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海洋大学海洋法律与人文学院
中国海警海上行政执法权问题研究

收稿日期:2019-08-10基金项目:教育部备案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项目(GQ17091)第一作者:段穷(1997-),女,大连海洋大学硕士研究生,从事国际法、海洋法研究。
通讯作者:曲亚囡(1983-),女,大连海洋大学副教授,从事国际法、海洋法研究。
中国海警海上行政执法权问题研究段穷,曲亚囡(大连海洋大学海洋法律与人文学院,辽宁大连116023)摘要:2013年国家海洋局重组,成立中国海警局,其职责是对外承担海上执法任务。
2018年经国家批准,中国海警局成为具有对外统一履行海上维权和执法职责的重要力量。
为加强对国家海警行政执法权的研究,分析中国海警执法的法律依据,对海上行政执法权进行明确与界定。
因此,中国海警海上行政执法权存在执法权内容有待细化,执法实施细则有待落实,执法协作机制有待深化和海警法有待制定,中国海警进行海上行政执法必须细化海警执法权,落实海警执法权实施细则,建立综合执法协作机制,制定海警专门法。
这对完善中国海警海上执法权、提高执法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国海警局;海上维权执法;行政执法权;海警法;执法协作机制中图分类号:D92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713(2019)06-0669-062013年我国国务院机构改革,重组国家海洋局,结束了过去各海上行政机构分而治之的局面,以中国海警局的名义履行海上执法权力。
2018年根据党中央决策部署,海警队伍整体划归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并由其领导和指挥,组建海警总队,称中国海警局,统一履行国家海上维权执法职责。
届此,我国对外海上维权行政执法主体正式确定,中国海警局作为我国海上行政执法机关担负着艰巨的海上执法任务,包括保卫国家主权、维护海洋权益、保护海洋资源和环境等[1]。
随着国家机构改革和海上形势变化,中国海警执法面临新问题和新挑战。
因此有必要在立法上进一步明确中国海警局的权力与义务,让其在海上行政执法过程中发挥最大效用,维护我国海洋权益,保护国家领土主权,这对我国实施海洋强国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陆海统筹背景下海警机构行使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权路径选择

陆海统筹背景下海警机构行使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权路径选择作者:马小倩来源:《黑龙江水产》2024年第04期摘要:陆海统筹背景下海警机构作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主要驱动力愈显重要。
然而,实践中海警机构行使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权存在着较大阻碍,具体表现在海警机构司法主体地位不明,海警机构与其他部门执法联动机制遭遇瓶颈以及执法人员能力参差不齐等问题。
为此,需要严格把握《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警法》(以下简称《海警法》)、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的相关法律规定,平衡两部法律矛盾点,夯实海警机构与陆上执法部门协作机制,进一步提升海警机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执法能力,筑牢海洋生态屏障,助力海洋强国建设。
关键词:陆海统筹;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警法;海上执法权;协调机制中图分类号:D922.68;D993.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2419(2024)04-0415-05基金项目:2024年度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课题“海洋渔业综合执法能力提升路径研究(2024lsljdybkt-028)”;辽宁省教育厅2022年度高等学校基本科研项目“辽宁省涉渔“三无”船舶整治及法律适用问题研究(LJKZR20220092)”;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辽宁渔民转产专业的保障机制研究(W202058)”;2021年度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青年人才培养对象委托课题“海洋高端人才创新行为提升路径研究,(2022lslwtkt-014)”。
作者简介:马小倩(2000- ),女,大连海洋大学海洋法律与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行政法。
E-mail:***************。
进入21世纪,陆地资源逐渐稀缺,许多沿海国家开始瞄准海洋建设,制定一系列本国的国家海洋安全战略和海洋政策。
中国作为海洋大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着重于国际形势巨变,及时有效地调整海洋生态环境管理工作,积极践行陆海统筹一体化发展,历经多次机构改革后,在201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中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职能给予海警机构行使,打通了陆地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机制沿革,为海洋环境执法工作复杂、专业和范围广提供有效解决方案。
美国辩诉交易制度中被追诉人权益保障研究

美国辩诉交易制度中被追诉人权益保障研究发布时间:2021-11-25T05:20:09.691Z 来源:《中国经济评论》2021年第10期作者:方雪峰[导读] 美国是公立协商性司法的发源地,其诉讼的简洁性和有效性以及实用性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以美国为起源的辩诉交易(plea bargaining)的刑事诉讼协商制度被两大法系众多国家借鉴吸收,在不同国家以不同的形式存在。
方雪峰大连海洋大学海洋法律与人文学院 110000美国是公立协商性司法的发源地,其诉讼的简洁性和有效性以及实用性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以美国为起源的辩诉交易(plea bargaining)的刑事诉讼协商制度被两大法系众多国家借鉴吸收,在不同国家以不同的形式存在。
美国刑事诉讼的目的在于解决纠纷,风险和利益的权衡使得被追诉人行使放弃上法庭的权利以1减少诉讼的不利性发生。
符合自治、公平和效率的典型的辩诉交易使得实践的公平性和自愿性以及正义的性质,在动态中的动力安排下的相互竞争中得以生存。
多年来,美国对被追诉人权益的保障进行了持续性的理论反思和制度改革,使社会从防御措施中受益,人民的权益在被进攻中得以发展。
而刑事司法的权利属于被追诉人和检察官,被追诉人的权利在于纠纷的解决过程,刑事审判的权利的出让与其具有的量刑让与的能力并不存在内在冲突。
(1)被追诉人权益保障的本质契约下人权的尊重和保障是辩诉交易的实质内涵。
在公诉以价机制中,"法院法官所能做的,就只能是对他们各自的辩护进行一个决断,因此法官在这个过程中并不能起到十分决定性的作用。
"在这种对抗式的诉讼体系中,法官分离与与协商外的中立主导地位以及其他被告人所依法享有的程序参加权和避免受到最严厉指控的罪行促使了辩诉交易的法律框架的完善,检察院的自由裁量权显然可以通过操纵对被告的指控来控制被告的量刑曝光的能力,规范指控议价权的方式对检察官的越权行为提供了潜在的强有力的遏制①,而致力于管控检察官的实证公平程序范围。
论渔业法之使用小于最小网目尺寸的网具进行捕捞行为的法律责任

论渔业法之使用小于最小网目尺寸的网具进行捕捞行为的法律
责任
郁彩妮;裴兆斌
【期刊名称】《海洋开发与管理》
【年(卷),期】2023(40)2
【摘要】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实现渔业捕捞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明确使用最小网目尺寸的网具进行捕捞,有利于幼鱼从网具中释放,最终达到渔业捞捕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为保障渔业捕捞可持续发展,文章分析使用最小网目尺寸的网具进行捕捞行为的处罚裁量基准、网目尺寸制度、没收渔具和执法程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源头治理、细化罚款幅度、加快发布《全国海洋捕捞渔具目录》、同一水域协同管理、完善没收渔具定义以及建立渔政联合执法机制等建议。
【总页数】6页(P92-97)
【作者】郁彩妮;裴兆斌
【作者单位】大连海洋大学海洋法律与人文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912.29;S97
【相关文献】
1.农业部关于实施海洋捕捞准用渔具最小网目尺寸制度的通告
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关于实施海洋捕捞网具最小网目尺寸制度的通告
3.农业部关于长江干流实施捕捞准用渔具和过渡渔具最小网目尺寸制度的通告(试行)
4.农业部就海洋捕捞最
小网目尺寸制度和禁用渔具目录公开征求意见5.农业部发布海洋捕捞准用渔具和过渡渔具最小网目尺寸制度以及禁用渔具目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水生野生动物利用法律问题研究

第42卷㊀第5期2023年10月黑龙江水产Northern Chinese FisheriesVol.42No.5October 2023文章编号:1674-2419(2023)05-0373-06作者简介:李恒顺(2000-),女,大连海洋大学海洋法律与人文学院法学硕士研究生,从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研究㊂E -mail:441622683@㊂通讯作者:蔺妍(1980-),女,博士,大连海洋大学副教授㊂主要从事国际法与行政法研究㊂E -mail:linyan@㊂水生野生动物利用法律问题研究李恒顺,蔺㊀妍,裴兆斌(大连海洋大学海洋法律与人文学院,辽宁大连116023)摘㊀㊀要:水生野生动物作为自然资源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维持生态环境健康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㊂目前在中国有关水生野生动物资源保护和利用方面,不规范的利用现象频出,濒危水生野生动物物种不断增加,部分渔业水域生态系统不断遭到破坏㊂因此,文章从梳理水生野生动物利用法律规制现状入手,多维度剖析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和利用过程中存在的各类法律问题,并对中国目前有关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和利用中的关键问题及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为解决有关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和利用中的法律问题㊁促进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和利用方面的制度建设良性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㊂关键词:水生野生动物;利用程序;利用许可;行政管理;法律问题中图分类号:D92文献标志码:A1引言中国水域辽阔,江河交错的自然环境为水生野生动物物种种群提供了优质的生存环境㊂而对水生野生动物的利用问题进行规范,不仅可以更好地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对于中国自然资源保护法治化进程的推进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㊂就目前来看,中国对于水生野生动物的利用许可程序㊁利用许可机制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在水生野生动物利用许可证件的办理程序上,个人买家办理有关许可证件程序繁杂,且因有关法律规定尚不完善,导致个人买家无法便捷高效地办理许可证件㊂自2017新的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生效后,其中部分规定未能贴合实际,出现了条例交接不连贯㊁部分行为概念没有明确的界定等现象㊂除此之外,在水生野生动物利用市场规范管理工作中,其经营利用制度不甚完善,导致水生野生动物市场秩序紊乱㊁有关水生野生动物利用规范研究滞后等问题层出不穷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处理好发展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树立牢固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将 生态文明建设 的目标提到更高层次,维护水生野生动物可持续发展工作刻不容缓㊂因此,文章从现有关水生野生动物利用许可审批程序㊁规范各主体利用行为㊁明确水生野生动物利用相关范围与界定等方面入手,通过研究现有规章制度,结合实际案例,针对水生野生动物利用法律问题提出可行性对策与建议,并提供思路与启示㊂为维持生态平衡㊁处理水生野生动物利用难题提供智力支持㊂因各类法律规定或有关政策条例中所称的水生野生动物及其产品大多是指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㊁濒危水生野生动物,各省列入保护名录的水生野生动物以及‘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以下简称CITES)附录中的水生野生动物物种(含卵)及其所制成的产品,因此除第一章有关各类水生野生动物相关概念界定的阐述外,文章所讨论的水生野生动物及其产品默认为国家重点保护水生㊃373㊃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第42卷㊀第5期2023年10月黑龙江水产Northern Chinese Fisheries学术专论Academic monograph野生动物及其产品㊂2水生野生动物利用的一般理论2.1国家重点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目前有关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物种范围的规章共有三类[1]:第一类是由中国原林业部(现国家林草局)和农业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共同制定并颁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㊂而在这份名录中,有关部门将其中的国家重点保护珍贵㊁濒危水生野生动物,根据其目前所存物种数量㊁生存条件及环境等分为了国家一级与二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㊂第二类是‘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即各省根据本省实际情况制定的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的水生野生动物㊂㊀第三类是CITES附录中所列出的水生野生动物㊂CITES的目的是防止某些野生动物和植物物种因国际贸易而遭到过度开发利用,从而进行国际合作,保证其物种群能够处于健康安全的生存状态㊂自CITES实施以来,已对约超过三万种的动植物种实施了不同等级的保护,为规范野生动植物种利用与保证物种群生存状态稳定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㊂而自1997年CITES介入了鲟鱼的管理后,从此便更多地介入了水生野生动物的管理范畴,物种涉及伊河豚(Orcaella brevirostris)㊁珊瑚(Coral)㊁海参(Holothuroidea)㊁玳瑁(Eretmochelys imbricata)等㊂这一举措有效提高了全球水生野生动物利用管理水平,为规范全球水生野生动物利用提供了更多的思路与帮助㊂而中国在1981年正式缔约加入CITES,因此除了中国自行规定的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以外,对于CITES附录中列出的水生野生动物,也要将其纳入国家重点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范围之内㊂2.2水生野生动物的利用现状目前,通过各级渔政部门的共同努力,水生野生动物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已有了显著的成效㊂对于水生野生动物的利用管理,各部门始终秉持着 限量㊁可控㊁有效 的利用原则,坚持 有效保护和增殖利用 的方针,健全水生野生动物利用制度㊂其中,常州市在水生野生动物经营利用方面,就做出了许多不菲的成绩,包括建立经营利用承诺制度㊁经营利用备案制度,实行一店一证制度㊁经营利用供销合同双控管理以及依法征收水生野生动物资源保护费等[2]㊂在水生野生动物利用主体方面,中国共有四种对于水生野生动物利用需求较大的主体㊂第一种是饭店㊁集市等主要以食用为目的出售可食用海龟㊁人工养殖 子二代 娃娃鱼(Andrias davidianus)等不在国家颁布禁食名单中的水生野生动物的主体㊂第二种是具有展览性㊁表演性目的的水族馆类场所㊂第三种是需要进行科研项目研究的国家及地方科研部门㊂第四种是以人工养殖为目的,对水生野生动物进行驯养繁殖的各养殖基地㊂而针对以上四种不同主体的利用需求,政府也对此一一进行了程序上的规范,包括对整个利用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应具备的相关许可利用证件以及办理此类许可利用证件的条件都做出了有关解释与规定㊂如个人与集体性组织均可办理人工繁育许可证件以及经营利用许可证件,且以经营利用水生野生动物为目的的场所必须办理经营利用许可证件[3]㊂但办理许可利用证件的相关条件以及有关水生野生动物的利用原则,各省也会根据本省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控㊂如一些省市对于商家办理水生野生动物相关许可利用证件的限制比较宽松,而有些省市仅对法人开放办理证件资格,个人买家等自然人主体则无法申请利用许可㊂2.3水生野生动物利用法律规制的必要性近年来,市场对于部分稀有水生野生动物的追求度越来越高,导致人们对其进行非法利用㊁非法经营等不规范行为愈渐增多㊁屡查不绝㊂施氏鲟(Acipenser sinensis)㊁鲥(Tenualosa reevesii)㊁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㊁大鲵(Andrias davidianus)等一些特有物种也因利用许可程序问题引发的市场流通交易受阻等不当利用行为导致生存条件遭到严重威胁,加之,目前对于审核此类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的利用许可程序,并未有严格的专业小组或人员来进行先前评估和有效管理,导致水生㊃473㊃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野生动物的利用未能得到合理有效的规范与管理,破坏了原有水生生态系统,使得水生自然资源枯竭的情况愈加严重㊂不仅如此,据不完全统计,因水生野生动物的不当利用行为,中国长江流域濒危鱼类物种已达92种,上游受威胁物种多达79种,这个数据在全国各大河流之中已是位居榜首㊂例如,长江中的白鱀豚(Lipotes vexillifer)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但对其的行迹追踪已多年毫无音讯,并于2007年被宣布功能性灭绝,且长江鲟(Acipenser dabrya-nus)的野外自然物种群也几乎绝迹,物种群濒临灭绝㊂规范水生野生动物利用是加快渔业产业优良发展进程,完善水生野生动物利用许可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水生野生动物利用效率的重要一环㊂中国对于黑龙江中的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㊁达氏鳇(Huso dauricus)的规范利用就是很好的例子㊂在规制之前,因对施氏鲟㊁达氏鳇的大量非法捕捞㊁售卖,此类水生野生动物种群逐渐稀少,生存条件岌岌可危㊂但通过国家对其的利用进行法律规制,黑龙江鲟鳇野生种群的规模得到了极大的恢复,并且其有序的利用程序与良好的利用成效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㊂目前黑龙江野生鲟鳇物种产量几乎占据了中国鲟鳇养殖总产量的一半,且其衍生制品鲟鳇鱼子酱的出口量已成为世界第一,数量和质量均享誉全球[4]㊂由此,无论是从规范水生野生动物市场经营利用秩序,还是从坚持对水生野生动物种群及自然资源保护的角度,中国都应该加快规制水生野生动物利用相关程序,健全水生野生动物利用许可相关法规章程,推动中国渔业市场与渔业行政机制稳步发展㊂3水生野生动物利用法律规制现状3.1特许捕捉许可现状严格控制水生野生动物的捕捉,特别是对于国家重点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物种,一直是保证水生野生动物生存环境健康发展与规范水生野生动物利用行为的基础㊂而管控捕捞行为就要求有关行政部门规范各类有关水生野生动物捕捉许可的申请审批程序与证件的发放程序,并且完善许可证制度,严格筛查具有捕捉资格的主体㊂一般情况下,中国不允许个人捕捞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㊂如果是出于科研或者其他目的特别需要捕捉的,也要按照‘野生动物保护法“‘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捕捞活动㊂且要明确的是,获得捕捞许可证也并不意味着有关单位可以肆意捕捞水生野生动物,而是依旧要遵循合法利用的原则,严格按照规定许可的捕捞次数与物种数量进行捕捞作业,减少已具备捕捞资格主体的利用活动对自然资源带来的破坏,并尽可能避免或减少对水生野生动物及其生存环境造成伤害[5]㊂3.2利用国家一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许可现状目前,中国对于国家一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有关许可证件管控是极为严苛的,因此一般只有政府㊁高校㊁科研单位才有可能被准许办理,个人原则上不能进行办理㊂在猎捕方面,只有出于科研㊁病原监测㊁动物种群调控或其他需要特别捕捉等有关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的重大目的时,单位或个人在向国务院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申请特许猎捕证后才能进行捕捉㊂在经营利用方面,原则上来讲,中国是禁止出售㊁收购国家一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的㊂但同理对其的捕捞许可标准,出于科研㊁展览等国家允许的特殊情况,需要出售㊁经营利用国家一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的,在向省㊁自治区㊁直辖市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利用㊂3.3利用国家二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许可现状与国家一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相比,国家二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的利用许可范围要相对宽泛许多㊂目前在市场上可流通的最高等级的水生野生动物即为国家二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㊂在猎捕方面,有必要猎捕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的,应当向省㊁自治区㊁直辖市人民政府野生动物㊃573㊃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保护主管机关提出许可㊂而且,只有在处于以下几种情况,才能对国家二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进行猎捕㊂其一,为进行生物研究需要猎捕的㊂其二,为进行合理物种资源采集需要捕猎的㊂其三,人工繁育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其种源应从天然水体或场地取得的㊂其四,为完成省级科研项目和国家药品生产任务,需要从天然水域㊁地点采集国家重点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等㊂在经营利用方面,需要出售㊁收购㊁利用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的必须向省㊁自治区㊁直辖市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经其批准[6]㊂4水生野生动物利用所面临的法律困境4.1利用水生野生动物相关配套章程的滞后性2017年1月1日,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正式实施,为新形势下的水生野生动物利用工作带来了重要影响㊂但是,在新法律施行后,有关法律法规还没有得到及时的修改,有关水生野生动物利用许可事项也没有得到及时调整㊂在此笔者引用了2017年一起非法饲养㊁养殖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的案例㊂该案件中,当事人在未持有合法利用水生野生动物相关许可证件的情况下,将一只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绿海龟,放置于餐厅水箱中进行展览,用于招揽顾客㊂首先,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第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应当认定其为未取得驯养繁殖许可证驯养繁殖国家重点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㊂但根据新修订的‘野生动物保护法“,驯养繁殖的概念已经被进行调整,且不再沿用此概念,而是将 驯养繁殖 修改为 人工繁育 ㊂根据新法,各有关部门已停止办理原法规规章中的驯养繁殖许可证㊂因此,原则上,如案件当事人想要对案件标的绿海龟进行驯养,尽管不具备繁殖目的,但依然要办理人工繁育许可证件㊂由此,案件当事人在改正违法行为履行处罚决定后,必须向省级渔业主管部门申请办理人工繁育许可证㊂但案件中的案件标的仅为一只海龟,无法进行繁殖,当事人也不具备人工繁育技术及相关设备使海龟繁殖子代,因此其无法取得人工繁育证㊂也就是说,当事人在接受并进行行政处罚后,其违法行为将继续存在,并陷入程序闭环[7]㊂4.2个人买家购入或利用水生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程序过于严苛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水生野生动物利用许可证件的管理愈加规范,办理证件的流程也愈加方便㊂办理证件时,把所需材料邮寄到市场大厅农林局或者农村局窗口即可㊂但如果个人买家不以二次售卖为目的,仅仅是想要单纯购入利用水生野生动物产品或饲养水生野生动物,如在取得经营利用许可证件的农贸市场或集市等合法销售地,无其他经营利用目的购入水生野生动物进行饲养,或在已取得相关利用㊁销售权限的药房购买药用水生野生动物产品等,都还需办理一系列水生野生动物利用许可证件㊂且在办理过程中,个人买家还需提供卖方的各类有关许可利用水生野生动物的资质文件㊂但作为零售,商家在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提供完整的购销合同和销售资质给个人买家的㊂买家最多可以要求开发票,而目前办证的大部分省市的规定是不认发票的㊂换言之,理论上个人买家从合法商家处购买水生野生动物后,商家自行登记,并开购物凭证即可㊂但是实际上,个人买家还需要凭借购物凭证向政府申请饲养许可,且个人买家在申请利用许可时还要提供买卖合同以及卖家的销售资质文件等㊂这就对个人买家购入并利用水生野生动物带来了极大的不便㊂4.3水生野生动物利用制度尚不完善随着水产经济的蓬勃发展,有关水生野生动物的买卖逐渐兴起㊂但目前中国对于部分水生野生动物的利用规制却不甚完善,使得供求与规范利用之间的矛盾逐渐被激化,破坏了市场经营利用秩序㊂尤其是在个人及商户对于水生野生动物的利用许可方面,商家可以售卖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的前提是要具备各类水生野生动物利用许可证件,以此来保证自身售卖行为的合法性㊂但目前,国家对于买方从这类已具备经营利用许可证件的卖家处购买的水生野生动物及其产品,以及重要㊃673㊃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的进出口水生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等,进行驯养繁殖或经营利用的特许申请是否需要先行评估并没有明确的规定[8]㊂5解决水生野生动物利用法律困境的对策与建议㊀㊀近年来,水生野生动物在经济作用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有关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也变得越来越重要㊂中国作为渔业大国以及水生经济物种的重要消费国,必须不断完善水生野生动物可持续发展与利用方面所存在的问题㊂长期以来,中国对于规范水生野生动物利用管理,一直想要寻找到一套符合中国水生野生动物利用现状与渔业治理实情的规范利用模式,实现规范利用与合理开发两套理念并行的愿景㊂因此,笔者结合各类理论研究,在多维度剖析水生野生动物利用所存在的法律困境的基础上,针对各类法律困境,如何完善不同主体对于水生野生动物利用许可证件的取得程序㊁规范市场中水生野生动物的利用行为以及健全有关水生野生动物物种合理利用的配套法规规章等问题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㊂5.1制修订水生野生动物许可利用配套法律规章在上述绿海龟案中可以看出,目前中国要求办理有关水生野生动物利用许可证件的行为要求与规定利用许可内容仍有偏差㊂本案中,当事人虽不具备任何驯养繁殖水生野生动物的实质条件,其购入绿海龟的目的也仅仅是为了饲养与展览,但根据有关规定,当事人仍需办理有关水生野生动物人工繁殖许可证件㊂此时就出现了利用行为与法律章程不配套的问题㊂因此根据 严规许可审批㊁创新监管许可利用㊁创造良好利用环境 的立法本意,只有进一步完善并规范利用水生野生动物相关许可程序与内容,使利用主体有法可依㊁有章可循,能够在各类许可利用证件中,找到最符合自己利用行为的一项,并进行申请,才能够更好地促进水生野生动物利用市场良性发展,并且此举也符合当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要求[9]㊂因此为进一步落实新野生动物保护法,应加快制定或修改相关配套法律规章,使各类水生野生动物利用行为都有与其对应的规制条例,便于利用主体申请各类有关水生野生动物利用许可证件㊂各地也应因地制宜地制修订配套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制度㊂同时,也还应对人工繁育的水生野生动物利用许可尽快完善其相关规制条例㊁明确其可利用物种范围与相对应的许可证件,避免在行政执法工作中产生歧义㊂5.2优化个人买家购入或利用水生野生动物及其产品许可程序目前对于水生野生动物的个人买家而言,合法购买或利用国家重点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并非易事㊂个人买家不仅要满足以个人观赏为目的,不再进行二次销售的条件,还必须在合法销售地购入国家许可利用的水生野生动物及其产品㊂除此之外,还需要办理各类有关合法利用或饲养水生野生动物的许可证件㊂这将对个人买家合理利用或饲养相关水生野生动物带来极大的不便㊂此项政策的实施本意是为了规范对水生野生动物的合法利用与饲养行为,但针对个人买家过于严苛繁琐的利用许可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反而会干扰水生野生动物交易的市场秩序㊂因此笔者认为如果个人买家已经满足允许利用及饲养的主客观条件,如不以二次销售为目的㊁购入的具有经营利用水生野生动物相关资质等,并且个人买家的购入与利用行为不会对水生自然资源造成破坏的情况下,有关部门可以适当放宽对于个人买家购入或利用水生野生动物的相关限制,省略个人买家办理水生野生动物利用相关许可证件的程序㊂且对于部分需要证明购入的水生野生动物物种来源合法性的,也应由购入地即卖方持证证明㊂或在法律中明确规定,卖家在向个人买家出售水生野生动物的同时,也要出具相应的经营利用许可证件,便于个人买家利用或饲养相关水生野生动物[10,11]㊂5.3健全水生野生动物利用特许审批机制规范各类有关水生野生动物利用的许可证件制度,是合法利用水生野生动物的前提与保障㊂完善水生野生动物利用许可证件的申请及审批程序,重点对经营利用㊁人工繁育㊁捕捉等许可的申请条件㊁审核材料㊁审批程序和权限进行具体规范,对不同种类㊁不同等级的水生野生动物物种分别进行审㊃773㊃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第42卷㊀第5期2023年10月黑龙江水产Northern Chinese Fisheries学术专论Academic monograph批㊂水生野生动物种群繁多,因此对其的利用管理规范也应当根据不同种群的自身条件,量身定制管理规划,不能一概而论㊂而在对单位或个人发放各类许可证件后,也不能 一证永逸 ,要定期对已发放的利用许可证件做好检查管理工作㊁年检工作以及换证工作,分别建立详细的检查㊁年检与换证管理制度㊂同时也要做好群众与审批机制之间的政策咨询㊁信息交流工作,及时更新公示信息,便于利用主体了解利用申请所需上交的审批材料㊂参考文献:[1]何亚鹏,杜迎春,刘宁,等.水生野生动物濒危机制及保护方式探究[J].南方农业,2018,12(6):115-116. [2]吴建敏,何锦军,刘维扬.限量有序可控 常州市水生野生动物经营利用监管实践与思考[J].中国水产,2011 (3):32-33.[3]陈会克,梅士杰.加强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提高水生野生动物管理水平[J].河南水产,2009(4):2-4. [4]韩骥,王云山,李文龙,等.黑龙江鲟科鱼类资源现状[J].河北渔业,2016(12):52-54.[5]微月.农业部㊁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㊁海关总署㊁公安部联手严打非法捕捉和经营利用水生野生动物的违法行为 农业部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办公室主任㊁渔业局局长杨坚就有关问题接受本刊专访[J].中国水产,2003, 332(7):2-4.[6]周泉涌.全球学者关注鲟鱼保护与利用[N].中国渔业报.2009-11-02.[7]钟钧伦.浅析渔业行政管理[J].海洋与渔业,2015(4): 68-69.[8]李婧慧,张海建.江苏省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现状及管理措施[J].水产养殖,2013,34(10):22-25.[9]何映霖.我国水生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管理制度研究[C]//2014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湖南长沙,2014-10.[10]刘宁.浅谈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管理[J].中国水产,2021(10):58-60.[11]龙新.进一步加强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管理[N].农民日报.2020-03-06.Study on the legal issues of aquatic wildlife utilizationLI Hengshun,LIN Yan,PEI Zhaobin(School of Ocean Law and Humanities,Dalian Ocean University,Dalian116023,Liaoning China)Abstract:A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natural resources,aquatic wildlife is an important influencing factor in main-taining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At present,the conservation and use of aquatic wildlife resources in China are often unregulated,endangered aquatic wildlife species are increasing,and the ecosystems of some fishery waters are constantly being destroyed.Therefore,the article begins with an overview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legal regulation of aquatic wildlife use,and analyses various legal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aquatic wildlife protection and use in a multi-dimensional manner,and analyses the key issues in the protection and use of aquatic wildlife in China and its development prospects,in order to solve the legal problems in the protection and use of aquatic wildlife and promote the sound development of the system of aquatic wildlife protection and use.This paper proposes feasible suggestions for solving the legal problems related to the con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aquat-ic wildlife,and promoting the benign development of the system construction of aquatic wildlife con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Keywords:Aquatic wildlife;utilization procedure;utilization license;administration;legal issues㊃873㊃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创新集群中有意识的知识溢出与创新促进机制研究

中国软科学2019年第8期
—、引言 创新集群是近年来兴起的高效配置网络创新 资源的有效形式,由于创新集群的构成主体具有 知识生产和知识联结的特性,在共同参与改进和 应用共性技术的研发与生产配套活动中,就会因 大量异质性和互补性创新资源的集中,而使知识 溢出频繁和集中呈现。尽管创新集群也是知识溢 出的主要研究情境,但是现有关于知识溢出效应 的研究仍集中于FDI情景,或将这一情境下知识 溢出被动性和非自愿性等特征⑴在创新集群情境 下进行简单移植。事实上,关于这类知识溢出导 致的产权公有化、知识资产流失,以及高投入低收 益抑制了创新主体积极性等方面的负面效应⑵, 却并未在创新集群中必然的出现。知识溢出使企 业之间形成良性互动,是集群创新的内在原因⑶, 那么创新集群本身有哪些特殊机制抑制了知识溢 出的负效应,或者说发生在创新集群中的知识溢 出是否是一种特殊的知识溢出呢? 大量对知识溢岀负效应的研究都指向了一个 共同的特征:FDI条件下知识溢出的无意识性⑷。 无意识性又是被动性和非自愿性的直接原因,这 是因为无意识的知识溢出会损害创新者的应得利 益,促使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FDI背景下传统的 知识溢出往往是企业不愿看到的,但又无法避免 的,企业通过知识价值链与外部环境的知识体系 连接,部分外部知识是无偿获取的。那么无意识 性是否是知识溢出的根本特征呢?事实上,出于 企业发展战略需要,降低知识溢出所带来的负效 应,一些企业会自发联合起来共享知识。企业实 现自身战略时需要消耗资源,通过有意识的知识 溢出获取稀缺资源㈤。在专利交易、劳动力市场、 企业合作研发知识产品等情况下,知识溢出具有 强烈的知识传递的主动性及新知识的创造意 愿[6'7]O具有知识优势的一方有意识地与知识劣 势的一方进行知识与信息方面的传输,通过知识 与信息的合作共享方式促进双方在技术创新方面 的合作绩效,以达到外部规模经济⑷。知识资产 所有者充分利用知识的外溢性,变被动外溢为主 动外溢,向合作方传递良好合作意向的信号,从而
论渔业法之渔业水域污染事故法律责任

8海洋开发与管理2021年 第1期论渔业法之渔业水域污染事故法律责任赵亦钧,裴兆斌(大连海洋大学海洋法律与人文学院 大连 116023)收稿日期:2019-12-31;修订日期:2020-12-21基金项目:2020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课题(2020l s l k t j d z d -014);辽宁省教育厅2019年度科学研究经费项目(D W 201903);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2019年度渔业法修改研究项目(N Y 2019F 0501);教育部备案2017年度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项目 东北亚海洋法律与政策研究 (17Z D A 136).作者简介:赵亦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行政法㊁海洋法通信作者:裴兆斌,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行政法㊁行政诉讼法㊁海洋法㊁渔业法和国际刑法摘要:优质的渔业水域环境是我国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渔业水域环境面临着较为严峻的污染问题,污染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渔业的持续稳定发展㊂为了保护渔业水域环境㊁防治渔业水域污染事故,我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法律中均规定了相关内容,基本形成了渔业水域污染事故的法律规制模式,但仍然存在许多法律问题,如法律规定缺乏实施细则,可行性较低;相关定义模糊不清;事故损害调查方式不够合理等㊂在此背景下,文章分析了目前渔业水域污染事故对应的民事法律责任㊁行政法律责任和刑事法律责任,并提出建议,为渔业水域污染事故的处理和归责提供参考㊂关键词:渔业法;渔业水域污染事故;渔业水域环境;法律责任;渔业可持续发展中图分类号:D 922.4;P 74;X 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9857(2021)01-0008-06T h eL e g a lR e s p o n s i b i l i t y ofP o l l u t i o nA c c i d e n t s i nF i s h i n g W a t e r s u n d e rF i s h e r y La w Z H A O Y i ju n ,P E I Z h a o b i n (S c h o o l o fM a r i n e l a wa n dh u m a n i t i e s ,D a l i a nO c e a nU n i v e r s i t y,D a l i a n116023,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E x c e l l e n tw a t e r e n v i r o n m e n t f o r f i s h e r y i s a n i m po r t a n t g u a r a n t e eo f s u s t a i n a b l e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f i s h e r y i nC h i n a .C u r r e n t l y t h ew a t e r e n v i r o n m e n t f o r f i s h e r y i nC h i n a i s f a c i n g w i t h s e -v e r e p o l l u t i o n ,w i t h p o l l u t i o n a c c i d e n t s h a p p e n i n g f r o mt i m e t o t i m e ,s e r i o u s l y i m p a c t i n g th e s u s -t a i n a b l e a n d s t a b l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f i s h e r y .I no r d e r t o p r o t e c t t h ew a t e r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n d p r e v e n t p o l l u t i o na c c i d e n t s i nw a t e r f o r f i s h e r y ,r e l e v a n t c o n t e n t i s s t i p u l a t e d i n l a w so fC h i n a ,i n c l u d i n g F i s h e r y L a wo f t h e P e o p l e 'sR e p u b l i c o f C h i n a ,L a wo f t h e P e o p l e 'sR e p u b l i c o f C h i n a o n t h e P r e -v e n t i o na n dC o n t r o l o fW a t e rP o l l u t i o na n d M a r i n eE n v i r o n m e n tP r o t e c t i o nL a wo f t h eP e o pl e 's第1期赵亦钧,等:论渔业法之渔业水域污染事故法律责任9 R e p u b l i c o f C h i n a.L a w s a n d r e g u l a t i o n s o nw a t e r p o l l u t i o n a c c i d e n t s f o r f i s h e r y h a v e b e e n b a s i c a l-l y d e v e l o p e d,b u tm a n y l e g a l i s s u e s s t i l l e x i s t,i n c l u d i n g l a c ko f d e t a i l e d r u l e s f o r i m p l e m e n t a t i o n o f l a w sa n dr e g u l a t i o n s,l o w f e a s i b i l i t y,a m b i g u o u sd e f i n i t i o n s,a n d u n r e a s o n a b l e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m e t h o do f a c c i d e n t d a m a g e s.U n d e r s u c hac o n t e x t,t h e p a p e r a n a l y z e dt h ec i v i l l a wr e s p o n s i b i l i-t i e s,a d m i n i s t r a t i v e l e g a l r e s p o n s i b i l i t i e s a n d c r i m i n a l r e s p o n s i b i l i t i e s f o rw a t e r p o l l u t i o n a c c i d e n t s o f f i s h e r y,a n d p u t f o r w a r d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s u g g e s t i o n s,s o a s t o p r o v i d e r e f e r e n c e f o r h a n d l i n g s u c h a c c i d e n t s a n d i d e n t i f y i n g r e s p o n s i b i l i t i e s.K e y w o r d s:F i s h e r y l a w,P o l l u t i o n a c c i d e n t i n f i s h e r y w a t e r s,E c o l o g i c a l e n v i r o n m e n t o f f i s h e r y w a-t e r,L e g a l r e s p o n s i b i l i t y,S u s t a i n a b l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f i s h e r y1相关概念的界定及问题的提出1.1渔业水域渔业的发展必须以环境适宜的渔业水域为基本条件㊂‘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实施细则“中渔业水域被定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水域中鱼㊁虾㊁蟹㊁贝类的产卵场㊁索饵场㊁越冬场㊁洄游通道和鱼㊁虾㊁蟹㊁贝㊁藻类及其他水生动植物的养殖场所㊂然而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上述生物产卵㊁觅食㊁过冬及洄游的水域往往难以清晰界定㊂渔业水域环境不但与渔业生产活动有联系,还与附近其他类型的人类活动息息相关,这就使得该类事故的界定和归责更加复杂㊂1.2渔业水域污染事故‘渔业水域污染事故调查处理程序规定“中把渔业水域污染事故定义为:由于单位和个人将某种物质和能量引入渔业水域,损坏渔业水体使用功能,影响渔业水域内的生物繁殖㊁生长或造成该生物死亡㊁数量减少,以及造成该生物有毒有害物质积累㊁质量下降等,对渔业资源和渔业生产造成损害的事实㊂换句话说,污染行为对渔业水域的环境或生物有不良影响,使渔业资源及渔业生产遭受损失的结果,就可以称作渔业水域污染事故㊂关于渔业水域污染事故的认定,实际中常把 鱼类死亡情况 作为主要标准,而对其他危害考虑较少[1]㊂而从定义来看,渔业水域污染事故并不单单表现为鱼类死亡,还包括水体功能的损坏㊁影响生物繁殖生长㊁有毒有害物质的累积㊁生物质量降低等非鱼类死亡损失,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只有鱼类死亡的情况是明了且较容易评估的,其他事项的标准相对模糊且较难量化,因此现实中往往很难作为法律责任认定的依据使用㊂1.3渔业水域污染事故现状农业农村部与生态环境部共同发布的‘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18)“阐述了我国渔业水域环境的现状:总体来看,虽然环境状况较为稳定,但部分渔业水域依然存在污染较严重的问题㊂2018年,据不完全统计,全国部分省(市㊁区)共报告的渔业污染事故数量达到140起,这当中发生于内陆渔业的污染事故有139起,海洋渔业污染事故1起,而2015 2017年分别为79起㊁68起㊁66起,单从渔业污染事故发生总量来看,2018年有了明显的增长[2]㊂在此背景下,理解和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以下简称‘渔业法“)及相关法律中关于渔业水域污染事故的法律责任,对于高效评估事故损失㊁落实赔偿㊁防治渔业水域污染事故的发生具有重大意义㊂2我国渔业水域污染事故的相关法律梳理当前,在渔业水域环境污染事故这一问题上,我国基本形成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以下简称‘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以下简称‘渔业法“)等法律为中心,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资源繁殖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水产资源繁殖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实施细则“(以下简称‘渔业法实施细则“)等国务院行政法规和‘渔业水10海洋开发与管理2021年质标准“‘渔业水域污染事故调查处理程序规定“等部门规章为补充的法律体系㊂‘海洋环境保护法“主要规定了与海洋生态和海洋资源有关的法律㊂将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的责任进行了明确,规定渔政部门有责任参与和渔业环境相关的事务,如对渔港水域内非军事船舶和渔港水域外渔业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的情况进行监督管理㊁保护渔业水域生态环境,并调查和处理渔业污染事故㊂其次,关于其他可能影响渔业的事项,渔业行政部门应当如何参与,也作了相关规定㊂如: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通过和海洋倾倒区的设立都须征求渔业行政部门的意见,排污口的设置应在规定期间内通报渔业行政主管部门㊂此外,该法律还规定了海洋水产资源受到损害的法律责任,如:污染行为导致海洋生态系统㊁水产资源及保护区遭到损害的,应没收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责令其改正和补救㊂‘水污染防治法“在水污染事故处置一章中规定了污染事故对渔业造成影响时,渔业行政部门有参与查处的权力㊂如:企事业单位或渔业船舶的行为导致污染事故的,应向渔政部门报告,接受其调查处理;其他船舶造成水污染事故,渔业主管部门应参与调查处理㊂‘环境保护法“是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的基本法律,其中列出向海洋排放污染物㊁废弃物㊁进行海岸工程和海洋工程建设等行为应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有关标准,防止和减少对海洋环境的污染,该法条为渔业水域污染事故的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提供了依据㊂‘水产资源繁殖保护条例“的目的是保护水产资源,其中对水域环境的维护作了专章规定,提出了禁止向渔业水域排放对水产资源有危害的污染物质及废弃物,在修建水利工程时也必须考虑到渔业水域的环境问题㊂‘渔业法“是渔业领域最基本的法律㊂首先,其对水产养殖的环境保护责任作出规定,即水产养殖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水域环境,科学控制养殖密度,合理投饵㊁施肥等,避免对水域环境造成污染㊂其次,明确了渔业水域环境监督和污染事故调查处理的根据和造成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破坏或者渔业污染事故的法律责任依据,即‘海洋环境保护法“和‘水污染防治法“的相关规定㊂为了更好地施行上述法律规定,与‘渔业法“配合实施的还有一系列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如‘渔业法实施细则“‘渔业水质标准“‘渔业水域污染事故调查处理程序规定“等,这些为渔业水域污染事故的处理提供了更具可行性的依据㊂3渔业水域污染事故的法律责任的构成及分析人类对渔业资源的利用无法完全避免对水域产生污染,在发生渔业水域污染事故时不同主体间存在诸多的冲突和纠纷,这些都离不开法律的调整㊂根据所违反的法律的性质,违法主体应该承担的责任分别有:民事法律责任㊁行政法律责任和刑事法律责任㊂3.1民事法律责任3.1.1渔业水域污染事故民事法律责任的定义民事法律责任,即民事主体对于自己因违反合同,不履行其他民事义务,或者侵害国家的㊁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的人身财产㊁人身权利而引起的法律后果[3]㊂结合渔业水域污染事故相关法律,可以认为渔业水域污染事故中的民事责任为:实施违反渔业或环境类法律的行为,或直接导致水域污染事故,侵害他人民事权益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㊂3.1.2渔业水域污染事故民事法律责任的特点通过对定义的分析,可以得出渔业水域污染事故民事法律责任的特点有:第一,强调客观结果㊂也就是说不论行为人的主观意志是否存在故意和过失,只要客观上造成了渔业水域污染事故,产生了对他人民事权益侵害的结果,就应承担民事责任㊂第二,责任的主要承担形式为财产责任㊂民事责任侧重于对受害人的补偿,行为人的民事责任主要是对受害者进行财产补偿,用以弥补事故造成的物质和经济损失㊂3.1.3渔业水域污染事故民事法律责任的构成渔业水域污染事故作为一种环境污染损害,属于特殊的侵权,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其构成要件有3个㊂第一,危害渔业水域环境的行为存在㊂有污染或第1期赵亦钧,等:论渔业法之渔业水域污染事故法律责任11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是行为人承担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前提㊂也就是说,行为人只有实施了损害渔业水域环境的侵权行为,才需承担民事法律责任,无损害行为就无责任[4]㊂传统的民事责任强调侵权行为的违法性,但在环境侵害中常常存在 合法 行为损害他人民事权益的情形㊂若仍将违法性作为责任认定的必要条件,则不利于保护受害者的利益[5]㊂第二,发生损害事实㊂损害事实是损害行为的后果,在渔业水域污染事故责任中,损害事实既包含现实发生的㊁直接的损失,也包括潜在发生危险的可能性[6]㊂第三,危害行为和损害事实间存在因果关系㊂也就是说加害人对渔业水域的污染行为和受害人遭受的人身或财产的损害必须有因果关系㊂渔业水域污染事故中的因果关系判定较为复杂,需要先进技术和相关知识的支撑,因此放宽了对因果关系严密性㊁直接性的证明,这也是环境侵权在环境民事责任中实行举证责任倒置的原因㊂在环境侵权损害中行为人的主观故意和过失不作为承担民事责任的必要条件㊂3.1.4 渔业水域污染事故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根据‘环境保护法“及其他环境类法律,可以总结出渔业水域污染事故民事责任的主要承担方式有以下几种㊂第一,停止侵害㊂造成渔业水域污染事故的侵害行为仍然在继续的时候,受害人可以要求环境侵害人停止其侵权行为㊂第二,排除妨害㊂权利人在渔业水域行使合法权利时因渔业水域污染事故而受到阻碍,有权请求侵害人排除妨害,保证权利的正常行使㊂第三,赔偿损失㊂指行为人因渔业水域污染事故给他人造成人身损害或财产损失的,应对受害人损失进行赔偿㊂这是使用最广泛的民事救济方式㊂还需注意的是,依照‘环境保护法“和其他环境类法规,造成环境污染之后存在3种抗辩事由,符合其中之一的,行为人可以不承担相关民事法律责任㊂3个免责条件分别为不可抗力㊁受害人过错和第三人过错㊂3.2 行政法律责任3.2.1 渔业水域污染事故行政法律责任的定义行政法律责任主要是由于失职行为人因违反了行政法律法规的规定,而应当承担的一种强制性后果[7]㊂行政责任可分为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㊂渔业水域污染事故行政处罚是指:环保㊁渔政等部门作为行政主体,依程序对违反渔业水域环境保护或渔业行政法律法规但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人,给予行政制裁的行为㊂渔业水域污染事故行政处分是指:对渔业水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行政机关依照行政隶属关系给予有违法失职行为的公务人员的一种惩罚措施,是一种内部行政行为㊂3.2.2 渔业水域污染事故行政法律责任的特点依据行政法律责任的特征,渔业水域污染事故行政法律责任的主要特点有两点㊂一是责任主体有两类,分别为渔业行政主体责任和渔业行政相对人责任㊂二是与主体相对应,两类责任分别为渔业水域污染事故行政处分和渔业水域污染事故行政处罚㊂3.2.3 渔业水域污染事故行政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参考环境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结合渔业水域污染事故的特殊性,可以总结出渔业水域污染事故行政法律责任有以下构成要件㊂第一,有违法行为㊂即行为人进行了违反‘渔业法“‘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的行为㊂第二,行为人有主观过错㊂主观方面具有故意或过失是行政责任承担的必要条件㊂第三,危害后果㊂根据‘环境保护法“,产生危害后果不是承担环境行政责任的必要条件,但渔业水域污染事故法律责任的出现必然是因为污染事故的发生,因此属于必然存在危害结果才需承担责任的情况,也就是说危害后果是渔业水域污染事故行政法律责任的必要条件㊂第四,因果关系㊂即违法行为与危害结果间有内在的㊁必然的联系㊂3.2.4 渔业水域污染事故行政法律责任的承担方式从内容上来看,行政法律责任的内容包括对行为人进行惩罚和对行为对象进行补救[8]㊂按照该分类标准,渔业水域污染事故中行为人的法律责任承担方式有以下几种㊂12海洋开发与管理2021年惩罚型措施主要有通报批评㊁行政处分㊁行政处罚㊂通报批评指的是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或个人的违法行为作出的书面处罚,是一种较轻的行政责任承担方式,主要是为了对行为人和其他人进行教育㊂行政处分针对的是行使环境行政行为并有违法失职现象的公务人员,当出现违法失职行为时,行为人应承担警告㊁记过㊁记大过㊁降级㊁撤职㊁开除6种惩罚程度不同的处分,属于较为严厉的行政责任承担方式㊂行政处罚针对的是环境行政相对人,主要有警告㊁罚款㊁没收㊁吊销执照㊁责令定期整改㊁拘留等㊂补救型措施主要有:承认错误㊁赔礼道歉㊁恢复名誉㊁消除影响㊁返还权益㊁恢复原状㊁行政赔偿等㊂补救型措施是指在渔业水域污染事故发生后,行为人采取措施补救自己的失职行为或违法行为造成的环境损害和渔业资源损害,其既适用于行政主体又适用于环境相对人㊂3.3刑事法律责任3.3.1渔业水域污染事故刑事法律责任的定义刑事责任,即指犯罪人因实施犯罪行为应当承担的刑事法律规定的法律责任,包括主刑和附加刑两种刑事责任㊂据此,可以认为渔业水域污染事故的刑事责任是指犯罪人实施了污染渔业水域的行为,造成了污染事故,依据刑法应当承担的刑事法律责任㊂刑事责任一般是通过剥夺或限制犯罪人的某种权益,来对其行为进行的否定性评价㊂3.3.2渔业水域污染事故刑事法律责任的特点参照环境刑事责任的特征,渔业水域污染事故刑事责任的特点有以下几种㊂第一,财产刑的应用较为广泛㊂追究刑事责任的目的在于保护渔业水域环境,恢复水域的渔业使用价值,所以在处罚时更多地考虑到对恢复生态环境的需要[5]㊂部分造成渔业水域污染的行为人是为了谋取非法利益,财产刑的合理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限制其犯罪的不法收益,防止此类犯罪的反复发生㊂第二,从实践经验来看,渔业水域环境污染犯罪常常是法人犯罪,应当适用双罚制,对法人和法定代表人都要处罚㊂依‘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六条单位犯破坏环境资源罪的处罚规定,渔业水域污染事故按照具体犯罪行为归为其中的环境污染罪㊁非法捕捞水产品罪等罪名,因此可以对符合相关罪名的渔业水域污染事故进行双罚㊂第三,刑事责任具有最高的震慑力,是最严重的法律责任,因此具有谦抑性,要严格规范适用范围和限度㊂3.3.3渔业水域污染事故刑事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第一,犯罪主体㊂具备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㊁法人㊁非法人单位都可作为环境刑事责任的主体㊂第二,犯罪的主观要件㊂在主观要件方面,必须要求犯罪人有主观故意或过失,否则不能成立犯罪㊂主观上无过错但造成了污染事故,对渔业产生损害的行为应归到民事及行政处罚中㊂第三,犯罪的客体㊂对于环境犯罪客体,我国学者提出社会管理制度说㊁公共安全说㊁环境权说㊁复合权说等学说[9]㊂按照通说,环境犯罪侵犯的一般客体为我国刑法所保护的整个社会主义社会关系,同类客体为国家㊁法人和公民的环境权㊂第四,犯罪的客观要件,指的是污染行为所造成的社会危害的总和㊂3.3.4渔业水域污染事故刑事法律责任的承担方式第一,有期监禁㊂对渔业水域实施污染行为或造成渔业水域污染事故触犯刑法的,被法院判处剥夺一定时期的人身自由㊂第二,罚金㊂对渔业水域实施污染行为或造成渔业水域污染事故触犯刑法的,法院判处犯罪人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的金钱㊂发生渔业水域污染事故后可能涉及的罪名有环境污染罪㊁环境监管失职罪㊁非法捕捞水产品罪㊁非法处置进口固体废物罪等㊂除了对犯罪人的刑事处罚外,刑事责任还包括恢复环境㊁提高环境质量和最大限度地保护公民的环境权等内容[10]㊂4对渔业水域污染事故法律责任的完善建议4.1细化相关法律,增强可行性目前,我国法律法规在渔业水域环境保护和污染事故法律责任方面规定不够系统明晰且较为分散,在‘渔业法“‘水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法律及一系列行政法规㊁部门规章中均有出现㊂第1期赵亦钧,等:论渔业法之渔业水域污染事故法律责任13同时,这些法律中针对渔业污染事故归责问题的叙述极为笼统,很难在处理实际问题时高效地应用㊂因此,建议将渔业水域污染相关法律进行系统整合,在‘渔业法“中设立专章来针对渔业水域环境保护及污染事故法律责任,同时出台配套实施细则,将法律中的原则具体化,增强其可操作性㊂在渔业法专章和实施细则中应厘清渔业行政部门在渔业水域环境保护和参与处理污染事故中的地位和权力㊂将环保部门㊁渔政部门在交叉领域的行政执法权进行整合并明确规定各自的执法范围,实现权责清晰的跨部门管理机制,避免在事务中出现权责不清的情况㊂在渔业法专章和实施细则中应完善渔业水域环境监测制度,为渔业水域环境污染事故的调查处理提供更为科学的数据基础[11],避免只根据鱼类死亡情况对渔业水域污染事故进行片面判断㊂对水体功能㊁渔业资源的全面损害评估也有利于对行为人法律责任的正确判定㊂在渔业法专章和实施细则中应进一步明确 渔业水域 渔业水域污染事故 的定义㊂按照现有的定义,实务中存在界定困难的情况,可以通过细化界定方法和程序加以解决,避免概念模糊不清导致的法律适用争议,保证渔业水域污染事故处理的公正㊂4.2合理设置赔偿额度在民事责任方面,按照现行法律规定,包括渔业水域污染事故在内的环境侵权责任的赔偿以财产损害赔偿和人身伤害赔偿为主㊂在财产损失上须补偿的有直接损失与间接损失㊂然而在实践中依然更加重视直接损失的赔偿,对间接损失和可得利益的补偿不足㊂渔业水域环境的恢复过程较为漫长,污染事故极有可能引起当事故发生时和之后很长一段时间的经济利益损失㊂因此,对间接损失的补偿是实现公平补偿的必要条件㊂在刑事责任方面,部分环境犯罪是为了谋取巨大的非法利益,因此对犯罪人处以适合数额的罚金具有必要性㊂但现行刑法没有规定此类犯罪的惩罚金额和幅度,使刑罚的威慑力大大降低[12]㊂如果对犯罪人的处罚金额低于其非法获利,就很难控制渔业水域污染事故的发生㊂5结语不适当的渔业养殖㊁航运㊁海岸工程等人类活动都可能形成渔业水域的污染,甚至造成渔业水域污染事故,严重影响渔业的可持续发展㊂对渔业污染现状和渔业水域污染事故的3种法律责任进行分析之后,可以看到目前针对渔业水域环境保护的法律在实行过程中有很多不足之处,仍有较大的改善空间㊂国家应在‘渔业法“中设置专章强调渔业水域的环保事项及污染事故的法律责任问题,并提出更为可行的实施细则,明确各部门的职责权力,完善水域环境监测,解释相关概念等,为渔业水域污染事故的归责提供科学依据,为我国渔业的长足发展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㊂参考文献[1]皮俊荣,刘宗棠.浅谈渔业污染事故的处理及赔偿责任[J].当代水产,2001(8):40-40.[2]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2015-2018年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公报[E B/O L].(2019-10-22)[2019-11-20].h t t p s://w w w.c a f s.a c.c n/i n f o/1387/33583.h t m[3]邹瑜.法学大辞典[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1.[4]蔡守秋.环境法学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59.[5]吕忠梅.环境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9[6]沈毅.环境侵权民事责任探析[J].管理观察,2019(27).[7]罗豪才.行政法论丛(第1卷)[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1998(1):107-107.[8]刘艳霞.行政法律责任制度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05.[9]常纪文.环境刑事责任构成要件理论研究的突破与发展综述[J].湖南警察学院学报,2001,13(4):20-26. [10]李冠煜.环境犯罪刑事责任新论[J].时代法学,2015,13(5):35-42.[11]朱炳成.论综合生态系统管理视阈下渔业水域保护法制之完善[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7(6):14-26+159. [12]叶良芳.海洋环境污染刑法规制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
大连海洋大学海洋法律与人文学院

大连海洋大学海洋法律与人文学院2020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计划2019年12月大连海洋大学海洋法律与人文学院2020届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计划根据《大连海洋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工作实施细则》(大海大校发〔2016〕97号)《海洋法律与人文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工作实施细则》等文件的要求,结合学院的具体实际,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实施培养方案,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步骤。
通过本环节的教学活动,全面系统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考查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全面推进教育教学质量工程,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我院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组织指导(一)组织机构1.成立海洋法律与人文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附件1)和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小组,由院长任组长,主管教学副院长任副组长,成员由其他院领导、专业教研室主任、办公室主任组成。
领导小组负责计划、组织和实施全院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
2.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小组(附件2)由所有指导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教师组成,组长由专业教研室主任和教师担任,具体负责本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落实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实施方案(附件3),成绩核定及意见填写、小组总结等工作。
(二)指导教师1.指导教师由学术水平较高、教学经验丰富、具有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
2.指导教师的主要职责(1)指导学生确定论文(设计)题目和提纲,介绍参考文献资料,提示研究方法,认真填写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2)掌握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等工作的进度及要求,认真填写论文(设计)工作情况记载簿,做好阶段性指导、中期检查、完成总结等工作。
(3)审阅学生毕业论文(设计)一稿、二稿,并提出相应的修改意见,提示学生按正确格式撰写论文及排版。
(4)提出初审意见和初评成绩。
(5)指导学生做好答辩的准备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连海洋大学海洋法律与人文学院2020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计划2019年12月大连海洋大学海洋法律与人文学院2020届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网根据《大连海洋大学木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工作实施细则》(大海大校发(2016) 97号)《海洋法律与人文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工作实施细则》等文件的要求,结合学院的具体实际,特制定木计划。
一、指导思想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实施培养方案,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步骤。
通过木环节的教学活动,全面系统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考查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全面推进教育教学质量工程,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我院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组织指导(一)组织机构1.成立海洋法律与人文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附件1)和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小组,由院长任组长,主管教学副院长任副组长,成员由其他院领导、专业教研室主任、办公室主任组成。
领导小组负责计划、组织和实施全院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
2•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小组(附件2)由所有指导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教师组成,组长由专业教研室主任和教师担任,具体负责本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落实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点等,答辩小组提岀4个以上问题供学生答辩,每个学生答辩的时间在30分钟之内。
四、论文管理加强毕业论文(设计)过程管理,保证毕业论文(设计)质量。
特别加强对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的指导、中期检查、评阅、答辩等环节的管理。
院领导小组定期检查毕业论文各环节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毕业论文高质量按期完成。
附件1:海洋法律与人文学院2020届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附件2:海洋法律与人文学院2020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小组附件3:海洋法律与人文学院2020届木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实施方案附件4:海洋法律与人文学院2020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委员会附件5:海洋法律与人文学院2020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小组(略)海洋法律与人文学院2019年12月附件1:海洋法律与人文学院2020届毕业论文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裴兆斌副组长:李雷组员:朱晖、朱晓丹、王黎黎、蔺妍、杜鹏、张雪卉、姜跌苴、高旗、陈会岗、张兴全附件2:海洋法律与人文学院2020届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小组组长:裴兆斌副组长:朱晖李雷组员:刘海廷、朱晓丹、曲亚園、甘瑞丰、林志伟、卢政峰、刘中梅、周连义、王黎黎、田卫卫、乔博、李伟侠、范英梅、徐玲、蔺妍、王磊、杜鹏、张文锋、程佳琳、刘洋、张雪卉、官玮玮、姜咲范、邵宏润、曲静、陈瑜、彭绪梅、邵姑怡、孙岑、郭昕黎、高旗、马钢、王卉、关春阳、律清歆、张兴全、许元森、陈会岗、张仕春、王拮、姜涛、王传君、张丹阳。
附件3:海洋法律与人文学院2020届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实施方案毕业论文(设计)是教学培养方案中的遼要环节和内容,是学生在毕业前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尝试,也是对学生学习质量的综合检验。
为保证毕业论文质量符合学校的要求,根据《大连海洋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工作实施细则》(大海大校发(2016)97号)《海洋法律与人文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工作实施细则》,制定海洋法律与人文学院2020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实施方案。
制定本方案的H的,是使毕业论文(设计)各环节的工作更加具体和规范,内容包括:环节、标准、审核(查)和检查要求及时间安排。
一、毕业论文(设计)时间根据学校的教学工作时间安排,毕业论文(设计)预备阶段为2019年12 月至2020年2月,法学、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写作阶段为2020年4月至2020年6月(含答辩时间),即从2019-2020学年第2学期第五周至第十六周:视觉传达设计、动画专业为2019-2020学年第2学期第一周至第十六周。
二、毕业论文工作会1、召开学院毕业论文工作会,研究布置毕业论文各环节工作,确定各专业研究方向。
2、时间安排:2019年12月上旬。
三、学生动员会议1、召开学生动员会议,布置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给学生做毕业论文(设计)写作方法的讲座。
要求学生从思想上重视起来毕业前的两个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开始思考选择自己感兴趣及有能力探索的领域。
2、时间安排:2019年12月初。
四、指导教师与指导学生确定1、根据各专业的研究方向,由学生选择相应的指导教师。
(1)按照大连海洋大学教务处毕业论文相关文件确定有资格指导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教师;(2)各位指导教师上报研究方向。
2、根据指导教师的研究方向,结合学生的兴趣,山学生选择相应的指导教师(两个志愿)。
指导小组根据学生所报志愿统筹后,确定指导教师对应的学生。
时间安排:2019年12月中下旬。
五、师生见面1、学生选题后,统一与指导教师见面。
要求:(1)师生见面后,指导教师讲解学校毕业论文(设计)规定,海洋法律与人文学院毕业论文(设计)相关规定和毕业论文(设计)的所有环节;(2)确定题LI方向与范围;(3)布置初期工作,如:查资料、调研;教师指导学生查找资料,要求学生列出资料明细;(4)指导教师开始记录指导情况。
2、时间安排:2019年12月中下旬。
六、学生确定题目1、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逐步确定毕业论文(设计)题口;2、填写《毕业论文(设计)学生自选题目申请表》;3、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审核,指导教师及教研室和院毕业论文(设计)领导小组审核签字。
要求:(1)审核组开审核会;(2)每位指导教师或学生阐述题□的口的、意义、任务及最后要达到的结果;(3)审核组成员提出意见或建议,杜绝小组间题LI雷同或与现有文章题LI 相近;(4)汇总审核意见,填入申请表中,组长(专业教研室主任)签字;(5)毕业论文(设计)领导小组组长签字。
3、时间安排:2019年12月下旬。
七、选题表上报1、题目论证后,各专业填写《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汇总表》,上交至学院。
学生个人填写《毕业论文(设计)学生自选题目申请表》上交至指导老师处。
自选题LI申请表标注时间:2020年3月15日(法学、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专业)教师选题报告表/自选题L1申请表标注时间:2020年1月3日(视觉传达设计、动画专业)2、上报时间:2020年1月15日前。
八、下达毕业论文任务书1、指导教师下达任务书要求:(1)任务书中反映出所有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任务;(2)任务与完成的时间相对应;(3)任务书封皮标注时间:2020年3月30日一一6月21日(法学、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专业)(4)任务书封皮标注时间:2020年3月1日一一6月21日(视觉传达设计、动画专业)2、上报时间:2020年1月15日前。
九、开题1、教师指导学生撰写开题报告。
要求:(1)指导教师检查学生初期任务的完成情况;(2)指导学生撰写开题报告;(3)开题报告上标注时间:2020年4月10日(法学、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专业)(4)开题报告上标注时间:2020年3月15日(视觉传达设计、动画专业)2、学生开题,按开题的相关规定填写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3、上报时间:2020年1月15日前。
十、任务完成阶段1、学生按任务书的要求完成各项工作。
要求:(1)指导教师负责学生的论文(设计)工作和其他各方面的管理;(2)指导教师必须定期检查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进度和质量,给予必要的指导和答疑,每周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2学时。
因故不能按规定进行指导者,须向毕业论文(设计)领导小组组长办理请假手续,每次请假时间不得超过一周。
(3)学生完成论文的全部材料,填写《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情况记载簿》, 法学、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专业,记载时间从2019.2()2()第2学期第5周至第16周,指导教师签章。
视觉传达设计、动画专业为2019-2020学年第2学期第1周至第16周指导教师签章,(4)学生必须参加毕业论文(设计)各个环节的训练,主要包括(含电子版): 1)撰写文献综述,字数不得少于1500字,并作为毕业论文(设计)必备材料之一归档。
(主要介绍选题领域的主要学说观点和现有研究状况,题LI黑体三号字, 正文宋体小四,行距固定值20磅)2)翻译一篇外文参考文献(与课题有关),其中文字数不得少于2000字。
(格式同上)3)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编写毕业论文计划,主要包括:研究的U的、意义、研究方案的分析论证、工作进程计划、预期成果等。
4)按规范撰写毕业论文,格式严格按照《毕业论文(设计)格式、书写规范》。
•法学、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字数不少于8000字,并参加答辩。
•视觉传达设计、动画专业:应有创作(设计)作品,并撰写结合艺术作品做理论分析和创新内容阐述的说明书,艺术类设讣说明书正文字数不少于3000 字;5)写一份毕业论文工作小结,主要包括收获、体会、意见及建议等。
(A4 纸打印,无字数要求,格式同上)6)负责整理毕业论文(设计)有关材料,并交各教研室存档。
2、时间安排:2020年3月26日至6月17日十一、中期检査要求:在指导教师自查的基础上,山学院组织中期检查。
时间安排:2020年4月24日至4月30日十二、全面审核阶段1、要求:(1)教师对学生的所有材料进行检查审核,做审核记录;(2)专业审核组对组内教师上报的材料进行审核,做审核记录;(3)外请或系内组织专家检查。
2、时间安排:2020年5月14日至5月30日十三、整改1、要求:(1)对检查出的问题,指导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修改;(2)如不修改或修改不合格,学生将没有答辩资格。
2、时间安排:2020年5月31日至6月4日。
十四、毕业论文答辩1、组织学生严格按照规定时间和要求参加答辩,要求答辩内容制作5分钟 PPT,主要包括选题意义、内容框架、创新点等;2、答辩时间:2020年6月5日-9日。
十五、质量保证1、指导教师严格按规定、制度、文件要求学生;2、学生原则上不允许请假。
十六、其他其他环节按各环节的具体规定执行。
海洋法律与人文学院2019年12月附件4:海洋法律与人文学院2020届本科生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主任:裴兆斌秘书:李雷(兼)委员:朱晖、朱晓丹、王黎黎、蔺妍、杜鹏、张雪卉、姜咲范、高旗、陈会岗、张兴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