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胚孵化实验指导

合集下载

实验九鸡卵的人工孵育和胚胎发育观察

实验九鸡卵的人工孵育和胚胎发育观察

实验九鸡卵的人工孵育和胚胎发育观察实验九鸡卵的人工孵育和胚胎发育观察实验内容与目的鸡胚作为生物学的实验材料,其历史已经相当悠久。

鸡蛋取材方便,孵育条件简单,且一年四季都有新鲜材料可取,是胚胎学、发育生物学教学、科研的良好材料。

鸡的个体发生中,许多早期发育如受精及卵裂过程并没有象蛙胚那样观察得如此清楚。

当鸡蛋产出时,胚胎发育已处于原肠期(原条形成期)。

随着温度的降低,发育停止。

只有将蛋放到孵育温度下才能继续发育。

实验目的:了解鸡胚发育的大体阶段以及各阶段的形态特征;了解实验室鸡胚胎孵化的基本条件,明确环境对胚胎发育和健康胚胎的重要性。

实验内容:学习和掌握鸡胚胎发育所需要的条件,观察鸡胚胎发育的外部形态变化,掌握器官形成的基本规律;明确环境因素对胚胎发育和健康的影响。

实验材料与实验仪器实验材料:鸡胚装片,共8片:24小时鸡胚装片,24小时鸡胚连续横切,48小时鸡胚装片,48小时鸡胚连续横切,72小时鸡胚装片,72小时鸡胚连续横切,96小时鸡胚装片,96小时鸡胚连续横切;受精鸡蛋。

实验仪器:孵蛋箱、检蛋灯、解剖器、解剖镜、温度计、湿度计、小碗、培养皿、光学显微镜等。

实验内容(一)观察鸡胚切片观察24小时至96小时鸡胚的整装片和横切片,掌握在鸡胚发育的不同时段的组织结构。

(二)学习鸡卵的人工孵育及其注意事项1、孵蛋箱结构及使用方法:孵蛋前几天,将孵蛋箱擦净后,再用来苏尔、或过氧乙酸、或70%酒精消毒灭菌。

然后接通电源,打开气窗,转动调温旋钮,将温度调节到37-39℃。

再将同1%HCl 浸洗冲净的砂粒放于盛水盘中,加入适量蒸馏水,使箱内湿度达到50-60%的相对湿度。

待温湿度稳定2-3天后,即可使用。

2、受精蛋的选择和保存:为保证较高的孵化率,必须对蛋进行选择。

最好选用刚产出一周以内的蛋。

过圆、过长或畸形蛋淘汰。

壳上具凹凸不平条纹的蛋不宜使用。

用照蛋灯检查时,要选气室小,无裂纹的蛋。

卵黄破散,蛋内有黑点或血块的蛋均不能使用。

3实验三、四 鸡卵的人工孵育和

3实验三、四     鸡卵的人工孵育和
• 各级酒精脱水。30%—50%—70%—80%—90%— 95%—100%(Ⅰ)—100%(Ⅱ)—
• 二甲苯透明。100%酒精+二甲苯(1:1)—二甲苯 (Ⅰ)—二甲苯(Ⅱ)—
• 中性树胶封片。
四、镜检
• 描述观察结果,并绘图加以说明。 • 对于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实验三、四 鸡卵的人工孵育、鸡 胚发育观察及整体制片技术
一、鸡卵的人工孵化
• 孵卵箱(恒温箱) • 孵卵条件—温度(38-39℃),湿度(50%-
60%)。 • 受精蛋的选择:
产后一周内的受精蛋,形态正常。 • 孵育前蛋的消毒 • 孵育的日常管理—转蛋、检蛋
3.1恒温恒湿箱
3.2 在恒温恒湿箱中孵蛋
• 观察48小时鸡胚发育。
3.6 孵化48 小时鸡胚37 孵化33小时 鸡胚3.8 孵化72小 时鸡胚
• 固定胚胎:以Bouin氏固定液固定鸡胚。 固定24小时,然后倒去固定液,加入70%酒精洗 涤和保存。
Bouin氏固定液
苦味酸饱和液(1.22%)75ml 福尔马林25ml 冰醋酸5ml
3.9 生理盐水在恒温箱中保温
3.10 取胚实验用具
3.11 在小碗和表面皿内倒入生理盐水
3.12 在蛋的钝端敲个孔
3.13 将蛋壳剥去三分之一
3.14 将蛋倒入小碗内
3.15 用剪刀沿胚盘外边缘周围剪开
3.16 用小铲将胚盘托起,放入表面皿内。
3.17 用吸管吸去胚盘上的卵黄
3.18 使胚盘平铺在表面皿上,吸去生理盐水。
3.19 在胚盘上滴加固定液
3.20 将胚盘倒入小培养皿中
三、鸡胚整体制片方法
• 取胚固定(方法同前) • 整体染色:以1%硼砂洋红染色,1—2天,制片前用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小鸡孵化教程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小鸡孵化教程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小鸡孵化教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生命的奇迹》,详细内容为小鸡孵化过程。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让幼儿了解小鸡从孵化到出生的过程,认识到生命的神奇。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小鸡孵化的基本过程,知道孵化过程中需要的条件。

2. 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幼儿动手能力,激发对生命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关爱动物、珍爱生命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小鸡孵化过程中温度和湿度的控制。

教学重点:小鸡孵化过程的认识,关爱生命、保护动物的意识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鸡孵化箱、温度计、湿度计、课件、图片等。

2. 学具:每组一个鸡蛋模型、小鸡玩偶、画纸、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小鸡孵化箱,让幼儿观察并提出问题:“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吗?里面有什么秘密呢?”引导幼儿猜想,激发兴趣。

2. 例题讲解(1)教师通过课件和图片,讲解小鸡孵化过程。

(2)介绍孵化过程中需要的条件:温度、湿度等。

(3)让幼儿触摸鸡蛋模型,感受鸡蛋的形状和质地。

3. 随堂练习(1)分组讨论:如何为小鸡创造一个舒适的孵化环境?(2)每组推荐一名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4. 小组活动(1)每组用鸡蛋模型和小鸡玩偶模拟孵化过程。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六、板书设计1. 小鸡孵化过程图解。

2. 小鸡孵化条件:温度、湿度等。

3. 爱护动物、珍爱生命的标语。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小鸡孵化过程。

2. 答案要求:正确画出小鸡孵化过程,标注温度和湿度。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次课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幼儿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观养殖场,了解其他动物的孵化过程。

3. 家园共育:与家长沟通,让家长协助幼儿完成作业,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小鸡孵化过程中温度和湿度的控制。

3. 作业设计:画一画小鸡孵化过程。

小鸡孵化过程中班科学教案

小鸡孵化过程中班科学教案

小鸡孵化过程中班科学教案一、教案概述教案名称:小鸡孵化过程中班科学教案教学对象:幼儿园中班幼儿教学目标:通过观察和实践,让幼儿了解小鸡孵化的过程,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小鸡孵化的过程、孵化条件的重要性、小鸡生长的基本需求。

教学时长:2-3次课程,每次40分钟。

二、教学准备1. 材料准备:a. 孵化箱或孵化器、孵化蛋、温度计、湿度计、酒精灯等孵化设备;b. 白板、彩色粉笔、卡片等教具;c. 小鸡喂养所需的饲料和水。

2. 教学环境准备:a. 实验室或教室中设置孵化箱或孵化器;b. 墙上张贴有关小鸡孵化的图片。

三、教学活动1. 活动一:小鸡孵化的过程(20分钟)a.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孵化箱(或孵化器)中的孵化蛋,并向幼儿介绍小鸡孵化的过程:孵化箱中的温度和湿度需要保持一定的范围,孵化蛋经过一段时间的孵化后,小鸡就会孵化出来。

b. 在白板上画一个孵化蛋,并将孵化过程分为不同的阶段,用彩色粉笔标示出来,例如:1. 孵化箱中的温度和湿度的调整;2. 孵化蛋的孵化过程;3. 小鸡的孵化出蛋壳。

c. 请几名幼儿上来模拟孵化过程,让他们分别扮演调温调湿、孵化蛋、小鸡孵化出蛋壳的角色,其他幼儿观察并记录。

2. 活动二:孵化条件的重要性(15分钟)a. 教师向幼儿解释孵化条件对小鸡孵化的重要性,例如温度和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小鸡的孵化。

同时,教师向幼儿介绍孵化箱或孵化器的使用方法。

b. 教师将温度计和湿度计展示给幼儿,并请他们观察和记录孵化箱或孵化器中的温度和湿度,让他们感受到条件的重要性。

c. 可以采用幼儿亲自调整温湿度的方式,让他们通过实践掌握调控孵化条件的方法。

3. 活动三:小鸡生长的基本需求(20分钟)a. 教师向幼儿介绍小鸡生长的基本需求,包括饲料、水和适宜的环境等。

可以通过图片或卡片等教具展示。

b.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已经孵化出来的小鸡,并让幼儿发现小鸡的行为和需求,例如:小鸡会找食物、喝水和活动等。

胚胎的实验报告

胚胎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和阶段。

2. 通过显微镜观察胚胎的形态变化,掌握胚胎发育的基本规律。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胚胎发育是生物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它揭示了生物个体从受精卵到成熟个体的生长发育过程。

通过观察胚胎的形态变化,可以了解胚胎发育的各个阶段及其特点。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新鲜鸡胚、生理盐水、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镊子、剪刀、滴管等。

2. 实验试剂:10%甲醛溶液、95%酒精、70%酒精、1%盐酸等。

四、实验步骤1. 取新鲜鸡胚,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剪去头部和尾部,沿腹部剪开。

2. 将鸡胚放入装有生理盐水的培养皿中,用镊子轻轻拨开卵黄膜,观察胚盘。

3. 将胚盘取出,放入装有10%甲醛溶液的试管中固定10分钟。

4. 取出胚盘,放入95%酒精中脱水5分钟,再放入70%酒精中脱水5分钟。

5. 将胚盘放入1%盐酸中解离5分钟,然后用蒸馏水冲洗干净。

6. 将胚盘放入载玻片上,用盖玻片覆盖,制成玻片。

7. 将玻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记录不同阶段的胚胎发育特点。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受精卵阶段:受精卵呈球形,细胞质均匀,细胞核明显,卵黄位于细胞质的一侧。

2. 卵裂阶段:受精卵开始分裂,形成多个细胞,细胞排列紧密,细胞质逐渐减少。

3. 胚泡阶段:细胞分裂加快,形成囊胚,囊胚的内细胞团分化为胚胎和滋养层,滋养层将形成胎盘。

4. 胚胎早期阶段:胚胎内部出现胚盘,胚盘逐渐分化为三个胚层:外胚层、中胚层和内胚层。

5. 胚胎中期阶段:胚胎发育迅速,胚层进一步分化,器官开始形成,如心脏、脑、肝脏等。

6. 胚胎晚期阶段:胚胎形态基本成熟,器官发育完善,准备孵化。

六、实验讨论1. 胚胎发育过程中,细胞分裂、分化和器官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基因和环境因素的调控。

2. 通过观察胚胎发育的各个阶段,可以了解胚胎发育的基本规律和特点,为研究胚胎生物学和发育生物学提供依据。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小鸡孵化教程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小鸡孵化教程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小鸡孵化教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生命的变化》,详细内容为第一课时“小鸡孵化教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小鸡孵化过程,认识生命的奇妙,培养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小鸡的孵化过程,知道孵化过程中需要的条件。

2. 通过观察、实践,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感受生命的奇妙,激发幼儿对自然科学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小鸡孵化过程中温度和湿度的控制。

教学重点:小鸡孵化过程的认识,观察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鸡孵化器、温度计、湿度计、小鸡成长视频、图片等。

2.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参观幼儿园的养鸡场,观察母鸡孵化的情景,让幼儿初步了解小鸡的孵化。

2. 观看视频,讲解小鸡孵化过程(5分钟)播放小鸡孵化过程的视频,教师同步讲解,让幼儿了解小鸡从受精卵到孵化出壳的全过程。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出示小鸡孵化器,讲解温度和湿度对小鸡孵化的影响,引导幼儿关注孵化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让幼儿观察孵化器中的小鸡,记录温度和湿度,了解孵化过程中环境因素的重要性。

5. 小组讨论,分享观察心得(5分钟)各小组分享观察结果,讨论孵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6. 动手实践(10分钟)教师指导幼儿用彩泥制作小鸡,让幼儿在实践中感受生命的奇妙。

六、板书设计1. 小鸡孵化过程图解2. 温度和湿度对小鸡孵化的影响3. 观察记录表格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小鸡孵化过程,标注关键步骤。

答案:略2. 作业题目:记录一周内孵化器中的温度和湿度变化,分析其对小鸡孵化的影响。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关注幼儿的参与度和兴趣点,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组织亲子活动,让幼儿和家长一起观察孵化过程,增强亲子关系,提高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实验 鸡卵人工孵化及其胚胎发育观察讲解

实验 鸡卵人工孵化及其胚胎发育观察讲解
十日显毛管, 血管始加粗;
11d
十一腹毛生, 尿囊全合拢;
12d
背部出现绒毛
肾、肠开始有 功能,开始用 喙吞食蛋白
十二毛长齐, 上下颚分明;
13d 14d
十三躯体长, 气室分外明;
十四蛋白少, 白朝嘴里进;
15d 16d
十五体长大, 头朝大端伸;
十六绒毛爽, 骨长鳞爪呈;
17d 18d
十七肺发育, 小端已封门;
6d
双珠 六日胎盘动,
头躯成双珠;
胎儿的外形已具
7d
备禽类的特点
胸腹腔尚未封闭,
心、肝、胃都暴
七日离了壳,
露于体腔外
沉入卵黄中;
羽毛按一定羽区
开始发生
8d
八日边口硬,
胎在蛋内浮;
9d 10d
九日嘴爪分, 头尾来回动;
胸腹腔已封闭, 心、肝、胃等器 官已包入体腔
喙开始角质 化,软骨开 始硬化
腿部鳞片和 趾开始形成
肺血管形成,但 尚无血液循环, 亦未开始肺呼吸
十八已斜口, 鸡雏待转身;
19d 20d
十九见起影, 已行肺呼吸;
二十闻鸣叫, 陆续破壳膜;
21d
二十一小鸡出, 发育始结束。
胚蛋孵化过程中胚胎发育分期
?(1)发育早期( 1~4d ) 内部器官发育阶段:首先形成中胚层,再由三个胚 层形成雏禽的各种组织和器官。
第一次检蛋
5-6 天检查蛋的受精情况,剔除无精和死精胚蛋 正常胚蛋:血管网鲜红,扩散较宽,黑眼明显。 弱胚蛋:血管网色淡纤细,扩散面小,黑眼色浅。 无精蛋: 蛋内透明, 转动可见卵黄阴影。 死胚蛋:无血管网,有血线或溶血。
第二次检蛋
10-11 天检出中途停止发育的胚胎

鸡胚的实验报告

鸡胚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鸡胚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2. 掌握鸡胚培养过程中细胞的分离、培养和传代技术;3. 观察鸡胚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形态和增殖情况。

二、实验原理鸡胚培养是一种在体外培养鸡胚细胞的方法,主要用于研究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发育生物学等领域。

通过将鸡胚组织中的细胞分离出来,并在特定的培养条件下进行培养,可以观察到细胞的生长、形态和增殖情况,从而研究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三、实验材料1. 新鲜鸡蛋:选用新鲜鸡蛋,确保蛋壳完整,无破损;2. 实验器材:解剖刀、剪刀、镊子、解剖盘、培养皿、移液枪、培养箱、显微镜等;3. 培养基:DMEM培养基、胎牛血清、青霉素、链霉素、胰蛋白酶等;4. 其他:消毒剂、无菌操作台、无菌棉签等。

四、实验步骤1. 鸡胚的获取:将新鲜鸡蛋在37℃温水中浸泡10分钟,使蛋壳软化,然后用解剖刀在鸡蛋的一端切开,取出鸡胚。

2. 鸡胚的解剖:将鸡胚放在解剖盘上,用剪刀剪开卵黄囊,取出卵黄囊膜,用镊子取出鸡胚成纤维细胞。

3. 细胞的分离:将鸡胚成纤维细胞放入装有DMEM培养基的培养皿中,用胰蛋白酶消化细胞,待细胞变圆后加入胎牛血清终止消化,然后用移液枪吹打细胞,使细胞分散。

4. 细胞的接种:将分散的细胞接种到培养皿中,放入培养箱中培养。

5. 细胞的观察:在显微镜下观察鸡胚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形态和增殖情况。

6. 细胞的传代:待细胞生长到一定密度后,用胰蛋白酶消化细胞,将细胞分离成单个细胞,再进行接种。

五、实验结果1. 鸡胚成纤维细胞在培养过程中,呈扁平梭形,细胞质丰富,细胞核明显。

2. 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细胞逐渐增多,细胞密度逐渐增大。

3. 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规则,生长旺盛。

4. 经过传代培养,细胞仍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

六、实验讨论1. 鸡胚培养过程中,无菌操作至关重要,需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程进行。

2. 培养基的质量对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有重要影响,需选用优质培养基。

3. 细胞传代次数过多,可能导致细胞生长缓慢、形态发生变化,影响实验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剔除死胚,判断性别,描述异常现象
综合性实验
实验十一 10 天龄胚
一、选一典型活胚进行详细观察
1.胚胎在蛋内的方向。 2.观察研究尿囊情况。 3.检查羊膜的组成。 4.检查气室的状况。 5.观察血管的分布。 6.继续研究羽毛的发育,找一找其他的皮肤衍生物。
二、剔除死胚,判断性别,描述异常现象
鸡胚的孵化
实验九 8 天龄胚
一、照蛋,检查是否有死胚,破壳验证
二、选一典型活胚进行详细观察
1.胚膜的发育情况。 2.研究肢体进一步的发育情况。 3.检查羽毛及其他被皮结构的分化情况。 4.喙和眼的变化情况。 5.对消化道进行详细观察。
正面
背面
7
实验十 9 天龄胚
一、选一典型活胚进行详细观察
1.胚胎的方向有何变化? 2.卵蛋白的状态。 3.羽毛束的发育情况。 4.注意眼睛的变化情况。 5.剖开胚胎,鉴别消化、呼吸、排泄和生殖系统 各组成部分。
二、观察各组啄壳的胚蛋数以及啄壳的程度
综合性实验
实验二十二 21 天龄胚和出壳雏鸡
一、检查出壳情况
检查啄壳的进展以及出壳情况,计算一下第一个啄壳的时间、50%啄壳的 时间以及第一只鸡出壳的时间。注意打开出雏器的时间尽可能短。
二、检查出壳雏鸡
1.对出壳雏鸡进行称重。 2.对出壳雏鸡进行如下检查: (1)羽毛的蓬松、干燥程度; (2)一般情况(结实性,软脚,神态等); (3)行为举止以及呼吸情况; (4)有何特殊标志; (5)有何形态上的畸形(检查喙、眼、脚等); (6)肛膜是否已开孔; (7)雏鸡的性别。
6
实验八 7 天龄胚
一、照蛋,检查是否有死胚,破壳验证
二、选一典型活胚进行详细观察
1.检查卵黄囊脐并判定剩余卵蛋白的数量。 2.观察羊尿囊液有何变化。 3.继续进行剖检并注意下列几点: (1)消化道的详细情况; (2)口腔的发育情况; (3)头与躯干的比例变化; (4)寻找羽毛分化的迹象。 注意:照蛋时,胚在羊水中不容易看清。
5 天龄胚
6 天龄胚
实验七 6 天龄胚
一、照蛋
注意气室的大小、胚胎的方向。
二、选一典型活胚进行详细观察
1.观察卵黄囊的位置(分布在蛋黄表面的 1/2 以上)。 2.观察尿囊的位置(到达蛋壳膜的内表面)。 3.观察头部和躯干部的变化情况。 4.注意肢体分化的进展。 5.注意胚胎的运动状况。
鸡胚的孵化
一、选一典型活胚进行下列观察
1.注意鸡胚出壳时可能采取的方位的变化。 2.观察冠和肉髯的变化。 3.估测剩余蛋白以及尿囊液的含量。 4.观察各器官有何变化。 5.判断胚胎性别。
二、剔除死胚,判断性别,描述异常现象
11
实验十八 17 天龄胚
一、取 1~2 枚活胚蛋在照蛋器下进行检查
1.喙是否已接近气室? 2.注意尿囊浆膜上的大血管的分布部位。
1.检查蛋壳的多孔性和完整性。 2.检查位于卵黄上的完整胚胎,注意胚胎的位置,观察胚盘的大小并与卵黄 进行比较。 3.观察血岛。中胚层进入暗区,在胚部边缘出现许多红点,称“血岛”。
l 天龄胚
2 天龄胚
实验三 2 天龄胚
一、照蛋
取出几个蛋用照蛋器进行透照。 1.注意胚胎的位置和方向。 2.找一找发育中的血管区。 3.描述发育典型者。
蛋的构造
1.胶护膜 2.蛋壳 3.蛋黄膜 4.系带层浓蛋白 5.内壳膜 6.气室 7.外 壳膜 8.系带 9.浓蛋白 10.内稀蛋白 11.外稀蛋白 12.蛋黄心 13.深 色蛋黄 14.浅色蛋黄 15.胚珠或胚盘
3
综合性实验
实验二 l 天龄胚
一、照蛋
取出几个蛋用照蛋器进行透照,描述其典型者。
二、选一典型活胚进行观察
一、照蛋
1.注意气室的大小、蛋壳的多孔性以及胚胎位置的差异。 2.剔除死胚,判断性别,描述异常现象。
二、选一典型活胚进行下列观察
1.消化道内容物有何变化? 2.注意翅的变化。 3.趾的鳞片是否形成。 4.眼睑的状况。(已经闭合) 5.体内外各器官的变化。
15 天龄胚
16 天龄胚
实验十七 16 天龄胚
三、剔除死胚,判断性别,描述异常情况
18 天龄胚
19 天龄胚
实验二十 19 天龄胚
一、选一典型活胚进行详细观察
1.检查蛋壳的多孔性和脆性。 2.注意胚胎的方向。 3.描述卵黄囊的大小、转移程度。 4.观察胚膜的情况。 5.注意肺的形态和血管的分布。 6.判断胚胎性别。
二、对死胚判断性别,描述异常现象
二、选一典型活胚进行如下观察
1.检查位于卵黄上的完整胚胎,并注意下列几点: (1)卵黄和胚盘的直径大小; (2)胚胎的方向; (3)血管的分布情况。 2.照蛋时,可见卵黄囊血管区,形似樱桃,俗称“樱桃珠”。 3.观察体节的对数。
鸡胚的孵化
4
实验四 3 天龄胚
一、照蛋
1.将可能是未受精蛋、死胚、异常胚、活胚,在蛋壳上做上标记。 2.若发现有血管环,即在蛋壳上标明其位置。 3.从每组中选一典型活胚进行下列观察。
二、选一典型活胚进行详细观察
1.羊水和尿囊液的变化。 2.躯干、四肢有何变化? 3.照蛋时,蛋小头看不到发亮的部分,俗称“封门”。 4.蛋白是否被完全利用? 5.判断性别。 6.确定胚胎方向,并注意以下几点: (1)头和脚的位置; (2)胚胎与胚膜的相互关系; (3)胚胎与气室的相互关系。
三、剔除死胚,判断性别,描述异常现象
二、选一典型活胚进行详细观察
1.胚胎的位置。 2.鉴别尿囊。 3.卵黄囊血管形似“蜘蛛”。 4.照蛋时,蛋黄不易转动。 5.羊膜腔形成。
5
综合性实验
实验六 5 天龄胚
一、对连续 3 天照蛋认为是未受精蛋或死胚的进行透照
二、选一典型活胚进行详细观察
1.检查胚的形态,整个胚体呈“C”形。 2.观察指(趾)的原基。 3.眼的黑色素大量沉着,照蛋可见明显的黑色眼点,称“黑眼”。 4.卵黄囊进一步的发育情况。 5.卵蛋白的分布和位置。
二、对所选胚胎进行检查
检查位于卵黄上的完整胚胎,并注意下列几点: 1.胚胎的方向。 2.卵黄直径大小,胚区和胚外区的大小。 3.胚和伸展的卵黄囊血管形似“蚊子”。 4.观察体节的对数。
3 天龄胚
4 天龄胚
实验五 4 天龄胚
一、照蛋
1.取几个蛋进行透照,注意气室的大小、胚胎的方向。 2.检查昨天标明有血管环的胚蛋,注意血管环的大小有何变化。 3.将怀疑是未受精蛋或死胚的打破进行验证。
三、若有啄壳的,那么应调整其温度以适应其出壳,若无啄壳的,则仍保持原来 的温度
13
实验二十一 20 天龄胚
一、选一啄壳或啄入气室的活胚进行详细观察
1.继续研究蛋壳的多孔性、脆性。 2.注意胚胎的位置、卵黄转移的程度。 3.查找呼吸方面的变化。 4.观察血液循环的变化。 5.观察破壳的变化。 6.判断性别。
综合性实验
17 天龄胚背面
17 天龄胚解剖图
鸡胚的孵化
12
实验十九 18 天龄胚
一、对所有胚蛋进行透照,将全部活胚转移至出雏篮筐中
二、选一典型活胚进行详细观察
1.检查蛋壳的多孔性和脆性。此时应能剥离蛋壳而不损伤内壳膜。 2.检查胚胎的位置。 3.尿囊液的变化。 4.照蛋,可见气室倾斜。 5.肺脏血管形成情况。 6.判断性别。
1.胚胎的方向有何变化? 2.继续研究羽毛形成? 3.观察内脏器官的变化。 4.剖检并判断: (1)口和咽是否开口于食管; (2)泄殖腔是否开口于直肠; (3)性别。
二、剔除死胚,判断性别,描述异常现象
9
综合性实验
实验十四 13 天龄胚
一、照蛋,取出死胚进行检查
二、选一典型活胚进行详细观察
1.与前几个阶段比较,尿囊液的体积有何变化。 2.观察眼睑的形态。 3.蛋小头的变化(发亮部分随胚龄的增加而逐渐较少)。 4.留意交配器官的位置、形态。 5.观察肌胃的形态。 6.观察绒毛的分布情况。 7.剖检胚胎,鉴别性别。
鸡胚的孵化
14
胚胎位置的鉴定
8
实验十二 11 天龄胚
一、选一典型活胚进行详细观察
1.与前几天比较,胚胎方向有何变化? 2.背部是否出现绒毛。 3.检查尿囊液的含量。 4.观察冠的形态。 5.照蛋时,血管变化(血管加粗,色加深)。
二、剔除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胚,判断性别,描述异常现象
11 天龄胚
12 天龄胚
实验十三 12 天龄胚
一、选一典型活胚进行详细观察
鸡胚的孵化
2
实验一 受精蛋的鉴别及孵化前的准备工作
一、受精蛋的鉴别
1.检查并区分鸡的受精蛋与未受精蛋。 2.试将几个受精蛋的胚盘完整地转移到培养皿上观察,描绘其典型情况。
二、孵化前的准备工作
1.调整孵化器的温度与湿度。 (1)温度:最适孵化温度为 37.8℃(100℉ )。整批入孵可采取前高后低的原 则,孵化的 1~5 天以 38.2℃为宜,6~10 天 38℃,11~15 天 37.8℃,16~19 天 37.6 ℃,20~21 天 37.3℃。 (2)湿度:一般为 40%~70%。整批入孵时可采取“两头高、中间低的原则”。 孵化初期(1~7 天),50%~60%;孵化后期(10~18 天),50%~55%;出雏期(19~20 天),70%左右。 2.取出几个蛋进行透照。 3.放蛋 种蛋应大头朝上,小头朝下,不能平放,更不能小头朝上孵化。 核准孵化器的温度与湿度,记录放蛋的日期和时刻。 注意:孵化过程既要注意温度、湿度,也要做好通风和翻蛋工作(一般每天 翻 6~8 次;翻蛋角度以水平位置前俯后仰各 45 度为宜;翻蛋时动作要轻、稳、慢)。
动物组织胚胎学综合性实验
鸡胚孵化实验指导
李玉谷 编
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 二零零三年十二月
动物组织胚胎学综合性实验
鸡胚孵化实验指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