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头成品检验规范
罐头食品安全检验及质量管控

罐头食品安全检验及质量管控
一、罐头食品的安全检验
罐头食品一直以来都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品之一,但是
由于其保存时间较长,很容易受到细菌和其他有害物质的污染。
因此,对罐头食品的安全检验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对罐头食品的外包装进行检查,确保没有破损或变形,
以免细菌侵入。
其次,检查罐头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避免食
用过期或质量不佳的产品。
最后,对罐头食品的外观、气味和口感
进行检验,确保没有异常情况。
二、罐头食品的质量管控
为了保证罐头食品的质量,生产企业需要严格控制每一个环节。
首先,要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标准,避免使用劣质原料。
其次,
要严格按照生产工艺进行操作,确保每一道工序都符合要求。
最后,要对成品进行抽检,确保产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在质量管控方面,企业还可以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建立质
量追溯系统、引入智能设备等,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同时,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操作技能,也是保证罐头食
品质量的重要措施。
总的来说,罐头食品的安全检验和质量管控是保障消费者健康
的重要环节,只有企业严格执行相关标准和规定,才能生产出安全、优质的罐头食品,让消费者放心食用。
罐头成品检验规程

福州金富琳食品有限公司罐头成品检验规程1、目的本规程包含产成品各检验项目的质量标准、抽样方式、检验方法、判定标准等,用于罐头成品检验作业指导。
2、范围用于铁听罐头、玻璃瓶装罐头、软罐头等包装形式产品的终成品检验。
3、相关标准GB/T10786-2006 罐头食品的检验方法GB/T 15171-1994 软包装件密封性能试验方法GB/T14251-1993镀锡薄钢板园形罐头容器技术条件QB/T1006-1990罐头食品检验规则GB14939-2005鱼类罐头卫生标准SNT 0400.1-2005 进出口罐头食品检验规程第1部分总则SN/T 0400.4-2005 进出口罐头食品检验规程第4部分:容器SN/T 0400.7-2005 进出口罐头食品检验规程第7部分:成品SN/T 0400.10-2002 出口罐头检验规程怔住蒸煮袋食品SNT 0400.11-2002 进出口罐头食品检验规程:玻璃容器GB/T4789.2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T4789.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测定GB/T4789.4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T4789.5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GB/T4789.10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T4789.11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溶血性链球菌检验GB/T4789.12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肉毒梭菌及肉毒毒素检验GB/T4789.26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罐头食品商业无菌的检验GB/T5009.11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T5009.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T5009.13食品中铜的测定GB/T5009.15食品中镉的测定GB/T5009.16食品中锡的测定GB/T5009.17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GB/T5009.3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NY 5073-2006 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SN/T2131.2-2010进出口贝类腹泻性贝类毒素检验方法国家质检总局[2005]第75号令《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4、缺陷分类4.1严重缺陷指影响人体健康,消费者无法接受,加工过程中可以避免的缺陷。
罐头食品检验规则

罐头食品检验规则1.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罐头食品的缺陷分类、检验分类、组批、抽样、判定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5kg和5kg以下的经密封、加热、杀菌具有真空度或无菌包装的罐头食品。
2.术语2.1常规检查项目指每批产品必检的项目,包括感官性能、部分理化指标(净重、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水分)和微生物指标。
2.2非常规检验项目指非逐批检验的项目,如重金属、亚硝酸盐等化学指标。
2.3适当处理指不破坏包装容器,从整批罐头中剔除个别不合格品的挑拣过程。
2.4样本指每批抽样量的全体。
3.缺陷分类3.1严重缺陷指影响宠物健康,消费者无法接受,加工过程中可以避免的缺陷。
3.2一般缺陷指感官性能或物理指标中一项或几项不符合产品标准,加工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缺陷。
4.检验分类4.1交收检验4.1.1产品出厂前由检验部门按产品标准逐批进行检验,符合标准方可出厂。
4.1.2交收检验项目为常规检验项目4.2型式检验4.2.1一般情况下,一个生产季节进行一次,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也应进行型式检验:更改主要原辅材料;更改关键工艺;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
4.2.2型式检验项目包括常规检验项目和非常规检验项目。
5.组批5.1工艺条件、班次、品种、规格相同的产品为一批。
5.2产量较小(班产量小于2t)时,可将相邻班次(工艺条件、品种、规格相同)的产品合并为一批。
6.抽样6.1交收检验抽样6.1.1一般缺陷的检查水平(IL)为S-1,合格质量水平(AQL)为6.5,正常和加严抽样方案应符合表1规定6.1.2严重缺陷和一般缺陷用同一样本同时检验。
发现有一严重缺陷时,应停止一般缺陷的检查。
6.1.3抽样方法罐头食品在杀菌冷却完毕,入保温库后根据随机取样表,抽取所需数量。
16点以前入库的当天取样,16点以后入库的第二天9点以前取样6.2型式检验抽样6.2.1型式检验中的常规检验项目以交收检验结果为依据,不再重复抽样。
罐头食品检验规则

罐头食品检验规则罐头食品是一种常见的长效食品,因其方便易储存、方便携带等特点备受消费者喜爱。
然而,由于罐头食品的保存期限较长,而且外观无法直观判断其品质,因此,对罐头食品的质量检验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罐头食品检验规则,以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1. 外包装检验首先,对罐头食品的外包装进行检验,以确保其完好无损。
外包装应具备以下特点:1.1 封口完好:检查罐头的封口处是否完好无缺,如有任何明显破损或漏气现象,应予以淘汰。
1.2 标签齐全:检查罐头上的标签是否完整清晰,其中应包含食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关键信息。
1.3 无锈斑:检查罐头表面是否存在锈迹斑点,若有,可能是罐头内部食品已受损或因贮存环境问题导致锈蚀。
2. 外观检验对于罐头食品的外观检验主要是检查其外观是否合格,如有以下情况,应予以淘汰:2.1 异味:打开罐头后,若有任何异味或味道异常,提示食品可能出现变质。
2.2 变色:检查食品的颜色是否均匀,如发现有些部分呈现不正常的变色现象,则意味着食品质量可能有问题。
2.3 液体状态:对于液体罐头食品,应检查其液体状态是否浑浊,如有悬浮物或者分层现象,可能是罐头食品已经变质。
3. 内容物检验除了外观和外包装的检验外,对罐头食品的内容物也需要进行必要的检验,以确保其品质合格。
3.1 视觉检验:将食品倒入器皿中,适量摇晃后观察食品的状态,如有结块、分层或气泡等异常现象,提示罐头食品质量可能存在问题。
3.2 嗅觉检验:闻食品的气味,异味或味道异常可能暗示食品质量不佳。
例如,若闻到酸味、霉味或腐败味,可能是罐头食品已经腐败。
3.3 味觉检验:品尝罐头食品的味道,如发现苦涩、酸酸或者过于咸等不正常的味道,应立即停止食用。
4. 符合国家标准除了以上的检验规则,罐头食品还应符合国家制定的相关标准。
罐头食品的生产和销售必须依据国家制定的质量标准进行,保障食品的安全和质量。
综上所述,对于罐头食品的检验规则主要包括外包装检验、外观检验和内容物检验,消费者在购买罐头食品时应仔细检查其完好性、外观和内部状态,并严格遵循国家标准,以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罐头检验方案

罐头检验方案摘要:罐头是一种常见的食品包装方式,广泛应用于食品行业。
为确保所包装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进行罐头的检验是必要的。
本文介绍了一种常见的罐头检验方案,包括外观检验、封口检验、真空度检验和食品安全指标检验。
通过执行这些检验,可以确保罐头产品的品质和可靠性。
引言:罐头是一种方便、耐储存的食品包装形式,广泛应用于食品行业,尤其是蔬菜、水果、鱼类和肉类等食品的包装。
罐头的质量和安全性对消费者的健康至关重要,因此进行罐头的检验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见的罐头检验方案,旨在确保罐头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一、外观检验:外观检验是罐头检验中最基本的部分之一。
通过外观检验,可以检查罐头的包装是否完好无损,有无破损、凹陷、膨胀等情况。
此外,还需注意铁皮层表面是否干净、无锈迹等。
外观检验是最先进行的一项检验,对于有破损或其他质量问题的罐头,应立即予以淘汰,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
二、封口检验:封口检验是检验罐头密封性能的重要一环。
检验时可以使用倒置检验法,即将罐头倒置,观察封口处是否有泄露。
除此之外,还可以用手摇晃罐头,听是否有漏气或有余气逃逸声音。
封口检验旨在确保罐头产品在存储和运输过程中不会出现泄露和变质的情况。
三、真空度检验:真空度检验是针对含有真空度要求的罐头产品而言的。
通过检验罐头内的负压情况,可以确保罐头内的氧气含量非常低,从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真空度的检验方法可以采用气压计或真空度测试仪进行,根据罐头封口的特点和要求进行相应测试。
四、食品安全指标检验:食品安全是罐头行业最重要的关注点之一。
食品安全指标检验包括对罐头食品中的微生物、重金属、添加剂等方面的检验。
通过对食品中病原菌、重金属含量和添加剂残留等进行检测,可以确保罐头食品的安全和卫生。
这些检验可以委托符合要求的实验室进行,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结论:罐头检验是保障食品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措施。
本文介绍了外观检验、封口检验、真空度检验和食品安全指标检验等常见的罐头检验方案。
水果罐头GB检验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水果、蔬菜类罐头食品的卫生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以水果、蔬菜(蘑菇、番茄酱除外)为原料, 经加工处理、排气、密封、加热杀菌、冷却等工序加工而成的水果、蔬菜、果酱的罐装食品。
包括玻璃瓶、金属罐、软包装形式。
2引用标准GB 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4789.26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罐头食品商业无菌检验GB 5009.11食品中总砷的测定方法GB 5009.12食品中铅的测定方法GB 5009.13食品中铜的测定方法GB 5009.16食品中锡的测定方法3名词、术语3.1低酸性罐头食品:除酒精饮料以外,凡杀菌后平衡pH值大于4.6、水活性值大于0.85 的罐头食品。
3.2酸性罐头食品:指杀菌后平衡pH值在4.6及以下的罐头食品。
3.3密封:指食品容器经封闭后能阻止微生物进入的状态。
3.4胖听:指由于罐头内微生物活动或化学作用产生气体,形成正压,使一端或两端外凸的现象。
3.5泄漏:指罐头的密封结构有缺陷,或由于撞击而破坏了密封,或罐壁腐蚀而穿孔等致使微生物侵入的现象。
3.6商业无菌:指罐头食品经过适度的杀菌后,不含有致病性微生物,也不含有在通常温度下能在其中繁殖的非致病性微生物。
这种状态称作商业无菌。
4感官指标容器密封完好,无泄漏、胖听现象存在。
容器外表无锈蚀,内壁涂料无脱落。
内容物具有该品种果蔬类罐头食品的正常色泽、气味和滋味,汤汁清晰或稍有混浊。
5理化指标理化指标见下表。
━━━━━━━━━━━━━━━━━━┳━━━━━━━━━━━━━━━━━━━项目┃指标,mg/kg━━━━━━━━━━━━━━━━━━╋━━━━━━━━━━━━━━━━━━━锡(以Sn计)≤┃200铜(以Cu计)≤┃ 5.0铅(以Pb计)≤┃ 1.0砷(以As计)≤┃0.5食品添加剂┃按GB2760规定━━━━━━━━━━━━━━━━━━┻━━━━━━━━━━━━━━━━━━━8 微生物指标符合罐头食品商业无菌要求。
罐头检测完整版

01
自动化生产线上的 在线检测设备
实现罐头生产过程中的实时监控 和自动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 品质量。
02
智能化检测设备
具备自学习、自适应功能,能够 根据不同产品特性进行自动调整 和优化。
03
远程监控与故障诊 断系统
通过网络技术实现远程监控和故 障预警,降低维护成本和停机时 间。
罐头检测标准的国际化与统一化
罐头检测标准的更新与修订
罐头检测标准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食品安全问题的变化 而不断更新和修订,企业应关注标准的最新动态,及时调整 生产和管理,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
我国政府和国际组织会定期对罐头检测标准进行评估和修订 ,企业应积极参与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 ,促进标准的不断完善和提高。
ISO 22000标准
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罐头企业可参照该标准建立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以确保罐头产品 的安全性和质量。
国内罐头检测标准
国家标准
我国政府制定的一系列罐头检测标准,包括GB/T 10784-2006《罐头食品分类》、GB/T 107852006《罐头食品的检验方法》等,这些标准规定了罐头食品的定义、分类、技术要求、检验方法等 。
总结词
检测人员的培训与资质是确保罐头检测结果准确性和可 靠性的重要因素。
详细描述
检测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罐头检 测的标准、方法和程序。通过培训和资质认证,可以提 高检测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确保其在检测过程 中能够正确、规范地操作设备、解读数据和报告结果。
检测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03
罐头检测方法与技术
感官检测
总结词
通过观察罐头的外观、颜色、气味和口感等特征,对罐头食品的质量进行初步 评估。
加工技术-蔬菜罐藏成品的检验与保存

加工技术-蔬菜罐藏成品的检验与保存
1.罐头的外观检验
(1)密闭性能检查将罐头放在80℃水中,保持1~2分钟,从有无气泡产生判断密封性能。
(2)底盖状态检查观察底盖有无凹凸现象和封口状况有无异常。
(3)真空度检查与测定用特制的金属棒或木锤击罐底和罐盖,从声音判断真空度和质量;也可以用特制的真空表和光电技术测定真空度。
2.保温检查将罐头放在25℃下,保温5昼夜,抽样检查杀菌效果。
3.感官检验检查内容物的色泽、风味、杂质等;观察内容物的一致性以及有无异性、机械损伤及病虫害斑点。
4.罐头的败坏检查罐头的败坏分两种:一是内容物因微生物作用而败坏;二是失去正常状态。
对于食品色泽、品质变化不大的可作为次品处理;出现物理性胀罐或胀袋、化学性胀罐或胀袋、酸败以及容器锈蚀穿孔等问题时,罐头便失去了商品价值,应及时报废。
5.罐头贮藏罐头充分冷却后入库贮藏。
贮藏适温为4~10℃。
温度过高会加速败坏,温度过低内容物会发生冻结而影响品质和风味。
温度不宜剧烈变化。
库内要求相对湿度为70%左右。
湿度过大会使金属罐外壁生锈。
为防止湿度过大,库内应有良好的通风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州金富琳食品有限公司罐头成品检验规程1、目的本规程包含产成品各检验项目的质量标准、抽样方式、检验方法、判定标准等,用于罐头成品检验作业指导。
2、范围用于铁听罐头、玻璃瓶装罐头、软罐头等包装形式产品的终成品检验。
3、相关标准GB/T10786-2006 罐头食品的检验方法GB/T 15171-1994 软包装件密封性能试验方法GB/T14251-1993镀锡薄钢板园形罐头容器技术条件QB/T1006-1990罐头食品检验规则GB14939-2005鱼类罐头卫生标准SNT 0400.1-2005 进出口罐头食品检验规程第1部分总则SN/T 0400.4-2005 进出口罐头食品检验规程第4部分:容器SN/T 0400.7-2005 进出口罐头食品检验规程第7部分:成品SN/T 0400.10-2002 出口罐头检验规程怔住蒸煮袋食品SNT 0400.11-2002 进出口罐头食品检验规程:玻璃容器GB/T4789.2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T4789.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测定GB/T4789.4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T4789.5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GB/T4789.10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T4789.11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溶血性链球菌检验GB/T4789.12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肉毒梭菌及肉毒毒素检验GB/T4789.26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罐头食品商业无菌的检验GB/T5009.11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T5009.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T5009.13食品中铜的测定GB/T5009.15 食品中镉的测定GB/T5009.16食品中锡的测定GB/T5009.17 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GB/T5009.3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NY 5073-2006 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SN/T2131.2-2010进出口贝类腹泻性贝类毒素检验方法国家质检总局[2005]第75号令《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治理方法》4、缺陷分类4.1严峻缺陷指阻碍人体健康,消费者无法同意,加工过程中能够幸免的缺陷。
4.2一般缺陷指感官性能或物理指标中一项或几项不符合产品标准,加工过程中难以幸免而不阻碍食用的缺陷。
5、检验分类5.1交收检验5.1.1产品出厂前由生产厂的检验部门按产品标准逐批进行检验,符合标准方可出厂。
5.1.2交收检验项目为常规检验项目,指每批产品必检项目,包括感官性能、部分理化指标(净重、固形物含量、氯化钠等)和商业无菌指标。
5.2型式检验5.2.1一般情况下,一年至少两次送有资质的检验机构检验。
5.2.2以下情况也应进行型式检验:5.2.2.1更改要紧原辅材料;5.2.2.2更改关键工艺;5.2.2.3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
5.2.3型式检验项目包括全部检验项目。
6、抽样标准6.1一般要求应在检查批中的不同部位、不同箱中随机抽取外观正常样品。
6.2物理感官和容器密封性检验抽样方案一般缺陷的检查水平(1L)为S-1或S-2,合格质量水平(AQL)为6.5,正常和加严抽样方案见表1或表2,选用抽样方案应遵照QB/T1006中的“转移规则”。
表1:1L为S-1和AQL为6.5时正常和加严检查抽样方案表2:1L为S-2和AQL为6.5时正常和加严检查抽样方案7、真空度测定7.1器具:真空度测定仪(精度0.005MPa)7.2标准值表3:各包装形式真空度标准值7.3真空度测定分不有破坏罐头密封和非破坏罐头密封两种测定方法。
7.4破坏罐头密封测定法:将罐头样品竖放在检验台上至室温,然后用真空表在罐盖上测定,测定时用手按着真空表,将针尖对准盖缘胀圈或盖中心部位,用边均匀压下,使针尖穿透罐盖,按指针指示刻度迅速读出真空度(MPa);7.5非破坏罐头密封测定法:采纳人工打检或仪器测定的方法。
8、顶隙度测定8.1器具:埋头度仪(0.01mm),卷边测微仪(0.01mm),直尺(1mm)等。
8.2标准值:顶隙测量是从液面至瓶口的距离,要求在密封状态下,标准值见表4。
表4:顶隙度标准要求限值8.3金属罐顶隙度测定用埋头度仪测定罐盖埋头度(Cs),用卷边测微仪测定开启的罐盖铁皮厚度(Ct),将一直尺横搁在罐口,取另一直尺与之垂直,测定罐内食品表面至横尺下边的距离(L1)。
净顶隙度(L)按式(1)计算: L= L1- Cs- Ct式中:Cs——试样卷边埋头度,单位为mm;Ct——试样盖铁厚,单位为mm。
8.4玻璃瓶顶隙度测定将瓶盖开启后,用一直尺横搁在瓶口,取另一直尺与之垂直,测定瓶内食品表面至横尺下边的距离,即为顶隙度。
9、净重的测定9.1器具:不锈钢丝圆筛(圆筛直径200mm,丝直径1mm,孔眼2.8mm×2.8mm);天平(精度=g)。
9.2标准值9.2.1净重应符合表2有关净重的要求,每批产品平均净重应不低于标明重量。
9.2.2净重同意短缺量符合表5求。
表5:净重同意短缺量9.3检测步骤擦净罐头外壁,用天平称取罐头总质量m1。
将内容物倒出后,空罐洗净,擦干后称重m2 ,按式(2)计算:m= m1- m2式中:m——罐头净含量,单位为g;m1——罐头总质量,单位为g;m2——空罐质量,单位为g;10、固形物含量的测定10.1器具:不锈钢丝圆筛(圆筛直径200mm,丝直径1mm,孔眼2.8mm×2.8mm);天平(精度=g)。
10.2标准值表6:固形物含量及同意偏差10.3检测步骤开罐后,将内容物倒在预行称重的圆筛上,圆筛下方配接漏斗,架于容量合适的量筒上,不搅动产品,倾斜圆筛,沥干3min后,将筛子和沥干物一并称量。
将量简静置5min,使油与汤汁分为两层,量取油层的毫升数乘以密度0.9,即得油层质量,按式(3)计算固形物的质量分数:]X1= (m4- m3)+ m5 m5×100m6其中:m5=V×0.9式中:X1——固形物的质量分数,单位为%;m3——圆筛质量,单位为g;m4——沥干物加圆筛质量,单位为g;m5——油脂质量,单位为g;m6——罐头标明净含量,单位为g;V——油层的毫升数,单位为ml;11、 pH测定11.1器具:pH计(刻度为0.1 pH或更小些);甘汞电极(此电极应保存在饱和的氯化钾溶液中)。
11.2标准值:低酸罐头pH大于4.6。
11.3检测步骤11.3.1 pH计的校正将仪器斜率调到最大,拨开电极上部橡胶塞,使小孔露出(否则校正时会产生负压,导致溶液不能正常进行离子交换,使测量数据不准确);将电极从蒸馏水杯中拿出,用滤纸将残留水吸干,再将电极放进装有PH 值6.88(20℃)缓冲液烧杯内,读数稳定后,调整仪器上定位旋钮,使仪器显示6.88pH,然后将电极拿出,用蒸馏水洗净电极吸干水珠。
然后将电极放进装有PH值4.0或5.0(20℃)缓冲液烧杯内,读数稳定后,观看仪器显示是否为4.0或5.0,若不是需调节仪器上斜率旋钮,使仪器显示为4.0或5.0,用蒸馏水洗净电极用滤纸吸干残余水珠,再复测PH 值6.88(20℃)缓冲液,仪器显示6.88pH,则两点法校准完成。
11.3.2测定将电极插入被测试样液中,并将PH计的温度校正器调节到被测液的温度,当读数稳定后,直接读出PH,精确到0.05PH单位。
11.3.3计算方法:假如有关重现性要求已能满足,取两次测定的算术平均值作为结果,报告精确到0.05HP单位。
11.3.4重现性:同一人操作,同时或紧接的两次测定结果之差不超过0.1PH单位。
11.4缓冲液:下列各缓冲液可作校正之用。
11.4.1 PH6.88(20℃时)的缓冲液配制:称取3.402g(精确至0.001 g)磷酸二氢钾和3.549 g磷酸氢二钠,溶解于蒸馏水中,并稀释到1000毫升。
11.4.2 PH4.0(20℃时)的缓冲液配制:称取10.211g(精确至0.001 g)苯二甲酸氢钾(在125度烘过1小时至恒重)溶解于蒸馏水中,并稀释到1000毫升。
11.4.3 PH5.0(20℃时)的缓冲液配制:将分析纯的柠檬酸氢二钠配制成0.1mol/L溶液即可。
12、感官检测12.1器具:白瓷盘,匙,不锈钢圆筛(丝之直径1mm、筛孔2.8 mm×2.8 mm),烧杯,量筒、开罐刀等。
12.2色泽12.2.1操作:在白瓷盘中观看其色泽是否符合标准,将汤汁注入量筒中,静置3min后,观看其色泽和澄清程度。
12.2.2标准:具有新奇鱼的光泽,油应清晰,汤汁同意有轻微混浊及沉淀。
12.3滋气味12.3.1操作:检验其是否具有该产品应有的味道与气味,有无哈喇味及异味。
12.2.2标准:具有油浸鱼罐头应有的味道及气味,无哈喇味及异味。
12.4组织与形态12.4.1操作:将内容物倒入白瓷盘中,观看其组织、形态是否符合标准。
12.4.2标准:其组织紧密适度,鱼块不碎散,无粘罐现象,块形大小均匀,无杂质存在。
12.4参加感官检验人员须有正常的味觉与嗅觉,感官鉴定过程不得超过2h。
13、容器内壁检验:用清水冲洗粘附在容器内壁的内容物后观看容器内壁。
13.1金属容器内壁检验观看内壁腐蚀露铁、硫化斑或硫化铁,内涂料脱落以及内流胶等情况。
13.2玻璃罐容器观看瓶盖内壁涂膜有无露铁及划伤,密封胶涂布是否均匀一致,与瓶盖粘接是否牢固,有无移位和断裂,密封垫圈是否平坦光滑、色泽均匀。
13.3 复合材料容器内壁检验观看容器内壁有无分层开裂、斑点、气泡、发白、凹凸不平、刮伤、穿漏、锡铂脱落等。
14、容器密封性检验14.1铁听罐头密封性检验铁听罐头密封性检验,可选择减压或加压试漏法进行检测;建议本司选用间接减压试漏法。
14.1.1抽样:检查水平(1L)为S-2,合格质量水平(AQL)为6.5,参照表2。
14.1.2直接减压试漏法14.1.2.1原理:将空罐内空气抽出使罐内形成一定真空时,密封不良的空罐,罐外空气便通过其泄漏处进入罐内,使罐内所盛清水产生气泡,从有机玻璃试漏板可观看气泡冒出的部位,密封性良好空罐则无此现象。
14.1.2.2装置:试漏装置由有机玻璃试漏板、密封橡皮垫圈、气液分离瓶、真空表和真,空泵组成,安装如图1所示。
图1直接减压试漏装置1.空罐2.密封衬垫3.试漏板4.气液分离瓶5.真空表6.通气阀14.1.2.3检测步骤:a. 将洗净的空罐,经35度烘干,在烘干的空罐内小心注入清水至八、九成满,将透明有机玻璃试漏板压在罐口上,在空罐罐口与有机玻璃试漏板之间衬以橡皮垫圈,用手稍稍压紧。
b. 启动真空泵,关闭通气阀,用手按住盖板,操纵抽气,使真空表从0 Pa升到6.8×104 Pa的时刻在1min以上,并维持l min 以上,从试漏板处观看罐内卷边及焊缝处是否有连续不断气泡发生,凡同一部位有连续不断的气泡产生,则推断为泄漏,记录漏气时的真空度,并在漏气部位上做好记号。