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脂的分子量
甘油三酯和磷脂结构

甘油三酯和磷脂结构甘油三酯和磷脂是生物体内常见的两种脂质分子,它们在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们将分别从甘油三酯和磷脂的结构、功能和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
甘油三酯的结构甘油三酯是由甘油和三个脂肪酸分子通过酯键结合而成的三酯分子。
甘油是一种三价醇,它的三个羟基与三个脂肪酸分子中的羧基反应形成酯键,从而形成甘油三酯。
脂肪酸是一种长链羧酸,通常由12-24个碳原子组成,其中大部分是偶数碳原子。
甘油三酯的结构中,脂肪酸的种类和数量会影响其性质和功能。
甘油三酯的功能甘油三酯是生物体内的主要能量储存分子,它们在脂肪细胞中以脂滴的形式存在。
当身体需要能量时,脂肪酸从脂滴中释放出来,进入线粒体进行β-氧化代谢,产生ATP分子供给身体能量需求。
此外,甘油三酯还可以在动物体内形成脂蛋白,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需要能量的组织中。
甘油三酯的应用甘油三酯在食品工业中被广泛应用,它们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增加食品的口感和香味。
此外,甘油三酯还可以用于制造肥皂、润滑油和化妆品等。
磷脂的结构磷脂是一种复杂的脂质分子,它们由甘油、两个脂肪酸和一个磷酸基组成。
磷酸基可以与其他分子结合,形成不同种类的磷脂分子。
磷脂分子中的脂肪酸可以是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或多不饱和脂肪酸,它们的种类和数量也会影响磷脂的性质和功能。
磷脂的功能磷脂是细胞膜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们可以形成双层膜结构,保护细胞内部的物质不被外界干扰。
此外,磷脂还可以作为信号分子,参与细胞信号传导和调节细胞功能。
磷脂的应用磷脂在医药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它们可以作为药物载体,将药物包裹在磷脂分子中,增加药物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
此外,磷脂还可以用于制造基因转染试剂、细胞培养基和化妆品等。
总结甘油三酯和磷脂是生物体内常见的两种脂质分子,它们在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甘油三酯是主要的能量储存分子,而磷脂则是细胞膜的主要组成部分。
它们的结构、功能和应用都有所不同,但都对生命活动有着重要的贡献。
磷脂概述--Lucas meyer

磷脂概述
GENERALITIES ON PHOSPHOLIPIDS 磷脂概述
SKIN CONSTITUENTS 皮肤的组成成分
● Phospholipids are essential constituents of cellular membrane. Organized in bi-layers, they form a selective and protective barrier which regulates cell life. 磷脂是细胞膜中的核心组成成分。磷脂分子排列成双层,形成 一个选择性、保护性屏障,调控细胞生命。
磷脂的层状结构
液滴 油相 水相
BIOPHILIC™
Rich textures 丰富的质感
NATURAL LAMELLAR EMULSIFIER 具有层状结构的天然乳化剂 ● Phospholipids organize in bi-layer to form lamellar emulsion 磷脂分子双层排列,形成层状乳化体
CARBOHYDRATE 碳水化合物
GLYCOLIPID 糖脂
Membrane 细胞膜
PROTEIN 蛋白质
CHOLESTEROL 胆固醇
PHOSPHOLIPID 磷脂
Cell 细胞
GENERALITIES ON PHOSPHOLIPIDS 磷脂概述
SOURCES 磷脂来源 ● Soybean is the one of the best sources of high quality phospholipids 高品质磷脂的一个最重要来源就是大豆 ● But also sunflower, egg, milk,… 另外来源还有太阳花、鸡蛋、牛奶等
磷脂

②脂酰基磷酸二羟丙酮途径
③甘油二酯激酶途径
另一途径是磷脂酸与胞苷三磷酸反应生成“活化的磷脂酸”即胞苷二磷酸二酰甘油,后者能与丝氨酸或肌醇作用分别合成磷脂酰丝氨酸(细菌合成途径)或磷脂酰肌醇。磷脂酰肌醇经磷酸化反应能产生二磷酸肌醇磷脂和三磷酸肌醇磷脂(动物脑)。胞苷二磷酸二酰甘油还能与sn-甘油-3-磷酸反应产生3-sn-磷脂酰-1'-sn-甘油-3'-磷酸,再经水解切除磷酸基团从而合成磷脂酰甘油。后者再与CDP-二酰甘油作用就合成了心磷脂(动物体)。细菌利用2分子磷脂酰甘油缩合合成心磷脂。
鞘磷脂 鞘磷脂与磷酸甘油酯的差别在于脂肪酸残基是连接在鞘氨醇的氨基上,“X”基团是通过磷酸连接到鞘氨醇的C-1羟基。“X”通常为胆碱或乙醇胺。鞘磷脂分子内的鞘氨醇碳链和脂肪酸碳链形成非极性尾,含“X”的磷酸端为极性头,也是亲水脂两性分子。神经组织鞘磷脂内的脂肪酸限于硬脂酸、廿四烷酸和神经酸。脾脏和肺脏鞘磷脂内的脂肪酸主要是棕榈酸和廿四烷酸。长链鞘氨醇有两类:鞘氨醇型和4-羟基双氢鞘氨醇型(亦称植物鞘氨醇型)。各种不同的鞘氨醇的差别在于碳链长短(C14~C24);双键数目与构型;碳链分支(异-和反异-)生物体含有各种不同的长链鞘氨醇,在高等动物中,依进化趋势其碳链加长,不饱和度增加;植物和真菌的长链鞘氨醇含有三个羟基;海洋无脊椎动物以双不饱和化合物为主。
结构及命名 磷酸甘油酯 甘油分子的中央碳原子是不对称的。天然的磷酸甘油酯都具有相同的立体化学构型,属于L系。根据IUPAC-IUB国际委员会制定的脂质命名原则,磷酸甘油酯中:如X为胆碱,则应命名为:1,2-二酰基-sn-甘油-3-磷酰胆碱,亦称L-3-磷脂胆碱,俗名卵磷脂。图上构型中R1,R2代表脂肪酸链,X为连接在磷酸上的小分子化合物;名称中sn为立体化学专一编号。
磷脂的提取与分析检测技术_王道营

磷脂的提取与分析检测技术王道营 徐幸莲 徐为民(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摘 要】磷脂的提取方法主要是萃取法;总含量的测定方法有称重法、比色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等;磷脂不同组分的分离和测定方法有T LC、HPLC和31P-NM R等;利用RP-HPLC和GC可以对磷脂的脂肪酸的组成分析测定;使用HPLC、GC等和M S的联合使用可以对磷脂分子量及分子结构进行分析。
本文分别对上述5个方面进行综述,并对不同方法的特点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磷脂;组分;脂肪酸组成;分子结构;分析检测中图分类号:TS2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807(2005)07-0051-04 磷脂是一类存在于生物界的含磷脂肪物质。
在植物的种子、动物血液和脏器、蛋黄及细菌中与油脂并存,是构成细胞基本结构的必需物质,对维持细胞的通透性和细胞内氧的传递起重要作用。
磷脂可分为3大类:糖基甘油二酯、神经鞘磷脂(SM)和磷酸甘油酯(PL)。
磷酸甘油酯又可分为酯磷脂和醚磷脂,醚磷脂包括胆碱缩醛磷脂和乙醇胺缩醛磷脂,通常所说的磷脂就是指酯磷脂。
酯磷脂主要包括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乙醇胺(PE)、磷脂酰肌醇(PI)、磷脂酰丝氨酸(PS)、磷脂酰甘油(PG)、磷脂酸(PA)、二磷脂酰甘油(DPG)以及N-乙酰基-磷脂酰乙醇胺(NAPE)等。
一种磷脂就是多种磷脂分子组成的混合物,这造成了磷脂分离和定量上的困难。
本文就磷脂的提取和分析检测技术作一综述。
1 磷脂提取常用的提取方法可归纳为两大类:一是物理萃取法,即用超临界流体技术(SFE-CO2),这是一种新型的分离技术,其操作简单,萃取纯度较高;二是化学萃取法,即用氯仿、甲醇、丙酮、乙醚、乙醇等有机溶剂反复萃取,其操作步骤较复杂。
原料不同,所采用的提取方法也不同。
对于一些粗磷脂产品可以直接取样进行分析;对于大豆油、菜籽油等植物油类样品可采用丙酮沉淀法获取磷脂;对于大豆、动物组织等固体类样品,要先提取样品中的粗脂肪,然后对其进行分离获取磷脂。
大豆磷脂

哪些食物中富含卵磷脂呢?卵磷脂在蛋黄、大豆、鱼头、芝麻、蘑菇、山药和黑木耳、谷类、小鱼、动物肝脏、鳗鱼、赤腹蛇、眼镜蛇、红花籽油、玉米油、向日葵等食物中都有一定的含量,但营养及含量较完整的还是大豆、蛋黄和动物肝脏。
卵磷脂的神奇食效卵磷脂被誉为与蛋白质、维生素并列的“第三营养素”,然而,真正了解卵磷脂的人却很少。
1844年法国人Gohley从蛋黄中发现卵磷脂(蛋黄素),并以希腊文命名为Lecithos(卵磷脂),英文名为Lecithin,也自此揭开了其神秘的面纱。
卵磷脂是生命的基础物质,人类生命自始至终都离不开它的滋养和保护。
卵磷脂存在于每个细胞之中,更多的是集中在脑及神经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免疫系统以及肝、心、肾等重要器官。
目前我们食用磷脂的主要来源是大豆磷脂和蛋黄磷脂,而这两种磷脂在本质上有什么区别呢。
通常所说的磷脂泛指大豆磷脂,以大豆磷脂物为主体,并含有中性油和其他非磷脂成分,如色素、糖分、半乳糖苷、脑苷脂类。
磷脂是一类脂的统称,含有多种含磷成分,大豆磷脂或称大豆卵磷脂含有卵磷脂、脑磷脂、心磷脂、磷脂酸(PA)、磷脂酰甘油(PG)、缩醛磷脂、溶血磷脂等。
其多种营养成分对人体均有很大的裨益,加上其成本价格的低廉。
所以市场上销售的多为大豆卵磷脂。
说起蛋黄磷脂还有一段渊源。
磷脂“Lecithin”一词源于希腊语的蛋黄“Lekithos”,1846年Go bley从蛋黄中分离出含磷脂肪物质,并命名为磷脂。
蛋黄磷脂属动物胚胎磷脂,含有大量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及许多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和微量元素。
蛋黄卵磷脂可将胆固醇乳化为极细的颗粒,这种微细的乳化胆固醇颗粒可透过血管壁被组织利用,而不会使血浆中的胆固醇增加。
毋庸质疑,蛋黄卵磷脂是目前同类产品中营养价值最高的。
但是很多人不知的是,蛋黄卵磷脂由于其萃取技术、工艺的限制和成本的考虑,成功制取的量非常的少。
即使有,价格也是相当的昂贵的。
希望人们能对目前市场上那些堂堂的打着蛋黄卵磷脂的旗帜的假货明辨。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磷脂研究进展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磷脂研究进展崔莹(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62)崔莹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摘要:天然磷脂是一类含磷酸的类脂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的种子,动物的脑、肝、卵和微生物体中,在工业生产、食品科学、医药学、生命科学研究方面都有重要的应用。
磷脂的研究手段有多种,本文综述了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检测不同来源样品中磷脂的方法。
关键词:天然磷脂;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检测1、前言磷脂类化合物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之一,在水介质中形成双分子层构成生物膜的骨架,其含量约占细胞干重的5%。
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磷脂是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及信息分子前体的贮备形式,其水解产物可以通过影响人体内分泌或神经来调节人体代谢,改善记忆力等,也是许多疾病形成的化学介质[1,2,3]。
磷脂还是一种理想的生物标志物,通过对磷脂组成的研究来揭示微生物生物量、群落的组成和生理状况等信息[4,5,27-31]。
磷脂分子结构中既有疏水性的脂肪酸基,又有亲水性的磷酸基,是兼性分子,因此可作为乳化剂、稳定剂、和湿润剂,在工业生产上有重要应用[6]。
各种纯度的磷脂作为药物、保健品、食品、添加剂已经在化工、食品、医药等领域推广使用。
可见,磷脂在工业生产、食品科学、医药学、生命科学等研究方面都有重要的应用,而对磷脂进行分离、提纯则是各种研究的前提和关键。
天然磷脂是一类含磷酸的类脂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的种子,动物的脑、肝、卵和微生物体中。
各种来源的磷脂都是由多种不同分子构型的磷脂分子组成的混合物,并具有差异性,给检测带来一定难度。
对磷脂总量测定的方法有比色法、称重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和红外光谱法,对磷脂进行分离、提纯的方法有薄层色谱法、液相色谱、以及核磁共振法[7],高效液相色谱的优势在于可以避免破坏磷脂分子,减少实验误差,得到更多、更准确的分子结构信息,具有方便、快速、高灵敏度的特点。
2、磷脂的结构组成磷脂按照分子结构可分为磷酸甘油酯和鞘磷脂两大类。
第7章类脂代谢-沈10-3

细胞内胆固醇的酯化
脂酰CoA胆固醇酯酰转移酶(ACAT)
RCOSCoA
CoASH
ACAT
胆固醇
胆固醇酯
HO
RCOO
胆固醇酯酶
RCOOH H2O
血浆内胆固醇的酯化
RCOOH 胆固醇酯酶
二、血浆脂蛋白(lipoprotein)
定义:
是指由血浆脂质和载脂蛋白组成的可溶性生物大分子
血脂在血浆中与蛋白质结合形成亲水复合体,呈颗
粒状--血浆脂蛋白,是血脂在血浆中的存在及运 输形式。 血浆脂蛋白中的蛋白质部分称为--- 载脂蛋白(Apolipoprotein,Apo)
血浆脂蛋白分类:
1、超速离心法(密度分类) : 乳糜微粒(CM)、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
H2O
胆固醇
卵磷脂胆固醇脂酰转移酶
胆固醇酯
HO OCOR OCOR
卵磷脂
LCAT
RCOO OCOR
OH OP 胆碱 溶血磷脂酰胆碱
OP 胆碱
(四)、胆固醇合成的调节
通过对HMG-CoA还原酶的影响调节胆固醇的合成
血脂调节药物作用的中心环节 (临床用他汀类药物调整血脂)。
1)、激素的调节:磷酸化,去磷酸化 (甲状腺素可促进该酶的合成)。 。
2、影响胆固醇吸收的因素:
⑴ 胆汁酸是维持胆固醇吸收的主要因素。
⑵ 植物性食物中的纤维素、果胶和琼脂等 可吸附胆汁酸盐,减少胆固醇的吸收。 ⑶ 植物固醇(如豆固醇、谷固醇等)可抑制 胆固醇的吸收,使粪便中胆固醇排泄增多。
⑷ 游离胆固醇比胆固醇酯吸收率高。
高中生物 第一部分:磷脂知识 一、什么是磷脂 磷脂是一类磷脂根脂质的总称 ...

第一部分:磷脂知识一、什么是磷脂磷脂是一类磷脂根脂质的总称(主要成份为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和磷脂酰肌醇等化合物),它们是动植物中细胞膜、核膜、质体膜的基本成份,也是生命的基础物质之一。
二、磷脂的组成1、磷脂酰胆碱(PC);2、磷脂酰乙醇胺(PE);3、磷脂酰肌醇(PI);4、磷脂酸(PA)等。
三、磷脂的发现磷脂(Lecithin)最早是在1847年,由法国化学家高泊林从蛋黄里分离出来的,所以称为卵磷脂,并且作为商业用名一直沿用至今。
磷脂按来源分为植物磷脂和动物磷脂,植物磷脂来源主要为大豆,而动物磷脂来源主要为蛋黄。
四、磷脂在人体细胞中的功能和作用1、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成份生命是由无数细胞组成的,细胞是生命最简单的实体结构。
它是由细胞膜、细胞质、线粒体、细胞核组成。
其中细胞膜是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的,是细胞膜保持活性的必需物质。
没有磷脂存在,所有器官和细胞都会失去功能。
2、磷脂是参与人体新陈代谢的基本成份细胞膜系统是细胞的物质代谢、能量代谢、信息传递的基础。
磷脂是参与人体新陈代谢的基本成份之一,协调和维持着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与神经、生殖和激素有密切的关系。
3、磷脂是脂肪代谢的必需物质(1)磷脂是高密度脂蛋白(HDL)的主要成份,高密度脂蛋白在胆固醇的运送、分解、排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磷脂的分子结构中含有亲水的磷酸酯基团和亲油的脂肪酸基团,它可以使脂类物质与水结合在一起,起到乳化作用。
磷脂的这种优良的油水亲和性,能溶解血液中和血管壁上的脂溶性物质甘油三酯及胆固醇硬块,使之变成细小微粒,增加血液的流动性和渗透性,降低血液粘度,使其顺利通过细胞的新陈代谢排除体外。
五、磷脂在人体重要组织器官中的含量在人体各个组织器官中,磷脂的含量大致如下:脑30%,肝43%,心40%,肾33%,脾41%,肺47%,骨骼肌55%,红细胞34%,血小板38%,垂体38%,主动脉30%,脑神经37%。
六、磷脂缺乏可引起哪些疾病1、心脑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