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医角度如何治疗慢性咽炎

合集下载

缓解慢性咽炎的中西医结合

缓解慢性咽炎的中西医结合

缓解慢性咽炎的中西医结合慢性咽炎是指由各种病因引起的咽黏膜慢性炎症,其症状包括咽部疼痛、咳嗽、嗓子干燥和喉咙不适等。

该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及时缓解慢性咽炎症状变得尤为重要。

在治疗慢性咽炎时,中西医结合疗法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够从多个方面协助患者获得持久缓解和改善。

本文将介绍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咽炎的方法和效果。

一、中医治疗慢性咽炎中医将慢性咽炎归纳为“咽炎”范畴,认为其形成源于虚实两方面的因素。

中医治疗慢性咽炎主要采用草药煎剂、针灸和中药外敷等方法,以调理患者的体内环境,帮助其恢复咽部黏膜的正常功能。

1. 草药煎剂治疗中医治疗慢性咽炎常采用中草药的煎剂饮用。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中医师会将适宜的草药进行配方,例如当归、百合、枇杷叶等草药,这些草药能够清热解毒,润燥养阴,起到舒缓咽喉症状的作用。

2. 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治疗慢性咽炎的常见方法之一。

通过对特定穴位进行刺激,针灸可以起到舒缓炎症、改善血液循环和增强患者抵抗力的作用。

常用的针灸穴位包括太阳穴、合谷穴和风池穴等。

3. 中药外敷中药外敷是指将适宜的中草药制成贴敷或漱口液,然后涂抹或喷洒在患者咽部的治疗方法。

常用的中药外敷方法包括银黄口服液漱口、罗汉果糖浆外敷等,这些方法能够起到消炎、镇痛和保护黏膜的作用。

二、西医治疗慢性咽炎西医治疗慢性咽炎主要通过药物治疗、抗生素和抗炎药的使用,以及外科手术等方法来改善慢性咽炎的症状。

1. 药物治疗西医常采用药物治疗慢性咽炎,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适宜的药物,如局部喉咽消炎药、抗过敏药、去痰药等,以缓解喉咙疼痛和减少咳嗽。

2. 抗生素和抗炎药如果慢性咽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西医常会开具抗生素来抑制病菌的生长。

此外,抗炎药也是西医治疗慢性咽炎的重要一环。

3. 外科手术一些严重的慢性咽炎患者可能需要外科手术来缓解症状。

外科手术可以去除引起咽炎的病变组织,如扁桃体、腺样体等。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咽炎的优势中西医结合治疗将中医和西医的优势相结合,以取长补短。

慢性咽炎的中医治疗与草药调理

慢性咽炎的中医治疗与草药调理

慢性咽炎的中医治疗与草药调理咽炎是一种常见的炎症性疾病,主要由于咽部组织受到病毒或细菌的感染引起。

慢性咽炎是指咽部炎症反复或持续存在超过3个月的情况,给患者带来不适和困扰。

中医草药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可以缓解慢性咽炎的症状,并调理身体从根本上减少炎症。

中医认为,慢性咽炎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体质虚弱、营养不良、生活作息不规律、过度使用嗓音等。

虚实寒热是中医对疾病的基本分类,对于不同类型的慢性咽炎,中医会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在中医药治疗中,医师通常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特点进行辨证施治。

对于慢性咽炎,中医常采用中药内服和外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

常用的中药内服方剂有川贝母炭汤、鱼藤炭汤等。

这些方剂主要通过清热解毒、润燥止咳的作用,有效缓解咽部疼痛、干痒、发痒等症状。

同时,中药调理还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抵抗力,减少病毒或细菌的侵袭。

除了内服草药,中医还会建议患者进行外用治疗。

常用的外用方法包括咽部洗液、咽部喷雾、保温敷贴等。

这些治疗可以直接作用于咽部,减轻炎症的程度,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康复。

中医强调个体化的治疗,因此在选择草药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进行调理。

例如,如果慢性咽炎伴有实热症状,中医会常用百合、连翘、金银花等清热解毒的药材;如果慢性咽炎属于虚寒型,中医则会使用党参、黄芪、肉桂等温阳散寒的草药。

除了中药调理外,中医还注重慢性咽炎患者的饮食调理。

中医认为,饮食健康是人体健康的基础,合理的饮食可以帮助身体恢复平衡。

对于慢性咽炎患者,中医建议少食辛辣刺激食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适当增加蛋白质摄入,保持饮食的多样性和均衡性。

此外,中医还推荐慢性咽炎患者进行适量的运动和保持良好的心态。

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身体免疫力,促进病毒排斥。

良好的心态可以减轻身体的压力,增强自愈能力,有助于康复。

总之,中医草药调理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慢性咽炎的方法。

通过合理使用中药内服和外用,调理患者的体质,增强身体免疫力,缓解症状,加速康复。

中医治疗慢性咽炎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中医治疗慢性咽炎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中医治疗慢性咽炎需要注意哪些事项慢性咽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喉咙疾病,常常给患者带来咳嗽、喉咙痛和发音困难等不适感。

中医在治疗慢性咽炎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但在接受中医治疗时,患者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中医治疗慢性咽炎需要注意的事项。

首先,患者在接受中医治疗慢性咽炎时,需要坚持规律的生活作息。

规律的作息时间能够促进身体各个方面的正常运转,对于咽喉的康复也有积极的作用。

患者应尽量避免熬夜和长时间使用嗓子过度,同时要注意保持空气湿润和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这些都有助于舒缓喉咙不适。

其次,饮食方面的调节也是中医治疗慢性咽炎的重要内容。

中医认为喉咙是与肺、胃相关的,因此调节饮食能够改善肺胃功能,从而促进喉咙的康复。

患者应该注意饮食清淡,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避免油煎炸和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此外,适当补充一些具有润肺的食材,如梨子、百合等,也有助于缓解喉咙不适。

同时,患者在接受中医治疗慢性咽炎时,需要注意保护喉咙,并避免嗓子的过度使用。

喉咙是人体的重要器官,过度使用会导致炎症加重。

患者应该尽量避免大声喧哗、唱歌和长时间讲话,同时要学会正确的发声和呼吸方式,避免过度用力。

在喉咙不适的时候,可以用温水漱口或者含漱一些草药,如金银花、葛根等,有助于舒缓喉咙的症状。

此外,良好的心理状态也对慢性咽炎的康复具有重要的影响。

中医强调心身相互关联,如果患者长期处于紧张和焦虑的状态,会导致身体气血运行不畅,影响喉咙的康复。

因此,患者应该积极调节自己的心态,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同时也要学会放松自己,如进行适量的运动、听音乐等。

最后,患者在接受中医治疗慢性咽炎时,需要找到一位有经验的中医医师进行指导。

中医治疗需要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因此患者需要专业医师的指导。

在选择中医医师时,患者可以通过咨询朋友或亲戚的经验,或者参考医生的资质和经验来进行选择,以确保获得有效的治疗。

总之,中医治疗慢性咽炎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但患者在接受治疗时需要注意一些事项,包括规律的作息、调节饮食、保护喉咙、注意心态以及找到经验丰富的中医医师。

中医如何治疗慢性咽炎

中医如何治疗慢性咽炎

中医如何治疗慢性咽炎慢性咽炎是一种常见的咽喉部疾病,给患者带来诸多不适,如咽部异物感、咽干、咽痒、刺激性咳嗽等。

在中医看来,慢性咽炎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脏腑功能失调、外感邪气、情志不畅等。

中医治疗慢性咽炎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整体调理、辨证论治,能够有效地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一、中医对慢性咽炎的认识中医认为,咽喉为肺胃之门户,是经脉循行交会之处。

慢性咽炎的发生与肺、胃、肝、肾等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肺阴虚损:肺阴不足,虚火上炎,灼伤咽喉,导致咽干、咽痒、咳嗽。

脾胃虚弱:脾胃运化失常,水湿内停,聚而生痰,痰气交阻于咽喉,引发咽部异物感。

肝郁气滞: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气郁化火,上犯咽喉,出现咽喉部不适。

肾阴亏虚:肾阴不足,虚火上扰,咽喉失养,也可导致慢性咽炎。

此外,外感邪气(如风、热、寒等)侵袭咽喉,久病入络,瘀血阻滞等也是慢性咽炎的常见病因。

二、中医治疗慢性咽炎的方法1、中药治疗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舌象、脉象等进行辨证,然后开具相应的中药方剂。

如肺阴虚损者,常用沙参麦冬汤加减;脾胃虚弱者,可用补中益气汤合二陈汤加减;肝郁气滞者,可予逍遥散加减;肾阴亏虚者,多以知柏地黄丸加减。

单方验方:有些单方验方在治疗慢性咽炎方面也有一定的效果,如桔梗汤、玄麦甘桔汤等。

2、针灸治疗针刺:通过针刺肺俞、脾俞、肾俞、足三里、合谷、列缺等穴位,调节脏腑功能,疏通经络,缓解咽部症状。

艾灸:对于虚寒型慢性咽炎,可采用艾灸的方法,如艾灸肺俞、肾俞、关元等穴位,以温阳散寒。

3、推拿按摩颈部按摩:用手指轻轻按摩颈部两侧的肌肉,从风池穴向下至肩井穴,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咽部肌肉紧张。

穴位按摩:按摩天突、廉泉、人迎等穴位,每次按摩 1-2 分钟,以酸胀感为度。

4、饮食调理饮食宜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烟酒等。

多吃滋阴润肺的食物:如梨、百合、银耳、麦冬、沙参等,有助于滋养肺阴,缓解咽部干燥。

中医疗法治百病——慢喉痹(慢性咽炎)

中医疗法治百病——慢喉痹(慢性咽炎)
4.针灸治疗:中医针灸疗法对于慢喉痹的治疗也有一定的效果。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作用的穴位进行针刺,以改善咽部的炎症症状。
5.食疗调理:中医认为,合理调节饮食也可以起到治疗慢喉痹的作用。比如患者可以多吃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蔬菜水果等,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减轻症状。
三、注意事项
在治疗慢喉痹的过程中,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避免过度用嗓:长时间的大声喊叫、过度用嗓容易导致喉部疲劳和炎症加重,应尽量避免或减少此类行为。
2.戒烟限酒:烟草和酒精对于喉部黏膜的刺激性较大,容易加重慢喉痹的症状,因此患者应尽量戒烟限酒。
3.较少冷饮:冷饮会刺激咽部黏膜,容易导致炎症加重,患者应减少或避免饮用冷饮。
中医诊断慢喉痹首先要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症状表现,如患病时间长短、咽痛程度、吞咽困难等。其次要进行望、闻、问、切等四诊,通过观察患者的舌苔情况、喉部黏膜充血情况、声音变化等,以及询问患者的症状变化和伴随症状,再结合脉诊等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出患者是否患有慢喉痹。
二、中医治疗慢喉痹
1.药物治疗:中医治疗慢喉痹的常用药物有清热解毒、润燥生津、消炎止痛等作用的中药。常用的中药包括百合、麦冬、蜂蜜、金银花等。这些药物可以缓解咽部黏膜的炎症反应,减轻咽部疼痛和不适感。
4.保持喉部湿润:可以多喝温开水,保持咽部的湿润,减轻干燥的感觉。
中医疗法治疗慢喉痹有着独特的优势,这是因为中医将人体视为整体,强调气血运行的平衡,通过调理人体的阴阳平衡来治愈疾病。而传统的西医治疗常常只是采取对症治疗,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对于患有慢喉痹的患者来说,中医疗法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治疗方法。
总之,中医疗法治疗慢喉痹可以通过药物治疗、中药熏洗、推拿按摩、针灸治疗和食疗调理等方法来缓解患者的症状和改善疾病的根本原因。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遵循中医的饮食调理和生活习惯,注意保护喉部,避免过度用嗓和刺激性的食物,以加速康复。通过中医疗法的综合治疗,患者有望摆脱慢喉痹的困扰,恢复健康。

5种治疗慢性咽炎的中成药

5种治疗慢性咽炎的中成药

5种治疗慢性咽炎的中成药慢性咽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其症状包括咽部疼痛、干咳、咳痰等。

在中医中,慢性咽炎被归类为“咽喉疾病”范畴,可以通过中成药来治疗。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五种治疗慢性咽炎的中成药,并解释它们的功效和使用方法。

1. 杏仁清肺汤杏仁清肺汤是一种常用于治疗慢性咽炎的中成药。

它的主要成分是杏仁、桔梗、鲜竹叶等。

杏仁具有清热、润肺、止咳的作用,桔梗能清热解毒、利咽化痰,鲜竹叶能清热凉喉。

这种中成药通常以煎剂的形式饮用,每天两次,每次一碗。

长期服用能缓解咽痛、润肺化痰、止咳平喘。

2. 川贝止咳润喉丸川贝止咳润喉丸是一种广泛使用的中成药,常用于治疗慢性咽炎引起的干咳、咽痛等症状。

其主要成分包括川贝母、百部、生甘草等。

川贝母具有清热、化痰、止咳的功效,百部能清热解毒、润喉止咳,生甘草则能缓解炎症、舒缓疼痛。

该丸剂每次口服8-10粒,每日3次。

长期使用可以改善咽部不适、止咳平喘。

3. 蜈蚣清咽胶囊蜈蚣清咽胶囊是一种常用的中成药,适用于慢性咽炎引起的咽痛、声音嘶哑等症状。

该胶囊的主要成分是蜈蚣、玄参、黄芩等。

蜈蚣能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玄参以及黄芩则能清热、凉血。

该胶囊每次口服3粒,每日2次。

长期使用可以减轻咽喉不适、恢复声音。

4. 慢支清肺丸慢支清肺丸是一种治疗慢性咽炎的中成药,对于伴有痰多、咳嗽、气喘等症状的患者效果显著。

其主要成分包括罗汉果、花粉等。

罗汉果具有清热、润肺、止咳平喘的作用,花粉能缓解咽喉疼痛、止咳祛痰。

该丸剂每次口服9粒,每日3次。

长期使用可以改善喉咙不适、咳嗽、气喘等症状。

5. 盐酸金霉素喷雾剂盐酸金霉素喷雾剂是一种治疗慢性咽炎的局部药物,适用于咽喉疼痛、发炎等症状较为明显的患者。

主要成分金霉素能有效抑制细菌的生长,减轻炎症症状。

使用时,将喷嘴对准咽喉喷雾,每次2-3下,每日2-4次。

长期使用可以减轻喉咙疼痛、减少发炎。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这些中成药时,应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并注意自己的身体反应和不良反应。

中医辨证诊治咽喉炎的经典方法

中医辨证诊治咽喉炎的经典方法

中医辨证诊治咽喉炎的经典方法咽喉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它的症状包括咽喉疼痛、灼热感、咳嗽、声音嘶哑等。

中医在咽喉炎的辨证治疗上有着独到的方法和经典的治疗方案。

下面我就介绍几种中医辨证诊治咽喉炎的经典方法。

一、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最经典的治疗方法之一。

对于咽喉炎患者来说,针灸能够刺激穴位,调节气血,增强免疫力,达到治疗和缓解疼痛的作用。

中医经典的针灸疗法包括艾灸、刺络等。

艾灸是通过燃烧艾条产生的热力刺激穴位,起到疏通经络、温通寒凉的作用。

刺络则是通过用针刺激穴位来改善气血循环,促进炎症消散。

二、中药疗法中医中药疗法是中医治疗咽喉炎的常见方法。

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和体质,中医会开出不同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

中医经典的中药方剂包括清热解毒、润燥止咳、和解散结等。

清热解毒的中药方剂能够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适用于咽喉红肿肿痛、口干口渴等症状。

润燥止咳的中药方剂能够润燥止咳、化痰止嗽,适用于咳嗽咯痰、声音嘶哑等症状。

和解散结的中药方剂能够疏散结聚、止痛消肿,适用于喉咙异物感、吞咽困难等症状。

三、食疗疗法中医强调“药食同源”,食疗疗法在中医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

对于咽喉炎患者来说,中医推荐的食疗方案包括清淡饮食、多喝温水、少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清淡饮食能够减轻咽喉的负担,帮助咽喉恢复。

多喝温水能够保持咽喉黏膜的湿润,缓解疼痛和干燥感。

少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可以减少刺激和加重炎症。

四、调理养生中医强调防病治未病的理念,对于咽喉炎患者来说,调理养生是非常重要的治疗方法。

中医经典的调理方法包括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疲劳、增加营养摄入等。

良好的作息习惯包括规律作息、不熬夜等。

避免疲劳可以减少身体的耗损,增加营养摄入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综上所述,中医辨证诊治咽喉炎的经典方法包括针灸疗法、中药疗法、食疗疗法和调理养生。

其中,针灸和中药是中医最为重要的治疗方式,能够刺激穴位、调节气血、改善炎症。

食疗和调理养生是辅助治疗的方法,能够通过饮食调理和良好习惯改善咽喉炎的症状。

慢性咽炎从少阳论治之微见

慢性咽炎从少阳论治之微见

慢性咽炎从少阳论治之微见慢性咽炎是指咽部黏膜长期受炎症刺激,导致咽部充血、充满痰液、疼痛不适的一种疾病。

根据中医的理论,慢性咽炎可以从少阳论治,通过调理少阳经脉来达到治疗的效果。

少阳经脉是人体经络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起到“联系上下,运行升降”的作用。

中医认为,慢性咽炎的发生与少阳脉络的畅通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中医草药、针灸、推拿等方法来调理少阳经脉,治疗慢性咽炎。

在中医的治疗中,一般会采用中草药来治疗慢性咽炎。

一种常用的草药是黄芩。

黄芩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能够有效的消炎、减轻炎症引起的疼痛。

此外,黄芩还可以改善咽部黏膜的功能,加速受损组织的修复,使得咽部恢复健康。

除了黄芩外,中医中还有许多草药可以用来治疗慢性咽炎。

比如,地骨皮具有清热解毒、祛湿润燥的作用;白鲜皮可以清除咽部的炎症,减轻症状的发作。

使用这些中草药时,一般都需要找到适合自己体质的方剂,才能达到治疗效果。

因此,在治疗慢性咽炎时,最好还是到医院找到专业的中医师傅进行治疗。

除了中草药外,针灸也是治疗慢性咽炎的常用方法之一。

通过刺激人体的穴位,可以调节经络的畅通,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提高免疫力。

具体来说,在治疗慢性咽炎时,常用的穴位有合谷、曲池、迎香等。

通过对这些穴位的刺激,可以促进人体体液的循环,加速炎症的消退,达到治疗的效果。

此外,在治疗慢性咽炎时,还可以进行推拿疗法。

推拿是利用手法对人体进行按摩、揉捏、推拿,以达到治疗和保健的目的。

通过推拿,可以促进血液的循环,增加咽部的供血量,加速炎症的消退。

在推拿过程中,按摩和刺激咽部的相关穴位,可以起到舒缓症状、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总的来说,慢性咽炎的治疗可以从少阳论治的角度出发。

通过调理少阳经脉,采用中草药、针灸、推拿等方法,可以达到有效治疗慢性咽炎的效果。

然而,治疗慢性咽炎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根据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因此,在接受治疗时,最好还是咨询专业医师的意见,以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中医角度如何治疗慢性咽炎
慢性咽炎患者就诊时,常常主诉咽部不适,咽痒咳嗽,咽部如有物阻,吐之不出,吞之不下,还不时发出“吭喀”的声音。

这就是中医称之为“慢喉痹”的病证。

本病证多发生于中年人,病程绵长,症状较多,反复发作,不易治愈。

中医认为咽喉为肺胃之门户,如有肺胃蕴热,火热上炎,熏蒸咽喉;或因肾水不足,虚火上炎,煎灼津液,均可致咽部慢性充血,粘膜干燥,咽喉失养而发病。

下面谈谈中医是如何治疗慢性咽炎的。

一、未病先防
1.慎起居: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是防治慢性咽炎的有效措施之一。

居室还应维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

空气干燥及过冷、过热、过湿都可影响咽部粘膜的防御机能,造成咽部感觉异常,日久而导致慢性咽炎病变。

还要做到早晨、饭后及睡觉前漱口、刷牙,保持口腔清洁。

2.调饮食:饮食宜清淡,少食肥甘厚味及油榨食的食物。

春秋季节多吃一些具有酸甘滋阴的食品,如橘子、橄榄、鸭梨、青果及新鲜蔬菜等。

3.动养生:加强锻炼,增强体质,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目的。

减少烟酒和粉尘等刺激,纠正张口呼吸等不良习惯。

还要避免过度发音。

4.防外感:积极预防呼吸道感染,积极防治口鼻及咽喉疾病。

二、既病防变
慢性咽炎可独立存在,也可继发于上呼吸道其他部位炎症或许多全身疾病。

慢性咽炎治不及时,还可引起全身不适,甚至音哑。

因此必须抓紧治疗。

中医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分为肺胃蕴热、肝郁痰热、肺肾阴虚等不同证型。

1.辨证施治
(1)肺胃蕴热
临床证候:口干舌燥,咽喉不利,干咳痰少而黄,咽部粘膜红赤,小便黄,大便干,舌红苔黄,脉数或实。

治法:清肺胃热,除痰利咽。

方剂:清肺散合清胃散加减
处方:连翘10g、川芎10g、白芷10g、黄连10g、元参10g、胖大海10g、桑白皮10g、黄芩10g、山栀10g、贝母10g、射干5g、甘草6g。

(2)肝郁痰火
临床证候:咽燥微痛,咽部异物感明显,吐之不出,吞之不下,情志不畅时尤甚,急躁易怒,胸胁闷胀,咽后壁滤泡增生,大便不调,舌红或淡红,苔黄腻,脉弦数。

治法:疏肝清热,化痰利咽。

方剂:丹栀逍遥散加减。

处方:丹皮10g、栀子10g、柴胡10g、郁金10g、茯苓12g、薄荷6g、当归10g、生白芍10g、苏梗10g、木蝴蝶6g、浙贝母10 g、甘草6g。

(3)肺肾阴虚
临床证候:咽部干燥,灼热疼痛,午后较重,或咽部不利,干咳痰少而稠,咽部粘膜暗红,五心烦热,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法:滋补肺肾,清热利咽。

方剂:肺阴虚为主者,养阴清肺汤加减;肾阴虚为主者,六味地黄丸加减。

处方:肺阴虚为主者,玄参10g、白芍10g、麦冬10g、生地黄15g、薄荷6g、贝母15g、牡丹皮10g、桔梗10g、合欢花15 g、马勃10 g、生甘草6g。

肾阴虚为主者,山茱萸10g、山药10g、泽泻10g、牡丹皮10g、茯苓10g、熟地黄10g、生地黄10g、玉竹10g、山豆根5g、射干5 g,生甘草6g。

2.中成药
(1)西瓜霜润喉片:由西瓜霜、冰片、薄荷素油、薄荷脑等组成。

功效:清热利咽、消肿止痛,适用于慢性咽炎咽喉肿痛者。

每小时含服2片。

(2)养阴清肺膏:由地黄、麦冬、玄参、川贝母、白芍、牡丹皮、薄荷、甘草等组成。

功效:养阴润燥、清肺利咽,适用于慢性咽炎肺阴虚者。

一次10~20ml,1日2~3次。

(3)知柏地黄丸:由知母、黄柏、地黄、茯苓、泽泻、山萸肉、牡丹皮、山药组成。

功效:滋养肾阴、清泻相火,适用于慢性咽炎肾阴虚火旺者。

一次10~20粒,1日2~3次。

(4)金喉健:本品为喷雾剂,由艾纳香油、大果木姜子油、薄荷脑、甘草酸单胺盐、乙醇制成。

功效:祛风解毒,消肿止痛,清咽利喉。

喷患处,每次适量,一日数次。

3.偏方验方
(1)代茶饮:由菊花10g、胖大海10g、麦冬10g、木蝴蝶10g、生甘草6g泡水代茶饮,每日饮数次。

功效:清热利咽,适用于慢性咽炎咽喉不利者。

(2)罗汉果茶:罗汉果1个,乌梅1个。

罗汉果切碎,入乌梅,用沸水冲泡十分钟后,每日饮数次。

功效:清肺润喉,适用于慢性咽炎、咽痛、咽痒等症.。

三、诊治须知
患者就诊时,务必详细询问病史,排除早期食道癌、舌骨综合症、肺结核、咽部肿瘤等疾病引起的咽部症状,必要时请耳鼻喉科专科检查以帮助确诊。

如诊断慢性咽炎后,首先避免诱发因素,然后根据临床表现和分类,选择相应的药物治疗。

另外要注意,长期含服润喉的含片会抑制口腔与咽喉正常菌群的生长,造成菌群失调而引发其他疾病。

需要服用润喉片,一定要遵掌握剂量和疗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