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监护操作评分标准
心电监护考核评分标准

心电监护考核评分标准1 / 1心电监测、血氧饱和度、无创血压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科室 姓名考试日期监考人得分项总 技术操作流程及标准评分等级目分A B C D操 1、着装整洁,仪表端庄。
3 2 1 0 作2、用物:物品准备:心电监护仪〔心电导联线、合 5432前 10 适尺寸的血压袖带、指氧饱和度探头〕 ,电极片 3准 个或 5 个、电源线、生理盐水或 75%酒精纱布〔必 备要时备 ) 、必要时备配电盘。
3、用物准备 3 分钟。
2 1 0 0 评1、评估患者病情、 意识状态、 缺氧状况, 告知监测 3 2 1 0 估 10 目的及方法。
2、评估患者皮肤状况 〔有无破损、 皮肤疾病〕 及指 4 321甲情况。
3、评估患者周围环境,有无电磁波干扰。
3 21 0 1、携用物至床旁,核对患者身份。
3 2 1 0 2、连接电源, 翻开电源开关 〔机器自检, 显示主屏〕。
3 2 1 0 3、向患者做好解释并进行评估。
3 2 1 0 4、协助患者取适宜体位, 暴露操作区, 清洁皮肤 , 3 21待干〔冬天稍加盖衣服,免着凉〕 。
操5、将电极片连接至心电导联线上, 粘贴于正确部位, 10 9 8 7避开伤口,必要时应当避开除颤部位。
5432作6、连接 SPO 探头,使红外线光源对准指甲,指套270 松紧适宜。
〔不要与袖带在同侧,否那么会影响SPO2流值〕7、绑扎血压计袖带, 测量血压一次 〔不要与静脉输 5 432程液在同侧〕。
8、分别调节 ECG 、 SPO 2、NIBP 等参数及相关信息, 5 432设置相应合理的报警界限〔不能关闭报警声音〕 。
9、观察并记录 BP 、 R 、HR 、 SPO 2。
3 2 1 0 10、安置病人、 盖被,并告知考前须知: (1) 不要自 10 987行移动或者摘除电极片,不可随意摘取传感器。
定 时更换传感器位置及松解血压计袖带。
(2) 患者和家 属防止在监护仪附近使用 , 以免干扰监测波形。
心电监护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心电监护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心电监护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护理技术,用于监测患者的心脏电活动。
下面我将从操作流程和评分标准两个方面来回答你的问题。
操作流程:
1. 准备工作,核对患者身份信息,确认患者是否有禁忌症,准备好心电监护仪器和相应的电极。
2. 安置电极,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电极,清洁患者皮肤,确保电极与皮肤紧密接触,避免电极脱落或移位。
3. 连接仪器,将电极连接到心电监护仪器上,确保连接正确,仪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4. 监护过程,开始监护后,护士需要定期检查仪器和电极的状态,观察心电图的变化,及时处理异常情况,记录监护数据。
5. 拆除电极,监护结束后,拆除电极,清洁患者皮肤,妥善处理使用过的电极和仪器。
评分标准:
心电监护的评分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电极位置,评分标准要求电极位置正确,能够准确地捕获心
脏电活动。
2. 信号质量,评分标准会考虑心电图信号的清晰度和稳定性,
如果信号受到干扰或杂音影响,需要及时调整电极位置或仪器设置。
3. 异常事件处理,评分标准也会考虑护士在监护过程中是否及
时处理异常事件,如心率过快、过慢、心律失常等情况。
4. 监护记录,评分标准还会评估护士对监护数据的记录是否完
整准确,包括心电图变化、护理措施和患者反应等信息。
总的来说,心电监护的操作流程和评分标准都需要护士具备丰
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熟练操作监护仪器,准确判断心电
图的变化,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这样才能确保患者得到有
效的监护和护理。
心电监护操作评分标准

心电监护操作流程及质量标准心电监护仪理论知识心电监护仪是医院实用的精密医学仪器,能同时监护病人的动态心电图形、呼吸、体温、血压(分无创和有创)、血氧饱和度、脉率等生理参数。
可存储400组无创血压数据及测量血压时的心率值、体温、呼吸率、血氧饱和度,并可列表查看;高精度的无创血压测量模块,精度高、重复性好;独特的血氧饱和测量装置,保证血氧饱和度值和脉率测量更准确;另有丰富的报警上、下限设置功能。
一、心电监护的工作原理:1.信号采集:通过电极和传感器采集人体生理参数信号,并将光、压力等其它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2.模拟信号处理:通过模拟电路对采集的信号进行阻抗匹配、过滤、放大等处理。
3.数字信号处理:这一部分是现代监护仪的核心部分,主要由模数转换器、微处理机、存储器等组成。
其中由模数转换器把人体生理参数的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由存储器存储操作程序、设置信息和临时数据(如波形、文字、趋势等)。
微处理机则接收来自控制面板的控制信息,执行程序,对数字信号进行运算、分析和存储,并控制输出,同时协调、检测整机各个部分的工作。
4.信息输出:显示波形、文字、图形、启动报警和打印记录。
二、监护仪各部分的工作原理1.心电波:人体心脏每次跳动前会产生电激动,从窦房结开始有序传导。
当传播到体表会产生系列电位改变,当这些系列的电位改变被电极捕捉并传送到心电监护仪经过处理形成心电波形反映在屏幕上。
2.血氧饱和度:血氧探头上红光和红外光发射管发射红光和红外光,穿透手指血管被光电接收管接收,含不同氧合度血红蛋白的血管在不同脉搏上对光的吸光度不一样。
造成接收管接受到不同强度光,有不同电流生成,经公式换算得出血氧度。
3.无创血压:利用袖带阻断动脉血流,在慢速放气过程中检测源于血管壁的搏动振荡波包迹,并找出包迹与动脉血压之间的关系,进而达到测出血压值的目的。
监护仪是一种以测量和控制病人生理参数,并可与已知设定值进行比较,如果出现超标可发出警报的装置或系统。
心电监护考核评分标准

心电监护考核评分标准心电监护考核是评估监护人员在心电监护工作中的技能和知识水平的重要环节。
评分标准的制定可以为考核提供明确的指导和标准,并能够确保考核结果的客观公正。
以下是一份心电监护考核评分标准的示例,共700字。
一、实际操作技能(300分)1. 心电图测量(100分)a. 心电图测量正确率(50分):对于14个导联的测量,正确贴电极位置和稳定连接得5分,正确设置增益和滤波器得5分,正确调节电压和速度得5分,正确记录胸导联心电图得5分。
b. 心电图质量评估(50分):对于心电图的信号质量评估,正确识别和标注干扰或噪音得20分,正确评估心电图信号幅度和时间基准得20分,正确评估是否存在伪差得10分。
2. 心律监测(100分)a. 心率测量准确性(50分):对于心电图的心率计算,正确计算心率得20分,正确分析异常心率得15分,正确识别和记录心律失常得15分。
b. 心律失常知识(50分):对于常见的心律失常的识别和分类,正确识别和记录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得20分,正确记录及时记录和报告心律失常得15分,正确区分稳定和不稳定心律失常得15分。
3. 窦性心律评估(100分)a. 窦性心律的判断(50分):对于窦性心律和窦性心动过缓的正确判断和记录,得25分,对于窦性心动过速和窦性心律不齐的正确判断和记录,得25分。
b. 窦性心律失常知识(50分):对于窦性停搏、窦房传导阻滞和窦性心律过缓的识别和记录,得20分,对于窦房传导过速和窦性心律不齐的识别和记录,得20分,正确识别和评估窦性节律的改变得10分。
二、专业知识与沟通能力(200分)1. 心电图学知识(100分):对于心电图的基本原理、测量方法和常见的测量误差的了解和掌握,得40分,熟悉心电图导联的布局和识别,得30分,了解心电图的常见异常和常见心律失常,得30分。
2. 沟通能力(100分):对于患者与家属的沟通和交流,正确使用专业术语和技术解释心电图结果,得50分,理解患者的需求和感受,得30分,与其他医疗团队成员进行有效的合作和协调,得20分。
心电监护操作技术评分标准

6
2
2
15
10
15
6
3
2
2
2
2
2
少查对一项扣0.5分,告知内容少一项扣1分
一项未做扣1分
少一项扣1分
一项做不到扣1.5分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3分
一处不正确扣3分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3分
(口述正常波形)
一项做不到扣2分
未记录、洗手各扣1分
每超过10秒扣0.1分,扣完为止
少一项扣1分
未做不得分
一项未做扣1分
一项未做扣1分
3
5
5
2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少一样物品扣1分
未做不得分
不符合要求扣2分
操
作
流
程
质
量
75
分
举手示意:计时开始:
1、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床号、姓名,说明目的、方法及配合
2、评估周围环境、光照情况及有无电磁波干扰;评估患者意识及皮肤情况,询问患者需求并协助解决
3、接通电源,再次检查监护仪,将电极片连接在监护导联线上
心电监护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项目
操 作 流 程
分
值
评分细则
扣分
准备
质量
15分
1、衣帽整齐、规范洗手、戴口罩
2、用物准备:器械车、心电监护仪一台;电源线、导联线、电极片5个(其中2个备用)、弯盘2个、干纱布3块、50%酒精(或盐水纱布)、必要时备一次性使用备皮刀、滑石粉、配电盘
3、检查监护仪性能
4、将用物按使用顺序摆放在器械车上
4、协助患者去枕平卧位,暴露胸部,有胸毛者剃除
5、选择并清洁左、右两侧锁骨中点外下方,左、侧腋前线第六肋间皮肤,干燥后粘贴电极片(避开伤口),污纱布置弯盘内移至治疗车下层
心电监护仪操作评分标准.

心电监护仪的使用考核评分标准考号分数项目内容分值评分要求扣分评估和观察要点20分1、核对医嘱:查看病历、核对医嘱、了解患者诊断、目前病情、用药情况。
2、评估患者(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诊断及治疗情况,应用心电监护仪的原因,适应症,心功能检查情况。
(2)观察局部情况:肢体活动及上臂皮肤情况,指甲情况,心前区皮肤情况,有无黏贴电极的禁忌。
(3)心理状况:语言沟通能力和情绪状态,有无焦虑、恐惧等情绪,对心电监护有无顾虑和特殊心理需求等。
(4)对心电监护的认识和理解,有无配合监护方面的知识。
(5)观察并记录心率和心律变化。
观察心电图波形变化,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3、用物评估:评估监测仪完好,用物齐全。
4、环境评估与准备:评估患者周围环境、光照情况及有无电磁波干扰。
5、操作者自身评估233323211一项未评估扣0.5分,扣完为止一项未评估扣除0.5分,扣完为止未观察肢体活动及上臂皮肤情况、指甲情况、心前区皮肤情况,各扣1分一项未评估各扣1分,扣完为止未评估者扣2分,评估不全扣1分可上好监护后观察,未体现扣3分未评估光照及电磁波干扰情况,扣1分准备10分准备:(1)操作者准备:着装整洁,洗手。
掌握心电监护的基本知识,熟悉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方法;(2)患者准备:理解心电监护的目的与要求,心情平稳(3)用物准备:心电监护仪、一次性电极、75%乙醇纱布(过敏者用生理盐水)、持物钳(4)环境准备:清洁、安静3322着装不整洁,未洗手,扣1分;未掌握心电监护的基本知识及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方法扣2分可与患者评估同时进行,未体现扣3分未评估监护仪性能、导联线连接情况,扣1分;用物不全,缺一项扣0.5分操作实施要点60分1、用物及监护仪带至床旁,核对,对清醒患者,告知监测目的及意义,取得患者合作。
2、检查监测仪控制件是否在正常位置。
3、连接监护仪电源,打开主机开关。
4、心电监测(1)暴露胸部,正确定位,清洁皮肤,以75%乙醇纱布擦净,以减少皮肤的阻力。
心电监护仪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心电监护仪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概述心电监护仪是一种用于记录和监测患者心电信号的仪器。
它能够帮助医护人员准确地判断患者的心脏状况,评估和诊断心脏病变。
本文将介绍心电监护仪的操作流程,并提供一套评分标准,以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操作流程步骤一:准备工作在操作心电监护仪之前,需进行一些准备工作,包括: - 确保心电监护仪的电源充足,并连接好相应的电缆。
- 准备好所需的导联电极片,并确保其干净、整齐。
- 确认患者已经正确地脱掉了衣物,使导联贴片能够贴在清洁的皮肤上。
步骤二:贴导联电极片1.根据心电监护仪的导联图示或说明书,确定导联电极片的贴法,并将其贴在患者的身体上。
2.选择合适的贴导联位置,如右手、左手、右腿等,确保导联电极片与皮肤贴合良好,并避免皮肤在贴片之下有皱褶或湿润。
步骤三:连接导联线1.将导联电极片的线缆与心电监护仪上相应的插孔连接。
确保连接稳固无松动。
2.检查所有导联线是否正确连接,且线缆没有明显的破损、断裂或老化现象。
步骤四:启动心电监护仪1.打开心电监护仪的电源,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根据心电监护仪的操作手册,在屏幕上设置合适的参数,如采样率、心率范围等。
步骤五:记录心电信号1.当心电监护仪工作正常后,开始记录心电信号。
2.监护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始终关注心电波形的变化,并随时记录异常事件或心电图的特征。
步骤六:保存和分享心电数据1.在监护结束或需要保存心电数据时,将数据保存到心电监护仪内部存储设备或外部存储介质中,如U盘、SD卡等。
2.心电数据的保存应按照医疗机构的规定进行,以便后续的检查和分析。
评分标准为了确保心电监护仪操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可以根据以下评分标准进行评估:1.导联电极片贴合度评分:•0分:导联电极片未能与皮肤贴合良好,导致心电信号质量较差。
•1分:导联电极片贴合度一般,导致心电信号质量稍差。
•2分:导联电极片与皮肤贴合良好,导致心电信号质量较好。
2.导联线连接质量评分:•0分:导联线连接存在松动或脱落现象,导致无法正常记录心电信号。
心电监护操作评分标准

心电监护操作评分标准心电监护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重要监护手段,它能够对患者的心电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心电异常,为医护人员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在进行心电监护操作时,需要严格按照一定的评分标准进行,以确保监护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下面将介绍心电监护操作的评分标准,希望能够对广大医护人员有所帮助。
1. 电极的安装。
在进行心电监护操作时,首先需要正确安装电极,保证其与患者的皮肤紧密接触,以获得清晰的心电图信号。
评分标准如下:电极的位置是否正确,10分。
电极与皮肤的接触是否良好,10分。
电极的固定是否牢固,10分。
2. 心电图的记录。
在电极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心电图的记录,评分标准如下:心电图的记录是否清晰,20分。
心电图的记录时间是否准确,10分。
心电图记录的完整性,20分。
3. 心电监护仪的设置。
心电监护仪的设置对监护结果具有重要影响,评分标准如下:心电监护仪的参数设置是否准确,20分。
心电监护仪的报警设置是否合理,10分。
心电监护仪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10分。
4. 心电监护操作的规范性。
在进行心电监护操作时,需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评分标准如下:操作流程是否规范,20分。
操作过程中是否存在失误,10分。
操作是否符合相关规定,10分。
5. 操作者的技术水平。
操作者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心电监护操作的质量,评分标准如下:操作者的专业知识是否扎实,20分。
操作者的操作技能是否熟练,20分。
通过以上评分标准的合理设置,可以对心电监护操作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评估,从而提高监护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广大医护人员能够严格按照评分标准进行心电监护操作,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设置报警参数
10 根据患者病情设置HR、R、BP、SPO2合适的报警范围。
观察要点 (20分)
指导要点 (10分)
5 1.观察并记录HR、心律、R、BP、和SPO2的变化。
10
2.观察心电图波形变化,判断显示屏显示结果,及时处理异常情 况。
5 3.口述临床常见心律失常的处理原则。
3
1.指导患者不要自行移动或者摘除电极片、传感器,如皮肤出现 瘙痒、疼痛等情况,应及时告诉医务人员。
பைடு நூலகம்
2
2.告知患者和家属避免在监测仪附近使用手机等电磁波设备,以 免影响监测波形的判断。
2 3.告知患者和家属使用心电监护仪时报警的处理。
3 4.根据病情做好健康教育,注意保暖。
关机 (3分)
1 1.关机方法正确。 2 2.仪器及导线处理正确。
5 1.操作熟练、规范,动作轻巧,关爱患者。
总体 (10分)
心电监护操作评分标准
考核人员:
时间:
操作时间: 得分:
分钟
项目 分值
步骤
操作前准备 (7分)
评估要点 (10分)
2 护士:着装规范,洗手
1 环境:清洁、安全、安静、舒适
4
备物:监护仪一套(包括相关模块、导线、传感器)、电极、弯 盘、纸巾。
5
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配合程度、体位及皮肤、指(趾) 甲情况。有无大小便及其他生活需求。
操作要点 (40分)
3、血氧饱和度监测 2 1)检测仪器功能。 5 2)根据患者情况正确选择传感器型号并正确安放。
4、无创血压监测
1 1)选择合适的血压袖带。
3 2)位置、松紧度合适,保持袖带管道通畅。
2 3)摆放正确的体位:患者手臂应与心脏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
2 4)根据病情可选择设置自动测量、重复测量时间。
2 2.评估患者有无动静脉瘘、PICC管、外伤骨折等。
1 3.评估患者周围环境有无电磁波干扰。
2 4.告知监测目的、方法、取得患者合作。
1、开机
3 1)核对患者信息。
2 2)开机检查心电监护仪的性能。
2、心电图、呼吸监测
2 1)检查检测仪功能及导线连接是否正常。
3 2)正确安放电极。
扣分
扣分原因
5 3)选择正确的导联(5导联或3导联),调整波幅、波形、波速。
2 2.整体性好、计划性好,语言流畅。 1 3.监护仪摆放合理、安全。
2 4.正确处理用物。
注:操作完成时间:12分钟,每超时1分钟扣1分,以此类推。实际操作时间:
分钟,扣分: 分
评分者:
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