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国金融史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金融史复习题_整理

金融史复习题_整理

金融货币史复习题(整理)1.试述春秋战国时期货币的特点.春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从奴隶制到封建制的大变革时期,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导致对流通货币的大量的需求,而金属铸造技术也日渐成熟,为大量铸造金属货币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

这一时期货币的最大特点是货币铸造的种类繁多,币制混乱。

由于当时周王朝的势力渐弱,列国均各自为政,经济也自成体系,所以各国自行铸造货币,相互流通,形成了多币制和多币型长期共存并用的特殊局面。

这一时期的货币从形状和分布上分为布币、刀币、圜钱和蚁鼻钱(鬼脸钱)四种第一,货币单位已分成等级。

这时期的货币,虽无主币、辅币的区别,人们也还没有这个观念,但显然已经把货币单位分成等级,无论布币、刀币或是环钱,都有等级之分。

布币虽然种类繁多,但无论何种布币,都有大小之分,战国末期流通的三孔布更有“一两”、“十二朱”字样以表明其价值。

刀币、环钱也有大小之分,后者也有用文字标明不同价值的。

有的布币、刀币和环钱上有“半”字,就是可能指相当于该种货币的一半,这也许就是古代货币思想中的“子母相权”。

第二,没有统一的货币铸造制度。

无论布、刀、环钱还是爱金,大都铸有地名,这说明货币是由各地分散铸造,各诸侯国政府还没有统一铸币权,各种货币形制的混乱也就不难理解了。

第三。

多种货币同时并存。

我们虽然只介绍了铜铸币和黄金,但同时也有珠、玉、布帛等实物作为货币。

这种多种货币同时并存的局面,直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才开始改变。

2.简述汉武帝币制改革的内容及其意义。

汉武帝币制改革指中国西汉武帝统治时期进行的币制改革。

故汉武帝即位后,为了中央政府在经济管理和政治统治上的需要,便十分重视解决币制问题,先后进行了六次币制改革,基本解决了汉初以来一直未能解决的币制问题,一方面稳定了金融,另一方面将汉高帝下放地方的铸币权重新统一于中央。

内容:第一次币制改革汉武帝于建元元年(前140年)春二月行三铢钱。

第二次币制改革汉武帝于建元五年(前136年)春“罢三铢钱,行半两钱。

金融发展史复习题

金融发展史复习题

1、从现有的资料来看,我国最早的货币是(贝币),起源于(商朝)。

2、蚁鼻钱专指(楚国)的铜贝。

3、春秋战国时期铸造了各种不同的铜铸币,主要有(布币)、(刀币)、(环钱)和(蚁鼻钱)四种。

4、汉武帝对钱币进行整顿,规定五铢钱由中央政府的(上林三官)负责铸造,禁止各郡国铸钱。

5、(两晋)没有铸造钱币的记录,中国货币史上出现了一百多年的真空状态。

6、两汉的信用以(货币信贷)为主要形式,而且主要是由(私人)办理。

7、公元118年,汉武帝对钱币进行了一次成功的改革,铸造了(五铢钱)。

8、放款是唐朝传统的信用业务,唐朝的放款有(私人放款)和(政府放款),私人放款大致分为(信用放款)和(抵押放款)。

9、(书贴)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支票。

10、王安石的信用政策反映在他制定的(市易法)和(青苗法)中,市易法是(政府向民间提供的抵押信用),青苗法是(政府向农民提供的抵押贷款)。

11、宋代钞引也可买卖,所谓钞引是(一种专卖特许证)。

12、明朝只发行过一种钞票,即(大明宝钞),币面只印(洪武年号),最大面额为(1贯)。

13、明代典当业的特点是(商人投资经营典当铺)并成为这一行业的主要力量。

14、清代钱庄的主要业务是(丢换货币),(坚定和称量金银成色重量),(办理存放款),(签发银钱票)。

二、判断(每题1分,共10分)1、信用是在货币产生以后出现的,货币的存在是信用产生的前提。

(×)2、我国最早的货币是交子。

×3、典质是南北朝时期专营汇兑的金融机构。

×4、两汉时期的信用主要是政府提供的国家信用。

×5、南北朝时期信用有较大的发展,其标志就是信用机构的产生。

(√)6、秦汉的货币制度都是金钱本位制。

√7、南北朝的钱帛本位是因为钱的信用下降,唐朝则是因为钱的数量不足。

√8、元朝的货币制度是以纸币为主,规定公私都用纸币。

√9、票号是清代重要的信用机构,初始以汇兑为主。

(√)10、明朝纸币的一个特点就是只发行过一种钞票,没有发行过大钞。

金融复习资料

金融复习资料

第一章导论原理1.1金融供求及其交易源于社会各部门的经济活动。

原理1.2现代金融体系以货币、信用、汇率、利率和金融工具为基本要素,以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为运作载体,以金融总量与结构均衡为目标,以金融价格为杠杆,以宏观调控与监督为保障,在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稳健发展。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名词解释:货币:重商主义认为货币就是贵金属,就是财富。

古典学派认为,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币材:充当货币的材料或物品。

铸币:铸成一定形状并由国家印记证明其重量和成色的金属货币。

主币:主币就是本位币,是一国流通中的基本通货,一般作为该国的法定价格标准。

辅币:本位货币单位以下的小面额货币,是本位币的等分。

银行券:准货币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存款货币电子货币交换媒介价值储藏价值尺度狭义货币广义货币货币存量货币制度货币单位铸币税无限法偿有限法偿货币供应量金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格雷欣法则国家货币制度国际货币制度区域性货币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一.货币职能(一)交易媒介职能a) 1.交换手段:货币在商品交换中充当一般等价物,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b) 2.支付手段:货币作为延期支付的手段来结清债权债务关系。

c)价值尺度: 指用货币计算并衡量商品或劳务的价值,为商品和劳务标价的功能。

(二)价值贮藏职能:货币作为总资产的存在形式,是资产保值增值的手段购买力;资产变成现实购买力而不受损失的能力。

二..货币作用发挥的内在要求1.币值稳定:货币币值剧烈波动,无论贬值还是升值,都会影响其交易媒介职能2. 有一个调节机制使货币流通量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货币供给要具有弹性,保持货币供求的均衡三,铸币税●原指通过铸造硬币所获得的收益,通常是指贵金属内含值与面值之差。

●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泛指政府从货币发行中获得的收益。

包括:•央行所获得并上交中央财政的利润;•央行通过购买国债,向中央财政提供的资金;•财政直接发行通货所获得的收益。

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知识题库

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知识题库

1、中国人民币的发行机构是?A. 中国人民银行B. 中国工商银行C. 中国建设银行D. 中国农业银行(答案:A)2、以下哪个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信用货币形式之一?A. 交子B. 银元C. 铜钱D. 金条(答案:A)3、中国股市中,上证综合指数(上证指数)主要反映的是哪个交易所的股票价格变动情况?A. 上海证券交易所B. 深圳证券交易所C. 香港证券交易所D. 北京证券交易所(答案:A)4、中国的货币政策主要由哪个机构负责制定和执行?A. 中国人民银行B.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C. 财政部D. 商务部(答案:A)5、以下哪个是中国最大的政策性银行?A. 中国国家开发银行B. 中国工商银行C. 中国农业银行D. 中国建设银行(答案:A,注:现称国家开发银行)6、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并入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什么?A. 监管银行业金融机构B. 发行货币C. 管理国家外汇储备D. 制定财政政策(答案:A)7、中国最早的四大银行之一,且以“汇通天下”为口号的是?A. 中国银行B. 中国工商银行C. 日升昌票号(后转型为银行)D. 中国农业银行(答案:C,注:日升昌票号虽非现代意义上的银行,但在中国金融史上地位重要,且以其口号“汇通天下”著称)8、中国保险业的主要监管机构是?A.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B.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C. 中国人民银行D. 国家税务总局(答案:A)9、中国第一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是?A. 交通银行B. 中国工商银行C. 中国建设银行D. 中国农业银行(答案:A)10、中国金融市场的核心和枢纽是?A. 股票市场B. 债券市场C. 银行间市场D. 外汇市场(答案:C,注:银行间市场在中国金融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是货币政策传导和金融市场稳定的重要基础)。

金融史重点整理

金融史重点整理

金融史重点整理考试题型:一填空题二判断题三简答四论述题1.春秋战国时期的货币体系(布钱体系)、(刀币体系)、(圜钱体系)和(楚币体系)。

2.刀币是从一种叫做( “削”) 的手工业工具演变而来的。

3.布钱流通与黄河中游的三晋两周地区,是从农耕地区的产类工具中演变而来的。

先秦时有一种农具( “镈”),盖子与布同声假借。

4.新朝始建国二年第三次改变币制,实行宝货制--共5物6名28品。

其中,五物指( 金)、( 银)、( 铜)、( 龟)、(贝)。

6名:金货、银货、龟货、布货、泉货、贝货。

5.唐高祖所铸的( “开元通宝”),是整顿因隋朝大乱到治的钱币混乱中产生的。

6.“制钱”这一对铜铸币的名称最早产生于(明代)。

7.清朝中央的铸钱机构是工部的( 宝源局)和户部的( 宝泉局)。

8.称量货币:1斤合( 16两);1镒合( 20两)。

9.金五铢是(西汉)朝代所铸。

10.金末“民但以银论价”,纸币亦改以( 银)为标准。

11.称银锭为“元宝”始于( 元)朝。

12.明代还产生了( “纹银”)的名称,银的成色称谓。

13.《周礼•夭官家宰上》有“听买卖以质剂”的话,东汉郑玄说“质剂”就是券书。

14.唐朝有飞钱,也被人同纸币联系起来。

如说“钞始于唐之飞钱”。

飞钱是汇票,不是纸币。

15.宋交子产生的阶段为:自由发行;官督商办;官办。

16.南宋将维持或提高纸币币值的措施称为“称提”。

17.1937年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后,改为陕甘宁边区银行,发行陕甘宁边区银行券,简称“边币”。

18.发行库所保管的人民币票券,叫做“发行基金”。

19.清实银的种类很多,成色、重量等等不一而足。

重量的标准是(“平”)。

20.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指出:“秘鲁的白银价格……肯定不仅对欧洲银矿出产的白银价格有影响,而且对中国银矿出产的白银价格有某种影响。

”21.先秦的借贷,大体有两种(国家借贷)和(高利贷).22.西汉初年,在西安地区就形成一个放贷市场,资本被称之为“子钱”,放高利贷者被称之为“子钱家”。

金融学复习资料(超全,精心总结)

金融学复习资料(超全,精心总结)

金融学复习资料(超全,精心总结)第一篇:金融学复习资料(超全,精心总结)第一章金融体系1、直接融资间接融资1)直接融资:资金通过金融市场直接流向资金短缺部门优点:节约交易成本缺点:要求投资者(资金融出单位)具有一定的金融投资专业知识和技能;投资者要承担较大风险;需要花费大量的收集信息、分析信息的时间和成本;资金供应双方难找到相应交易对手;通过金融市场融资的门槛较高2)间接融资:资金短缺单位与盈余单位通过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发生间接的融资关系优点:容易实现资金供求期限和数量的匹配(续短为长,集零为整);有利于降低信息成本和合约成本;有利于通过分散化来降低风险2、金融创新的种类1)金融工具创新,包括时间衍生(远期、调期、期货、期权;有利于套期保值,降低和控制金融风险),功能衍生(增加企业财务杠杠灵活性,有利于进一步筹集资金),种类衍生(优先股、看跌期权),复合衍生(股票指数期货、期权)2)金融机构创新 3)金融市场创新,包括新的市场种类的创新,市场组织形式和市场制度的创新4)金融制度创新,包括货币制度、汇率制度、利率制度和金融机构的设立,金融市场的准入,金融业务监管等制度第二章货币和货币制度1、货币演变1)实物货币(高价值性、易于分割性、易于保存性、易于携带性;金、银)2)铸币(铜币、银币)3)代用货币(纸质、能随时与金属货币兑换)4)信用货币(纸币、辅币两者统称通货、现金);银行存款;可作为支付手段的信用工具,支票、信用卡)2、货币层次广义货币-狭义货币=准货币3、币制定义及其存在形式货币制度是指一国法律所确定的货币流通的组织形式与流通结构,即币制。

分为金属货币制度(分为单本位制、复本位制)和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不兑现的纸币流通制度)1)确定货币金属并规定货币单位2)规定本位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 3)规定辅币材料及其铸造、流通 4)规定信用货币及纸币的流通和发行 5)确定国家的黄金准备制度第三章货币的时间价值1、利率种类1)市场利率(由货币资金供求决定,随市场供求变化而变化;不受非市场因素限制)管制利率(由政府管制部门等非市场因素决定;成为政府干预经济重要手段)2)固定利率(借贷期内保持不变,适用于短期借贷)浮动利率(借贷期内随市场利率变动定期调整的利率,适用于借贷期较长,市场利率波动波动较大的借贷关系)3)名义利率(人们收到或支付的货币利率。

3-9-5-中国金融史十六讲

3-9-5-中国金融史十六讲

中国金融史十六讲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中国金融史十六讲:从古至今的金融变迁一讲:古代货币的起源与演变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早在商朝时期,贝币就已广泛流通。

金融发展史期末复习概要

金融发展史期末复习概要

金融发展史期末复习概要《金融发展史》期末复习题一、单项选择1、刀币 (A 、起源于农耕地区,由农耕工具演变而来B 、起源于渔猎地区和手工业地区,由实用的刀演化而来C 、起源于渔猎地区和农耕地区,由农耕工具演变而来2.国民政府开始战时金融管制的标志是A 、《非常时期安定金融办法》的颁布和实施B 、《巩固金融办法纲要》的颁布C 、《改善地方金融机构办法纲要》的颁布3.专门从事货币兑换业务的称之为A 、钱庄 B、票号 C、当铺4、半两钱 (A 、是秦始皇统一货币后发行的铜钱B 、是秦始皇统一货币前发行的铜钱C 、是春秋战国时各国普遍流行的铜钱5、汉武帝改革币制,铸造 (A 、五铢钱 B、三铢钱 C、八铢钱6、南北朝时典质 (A 、由寺庙经营 B、由政府经营 C、由民间经营7、唐高祖币制改革是 (A 、废除五铢钱,铸通宝钱B 、废除三铢钱,铸通宝钱C 、废除五铢钱,铸三铢钱8、唐朝办理抵押放款的机构是 (A 、典质 B、质库 C、当铺8.唐代信用业务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业务的产生。

A .存款B .放款C .汇兑9、专门从事货币兑换业务的称之为 (A 、钱庄 B、票号 C、当铺10、专门从事货币汇兑业务的称之为 (A 、钱庄 B、票号 C、当铺1、最早入侵中国的外国银行是英国的 (A 、丽如银行 B、汇丰银行 C、汇隆银行2、第一个将总行设在中国领土上的外国银行是 (A 、汇丰银行 B、法兰西银行 C、汇隆银行3、第一批流通于中国市场的外国钞票是 (A 、丽如银行发行的纸币 B、汇丰银行发行的纸币C 、汇隆银行发行的纸币4、北洋政府规定国家中央银行为 (A 、中国银行 B、交通银行 C、中国通商银行5、我国第一家私人资本银行是 (A 、中国通商银行 B、信成银行 C、信义银行6、中国银行的前身是 (A 、户部银行 B、中国通商银行 C、交通银行7、我国最早铸造的银元是 (A 、光绪元宝 B、袁头币 C、金圆券8、我国最早铸造铜元的是 (A 、准两广总督张之洞 B、两广总督李鸿章 C、两广总督张之洞 9、交通银行成立于 1908年,这是一家 (A 、清政府独资银行 B、官商合资银行 C、商股银行10、票号吸收的存款 (A 、以公款为主 B、以私款为主 C、以公款和私款为主1、中国古老而原始的货币结束了它的襁褓生活,开始学习走路了的标志是(的出现 A 、石贝 B、铜贝 C、骨贝 D、陶贝2、白银的使用最早出现在(代A 、秦 B、汉 C、晋 D、隋3、钱名和钱的实际重量开始分离最初始于(朝A 、秦 B、汉 C、晋 D、隋4、隋朝时政府放款是在各府县拨付一些钱叫(A 、五铢钱 B、公廨钱 C、半两钱 D、三官钱5、最早到中国设立外国银行的是(A 、汇隆银行 B、阿加刺银行 C、有利银行 D、丽如银行6、借贷行为发生在(A 、奴隶社会末期B原始公社末期C、封建社会末期D、资本主义社会7、中国的原始公社解体大约在公元前(多年以前A 、 4000 B、 3000 C、 2000 D、 10008、中国现有资料记载的借贷情况是从(开始的A 、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9、周朝时政府借贷由(A 、府泉 B、典质 C、钱庄 D、泉府10、《周礼》中(一词就是债券的意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先秦的货币和信用前言:金融的实质是货币信用。

一、思考题1.中国古代货币产生于何时?货币产生的条件是什么?2.最早的金属铸币是什么?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有那几类金属铸币?3.什么是信用?它包括哪些形式?信用产生于何时?信用产生的条件是什么?为什么说信用比货币的历史还悠久?4.先秦时期中国的信用有哪些形式?这个时期的信用有何发展?5.先秦时期中国有哪些信用机构和信用工具?二、本章需要识记的基本概念贝币;青铜铸贝;朋;信用;泉府;傅别;质剂;质人三、考点第一节先秦时期的货币(一)夏代产生最早的货币:贝币夏代已经出现了私有制、贫富差距和社会分工,具备了商品交换的条件,物物交换的矛盾也必然存在,贝币等实物货币产生的条件也已经具备。

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属于内生货币。

货币经济理论认为,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材料必须具有以下五个特征之一或全部:价值较高而且稳定;易于分割;便于携带;易于保存;供给充足。

一是有花纹和光泽,产自境外,来之不易,是名贵装饰品,价值高;二是有天然的单位,便于计数;三是坚固耐用,不易磨损,价值稳定且易于保存;四是体积小,质地均匀,便于携带。

贝币有计算单位,其计算单位是“朋”,一般认为每“朋”有10贝。

(二)货币种类的演变商代的货币:金属铸币产生。

西周货币继续变迁,币制形成。

春秋战国:铜铸币—刀币、布币、圜钱、楚铜钱(蚁鼻钱)。

先秦时期我国已出现了具有一定形状和部分货币职能的白银铸币,黄金货币。

(三)货币制度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已有了较完善的货币制度。

因为秦国建立的货币制度已经涉及了货币本位(币材)、货币种类、货币质量、货币法偿能力、货币铸造权、货币比价和兑换等货币制度的基本要素。

(四)此时的货币特征1.货币单位已经分成等级;2.各诸侯国政府没有统一铸币权,货币铸造具有地方区域性;3.多种货币,铸币、称量货币及实物货币并存,在不同领域、不同层面上共同发挥货币的职能与作用。

第二节先秦时期的信用(一)什么是信用?一是伦理道德上的“信用”,即信而用之,指诚信,讲信誉,信守诺言等。

二是经济意义上的“信用”,指借贷行为或债权债务关系,包括实物借贷和货币借贷。

信用的特征是以收回为条件的贷出,以偿还为义务的取得。

信用产生的两个条件:私有制与贫富差距分化。

信用均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

(二)信用的形式?按借贷标的物的不同,信用形式分为实物信用和货币信用;按借贷的主体分为私人信用和国家信用;从是否计息分为赊和贷;从利息率高低分为普通借贷和高利贷;从信用方式分为信用借贷和抵押借贷。

傅别即债券,一般用竹木制成,分为两半,债主持右券,债务人持左券。

泉府是当时的财政金融机关,政府借贷由泉府办理,赊贷是泉府的信用业务。

质剂是债券的一种,质人是指债务人。

(三)信用的产生私有财产的出现是信用或借贷关系存在的前提条件。

没有私有产权的观念,就不会有信用这种以不改变财产所有权为条件的财富调剂行为的发生。

原始社会末期,氏族公社瓦解,私有财产和阶级产生,社会出现贫富差距的分化,贫困者出于各种需要向富裕者借贷,信用就产生了。

中国在夏朝以前已处于原始社会末期,有了信用产生的条件:私有制和贫富分化。

第二章秦汉时期的金融一、本章需要识记的基本概念秦始皇统一币制;汉武帝改革币制;量名钱;半两钱;五铢钱;子钱;子钱家;五均赊贷二、本章需掌握的主要内容1、秦始皇统一币制的基本内容有哪些?有何意义?2、西汉武帝币制改革的基本内容是什么?改革的意义和影响是什么?3、汉代放款活动兴盛的原因是什么?三、考点(一)秦始皇币制变革秦始皇—统一货币制度确立了金钱(铜)复本位制。

秦朝的币制就从战国时期秦国的钱布复本位制演进为金钱复本位制。

规定货币种类分为上币(黄金)和下币(半两钱)两种,规定货币的形制,规定货币的名称及单位。

(@意义:巩固中央集权、促进经济发展,对于促进物资交流和贸易的发展、推动经济的繁荣有着重要的意义。

就货币制度而言,秦始皇对货币的规定是中国货币史上第一个统一的货币立法,而半两钱以重量为名称又是中国量名钱的开端。

)汉初—继承秦代的金铜复本位制。

王莽—篡位后违反货币流通规律,四度改革币制,变动货币本位和流通货币的种类及其比价,废除五铢钱,改铸新钱,以小换大,以轻换重,以铜换金,朝令夕改,以至币制混乱,从金钱复本位制过渡为铜本位制、金属实物多本位制、铜本位制,货币经济的正常运行受到破坏,社会矛盾激化。

刘秀—在洛阳重新建立统一的东汉王朝,重新统一了币制。

东汉末期董卓—改革币制,败坏了币制,东汉的币制从事实上的铜本位制向钱帛(谷)平行本位制和实物货币制度倒退。

(二)名词解释:半两钱—铜钱按枚使用,币面注有“半两”二字,表面每枚的重量是半两。

五铢钱—汉武帝改革币制,确立中国的五铢钱体制:汉武帝五铢钱币制改革:公元前113年汉武帝再度进行币制改革,设立上林三官(钟官、辨铜、均输)作为中央政府主管钱币的铸造、成色鉴别、运输的机关,铸造三官五株钱。

取缔各郡国的铸币权,提高五铢钱的铸造技术含量,遏制盗铸。

销毁地方铸币,集中各地的铜材,垄断货币的铸造权。

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上林三官铸造的五铢钱,禁止非三官钱流通。

汉武帝币制改革的意义:创造出了五铢钱这种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铸币及其体制。

五铢钱成为汉武帝至唐朝初年700多年间中国货币的主要形式。

子钱与子钱家—西汉时期的私人信用中,高利贷占有重要的比重。

西汉初年,长安就已形成一个放款市场,那些资本称为“子钱”,高利贷者称为“子钱家”。

(三)历史纪念西汉还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铁钱。

西汉、新莽、东汉王朝在政治腐败、经济凋敝、财政困难的时候,都铸造不足值的劣币来搜刮物质财富,导致通货膨胀和社会动乱。

货币制度的优劣以及币制改革成功与否,关系到社会经济能否稳定发展。

(四)汉代放款业务兴盛一是多数借款用于非生产经营,需求缺乏弹性;二是借贷市场供不应求。

利率作为货币或货币资本的价格自然较高。

(汉代政府有钱府等机构,信用活动形式为放款、汇兑、保管与存款。

)第三章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货币与信用一、本章需要把握的重点问题1.典质产生的原因和意义是什么?2.为什么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实物货币会复兴?二、考点(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货币经济受到较大的破坏。

此时的货币制度及货币流通具有时代的特点:货币制度因政治分裂而不统一,各朝铸造的钱币轻重杂行,币制混乱。

谷帛等实物货币、铜铁等贱金属铸币、金银等贵金属货币同时流通,由于铜铁等铸币不断减重,金银等贵金属减少,所以实物货币盛行,形成钱帛并行的货币制度。

货币供求失衡,良币不足造成的通货紧缩与劣币泛滥酿成的通货膨胀频繁出现而且交替为害。

(二)实物货币盛行的原因1.布帛被当作价值尺度,官服、民间都以布帛、谷粟来计价量值,绢布与铸币有一定比价。

谷帛也一直是重要的流通手段。

2.谷帛是社会价值一般代表,执行贮藏手段职能,国库与富人的私库都大量贮藏谷帛。

谷帛是支付手段。

3.谷帛成为货币与钱币制度混乱、币值不稳、钱币信誉不佳、钱荒和动乱时期谷帛的价值较大有关。

(三)南北朝时期信用发达并出现创新中国古老的高利贷机构——典当铺的前身是南北朝产生的典质。

典质是中国最早经营财产担保放贷的信用机构,也是最早的专业信用机构。

中国的典质,也与宗教界有关。

信用中介创新:我国最早的专业的民间信用机构——典质(寺库)产生。

意义:1.典质的产生意味着专业化的信用机构出现了。

而专业化的信用机构的出现本身就是信用发展、借贷市场扩大的产物。

2. 典质的业务活动表明,我国古代放贷的形式已经从过去单纯的信用放贷扩展到了抵押放贷和质押放贷。

放贷方式的多样化有助于降低信用风险,进而也有助于信用的发展。

(四)历史情况钱帛并行的货币体系,蜀吴两国都实行变相的通货膨胀政策,以铸币减重作为财政搜刮的一种手段。

第四章隋唐五代时期的金融一、本章需要识记的基本概念唐高祖币制改革;年号钱;寄附铺;柜坊;书帖;飞钱;公廨本钱二、问答题1.唐朝货币制度有何特点?其形成的原因是什么?2.唐朝有哪些信用形式和信用机构?3.唐代的货币兑换业为什么能够产生并发展起来?三、考点(一) 唐高祖改革钱币制度年号钱以通宝钱体制取代了五铢钱体制,以年号钱取代了量名钱。

废除流通700多年的五铢钱(量名钱)。

仿照五铢钱外圆内方的形制以及5铢的重量铸造“开元通宝”钱(通宝钱或年号钱)。

规定通宝钱的大小、成色以及金属重量。

意义:1.这次币制改革用通宝钱取代名不符实的五铢钱,发展出了延续到清末一千几百年的新钱币体制。

2.总结了此前近千年中国钱币形制的变迁,再次肯定了钱币外圆内方的形制。

3. 结束了以货币金属的重量来命名钱币的历史,开辟了年号钱的新时代。

成为后世研究某个历史时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资料。

4.这开创了后世“两”以下十进位衡法使用的先河,废除了铢、累等称量货币单位。

5. 开元通宝创立后,唐代基本上没有变动过,成为继汉五铢钱以后中国历史上货币形态相对稳定的一个重要阶段。

(二)民间机构寄附铺—唐代以办理存款为主要业务,兼营商业,这是最接近也是最早的存款机构。

柜坊—以保管为主,兼营商业。

均有。

书帖—世界上最早的支票,是存户向寄附铺或柜坊发出的要求付款的通知书。

飞钱—唐朝的汇兑即汇票,又叫便换。

(消除了商人携带现钱的风险,减少了地方政府运钱进京的麻烦。

)公廨本钱—公廨钱是隋朝政府拨付各地府县、用于放贷取利或经营别的盈利事业以增加财政收入的官款。

官营汇兑理论—最早的汇兑理论(三)唐朝有哪些信用形式和机构有供给抵押借款信用的“质库”,有国家经营的贷款放款的“公廨”,有收受存款或供给保管便利的柜坊、寄附铺和各种商店,有从事兑换业务、生金银买卖的金银店,还有办理汇兑业务的商人组织。

(四)唐代的货币兑换业为什么能够产生并发展起来?唐代的币制是钱帛本位,金银也具有货币性,多种货币流通、价值尺度不统一与商人拓展市场之间的矛盾,成为唐代货币兑换业务产生的原因。

第五章两宋时期的金融一、本章需要识记的基本概念交子;便换;称提之术 ;会子;交引;市易务;便换务;交引铺;青苗法;市易法。

二、思考题(一)宋朝的货币制度有何特点?成因是什么?1.宋代币材的种类较多。

绢帛等实物丧失货币性并退出流通。

铜铁钱币、纸钞、金银锭并行的货币制度取代钱帛并行的货币制度。

北宋以铜钱为主,南宋则以铁钱为主,白银的货币地位大为提高。

2. 宋代的货币流通具有区域性。

虽然宋代流通的货币以铜铁钱币为主,但由于各地的经济情况不同,所铸造的钱币和发行的纸币各不相同,互不流通。

3. 宋代货币制度的第三个特点是货币流通混乱。

宋代的铜铁钱均有大小钱之分,各地区的铜铁钱之间、大小钱之间的比价既不固定,也不一致,致使货币流通紊乱无序、市场分割。

4.白银的货币化加快,其货币性提高。

5.纸币的产生和推行。

(二)宋朝纸币产生的经济条件是什么?1.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时候,可以是不足值的货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