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析
医学常见病例分析

医学常见病例分析在医学领域,病例分析是一种重要的学术方法,旨在通过详细描述和分析患者的病情、病史、体征和检查结果,来推断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本文将以三个常见的医学病例为例,展示病例分析的过程和方法。
病例一:呼吸困难的中年男性患者是一名45岁的男性,最近几个月一直感到呼吸困难,并且伴有咳嗽和胸闷。
他没有过去的呼吸系统疾病史,也没有吸烟或饮酒的习惯。
体格检查发现他的呼吸音减弱,胸部X光显示肺部有斑点状阴影。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我们可以初步怀疑他可能患有肺部感染或肺炎。
为了进一步确认诊断,我们可以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如血常规、血气分析和胸部CT扫描。
这些检查结果将有助于我们确定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以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病例二:胸痛的中年女性患者是一名50岁的女性,最近几个月一直感到胸痛,并且疼痛会向左臂放射。
她有高血压和高血脂的病史,但没有糖尿病。
她的家族中有心脏病史。
体格检查未发现异常,心电图显示心电图显示ST段抬高。
根据患者的症状、病史和心电图结果,我们可以初步怀疑她可能患有冠心病。
为了进一步确认诊断,我们可以进行心肌酶谱、心脏超声和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
这些检查结果将有助于我们确定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病例三:腹痛的年轻女性患者是一名25岁的女性,她最近几个月一直感到腹痛,并且伴有腹泻和腹胀。
她没有过去的胃肠道疾病史,也没有食欲不振或体重减轻。
体格检查未发现异常,大便常规检查显示潜血阳性。
根据患者的症状、病史和检查结果,我们可以初步怀疑她可能患有肠道感染或炎症性肠病。
为了进一步确认诊断,我们可以进行肠镜检查、血液学检查和粪便培养等检查。
这些检查结果将有助于我们确定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总结:通过以上三个病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病例分析在医学诊断中的重要性。
通过详细描述和分析患者的病情、病史、体征和检查结果,我们可以初步推断出疾病的类型,并进一步进行相关检查以确认诊断。
病例分析的技巧

病例分析的技巧
病例分析是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工具之一。
下面是一些病例分析的技巧:
1. 收集病史: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包括症状的起源、持续时间、严重程度、与饮食、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关系。
还需注意过去的疾病史、家族病史等信息。
2. 进行身体检查: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观察患者的外表、测量生理参数、倾听心肺等器官的声音等。
3. 进行实验室检查:根据病情需要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如血液、尿液、影像学检查等,以获取更多的客观数据。
4. 制定诊断假设:根据搜集的信息,进行初步的诊断假设,即对患者疾病可能的诊断。
5. 进行诊断推理:根据病史、身体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推理诊断,即通过分析信息,排除一些可能性,确定最有可能的诊断。
6. 制定治疗计划:根据最可能的诊断,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7. 跟踪观察:治疗后,需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跟踪观察,对疗效进行评估,并根据需要进行治疗方案的调整。
病例分析需要医生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还需要有一定的思维逻辑和分析能力。
通过病例分析,可以更好地指导诊断和治疗,提高医疗水平和治疗效果。
各个病例分析模版(完整版)

各个病例分析模版(完整版)一、病例基本信息1. 病例编号:_______2. 患者姓名:_______3. 性别:_______4. 年龄:_______5. 职业:_______6. 家庭住址:_______7. 主诉:_______8. 现病史:_______9. 既往史:_______10. 家族史:_______11. 体格检查:_______二、病例分析1. 临床表现分析(1)症状分析:主要症状:_______次要症状:_______相关症状:_______(2)体征分析:阳性体征:_______阴性体征:_______2. 辅助检查分析(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_______尿常规:_______生化全套:_______其他检查:_______(2)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_______CT检查:_______MRI检查:_______其他检查:_______3. 诊断分析(1)初步诊断:_______诊断依据:_______(2)鉴别诊断:_______鉴别依据:_______4. 治疗方案分析(1)药物治疗:药物名称:_______用法用量:_______疗程:_______(2)非药物治疗:物理治疗:_______康复治疗:_______手术治疗:_______5. 预后分析(1)病情转归:_______预后良好:_______预后不良:_______(2)复发风险:_______低风险:_______高风险:_______1. 本次病例分析的收获:_______2. 需要改进的地方:_______3. 对今后病例分析的启示:_______四、病例讨论与多学科协作1. 病例讨论(1)组织科室内部讨论:讨论时间:_______参与人员:_______讨论内容:_______讨论结果:_______(2)跨科室会诊:会诊时间:_______会诊科室:_______会诊专家:_______会诊意见:_______2. 多学科协作(1)协作目标:_______解决问题:_______提高疗效:_______(2)协作过程:阶段一:_______阶段二:_______阶段三:_______五、患者教育与随访1. 患者教育(1)疾病知识普及:疾病病因:_______疾病危害:_______预防措施:_______(2)日常生活指导:饮食建议:_______运动建议:_______心理调适:_______2. 随访计划(1)随访时间安排:出院后1个月:_______出院后3个月:_______出院后6个月:_______之后每年:_______(2)随访内容:病情评估:_______治疗效果:_______生活方式调整:_______六、病例分析与临床实践相结合1. 病例分析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1)提高诊疗水平:通过病例分析,提升对疾病的认识:_______优化治疗方案:_______(2)促进医疗质量改进:发现问题:_______制定改进措施:_______(1)成功案例分享:病例特点:_______成功经验:_______(2)失败案例反思:失败原因:_______吸取的教训:_______七、病例分析的伦理与法律考量1. 伦理方面(1)患者隐私保护:在病例分析中,确保患者个人信息保密,不泄露隐私。
(完整版)53个经典病例分析及答案

1.高血压性心脏病病例分析[病例摘要]男性,61岁,渐进性活动后呼吸困难五年,明显加重伴下肢浮肿一个月五年前,因登山时突感心悸、气短、胸闷,休息约1小时稍有缓解。
以后自觉体力日渐下降,稍微活动即感气短、胸闷,夜间时有憋醒,无心前区痛。
曾在当地诊断为”心律不整",服药疗效不好。
一个月前感冒后咳嗽,咳白色粘痰,气短明显,不能平卧,尿少,颜面及两下肢浮肿,腹胀加重而来院。
既往二十余年前发现高血压(170/100mmHg)未经任何治疗,八年前有阵发心悸、气短发作;无结核、肝炎病史,无长期咳嗽、咳痰史,吸烟40年,不饮酒。
查体:T37.1℃, P72次/分,R20次/分,Bp 160/96mmHg,神清合作,半卧位,口唇轻度发绀,巩膜无黄染,颈静脉充盈,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大;两肺叩清,左肺可闻及细湿罗音,心界两侧扩大,心律不整,心率92次/分,心前区可闻Ⅲ/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腹软,肝肋下2.5cm,有压痛,肝颈静脉反流征(+),脾未及,移动浊音(—),肠鸣音减弱;双下肢明显可凹性水肿。
化验:血常规Hb129g/L, WBC6。
7×109/L, 尿蛋白(++),比重1.016,镜检(-),BUN:7.0mmol/L,Cr:113umol/L,肝功能ALT 56u/L, TBIL:19。
6umol/L.[分析]一、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一)诊断1。
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扩大,心房纤颤,心功能IV级2.高血压病Ⅲ期(2级,极高危险组)3。
肺部感染(二)诊断依据1。
高血压性性心脏病:高血压病史长,未治疗;左心功能不全(夜间憋醒,不能平卧);右心功能不全(颈静脉充盈,肝大和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双下肢水肿);心脏向两侧扩大,心律不整,心率>脉率2.高血压病Ⅲ期(2级,极高危险组)二十余年血压高(170/100mmHg); 现在Bp160/100mmHg;心功能IV级3。
肺部感染:咳嗽,发烧,一侧肺有细小湿罗音二、鉴别诊断(5分)1。
病例分析报告模板

病例分析报告模板一、患者基本信息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联系方式:二、主诉患者的主要症状和不适感,包括疾病发生的时间和持续时间。
三、个人史包括患者的家庭史、婚育史、工作环境、生活习惯、疾病史等。
四、既往史患者过去治疗过的疾病和药物使用情况,包括手术史、外伤史等。
五、体格检查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测量生命体征、临床指标和详细的病理检查等。
六、辅助检查结果在患者就诊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辅助检查,包括实验室检验、影像学检查等。
七、诊断针对患者的症状、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明确患者的疾病诊断。
八、治疗方案针对患者的疾病诊断,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等。
九、疗效评估根据患者的治疗过程和疗效反馈,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包括症状的缓解、体格指标的改善等。
十、随访记录对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跟踪记录,包括随访时间、随访内容、复查结果等。
十一、讨论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讨论,包括病因分析、病理机制、预后判断等。
十二、结论对患者的病情做出综合性的结论,包括疾病的发展趋势、治疗建议等。
十三、参考文献列出所有在报告中引用的文献,包括期刊论文、图书、研究报告等。
十四、附录可以是与病情相关的任何附件文件,如图片、CT片、MRI片等。
以上是病例分析报告模板的基本结构。
在具体的报告中,可根据实际情况添加或删除相应的部分。
为了保证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务必对患者信息进行保密处理,并在报告中注明相关患者隐私保护事项。
病例分析报告范文

病例分析报告病例报告日期:XXXX年X月X日患者姓名:XXX性别:男年龄:XX岁病例类型:急性阑尾炎一、病例概述患者XXX,男性,XX岁,因急性腹痛就诊。
查体示:体温37.8℃,脉搏9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0/80mmHg。
腹部检查示:麦氏点压痛、反跳痛明显。
实验室检查示:白细胞计数升高。
初步诊断为急性阑尾炎。
二、病史及体格检查患者既往无慢性腹痛、腹泻等病史。
此次发病前无明显的诱因,起病急骤,腹痛呈持续性,位置固定在右下腹。
体格检查示:腹部平坦,无胃肠型及蠕动波,麦氏点压痛、反跳痛明显,无腹肌紧张。
三、实验室及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示: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
腹部X线平片未见异常。
腹部超声检查示:阑尾肿胀,周围未见脓肿。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根据患者急性腹痛、麦氏点压痛、反跳痛等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及超声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急性阑尾炎。
鉴别诊断方面,需与急性胃肠炎、急性胆囊炎、右侧输尿管结石等疾病相鉴别。
五、治疗及转归患者入院后接受保守治疗,给予抗生素、补液等治疗措施。
治疗过程中,患者腹痛逐渐缓解,体温恢复正常。
治疗X周后,患者痊愈出院。
六、病例总结本例患者为急性阑尾炎,诊断依据充分,治疗有效。
阑尾炎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阑尾管腔阻塞、细菌感染等。
对于急性阑尾炎的治疗,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是关键。
本例患者接受了保守治疗,效果良好。
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加强对急性阑尾炎的认识,提高早期诊断的准确率,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病例分析

病例分析病例分析是一种常见的医学研究方法,被广泛运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
通过对病例的详细观察、分析和整理,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理解疾病的发展特点、规律和治疗效果。
下面将介绍一例病例分析,详细描述患者的病情、病史、症状和诊断治疗过程。
病例分析一般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病人基本信息、病史、症状描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诊断和治疗等。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更加关注这些方面的内容,以便更准确地了解患者的情况。
该病例涉及的患者为一位40岁的男性,在过去数天内出现了明显的全身不适和持续性发热。
根据患者提供的信息,我们可以了解到以下内容。
首先,从病史方面来看,患者没有既往病史,没有长期用药史,也没有与患者家族成员有类似症状的情况。
这些信息告诉我们,患者是一位相对健康的人,之前没有遇到过类似的状况。
其次,从症状描述方面来看,患者的症状包括高热、寒战、乏力、食欲不振、头痛和肌肉酸痛等,这些症状与许多感染性疾病相似,需要进一步的检查来确认具体的病因。
在体格检查方面,患者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脱水和疲劳状况。
他的体温超过了正常范围,达到了39℃。
疼痛的部位主要位于肌肉和关节,但并没有出现其他疼痛部位和明显异常。
根据初步观察和患者的反馈,我们决定进行辅助检查以更准确地明确病因。
患者进行了常规血液检查、尿液检查和胸部X射线检查等。
结果显示,患者的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也升高。
尿液检查并未发现明显异常,但胸部X射线检查显示双肺纹理增粗。
基于病史、症状、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的结果,我们暂时诊断该患者为感染性疾病,可能是一种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
鉴于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我们选择给予患者抗生素治疗,并对症状进行对症治疗。
随着治疗的进行,患者的症状逐渐好转。
体温开始回落,乏力感减轻,食欲也逐渐恢复。
此外,血液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与中性粒细胞比例也开始回落到正常水平。
经过一周的治疗,患者的病情持续稳定,表现出明显的好转趋势。
病例分析心得体会

病例分析心得体会
根据您的要求,我将为您撰写一份标题为“病例分析心得体会”
的文档。
以下是我对这个话题的见解和总结:
1. 了解病例分析的重要性
病例分析是医学领域一项重要的研究和培训方法,通过分析真
实临床病例,我们可以从中获取丰富的临床经验,提高诊疗水平,
并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
2. 病例分析的步骤和方法
病例分析的步骤包括:获取病例资料、分析和诊断、总结和讨论。
在具体的分析过程中,我们可以运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如差异
诊断分析、因果关系分析等,以获取更准确的结论。
3. 病例分析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病例分析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确保病例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避免引用未经证实的内容。
- 保护患者隐私,不泄露任何个人敏感信息。
- 遵循伦理规范,尊重患者权益。
4. 病例分析的益处和挑战
病例分析的益处包括增加临床见识、提高诊疗水平、促进医学科研等。
然而,病例分析也存在一些挑战,如病例资料的获取和难以解释的情况等,这需要我们持续研究和不断提升分析能力。
5. 个人的病例分析心得
作为一名医学专业的学生,我通过参与病例分析活动,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我发现,病例分析不仅帮助我巩固理论知识,还锻炼了我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同时,我也意识到病例分析是一项需要持续研究和实践的技能,只有不断提升自己,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以上是我对病例分析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谢谢!
(字数:22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例分析试运用中医学基础知识分析如下的病例:李某,女,67岁,退休工人。
2006年9月2日诊。
多年来身体虚弱,稍有饮食不节即胃脘不适、精神不振。
常因忧思恼怒而诱发。
2天前,因和家人吵架生气,出现腹胀腹痛,故来门诊求治。
诉脘腹和胸胁胀满闷痛,嗳气频发,善太息。
小腹腹胀肠鸣,矢气频多,大便多有溏泻。
舌质淡红、苔薄,脉小弦。
整体情况:该病患多年身体虚弱,稍有食欲不节就会引起胃脘不适、精神不振。
常因忧思恼怒而诱发。
发病原因:与家人吵架生气,属于情志内伤。
症状:腹胀腹痛;诱发原因胃失和降,脾失健运,胆气亏虚。
舌质:舌质淡红、苔薄;此种舌质多为正常舌质或疾病初起。
脉象:脉小弦;如按琴弦;主病肝胆病、痛病、痰饮,原理:肝失疏泄,气机不利,致使脉道拘急而显弦脉。
痛则气乱,或痰饮内停,致使气机输转不利,故也见弦脉。
其他症状:脘腹和胸胁胀满闷痛,嗳气频发,善太息。
小腹腹胀肠鸣,矢气频多,大便多有溏泻。
病例分析:通过阴阳五行、病机、病因、藏象、诊法等方面对该患者的疾病进行分析,该病患本身多年身体虚弱,稍有食欲不节就会引发胃脘不适、精神不振。
就阴阳来说,胃阴阳兼有。
六腑中,胃居胳下,上接食管,下通小肠,与脾以膜相连,同在中焦。
根据五行学说,胃为燥土属阳。
胃与脾以膜相连,经脉相互络属,构成表里相合关系。
胃有主通降,以降为顺的生理特征,胃失通降,一则饮食物停滞于胃,可见胃脘胀痛、纳呆厌食或嗳腐吞酸等症;二则胃气上逆,则可出现恶心、嗳气、呕吐、呃逆、口臭等症。
因此,该患者的胃脘不适,多是因胃失通降,导致食物停滞于胃所造成。
另外,胃与脾成表里相合关系,胃失通降,会影响到脾的运化与升清,会导致出现纳少脘痞、腹胀、便溏、泄泻、嗳气、呕吐等脾胃纳运失调等症。
患者在描述其症状时,说道大便多有溏泻,表现其症状原因,或为胃失通降导致脾的运化失常。
脾与胆又有着密切关系。
脾主运化,须胆汁的协助,脾气虚久可导致胆气亏虚,引起胸胁隐痛不适、乏力神疲、少气、惊悸虚怯、失眠多梦等症。
患者素有精神不振,从中医学角度分析,这是一种胆气亏虚的表现。
胆与肝又表里相合,肝气助胆汁排泄,胆气亏虚必与肝气运行不当相关,肝与胃又密切关联,肝气郁结可导致胃失和降,产生患者所出现的一些症状。
从病因角度分析,患者引发疾病原因多是情绪所致,其为内伤病因中的七情内伤,诱其发病的情绪多为忧思怒,忧伤肺、思伤脾、怒伤肝。
思则气结,病因病理学术语。
气结,指脾气郁结。
脾主运化,忧思过度,则脾气郁结,运化失常,出现胸脘痞满,食减纳呆,大便溏泄等症状。
《素问·举痛论》:“思则气结,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
”参思伤脾条。
怒则气上,情态病理之一。
出《素问·举痛论》。
指郁怒、暴怒可致肝气上逆或肝阳上亢。
出现头痛头晕,面红目赤,胸胁气满,呼吸急促,甚至呕血等症。
因此,我们便可以解释出患者为何会出现胸胁胀满闷痛。
善太息,长呼吸。
《素问·平人气象论》:“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曰平人。
” 张介宾注:“闰,馀也,犹闰月之谓。
言平人常息之外,间有一息甚长者,是为闰以太息。
”患者出现此症状是因肝的疏泄气机功能失常,患者发病原因是由于吵架生气。
郁怒不解则伤肝,导致肝疏泄气机功能失常,引起胁肋胀痛。
善太息之症;肝气横逆,犯及脾胃,又使其出现肝脾不调,肝胃不和之证。
至于饮食,饥饱失常,食量过多,饮食停滞,损伤脾胃,便会导致患者所出现的脘腹涨满,嗳气频发之症状。
我们根据患者的舌质淡红、苔薄,脉小弦表象,结合望诊、切诊分析。
舌质淡红苔薄说明病情尚浅或正常,就该病患的情况,可视其为疾病出起,病情尚浅。
脉小弦,则主肝肾阴虚或血虚肝郁,或肝郁脾虚等证。
那么根据前几段对该患者的的症状分析,综合结论,患者患病因素由七情内伤导致胃失通降,至脾的运化失常,肝气上逆。
我们通过辩证法该病患说表现症状,属八纲辨证中的里证,因此,导致该病患出现这些症状的原因有三,一是表邪内传入里,侵犯脏腑而成;二是外邪直接侵犯脏腑所致;三是情志内伤,饮食疲劳等原因损伤脏腑,使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逆乱而致病。
而患病主要原因很大一部分是由情志内伤所造成。
建议患者多多注意自己的情绪,合理调整自己的情绪,不宜大喜大悲大怒,会更加损及脏腑,使病情加重,不好治愈。
至于饮食不节引起胃脘胀痛,那么也请该患者注意自己的饮食,最好安排一些合理的菜谱,合理膳食,少食油炸、腌制、生冷刺激性食物,一日三餐需定时定量,适当补充一些维生素C,同时也要保持心情的愉快,通过药膳调理是最好的。
根据分析,该病患主要病症属脾胃失调,肝火旺盛,肝气犯胃证,适宜疏肝健脾法或疏肝和胃之法。
对于脾胃的调理,根据五行,脾胃属土,五味属甜,甘甜而滑润的食物能舒畅脾胃阳气,膏肥食物可以滋养脾胃之阴。
长夏时节脾气最宜养脾,因此患者可以在长夏时节多吃一些甜味食物,如南瓜、苹果等。
但也要注意适量,不宜食之过多。
对中医学基础的认识及学习体会:我是一名大一新生,学习的专业是中药学,在这一个学期的学习生活中,我学习了一门学科叫中医学基础。
中医学,是我国特有的一门学问,源远流长,可以这么说,在学习这门学科之前,我对中医学的理解是茫然不清晰的,通过学习,我开始慢慢对中医学有了了解。
中医学理论形成于先秦两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是其形成的标志。
中医学基础理论体系的形成以古代解剖知识为基础,在人们长期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中积累经验,其中有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的渗透,受古代哲学理论的影响。
主要研究、阐述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和基本原则,是以脏腑经络、气血精液、病因病极为理论基础,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基本方法,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主要特点的医学学科。
《黄帝内经》创立的切脉方法,是中医学诊法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学的特点是“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然而这正是由审机定治的诊疗原则所决定的。
因为同病之所以异治,是因其病机不同,异病之所以同治,是因其病机相同。
整体失衡的疾病观和整体调节的治疗观是中医学的另一特点和优势。
所谓“整体失衡”,是说人之患病,乃一定病因作用下人体内部及体内外的平衡协调状态遭到破坏,即整体失衡或曰“阴阳失调”的结果。
具体可表现为寒热盛衰、邪正虚实、气血津液失常等多种类型,而这些都属于病机的范畴。
因此,弄清某一患者现阶段整体失衡的具体内容,就是识别其当前的病机。
所谓“整体调节”,就是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机结论,施以或补或泻,或温或清,或固或通等适宜的治疗法则及相应方药,使患者机体达到新的整体平衡协调,从而恢复健康。
可见,中医学整体观念在临床上的落实,亦依赖于审机定治这一诊疗模式的贯彻。
人、病兼治而以治人为本是中医学的又一特色和优势,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其一,中医不仅辨病治病(包括中医和西医的病种、病名),更要知人治人。
每种疾病虽有自己特定的临床表现、病程经过及诊疗规律,然而医生临床上面对的并非抽象或概念的疾病,而是某一患病的个人。
每个患者都是具有精、气、神而能自主活动的生物体,因而病人远比疾病复杂而多变。
所以治人重于、难于治病。
《素问 . 疏五过论》之“从容人事,以明经道”和《灵枢 . 师传》的“便病人”就寓此意。
“治人”的重点又在调神。
如《素问 . 汤液醪醴论》告诫:“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
”由于病人精、气、神的状态及变化均可集中反映在经诊断得出的病机结论中,审机定治实为人、病兼治的重要途径和良好形式。
其二,治人为本的核心是“因人制宜”的治则,它要求治疗时应充分考虑到病人的年龄、性别、体质类型、职业、爱好、饮食及生活习惯等对病情的影响,而这些影响也程度不等地蕴涵其病机结论之中。
例如,幼儿易虚易实,老人气血虚弱滞涩,妇女有余于血而不足于气,体质类型不同者对病邪的易感性和对病性的趋同性亦不同等,这些病理因素全都以一定的形式参与了病机的形成。
可以断言,审机定治是构建中医学治人为本特色思想必不可少的基石。
通过中医学基础的学习,我对中医学有了深入的认识,不再是浅层理解。
中医的治疗方法会根据不同的体质做一些调整区分并对症下药;通过中医学理论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食物走向的经络,了解哪些营养补什么经络,走的是肾经还是肺经等等。
根据病人的情况选择相应的食物或是药物治疗。
身体病症时可以选择体质疗法、五脏疗法、子午流注法、拔罐、推拿、针灸、艾灸等。
中医学是我国特有一门医疗学问,它结合阴阳五行学说,藏象,经络学说,不拘泥于诊病治病,与养生学说又相结合。
学习中医学基础,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会有很多帮助,只一门终身受用的学科,但学好中医学理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源远流长的中医学知识,是一门深奥的理论体系,即使这样,我们也应做到尽可能多的了解一些中医学知识。
这样即使我们不是专门学习中医学理论这门知识,也可以对我们自己的身体疾病防治,养生方法起一些指导性作用,这样当自身出现一些问题是,才不会是我们盲目有病乱投医。
这就是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对中医学基础这门学科的认识和体会。
专业:中药学(执业药师)班级:10中药本3姓名:杨克煦学号:1010906043日期:201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