比
关 于 加 快 全 省 小 城 镇 建 设 的 意 见 》,着 力 推 进 小 城 镇 建 设 , 县均 出台 了加 快发 展 小城 镇 建设 的实施 意 见 市 和配 套 政 策 , 立 了相 应 的组 织 领 导机 构 , 定 了规 成 制
镇 为代 表 的旅 游开 发 型 , 以孟 封 镇 为 代 表 的 农 业 产 业
太 市 化的 展 路与 径 择 原 城镇 发 思 路 选
刘锦春 武颜文
( 太原 市社会 科 学研 究 院 , 山西 太原 0 0 2 ) 304
摘
要:市域城镇化是省委提 出的“ 四化 山西” 战略中最具全局性 、 综合性的一项工作 , 涉及到经
济建设 、 会 管理 、 态建设等 多个 方面 。就 太原 市而 言 , 社 生 城镇 化是 太原 市建设 一 流省 会城 市的 重要
划 和 发 展 目标 。 在 探 索 经 营 城 镇 的 工 作 上 , 得 了 一 取
定 成 效 。 是 城 镇 化 水 平 不 断 提 高 。 0 9年 , 市 城 镇 一 20 我
化 率 为 8 .2 , 远 高 于 全 国 ( 66 ) 省 ( 59 % ) 22 % 远 4 .% 和 4 .9 的 水 平 。二 是 小 城 镇 建 设 初 具 规 模 。目前 , 市 已有 7 我
个 小 城 镇 被 列 为 省 重 点 小 城 镇 , 其 中 清 源 、徐 沟 、 东
战略视角下的城镇化发展路径研究

21 0 0年 中央 一 号 文 件 《 于 加 大 统 筹 城 乡 发 展 力 度 进 一 步 较 注 重 城 市 规模 的 扩大 和建 设 的美 化 。 是 没 有 为农 民 真正 转 为 关 但
夯 实农 业 农 村 发 展 基 础 的若 干 意 见 》 中 明 确 提 出大 力 加 强农 村 市 民提 供 更 多 的机 会 。 随着 “ 央一 号 ” 件 对 “ 中 文 三农 ” 的持 续 关
体 化 新 格 局 。 中央 农 村 工 作 领 导 小 组 办公 室 主 任 陈锡 文 曾 表 转 换 并 举 , 新农 村 建 设 的组 织 中 心 , 是 而且 要 从 城 乡 关 系 的框 架
示 , 革 开放 以 来 , 国 的城 镇 化 存 在 两 个 突 出 问 题 : 是 城 镇 改 中 一
究 方向 : 业管理 , 略管理 。 企 战
和 信 息 化 的快 速 发展 而 进 行 的 , 要 完 成 工 业 化 , 要 适 应 快速 既 又
权 威 性 和震 慑力 。
约 、 负 其 责 的 全 过程 监 督 制 约 机 制 。 各
4加 强 财 政 监 督 机 构 队伍 建 设 。 着 国民 经 济发 展 对 财 政 管 . 随 将 我 国 财政 监 督 体 系 分 为 3个 层 次 : 一 个 层 次 为 全 国人 民代 表 理 工作 要 求 的提 高 .财 政 部 门 必须 面对 大 量 的 检 查 核证 任 务 . 第 因 大 会 , 据 《 法 》 使 预算 监 督 权 , 依 宪 行 审查 预 算 安 排 的 合 法 性 , 施 此 财 政 部 门必 须 建 设 完 善 的财 政 监 督 机 构 和 一 支业 务 素 质 高 、 实 政 宏 观上 的财 政 监 督 ;第 二个 层次 为审 计 部 门及 其 驻 各 地 特 派 办 , 主 要 以事 后 监 督 的 形 式 对 财 政 资金 管 理 、 用 的效 果 及 法 律 规 定 使 治 素 质 强 的 专 门 从 事 监督 检 查 的 队伍 。 是 要加 强 财 政 监 督 机 构 一 的组 织 建 设 , 实 把 政 策 通 、 务 精 、 风硬 的高 素 质 人 才 充 实 到 切 业 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镇化发展的战略与路径分析
一、引言
城镇化是指人们从农村向城市聚集的过程,是现代市场经济体
系发展的必然结果。
城镇化可以促进城乡一体化、推动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我国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快速的城镇化进程,然而在加速推进城镇化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如乡村
人口空心化、城市化扩张成本高等问题。
针对当前形势,本文将
就城镇化战略与路径进行分析。
二、战略分析
1.提倡绿色城镇化
城镇化过程中,环境问题是需要引起重视的,城镇化过程中的
生态破坏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出现严重的环境问题的
城市多数具有快速扩张、工业化和高密度住宅建设等特征。
因此,提倡绿色城镇化对于改善城市环境,减少污染,增强城市竞争力
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落实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是城市化进程中非常核心的一个环节。
只有落实合理
的城市规划,才能在如今城市化进程中避免土地资源浪费、城市
建设不协调等问题。
要想做好城市规划,必须具备强烈的社会责
任感,实现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的平衡。
3.构建人性化城市
构建人性化城市是城镇化的重要内容,这样的城市不仅促进了
人们就业、生活和教育等方面的发展,同时也提高了人们的幸福感。
而人性化城市可以从公共设施、社会保障和文化等方面进行
构建。
三、路径分析
1.城市化与现代农业产业融合
城镇化与农业产业融合可以促进农村现代化建设、扩大农村经
济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同时,支持农民转变为城市居民,
使农村成为人才培养的基地,推动中国农业现代化。
2.城镇化与公共服务深度融合
城镇化进程中,城市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和优化是非常关键的。
这不仅可以提高市民的生活便利性,而且也可以对公共服务人员
的整体素质进行提升。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需要加大对基层公共
服务设施建设的投入,甚至打造智能城市等,全方位为居民营造
良好的生活与工作环境。
3.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合作
城镇化的进程中,各个利益方是紧密联系的。
政府需要制定有
力政策以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企业则需要为城镇化做出贡献,向
各类城市建设和公共服务提供支持,社会组织需要激发市民的草根力量,创造一个数字化的城市生态系统,最终达到城镇化发展的目标。
四、总结
总之,城镇化是一个历史延续和地理空间扩张的进程,对于我国经济和社会的现代化进程至关重要。
大力推进城镇化的同时,我们也应该重视环境保护问题,通过落实城市规划和提倡绿色城镇化等措施,打造人性化城市,领导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合作来推进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