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建筑的发展脉络
围绕形态特点和技术支持总结西方建筑发展脉络

围绕形态特点和技术支持总结西方建筑发展脉络
西方建筑的发展脉络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古希腊和古罗马建筑以石材和大理石为主要材料,追求对称美和规则美。
建筑形式主要有三种:柱式建筑、圆形建筑、拱式建筑。
技术支持方面,主要采用手工加工的方式。
2. 中世纪时期:中世纪建筑以宗教建筑为主导,建筑形式主要有教堂和城堡。
中世纪建筑中出现了许多新的技术,如尖拱、凯旋门和植物纹饰等,这些技术使建筑更加复杂。
3. 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文艺复兴时期提倡对古典建筑的复兴和再创作。
巴洛克时期强调“超越自然”,形式追求曲线美和装饰美。
技术方面,砖石结构、拱桥、穹顶、壁画等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4. 工业化时期:工业化时期建筑将机器生产和大量制造相结合,使建筑更加快速和规范化。
建筑形式多样,技术方面出现了钢筋混凝土、玻璃幕墙、自动化控制系统、电梯等先进技术。
总体来说,西方建筑从一开始就重视对称和规则美,后来又在形式和技术方面得到不断的发展和改进。
现代的西方建筑注重环保、节能和创新,形式多样,技术不断更新,如3D打印和智能化系统等。
西方设计发展的基本过程

西方设计发展的基本过程设计是一门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西方设计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
本文将从古希腊罗马时期到现代设计潮流,探讨西方设计发展的基本过程。
1. 古希腊罗马时期古希腊罗马时期是西方设计发展的起点。
古希腊的建筑和雕塑充满了对人体比例和对称美的追求,这种追求体现在建筑物的立面、雕塑作品的姿态和表情上。
罗马帝国继承并发展了古希腊的建筑风格,特别是建筑技术和公共设施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这一时期的设计注重对称、均衡和秩序,为后来的设计风格奠定了基础。
2. 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时期是西方设计发展的重要阶段。
文艺复兴时期的设计师们追求对古希腊罗马艺术的复兴和再创造,他们研究古代文献和遗迹,运用古典美学原则进行设计创作。
在建筑方面,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们提出了新的建筑理论和方法,如比例法则和透视法,使建筑物更加精确和逼真。
在艺术领域,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和雕塑家们以人体为中心,探索人体的比例和结构,使艺术作品更加真实和立体。
3. 工业革命时期工业革命时期是西方设计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工业革命的到来带来了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和城市化进程,这对设计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建筑方面,工业革命时期的建筑师们开始使用新的建筑材料和技术,如钢铁和玻璃,使建筑物更加高大和坚固。
在工业设计方面,设计师们开始注重产品的功能性和生产效率,提出了“形式追随功能”的理念,使产品更加实用和经济。
4. 现代主义时期现代主义时期是西方设计发展的重要阶段。
现代主义设计强调功能、简洁和实用性,摒弃了华丽和装饰性。
在建筑方面,现代主义建筑师们提出了“少即是多”的原则,追求简洁和纯粹的建筑形式,如勒·柯布西耶的国际风格和密斯·凡·德罗的玻璃建筑。
在工业设计方面,现代主义设计师们注重产品的功能和人机交互,提出了“形式跟随功能”的设计理念,如包豪斯设计学派的作品。
5. 后现代主义时期后现代主义时期是西方设计发展的新兴阶段。
西方近现代建筑史

概述西方近现代建筑转折——从古代到现代现代建筑运动的产生背景:1、许多传统建筑类型如教堂、宫殿、城堡、府邸等已经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而现代建筑正处于建造盛期,工期紧迫,讲求效率和经济性;2、新的建筑材料和新的建筑方法应运而生,必然导致新的建筑形式的出现。
现代建筑的萌芽1、世界博览会建筑1851年由英国园艺师帕克斯顿设计的伦敦“水晶宫”展览馆1889年由法国铁路桥梁工程师埃菲尔为巴黎博览会设计的埃菲尔铁塔(博览会的机械馆就布置在铁塔后面,是一座空前的大跨度建筑,长420米,跨度达115米,四壁全为大玻璃)标志着20世纪建筑历史的到来,即现代建筑的诞生。
2、工艺美术运动代表人物为莫里斯和拉斯金1859~1860年间由魏布设计的莫里斯自宅“红屋”是工艺美术运动的代表作。
红屋平面布置按功能要求呈“L”型,不加粉刷,大胆摒弃了传统贴面的装饰,表现出材料本身的质感。
将功能、材料与艺术造型相结合。
3、新艺术运动及其影响19世纪80年代比利时布鲁塞尔的新艺术运动是欧洲真正改变建筑形式的信号。
其目的是解决建筑和工艺品的艺术风格问题,这一派的建筑师反对历史的样式,想创造出一种前所未有的、能适应工业时代精神的简化装饰。
其主要成就是室内装饰,建筑外形较简洁,常有花饰。
典型的例子是霍尔塔设计的布鲁塞尔都灵路12号住宅室内。
装饰的主题是模仿自然界繁荣生长的草木的形状曲线,墙面、家具、栏杆及窗棂等莫不如此。
人物:西班牙建筑师高迪,作品具有强烈的怪诞性,带着神秘的朦胧感代表作:西班牙巴塞罗那的米拉公寓(上帝遗落在人间的玩偶)、圣家族教堂(“玉米棒”,建造了110多年至今仍未完工)奥地利形成了以瓦格纳为首的维也纳学派。
1895年瓦格纳出版了《现代建筑》一书,指出新材料、新结构必将导致新形式的出现,并反对历史样式在建筑上的重演。
路斯认为:“装饰就是罪恶”,认为建筑“是依靠本身的形体之美而不是依靠装饰”,代表作为1910年在维也纳建造的斯坦纳住宅,建筑完全没有装饰。
西方建筑史发展脉络框架及分类

感悟:经过我的整理和学习,我认为中西方古代建筑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建筑材料,建筑背景,建筑风格,建筑色彩等方面。
1、建筑材料的差异:传统的西方建筑长期以石头为主体;而传统的东方建筑则一直是以木头为构架的。
不同的建筑材料、不同的社会功用,使得中国与西方的古典建筑有了不同的“艺术语言”。
西方建筑的“基本词汇”是柱子,而中国古代的木制建筑以斗拱为“基本词汇”。
2、建筑背景的差异:西方建筑充满着宗教神秘主义的情绪,而中国的建筑则是儒家文化的反映。
3、建筑风格的差异:西方古典建筑呈现一种由简单的几何形体到力求复杂,装饰华丽的风格特点,而中国古典建筑呈现出轻灵而不轻佻,朴实而不机械,威严而不呆板的风格,而长期的封建统治使得中国古典建筑有明显的等级区分。
4、建筑色彩的差异:西方古典建筑色彩富于变化,五颜六色的琉璃瓦,室内室外颜色的对比与统一,用色大胆又十分和谐,不同的颜色带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从而带来美的享受。
中国古典建筑根据等级的不同,皇室多用黄色红色等显示尊贵,普通建筑多为青瓦红砖木材的原有色带给人朴素,轻盈,小巧玲珑的感觉。
不同的建筑语言,表达着不同的思想,流露出不同的情感;不同的建筑,承载着不同的文化,体现着不同的信念。
相信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会有更加深刻的体会。
西方建筑风格的演变发展史

西方建筑风格的演变开展史圣马可广场西方古代建筑的范围,是指从古希腊到英国工业革命前的建筑。
主要以石块砌垒。
近现代建筑以19世纪浪漫主义古典复兴主义建筑到美国沙利文摩天高楼群的建筑,以条形筐架砖石承重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
循着历史足迹,让我们回忆西方建筑留下的脚步。
以下按照顺序分别介绍:古希腊建筑(雅典卫城)-----罗马式建筑(斗兽场)----哥特式建筑(巴黎圣母院,科隆大教堂)----罗曼建筑(比萨主教堂建筑群)-----巴洛克建筑(圣卡罗教堂)----法国古典主义建筑(卢浮宫)-------洛可可建筑(内装饰凡尔赛宫)----浪漫主义建筑(伦敦一会大厦)------古典复兴建筑(美国国会大厦)----沙利文建筑(摩天大楼)一、古希腊的建筑风格古希腊的建筑艺术,那么是欧洲建筑艺术的源泉与宝库。
古希腊建筑风格的特点主要是和谐、完美、崇高。
而古希腊的神庙建筑那么是这些风格特点的集中表达者,古希腊的“柱式〞,这种标准和风格的特点是,追求建筑的檐部〔包括额枋、檐壁、檐口〕及柱子〔柱础、柱身、柱头〕的严格和谐的比例和以人为尺度的造型格式。
古希腊最典型、最辉煌,也是意味最深长的柱式主要有三种,即陶立克、爱奥尼克和科林斯柱式陶立克的柱头是简单而刚挺的倒立圆锥台,柱身凹槽相交成锋利的棱角,没有柱础,雄壮的柱身从台面上拔地而起,柱子的收分和卷杀十清楚显,力透着男性体态的刚毅雄健之美。
爱奥尼克,其外在形体修长、端丽,柱头那么带婀娜潇洒的两个涡卷,尽展女性体态的清秀柔和之美。
科林斯的柱身与爱奥尼克相似,而柱头那么更为华美,形如倒钟,四周饰以锯齿状叶片,宛如满盛卷草的花篮。
从比例与标准来看,陶立克一般是柱高为底径的4--6倍,檐部高度约为整个柱子的1/4,而柱子之间的距离,一般为柱子直径的1.2--1.5倍,十分协调、规整而完美。
爱奥尼克,柱高一般为底径的9--10倍,檐部高度约为整个柱式的1/5,柱子之间的距离约为柱子直径的两倍,十分有序而和美。
西方建筑发展的脉络

西方建筑发展的脉络学完艺术鉴赏这门选修课后,给了我很多的专业知识,尽管我是一名艺术系的学生,经常接触到关于艺术的知识,而且在课堂上领略到很多的艺术领域的事情,但是去深刻的谈论关于艺术的东西,自己的能力还远远不够,所以得继续学习。
关于建筑,我觉的它也是技术和艺术的结合,建筑不仅包含了建筑技术,材料的使用,但它本身的设计就各个方面的包含了艺术,它的轮廓,建筑的各种形式,颜色的使用等等,都是艺术的体现。
在我自己看来,建筑中尤其是现代建筑的美学思想越来越强,无论建筑的内部设计还是外观设计都包含很强的美学思想。
在这里一起探索探索关于西方建筑的发展脉络。
在西方各种语言中,“建筑”一词都源于古希腊语。
古希腊人把建筑师称为是“创始者”。
在他们心目中,一切造型艺术,如雕塑,绘画等,都以建筑为本——建筑是艺术和美学之源。
建筑产生于人类征服自然的斗争中,随着社会的发展,政治,宗教信仰,科学文化,文学艺术等因素不断赋予建筑新的内容和形式,从原始的洞穴,巢穴到今天的城市综合体便是这一过程的缩影。
它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逐渐深化与拓展。
建筑为人类的生存和生活提供了物质空间环境,而人是不能脱离社会孤立存在的,因此建筑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它时刻反映出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技术背景,传达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另一方面,不同的时代文化形成了不同的建筑。
意大利建筑师布鲁诺·赛维在他的《建筑空间论》中指出:“埃及式=敬畏的时代,那时代的人致力于保护尸体,不然就不能求得复活,希腊式=优美的时代,象征热情激荡中的沉思安息,罗马式=武力与豪华的时代,早期基督教式=虔诚与爱的时代,哥特式=渴慕的时代,文艺复兴=雅致的时代,各种复兴式=回忆的时代。
”我们要想全面地了解西方文明,了解西方历史,它的建筑艺术是不可不知的。
西方古典文化的光辉无疑是由具有天才智慧的古希腊人和勇敢于实践的古罗马人所创造出来的。
在建筑领域,他们创造了一种以石头为材料,以梁柱为基本构件的建筑形式。
西方室内设计的历史发展阶段

西方室内设计的历史发展阶段一、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是西方室内设计的起源阶段。
在古希腊,室内设计以实用性和美学为主要目标。
建筑物的内部空间布局注重对称和比例,采用了柱廊和拱顶等特点。
古罗马时期,室内设计更加豪华和富丽堂皇,使用大理石、宝石和金属等贵重材料,营造出宏伟壮丽的氛围。
二、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是室内设计的重要时期。
在中世纪,室内设计受到宗教的影响,建筑物内部常常装饰有宗教题材的壁画和雕塑。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开始注重个人隐私和舒适性,室内设计也趋于人性化。
著名建筑师达·芬奇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的理念,室内空间的规划开始考虑到人的尺度和活动需求。
三、巴洛克和洛可可时期巴洛克和洛可可时期是室内设计的繁荣时期。
巴洛克风格注重室内空间的装饰和繁复性,以壮丽和华丽的装饰为特点,多用金色和红色进行装饰,营造出奢华和庄严的氛围。
洛可可风格则更加轻盈和优雅,注重细节和曲线的运用,常常使用粉色和浅色调,给人一种浪漫和温馨的感觉。
四、新古典主义时期新古典主义时期是室内设计回归古典的阶段。
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欧洲,人们开始追求简约和对称的室内设计风格。
受到古希腊和古罗马建筑的影响,室内设计回归到对称和比例的原则,注重几何形状和纯粹的线条。
同时,新兴的工业革命也为室内设计带来了新的材料和技术,如钢铁和玻璃的运用,为设计师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五、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时期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时期是室内设计的革新和多样化阶段。
现代主义强调功能和实用性,追求简洁和无装饰的设计风格,注重空间的开放和流动性。
后现代主义则更加注重个人表达和多样性,打破传统的规范和限制,通过颠覆和反叛来表达设计师的个人特点和理念。
同时,科技的进步也为室内设计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如智能家居和虚拟现实的应用。
总结起来,西方室内设计的历史经历了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起源,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发展,巴洛克和洛可可时期的繁荣,新古典主义时期的回归,以及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时期的革新。
欧洲建筑发展简史及特点简介

欧洲建筑发展简史及特点简介欧洲建筑,历史悠久,它主要经历了这样一些发展阶段:古希腊建筑:(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1世纪)古代希腊是欧洲文化的发源地,古希腊建筑开起了欧洲建筑的先河。
古希腊的发展时期大致为公元前8~前1世纪,即到希腊被罗马兼并为止。
古希腊建筑,主要是柱式建筑,属于梁柱体系,早期主要建筑材料是石料。
虽然建筑样式比较单一,内部空间封闭简单,但却给予了后世许多艺术以启发。
古罗马建筑:(公元1~3世纪)(极盛时期)古罗马时期的建筑承载了古希腊文明中的建筑风格,凸显地中海地区特色,同时又是古希腊建筑的一种发展。
古罗马在公元前2世纪成为地中海地区强国,与此同时罗马人也开始了罗马的建设工程。
到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建立时,罗马城已成为与东方长安城齐名的世界性城市。
拜占庭式建筑:公元395年,显赫一时的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国家,于是这一时期的拜占庭帝国,就产生了拜占庭建筑风格。
“拜占庭”原是古希腊的一个城堡。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拜占庭建筑是在继承古罗马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时,由于地理关系,它又汲取了波斯、两河流域、叙利亚等东方文化,形成了自己的建筑风格。
罗曼式建筑:(罗曼式建筑也叫罗马式建筑)是6~12世纪,欧洲基督教流行地区的一种建筑风格。
是一种仿古罗马风格的建筑。
罗马式建筑风格多见于修道院和教堂,是6世纪到12世纪初欧洲的建筑风格,因采用古罗马式的券、拱而得名。
线条简单、明快,造型厚重、敦实,其中部分建筑具有封建城堡的特征,是教会威力的化身。
多见于修道院和教堂,给人以雄浑庄重的印象。
对后来的哥特式建筑影响很大。
哥特式建筑:也译作哥德式建筑。
发源于十二世纪的法国,持续至十六世纪,哥特式建筑在当代普遍被称作“法国式”,“哥德式”一词则于文艺复兴后期出现,带有贬意。
是一种兴盛于中世纪高峰与末期的建筑风格。
它由罗曼式建筑发展而来,为文艺复兴建筑所继承。
文艺复兴建筑:十五世纪产生于意大利,后传播到欧洲其它地区,形成带了有各自特点的各国文艺复兴建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林斯柱式是产生于古典文化 末期的希腊科林斯,后来被罗 马人学习和继承了去,并进行 了发展变化。科林斯柱式的柱 头是倒钟的形状,并且倒钟的 四周有装饰性的锯齿状叶片, 一般用的是忍冬草的叶子,有 时中间还有成对的卷涡。细长 比和横截面与爱奥尼柱式相同, 但是看起来比爱奥尼柱式更加 修长,装饰更加丰富,所以也 显得更教高贵和奢华。
希腊的一座历史名城,亦是今日科林西亚州的省 会,有约2.4万居民。科林斯位于连接大陆和伯罗 奔尼撒半岛的科林斯地峡上,西面是科林斯湾, 东面是萨罗尼科斯湾(Saronikos Kolpos)。位于 雅典西南方78公里。科林斯地峡两侧是山脉。在 古代,船只要穿过地峡的话,需要动用拉车把船
从地峡的一边拉到另一边的海岸;现已开凿运河 以方便船只通过。
意 大 利 维 琴 察 的 圆 厅 别 墅
巴洛克建筑
这时期的建筑, 不再像文艺复兴时期那样追求 严谨·和 谐的古典法式。而是以炫耀财富·追求新 奇为特色。
特点:1.炫耀财富:大量使用贵重财富 2.标新立异,追求新奇:有各种柔和的曲
线·曲面使 空间充满动感 3.打破建筑与雕刻·绘画之界限,使它们相
古罗马建筑
古罗马文化是在意大利本土早期伊特鲁里亚文化 和希腊 文化的综合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三个时期: 1. 伊特鲁里亚时期。典型: 建筑奥 古斯都栱 门 2. 罗马共和国盛期 3. 罗马帝国时期 。 典型:罗马斗兽 场
拜占庭建筑
拜占庭建筑是罗马从迁都(公元 330 年)到分裂 (公元 395 年)在帝国东部及其后东罗马帝国的 建筑
哥特式经典建筑
法国巴黎圣母院
德 国 科 隆 大 教 堂
意 大 利 米 兰 大 教 堂
文艺复兴建筑
文艺复兴建筑的明显特征是扬弃中世纪的哥特式 建筑 风格,主张在宗教和世 俗建筑上重新采用 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柱式。
文艺复兴建筑从十五世纪以后,主要在世俗建筑 方面 取得较大成就。
意大利佛罗伦萨大教堂
环绕该城的其他小镇,依顺时针方向次序,是位 于海岸的Lechaio、Isthmia、Kechries及位于内陆 的Examilia及科林斯古城。地理上环绕该城的是 沿海狭窄的沃恰(Vocha)平原、科林斯湾、科 林斯运河、萨罗尼科斯湾、奥涅亚山(Oneia),
和建有中世纪卫城的独石“科林斯卫城” (Acrocorinth)。
科林斯柱式是是希腊古典建筑的第三个系统,公元前五 世纪由建筑师卡利漫裘斯[Callimachus]发明于科林斯 [Corinth],此亦为其名称之由来。它实际上是爱奥尼克 柱式的一个变体,两者各个部位都很相似,比例比爱奥 尼克柱更为纤细,只是柱头以毛茛叶纹装饰,而不用爱 奥尼亚式的涡卷纹。毛茛叶层叠交错环绕,并以卷须花 蕾夹杂其间,看起来像是一个花枝招展的花篮被置于圆 柱顶端,其风格也由爱奥尼亚式的秀美转为豪华富丽, 装饰性很强,但是在古希腊的应用并不广泛,雅典的宙 斯神庙 (Temple of Zeus)采用的就是科林斯柱式。Leabharlann 古典主义建筑:法国凡尔赛宫
洛可可装饰风格:法尔赛宫镜厅
古典复兴建筑
十八世纪六十年代至十九世纪末,欧美资产 阶 级处于政治上的需要,纷纷寻求古希腊·古罗马 文化中所 宣扬的民主·共和思想来标榜自己
浪漫主义建筑
强调个性,提倡自然主义主张 用中世纪的 艺术风格与学院派古典主义艺术抗衡。在 建筑上 往往表现为追求超凡脱俗的修道院 趣味和丰富多彩的异国 建筑情调。
其中圣索菲 亚大教堂是拜占庭帝国极盛时代的 纪念碑。
初期基督教建筑和罗曼建筑
初期基督教和罗曼建筑几乎与拜占庭建筑同时 发展起来 的
初期基督教教堂主要是承袭古罗马教堂的建筑形 式,教堂平面虽有圆形和多边形,但其典型平面 是诞生于古 罗马时期的巴西利卡发展而来。
罗曼建筑虽是继承继承古罗马建筑的基本风格 , 但后来也有变化
希腊神殿建筑总的风格是庄重典雅,具有和谐、 壮丽、崇高的美。这些风格特点在各个方面都有 鲜明的表现
希腊建筑的四种柱式
陶立克柱式 爱奥尼克柱式 科林斯式柱式 女郎雕像柱式
陶立克柱式
陶立克式柱式:奥林匹亚的宙斯神庙奥林匹亚的 宙斯神庙是希腊古典时期最为纯正的陶立克式建 筑。
陶立克柱式
折衷主义建筑
它的主题思想是要弥补所谓的“古典主义 与 浪漫主义在建筑上的局限性”
折衷主义建筑的代表作建筑:巴黎歌剧院
法国国民议会(波旁宫)
德国议会大厦
美国国会大厦
林肯纪念堂
古希腊建筑
希腊最早的神殿建筑只是贵族居住的长方形有门 廊的建筑。后来加入柱式,由早期的“端柱门廊 式”逐步发展到“前廊式”,即神殿前面门廊是 由四根圆柱组成,以后又发展到“前后廊式”, 到公元前6世纪前后廊式又演变为希腊神殿建筑 的标准形式——“围柱式”,即长方形神殿四周 均用柱廊环绕起来。
希腊建筑的风格
波塞冬神庙:波塞冬神庙是至今保存最为完 好的、希腊古典时期最为纯正的陶立克式 建筑。
爱奥尼克柱式
爱奥尼克柱式:赫拉神庙被公认为是大型爱 奥尼克式神庙的代表
科林斯柱式
科林斯式柱式:该建筑所采用的科林斯柱式被后 世建筑师视为科林斯柱式的典范。
科林斯,在新约圣经中又译哥林多或格林多,是
互渗透, 相辅相成。
4.崇尚自然:文艺复兴时期过分追求严谨的 古典法式
罗 马 耶 稣 会 教 堂
古典主义建筑与洛可可装饰风格
法国古典 主义盛期,已不再强调地方风格, 主要是谨遵古典法式,柱 式必须严格恪守 古罗马规范。
洛可可与巴洛克不同,这是由于贵族们受 不了古典主义严肃理性和巴洛克宣泄放肆 的建筑形态而导致的结果。 他们追求的是 柔媚 温情的性格与琐碎·纤巧的图形。
西方建筑的发展脉络
外语系10级四班 王
概述西方建筑的发展历程
古希腊建筑 古罗马建筑 拜占庭建筑 初期基督教建筑和罗曼建筑 哥特式建筑 文艺复兴建筑 巴洛克建筑 古典主义建筑与洛可可装饰风格
俄 罗斯建筑 古典复兴·浪漫主义和折衷主义 建筑 现代主义建筑 后现代与解构主义建筑
哥特式建筑
哥特式建筑的特点:1.是尖塔高耸、尖形拱门、大窗户 及绘有圣经故事的花窗玻璃。
2.在设计中利用尖肋拱顶、飞扶壁、修长的束柱,营造 出轻盈修长的飞天感。
3.以及新的框架结构以增加支撑顶部的力量,使整个建 筑以直升线条、雄伟的外观和教堂内空阔空间,
4.教堂的平面仍基本为拉丁十字形,但其西端门的两侧 增加一对高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