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无砟道岔改道作业
道岔改道作业指导书

(5)曲基本轨存在弯折点(弯折量可用4m弦测量), 但由于提速道岔较长,在改道时可不必考虑调整弯 折量。
(6)轨距变化率不得超过1‰。
1.设置防护 提前一天上报作 业计划,以批准的作 业计划为准上道作业。 设好驻站和现场防护 员,瞭望条件差时, 可增设远端防护员; 待确认无车后,方可 上道,上道时要执行 “手比、眼看、口呼” 制度。
2.由现场防护员在作 业地点测量轨温并做 好记录,组长确认不 超温后方可下达上道 作业命令。
3.改道前,首先方正 轨枕,特别是绝缘接 头处,要将绝缘接头 出的T型螺栓方到两 夹板螺栓之间,误差 不超过40㎜,其次是 甩头严重轨枕,轨距 块两端不能密贴的轨 枕也要将其方正。 为防止相邻轨枕的后移,可在其后再顶一台方枕器。
④在曲股改道时要改正查照间隔以及护轨开口, 查照间隔控制在1391-1394mm之间,护轨开口的要 求不小于80mm;平直段开口为42mm(起点距护轨 端部2210mm),要求为+3﹣1mm。 ⑤改道完成后,在岔心顶铁处插入适量的插片, 方法同尖轨部分,顶铁离缝要求小于0.5mm。
四、作业后
(1)由组长检查作业质量,如有超限,当日整治 (2)组长确认人员、材料、机具全部下道后,方可通 知防护员撤除防护。
2.料具检查
(1)由组长对机具 的安全性进行检查 (2)主要的工具有: 单头螺栓机、压机、 大扳手、撬棍、大小 锤、刷子、道尺、支 距尺、钢板尺、卷尺、 石笔、轨温计、方枕 器、石砟叉。
(3)所需的材料:不同型号的Ⅱ轨距块、Ⅲ轨距块、绝缘 轨距块、护轨插片、顶铁插片、插条和偏心套。
三、作业过程
目 录
一、准备工作 ⑴工作量调查 ⑵申请作业计划及审批 二、作业前 ⑴班前安全教育 ⑵上道前准备工作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道岔

中华人民XX国铁道部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试行)2012年4月目录第三章线路设备标准和修理要求2第六节道岔及调节器2第五章线路设备维修主要作业要求5第五节道岔及调节器维修作业5第六章线路设备维修标准7第一节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7第一章线路设备标准和修理要求第一节道岔及调节器第3.6.1条应根据线路允许速度等运营条件采用相应的可动心轨无缝道岔,道岔各部尺寸按标准图或设计图办理。
第3.6.2条查照间隔(心轨工作边至护轨头部外侧的距离)不得小于1391 mm,测量位置按设计图纸规定。
第3.6.3条护轨轮缘槽宽度为42mm,容许误差为-1~+3mm,尖轨非工作边与基本轨工作边的最小距离不小于63mm。
第3.6.4条岔后到发线连接曲线半径不应小于该道岔导曲线半径,超高不应大于15 mm,顺坡率不应大于2‰。
第3.6.5条尖轨、心轨、叉跟尖轨出现以下不良状态或伤损,应进行修理或更换:一、尖轨尖端与基本轨或可动心轨尖端与翼轨间隙大于1mm。
二、尖轨、可动心轨侧弯,造成轨距不符合要求,或尖轨与基本轨、可动心轨与翼轨间隙超过2mm。
三、尖轨、可动心轨拱腰,造成与滑床台间隙超过2 mm。
四、尖轨相对于基本轨降低值、心轨相对于翼轨降低值偏差超过1mm,且对行车平稳性有影响。
五、尖轨与心轨因扭转或磨耗等原因造成光带异常,且对行车平稳性有影响。
六、其他伤损达到钢轨轻伤标准。
第3.6.6条基本轨、翼轨、导轨和护轨出现以下不良状态或伤损,应进行修理或更换:一、弯折点位置或弯折尺寸不符合要求。
二、高锰钢摇蓝出现裂纹。
三、其他伤损达到钢轨轻伤标准。
第3.6.7条扣件系统及其零部件应满足以下要求:一、道岔扣件系统安装与调整应符合铺设图要求,各零部件应保持齐全,作用良好。
二、应使用铁路专用防腐油脂定期对螺栓涂油,螺栓保持润滑状态。
三、扣件有以下伤损情况,应及时更换:1.岔枕螺栓、T型螺栓折断或严重锈蚀。
2.调高垫板损坏。
技能认证铁路线路工考试(习题卷7)

技能认证铁路线路工考试(习题卷7)第1部分: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单选题]里程 K12+35“K”代表()。
A)米B)千米C)千米数D)米数答案:B解析:2.[单选题]现场防护员接到驻站联络员发出的预报、确报、变更通知后,均应立即通知到()。
A)作业人员B)作业负责人C)工长D)班长答案:B解析:3.[单选题]当防灾安全监控系统发出风速报警信息时,列车调度员须立即确认报警地点,并根据限速提 示向相关()发布限速运行的调度命令。
A)列车B)车站C)工务段D)工务车间答案:A解析:4.[单选题]打磨列车钢轨打磨后,Vmax>120km/h,钢轨焊缝凹陷应小于()mm。
A)0.3B)0.5C)1.0D)0.2答案:A解析:5.[单选题]某线路为直线上坡,每500m水平距离高程是升1m,则该线路坡度为( )。
A)2‰B)4‰C)1‰D)0.5‰答案:A解析:B)工务设备施工部门C)工务施工负责人D)工务现场安全监督员答案:A解析:《普速铁路工务安全规则》铁总运[2014]272号 第4.0.1条7.[单选题]站内正线直线部分铁路,两相邻线路中心线间的最小距离为()。
A)4000mmB)4200mmC)5000mmD)5300mm答案:C解析:8.[单选题]换出的长钢轨当日回收不完时,应放在道床肩上或道心。
但道口处、信号机附近不宜存放。
每根长钢轨的长度一般不得大于()。
A)200mB)300mC)500mD)800m答案:C解析:9.[单选题]中断繁忙干线铁路行车()小时以上的,为较大事故。
A)4B)6C)8D)10答案:B解析:10.[单选题]《线路综合维修验收评分标准》规定,钢轨接头错牙大于( )时,每处扣41分。
A)1mmB)2mmC)3mmD)4mm答案:C解析:11.[单选题]应力放散时,各位移观测点的钢轨位移应达到标记处,容许偏差为( )。
锁定轨温应准确。
道岔改道作业指导书

道岔改道作业指导书目次1 作业条件 (2)2 人员要求 (2)3 作业料具 (2)4 配合要求 (2)5 安全风险构成 (3)6 防护要求 (3)7 作业程序 (3)8 质量标准 (5)9 其它 (5)10 作业流程图 (5)1 作业条件1.1天窗点内道岔改道作业。
1.2天窗点外配件复紧。
1.3作业时间封锁时间不少于90分钟。
2 人员要求2.1 岗位要求施工负责人职务不低于班长,操作人员必须培训合格。
2.2人员配置施工人员9人左右:防护人员4人(驻站防护1人、工地防护1人、关门防护2人),施工负责1人,拿道尺1人、松螺栓、调整轨距3人。
其余根据工作量情况,相应增加人员数量。
3 作业料具套筒扳手、活口扳手、道钉锤、垛子、撬棍若干。
4 配合要求电务进行配合。
5 安全风险构成5.1违章施工作业风险5.1.1设有轨道电路区段的道岔改道,支距尺和起道钉撬棍一定要有绝缘装置。
5.1.2在转辙和活动心轨部分改道、调整间隔尺寸等应通知电务人员到场配合5.2从业人员伤害风险5.2.1道钉锤使用前应检查安装是否牢固,锤头不能有肥边,打锤前方不准站人。
5.2.2在转辙和心轨部分作业,手脚不能伸入其活动范围。
如要作业,一定要与车站联系,确定时间,放入安全木,防止挤伤手脚。
6 防护要求6.1道岔区段作业正线道岔作业:设置驻站联络员1人,工地防护1人,关门防护2人。
站线道岔作业:设置驻站联络员1人,工地防护1人。
7 作业程序7.1卸扣件。
松下螺母,卸下平垫圈、弹条、轨距块。
7.2调整轨距、支距。
用轨距调整器将轨距、支距调整到标准状态。
7.3调整轨距块。
钢轨到位后,固定其位置是由轨距块卡紧钢轨底边来实现的,在改道时就应采用轨距块翻身或里外口调换轨距块的办法保证改道质量。
7.4整正垫板和胶垫。
改动整正铁垫板,复紧铁垫板和岔枕间的紧固螺栓,同时整正歪斜胶垫。
7.5装扣件。
按顺序装上零配件。
7.6拧紧螺栓。
轨距由大改小时,应先拧紧外侧螺栓,反之则先拧紧内侧螺栓;复查轨距及改小时,应先拧紧外侧螺栓,反之则先拧紧内侧螺栓。
盘锦站首组无砟道岔作业指导书2012-3-15

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盘营铁路客运专线盘锦站首组K5-18#和K7-18#单渡线无砟道岔施工。
2、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2.1.1 工程部下发本作业指导书,组织现场技术、施工人员学习,并进行现场施工技术交底;2.1.2 工程部组织现场施工技术人员认真审核新建盘锦至营口铁路客运专线《路基岔区无砟轨道结构设计图-18号单渡线道岔无砟轨道结构设计(图号:盘营客专施轨05-20~27)》配套道岔图号为“CN-6118AS”。
2.1.3 工程部组织现场技术人员、施工负责人认真学习有关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
2.2 外业技术准备1、施工线路交接时,认真测量底座板标高,标高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坚决不予接受。
2、线路交接时,底座板施工单位必须清理干净底座板表面,做到无杂物、无污染。
3、道岔控制基标测量前,按《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的4.1.1~4.1.6及相关规定的要求组织测量人员对CPIII点进行复核。
当CPIII点复核测量结果与从线下施工单位接收的CPIII测量成果满足技术条件的限差要求时,直接采用线下施工单位交接的测量成果;如不满足限差要求,则上报监理单位,和线下施工单位组成联合测量组,对CPIII点进行复测。
4、对底座砼各项尺寸进行验收。
5、依据经复测后的CPIII控制点采用全站仪自由设站测设道岔控制基标。
6、道岔区应在岔心、岔前、岔后位置及道岔前后100~200m范围内增设控制基桩及加密基桩,其位置设置在直股和曲股的两侧,按坐标直接测设,并应埋设永久性桩位。
7、复核道岔中心控制基桩的中线、里程和标高,检查路面高程,复测岔前、岔后直股、侧股控制基桩。
8、站场内的各组无砟道岔宜一次测设完成,并复核道岔间相互位置。
9、站线无砟轨道的测量宜与道岔同时进行,道岔与区间或站线无砟轨道衔接时应以道岔控制基桩为依据进行调整,误差的调整应在站线测量中消除。
10、根据确定的施工方案,落实施工机具设备,并做好铺设道岔基地、施工便道等临时工程的建设。
枕式无碴轨道道岔区施工作业指导书

无碴轨道道岔区施工作业指导书一、无碴轨道道岔区施工工艺流程道岔区无碴轨道施工按照四个阶段进行施工。
四个施工阶段包括:厂家生产和试拼调整阶段、单件产品运输阶段、现场预组装分段运输阶段、现场铺设阶段。
道岔区无碴轨道施工工艺流程图二、各施工阶段的主要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1、厂家生产及试拼调整道岔1.1 遂渝线无碴道岔在山海关桥梁厂进行生产及试拼调整。
1.2 道岔在厂家组拼的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1)排布岔枕排布岔枕前要按图纸准确定位岔枕位臵。
排布岔枕时,横向以岔枕时,横向以岔枕上螺栓孔对齐,纵向岔枕间距以固定的间距尺控制,并随时消除累计误差。
以直股为基准股,岔枕编号牌端与基准股同侧,岔枕垂直于基准股,用龙门吊配合将岔枕一次准确排布到位,间距允许偏差±5mm。
(2)道岔吊装卸及就位吊配尖轨、基本轨组件。
可动心轨组件等长钢轨及组件时必须使用吊轨架,两台龙门吊配合,统一指挥,同步作业,协调行动,平稳吊、运、安装配轨。
先配臵直股尖轨—基本轨组件,而后是曲股尖轨—基本轨组件,对好岔头位臵使两端基本轨前端的方正差不大于1mm,两基本轨安装锁闭孔的中心连线对直基本轨的垂直度不大于2mm,限位器子母块居中。
由于电务转换设备要求很高,两基本轨安装锁闭孔的中心连线与前后轨枕的相对位臵应准确无误。
(3)道岔组装以直股基本轨为基准股,先直股后曲股。
转辙器部分内联结滑动部分应严格按道岔铺设铺设图安装垫板、销钉、弹片等。
连接固定部分应先上基本轨轨距扣压弹条,然后对正道岔直股轨距,顶紧扣压尖轨弹条、轨距块。
对于限位器的安装,应使子块严格居中。
可动心辙岔部分应注意其各部位的间隙。
尤其翼轨和叉跟座的接头联结,应注意与底板之间产生的间隙。
护轨及其他联结部分的组装,按与心轨的查照间隔组装调整护轨。
组装调试时,扣件安装后注意岔枕不得悬空。
道岔组装调试完毕后,应全面检查和整修,包括位臵、方向、轨距、支距、转换性能、密贴程度等。
道岔转辙器及尖轨安装应符合:尖轨无损伤;尖轨实际尖端至第一牵引点处尖轨与基本轨应密贴,缝隙不大于0.2mm;尖轨限位器两侧缝隙偏差不大于1.5mm;尖轨各牵引点处开口值应符合设计规定,其允许偏差为±2mm。
技能认证铁路线路工考试(习题卷41)

技能认证铁路线路工考试(习题卷41)第1部分: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单选题]在同一地点同时更换两股钢轨时,需要连接()铜导线。
A)两纵一横B)两纵两横C)一纵一横D)一纵两横答案:D解析:2.[单选题]普速线路轨底处道床顶面应低于轨枕顶面( )。
A)15~20mmB)10~20mmC)20~40mmD)20~30mm答案:D解析:3.[单选题]影响超偏载检测装置、通信、客(货)车运行安全监测设备和接触网等设备正常使用的作业, 必须与相关设备管理单位联系,填写配合通知书,由其配合人员负责( )相关设备。
A)监督拆除B)拆除和恢复C)监督恢复D)恢复答案:B解析:4.[单选题]使用扣板式扣件时,正线( )及以下的曲线地段,钢轨外侧应使用加宽铁座。
A)800mB)350mC)250mD)450m答案:A解析:5.[单选题]防汛抗洪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 )负责。
A)分级分部门B)逐级分部门C)分级D)逐级答案:A解析:解析:7.[单选题]普通单开道岔转辙部分主要有两根基本轨,()根尖轨,各种零件及根部结构组成。
A)一B)二C)三D)四答案:B解析:8.[单选题]某双线铁路,铺设9号木枕道岔,其辙叉趾前反方向应安装防爬器的数量为( )。
A)2对B)4对C)6对D)8对答案:A解析:9.[单选题]一次拨道量超过40mm应( )防护。
A)办理封锁施工手续,设置移动停车信号B)办理慢行手续,设置移动减速信号C)办理临时封锁施工手续,设置停车手信号D)设置作业标答案:A解析:10.[单选题]警冲标,设在两会合线路线间距离为( )的中间。
线间距离不足4 m时,设在两线路中心线最大间距的起点处。
A)3.1mB)4mC)4.5mD)5m答案:B解析:《普速铁路线路修理规则》铁总工电〔2019〕34号第3.13.2条11.[单选题]12号无缝道岔设()观测桩。
【施工】无砟道岔铺设施工作业书

【关键字】施工无砟道岔铺设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铁路客运专线无砟道岔的铺设施工。
2.作业准备2.1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提出应急预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的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施工前应根据站场排水、信号、供电等设计图,逐一核对道岔区路基范围内各种管线沟槽的数量、位置、结构尺寸及与道岔区无砟轨道接口是否正确。
2.3道岔施工前,应取得线下施工单位线路测量资料、基桩和水准点,并对路基面进行检查,并对岔区控制测量进行复测,形成交接资料。
2.4订购道岔时,应根据设计图纸,确定岔内钢轨焊接及胶接接头的数量与位置,并明确焊接方法,对道岔钢轨长度预留量等作技术处理。
道岔应在制造厂内进行预组装和调试。
出厂时,制造厂应对产品零部件依据部颁《客运专线道岔暂行技术条件》(铁科技[2005]135号)进行检验,并提供出厂合格证、铺设图和发货明细表。
3.技术要求3.1无砟道岔宜在组装厂进行工厂化预组装,不具备条件时,也可在原位组装,但须设组装平台。
3.2道岔运输、装卸、存放及铺设过程中,应保证道岔部件不变形、不受损。
道岔铺设应采用配套设备机械化施工。
道岔运输应根据铺设方法选择运输设备。
3.3道岔组装完成后,电务单位应及时安装调试电务转换设备,并进行工电联合调试,保证道岔转换设备运转正确。
3.4道岔铺设精调后,应再次进行工电联调,经工务、电务和监理单位共同检查道岔铺设质量,符合相关技术条件规定并签认后,方可进行道床板混凝土施工。
3.5铺岔完成后,经自检、电务互检合格后,电务单位应及时安装转辙及锁闭装置。
安装转辙机时,工务、电务部门应配合施工。
转换设备未安装前,应用钩锁器固定尖轨,直向限速通过,侧向禁止通过工程列车。
4.施工程序及工艺流程4.1 施工程序无砟道岔铺设分原位组装和预组装铺设两种方式。
原位铺设是在施工现场组装铺设道岔,而预组装铺设是在厂内预先组装道岔,分段运至现场,然后进行铺设;将组装好的道岔移至铺设位置后,原位和预组装铺设的后续施工步骤完全相同,均是先进行道岔位置调整,然后浇筑道床板混凝土,待混凝土养护完后,拆除调整设备,恢复线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无砟道岔改道作业一、作业目的:改正无砟道岔超限轨向、轨向递变率及轨距、轨距变化率不良处所,整修道岔支距、护轮轨及查照间隔,调整各部轮缘槽间隔尺寸,保证列车按线路允许速度安全平稳高速的运行、确保旅客乘车的舒适度。
二、作业组织:1、作业地点:xxxx站xx#道岔2、作业内容:高速道岔改道作业3、作业防护:设备所在工区4、作业条件:利用综合维修天窗进行作业,在车站《行车设备施工登记簿》(运统—46)内按当日天窗修计划所列项目、地点、时间及影响范围进行登记。
现场作业负责人不低于工长;需进行道岔改道作业时,设备所在工区应向车间提出申请,由车间安排技术检查组对需要改道的道岔使用安伯格进行绝对测量,分析数据后,制定《高速铁路维修作业方案审批表》,报车间或段审核批准,车间干部现场监控。
在转辙部分及可动心轨部分作业提前一天通知电务;并签定《工电施工配合通知单》,在当日天窗例会中与车站及电务明确作业道岔位置作业项目,使当日作业道岔在维修天窗开始转为车站调车操作方式。
5、作业主体单位:设备所在工区、综合维修工队。
6、作业人员组织:驻站联络员1人、现场防护员1人、现场作业负责人1人、监控干部1人、作业人员:根据现场作业情况确定人数。
三、作业标准:1、轨距-1+1mm、轨距变化率0.3‰、轨向1mm、支距1mm、轨向变化率0.3‰。
2、辙叉心工作边至护轮轨头部外侧工作边之间的查照间隔1391mm0~~2mm(曲股),护轨轮缘槽允许偏差42mm-1~~+3mm(曲股)。
3、尖轨非工作边与基本轨工作边之间的最小距离65mm,允许误差-2mm。
4、可动心轨辙叉的长心轨实际尖端至翼轨趾端的距离(简称尖趾距离)允许误差+15~~0mm。
5、Ⅱ型弹条扣件弹条前端下颚应靠贴轨距块(离缝不大于1mm)或扭矩保持在80~~150N.m,弹性垫板用M30螺栓扭矩300~~350N.m(用扭矩搬手检测)6、连接零件摆放位置正确、无缺少失效、作用良好,弹性垫板螺栓盖板无偏斜。
四、作业程序:(一)作业准备:1、作业防护:车站设驻站联络员,现场设防护员,用GSM——R手持终端或对讲机联系,现场用手持红色信号灯防护。
2、作业工具材料:改道器、小撬棍、丁字搬手(根据作业人数确定)、电子道尺、支距尺、正矢绳、钢板尺、轨温计、石笔、轨距块(数量根据现场调查情况确定)、缓冲调距块(数量根据现场调查情况确定)、油刷、专用油脂、照明设备、个人防护用品。
3、检查工具材料:对使用的工具进行检查,照明设备必须由专人负责检查照明设备的状态、电量是否充足,电子道尺、支距尺是否在检定范围,各种工具是否正常,禁止工具设备带病上道使用。
4、进网作业:作业人员进网作业前,作业负责人点名、讲清作业项目、作业地点、安全注意事项;清点工具材料、指定工具材料负责人,并与现场防护员相互确认,确认无误后双方在《施工(作业)携带工(料)具清点登记表》上签字。
在有岗亭的方便门进网前,作业负责人到岗亭进行登记签字。
现场防护员与驻站联络员联系,确认综合维修天窗命令号、天窗起止时间,并向驻站联络员通报作业负责人姓名、作业人数、作业地点、作业项目、使用工具材料、进出网地点(岗亭编号)等;待驻站联络员通知可以入网作业后,在作业负责人的带领下入网作业。
入网作业时现场防护员再次核对入网作业人数、工具材料。
现场防护员与驻站联络员联系用语:xxx站驻站联络员,我是xxx作业组现场防护员xxx,今天在XXX站XX道岔进行改道作业,作业负责人xxx、作业人数xx人、使用工具材料xxxx、进网地点xxx公里(xx号岗亭)出网地点xxx公里(xx号岗亭)、现询问维修天窗封锁命令号和天窗起止时间。
5、作业调查:根据轨检车、动检车检测数据及晃车仪、人体感觉数据或工区申请,技术检查组使用安伯格小车对道岔进行绝对测量,测量时每根岔枕进行精确定位并采集数据,测量完毕用安伯格现场模拟数据分析软件进行分析整理,制定维修作业方案。
6、制定维修方案:在制定维修方案时,应遵循“少动、慎动、勤检,切忌乱动、大动”的原则,制定详细的维修方案,确定每根岔枕每股钢轨的调整方向和调整量。
在道岔数据调整时,调整量计算应遵循“先保证直股、再兼顾曲股、转辙部及辙叉区少动、两端线路顺接”的原则,现场作业坚持“先轨向、后轨距;先直股、后曲股;先整体、后局部”的原则。
制定好的维修方案报段或车间审核批准后,交给维修作业人员进行维修。
7、现场照明设备:照明设备必须满足现场作业的要求,检查病害作业使用发电照明设备、小型便携式照明设备和头灯配合进行作业。
(二)现场作业:1、测量轨温:作业前、中、后分别测量轨温,并如实记录当日气温和轨温。
2、标记作业量:按照《高速铁路维修作业方案审批表》确定的超限处所用电子道尺进行核查,并在钢轨上用石笔进行标记,标清改道方向和改道量以及所需材料规格、数量,用箭头表示改道方向,数字表示改道量及所需轨距块或缓冲调距块规格、数量。
3、调整尖轨与基本轨、可动心轨与翼轨的密贴及间隔铁间隙:利用塞尺检查直尖轨与曲基本轨、曲尖轨与直基本轨、可动心轨与翼轨的密贴段及间隔铁间隙,对间隙超过1mm 的部位进行调整。
调整方法:首先调整两尖轨尖端平齐,其次使辙叉跟端以远尖轨外侧与弹性垫板挡肩密贴,调整时可在尖轨内侧与弹性垫板挡肩之间加入间隙片,但间隙片不得夹在尖轨外侧与弹性垫板挡肩之间。
4、改正基准股:无砟道岔出现轨向不能向有砟道岔出现轨向时进行拨道作业,只能用移动钢轨左右位置的方法进行。
无砟道岔改轨向时以外直股为基准股进行改道作业。
道岔轨向调整的同时应消除钢轨外侧与弹性垫板挡肩之间的间隙。
将改道范围内的里外侧扣件松开并取下弹条,采用调整不同号码轨距块的方法进行改道作业。
安装轨距块时,应使轨距块自由密贴为基准,严禁大力砸入,在采用调整轨距块不能满足改道量要求时,也可采用缓冲调距块移动弹性垫板的方法改动钢轨。
采用缓冲调距块移动弹性垫板时,松开钢轨里外口弹性垫板与岔枕的连接固定螺栓,将螺栓盖板及螺栓取下,用带勾铁丝取出缓冲调距块,确认缓冲调距块型号,更换缓冲调距块(如轨距大时将缓冲调距块大的一面全部面向道心也就是里口,轨距小时将缓冲调距块小的一面全部面向道心也就是里口),用缓冲调距块调整螺栓位置,使弹性垫板椭圆孔位置发生变化,用缓冲调距块挤压弹性垫板,使弹性垫板位置发生变化,实现钢轨位移,达到改正轨向的目的。
钢轨移动到位后将连接零件按照连接零件安装要求进行组装,并按规定扭矩将螺栓拧紧,Ⅱ型弹条扣件弹条前端下颚应靠贴轨距块(离缝不大于1mm)或扭矩保持在120——150N.m,弹性垫板用M30螺栓扭矩300——350N.m(用扭矩搬手检测)。
注意:必须用改道器移动钢轨,严禁用锤击钢轨的方法改道。
5、改正轨距:基准股改道完毕后,用电子道尺逐根岔枕量取对面股轨距,对轨距、轨距变化率超限的处所进行改道作业。
在改道过程中应调整好轨底与轨距块之间的空隙,外侧的空隙通过调整里外口缓冲调距块解决,特殊部位可适当利用垫片(如限位器前后);内侧离缝后利用特制的轨距块来解决离缝超限。
6、转辙部位改道:在直股基本轨改道完毕后,用电子道尺检查轨距,对偏差超过1mm 的位置,通过调整或更换缓冲调距块调整曲基本轨及直尖轨轨向,以直向轨距控制完成对尖轨后导轨轨向的调整,以支距控制完成对曲向尖轨后导轨轨向的调整,以曲向轨距控制完成对曲向基本轨后导轨轨向的调整。
7、改正道岔支距及导曲线轨距:按照道岔设计图设计的规定位置用支距尺逐点检查测量道岔支距,对偏差超过1mm的处所进行改道。
支距改正后,用电子道尺逐根岔枕测量导曲线下股轨距,对轨距及轨距变化率超限处所进行改道作业。
8、在道岔转辙部位改道时,应先将曲股基本轨弯折尺寸、尖轨侧弯整修好。
在可动心轨辙叉部位改道时,应先将可动心轨侧弯整修好,处理好查照间隔与护轮轨轮缘槽宽度之间的关系,并调整好轮缘槽宽度。
9、滑床板、护轨垫板改道:对滑床板及护轨垫板由于钢轨一侧为滑床台,不能通过钢轨另一侧与弹性垫板挡肩之间的轨距块进行钢轨左右位置的调整,只能通过移动滑床板及护轨垫板进行轨距调整,具体调整应通过更换不同号码的缓冲调距块来实现。
(三)扣件调整配置:1、扣件系统具有-8~~+4mmm的轨距调整量,通过调整轨距块可实现-2~~+4的轨距调整量,附以缓冲调距块的掉边可实现-8~~+4的轨距调整量。
调整无需备件,具体配置见表——1和表——2 。
表——1 Ⅱ型弹条扣件轨距块及缓冲调距块调整配置表表——2 滑床板、护轨垫板缓冲调距块调整配置表附注:(1)缓冲调距块的初始配置为6~~9号,轨距块的初始配置为9~~11号.(2)弹性垫板中心与螺栓中心不重合,偏心1.5mm。
(3)轨距块分为9~~11、10~~12两种型号,用于调整钢轨左右位置。
(4)缓冲调距块的分为4~~11、5~~10、6~~9、7~~8四种型号,用于调整弹性垫板位置。
(5)Ⅱ型弹条扣件轨距块及缓冲调距块安装如图——1和图——2。
图——1 道岔区扣件系统结构组装图——2 道岔区扣件系统结构散件图缓冲调距块结构如图——3。
图——3 缓冲调距块结构2、通过更换不同型号钢轨两侧轨距块来调整支距垫板处支距,对于其他部位支距还可以辅助以缓冲调距块进行调整。
3、通过增减顶铁调整片,调整尖轨、可动心轨顶铁间隙,并同时与调整轨距支距相结合,确保尖轨与基本轨密贴、可动心轨在轨头切削范围内应分别与两翼轨密贴、开通侧股时、叉跟尖轨尖端与短心轨密贴。
4、通过调整扣件使尖轨跟端、辙叉趾跟端、护轮轨轮缘槽宽度查照间隔满足要求。
5、轨向调整:(1)无砟道岔直上股钢轨轨向的调整以调换轨距块和缓冲调距块实现;(2)无砟道岔直下股钢轨的轨向通过调换轨距块和缓冲调距块控制轨距实现;(3)无砟道岔曲上股钢轨轨向通过调换轨距块或缓冲调距块控制支距实现;(4)无砟道岔曲下股钢轨的轨向通过调换轨距块和缓冲调距块控制轨距实现。
6、导曲线及辙叉的支距18号道岔导曲线及辙叉支距见表——3,支距测量位置示意参见图——4。
图——4 18号道岔导曲线及辙叉支距示意图表——3 18号道岔导曲线及辙叉支距(单位:mm)7、转辙器直曲基本轨内侧距18号道岔直曲基本轨内侧距见表——4,内侧距示意参见图——5。
图——5 18号道岔直曲基本轨内侧距示意图(四)作业质量回检:维修作业后,作业负责人进行检查分析,是否达到维修作业标准。
如果达到维修作业标准就注销本次整修计划;如果没有达到维修作业标准就是整修不合格,须根据本次检查分析结果,再次下达整修计划交给维修作业人员进行整修。
作业质量应达到以下作业标准:1、轨距-1+1mm、轨距变化率0.3‰、轨向1mm、支距1mm、轨向变化率0.3‰。
2、辙叉心工作边至护轮轨头部外侧工作边之间的查照间隔1391mm0~~2mm(曲股),护轨轮缘槽允许偏差42mm-1~~+3mm(曲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